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报告总结>调查报告>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2-08-16 12:25:37 调查报告 我要投稿

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实践与思考


全面完成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主体是农民,关键也是农民。因此,培养造就一大批既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又有专业技能、文明守法的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之策,是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迫切要求,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基础。

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实践与思考

目前,我市的农民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农民受教育水平低下。全市农民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40,高中以上的只占12,92文盲和半文盲在农村,仅有5的农民接受过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另一方面,农民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主要表现为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比较匮乏、民主意识薄弱以及一些消极思想和陈规陋习依然存在。这些严重制约了社会和经济发展,构成了我市建设新农村的障碍。因此,必须采取多种措施,通过多种途径,切实全面提高农民素质,使之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适应,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这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密切结合内江经济和社会发展实情,把培养新型农民作为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好。

一、培养新型农民要从农村基层干部抓起

培养新型农民,干部是关键。广大农村基层干部是农村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指挥者。广大农民对党中央提出的建设新农村充满了信心,更对村干部寄予了很大希望。因此,我们的村干部要克服“无想法、无规划、无措施”的“三无现象”,珍惜广大群众对自己的信任,不辜负他们的期望,在新农村建设中率先垂范、一马当先,真正成为名符其实的带头人。

一是加强自身思想建设。广大村干部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改革开放,教育广大农民群众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在道德品行上,有民主作风,有奉献精神;二要热爱农村,树立国家观念、全局观念和为群众服务观念,要从农民群众的最高利益出发,把新农村建设视为崇高的历史使命;三是具备一定的法律法规知识和科学文化基础。帮助教育农民群众学法、懂法,依法维权,依法行事,做遵纪守法的公民。围绕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中心任务,树立科学发展观,带领广大农民群众科学致富。

二、培养新型农民要抓好农村“三教”

培养新型农民,教育是根本。解决农村教育问题,应坚持农村基础教育、农村成人教育、农村职业教育“三教”统筹发展。只有“三教”和谐发展,才能真正解决农村教育的实质性问题。

(一)重点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农村基础教育关系到农村的未来发展,是发展教育事业的首要和重要内容。

首先,要更新观念,提高全市上下对农村教育推进农村发展、实现农村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进而全面建设小康内江的认识,为全市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要形成一种意识,即把加强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的九年义务教育作为教育的重中之重,把发展农村教育作为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新型农民的硬任务来抓好。

其次,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农村义务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师资问题。要鼓励农村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以更新知识信息,拓宽知识领域,提高师资素质;要保障农村教师的合理收入,特别应善待农村代课教师,解除农村教师的后顾之忧,保护农村教师教学积极性;要派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充实农村教学,使农村孩子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第三、因地制宜建立和完善农村基础教育的措施和办法。各级政府应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支持力度,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继续推进“两免一补”;充分发挥社会团体、民营企业在捐资助学中的作用,鼓励“希望工程”、“春蕾计划”、“光彩事业”等继续做好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要关注“留守学生”成长。统计数据显示,全市农村小学中有40以上的学生为“留守学生”,有的高达90,应从学习、生活、思想上关心帮助、引导这些孩子,使他们能健康成长;进一步落实进城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政策,真正把外来农民工子女入学与当地适龄儿童入学一视同仁,接受同等教育。

(二)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全面开展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培养造就有文化、有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一是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文化教育。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教育,是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农民群众提高对各种思想文化的识别和判断能力,提高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接受先进文化、抑制腐朽文化的能力。要教育广大农民群众树立高尚的道德品德,做到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使之与新阶段社会主义农村的要求相适应。

二是加强对农民的科技知识和职业技能教育。大力开展对农民群众的科技知识教育,使他们了解、掌握并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推广


和运用先进的农业科技知识,以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科技支持和科技含量,增加农民群众的收入;继续加强农村成人教育,多办夜校,扫除文盲,多办职业学校,扫除科盲;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开展农村职业教育,鼓励各类职业学校扩大农村招生数量,通过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使走出去的劳动力有较强的务工能力,留下来的农村劳动力能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增强他们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能力;我们在中要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突出特色,应当农业技术教育与非农产业类职业技术培训并举,在农业技术培训推广的过程中,侧重对农民的经营管理知识、市场意识、生态意识以及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等方面的培训,着力培养一批经营管理型、市场营销型、技术中介型的新型农民,使农业技术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的过程更为流畅。同时,我们要把握培训农民工不同于培训干部,培训农民是“雪中送炭”,解决的是最具体、最实际的需要,其培训内容从高级技工技术,到一般的家政服务,学会了就不愁出路。

三、培养新型农民要解除其后顾之忧

培养新型农民,完善农村社会事业是基础。目前,我市农村急需解决的问题中,除了教育负担沉重外,主要以反映在农民看病难、医疗保障程度低,老无所依、社会保障程度低两方面。因此,采取“缺啥补啥”的原则,解决农民最关心、急迫的问题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一)必须加大农村卫生设施建设。农村卫生是我市卫生的重点,也是农村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维护广大农民身体健康,关系到保护农村生产力、振兴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对提高人口素质,全面完成内江“十一五”规划,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各级政府要把农村作为医疗卫生的重点,加大政府的投入,建立健全卫生扶贫开发机制,尽快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以县为单位进行统筹和管理的体制。建立新型合作医疗,要以“大病统筹”为主,重点解决农民因患大病而出现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建立医疗救助机制,设立由政府投资和社会各界捐助等多渠道筹资的专项基金,对农村贫困家庭和“五保户”进行医疗救助。

(二)必须更加突出公共服务。公共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健全并公平地分配公共服务,是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突出表现为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特别是农村的公共服务更为短缺。

因此,我们要实行服务均等化的原则,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强化对农村的公共服务,改革城乡之间公共服务制度,优化公共服务环境,使农民享受到更多的公共服务,相对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三)必须大力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为公民提供的一系列生活保障制度。长期以来,由于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导致城乡差别的扩大,成为了农村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的巨大隐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着力解决农民社会保障脆弱甚至缺乏的问题。

各级政府要加强法制建设,建立农村社会保障的制度体系,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的财政投入力度,建立多渠道的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筹集体系,建立健全农村保障体制;要完善补贴政策,引导和鼓励农民自身积极投入参保,提高政府对集体和农民参保的补助比例,通过政策激励,吸引农民参保。使广大农民群众老有所依,最大限度地保障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实践与思考】相关文章:

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实践与思考08-15

新型农民培训心得05-02

让农村初中化学教学成为培养新型农民的教学初探08-16

培养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实践与思考08-17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和思考08-26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学习心得范文07-17

以农民为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08-16

浅谈建构新型阅读教学模式、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08-17

基于课外实践活动的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探索08-26

让思考与实践同行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