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报告总结>调研报告>突出六个重点发展县域经济

突出六个重点发展县域经济

时间:2023-02-27 09:22:54 调研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突出六个重点发展县域经济

县一级是宏观与微观、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联结点,县域经济是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在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改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加快推进小康社会进程中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县域经济的强弱直接决定着全市、全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速度。作为传统农业大县,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应立足实际,突出重点,大力发展“六种经济”。
一、狠抓项目建设,壮大工业经济
工业是县域经济的“火车头”,也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实力的重要标志。工业不发展,就不可能进入发达经济阶段,也就谈不上实现现代化。作为农区大县,只有大力发展工业,加快工业化进程,才能逐步摆脱经济实力不强、发展速度不快、发展后劲不足、财政基础不稳的突出问题,才能加快县域经济整体发展步伐。
县作为经济欠发达的农区大县,人均耕地近3亩,农业税占了全县财政总收入的76.7。今年农业税降低3个百分点,县财政就减收3600万,随着今后两年内农业税逐步取消,面临着办公经费从哪里来,人员工资从哪里发的严峻形势。仅仅靠农业,很难摆脱农业大县,农民穷县,财政弱县的困境,只有发展壮大工业,才能实现富民强县目标。为此,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工业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下大力气、花大功夫发展工业经济,把领导力量向工业倾斜,把工作精力向工业集中,把工作重点向工业转移,大力实施工业立县、工业强县战略,真正让工业在 发展中打头阵、唱主角、挑大梁,为县域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发展工业,最重要、最根本的是搞好项目建设,大项目大发展,小项目小发展,没项目难发展。必须紧紧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以项目建设牵动工业经济乃至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今年以来,我们按照“一切经济工作以经济建设为重点,经济建设以招商引资为重点,招商引资以工业项目为重点”的发展思路,紧紧围绕农产品资源、工业知名品牌、现有工业基础,全力以赴上项目,成立了由县四个班子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六个招商引资专业组,落实一把手亲自抓、一套班子经常抓、一支队伍专业抓的工作机制,做到“四个不动摇”,即发展工业坚持民营化的发展取向不动摇,坚持外向化的发展策略不动摇,坚持品牌化的发展重点不动摇,坚持园区化的发展模式不动摇。由于目标明确,思想统一,步调一致,今年 县工业经济运行呈现较好发展势头。今年上半年,全县新上工业项目52个,总投资近亿元。全县限上工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44.8,实现利税同比增长43.2,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60.4,增幅居全市前列,限上工业增加值增幅居全市前列,在岗职工人均月工资较上年同期增长14.6。
二、优化发展环境,发展民营经济
实践证明,凡是县域经济实力强的地方,都是民营经济发展快的地方。要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退国有进民有、退集体进个体,大胆地去挖掘民智,吸引民资,依靠民力,把发展的焦点放在民间,把市场主体定位于民营,壮大私营企业、培育个体大户,使民营经济摇风展旗,成为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主力军。
县始终把民营经济作为富民强县的战略举措来抓,坚持“县域经济民营化”。一是放活。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规定》,放宽民营经济的准入领域和准入条件,在政治上、政策上、舆论上给予鼓励和支持,使民营经济总量迅速膨胀,全县民营企业达到700多家,个体工商户达到2000多户,成为解决就业、财政增收的重要支柱。二是改制。我们按照“积极稳妥,分步实施,分类指导,强力推进”的原则,打好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攻坚战,取得了较好效果。全县48家限上企业,大部分实行了股份制改造、分拆转让等改制,催生了一批民营企业,实现了企业转换机制、职工转变身份、企业增加效益、国家增加税收的目的。 化工有限公司的前身是 县化工总厂,在被 化工集团租赁以前,企业已是资不抵债,经营困难。通过租赁改制后,该集团当年就投资3000多万元对现有工艺、设备进行了大规模、全方位的技术改造,完成了年产4万吨合成氨生产线。今年以来,该集团又投资9600万元新上了年产3万吨甲醇、6000吨三聚氰胺项目。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年可新增产值1.5亿元,实现利税4800万元,将有力带动全县工业经济的发展。三是支持。坚持对民营经济要高看一眼,厚爱一分,加大在土地使用、收费减免、技术创新、项目审批、工商登记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激活民间资本。我们出台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十六条规定和十二条制度,严格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查处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行为,切实维护民营业主的合法权益,做到多支持、多帮助、多服务、多指导,少设卡、少指责、少收费,营造了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环境的改善,也吸引外地客商和本地商户纷纷到 谋求发展。
三、加快结构调整,做强特色经济
县域经济在一定意义讲就是特色经济。特色就是优势,就是竞争力,就是生命力。必须立足县情,发挥优势,培育品牌,走好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规模化的路子。
作为农村人口占80以上的农业大县,县域经济的重要基础是农业,主要特色也是农业。我们在加快工业化的进程中,始终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动摇,坚持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培育特色。在巩固壮大“全国 第一大县”、“全省优良 第一大县”等老特色的同时,发展壮大标准化农业、生态农业、品牌农业等新特色,使 成为全省第一个通过验收命名的“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县”。以猪沼粮、猪沼果、猪沼菜和林草牧沼综合开发等为主的生态农业模式,得到国家农业部的高度重视和项目支持。 牌生猪和 牌花生制品等农副产品品牌,也成为内增收入、外增竞争力的优势产品。
县除拥有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外,还有丰富的土地资源、河砂资源等优势,我们充分挖掘这些资源,宣传这些资源,把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 县的河砂每年实现税费收入达500多万元。发展县域经济还要学会无中生有寻找特色,要善于在资源之外做文章,重资源而不能唯资源,重传统而不能唯传统,重基础而不能唯基础,在这方面, 县也在勇于探索,以坚持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努力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来。
四、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外向经济
县域经济也是开放经济,无外不快、无外不活、无外不强。当前,我们聚集发展能量的根本出路就是“两眼向外”,借助外力求发展。今年以来,特别是省、市、县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工作会议之后, 县从发展县域经济的新形势和 的实际出发,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举措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
一是营造开放的思想。针对我县部分干部群众思想上长期存在的小农意识、封闭保守等落后观念,县委、县政府深入实施了“换脑工程”,通过组织外出考察、召开县域经济发展动员大会、开展“解放思想、加快发展”大讨论、邀请浙 同志到我县作“解放思想”主题报告等形式,促进干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使各级干部的发展意识、开放意识、服务意识、竞争意识明显增强,你追我赶、加快发展的氛围也日益浓厚。
二是创造开放的环境。制订了鼓励外来投资的若干规定,重新修订了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出台了招商引资项目工作实施奖惩的意见和优化经济环境的若干规定,并建立了行政服务中心、效能监察中心和会计核算中心,对骏马化工 分厂等18家企业实行了第一批挂牌重点保护,严查“三乱”行为,使发展环境得到优化,外在形象进一步提升,全县逐步形成了“重商、亲商、优商、安商”的良好氛围。
三是发展外向型经济。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使全县上下进一步形成了大招商、招大商的工作格局。今年上半年,全县共引进建成和在建项目86个,投资规模较上年同期实现大幅度增长。此外,还有大批意向性项目正在联系和洽谈中。更为可喜的是,由于我们宣传广泛,政策优惠,广大群众也开始关心招商引资,积极提供线索、联系项目,全民招商的局面正在形成。
五、树立经营理念,发展城镇经济
城镇化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以城带乡、城乡互动、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快县域城镇建设,不仅能促进工业化、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还能有效启动内需,缩小县域经济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必须把城镇化作为优化城乡结构、统筹城乡发展、转移农村劳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战略来抓。
在城市化建设上, 县一方面出台了户籍改革政策,另一方面做好资本置换、经营城市这篇大文章,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变城市资产为经营城市资本,加速城市资产向经济效益高、发展潜力大的产业及经营有方的经营者流动,不断提高城镇的承载能力,以城镇建设带动产业聚集和升级。县城建设上,我们以土地开发为突破口,实行土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走好“以地建城、以地养城”的路子,激发了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建设与管理的积极性,也初步形成了以地生财、以财兴城、以城兴业的良性循环。几年来,我们还累计投资近亿元加大城市建设力度,实施各类实事工程40多件,使城市形象和功能明显提升。在小城镇建设上,我们坚持经济立镇,产业兴镇,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全面放宽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的限制,加快了各种产业、资金、人口向小城镇转移集中,促进了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小康村建设上,我们结合生态村治理、村庄归并、土地整理等,形成了以 等一批具有 特色的生态型小康村建设模式。通过推进城镇化进程,有力拉动了农村经济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县农民来自非农产业的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50,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28.2。
六、开发人力资源,发展劳务经济
目前,我们9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集中在县域范围内,劳务队伍规模庞大。这笔资源如果开发利用得好,就是优势、是财富,开发不好可能就是负担、是包袱。无论是从关注民生的角度,还是发展县域经济的角度,都应当把发展劳务经济当作一项产业认真抓好,这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近些年来, 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劳务经济作为一项大的产业来抓,纳入各级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通过组织培训,广抓信息,搞好服务等措施,鼓励、动员、引导农民定点、定向、有效外流,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更开阔了视野,增强了素质。近三年,我们组织外出务工人员达35万人次,尤其是去年全县外出务工人员达15万人,增收近3亿元。为鼓励农民外出务工,我们还抓住输出前、输出中、输出后三个关键环节实行“一条龙”服务,解除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即:输出前通过驻外“窗口”,掌握各地就业岗位、用工类型、薪资待遇等情况,选定厂家,派专人护送,监督签订用工合同,并做到“四不”:对用工单位了解不够的不送,小型企业效益不好的不送,用工单位有克扣工资前科的不送,进厂不签订合法劳动合同的不送。输出中,对输送人员进行劳动技能、法律知识等培训,建立劳务输出登记卡,与用工单位签订用工合同,以法律的形式明确用工单位、输出单位和务工人员三方责任。输出后,通过驻外“窗口”进行常年跟踪服务,解决务工人员在工作、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同时,我们还加强与外出务工人员的经常性联系,在“放飞”的同时,实施“回归”工程。鼓励有一定积累、一技之长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兴业。真正做到不但要走出去,而且要请回来,使返乡兴业人员成为带动一方发展的“领头雁”。
总之,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也是各级党委、政府面临的重要任务。我们必须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以敢于争先、迎难而上、不甘落后的紧迫感,以夙兴夜寐,心系事业的责任感,坚定信心,务实苦干,锐意进取,狠抓落实,加速县域经济的腾飞,为全面加快小康社会进程做出积极的贡献

【突出六个重点发展县域经济】相关文章:

积极应对入世挑战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明确六个重点08-12

积极应对入世挑战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明确六个重点08-15

谈谈县域的经济发展08-05

发展县域经济情况汇报08-12

如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08-12

县域劳务经济发展调查08-12

县域劳务经济发展调查08-15

突出工作重点 推进全市工贸经济快速发展08-12

县域经济发展情况汇报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