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报告总结>调研报告>我县百万名农民下山转移工程调研材料

我县百万名农民下山转移工程调研材料

时间:2023-02-24 14:10:56 调研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我县百万名农民下山转移工程调研材料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这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决策。欠发达山区要真正把中央这一决策贯彻到具体实践中去,就面临着如何根据山区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村跨越式发展的问题。结合**县实施的"万名农民下山转移工程",笔者谈些粗浅的看法。 [找材料 到范文先生网-www.fwsir.com-网上服务最好的文秘资料站点]
     一、**县下山转移工作的基本状况
     近年来,**县多策并举,积极引导山区农民转移下山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到目前为止,已先后建立了下山脱贫新村39个,其中公路沿线14个、乡镇政府所在地13个、中心村12个,实现搬迁6000户共1.9万人。最大的安置点县城农民新村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7.4万平方米,安排建房地基1012直,吸纳了3500余人进城落户。据不完全统计,下山脱贫点的农民收入与留守山区的农民相比,增加两成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也取得了明显成效,到2005年底已累计转移了2.8万人,其中到县外进行异地综合开发的有7500余人,遍及全国25个省份135个县、市、区。
     **县的下山转移工作虽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诸多困难与问题:一是部分农民观念没有转变过来。由于地处偏僻、信息封闭、社会交往面窄,很多贫困山区的农民存在较强的守旧心理和传统的小农观念,思想保守,对山林土地的依赖性大,对下山转移持怀疑态度。很多农民担心下山转移改变山林土地承包权,思想顾虑较大。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民"等、靠、要"思想严重,缺乏下山的主动性。二是下山转移相应规划相对滞后。**县下山转移总体实施规划相对滞后,没有完全将下山农民安置点纳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尤其是中心村规划滞后,很多下山转移工作仍由乡镇各自为政,自行组织实施,或由农户自发就近搬迁,导致安置点建设规模小、档次低,资金、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低,基础设施共享率不高。三是政府财力统筹能力仍然有限。就政府而言,每搬迁转移一名农民都要付出高额成本,包括劳动力技能培训、安置点土地供应和安置点配套设施建设等。乡镇一级财政则更难以承担中心村下山脱贫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费用。就农民而言,我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仅3000余元,目前人均纯收入在1000-1500元的还有1.6万人。大多数农民还缺少原始积累,经济条件有限,筹款渠道较窄,很难承担下山建、购房的费用。同时,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土地价格也激剧上升,客观上造成下山转移安置成本提高。四是安置社会保障能力薄弱。目前,具有一技之长,谋生手段较强的山区农民多已自发迁移,仍居住在深山区的农民劳动技能普遍较低,他们转移下山后谋生手段有限,因而在就业方面存在着盲目无序、供需脱节、职业层次低、就业不稳定以及缺乏社会保障等诸多问题。虽然政府不断加大了劳动力转移和培训力度,但一时仍无法完全解决下山转移农民的就业保障问题。
     二、进一步深化对实施下山转移工程必要性的认识
     **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于2005年初确定并启动实施"万名农民下山转移工程",从今年起进一步加大力度,扎实推进这项工作。这是深入实施**"小县大城"发展战略,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一项顺民意、得民心的德政工程。
     首先,从**的发展要求来看。据初步统计,2005年**生产总值为1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350元、城市化水平为45%。依据现代化进程的主要评价指标分析,2020年**要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生产总值必须达到5000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必须达到6000元,未来一个时期上述指标年均增长必须分别达到7.4%和4.2%;城市化水平要提高到70%,年均必须提高1.7个百分点。这是一个艰巨但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其中的关键是加快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目前,**农村居民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近八成,要实现农民居住城镇化、职业非农化,就必须通过加快农民下山转移,并以此推进与全省同步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步伐。
     其次,从山区农民的需求来看。虽然近年来**大力实施"小县大城"发展战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由于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农民群众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偏远山村,缺乏基本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潜力,有的还面临着地质灾害的威胁。据统计,全县居住在500米以上的高山深山区农民有2.6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29%;居住在库区的农民有1.96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22%。去年,高山深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485元,仅为全县水平的80%;库区农民人均纯收入2231元,仅为全县水平的72%,其中人均纯收入在15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还有2774人,生产生活条件特别恶劣的还有100个自然村4634人。全县目前有地质灾害隐患点66处,其中重点监测的A、B类点8处,4000多名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年初下山转移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广大山区农民要求下山脱贫的愿望十分强烈,报名的山区农民达5886户21518人。因此,把这些居住在偏远山村、库区和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农民转移山下,是各级党委政府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现实选择。
     再次,从下山转移的现实可能来看。当前,**已进入人均生产总值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迈进的黄金发展阶段,产业具备了一定的规模,经济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已逐渐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目前,仅工业园区就解决了5000多名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并吸纳季节性从业劳动力9000多人,并且年人均收入可达6000元以上。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城镇吸纳农村人口的能力不断增强,二、三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断增加,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空间不断拓宽。同时,省里加大了对欠发达山区、库区的扶助力度,对紧水滩库区(包括石塘库区)困难群众下山转移人均补助5600元,对地质灾害点、高山深山区困难群众下山转移人均补助3000元。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抓住机遇,因势利导,科学决策,进一步加大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力度,积极引导山区困难群众下山转移。
     三、加快推进农民下山转移工作的几点思考
     加快农民下山转移,不仅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而且是一项系统工程。笔者认为,在工作中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提高思想认识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和标准,同时提出要"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这充分体现了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重大战略问题上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各个地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所面临的具体情况是不一样的。从**实际来看,一方面,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相对匮乏,山区人均耕地不足0.7亩,山区农民如果不转移、不转产,脱贫致富奔小康目标将难以如期完成。另一方面,**县的村落布局十分分散,全县不足11万人口分布在170个行政村和842个自然村,平均每个行政村645人、每个自然村130人。其中,10户以下的自然村就有262个。到2005年底止,行政村中还有50%没通电视光缆、27%没装自来水、26%没通康庄公路、8%没通电话。这样分散的村庄布局,如果要完成基础设施的配套,政府必须安排巨大的公共财政投入,这不仅在短期内不堪重负,难以完成,而且投入的效果和效益也不理想。以安溪乡木樨花村为例,全村虽有户籍人口317人,但实有人口仅70人,如建设通村公路,投资将达250万元,这相当于要为村民人均投资3.6万元,显然,这样的投资效益是不经济的。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讲求效果,最大限度地分层次加快农民下山转移。
     (二)科学制定规划
     实施下山转移,规划工作十分重要。一是要把下山转移这项工作纳入到"十一五"整体规划之中。在编制"十一五"规划时,要统筹考虑,加强衔接。二是要制定下山转移具体工作规划。通过具体工作规划,使工作目标更加清晰,引导手段更加有效,保障措施更加有力。三是要搞好村庄布局规划。要按照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和"缩减自然村、合并小型村、建设中心村"的要求,合理规划村庄布局。对自然条件恶劣的山区村,纳入下山转移范围后,要结合退耕还林、宅基地整理和生态公益林保护,统一实行萎缩性管理。各个规划要相互衔接,注重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总的目标是要达到凡居住在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生产生活条件恶劣、难以脱贫奔小康山村的农民尽可能逐步纳入下山转移范围,特别是地处高山深山、地质灾害频发、缺乏基本生存条件的村,要作为下山搬迁的重点。
     (三)加强组织实施
     实施下山转移,关键在于狠抓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一是要强化组织保证。近年来,**县已先后建立了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异地综合开发、农村劳动力转移援助服务和困难群众下山转移等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机构。工作中,要进一步健全县、乡(镇)两级组织网络。要加强下山转移组织协调力度,建立健全联席会议或例会制度,及时协调解决下山转移工作中遇见的问题。二是要整合各种资源。应将各个渠道的扶贫资源最大限度地进行整合,改变"撒胡椒面"式的资源分配方式,以求资源效能的最大化。要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并以政府投入为导向,农民投入为主体,将财政资金、信贷资金和其他项目资金捆绑起来,发挥政府下山转移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要积极探索将各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资金等项目资金统筹起来,用以鼓励和引导农民下山转移,以提高资源共享率和要素利用率。要进一步明确各个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目标,科学分工,强化协作,形成整体合力。三是要因地制宜安置。安排安置点时,要打破乡镇行政区划界线,在县政府统筹规划下,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要强化经济杠杆的调节和引导作用,城区内尽可能实施公寓式小区安置,以利于节约土地资源和提高城市品位。城区外还可采取资金补助式下山转移、中心村自建房式下山转移和县外安置等多种方式。安置点的规划建设要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以及民族风俗文化相结合。
     (四)完善配套政策
     实施下山转移,还必须加快完善各种配套政策措施。一是要强化农村劳动力培训。要以全面实施"万名农民素质培训工程"为载体,把素质培训作为农民转移的基础性工作来抓。一方面,要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劳动技能培训,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使山区的剩余劳动力尽快拥有一技之长,加快向二、三产业转移,从而推进下山脱贫的进程。另一方面,要通过深入开展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文明礼仪、法律常识等教育,进一步增强下山农民的综合素质。二是要大力扶助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要探索建立下山农民创业资金贷款担保机构,为下山农民转产创业提供资金支持。鼓励企业为下山农民提供就业岗位,对吸纳下山农民就业的企业,制定相关政策,实行社会保障费补助和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三是要建立健全以统筹养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合作医疗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稳步推进城镇社保向农民覆盖,促进农民由土地保障转向社会保障。
   

【我县百万名农民下山转移工程调研材料】相关文章:

我县农民增收的难点08-16

农民权益保护状况调研材料08-24

关于我县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的探讨08-12

目前我县农民思想状况调查报告08-16

目前我县农民思想状况调查报告08-15

关于我县农民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08-12

关于加快我县失地农民转型为城市市民步伐的思考08-12

关于加快我县失地农民转型为城市市民步伐的思考08-15

关于当前我县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情况汇报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