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先生网 >> 报告总结 >> 调研报告 >> 正文

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07/11/4栏目:调研报告

活动场所重点绿。今年,全市完成田间林网植树10万棵,村庄绿化7万棵,绿化荒滩1万亩。加快“两建、一改、一设”步伐。“两建”,即建规模养殖小区,实行畜禽集中饲养,根除畜禽乱跑现象;建沼气池,采取财政补贴、干部示范带头等方式,引导农民建设沼气池,全市沼气池数量已突破1万个。“一改”,即改厕,建设三段式冲水厕所,改善农民生活环境。“一设”,即设立垃圾填埋场,从根本上解决了村内垃圾乱堆乱放和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目前,我市农民群众生活在清新、整洁、舒适优美的环境中,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农村党组织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领导和实践者。只有不断加强农村“双基”建设,才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我们按照“一制三化”要求,深入开展“滚动升级联创”活动,巩固先进,转化后进,提升中间,整体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大力实施“五大工程”,开展“四培三带”活动,提高“两委”干部综合能力和素质。今年以来,我们以农村“两委”班子换届为契机,以打造“双强一高”(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管理村内事务水平高)农村新班子为目的,按照“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原则,通过民主推荐、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方式,把一批素质高、能力强、作风好的年轻党员干部推选到了村级领导岗位,为农村基层组织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分期分批对新任农村“两委”干部进行了政治理论、市场经济和农村法律法规等知识培训,进一步提高了他们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以及依法处理村内事务、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能力和本领。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方面,我们健全完善了《农村村务工作规范化运作实施细则》、“一事一议”和村级财务委托代理等制度,进一步规范村级事务决策程序和“两委”干部行为,提高了农村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深化村务公开工作,将公开栏目由12项增加到15项,村务公开率达到100%,群众满意率达到96%以上,连续三年被评为“xx省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先进县(市)”。实行了民主议政日、民主评议村干部等制度,采取述职评议、个别谈话、征求意见等方式,定期对农村干部进行考核评议,通过有效的民主管理和监督,激发了农村干部干事创业、团结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情。
   经过认真实践和积极探索,我市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四难”:
   一是整体提升农民素质难。我市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综合素质总体上很低,他们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较差,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一些落后的价值观念、乡风民俗、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在农民思想中根深蒂固,彻底改变农民的落后行为习惯,把农民培育成适应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二是实现农民持续增收难。近年来,虽然我市农民收入逐年增加,但是由于化肥等农资价格上涨,冲销了农民部分收益;随着农业税的免除,财政继续投入大量资金支持农民增收困难;受国际市场粮价波动影响,靠粮价上涨拉动农民增收难度加大;部分农村还没有形成具有一定支撑作用的支柱产业,二三产业比重较小,农村经济发展后续力量不足。
   三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难。我市现有农村基础设施部分因为建设标准低、年久失修已经无法正常使用,改建新建的资金缺口比较大。尽管各级逐年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但这些资金还远不能满足建设的需要。特别是全面取消农业税后,农村集体收入来源严重不足,大部分农村集体经济实力薄弱,有的甚至债务沉重,导致农村道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紧缺。
   四是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难。农村医疗卫生、科技、教育、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相对滞后,发展水平普遍较低,“看病难”、“上学难”、社会保障水平低的问题较为突出,“因病致贫”、“因学返贫”现象时有发生;受资金、人才、文化设施等条件局限,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需要付出艰辛努力;由于经济、待遇、住房等条件比较差,农村对高技能人才、专业人才的吸引力不强,急需各级各类人才的智力支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突出薄弱环节,下大力抓好以下四项工作:
   1、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和方式,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力度,重点提高农民对先进种养管理、农产品加工等新知识、新技能的接受能力和熟悉程度,使更多的农民掌握一技之长,提高综合素质,拓宽致富渠道。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现代新型农民,坚持不懈地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教育引导农民遵纪守法,崇尚科学,移风易俗,改传统陋习,树文明新风。
   2、进一步提高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立足比较优势和市场需求两个基点,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发展壮大特色农业产业规模,形成优势产区和产业带,构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农业经济格局。以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为切入点,加速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农产品附加值。扶持发展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新建改建一批农产品批发市场,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拓宽农民增收空间。
   3、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采取“争、引、帮、捐”等方式,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步伐,大力实施节水灌溉工程,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加快农业信息网络建设,推进农业信息化进程。加大乡村路网建设力度,有计划、有步骤的改建扩建乡村道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下页更精彩: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