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资料大全>说课稿>小学音乐说课稿

小学音乐说课稿

时间:2022-07-22 08:35:01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小学音乐说课稿(通用10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音乐说课稿模板,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音乐说课稿(通用10篇)

  小学音乐说课稿 篇1

  我是报考小学音乐的xx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xxxxx,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苹果丰收》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五年级上册一首歌曲。本节课是一节歌唱表演课,为降E大调,4/4拍。《苹果丰收》是朝鲜影片《金刚山姑娘》中的一首插曲,歌曲为二段体结构,曲调明快活泼、热情奔放,表现了在苹果丰收的季节里姑娘们喜摘苹果时的欢乐场面。

  此部分,根据不同的篇目进行总结,内容从出版社、年级、课型、调号、节拍、歌曲内容、情绪和所表达的情感几个方面出发。

  根据教材地位和作用的分析,在新课改的指导下,特制订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对歌曲的学习,能够感受朝鲜歌曲的风格,体会丰收的喜悦。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聆听和模仿的过程中,能够学会演唱歌曲,体会歌曲的情绪;通过小组合作演唱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的能力。

  3、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对歌曲的学习,学生能够体会4/4拍的强弱,并且熟练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本着《新课标》的要求,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生能够熟练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体会歌曲的情绪;而教学的难点在于体会朝鲜音乐的风格,并用和谐的声音完成二声部合唱。

  目标中也有可以固定的内容,比如过程与方法目标,同一学段的此目标可以通用。重难点对于小学来说基本也是一样的,重点就是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难点就是从知识中提取。

  二、说学情

  以上是对教材的分析,下面我将对学情进行简单的阐述。

  小学五年级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比较丰富,求知欲和好奇心有所增强,学习兴趣更为广泛。这个阶段学生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进行演唱,并且对指挥动作做出恰当的反应。但是二声部合唱的能力有待提高,情感的表达需要加强。以上这些将是我教学中重点注意的地方。

  3-6年级属于一个学段,所以学情上也可以通用。

  三、说教法

  我们常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选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法。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歌曲设定的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教学方法:

  1、体验法:在导入的过程中,通过节奏模仿和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新歌曲的兴趣,并能够培养良好的节奏感。

  2、游戏法:二声部合唱是教学的难点,通过游戏的方式在小组之间进行合作演唱,不仅能够考查学生的音准和相互之间的配合,更能够培养其小组合作的能力。

  3、律动教学法:在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根据朝鲜民族的风格编配舞蹈动作,更进一步的体会歌曲的风格和情感。

  四、说学法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本节课的学法确定为小组合作法和自主探究法。学生分小组进行二声部合唱,并且以比赛的形式进行,不仅能够提高学生歌唱的积极性,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学生自主创编舞蹈动作,并展示表演,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下面我讲详细阐述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教法和学法完全可以固定下来,但是要注意这里说到的教学方法,在下面的教学过程中要用到。

  五、说教学过程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的学习新知,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将从激趣导入、教授新课、音乐活动和课堂小结四个环节来展开:

  (一)激趣导入

  我采用的律动导入,通过表演歌曲中典型的节奏型X.X XX XX X,引起同学的兴趣。指导学生参与节奏型的表演,并跟我的哼唱进行打节奏,从而引出新课《苹果丰收》,同时也解决了本节课的重点。

  导入的形式有很多,建议大家根据课程类型或者内容固定下来。

  (二)教授新课

  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因此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

  首先,初听歌曲。

  播放歌曲《苹果丰收》,并引导学生将刚才的节奏型带入到歌曲中。学生有目的地聆听歌曲,可以更深刻的理解歌曲。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克服困难的能力。学生跟着歌曲打节奏型,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稍微有点难。通过鼓励的方式,给予学生信心,提高学生的控制节奏的能力。

  初听环节无论在欣赏课还是唱歌课都是新授中的首要环节,所以可以把话术固定。

  其次,学唱歌曲。

  在学唱歌曲之前,我会为学生示范演唱,让学生初步了解歌曲的旋律,同时在老师演唱的时候,让学生思考歌曲的节拍与二拍子歌曲有什么不同。学生在仔细听并认真看我歌唱后,能够探究出四四拍的强弱关系跟四二拍有些不同,从而引出另一个知识点:四四拍的强弱规律是强弱次强弱。之后,学生试着拍打歌曲的节奏,并思考跟之前练习的节奏有什么关系。学生试着拍出节奏,并发现之前练习的节奏型是这个歌曲中出现次数很多的节奏型。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识谱能力,因此在学唱歌谱的过程中,我采用和学生一起视唱的形式。可先放慢速度进行视唱,音高跳跃大的地方可以重点范唱,解决音准问题。之后,我唱旋律,学生试着填词,在演唱的过程中针对学生出现的音准问题再次进行纠正。第二乐段的低声部旋律可作为第二课时的新授。

  最后,巩固练习。

  为了学生能够更好的演唱歌曲,我将采用分小组演唱、男女对唱、打节奏演唱等多种形式进行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并且以比赛的形式展示表演,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精神。

  (三)音乐活动

  朝鲜族民歌具有浓厚的朝鲜族风格,因此,音乐活动时,我将给学生展示朝鲜族舞蹈中的几个常用动作,让学生进行创编,并展示各组表演。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自主创编的方式学习音乐、表现音乐,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另外,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提高了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表扬,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音乐活动的形式也有很多种,如:创编类、表演类、游戏类、拓展类等,建议大家固定下来一两个通用的形式,方便备考。

  (四)课堂小结。

  当进行课堂小结时,我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总结,谈一下本节课的感受和收获的知识。

  小学音乐说课稿 篇2

  交响音乐是音乐中的高级形式,也是人们难以接近的高雅音乐,小学生更是如此。但是小学生的心理却更具幻想和憧憬。如何正确地引导学生欣赏交响音乐,消除"高雅音乐高高在上"的心理障碍,轻轻松松地接近交响音乐,步入音乐的殿堂,感悟音乐的无穷魅力,正是本堂课的教学定位。

  一、教材分析

  童话交响诗《魔法师的弟子》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九年一贯制教科书试用版,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神奇的童话"中的一首欣赏曲目。是法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笛卡斯创作于1897年。乐曲以德国文学家歌德(1749-1832)的叙事诗《魔法师的弟子》为题材。

  《魔法师的弟子》全曲分为序奏、谐谑曲、和结尾三部分。序奏部速度较慢,9/8拍。由小提琴和单簧管先后奏出两个动机,描写了魔法师轻声咕哝,诵念咒语的情景。

  第二部分是由谐谑曲组成的主体部分,诙谐、跳跃的主题,生动的描绘了扫帚拎水的情景,同时也使人联想到魔法师的弟子得意洋洋的神态。在这一部分里,拎水的主题不断的展开、升华,气氛越来越热烈,使人仿佛看到没有学会解除魔法咒语的弟子在滔滔不绝的流水面前,手足无措的慌张神情。

  结束部分由铜管奏出的号角性的音调,表示魔法师回来了。于是,乐曲又恢复到平静。

  二、学情分析

  小学六年级的孩子正处在小学向中学的过渡阶段,接受了近六年的音乐学习,有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能听辨部分乐器的音色,能听辨简单的多声部音乐,而且小学生的心理却更具幻想,具有欣赏交响音乐的基础,是本堂课的一个有利因素,但是对音乐的理解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从而确立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交响乐的兴趣,感悟音乐魅力,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2.能力目标:初步学习欣赏交响乐的方法,提高对音乐的.感受与鉴赏能力。

  3.认知目标:要求学生能够熟悉和听辨各种乐器的音色以及在乐曲中的表现作用。

  教学重难点是:能听辨《魔法师的弟子》的主题以及主奏乐器的音色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

  四、障碍分析及突破策略

  在本堂课的学习过程中有两个可能出现的阻碍学生欣赏音乐的障碍:

  (一)由于学生对高雅,严肃的交响音乐非常陌生,加上对西洋乐器也不熟悉,学生不容易听辨各种乐器的音色以及主奏乐器的音色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因此在介绍音乐的结构时,我分别展示各种主奏乐器的图片和音色,为后面的听辨打基础。这一点将在后面的教学流程中详细说明。

  (二)由于音乐主题在整个乐曲中出现的次数非常多,并且每次出现的速度、力度、和情绪都不同,甚至有时是主题的变化和展开,学生很难听辨准确,为此,我从两个方面进行突破。一是我在介绍拎水的主题时,引导学生唱熟主题。二是结合视频、图片,我在影片中关键的地方加上提示性的字幕,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感受音乐,便于引导学生听辨各次主题。并且将每次出现的主题进行对比,从而得出每一次主题的不同之处。

  五、教学流程设计及教学理念

  音乐新课标指出: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途径。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的形成,对于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可见,上好音乐欣赏课,对小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课标同时指出: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对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联系,为终生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为了落实和体现这一理念,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环节:

  (一)童话激趣、引入新课

  孩子们都喜欢童话故事,本堂课我以孩子们讲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的方式引入新课,从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因为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喜欢幻想进入神奇的童话世界,利用这一有利因素,将高雅的交响音乐与神奇的童话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加容易接近交响音乐,为本课的学习创设一个活泼有趣的心理氛围。

  (二)介绍作品、作者、及时代背景。

  主要让学生知道:《魔法师的弟子》是一首童话交响诗,作者是迪卡斯,《魔法师的弟子》是他创作于1897年,乐曲以德国文学家歌德(1749——1832)的叙事诗《魔法师的弟子》为题材。音乐有生动的节奏和绚丽的配器,是他最具独创性的代表作品,被德彪西誉为一部"作曲法讲义"。

  然后,我给孩子们播放他们最喜欢的节目主持人董浩叔叔和金龟子姐姐讲的故事,这样,就能很快地将学生带入乐曲表现的意境中,展开丰富的想象,提高进一步聆听音乐的欲望。

  (三)了解结构、认识乐器

  听完了故事,接下来就该介绍乐曲的结构:全曲分成序奏部、谐谑曲、和结尾三个部分。

  1.序奏:小提琴和单簧管演奏,分别出示两种乐器图片及声音,要求学生听辨它们的音色。

  2.谐谑曲:大管演奏,首先出示大管图片及声音。接着出示拎水的主题(演奏)。这个主题生动的描绘了扫帚取水的情景。由于音乐的主题在乐曲中出现的次数很多,学生不好把握。这里,我引导学生唱熟音乐的主题,然后通过聆听,在音乐中找出主题,使学生有重点地聆听音乐。

  3.结尾:铜管乐演奏,出示铜管乐家族成员。听辨它们的音色。

  (四)运用媒体、视听结合

  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不分国界,可以表达语言所不能表达的情感。音乐又是是听觉的艺术,再复杂多变的花样,到头来,聆听才是欣赏音乐的最佳途径和方法。这里,我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由中国交响乐团演奏的交响诗《魔法师的弟子》,做到视听结合,既欣赏了音乐,又了解了交响乐队的一些基本知识。

  新课标指出:表现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习音乐的重要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这里,我要求同学们听到每一次出现主题时,能否模仿一下扫帚拎水的动作?或者用其他的动作表现出来?这样便将音乐语言和同学们的形体语言结合起来,更加便于理解音乐。

  (五)合作学习、讨论探究

  在突破本课的难点时,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完成下面的问题:

  (1)拎水的主题在音乐中出现了几次?

  (2)它主要由什么乐器演奏?

  (3)每次在力度、速度和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从而得出答案:随着音乐情绪的发展,拎水的主题力度一次比一次强,速度一次比一次快,音乐情绪越来越紧张,象征着情况越来越危急!

  (六)课堂小结

  在这里,我提出了一个思考题:欣赏了童话交响诗《魔法师的弟子》,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通过这个思考题,将课内教学延伸到课外生活中,从而达到对学生的情感熏陶,品格陶冶。

  六、教学特色

  (一)充分利用视频、字幕和图片,结合故事情节将严肃、高雅、难以接近的交响音乐变得通俗、易懂,学生学习的兴趣浓厚。

  (二)充分利用媒体,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视听结合。学生在音乐审美的过程中能获得愉悦的感受与积极的体验。

  总之,本节课,我将以生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将抽象的交响音乐变成易于接近的童话故事,唤起学生对交响音乐的热情向往,提高对音乐艺术的强烈追求。

  我相信:这将是一堂能让孩子们得到充分享受的课,让他们享受自由的空气,感受音乐的激情;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成功的喜悦,享受一段幸福快乐的时光!

  小学音乐说课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下午好!我是第6号考生: 春天来了,嫩绿的小草发出了新芽,五彩的花儿迎着阳光开放,碧绿的柳条在春风中翩翩起舞,欢乐的小鸟在云中歌唱,绵绵的春雨似晶莹的银丝轻轻地飘若人间,又像纯洁地甘露滋润着世间万物。 下面我就《春雨蒙蒙的下》一课与大家共同探讨新的教学理念和策略,敬请指教。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春雨蒙蒙的下》选自九年义务教育苏教版第十册第六课,本课重在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新教育观,重视合作与共处意识的培养,训练学生的合唱能力。 《春雨蒙蒙的下》是一首电影插曲,曲调既抒情又形象,其中运用了具有动感的多种切分节奏和弱起节奏,使旋律更加舒情优美,两声部三度音程的运用加强了春雨和声的效果,很好地体现了春雨的美。歌词十分简洁,却又十分隽美,使人由衷地赞美春雨,对春天充满着希望。寓意深刻,教育学生热爱春天,珍惜春天的大好时光。

  (二)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要求和设计理念,再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本课设计如下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指导学生以优美抒情的歌声,抒发热爱生活的真挚感

  (2) 能力目标:进一步提高二声部歌唱的技巧,注意做到音准和谐、音量均衡及音色统一。

  (3) 情感与态度:通过本课的学习,启发他们热爱春天,珍惜春天的大好时光。

  (三)教学重点难点:

  (1) 提高二声部歌唱的技能,做到音准和谐和音量均衡及音色统一。

  (2) 注意掌握歌曲的切分节奏和弱起节奏。

  二、说学情

  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但音乐欣赏课还是缺乏耐心的倾听,学生最喜欢律动与音乐活动,在这两方面表现非常好,乐谱知识的学习部分学生仍不是很感兴趣。因此在学习中,应加强对这些学生的培养,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

  三、说教法

  本课包含了音乐、美术、诗歌、文学、思品、自然等多学科的相关知识。在教法上,我综合运用了创设情境、兴趣引入法、视觉图象法、谈话法、体验法、合作学习法、音乐表演法等教法诱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同时充分利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和丰富多彩、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将音响效果与视觉形象结合起来,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老师主导作用,二者相互结合。

  四、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本节课,我以"美"为突破口,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用"欣赏、感受、探究、讨论、表演、合作"等多种方式学习,让学生去感知歌曲、演唱歌曲、表现歌曲,使他们在爱学、乐意学的基础上获取知识、形成技能。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课堂导入

  1、苏霍姆林基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针对这一特点我创设"春天"这一情景提供了具体生动可联想的音乐环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因此我首先在教室里进行了场景布置,将关于春天的各种自然景观编制成多媒体课件,在教室四周布置几棵柳枝,墙壁贴春雨、小草、小鸟、小花等图片,并配有《渴望春天》的音乐,让学生一走进教室就被山明水秀的大自然昂扬旺盛的生机所吸引,营造和谐学习氛围,把他们带入悠闲自得,心旷神怡的审美情境之中。

  2、导入 上课开始,教师声情并茂地说:"同学们,春天到了,万物复苏了,大地披上了绿色的外衣,朵朵鲜花竞相开放,这一切都离不开雨水的`滋润。"通过教师亲切的话语,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配合多媒体动画,自然过渡到让学生欣赏春雨,学生被绵绵的春雨所吸引,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情不自禁地朗诵起有关春雨的小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等诗句,学生完全沉浸在春雨的意境中,这时让学生说春雨的感觉,便不知不觉引入了新课,学生的学习欲望得到激发,形成一种积极参与的精神状态,从而为新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聆听歌曲,体验感受

  1、欣赏歌曲 教学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从直观入手,使学生如临其境,可见可闻,产生真切感,我利用学生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将歌曲的内容通过多媒体用动画的形式呈现于学生眼前,画音结合,使学生很快进入歌曲地审美情景中,唤起他们学唱新歌的欲望。

  2、模唱歌曲 当学生初步感知歌曲后,引导学生用LU轻声哼唱,使学生再次获得审美体验,感受到旋律美,受到美的熏陶。

  (三)学唱歌曲,情绪表达

  1、介绍作者,朗读歌词 这首歌曲是我国著名的词作家乔雨老先生为我们少年朋友创作的一首优美的歌曲。教师先充满感情地范读一遍,和学生共同分析歌词,如"绿了河边的杨柳,红了村前的杏花"等不仅句式对称整齐,而且色彩丰富,使学生入情入境地体会歌词的色彩美、韵律美、对称美、意境美的特点,这样师生融合更能激发学生朗读的情感。

  2、填词歌唱 在美的情境下,让学生分声部演唱,学生因为有了第一课时的学习基础及歌曲的欣赏,已能很好地唱出齐唱部分和合唱部分,然后根据学生演唱的情况,纠正可能出现的错误。如第一句:如何唱准"下"的时值和唱齐弱起是这句难点,我采用让学生看教师的指挥手势解决这一难点。另外歌曲的延音使得旋律更加舒情优美,如:让学生跟老师一起划拍演唱,唱准时值。

  3.歌曲处理 如何使学生歌曲唱得更富魅力,通过学生分组讨论,边总结边实践体验,指导学生二声部要唱得清晰、和谐,要用较轻的音量,富有弹性的声音歌唱,如"绿了河边的杨柳,红了村前的杏花"加入渐强渐弱的力度记号来演唱,结束句表现出春雨越来越弱、声音越来越小,从而完成教学目的。

  4.情感升华 为了更进一步使学生对歌曲有深刻的理解,准确表达歌曲情感,教师向学生介绍歌曲选自一部非常感人的电影《绿色钱包》里的插曲,并对《绿色钱包》这部影片作简要介绍,了解歌曲的寓意,使学生懂得歌曲以蒙蒙地春雨象征祖国的关怀,以河边的杨柳、村前的杏花象征青少年,鼓励青少年健康成长,达到寓思想教育于音乐教育之中。

  六、成果展示,歌唱春天

  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一大特点,在顺利完成歌曲教学任务后,我将本课内容提炼与升华,让学生讨论用怎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然后分小组进行唱歌曲(演唱形式)、分角色拿道具表演(课前准备)、创作诗词、画一张画等活动,进行合作创编,这个创意使学生从感知美、体现美,上升到创造美、表现美,给每个学生都有参与体验的愿望和机会,激发了学生兴趣,从而活跃了课堂气氛。 接下来在老师的指导下,由每组推选的代表到讲台前面进行成果展示,给学生搭起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表现、歌唱春天,学生边欣赏春天的美景边观看优美的舞蹈,并有感情地演唱,采用第一段领唱,其他同学合唱歌曲,第二段配乐朗诵(师伴奏),第三段齐唱、合唱。这一环节把歌唱、舞蹈、表演、诗朗诵等相互融合,让学生在自由创编与即兴表演中感受音乐的美,体会创作的快乐,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通过合作,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得到发展。 最后,教师通过与学生交谈对本课进行小结,让学生懂得"一年之计在于春",应该珍惜这美好的春光。最后学生在歌曲《春雨蒙蒙地下》的音乐声中走出教室。

  本课我以美丽的春景为主线,层层深入,循序渐进,使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感受音乐的"美",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理念,力求为学生创设愉悦、轻松、自主、开放的学习空间和音乐环境。 以上是我对本课教材内容的分析、设计及安排,有不当之处恳请各位评委、老师给予指正,谢谢!

  小学音乐说课稿 篇4

  1、说教材:

  《红蜻蜓》是一首著名的日本儿童歌曲,由作曲家山田耕作,根据诗人回忆童年情景的诗作谱而成。

  2、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特点以及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来设置的:

  知识目标: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自信、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红蜻蜓》,表达对童年生活的向往。

  技能目标:学生能专注地聆听歌曲,乐于用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表现音乐,认识渐强渐弱记号、换气记号,能初步感受合唱的效果并学唱二声部合唱歌曲《红蜻蜓》的第三段歌词。

  情感目标:感受歌曲深情的情绪以及勾起心中美好的回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3、说教学重点:

  感受音乐情绪,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深情地演唱歌曲,培养良好聆听习惯,感受童年带来的美好回忆。

  4、说教学难点:

  学唱二声部合唱歌曲《红蜻蜓》的第三段歌词。

  二、说教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创设愉悦和谐的情感氛围,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指导的作用,以“美”为突破口,以实践为中心,以技能为手段,以能力为重点,运用创设情境法、听唱法、对比感受等手段,让学生在大量的音乐活动中学会学习,不断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我在学法的指导上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主要通过“看”“听”“唱”等环节,让学生自主探究,去感知歌曲的情绪、把握歌曲内容。

  四、根据课程标准所设定的目标,我把此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情境创设

  播放《森林狂想曲》片断。提问学生听到了什么?联想到了什么?由此把学生带入童年的美好的意境中,牢牢抓住学生兴趣,为接下去课堂的`进行做良好的铺垫。

  二、歌曲教学

  1、让学生初听《红蜻蜓》伴奏。并提问:它描写了什么?给了你怎么样的感受?

  2、钢琴伴奏学生有感情朗读歌词

  3、听范唱

  4、学唱歌曲

  三、对比体验快速演唱

  用不同的速度演唱歌曲,由此让学生体会不同的速度节奏所表达的音乐情感是不同的。

  四、二声部合唱

  欣赏不同语言演唱的合唱曲《红蜻蜓》对比合唱与齐唱。此环节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两声部歌曲的合唱学习,体验二声部合唱歌曲所表现的和声效果,学习合唱知识,练习二声部合唱技能。

  《停顿。》在整堂课中,我注重个体性与整体性相结合,这种结合体现在既有一些学生的自信表演,也有群体性的合作演唱;体现在小组化的探究与整体的共鸣。本堂课最重要的一点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愿望,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对比、体验,找到解决的方法。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的正确性、简捷性、灵活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这就是我对本课的粗浅认识,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领导和老师们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小学音乐说课稿 篇5

  一、教学分析

  (一)教学资料分析

  《跳起来》是一节音乐欣赏课,主要欣赏《马刀舞》《小步舞曲》两首风格迥异的乐曲,一首激烈昂扬,一首舒缓优雅,构成鲜明的比较。并且两首乐曲作为背景音乐在许多电影电视中出现过,经过以往的记忆学生更容易理解欣赏乐曲,《马刀舞》富有快节奏的音乐能够很好的提高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欣赏热情,以优雅的舞步体会《小步舞曲》。

  (二)教学对象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音乐欣赏本事,对于音乐的节奏,旋律的起伏变化以及演奏乐器有必须辨知本事,对于电影电视媒介中常出现的但没有留意的音乐在欣赏的时候更能够提起欣赏兴趣。

  (三)教学环境的分析

  本节课经过现代信息技术和课堂实践活动来配合欣赏教学,从而更好的到达课堂教学的目的和效果,所以需要配备多媒体设施的教室,桌椅的摆放要预留出一片开阔的空间为课堂实践活动做准备。

  二、教学目标

  (一)欣赏管弦乐《马刀舞》,古钢琴独奏《小步舞曲》。经过迥异的风格比较讨论分析不一样风格的音乐描绘的是怎样不一样的场景,利用哪些元素来表现出不一样的场景。

  (二)欣赏的过程中利用音乐软件辨别管弦乐的演奏乐器,经过舞蹈的形式体会小步舞三拍子的音乐特点。

  (三)在《马刀舞》中感受紧张激烈的.战斗气氛,在《小步舞曲》的舒缓典雅中翩翩起舞。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两首乐曲的特色欣赏与比较分析

  (二)教学难点:课堂实践活动中三拍子的小步舞与《小步舞曲》音乐的节拍要

  四、教法、学法分析

  《跳起来》是一节生动趣味的欣赏课,四年级的学生欣赏本事正处于萌芽状态,所以本节课以学生自主讨论探究为主,教师知识情景引导为辅,经过教师的情景引导,语言提示让学生去发现欣赏过程中的亮点。在欣赏过程中采用不一样角度,不一样方式的体验欣赏教学方法,《马刀舞》从单纯音响和现场演奏两个角度去欣赏,不一样的欣赏效果比较十分明显,更容易使学生理解乐曲,《小步舞曲》从听音乐欣赏到以舞蹈的形式来体会乐曲,使学生融入到音乐当中,感受乐曲的魅力所在。《马刀舞》欣赏过程中让学生了解管弦乐的知识,以对乐曲的听觉记忆为线索,共同探讨总结所听到的乐器,教师对其进行整理,将知识点慢慢具现化,由讨论到总结到梳理层层进行,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点的记忆。《小步舞曲》以舞蹈活动为主,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师生共经过合作,教师来领舞带动全体学生,舞蹈的同时,用肢体与综合感官来理解音乐。最终全体学生共同讨论欣赏后的比较总结,让学生从教师的引导中渐渐独立能够把自我在欣赏中的所感所想进行总结。

  五、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整合点

  1、以描绘战场的视频资料导入,激烈的战争场景与教学资料主题相契合,更好的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资料产生兴趣。

  2、以音频与视频两个角度去欣赏音乐,单纯的音频资料熟悉音乐,演唱会的音响将音乐立体的展现给学生,加深记忆和理解。

  3、利用ppt文件,展示管弦乐队的整体画面,使学生有必须印象,利用动态的动画图片构成管弦乐队的缩略图,将管弦乐的分布简化,使学生能系统的记忆其分组,利用textbook软件为学生展示乐队中的各组别的演奏乐器,既能展示乐器外形,又能聆听乐器的音色,加深学生的记忆,拓宽学生音乐视野。

  六、课后总结与反思

  本节课资料较多,所以在课堂环节的分配和时光的把握上教师要仔细的拿捏,虽然,两首都是舞蹈音乐,可是《马刀舞》节奏太快,不适合学生进行舞蹈配合,所以尽量用《马刀舞》提升课堂气氛,小步舞的教授要分步,由易到难,由单人,到双人配合,提议将该课分为两个课时。

  小学音乐说课稿 篇6

  一、说说教学思路设计:

  《故乡的小路》是人音版小学音乐第九册第五单元的教学资料,这是一首两段体的优美抒情歌曲。44、34拍,D宫调式,曲调流畅而又抒情。歌曲表达了人们回忆完美童年的内心激动的心境。歌曲的第一乐段由两个乐句构成,此段音区低而深沉,乐句都以弱拍起音开始,平稳的曲调,表达了人们带着思绪万千的心境走在熟悉的小路上,勾起了对往事完美的回忆。在第二乐句中还出现了一个临时变化音。音调上使人感到对小路是多么亲切的情感流露。在第二乐句中一个八度跳进,使人仿佛追忆到儿时欢乐生活的情景。歌曲以六度跳进到第二乐段,使情绪渐渐地得以抒发,在音区上升高,由衷地抒发了热爱家乡的心境。全曲未句,在呣的哼鸣中结束,但心境久久不能平静,往事历历在目,仿佛童年多完美的话语还要向你倾诉。

  在教学本课时,我诱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尽可能选用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创设情景,让学生自主参加,自主探索,独立获取知识。同时充分利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使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调动学生的学习进取性和主动性,使整个教学活动成为师生之间不断进行思维交流与心灵沟通的过程,以到达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本事。所以我的教法中体现:

  (1)审美体验价值

  (2)音乐中加强群体意识

  (3)变难为易的教学手段。

  充分调动孩子们全身的感官,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加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本事,经过分组合作、质疑探究来突破难点解决问题。

  二、说教学目标:

  新课程对音乐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完美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音乐教学应当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应当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取、主动的体验与感悟音乐的过程。本课与前课是同一主题的资料。因为故乡是家的扩大,是大的家。让我们从音乐作品中领悟爱家,爱故乡的做人基本素质。所以我的教学目标是:

  1、能用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表达自我对故乡的爱。

  2、经过创编动作,了解变拍子与变音记号,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三拍子、四拍子乐曲的特点,加强对变拍子的认识。

  3、唱好二声部合唱,加强同学之间的合作本事。

  三、说关键处的处理: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我认为本课是以唱歌为主的音乐课,重点是用柔美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把握三拍子、四拍子的变拍子节奏,表现出歌曲优美、抒情的'思乡情。在这个环节,我采取教师语言描述创设情境,学生想象美丽景色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用柔美的声音演唱;另外利用游戏的形式,将34与44变拍子节奏这一难点解决并消化,让它变成一个简便的能够一笔带过的东西。

  四、说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听三拍子和四拍子音乐进教室(《苹果丰收》、《我怎样长大》)

  边做律动边进教室,经过聆听感受三拍四拍子乐曲的节奏特点,并运用形体的动作增强学生对两种拍子的韵律印象。学生说出两种拍子的不一样,你是用什么方式区分的?

  2、导课:

  刚才我们大家一齐听的这两首歌曲是本学期刚学过的,你们谁还记得它是哪个国家的作品?

  那么,你们还记得这两首作品的拍号吗?

  利用孩子们对竞争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进取性。并加以及时的表扬、鼓励。

  3、节奏游戏,兴趣引路:

  在教唱《故乡的小路》一课时,在一开始先用游戏抓住他们的兴趣,让学生参加其中,将这节课的重点提出来用玩游戏的方式来消化它。例如:听歌曲《故乡的小路》的伴奏音乐,教师带领大家做变拍子的拍手游戏,让学生经过拍手这一简单的动作,领会变拍子歌曲的特点。首先,教师规定一套表现三拍子和四拍子强弱规律的动作,例如:三拍子拍手掌、点手心、点手心;四拍子拍手掌、点手心、点手心、点手心。教师举起拍号卡,(34拍和44拍的)带领学生一边做动作,不一样的卡代表不一样的拍子。其次,让学生开动脑筋,各自编创一套独具风格的动作,并与大家一齐分享;最终,教师将学生们的注意力重新收拢,团体进行变拍子的音乐游戏:

  根据教师弹奏的音乐节拍特点,做出不一样的规定动作。

  而所有的这些只是为了《故乡的小路》这首歌曲的教唱和歌曲中变拍子节奏的把握做铺垫。经过以上的练习,解决了曲谱教学中的难点,为新课的教学扫除了障碍。这种教学中创造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能够调动学生身心各方面的本事和条件。并且让学生明白生活本身就是音乐的源泉。

  4、测试听力,区别变音记号:

  刚才大家的练习做的十分好,教师此刻想测试一下你们的听力。请听教师弹奏的这两个乐句,有什么不一样?

  弹奏歌曲第二乐句,并将变化音改动一次,让学生听辨其中的不一样。加以练唱,解决关键音的演唱。

  5、熟悉旋律,合作学唱:

  经过教师范唱和教唱,让学生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词资料,并利用节奏拍手传递游戏的形式,一边拍手一边读歌词。另外,采取让他们分组接唱、分组演唱和分男女生唱。从易到难逐步将学生学习的难度降低,使学习效果更具有实效。

  演唱的过程中注意情感的体验,根据音乐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最终按处理将歌曲完整的带有情感的演唱。

  6、歌声中结束:

  本课的设计,力求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经过充分的音乐实践培养学生的本事,提升音乐素养。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为课堂带来了活力,注入了生机,弥补了教学中单一的教学方法,给了学生以直观的美感享受。

  五、说课件设计:

  第一页:优美的图片做背景,插入三拍子、四拍子音乐,听音乐做动作,激发他们的兴趣与求知欲。

  第二页:三拍子、四拍子的强弱规律图示。做游戏时的节奏图谱

  第三页:变化音符的演奏乐谱。

  第四页:歌曲《故乡的小路》的歌词,配合读词做游戏

  第五页:歌曲《故乡的小路》的图谱

  第六页:优美图片做背景,插入歌曲《故乡的小路》的范唱音乐以及伴奏音乐,进行接唱、领唱、齐唱的练习。

  这就是我对本课的粗浅认识,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领导和教师们提出宝贵意见,多谢!

  小学音乐说课稿 篇7

  一、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跳起来》是一节音乐欣赏课,主要欣赏《马刀舞》《小步舞曲》两首风格迥异的乐曲,一首激烈昂扬,一首舒缓优雅,形成鲜明的对比。并且两首乐曲作为背景音乐在许多电影电视中出现过,通过以往的记忆学生更容易理解欣赏乐曲,《马刀舞》富有xx的快节奏的音乐能够很好的提高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欣赏热情,以优雅的舞步体会《小步舞曲》。(二)教学对象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音乐欣赏能力,对于音乐的节奏,旋律的起伏变化以及演奏乐器有一定辨知能力,对于电影电视媒介中常出现的但没有留意的音乐在欣赏的时候更能够提起欣赏兴趣。(三)教学环境的分析

  本节课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课堂实践活动来配合欣赏教学,从而更好的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和效果,所以需要配备多媒体设施的教室,桌椅的摆放要预留出一片开阔的空间为课堂实践活动做准备。

  二、教学目标

  (一)欣赏管弦乐《马刀舞》,古钢琴独奏《小步舞曲》。通过迥异的风格对比讨论分析不同风格的音乐描绘的是怎样不同的场景,利用哪些元素来表现出不同的场景。

  (二)欣赏的过程中利用音乐软件辨别管弦乐的演奏乐器,通过舞蹈的形式体会小步舞三拍子的音乐特点。

  (三)在《马刀舞》中感受紧张激烈的战斗气氛,在《小步舞曲》的舒缓典雅中翩翩起舞。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两首乐曲的特色欣赏与对比分析

  (二)教学难点:课堂实践活动中三拍子的小步舞与《小步舞曲》音乐的节拍要

  四、教法、学法分析

  《跳起来》是一节生动有趣的欣赏课,四年级的学生欣赏能力正处于萌芽状态,所以本节课以学生“自主讨论探究”为主,老师“知识情景引导”为辅,通过老师的情景引导,语言提示让学生去发现欣赏过程中的亮点。在欣赏过程中采用不同角度,不同方式的体验欣赏教学方法,《马刀舞》从单纯音响和现场演奏两个角度去欣赏,不同的欣赏效果对比非常明显,更容易使学生理解乐曲,《小步舞曲》从听音乐欣赏到以舞蹈的形式来体会乐曲,使学生融入到音乐当中,感受乐曲的魅力所在。《马刀舞》欣赏过程中让学生了解管弦乐的知识,以对乐曲的听觉记忆为线索,共同探讨总结所听到的乐器,老师对其进行整理,将知识点慢慢具现化,由讨论到总结到梳理层层进行,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点的记忆。《小步舞曲》以舞蹈活动为主,老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师生共通过合作,老师来领舞带动全体学生,舞蹈的同时,用肢体与综合感官来理解音乐。最后全体学生共同讨论欣赏后的.对比总结,让学生从老师的引导中渐渐独立能够把自己在欣赏中的所感所想进行总结。

  五、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整合点

  1、以描绘战场的视频资料导入,激烈的战争场景与教学内容主题相契合,更好的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兴趣。

  2、以音频与视频两个角度去欣赏音乐,单纯的音频资料熟悉音乐,演唱会的音响将音乐立体的展现给学生,加深记忆和理解。

  3、利用ppt文件,展示管弦乐队的整体画面,使学生有一定印象,利用动态的动画图片构成管弦乐队的缩略图,将管弦乐的分布简化,使学生能系统的记忆其分组,利用texxtbook软件为学生展示乐队中的各组别的演奏乐器,既能展示乐器外形,又能聆听乐器的音色,加深学生的记忆,拓宽学生音乐视野。

  六、课后总结与反思

  本节课内容较多,所以在课堂环节的分配和时间的把握上老师要仔细的拿捏,虽然,两首都是舞蹈音乐,但是《马刀舞》节奏太快,不适合学生进行舞蹈配合,所以尽量用《马刀舞》提升课堂气氛,小步舞的教授要分步,由易到难,由单人,到双人配合,建议将该课分为两个课时。

  小学音乐说课稿 篇8

  今日我说课的题目是版第册第课,题目是我准备从设计理念、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目标、为克服重难点采取的教法和学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等方应对本节课进行阐述。

  一、根据课标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本课的设计理念应当是:

  经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表现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并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想象和创造力。

  二、学情分析:

  小学段的孩子在对音乐的感受和表现上:能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趣味,能用自我的声音对它们进行模仿。能听辨不一样情绪的音乐。在课堂上能够在律动、团体舞、音乐游戏、歌表演等活动中与他人合作。在创造方面能够自制简易的乐器。在评价方面能够对自我和他人的演唱作出简单的评价。

  三、教材分析:

  本课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一首欢快、活泼的儿童歌曲。它以生动的歌词,轻快的节奏、流畅的旋律为我们展现了一副完美的画面。表达了孩子们纯真的感情和充满欢乐自豪的情感。

  四、根据本课的教材和学情我制订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经过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升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鉴赏力。

  2、经过音乐互动教学培养学生主动的参加各种音乐活动,锻炼他们的合作与协调本事,增进群体意识、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3、教学中应适时的发展学生的想象培养他们的创造潜力。

  五、结合学生的实际本课的重难点应是:

  能主动的参加互动教学并能自信的演唱歌曲。难点是:发展学生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六、为克服重难点我采取的教法和学法有:

  创设情境法、模仿教学法、比较法、听唱法。根据学生在儿童阶段自然嗓音很纯、很亮、体形灵巧这一特点。我还采取用了律动、游戏互动法等教学手段。

  七、本课的教具是多媒体。

  下头是本课的教学过程分为: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2、利用教法克服难点

  3、准确完整的演唱歌曲

  4、拓展延伸培养学生创造

  5、自评互评培养鉴赏力。共五个环节完成本课的教学。

  第一环节:情境导入

  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营造浓郁的音乐课堂氛围、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我采取了用多媒体来创设情境并在声像一体的课堂氛围中导入了新课。经过对音乐的体验使学生在音乐审美的过程中获得喜悦,对音乐产生兴趣,因而学生全身心的投入了课堂。

  第二环节:利用教法克服重点和难点。本环节也是这节课的重点环节。

  结合学生的自然特点,并在教学中建立平等的师生和谐关系。我采取了听唱、律动、游戏等教学方法来克服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如:节奏难点的解决方法:四分音符用双手拍肩,八分音符用双手拍腿等律动比一比看谁表现的'最好并奖励小红花。如:音准难点的解决方法:能够引导并带领学生做听一听、学一学、唱一唱、做一做游戏。(具体的方法应根据教材而定,随机应变)还能够经过师生接龙演唱游戏解决难点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在帮忙学生解决难点的过程中还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对表现提高的同学应及时的给与奖励。使每一位学生的音乐潜力都得到发展。

  第三环节:准确完整的演唱歌曲

  演唱歌曲是小学生最易于理解和参加的表现形式。为了使学生能主动的参加互动教学并能自信的演唱歌曲。我适时的创设与歌曲资料相适应的教学情境,并经过观察比较采取了唱一唱、敲一敲、演一演等教学法(举例:应根据教材进行举例)充分调动每一位同学的进取性。引导学生主动的有感情的演唱并多给学生鼓励。这既培养了孩子们的自信心又克服了本课的难点。完成了教学目标。

  第四环节:拓展延伸培养学生创造

  有感情就有想象,从而构成创造思维。教师可依据本课的资料及情绪鼓励引导学生进行即兴创编活动。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创编一些与课本情绪一致的节奏、诗歌、故事、游戏、音乐表演等。(创编的资料和形式能够根据教材而定)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对每一位同学都应当多关心多鼓励。构建和谐团结民主的氛围。引导学生进取讨论共同参加,培养学生乐观的学习态度和友爱的精神。锻炼合作与协调本事,增进群体意识,培养团队精神。

  第五环节:自评互评培养鉴赏力

  本课的教学评价我是以表扬和鼓励为主,随时引导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开展自评互评和教师的随堂评价,以提升学生的乐感和审美本事。我评价他们的重点是能否进取自信的参加音乐表现、能否与其他的同学协作配合、在课堂小结时我还安排了学生谈一谈这节课的感想如: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歌曲中你最喜欢那一句?在课堂上对那些有创意的学生我还及时的发给他们小奖品。

  小学音乐说课稿 篇9

  教材分析:

  《每当我走过教师窗前》是人教版三年级第二学期的一首歌曲, 歌曲结构为两段体,24拍,曲调优美深情,以学生的角度歌颂了教师的辛勤奉献的品质,深切地表达了对教师的尊敬与爱戴之情。

  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资料分析,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一下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让学生深切感受在教师精心培育下他们茁壮成长,从而培养他们对教师的尊敬与爱戴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能以崇敬的心境演唱歌曲,感受歌曲中蕴含的爱师情怀,能从内心体会对教师的尊敬及爱戴之情。

  教具:

  多媒体,钢琴,笛子。

  说教法:

  结合教师自我专业上的优势和孩子们好奇、好动的心理特征。我运用了以下的教学手法:

  1、故事引入法

  2、多媒体情景吸引法

  3、现场表演法

  4、层层设疑法

  5、联想比喻法

  6、活动法

  力求把复杂的资料简单化,让孩子们简便地掌握学科知识。

  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结合孩子好奇的心理特征,我运用故事导入:从孩子们身边的故事入手,在多媒体画面和《每当我走过教师窗前》的音乐中,讲述一个十分调皮,经常跟教师作对的学生小红的故事,讲到有一次当小红走过教师窗前,看到教师在辛勤地批改作业的情景,之后利用孩子们的好奇心,引领孩子们打开课本,学习这一首歌曲。

  二、培养学生对音乐情绪的理解。

  在学习歌曲之前:先出问题考考学生,引导学生初步了解音乐情绪。教师用笛子吹奏两段曲子,让学生分辨哪个片段是欢快的,哪个片段是抒情,深情的?具体资料是:(拿出笛子)在教师现场的精彩演奏下,学生热情高涨,都纷纷回答。

  三、歌曲教学:

  在刚才学生对音乐情绪的理解基础上,播放歌曲,让学生认真聆听,提出问题: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力度怎样,歌曲可分几段?(鼓励学生主动回答教师再作点评。)

  让学生先跟着自我打节拍,按照节拍读歌词,(可分组读,教师指出比较难的节奏,多读几遍)

  在熟悉节奏的基础上,播放音乐,学生打着节奏,轻轻跟唱,由于旋律比较简单,很多同学都已经基本会跟着唱了,

  为保护学生的嗓子,教师先带学生们练练声,为避免枯燥的练声方法:教师用各种动物的叫声来引导学生练声。(如大象嗯,嗯,嗯。小羊咩,咩。咩)学生兴趣极高。

  这时,教师弹奏歌曲,鼓励学生跟着教师深情地用嗯哼唱。

  四、学生互动:

  在基本会唱的基础上,让同学们分组唱,轮唱,领唱,合唱,培养学生们的协作本事。

  五、情感交流。

  让学生们把自我比作小红,看到教师如此辛勤地为同学们改作业。内心会怎样?鼓励同学们都用笔写一句想对教师说的话。让同学从内心体会对教师的感情。最终,让在学生深情的歌声中结束课堂。

  小学音乐说课稿 篇10

  教学目标:

  1.听赏乐曲《森林水车》,感受乐曲主部与插部不同的音乐形象。

  2.能记忆乐曲主部主题,并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乐曲的结构图式。

  3.能运用不同的方式表现乐曲。

  教学重、难点:

  1.聆听乐曲,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乐曲的结构图式。

  2.教师启发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乐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1.教师以水车图片及乐曲前奏中的水车音响引入乐曲《森林水车》。

  2.如果班里有农村的学生,可请他们介绍水车的作用。

  二、听赏乐曲主部主题A

  1.播放乐曲《森林水车》主部主题A,学生感受主题音乐形象,边听边看曲谱(黑板或投影上有主题曲谱)。

  教师提问:

  (1)主题A的节奏是舒缓的还是密集的'?(比较密集)

  (2)主题A是由什么乐器主奏的?(小提琴)

  2.再次播放乐曲《森林水车》主部主题A,并提问:主题A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景?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自由回答。

  3.再次播放乐曲《森林水车》主部主题A,要求学生进一步熟悉主题旋律。

  三、欣赏乐曲

  1.初次完整聆听乐曲。

  完整播放《森林水车》乐曲,并提问:主题A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三次)

  乐曲《森林水车》中,主题A在乐曲中出现了三次。除主题A外,乐曲还有序奏、两个插部(分别用B、C来表示)和一个尾声构成。下面我们先听序奏部分。

  2.听赏乐曲序奏。

  播放乐曲《森林水车》序奏部分,学生感受音乐形象,边听边看曲谱。

【小学音乐说课稿】相关文章:

小学音乐说课稿05-19

音乐说课稿02-06

小班音乐说课稿04-24

《雪绒花》音乐说课稿08-03

《音乐巨人贝多芬》说课稿10-11

高中音乐说课稿05-25

非洲歌舞音乐说课稿03-23

实用的小学音乐说课稿模板锦集5篇07-14

《在动物园里》音乐说课稿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