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文档下载>心得体会>秋声赋读后感

秋声赋读后感

时间:2023-01-18 16:28:43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秋声赋读后感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秋声赋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秋声赋读后感

秋声赋读后感1

  《秋声赋》作于嘉佑四年(1059),欧阳修时年53岁,是他继《醉翁亭记》后的又一名篇。它骈散结合,铺陈渲染,词采讲究,是宋代文赋的典范。

  读罢全文,唯其肃杀,却见清明,即悟未悟,将以何种心境应和这秋声。感秋之悲犹如体验死亡,不知归于消极还是坦然面对人生,更增添了明白与勇气。秋声自然,叶落如归,人又有何不同,随其荣发,终归沉寂,散失如尘。既然任谁不过如此,何须有悲。“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此句有前文为证,凡伤皆因心,启人无争。而我却体会到另一种真,那就是于肃然中看到清明,常怀一颗平常心,少一些名利计较,多一些涉世的勇气。自然,淡然,坦然。

  “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这是自然规律,于人如何呢。

  读欧阳修的《秋声赋》正值乍暖还寒的时节。虽不是秋日,但和着欧阳子叹息般的呓语,我仍然依稀从扑面而来的.暖风中辨认出肃杀的气息。让我试试聆听我自己的秋声。

秋声赋读后感2

  随手翻到《秋声赋》这一篇,现在不正是秋天吗,刚好,看看古人笔下的秋。

  名为《秋声赋》,自然是从秋声入笔。“初淅沥以潇飒,忽奔腾而澎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萧萧秋风在耳边响起,窗外的山草树木随之呼啸。我大约能想象出,此时的欧阳修是如何大笔一挥,写下传世名篇,何其英洒!

  读到第二段,真是脍炙人口。“盖夫秋之为状也,

  其色惨淡,烟霏云敛;

  其容清明,天高日晶;

  其气栗冽,砭人肌骨;

  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奋发。

  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

  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

  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一气之余烈。”每每想到秋,总会想起刘禹锡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秋天是黄色的,我想,既是大片黄叶的代表色,也是花蕊的代表色吧。大千世界,生生不息。叶落也只是一种蛰伏,只待春暖时节,重生。

【秋声赋读后感】相关文章:

秋声赋高三语文教案11-07

秋声赋读后感03-31

秋声赋高三下册语文教案11-05

听秋声作文09-25

秋色赋作文03-27

赋能读后感09-29

赋能培训心得11-30

《赤壁赋》的说课稿01-08

屈原赋_650字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