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资料大全>说课稿>运算说课稿

运算说课稿

时间:2022-08-12 07:08:46 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四则运算说课稿

  四则运算说课稿(一)

四则运算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四则混合运算练习一》。本人将主要从一下几个方面向各位评委进行汇报。

  一、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8—9页的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计算,能进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和连乘、连除、乘除混合等同级的两步运算以及加减乘除混合三步计算的基础上的练习课。本节课是学生在通过第一课时的探究、自主学习得出四则混合运算的法则,但没有通过一定量的训练,还没有达到熟练度的基础上教学的。而四则混合运算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运用十分广泛,又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和科学知识的基础,因此是小学生必须掌握最基础的知识与技能。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新课程标准对于练习课的教学目标明确指出:巩固与加深哪些新的概念、性质、定律、法则、公式等;如何对知识进行梳理、归类、比较;采用哪些措施和方法组织有效的练习。进行哪些综合运用知识的训练;形成哪些数学基本能力;获得哪些积极的情感体验。

  因此,我根据教学内容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能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让学生尝试计算,体验到数学知识在学习上的迁移性。

  3、在计算中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和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启蒙思想。

  重点:掌握运算顺序,正确计算。

  难点:能正确计算,解决实际问题,说出算理。

  三、教法、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课堂教学中,不是老师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在老师的指引下,让学生自己学,任何人都不能替代学生学习。学生的参与状态、参与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本节课我利用情境、生活经验等多种方法,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以"多媒体课件"为载体,以观察、比较、分组讨论和应用及计算为主线。引导学生以"观察、对比、总结" 等多种方式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和留给学生学习思考的空间。

  四、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以及相应的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现在是春暖花开的季节,马上就要到清明节了,你会背诵哪些关于清明节的古诗?你能快速的说出这首诗有多少个字吗?(学生采用混合计算的方式说出古诗的字数)

  (设计意图:现在正积极探讨是否进行文理分科,我想在数学课中同样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情境引入  回顾再现

  清明节就要到了,老师这节课就带同学们去我们家乡的苍山去游览一番。我们一共去了30名同学,还有老师。如果学生票每人2元,成人票每人5元,我们一共需要多少元?

  (学生探究、解决说出计算步骤)

  (设计意图:数学课是抽象的,有时甚至是乏味的,尤其是计算课。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本环节巧妙创设情境,设计让学生解决情境中的问题,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这样学生参与的机会就多,他们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引出课题:四则运算练习

  (二)、分层练习  强化提高

  1、基本练习

  现在我进入了园林内,眼前是一片开阔地,可是这里不满了地雷,同学们能不能快速而用准确的把他排除掉呢?出示一组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的计算题。计算完毕学生总结方法: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走过这片平地,我们将要面临着陡峭的台阶,同学们有没有信心登上去呢?出示一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环节紧扣上一环节的情境,呈现较简单的几组习题,让每一位同学都体会成功的喜悦。)

  2、综合练习

  我们现在来到了革命烈士纪念塔前,塔的正面有三幅石雕,左面和后面分别有四幅石雕,你知道塔的四周一共有多少块石雕吗?

  这时老师看见一位老人在苦苦的思索一个问题,你们愿意帮助他吗?

  3、提高练习

  同学们,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山脚下,马上就要攀登主峰了,在上山以前,我们需要买一些东西,给你20元钱,面对这么多商品你能提出那些问题?

  (设计意图:新教材融计算于解决问题之中,这是源于计算是为了解决问题的需要,现实生活中就是这样的,只有在解决问题时才需要计算。因此,混合运算顺序的规定,也应是这样的。我这样整改情境图,既便于突出学生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又便于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验、理解综合算式与分步算式的联系,可以帮助实现在解决问题——用综合算式——需要运算顺序——需要在解决问题情景中去分析运算顺序的建构过程,实现计算与应用交融的目的。)

  (三)、自主检测  评价完善

  1、自主检测

  现在我们要开始攀登主峰了,道路是崎岖的,我相信同学们能够克服重重困难登顶成功,只要细心,你就能行。学生独立完成习题。

  (设计意图:我这样设计练习,既重视基础知识的训练,又将知识性与趣味性融合为一体,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参与。数学课因为有了学生的积极参与而拥有了生命力。)

  2、评价完善

  一生汇报答案,其余自我核对,矫正错误。

  (设计意图:我这样设计练习,既重视基础知识的训练,又将知识性与趣味性融合为一体,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参与。数学课因为有了学生的积极参与而拥有了生命力。)

  (四)、归纳小结  课外延伸

  1、归纳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教师适时的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以情感性和知识性评价。

  2、课外延伸

  课本第九页思考练习。

  (设计意图:让学生总结所学,在交流反思中,意识到学习方式的重要性和数学内容的延续性,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知识的欲望。让学生把这节课的收获和尚存在的疑问告诉小组的同伴,针对学生疑问采用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的形式给予解决,这样不但使问题得以解决,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助精神。)

  四则运算说课稿(二)

  单元备课

  教材简析: 人教版实验教材根据《标准》的理念与目标要求-"能结合现实素材理解运算顺序,并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标准》P21),采取的是与解决问题相结合的编排方式。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左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并且知道小括号的作用,这里主要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象"24-8×2"这样乘除在后的类型是第一次出现),并对此前学习过的四则混合运算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概括和总结。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两块:1.与解决问题相结合,整理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2. 有关0的运算。本单元是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教学整理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其中的问题是需要两、三步计算解决的问题。教材创设了热闹的滑雪场情境,由此生出一系列的情境串,引出相应的4个例题。每个例题都呈现了学生交流不同的解题思路,以及整理混合运算的画面,以鼓励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积极思考、归纳,主动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在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出有括号的算式要先算括号里的运算顺序。借助括号的加入体会解决问题途径的多样性。

  2、教学难点:会用括号列综合算式。

  四、课时安排:共6课时

  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

  第一课时:四则运算(一)

  教学内容:P4例1、例2(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感受运算顺序的必要性,准确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教学方法:练习法、讲授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 引入

  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1)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冰雪天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有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组织学生提问并对简单地问题直接解答。

  (2)根据图中提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决?

  通过补充条件,继续提问。

  1. 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

  2. "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提示学生可以自己进行条件的补充。

  二、新授

  1. 小组4人对黑板上的题目进行分配解答。

  引导学生对黑板上的问题进行解答,请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并进行脱式计算。

  2. 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

  教师巡视并对学生的叙述进行指导。

  3. 全班汇报:组织全班同学进行汇报,并且互相补充,注意每步表示的意义的叙述。

  (1)71-44+85

  =27+85

  =113(人)

  71-44表示中午44人离去后还剩多少人,在加上到来的85人,就是现在滑冰场有多少人。

  (2)987÷3×6    6÷3×987

  =329×6      =2×987

  =1974(人)  =1974(人)

  第一种方法中,987÷3算出了1天"冰雪天地"接待的人数,在乘6算出6天接待的总人数。(实际上就是原来学习的乘除混合应用题,不知道单一量的情况下求总量,一般都是乘除混合应用题。)

  第二种方法,因为是照这样计算,那么每天接待的人数可以看作是一样多的,就可以先算出6天是3天的几倍,6天接待的总人数也是3天接待的总人数的几倍。就可以直接用3天的987人数去乘算出来的2倍。等等。

  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照这样计算"的意思。

  强调:可用线段图帮助理解。

  教师要注意这种方法的叙述,方法不要求全体学生都掌握,主要掌握运算顺序。

  4.巩固练习

  (1)根据老师提供的情景编题。A加减混合。乘车时的上下车问题,图书馆的借书还书问题,B速度、单价、工作效率

  先个人编题,再两人交换。

  小组合作,减少重复练习。

  (2)P5/做一做1、2

  三、小结

  学生就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汇报。

  这节课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报选择性地板书。(尤其是关于运算顺序的)

  运算顺序为已有知识基础,让学生进行回忆概括。

  四、作业

  P8/1-4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一)

  1.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    2."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

  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       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72-44+85                                (1)987÷3×6    (2)6÷3×987

  =27+85                                        =329×6          =2×987

  =113(人)                                   =1974(人)   =1974(人)

  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

  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第二课时:四则运算(二)

  教学内容:P6例3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会准确计算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顺序,能列综合式解答问题。

  教学难点:掌握列综合式解答问题及解题的策略。

  教学方法:练习法、讲授法  比较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观察主题图,找出条件,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从图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新授

  就学生提出的问题,出示例3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此问题。

  同桌两人说说自己是怎样解答的。

  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

  (1)24+24+24÷2

  =24+24+12

  =48+12

  =60(元)

  24÷2是一张儿童票的价钱,(www.fwsir.com)是半价,所以用24÷2,前两个24是爸爸和妈妈的两张成人票的总价。两张成人票加上一张儿童票就是他们购买门票需要多少钱。

  (2)24×2+24÷2

  =48+12

  =60(元)

  24×2是爸爸和妈妈两张成人票的总价,玲玲的儿童票用24÷2,再把三张门票的价钱加在一起就是总门票的价钱。

  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这两个综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

  这两个综合算式都是没有括号的,而且算式中有加减法也有乘除法。

  这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学生总结运算顺序。

  买3张成人票,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

  引导学生观察两个算式的不同点,以及运算顺序的不同。

  学生进行小结。

  教师根据学生的小结进行板书。

  三、巩固练习

  P7/做一做1、2

  教师在练习的过程中应抓住学生的关键语言进行知识的巩固。

  四、作业

  P8-9/5-9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二)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

  天地"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1)24+24+24÷2 (2)24×2+24÷2

  =24+24+12        =48+12

  =48+12           =60(元)

  =60(元)

  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

  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第三课时:四则运算(三)

  教学内容: P10/例4(含有两级运算或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1、熟练掌握含小括号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准确计算。

  2、归纳并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难点:能列合理的综合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练习法、讲授法  比较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观察主题图,找出条件,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从图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新授

  出示例4 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小组讨论,独立完成。

  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

  汇报。

  (1)270÷30-180÷30

  =9-6

  =3(名)

  270÷30算出上午需要派几名保洁员;180÷30算出下午需要派几名保洁员,然后再用减法计算出下午比上午需要多派几名保洁员。

  (2)(270-180)÷30

  =90÷30

  =3(名)

  270-180算出下午比上午多出游人多少人,再除以30就算出了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引导学生观察两个算是的不同点,以及运算顺序的不同。

  学生进行小结。

  教师根据学生的小结进行板书。

  三、巩固练习

  P11/做一做(完成书上的后,可以变化条件,如"买2副手套"等等。)

  教师在练习的过程中应抓住学生的关键语言进行知识的巩固。

  四、作业

  课堂作业本P4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三)

  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1)270÷30-180÷30 (2)(270-180)÷30

  =9-6                     =90÷30

  =3(名)              =3(名)

  运算顺序: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第四课时:四则运算(四)

  教学内容:P11例5(强化小括号的作用)、归纳运算顺序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 在学生的头脑中强化小括号的作用。

  3. 在练习中总结归纳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重、难点:熟练掌握含小括号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准确计算。

  教学方法:练习法、讲授法  讨论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回忆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学习过的四则运算顺序。

  前面我们学习了几种不同的四则运算,你们还记得吗?谁能说说你在前面都学会了哪些四则运算顺序?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二、新授

  出示例5

  (1)42+6×(12-4)

  (2)42+6×12-4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画出顺序线)

  两名学生板演。

  全班学生进行检验。

  上面的两道题数字、符号以及数字的顺序都没有改变,为什么两题的计算结果却不一样?

  这几天我们一直都在说"四则运算",到底什么是四则运算呢?

  学生针对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概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板书)

  谁能把我们学习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帮我们大家来总结一下?

  学生自由回答。

  三、巩固练习

  P12/做一做1、2

  P14/4

  教师巡视纠正。

  四、作业

  P14-15/2、3、5-7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四)

  (1)42+6×(12-4)      (2)42+6×12-4

  运算顺序:

  =42+6×8                 =42+72-4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

  =42+48                   =114-4            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

  =90                      =110                 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

  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第五课时:四则运算(五)

  教学内容:P13例6(0的运算)

  1、 教学目标:能熟练掌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通过合作学习,归纳总结0的特性。

  3、会利用0的特性进行四则运算。

  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练习法  讲授法  讨论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口算引入

  快速口算

  出示:

  (1)100+0=

  (2)0+568=

  (3)0×78=

  (4)154-0=

  (5)0÷23=

  (6)128-128=

  (7)0÷76=

  (8)235+0=

  (9)99-0=

  (10)49-49=

  (11)0+319=

  (12)0×29=

  二、新授

  将上面的口算进行分类

  请你们根据分类的结果说一说关于0的运算都有哪些。

  学生分类后进行概括总结关于0的运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关于0的运算你还有什么想问的或想说的吗?

  学生提出0是否可以做除数。

  小组讨论:0能否做除数?

  全班辩论。各自讲明自己的理由。

  教师小结:0不能做除数。如5÷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5.0÷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三、小结

  学生小结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四、作业

  P15-16/8-13

  板书设计:

  关于"0"的运算

  100+0=100  235+0=235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0能否做除数?

  0+319=319  0+568=568                                           0不能做除数。

  99-0=99  154-0=154      一个数减去0,还得这个数。

  0×29=0  0×78=0        一个数乘0或0乘一个数,还得0.

  0÷76=0  0÷23=0        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

  49-49=0  128-128=0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P14、15、16(练习二)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学生的头脑中强化小括号的作用。

  3. 在练习中总结归纳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算一算,比一比

  56+25-17        24÷8×2

  56-25+17        24-8×2

  56-(25+17)   (24-8)×2

  2、计算下面各题

  (15+20)×3          (59+21)×(96÷8)

  (124-85)×12÷26     (75+240)÷(20-5)

  3、看谁算得快

  75+360÷20-5          72-4×6÷3            75+360÷(20-5)

  (72-4)×6÷3     (75+360)÷(20-5)     (72-4)×(6÷3)

  二、问题解决

  1、王老师要批48本作文,已经批了12本,如果每小时批9本,还要几小时?

  2、动物园里一头大象每天吃180千克食物,一只熊猫2天吃72千克食物,大象每天吃的是熊猫的几倍?

  3、水果店运来苹果、梨各8箱,苹果每箱25千克,梨每箱18千克,一共运来水果几千克?

  4、小林身高124厘米,是表妹的2倍,而舅舅身高是表妹的3倍,舅舅身高几厘米?

  三、综合提高

  P14(5)、P15(8、9、10、11)P16(12、14)

  四、小结

  四则混合运算有几种类型,它们的计算顺序分别是怎样的?

  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或不明白的地方?

  四则运算说课稿(三)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第八册课本第4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概括出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设计:

  一、情境引入

  师:冬天你最喜欢什么运动?

  师:这是东北地区滑雪场(课件出示滑雪场图片)。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有关滑雪场的情况。

  二、探究新知

  (1)加减混合

  1、  出示信息: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

  2、  提出问题

  生:到了下午还有多少人?

  3、  列式计算

  师选择两种不同方法的学生板书

  第一种:72-44=28    28+85=113

  第二种:72-44+85=113

  4、  汇报交流:列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的学生分别说说解答思路。

  生1:我是先算走了44人后还剩多少人,再用剩下的人加上又来的85人就是下午的人数。

  生2:我和他想的一样,只是我把第一次算出来的差28人记在脑子里,再想28加上又来的85人就是113人。

  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两者思路是相同的,只是第二位同学列出了一道加减混合的综合算式,这样写比较简单。

  师:由于数目越来越大,直接写出最后得数容易出错,能不能想个办法既可以简单地写成一个算式,又能清晰地看到第一次算出的得数呢?

  (教学递等式书写格式)

  72-44+85

  =28+85

  =113(人)

  师:看得懂吗,看着老师写的你能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吗?

  生:先算72-44,再用差加上85

  尝试用递等式计算:37+24-15

  板演:37+24-15

  =61-15

  =46

  汇报:先算37+24等于61,再算61-15等于46.

  5、  加减混合运算方法小结

  师:同学们,请你仔细观察黑板上的两道算式,他们有什么特点?

  生:只有加减法(教师随即板书"只有加减法")

  师:那只有加减法的算式我们是按什么顺序计算的呢?

  (生大概说出自己的想法)

  教师补充说明:也就是说,在只有加减法的算式里,我们是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师:谁听明白老师刚才的话?请你来说一说?

  (2)乘除混合

  1、出示信息:"冰天雪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师:你能根据信息列出综合算式并用递等式计算吗?

  (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板演)

  2、第一种:987 3  6

  =329  6

  =1974(人)

  第二种:6  3  987

  =2   987

  =1974(人)

  师:请你给大家说说你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为什么这样算?

  生1:先算每天接待多少人,再乘6就是6天接待的人数?

  置疑:恩,329  6,也就是6个329人,我有个疑问,你怎么知道每天接待的人数都一样呢?

  生2:题目中说"照这样计算"就意味着每天的人数相同。

  师:这个我看明白了,第二种方法谁来介绍一下?

  生:我是先算6天是3天的两倍,那6天的人数也肯定是3天人数的两倍。

  师:两种方法说得都很有道理,看来,在解决一个问题时,思考的方向不一样,列出的算式也不一样。

  3、尝试计算

  师:老师来出一道算式考考大家50  4  20

  板演:50  4  20

  200       20

  10

  汇报:先算50 4等于200,再算200  20等于10

  4、乘除混合运算方法小结

  师:观察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生1:只有乘除法(教师随即板书"只有乘除法")

  生2:在只有乘除法的算式里,不管先乘后除,还是先除后乘都是从左往右算。

  师:同意吗?刚才什么也是从左往右算的?

  师:谁能把这两句话合起来说一说?

  生:在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教师多叫几生复述,即而同桌互说——齐说)

  三、新知巩固

  1、  说出下列算式先算什么?

  27  3  7     3  6  9        45+8-23      63  7   8       35-12+24

  2、用递等式计算

  25   5   8          24-8+10         28   4   7       180-36+72

  3、判断

  (2)135+45-135+45              (4)16  5  16  5

  =180-180                        =80  80

  =0       (   )               =1        (     )

  (1)       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    )

  (3)56   2   4

  =56  8

  =7

  4、应用题

  (1)图书室有故事书98本,今天借出46本,还回25本。现在图书室有故事书多少本?

  (2)一箱橙汁48元。芳芳要买3瓶,需要付多少钱?

  5、选择题

  (1)一辆公交车在A站车上有24人,到了B站,下车11人,上车29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A   24-11+29       B  24+29-11      C    24+11-29      D   24+(29-11)

  (2)星期天,老师的两个朋友去滑冰场玩,他们都需要买一张成人票,已知每张成人票需要60元,他们带了200元,请问还可以找回多少元?

  A   200-60-60       B  200-60    C  200-60  2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这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生:加减混合,乘除混合

  师: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四则运算,那我们是按什么顺序计算的?

  师: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

  72-44+85             37+24-15

  =28+85               =61-15

  =113                 =46

  987     3  6      6  3  987      50  4  20

  =329  6        =2   987       =200  20

  =1974          =1974          =10

  只有加减法,

  或者              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只有乘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