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先生网 >> 医学论文 >> 医学论文写作方法 >> 正文

烧伤科技论文样本表达中的常见问题及纠正方法

时间:2006-11-26栏目:医学论文写作方法

的一个过程 看待,而把休克期误作一道门坎,只要过了这道坎,就可称之取得了一个胜利,全 然没有想到除早期之外,还有中期,乃至后期,休克过程对它们所施加的压力。上 边已说过,休克一旦发生,机体就已经承受了诸多不稳定因素的干扰。由此可知, 凡临床已确诊为休克,就可断定临床经过并不是平稳的,而完全可以作出休克期渡 过不平稳的结论,休克期渡过平稳只能说明由于给予积极地正确治疗,使病人免于 发生临床休克,细胞代谢等方面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机体内环境也没发生明显的干 扰。   尿量满意或达标准尿量也是论文中常出现的一个“术语”然而每小时多少尿量 为满意尿量或标准尿量;尚难让人一语道明。有人在总结“防止休克期体液过度稽 留可加重组织水肿”经验时,主张成人每小时尿量不少于30ml,但不超过50ml;另 有人主张,“为防止严重烧伤并发肾脏损伤”,每小时尿量应大于50ml,但大到多 少,并无严格界限。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有人发现不少烧伤休克病人在执行 公式计算补液量的情况下,每小时尿量明显超出了100ml,但又畏怕他人提出置疑 却顺从潮流作失真表达。其实,健康成人24小时尿量在2500ml以内尚属正常(不少 于400ml),烧伤后有大量毒性物质及代谢产物需从肾脏排出,每小时平均尿量在1 00ml或偏多于此值可能不是件坏事。然而近年来不少学者主张以适中为度,即每小 时平均尿量以50~70ml的折中标准为宜。平均尿量是单位时间的尿量对于那些时有 时无、时多时少的异常情况,或依靠利尿剂获得的大量尿液应另当别论。在这种情 况下求出的均值尽管达到了30ml或50ml、也不能称为满意尿量。尿量多少还有一个 人为因素干预,就是经常用它来调整输液速度,如果调整不佳,势必要出现补液量 与尿量之间交替出现的大起大落现象。总之,尿量表达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应当因人而异,因伤情而异,真实记录,严密监测,以求得每个样本的合适尿量。 八、样本吸入性损伤的表达 吸入性损伤的表达问题往往出在诊断与治疗方面。吸入性损伤是近年来的一 个新的诊断名词,人们常把呼吸道烧伤与它相提并论,但其涵义有所不同。吸入性 损伤常常是除呼吸道烧伤外,尚有吸入中毒的因素参与。故前者的发病特点是除热 力和/或烟雾等理化因素直接引起的呼吸道烧伤和/或肺实质的物理和/或化学性损 伤外,尚存在有全身中毒症状。然而,有些作者对两者的表达并不确切,如“该组 病人都有轻重程度不同的吸入性损伤”、“都有面 部和呼吸道烧伤”。同时也发 现,有人在上千份烧伤病例统计中却未发现一例发生呼吸道烧伤或吸入性损伤。出 现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对该病的认识不足,多估或漏诊都是如此。其发病率虽然 各家报道不一,但总的来说吸入性损伤国内发生率低于国外,一般为5~10%,而国 外为15~30%。对于吸入性损伤的诊断不应仅限于鼻毛被烧焦、声嘶、呼吸困难等 一般表现上;也不能在有无面部烧伤方面作文章,因为有人统计,吸入性损伤有面 部烧伤或有面部烧伤而无吸入性损伤者各为70%。至于呼吸困难、肺部罗音等更易 与其它原因所致肺部并发症混淆。诚然,在吸入性损伤诊断方面尚无快速、特异的 方法,但是只要认真细致的进行病因、症状、体征及现行的物理、生化、同位素、 影象等检查,诊断还是可以明确的。在表达中出现的另一个常见问题是不介绍或不 侧重介绍抢救治疗经验,诊断虽然提出,不少是重度吸入性损伤,但不做切实可行 的抢救措施,而病人奇迹般的治愈了,这种“不战而胜”的机遇不可能在众多患者 中同时出现。我们既然做出了轻、中、重度吸入性损伤诊断,仅靠气管切开一项措 施治愈率达100%是万万不现实的,因为吸入性损伤诊断困难,治疗也困难。治疗困 难的程度贯穿于呼吸道烧伤或吸入性损伤的全病程与烧伤的全病程。对早期那种急 风暴雨式的表现其治疗难度是公认的,而对后期病理变化的认识却感不足。呼吸道 烧伤的局部病理变化与体表部位烧伤大同小异,也有范围大小、深浅程度之分。急 性反应期过后不等于范围已缩小,或病损已愈合,同样存在损伤组织液化,坏死、 脱落、感染、上皮细胞新生等过程。而中度程度以上的吸入性损伤或呼吸道烧伤欲 渡过此期不会都是平稳的。因此,对于此过程的临床表达问题确应引起注意,其目 的是使吸入性损伤的诊断、治疗等问题更加完善。 九、样本感染诊断的表达 烧伤感染是烧伤病人经常出现的一种继发性损害,故在科技论文中出现的机会 也较多,但在表达的确切性上尚存有不少问题。多数文章的表达十分模糊,如有的 把创面早期污染视为感染;不结合临床特征,只要创面细菌学检查阳性便认定已经 发生感染;临床资料中看不出有一例病人在院外已发生感染,但在早期创面处理中 也照例把感染创面的处理过程说的淋漓尽致;可能或根本未做任何检查,创面感染 多少例,某菌感染多少例、败血症多少例等一锤定音的词句都显示在论文之中;更 令人费解的是说某疗法仅有几次“轻度”感染,而它法的感染率却高的惊人等等。 导致上述问题出现的原因应当说在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主观上的原因,没有深入 细致的观察病人的每一个特征,更谈不上与现有的感染诊断标准相结合,故作不出 更切合样本实际的诊断。二是感染诊断的标准问题,有局部感染,有全身性感染; 有局部侵袭性感染与非侵袭性感染;有致病菌感染与“非致病菌”或“条件”致病 菌感染,后者也称“机会菌”感染;以及脓毒症(血培养阳性),脓毒综合征(血培 养阳性或出现MOD)、脓毒性休克、全身炎症综合征(SIRS),多器官功能紊乱(不全 )综合征(MODS)、过度炎症反应综合征、炎症失控综合征,高动力脓毒症、低动力 脓毒症等相似的诊断名词在某些资料中不断出现,使医生无所适从。值得提出的是 深度烧伤的本质就是大量坏死组织较长时间的存在,有细菌生长是不可避免的,创 面表浅部位细菌培养有多种菌生长,虽有一定参考价值,但临床意义往往不大。然 而,细菌一旦进入活组织,其性质会发生改变,这就是通常说侵入性或侵袭性感染 。这种感染是相当严重的,不少人用“全身严重感染”作概括的表达。与此对应的 理应是“非严重感染”或“轻度感染”,但这些诊断各词却难以在教课书中找到。 作者建议,在感染诊断的表达方面,即不墨守陈规但也不主观偏面;应当用专业术 语表达,不使用概念不清的提法。 中国烧伤创伤杂志1999年 第1期 


上一页  [1] [2] [3] [4] 

下页更精彩: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