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报告总结>工作汇报>全市农业产业化工作总结和工作要点的报告

全市农业产业化工作总结和工作要点的报告

时间:2022-08-12 11:27:29 工作汇报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全市农业产业化2005年工作总结和2006年工作要点的报告

    关于全市农业产业化2005年工作总结和2006年工作要点的报告
   市政府:
      2005年,全市农业产业化以重点突破、整体提高、开始步入发展的快车道为主要标志。为“十五”划上了较为圆满的句号,也为“十一五”时期发展奠定了基础。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2005年的发展和主要工作
   据统计,2005年全市农业产业化总产值实现175亿元,比上年增长18.2%,比2000年的86.6亿元翻了一番,年均增长15.1%;产业化率达到35%;参与农业产业化的农户总数达30.1万户,比上年增加4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50.7%;全市农民人均从产业化链条内获得收入1500元,比上年增加300元,比2000年的600元增加了900元,占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全市农业产业化整体水平有明显提高。
      (一)坚定贯彻实施市委、市政府确立的发展思路,加大工作力度
   2005年全市农业产业化的突破性发展,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确立的正确发展思路和有力领导。“五大发展战略”集中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用项目牵动发展农业的思路,切中铁岭市情, 为铁岭农业走产业化之路确立了思想基础和行动指南,也为铁岭农业转变增长方式提供了机遇。尤为可喜的是,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全市各级干部和群众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正在从传统农业中解脱出来。
   为加强全市农业产业化工作,市委、市政府加强并调整了市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组建了市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出台了《铁岭市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决定》和《2005--2010年铁岭市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纲要》,县(市)区也分别成立了本级农业产业化办公室。目前,全市从上到下有了一支专门机构和专门队伍,初步建立了市本级农业产业化政策支撑体系,确立了发展方向和“十一五”期间的发展重点,市委、市政府和县(市)区委和政府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分别列入考核指标体系,建立了奖罚激励机制。全市形成了求发展、寻突破的良好氛围,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环境也多有改善。
      (二)全方位实施项目牵动战略,龙头企业建设有新突破
   2005年,是铁岭市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最多、最快的一年。全市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发展到125家,比上年增加51家,比2000年增加102家,固定资产总额27.6亿元,销售收入实现57.4亿元,实现利税4.1亿元,从业人员3.26万人。目前,全市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已发展到8家,当年新增加2家,北绿集团为国家级,大成、华银、杨氏、郁青种业、美麟集团、嬴德、福润7家为省级,有20家龙头企业进入铁岭市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行列。2005年全市新上固定资产超过2000万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26家,几乎相当于“十五”前四年新上农业产业化加工企业的总和。开原大豆蛋白有限公司是当年施工当年投产的大豆深加工项目,一期工程已于2005年10月竣工投产,项目全部建成后,年可实现产值3亿元,利税5000万元;昌图县新上及改扩建的万顺达、曙光肉禽、盛德肉鸡、安家肉联、九星食品、文成木业等相继竣工投产。全市畜牧业产业化发展迅速,新建畜禽龙头企业7家,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到了43家。2005年,全市农业产业化项目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0亿元。一批大项目正在运作和启动中,开原市由大连金信集团总投资21亿元的50万吨燃料乙醇项目已奠基;铁岭县天宏(铁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的10万吨生物柴油项目已开始启动。
      (三)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标准化水平有新提高
   我市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取得了可喜进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开发和企业标准化质量管理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市新完成绿色食品认证23个,累计达到44个;取得无公害认证69个,累计完成122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面积达到240万亩,比上年增加90万亩,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生产面积达到137万亩,比上年增加57万亩。“盛仓牌”大米、“方兴牌”大米、“北绿牌”产品等获得国家级绿色产品标志使用权。一批龙头企业获得国内和国际质量管理认证。
      (四)实施名牌发展战略,农产品品牌建设有新进展
   截止2005年末,全市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注册商标275个。获得全国驰名商标1个,省级著名商标和名牌34个,市级著名商标和名牌55个。“北绿”牌商标获得了全国驰名商标,填补了我市无全国驰名商标的空白。“铁岭榛子”获得国家原产地认定。“大成鲜鸡”、“嬴德”肉禽、“郁青”种子、“豆中宝”调味品、“文选”葡萄、“帽山”鲜奶等一批产品已经形成了相当的名牌效应,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
      (五)坚持调整产品结构,农产品加工业有新发展
   全市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为切入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目前,全市各类农产品加工总量245万吨,农产品加工率达到了35%,比上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比2000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全市农产品精深加工率达到了20%。初级产品多、加工产品少,初加工多、精深二次加工少及有产业无加工的状况正在发生改变。
      (六)农业产业化工作系统工作机制建设得到加强和完善
   铁岭市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建立以来,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思路开展工作,将以项目为核心,加强龙头企业建设作为工作重点,把建立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和强化服务作为建办之本。在全市农业产业化系统建立了统计报表制度、大项目调度和重点龙头企业认定管理、运行监测制度;建立市级农业产业化项目库、企业档案和铁岭农业产业化网;与此同时,加强纵横交流,积极主动争取国家、省和各市农业产业化办公室的指导、支持和合作;积极与金融、税务、发改委、财政、工商、技术监督、公安、交通等部门协调合作,解决龙头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资金、贷款、纳税、立项、产品质量、“绿色通道”等方面难题,努力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创造良好环境。2005年,铁岭市农业产业化办公室被授予全国农业产业化工作先进单位。
      二、2006年工作要点
   2006年乃至“十一五”时期,全市农业产业化工作将以建设铁岭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为目标,实施项目牵动和名牌发展战略。以龙头企业建设为核心,建设铁岭农业的优势产业和主打品牌,做精十大基地,做强十大产业,做大二十强龙头企业,打造二十个优质农产品品牌,全面提升铁岭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一)以项目年为契机,争取龙头企业建设新突破。着力加强项目源建设,拟在市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建全市农业产业化项目库,县(市)区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建分库,辐射企业项目,全市联网。同时拟聘请专家和有资质的项目设计单位,每年包装几个牵动全市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大项目,项目共享,积极争取国家及省资金扶持,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
      (二)以农业标准化为切入点,规范生产工基地建设。拟按照国际国内市场准入门坎,全面启动标准化生产程序。一是组织有关部门、专家及技术人员着手制定品种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二是全面推进标准化生产。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依据国家及国际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带动农户和基地实行标准化生产和加工,生产优质农产品,争创名牌产品。三是发动有条件的龙头企业争取通过国际相关组织的质量、安全卫生等认证,以取得进入国际市场的资格。龙头企业要对农产品生产、加工、贮藏、包装、运输、销售全过程实行标准化管理,标明农产品产地、质量、等级的标识,建立产品追溯制度。
      (三)以调整产品结构为切入点,拓宽国际国内市场。今年,中国加入WTO的过渡期即将结束,面对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市场,加大组织生产适销对路、出得去的优质农产品的力度。逐步打造铁岭农产品品牌,拟做大20个知名品牌,成为全国名牌。提高龙头企业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加强产品品牌的深度开发,增强品牌竞争力。在龙头企业中深化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四)以发展各类中介组织为重点,探索铁岭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以形成稳定、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为目标,在全市范围内推广肉禽产业“龙头企业+经纪人+农户”经营方式。
      (五)维护良好的发展氛围,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变传统思维定式和工作方法,牢固树立以工业理念谋划农业,用项目牵动发展农业的思想,紧紧围绕项目开展工作,围绕为龙头企业服务开展工作。在新铁岭、大铁岭和铁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中逐步建立起新农业、大农业的产业支撑,为全市农业产业化的新发展、新提高而努力工作!
    
   

【全市农业产业化工作总结和工作要点的报告】相关文章:

在全市农业产业化工作会上的讲话08-16

在全市农业产业化座谈会议上的发言08-15

在全市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08-16

在2008年全市农业产业化座谈会上的讲话08-15

在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8-16

农业产业化工作总结05-20

区农业和农村工作要点-范文08-17

在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8-16

全市科技工作要点05-12

全市司法行政工作要点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