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报告总结>工作汇报>上半年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督查调研情况通报

上半年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督查调研情况通报

时间:2023-02-26 20:31:22 工作汇报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2007年上半年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督查调研情况通报


文章标题:2007年上半年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督查调研情况通报

各乡镇党委,区直各部委办局、人民团体党委(党组、总支、支部):

为全面了解和掌握全区农村基层组织开展情况,区委组织部组成督查调研组,深入到各乡镇、部分村,通过听取汇报、实地查看、走访党员干部、查阅资料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科级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日常管理、“三大载体”建设、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流动党员管理等重点进行了全面的督查调研。现将督查调研情况通报如下:

一、总体运行状况

总体来看,各乡镇都能够认真贯彻落实年初全区组织会议和基层组织调度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个主题,扎实开展基层组织的各项。从进度上看,多数乡镇对都进行了安排部署,细化目标,强化措施,落实责任,一些重点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从摆布上看,大多数乡镇能够把握住全区组织重点,结合各自实际,找准本地区组织的突破口和切入点,系统抓好落实,有的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从创新上看,一些乡镇认识到了创新是党建的灵魂,有意识地在创新上深化基层组织,以创新打造看点和亮点,支撑和带动本乡镇的整体基层组织;从落实上看,多数乡镇的处于安排部署阶段,一些进度需要加快,有的需要尽快落实,大部分的成效还没有显现出来。

二、具体的主要特点

(一)完善机制,创新形式,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各乡镇十分重视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的日常教育管理,班子整体的领导水平、能力和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作风进一步转变。一是《科级领导集体重大问题议事规则》执行得较好。各乡镇都结合实际,集体研究制定或修订《议事规范》、《议事底线》,重大问题进行会前沟通、集体议事、民主决策,维护了班子的团结,推进了决策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上官地镇、太平地镇、大夫营子乡、哈拉道口镇等乡镇把会议时间、会议议题提前1天以书面形式通知党委成员,王府镇、穆家营子镇等乡镇会前以书面的形式征求党委会议议题,老府镇对涉及人事安排、评优评奖及大额资金的使用等议题实行票决制,进一步规范了决策程序,提高了决策水平。二是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大部分乡镇把制度建设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重点,结合各自实际制定或完善了多项制度,并严格执行,做到了用制度管人。如岗子乡制定了《机关干部轮流讲课制度》,夏家店乡主要领导在村干部培训班上带头讲课;上官地镇制定了《重点月汇报制度》、《专项推进制度》;老府镇、安庆镇、王府镇等乡镇进一步修订完善了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管理的各项制度,并装订成册下发到干部手中,有效规范了干部的管理。三是主题教育活动开展较好。大部分乡镇把开展“四个意识”主题教育活动和中青年“读书与实践”活动作为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的主要载体,按照区里的要求,结合各自实际,制定了实施方案,进行了具体的安排,责成专人抓好落实,并要求立足本职岗位开展活动,以活动促进,用实化活动,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发展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明显提高,中青年干部的学习热情、实干精神、创新活力进一步增强。

(二)提前筹划,及早动手,村级活动场所建设进展顺利。各乡镇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基础性来抓,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具体责任人,限定工程时限,各项得到较好的落实。一是工程进度比较快。列入2006年的15个建设村,除老府镇白音波罗村、上官地镇驿马吐村外,其他村都已建设完工,并且平整了院落,修建了围墙,配备了办公设施,现在都已入住办公。列入2007年度的54个建设村,筹划比较早,行动比较快,在下拨资金未到位的情况下,积极筹措建设资金,垫付前期工程费用,启动建设工程,大部分已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大夫营子乡、老府镇的项目村建设主体已经完工。二是工程标准比较高。列入2006年的村级建设项目的老府镇索虎沟村、太平地镇山前村、当铺地满族乡碾子沟村、上官地镇大五十家子村等新建村的建设标准比较高,建设面积都达到了90平米以上,都已配齐配全了办公用品和电教设备;列入2007年建设项目的村,大都借鉴了去年建设村的经验,克服了去年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严格按照标准开工建设。另外,一些没有活动场所建设项目村在不增加村级债务和群众负担的前提下,自筹资金建设村级活动场所,如当铺地满族乡石界庄村、初头朗镇福山庄村、上官地镇官地村已开工建设,王府镇牛营子村和王府村、上官地镇白音和硕村、老府镇小河沿村正在准备重新装修房舍或综合活动室,安庆镇元茂隆村新建了办公楼,目前已封顶。三是项目管理比较严格。相关乡镇结合实际制定了一些针对性、


操作性比较强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招投标和项目审计、验收制度,对工程的选址、招投标、施工、验收等环节严格把关。大部分建设村建立了档案,把工程预算和审批文件、党员会议和村民会议意见、建设图纸、招投标(议标)手续、施工合同、工程建设台帐、固定资产登记表等资料存入档案,规范了项目的管理。

(三)转变方式,拓展内容,“双提包扶工程”得到不同程度的深化。各乡镇、区直各部门切实把“双提包扶工程”作为推动经济发展、加强党的建设和强化扶贫的一个综合性载体来抓,按照区里“三个三”的总体要求,结合干部大下乡,重新调整领导力量和力量,在几年来包扶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包扶。一是包扶范围得到拓展。各乡镇结合实际,不断延伸包扶链条,拓展包扶范围,分层面、有重点地实施包扶。如安庆镇除机关干部包扶外,还确定每名村脱产干部包扶1个村民组和2户贫困户,有能力的党员和村民组长每人包扶1户贫困户,增加了包扶主体力量;老府、大庙等乡镇从壮大主导产业的角度出发,把种养殖大户、致富能手列入包扶主体,实行专业户与包扶户“一助一”结对子,随时随地对包扶户进行帮扶。二是包扶形式不断创新。各乡镇、区直各部门认真研究包扶方式方法,灵活包扶形式,适时完善包扶思路,创造性地开展包扶。如老府镇启动了以“知民情、释民疑、解民难、帮民富、促民和”为重要内容的“五进农户”活动,大夫营子乡在机关干部中开展了“六联系、六保证”活动,促进了“双提包扶工程”向纵深发展;太平地镇积极探索实行“支部 党员能人 干部群众联包致富共同体”的“双加”包扶模式,让支部关心贫困户、党员能人带动贫困户、干部包扶贫困户、有一定能力的农户帮助贫困户,加快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步伐;区财政局变“输血式”包扶为“造血式”包扶,选派了3名机关党员分别到大夫营子乡七家村、娘娘庙村、崔营子村任支部副书记,帮助包扶村完善发展思路,引进产业项目,促进了包扶村经济的发展;区交通局除为城子乡瓦房村、乌台图村的包扶户提供价值1万元的化肥外,还加大了整村包扶力度,为永合营子村、海苏沟村分别出资5000元,专门用于村级活动场所建设,缓解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三是包扶措施针对性增强。针对贫困户春耕生产、日常生活困难的实际,统战部、编办、公安分局等单位为包扶户送去化肥、米面和衣物等生产生活用品,解决了贫困户的燃眉之急;针对贫困村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的需要,纪委、民政局、财政局、公安分局、计生局、水利局、园林局等单位帮助包扶村打配机电井,整修村级公路和购买水利设施,提高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针对包扶村发展缓慢的实际,法院为大庙镇艾苏波村争取了200个沼气池建设项目,并承诺为建池户补贴建设资金,目前该项目正在运作之中;针对贫困村缺医少药的实际,红十字会发挥自身优势,为包扶村民义诊,赠药,提供健康知识手册,极大地方便了群众。总的来看,各乡镇、区直各部门和广大机关干部都十分重视双提包扶,将其作为一种联系群众的模式固定下来,为包扶对象做了大量的实事、好事,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四)强化服务,注重实效,服务型乡镇政府建设又有新突破。各乡镇结合各自实际,以转变乡镇站所职能、改进服务方式为突破口,把重点放在了政务综合服务大厅、村级代办服务点和服务队伍建设上,各项都取得了一定进展。一是服务大厅建设有所加强。各乡镇重新整合了乡镇机构改革后的服务大厅,规范服务大厅的运行机制,穆家营子镇、上官地镇等已建服务大厅的乡镇运转都很规范,未建服务大厅的乡镇正在进行筹划,如大夫营子乡高起点筹划、高标准配置,整合政府资源,调配各站所力量,准备建设一个“一条龙”服务的综合性便民服务大厅。从我们督查调研的情况来看,也有个别乡镇服务大厅建设至今还没提上议程。二是村级代办服务点建设全面展开。按照年初的要求,各乡镇进一步把服务触角向村延伸,大部分行政村都建立了村级代办服务点,确定了专兼职代办员,实行了全程代办制,及时帮助群众办理一些具体事项。如安庆镇把村“两委”班子脱产干部全部作为兼职代办员,村会计为常任代办员,兼职村干部代办员就近接受群众委托,常任代办员除本人接受群众的委托事项外,还对其他村干部接受群众委托的事项进行登记归类、造册建档,定期不定期地到镇里进行办理。穆家营子镇设立了便民服务点办公室,办公室成员由3名镇干部和1名村会计组成,规定每周三为集中办公日,其它时间的办理事项由村会计收集、办理或送交有关部门,降低了群众的办事成本。各乡镇还加强了对村级代办员的管理,如王府镇实行责任追究制,对群众举报拒绝代办一次事项的扣除代办员工资200元,规范了村级代办员的代办行为;上官地镇实行村级代办员享受交通补贴和误工补贴办法,根据所在村人口多少、道路远近适当给予补助,调动了村级代办员的积极性。三是便民服务队伍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各乡镇进一步整合站所力量,结合下乡队和包村队,组建了便民服务小分队。便民服务小分队根据群众需求,随时下乡到村组、深入到田间地头,帮助群众办理各项事务。如穆家营子镇的设施农业小分队经常深入到五三村高科技示范园区、全家梁无公害蔬菜示范园区等设施农业示范基地,为设施农户提供种子培育、病虫害防治、蔬菜销售等方面的帮助;大庙镇针对胡萝卜产业,组织相关站所人员组成了专业便民服务队,定期到胡萝卜产业基地开展技术指导、政策解释、市场销售等方面。目前,全区共组建了设施农牧业、法律宣传、安全生产、计划生育服务、调解民间纠纷等十大类130多支服务小分队,这些小分队在群众的生产生活中正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五)项目倾斜,产业拉动,“小康示范村”创建活动开展得扎实有效。各乡镇把“小康示范村”创建活动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作为创建的重点,把培植和壮大主导产业作为创建的突破口,创造性地开展创建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是创建思路和规划得到重新修订和完善。各创建村结合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系统梳理了脉络,合理进行定位。如老府镇明确了产业调整方向,以小河沿村、老府村、台子村为主发展设施农业,以前店村、下井村为主发展烤烟产业,以东杖房村、老水泉村、老庙沟村为主推广林果产业,进一步明确了创建思路;当铺地满族乡在抓好市区两级创建典型的同时,明确了乡级创建典型的发展思路,主要在石界庄村的山区农业开发、碾子沟村的劳务输出、哈什图村的冷棚建设、焦家营子村的设施农业和市场建设上做文章,创建的脉络比较清晰。二是创建重点比较突出。各乡镇按照市级、区级、乡镇级三个层面抓“小康示范村”创建,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初步形成了“塔式”管理模式。基础条件好、村级班子强、发展潜力大的10个市级创建典型村,着力打造综合性“小康示范村”样板。如当铺地满族乡新井村、城子乡喇嘛扎子村、老府镇小河沿村、大庙镇公主陵村、夏家店乡三家村在不断壮大主导产业发展生产的基础上,充分挖掘自身潜力,积极向区直有关部门争取新农村建设项目资金,正在运作村路硬化和村容美化,形成自主品牌。区级的40个创建典型村以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为重点,千方百计打造产业支撑,努力形成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如穆家营子镇衣家营子村的肉牛产业、太平地镇两间房村的烤烟产业、大庙镇马架子村的胡萝卜产业、上官地镇官地村的养猪产业、初头朗镇陆家营子村的设施农业已经成为了本村强村富民的主导产业;如当铺地满族乡大兴隆庄村、王府镇下官地村、大庙镇桥头村、哈拉道口镇哈拉道口村等大部分区级创建典型村积极发展设施农业,把设施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发展规模和速度,今年大兴隆庄村新建暖棚500亩,下官地村新建暖棚200亩,桥头村新建暖棚500亩,哈拉道口村新建暖棚450亩,为农民开辟了一条增收致富新途径。乡镇级创建典型结合各村实际,选准突破角度,步步为营开展创建。如安庆镇羊草沟村利用移民搬迁的有利条件,加大村容村貌治理,投资2.5万元,在全村主要街路栽植杨树2450株,垂柳150株,其它灌木30株,美化了街路环境。太平地镇河南营子村从乡风文明抓起,组织了3支中老年秧歌队,活跃在村前屋后、婚庆典礼等场所,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三是创建机制已经形成。区直部门把“小康示范村”创建活动作为份内的安排部署,按照职能职责要求,主动与创建村联系,协助创建村开展。财政、农业、水利、建设、林业等部门还把项目建设资金向“小康示范村”倾斜,有效促进了创建活动的开展。乡镇结合实际,提出了近期任务和长远目标,在资金、项目、政策、技术等方面向“小康示范村”倾斜,有意识地培植典型村。各创建村主动与区直有关部门联系,共同研究探讨创建思路,争取区直部门的扶持,参与创建活动的热情很高。总之,经过几年的实践,“小康示范村”创建活动深入人心,成为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有力抓手,形成了固定的、规范的运行机制。

(六)加大力度,强化措施,党员干部教育管理普遍得到重视和加强。各基层党组织认真落实党员先进性四个长效机制,结合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的实际,以“双提双带”为统领,加大党员教育管理力度,创新党员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规范流动党员管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干部的骨干带头作用进一步增强。一是党员干部培训力度明显加大。年初以来,各乡镇按照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素质的要求,紧紧围绕区里主推的设施农业和各自的主导产业,根据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现实需求,创新培训方式,拓宽培训渠道,培训的效果明显增强。一方面,采取以会代训,举办专题培训班、种养殖大户现身说法等形式,对乡村干部进行理论知识和实用技术培训;另一方面,采取“走出去”的形式,组织乡村干部、党员代表、种养殖大户到辽宁凌源、喀左,山东寿光、青州和区内的太平地镇酱坊地村、穆家营子镇北洼子村、初头朗镇陆家营村、当铺地满族乡焦家营子村等地考察学习设施农业发展经验和做法。截至目前,全区共组织52批3600多人次外出参观学习。二是“设岗定责”活动在全区农村大范围推开。各乡镇按照区里的要求,制定了实施方案,确定了岗位,明确了岗位职责,因人、因事、因地合理设岗,全区有5000多党员已认领了岗位。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一些乡镇结合实际,创造性开展。如穆家营子镇制定了《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目标管理责任卡》,并发放到每一位无职党员手中,由党员结合实际自愿选岗,定期评岗,规范了党员的履岗行为;太平地镇把党员上岗情况和日常表现细化为政治思想星、科技致富星、帮扶济困星、参政议政星、带动致富星等十星,采取岗星互动,量化打分的形式,激发了党员上岗履责的热情;夏家店乡及早动手,在明确农村无职党员岗位的基础上,为各村统一制作了图板,营造了氛围,规范了管理。三是流动党员管理进一步规范。各乡镇抓住流动党员春节回家过年的有利时机,对流动党员进行了一次“拉网式”排查,比较详实地掌握了流动党员的数量和基本情况,建立了《流动党员摸底情况统计表》,明确了外出党员联系人,完善了流动党员日常管理、教育培训、民主评议等制度,加强了乡镇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中心和村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站建设,流动党员管理逐渐规范。如上官地镇把外出流动党员细分为常年外出、季节性流动、无法联系三种类型,实施分类管理;王府镇党委下设的宏基公司党委,针对农民流动党员较多的实际,鼓励公司农民工流动党员持活动证到公司下设的党支部参加组织生活,保证了农民工党员离家不离党。同时各基层党组织认真发放了流动党员活动证,大部分活动证都发到了流动党员手中。四是村干部管理进一步完善。各乡镇从建立激励机制入手,对村干部采取“基础工资 效益工资”的结构工资管理模式,把情况与绩效工资结合起来,让村干部的与报酬挂钩。如安庆镇、大庙镇等乡镇完善了村级班子和干部目标考核制度,实行了千分考核制,把全年的进行分解量化,并赋予一定分值,分值多少直接与干部工资挂钩;王府镇、大夫营子乡实行责任目标化管理,把村干部工资分为基础工资、职务工资、工龄工资、奖励工资和创新奖几个部分,并把奖励工资与目标完成情况结合起来,量化赋分,严格奖惩,有效调动了村干部的积极性。

(七)明确责任,注重落实,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全面开展。年初以来,各乡镇按照全区组织会议的有关要求,普遍建立了乡镇远程教育站,成立了村远程教育点,并将远程教育网络向种养殖小区和农户延伸,拓宽了服务领域和服务范围。目前全区150个示范点、20个示范基地、1000户党员中心户已经挂牌并开始发挥作用。同时各乡镇注重以学促用,结合新农村建设、设施农业发展等中心,将农村党员干部群众按照地域、行业等特点分类编组,组织农村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和种养殖大户,依托乡镇党校、村党员活动室和远程教育中心户开展远程教育学习讨论活动。不少党员和群众通过收看远程教育节目,学到了一些实用技术和致富本领,远程教育的成效进一步显现出来。如太平地镇南波罗胡同村农民陈庆彦通过收看教育节目,葡萄种植技术不断提高;穆家营子镇穆家营子村农民蒋海亭通过收看教育节目,学到了蘑菇高产栽培技术。目前松山党员教育频道和“松山党建”网站已成为农村党员干部群众接受远程教育、掌握各类信息、学习致富技术的重要平台。

另外,各乡镇都十分重视信息调研,按照年初组织会议的安排部署,明确信息调研责任人,制定信息调研报送制度,加大信息调研报送力度,严格信息调研奖惩,信息调研比去年有了明显的好转。乡镇组织委员撰写信息和调研文章的积极性明显增强、数量显著增加,质量有所提高。截至目前,全区乡镇党委共报送信息136条。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一)一些乡镇党委对党建认识不深、重视不够,缺乏主动性、系统性和创造性。面对全年组织的各项任务,有的乡镇思路不清,抓不住重点,理不清头绪,忙乱、被动,不能用亮点来支撑整体、撬动上水平。有的乡镇党委书记虽然能够主动抓党建,但是抓党建的力度不够,投入的精力不足;有的分管副书记没有从应有的层面上认识党建,思想重视程度不够,没有较好地履行党建责任人的职责;有的组织委员在组织委员岗位上时间长,热情有所减退,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党建。特别在信息调研方面,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视数量而忽视质量的现象,对所报送的信息缺乏深入思考和综合分析,信息的质量不高,参考价值不大,个别乡镇报送数量过少。

(二)一些乡镇整体进展缓慢,有些乡镇的仍旧处于安排部署阶段。进展缓慢,既有思想认识上的问题,也有方式方法的原因,还有积极性不高的因素。从督查情况来看,基层有很多项滞后于区里的安排。对“双提包扶工程”,部分区直包扶单位、乡镇重视不够,积极性不高,力度不大,缺少切实可行的包扶措施,包扶热情相对往年有所减退,有一些区直部门年初以来还没有去过包扶村。对服务型乡镇政府中的便民服务大厅建设,有些乡镇存在着应付和消极思想,有畏难情绪,有的大厅没有实质性运转,没有大厅的建设热情不够高,比较迟缓。对于村级代办服务点建设,部分乡镇刚刚进行安排部署,制度不全,机制不灵,比较滞后。

(三)有的乡镇抓落实的力度不大。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中,有的乡镇重视程度不够,没有进行系统的安排部署和抓好落实。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大部分乡镇还没有把便民服务大厅作为乡镇政府行政运作的核心部位来抓,缺乏落实的方法和措施,力度不大,甚至处于停滞状态。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中,有的乡镇、村重视程度不够,存在等靠思想;有的村内部建设结构不合理、活动室小,不符合建设图纸要求;有的村建设档案台帐不全。在远程教育中,大部分乡镇都处在一种被动应付状态,缺少一些创新的方法和措施,在落实具体上与区里的要求存在很大距离,没有发挥党员电化教育应有的作用。在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中,部分乡镇刚刚进行安排落实,一些已安排部署的乡镇大多照搬区里的方案,没有进行系统、深入地思考和研究,缺少自己的特色和典型。

(四)一些常规性不够规范。大部分乡镇档案材料缺少系统的分类、梳理、装订,个别乡镇的档案材料不全、散乱。在执行《科级领导集体重大问题议事规则(试行)》过程中,大部分乡镇的会议记录只记决策结果、不记决策过程,缺少与会党委成员签字。在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中,建立的学习档案不规范,制度不健全,干部的学习笔记存在漏记和突击补记现象,缺少相关资料的存档,没按要求上报干部参加教育培训情况。在流动党员管理中,一些乡镇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健全,有的乡镇在管理上甚至出现“真空”,流动党员活动证发放没有达到100%的要求。在村级代办服务中,大部分村还没有达到有明显标志、有具体制度、有服务记录、有办事台帐、有情况反馈的“五有”标准。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方面,招投标手续等不健全,没有建立台帐,省略环节,缺少相关档案,建设处于无序和混乱状态。

四、下步要求

(一)要进一步提高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认识。从督查调研情况看,总体上各乡镇按照年初的安排部署,围绕重点,花了大量力气,做了一些,但一些乡镇党委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认识不深、重视不够。各乡镇党委要切实从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高度,认识农村基层组织的重要性,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经济一同部署、一同落实,彻底改变党建是务虚的、与经济发展关系不大的思想。乡镇党委书记是党建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履行好抓班子、带队伍的职责,用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抓党建,年末乡镇党委书记要就基层组织建设向区委作书面述职;分管党务的副书记是直接责任人,要合理摆布好分管的关系,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党建中来,协助党委书记筹划、安排、落实好党建;组织委员和村党组织书记是具体责任人,要切实执行好上级的有关方针、政策,真正把向深入做、往实里抓,力求抓出实效。

(二)要进一步加大年初部署重点的落实力度。目前看,基层组织落实的步伐与区里的步调存在一定的差距,一些重点的落实力度不大,仍浮在表面上。各乡镇要结合区里的督查深入开展一次“回头看”自查活动,切实加大落实力度。对“四个意识”主题教育活动和中青年干部“读书与实践”活动,要从抓学习入手,结合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实际,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务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对“双提包扶工程”,区直部门要主动和包扶对象取得联系,尽快组织干部深入到包扶村、包扶户,按照区里的要求开展包扶。对“小康示范村”创建活动,要注重典型的培树,积极打造产业支撑,突出创建特色。对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要加大落实力度,年内抓出几个远程教育播放典型。对信息调研,要继续加大报送数量,努力提高信息调研质量,力争出精品信息,写参考性强的调研。对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的通知》(赤松组发〔2007〕25号)要求,确保这项真正落到实处。

(三)要进一步规范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各项。从督查调研和日常了解的情况看,一些乡镇的基层组织存在不规范的问题,甚至有的随意性、随机性较大。各乡镇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农村基层组织的各项,加大规范化建设力度,对执行《科级领导重大问题议事规则》,要做到会前1天以上通知会议时间和会议议题,会议记录要有主题、有议事过程、有表决情况、有与会党委成员签字;对服务型政府建设,有服务大厅的要抓紧规范运行,没有服务大厅的要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建立起来,村级便民服务点运行不规范的,要完善相关制度和出台配套措施;对“设岗定责”活动,要把着力点放在发挥农村无职党员的作用上,规范履岗行为,加大监督考核力度;对村级活动场所建设,要严格进行招投标,遵守建设规程,按照上级要求和图纸规定,建设一个总面积在90平米以上、综合活动室能够满足全村党员、村民代表活动需要的相对大一些的活动场所;对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要进一步强化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和规范远程教育站、远程教育点和远程教育示范基地的软硬件建设;对流动党员管理,要充分发挥乡镇流动党员服务中心和村流动党员服务站的作用,履行好流入地和流出地党员组织“双重”职责,探索有效的管理方法,使流动党员管理进入规范化的轨道。

(四)要进一步加快的推进速度。目前,时间已过半,一些乡镇的进展速度不是很快,安排的也不是很紧凑。各乡镇要切实增强时间的紧迫感,注重的连贯性,使各项一环扣一环,一链接一链,确保年初安排的各项目标任务超前完成。对“双提包扶工程”,各乡镇要主动与所包扶的区直部门对接,尤其要对没有进村入户的区直单位勤联系、多沟通,提醒区直部门要尽快开展包扶;对村级活动场所建设,要制定出工程进度表,立刻动工,抢抓工时,确保10月底前保质保量完成,并交付使用;对“设岗定责”活动,没有安排部署的要抓紧召开动员会,合理确定岗位,明确岗位职责,督促党员尽快进入角色;对村级代办服务点建设,要统一制作牌匾,张贴建立村级代办服务点公告,确定专兼职代办员,尽快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各乡镇党委要加快推进非公党建的步伐,对辖区内符合建立党组织条件的限上非公企业没建党组织的要抓紧建立,已建党组织的要规范其运行,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企业中的作用;要不断改进党组织设置形式,符合建立党总支条件的党支部要按程序升格为党总支,积极探索在产业链上建立党支部,延伸党组织的服务触角,使党组织设置适应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要在整体推进基层组织的基础上,着力抓出不同特色的组织典型,用典型带动开展,靠典型提升的层面和水平。


《2007年上半年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督查调研情况通报》来源于网,欢迎阅读2007年上半年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督查调研情况通报。TQX



操作性比较强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招投标和项目审计、验收制度,对工程的选址、招投标、施工、验收等环节严格把关。大部分建设村建立了档案,把工程预算和审批文件、党员会议和村民会议意见、建设图纸、招投标(议标)手续、施工合同、工程建设台帐、固定资产登记表等资料存入档案,规范了项目的管理。

(三)转变方式,拓展内容,“双提包扶工程”得到不同程度的深化。各乡镇、区直各部门切实把“双提包扶工程”作为推动经济发展、加强党的建设和强化扶贫的一个综合性载体来抓,按照区里“三个三”的总体要求,结合干部大下乡,重新调整领导力量和力量,在几年来包扶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包扶。一是包扶范围得到拓展。各乡镇结合实际,不断延伸包扶链条,拓展包扶范围,分层面、有重点地实施包扶。如安庆镇除机关干部包扶外,还确定每名村脱产干部包扶1个村民组和2户贫困户,有能力的党员和村民组长每人包扶1户贫困户,增加了包扶主体力量;老府、大庙等乡镇从壮大主导产业的角度出发,把种养殖大户、致富能手列入包扶主体,实行专业户与包扶户“一助一”结对子,随时随地对包扶户进行帮扶。二是包扶形式不断创新。各乡镇、区直各部门认真研究包扶方式方法,灵活包扶形式,适时完善包扶思路,创造性地开展包扶。如老府镇启动了以“知民情、释民疑、解民难、帮民富、促民和”为重要内容的“五进农户”活动,大夫营子乡在机关干部中开展了“六联系、六保证”活动,促进了“双提包扶工程”向纵深发展;太平地镇积极探索实行“支部 党员能人 干部群众联包致富共同体”的“双加”包扶模式,让支部关心贫困户、党员能人带动贫困户、干部包扶贫困户、有一定能力的农户帮助贫困户,加快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步伐;区财政局变“输血式”包扶为“造血式”包扶,选派了3名机关党员分别到大夫营子乡七家村、娘娘庙村、崔营子村任支部副书记,帮助包扶村完善发展思路,引进产业项目,促进了包扶村经济的发展;区交通局除为城子乡瓦房村、乌台图村的包扶户提供价值1万元的化肥外,还加大了整村包扶力度,为永合营子村、海苏沟村分别出资5000元,专门用于村级活动场所建设,缓解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三是包扶措施针对性增强。针对贫困户春耕生产、日常生活困难的实际,统战部、编办、公安分局等单位为包扶户送去化肥、米面和衣物等生产生活用品,解决了贫困户的燃眉之急;针对贫困村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的需要,纪委、民政局、财政局、公安分局、计生局、水利局、园林局等单位帮助包扶村打配机电井,整修村级公路和购买水利设施,提高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针对包扶村发展缓慢的实际,法院为大庙镇艾苏波村争取了200个沼气池建设项目,并承诺为建池户补贴建设资金,目前该项目正在运作之中;针对贫困村缺医少药的实际,红十字会发挥自身优势,为包扶村民义诊,赠药,提供健康知识手册,极大地方便了群众。总的来看,各乡镇、区直各部门和广大机关干部都十分重视双提包扶,将其作为一种联系群众的模式固定下来,为包扶对象做了大量的实事、好事,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四)强化服务,注重实效,服务型乡镇政府建设又有新突破。各乡镇结合各自实际,以转变乡镇站所职能、改进服务方式为突破口,把重点放在了政务综合服务大厅、村级代办服务点和服务队伍建设上,各项都取得了一定进展。一是服务大厅建设有所加强。各乡镇重新整合了乡镇机构改革后的服务大厅,规范服务大厅的运行机制,穆家营子镇、上官地镇等已建服务大厅的乡镇运转都很规范,未建服务大厅的乡镇正在进行筹划,如大夫营子乡高起点筹划、高标准配置,整合政府资源,调配各站所力量,准备建设一个“一条龙”服务的综合性便民服务大厅。从我们督查调研的情况来看,也有个别乡镇服务大厅建设至今还没提上议程。二是村级代办服务点建设全面展开。按照年初的要求,各乡镇进一步把服务触角向村延伸,大部分行政村都建立了村级代办服务点,确定了专兼职代办员,实行了全程代办制,及时帮助群众办理一些具体事项。如安庆镇把村“两委”班子脱产干部全部作为兼职代办员,村会计为常任代办员,兼职村干部代办员就近接受群众委托,常任代办员除本人接受群众的委托事项外,还对其他村干部接受群众委托的事项进行登记归类、造册建档,定期不定期地到镇里进行办理。穆家营子镇设立了便民服务点办公室,办公室成员由3名镇干部和1名村会计组成,规定每周三为集中办公日,其它时间的办理事项由村会计收集、办理或送交有关部门,降低了群众的办事成本。各乡镇还加强了对村级代办员的管理,如王府镇实行责任追究制,对群众举报拒绝代办一次事项的扣除代办员工资200元,规范了村级代办员的代办行为;上官地镇实行村级代办员享受交通补贴和误工补贴办法,根据所在村人口多少、道路远近适当给予补助,调动了村级代办员的积极性。三是便民服务队伍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各乡镇进一步整合站所力量,结合下乡队和包村队,组建了便民服务小分队。便民服务小分队根据群众需求,随时下乡到村组、深入到田间地头,帮助群众办理各项事务。如穆家营子镇的设施农业小分队经常深入到五三村高科技示范园区、全家梁无公害蔬菜示范园区等设施农业示范基地,为设施农户提供种子培育、病虫害防治、蔬菜销售等方面的帮助;大庙镇针对胡萝卜产业,组织相关站所人员组成了专业便民服务队,定期到胡萝卜产业基地开展技术指导、政策解释、市场销售等方面。目前,全区共组建了设施农牧业、法律宣传、安全生产、计划生育服务、调解民间纠纷等十大类130多支服务小分队,这些小分队在群众的生产生活中正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五)项目倾斜,产业拉动,“小康示范村”创建活动开展得扎实有效。各乡镇把“小康示范村”创建活动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作为创建的重点,把培植和壮大主导产业作为创建的突破口,创造性地开展创建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是创建思路和规划得到重新修订和完善。各创建村结合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系统梳理了脉络,合理进行定位。如老府镇明确了产业调整方向,以小河沿村、老府村、台子村为主发展设施农业,以前店村、下井村为主发展烤烟产业,以东杖房村、老水泉村、老庙沟村为主推广林果产业,进一步明确了创建思路;当铺地满族乡在抓好市区两级创建典型的同时,明确了乡级创建典型的发展思路,主要在石界庄村的山区农业开发、碾子沟村的劳务输出、哈什图村的冷棚建设、焦家营子村的设施农业和市场建设上做文章,创建的脉络比较清晰。二是创建重点比较突出。各乡镇按照市级、区级、乡镇级三个层面抓“小康示范村”创建,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初步形成了“塔式”管理模式。基础条件好、村级班子强、发展潜力大的10个市级创建典型村,着力打造综合性“小康示范村”样板。如当铺地满族乡新井村、城子乡喇嘛扎子村、老府镇小河沿村、大庙镇公主陵村、夏家店乡三家村在不断壮大主导产业发展生产的基础上,充分挖掘自身潜力,积极向区直有关部门争取新农村建设项目资金,正在运作村路硬化和村容美化,形成自主品牌。区级的40个创建典型村以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为重点,千方百计打造产业支撑,努力形成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如穆家营子镇衣家营子村的肉牛产业、太平地镇两间房村的烤烟产业、大庙镇马架子村的胡萝卜产业、上官地镇官地村的养猪产业、初头朗镇陆家营子村的设施农业已经成为了本村强村富民的主导产业;如当铺地满族乡大兴隆庄村、王府镇下官地村、大庙镇桥头村、哈拉道口镇哈拉道口村等大部分区级创建典型村积极发展设施农业,把设施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发展规模和速度,今年大兴隆庄村新建暖棚500亩,下官地村新建暖棚200亩,桥头村新建暖棚500亩,哈拉道口村新建暖棚450亩,为农民开辟了一条增收致富新途径。乡镇级创建典型结合各村实际,选准突破角度,步步为营开展创建。如安庆镇羊草沟村利用移民搬迁的有利条件,加大村容村貌治理,投资2.5万元,在全村主要街路栽植杨树2450株,垂柳150株,其它灌木30株,美化了街路环境。太平地镇河南营子村从乡风文明抓起,组织了3支中老年秧歌队,活跃在村前屋后、婚庆典礼等场所,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三是创建机制已经形成。区直部门把“小康示范村”创建活动作为份内的安排部署,按照职能职责要求,主动与创建村联系,协助创建村开展。财政、农业、水利、建设、林业等部门还把项目建设资金向“小康示范村”倾斜,有效促进了创建活动的开展。乡镇结合实际,提出了近期任务和长远目标,在资金、项目、政策、技术等方面向“小康示范村”倾斜,有意识地培植典型村。各创建村主动与区直有关部门联系,共同研究探讨创建思路,争取区直部门的扶持,参与创建活动的热情很高。总之,经过几年的实践,“小康示范村”创建活动深入人心,成为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有力抓手,形成了固定的、规范的运行机制。

(六)加大力度,强化措施,党员干部教育管理普遍得到重视和加强。各基层党组织认真落实党员先进性四个长效机制,结合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的实际,以“双提双带”为统领,加大党员教育管理力度,创新党员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规范流动党员管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干部的骨干带头作用进一步增强。一是党员干部培训力度明显加大。年初以来,各乡镇按照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素质的要求,紧紧围绕区里主推的设施农业和各自的主导产业,根据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现实需求,创新培训方式,拓宽培训渠道,培训的效果明显增强。一方面,采取以会代训,举办专题培训班、种养殖大户现身说法等形式,对乡村干部进行理论知识和实用技术培训;另一方面,采取“走出去”的形式,组织乡村干部、党员代表、种养殖大户到辽宁凌源、喀左,山东寿光、青州和区内的太平地镇酱坊地村、穆家营子镇北洼子村、初头朗镇陆家营村、当铺地满族乡焦家营子村等地考察学习设施农业发展经验和做法。截至目前,全区共组织52批3600多人次外出参观学习。二是“设岗定责”活动在全区农村大范围推开。各乡镇按照区里的要求,制定了实施方案,确定了岗位,明确了岗位职责,因人、因事、因地合理设岗,全区有5000多党员已认领了岗位。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一些乡镇结合实际,创造性开展。如穆家营子镇制定了《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目标管理责任卡》,并发放到每一位无职党员手中,由党员结合实际自愿选岗,定期评岗,规范了党员的履岗行为;太平地镇把党员上岗情况和日常表现细化为政治思想星、科技致富星、帮扶济困星、参政议政星、带动致富星等十星,采取岗星互动,量化打分的形式,激发了党员上岗履责的热情;夏家店乡及早动手,在明确农村无职党员岗位的基础上,为各村统一制作了图板,营造了氛围,规范了管理。三是流动党员管理进一步规范。各乡镇抓住流动党员春节回家过年的有利时机,对流动党员进行了一次“拉网式”排查,比较详实地掌握了流动党员的数量和基本情况,建立了《流动党员摸底情况统计表》,明确了外出党员联系人,完善了流动党员日常管理、教育培训、民主评议等制度,加强了乡镇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中心和村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站建设,流动党员管理逐渐规范。如上官地镇把外出流动党员细分为常年外出、季节性流动、无法联系三种类型,实施分类管理;王府镇党委下设的宏基公司党委,针对农民流动党员较多的实际,鼓励公司农民工流动党员持活动证到公司下设的党支部参加组织生活,保证了农民工党员离家不离党。同时各基层党组织认真发放了流动党员活动证,大部分活动证都发到了流动党员手中。四是村干部管理进一步完善。各乡镇从建立激励机制入手,对村干部采取“基础工资 效益工资”的结构工资管理模式,把情况与绩效工资结合起来,让村干部的与报酬挂钩。如安庆镇、大庙镇等乡镇完善了村级班子和干部目标考核制度,实行了千分考核制,把全年的进行分解量化,并赋予一定分值,分值多少直接与干部工资挂钩;王府镇、大夫营子乡实行责任目标化管理,把村干部工资分为基础工资、职务工资、工龄工资、奖励工资和创新奖几个部分,并把奖励工资与目标完成情况结合起来,量化赋分,严格奖惩,有效调动了村干部的积极性。

(七)明确责任,注重落实,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全面开展。年初以来,各乡镇按照全区组织会议的有关要求,普遍建立了乡镇远程教育站,成立了村远程教育点,并将远程教育网络向种养殖小区和农户延伸,拓宽了服务领域和服务范围。目前全区150个示范点、20个示范基地、1000户党员中心户已经挂牌并开始发挥作用。同时各乡镇注重以学促用,结合新农村建设、设施农业发展等中心,将农村党员干部群众按照地域、行业等特点分类编组,组织农村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和种养殖大户,依托乡镇党校、村党员活动室和远程教育中心户开展远程教育学习讨论活动。不少党员和群众通过收看远程教育节目,学到了一些实用技术和致富本领,远程教育的成效进一步显现出来。如太平地镇南波罗胡同村农民陈庆彦通过收看教育节目,葡萄种植技术不断提高;穆家营子镇穆家营子村农民蒋海亭通过收看教育节目,学到了蘑菇高产栽培技术。目前松山党员教育频道和“松山党建”网站已成为农村党员干部群众接受远程教育、掌握各类信息、学习致富技术的重要平台。

另外,各乡镇都十分重视信息调研,按照年初组织会议的安排部署,明确信息调研责任人,制定信息调研报送制度,加大信息调研报送力度,严格信息调研奖惩,信息调研比去年有了明显的好转。乡镇组织委员撰写信息和调研文章的积极性明显增强、数量显著增加,质量有所提高。截至目前,全区乡镇党委共报送信息136条。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一)一些乡镇党委对党建认识不深、重视不够,缺乏主动性、系统性和创造性。面对全年组织的各项任务,有的乡镇思路不清,抓不住重点,理不清头绪,忙乱、被动,不能用亮点来支撑整体、撬动上水平。有的乡镇党委书记虽然能够主动抓党建,但是抓党建的力度不够,投入的精力不足;有的分管副书记没有从应有的层面上认识党建,思想重视程度不够,没有较好地履行党建责任人的职责;有的组织委员在组织委员岗位上时间长,热情有所减退,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党建。特别在信息调研方面,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视数量而忽视质量的现象,对所报送的信息缺乏深入思考和综合分析,信息的质量不高,参考价值不大,个别乡镇报送数量过少。

(二)一些乡镇整体进展缓慢,有些乡镇的仍旧处于安排部署阶段。进展缓慢,既有思想认识上的问题,也有方式方法的原因,还有积极性不高的因素。从督查情况来看,基层有很多项滞后于区里的安排。对“双提包扶工程”,部分区直包扶单位、乡镇重视不够,积极性不高,力度不大,缺少切实可行的包扶措施,包扶热情相对往年有所减退,有一些区直部门年初以来还没有去过包扶村。对服务型乡镇政府中的便民服务大厅建设,有些乡镇存在着应付和消极思想,有畏难情绪,有的大厅没有实质性运转,没有大厅的建设热情不够高,比较迟缓。对于村级代办服务点建设,部分乡镇刚刚进行安排部署,制度不全,机制不灵,比较滞后。

(三)有的乡镇抓落实的力度不大。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中,有的乡镇重视程度不够,没有进行系统的安排部署和抓好落实。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大部分乡镇还没有把便民服务大厅作为乡镇政府行政运作的核心部位来抓,缺乏落实的方法和措施,力度不大,甚至处于停滞状态。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中,有的乡镇、村重视程度不够,存在等靠思想;有的村内部建设结构不合理、活动室小,不符合建设图纸要求;有的村建设档案台帐不全。在远程教育中,大部分乡镇都处在一种被动应付状态,缺少一些创新的方法和措施,在落实具体上与区里的要求存在很大距离,没有发挥党员电化教育应有的作用。在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中,部分乡镇刚刚进行安排落实,一些已安排部署的乡镇大多照搬区里的方案,没有进行系统、深入地思考和研究,缺少自己的特色和典型。

(四)一些常规性不够规范。大部分乡镇档案材料缺少系统的分类、梳理、装订,个别乡镇的档案材料不全、散乱。在执行《科级领导集体重大问题议事规则(试行)》过程中,大部分乡镇的会议记录只记决策结果、不记决策过程,缺少与会党委成员签字。在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中,建立的学习档案不规范,制度不健全,干部的学习笔记存在漏记和突击补记现象,缺少相关资料的存档,没按要求上报干部参加教育培训情况。在流动党员管理中,一些乡镇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健全,有的乡镇在管理上甚至出现“真空”,流动党员活动证发放没有达到100%的要求。在村级代办服务中,大部分村还没有达到有明显标志、有具体制度、有服务记录、有办事台帐、有情况反馈的“五有”标准。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方面,招投标手续等不健全,没有建立台帐,省略环节,缺少相关档案,建设处于无序和混乱状态。

四、下步要求

(一)要进一步提高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认识。从督查调研情况看,总体上各乡镇按照年初的安排部署,围绕重点,花了大量力气,做了一些,但一些乡镇党委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认识不深、重视不够。各乡镇党委要切实从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高度,认识农村基层组织的重要性,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经济一同部署、一同落实,彻底改变党建是务虚的、与经济发展关系不大的思想。乡镇党委书记是党建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履行好抓班子、带队伍的职责,用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抓党建,年末乡镇党委书记要就基层组织建设向区委作书面述职;分管党务的副书记是直接责任人,要合理摆布好分管的关系,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党建中来,协助党委书记筹划、安排、落实好党建;组织委员和村党组织书记是具体责任人,要切实执行好上级的有关方针、政策,真正把向深入做、往实里抓,力求抓出实效。

(二)要进一步加大年初部署重点的落实力度。目前看,基层组织落实的步伐与区里的步调存在一定的差距,一些重点的落实力度不大,仍浮在表面上。各乡镇要结合区里的督查深入开展一次“回头看”自查活动,切实加大落实力度。对“四个意识”主题教育活动和中青年干部“读书与实践”活动,要从抓学习入手,结合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实际,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务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对“双提包扶工程”,区直部门要主动和包扶对象取得联系,尽快组织干部深入到包扶村、包扶户,按照区里的要求开展包扶。对“小康示范村”创建活动,要注重典型的培树,积极打造产业支撑,突出创建特色。对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要加大落实力度,年内抓出几个远程教育播放典型。对信息调研,要继续加大报送数量,努力提高信息调研质量,力争出精品信息,写参考性强的调研。对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的通知》(赤松组发〔2007〕25号)要求,确保这项真正落到实处。

(三)要进一步规范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各项。从督查调研和日常了解的情况看,一些乡镇的基层组织存在不规范的问题,甚至有的随意性、随机性较大。各乡镇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农村基层组织的各项,加大规范化建设力度,对执行《科级领导重大问题议事规则》,要做到会前1天以上通知会议时间和会议议题,会议记录要有主题、有议事过程、有表决情况、有与会党委成员签字;对服务型政府建设,有服务大厅的要抓紧规范运行,没有服务大厅的要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建立起来,村级便民服务点运行不规范的,要完善相关制度和出台配套措施;对“设岗定责”活动,要把着力点放在发挥农村无职党员的作用上,规范履岗行为,加大监督考核力度;对村级活动场所建设,要严格进行招投标,遵守建设规程,按照上级要求和图纸规定,建设一个总面积在90平米以上、综合活动室能够满足全村党员、村民代表活动需要的相对大一些的活动场所;对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要进一步强化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和规范远程教育站、远程教育点和远程教育示范基地的软硬件建设;对流动党员管理,要充分发挥乡镇流动党员服务中心和村流动党员服务站的作用,履行好流入地和流出地党员组织“双重”职责,探索有效的管理方法,使流动党员管理进入规范化的轨道。

(四)要进一步加快的推进速度。目前,时间已过半,一些乡镇的进展速度不是很快,安排的也不是很紧凑。各乡镇要切实增强时间的紧迫感,注重的连贯性,使各项一环扣一环,一链接一链,确保年初安排的各项目标任务超前完成。对“双提包扶工程”,各乡镇要主动与所包扶的区直部门对接,尤其要对没有进村入户的区直单位勤联系、多沟通,提醒区直部门要尽快开展包扶;对村级活动场所建设,要制定出工程进度表,立刻动工,抢抓工时,确保10月底前保质保量完成,并交付使用;对“设岗定责”活动,没有安排部署的要抓紧召开动员会,合理确定岗位,明确岗位职责,督促党员尽快进入角色;对村级代办服务点建设,要统一制作牌匾,张贴建立村级代办服务点公告,确定专兼职代办员,尽快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各乡镇党委要加快推进非公党建的步伐,对辖区内符合建立党组织条件的限上非公企业没建党组织的要抓紧建立,已建党组织的要规范其运行,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企业中的作用;要不断改进党组织设置形式,符合建立党总支条件的党支部要按程序升格为党总支,积极探索在产业链上建立党支部,延伸党组织的服务触角,使党组织设置适应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要在整体推进基层组织的基础上,着力抓出不同特色的组织典型,用典型带动开展,靠典型提升的层面和水平。


《2007年上半年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督查调研情况通报》来源于网,欢迎阅读2007年上半年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督查调研情况通报。TQX


【上半年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督查调研情况通报】相关文章:

全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督查调研情况汇报08-16

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调研报告08-12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调研报告08-15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调研报告08-16

*乡镇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情况调研报告08-12

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08-12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上半年工作总结08-17

关于我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调研的报告08-12

关于我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调研的报告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