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文档下载>心得体会>残奥会心得体会

残奥会心得体会

时间:2023-08-14 11:56:14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残奥会心得体会

  当我们对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心得体会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残奥会心得体会,欢迎阅读与收藏。

残奥会心得体会

残奥会心得体会1

  3月6日,北京冬残奥会残奥高山滑雪男子超级大回转-站姿组比赛,中国选手梁景怡摘得金牌。至此,中国代表团以6金4银6铜的战绩暂列本届冬残奥奖牌榜第一,中国残奥高山滑雪队所获奖牌占了近一半,我国健儿在残奥高山滑雪项目中获得2金2银3铜,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北京冬残奥会首个比赛日,中国残奥高山滑雪队就收获了两银一铜,朱大庆、闫寒寒、张梦秋夺银,刘思彤摘铜。3月6日,捷报频传,中国选手张梦秋以1分13秒54的成绩在残奥高山滑雪女子超级大回转-站姿组比赛中以绝对优势获得金牌,这是中国残奥代表团的第三金,也是中国残奥高山滑雪队在本届残奥会收获的首金。在随后进行的.残奥高山滑雪男子超级大回转-站姿组比赛中,中国选手梁景怡以1分09秒11的成绩摘金,这是中国男子运动员在冬残奥会高山滑雪项目上获得的首枚金牌。张雯静、朱大庆、闫寒寒在女子超级大回转的坐姿组和视障组分别获得了铜牌。

  中国残奥高山滑雪队组建于20xx年,现任主教练为意大利籍教练卡佩里·达利奥。这是支年轻的队伍,可成长速度之快令人惊叹。平昌冬残奥会时,中国在残奥高山滑雪项目中仅有1人参赛。仅仅四年,在北京冬残奥会上参与残奥高山滑雪角逐的中国健儿达到历史性的22人,无论参赛人数还是整体实力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平昌冬残奥会上,刘思彤是我国历史上首位参加冬残奥会高山滑雪项目的运动员,在女子回转的坐姿组比赛中她因失误错过了一个旗门,最终获得第六。此次北京冬残奥会上,刘思彤再次向最高荣誉发起挑战。3月5日,残奥高山滑雪女子滑降比赛,刘思彤以1分32秒10的成绩摘得坐姿组铜牌。时隔四年,那个在平昌冬残奥会红着眼眶的女孩终于在家门口圆梦。

  当延庆残奥颁奖广场,两次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升起四面中国国旗,全世界将一起见证中国残奥高山滑雪队的高光时刻。

  从1人参赛到22人获得参赛资格,从完赛到摘金,一路走来,中国残奥高山滑雪队创造了历史,更见证了中国残疾人冰雪运动的发展历程。近年来,中国残疾人事业不断发展和进步,无障碍设施越来越普及,残疾人能够拥有平等的教育、就业机会等权利保障。随着《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和权利保障》白皮书的发布和“残健融合”的理念传播,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残疾人主动融入、参与到社会和体育运动中,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未来,活出精彩人生。

残奥会心得体会2

  因为人各有各的命运,所以,世界上有了“残疾”两个字。

  说残奥会是竞技舞台,也是不可否认,但我认为更大的一部分是他们敢于在这舞台上展示自己,向全世界的人诉说自己虽然有身体上的残缺,但是他们自己心中的理想还是火热的,还是不可摧毁的。

  独腿女孩与“芭蕾王子”的双人舞震荡了千万观众的心,演绎了残疾人对理想的追求,对完整生命的追求,完美地阐释了生命存在的价值。

  博尔特以手捶胸轻松飘越百米世界纪录,菲尔普斯的水中8金与7项世界新纪录,使得人类在陆上在水中都将生命的极限推开了很远。

  残缺的身体不等于残缺的人生。一张张刚毅的脸,一个个奋力拼搏的身影为我们抒写了人类最华美的篇章。残奥会的运动健儿就这样用顽强的意志,用不懈的努力为自己创造了生命的`辉煌。

  残缺不是耻辱,残缺铸就了另一种美,美在坦然面对残疾的噩梦上,美在执著追求生活的意义上,美在坚强对抗巨大的困难上……那是意志,浇筑在身体上的一种炫目的光辉。身为健全人,我们给予他们的不是漠视,更不能是轻视,只要人活得有尊严有价值那就不算是真正的残疾人。

  让我们关注残奥,关注生命,关注完美。

残奥会心得体会3

  我是一个诞生在北方的女孩,从小对冰雪有着自然的宠爱。20xx年的冬奥在我国的首都北京举办,妈妈告知我冰墩墩和雪容融是北京冬奥会的祥瑞物,他们憨态可掬,健康活泼,样子特别可爱,我幻想着有一天能和他们在一起玩耍。

  突然有一天,冰墩墩和雪容融坐着时间机出现在我的面前,大声地说:“北方的小挚友,你好呀!我们带你去将来一起玩堆雪人好吗?”我欣然答应,我和他们乘坐时间机来到了20xx年的北京。

  我们用了好长时间,才把雪堆成一堆,我连忙动起手来,起先造型,但无论我怎么弄,雪人还是堆不起来,累得我满头大汗,心里焦急死了。冰墩墩对我说:“堆雪人是有技巧的,你堆不起来的缘由就是雪质太疏松了,必需雪质厚实了,才能造型。”于是我们我们把雪质压实,先勾画出基本轮廓,然后再对各个部位进行精雕细琢,我用红辣椒做鼻子,冰墩墩和雪容融各拿出一颗圆圆的巧克力做眼睛,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一个活灵活现的雪人就诞生了,在冰天雪地里特别惹眼,好看极了,我们手拉着手,围围着雪人,兴奋得又蹦又,欢乐极了。雪容融说:“做什么事情都得从基础起先,做雪人如此,做其他任何事情也是如此,冬奥会的每项运动,都是运动员从最基础的动作做起,日积月累、勤学苦练、奋力拼搏,选手们的每块奖牌都是汗水和泪水的结晶。雪容融的'一番话,让我陷入深深的遐想,觉得自己虽然不能为冬奥会干脆做点什么,但也要尽自己最大的实力为冬奥会注入正能量,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勤奋学习、爱惜公共设施、爱护生态环境、不乱丢垃圾、不乱涂乱画,做到行为美、语言美,让祖国的每个地方天蓝、地绿、水清、气爽。让全部运动员和参赛选手感受到我们中国人的热忱和暖和,让全世界的人看到我们的“中国范”。这时冰墩墩哈哈的笑声打断了我的思绪,冰墩墩和雪容融说:”今日就玩到这里吧,我们还有许多的事要做呢,和你堆雪人是培育你对冰雪的宠爱,我们还要把冰球、冰壶、短道速滑、花样滑冰、高山滑雪等项目的学问传授给世界各地酷爱冰雪运动的小挚友们,让更多的小挚友宠爱上“冬季运动”!

  美妙的时间总是短暂的,冰墩墩和雪容融带着我乘坐时间机回到了现实,他们笑着对我说:“小挚友,再见!让我们相约北京,冬奥会上一起为各国冰雪健儿加油!一起为中国冰雪运动员加油!”冰墩墩说:“祝福祖国旺盛昌盛!”雪容融说:“祝福中国更加美妙!”我兴奋地对他们说:“祝福北京冬奥会圆满胜利,20xx年我们北京见!”

残奥会心得体会4

  在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上,来自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浙江省残疾人艺术团、北京体育大学的90名演员,身着雪白的服装,跟随《冬残奥圆舞曲》的音乐,在国家体育场幻化成一朵朵闪亮的雪花,舞动出流动的冰雪世界。

  2月13日深夜1点,距冬残奥会开幕还有19天,北京顺义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依然灯火通明,临时搭建的10米高台上,编导裴云不断喊着指令,90名演员在手语老师帮助下调整着自己的位置。编导李文倩来自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这次借调到导演组参与《圆舞曲》的编创,她非常兴奋地一路小跑来到场边的空地,在地上用一根根牙签摆出了各式各样的雪花造型,“每根牙签就代表一名演员,我们最初想了100组雪花造型。”李文倩说。

  《圆舞曲》的排练结束时间总是很晚,艺术团舞蹈一队聋人演员魏菁阳打着手语:“我们通常是早上9点排练到晚上11点,如果是在这个模拟场地排练就会更晚些。”模拟场地是三个训练场馆中最大也是最冷的,演员都穿着厚厚的'长羽绒服,舞蹈中有很多翻滚动作,需要演员躺在地上完成,一晚练下来,地面都干净了。

  两个多月的排练下来,大部分演员的舞蹈鞋都磨破了,魏菁阳用黄色胶布把自己的红色棉舞蹈鞋缠住继续排练。“你可以看看刘巧的舞蹈鞋。”艺术团三队演员徐可心捂住自己的脚指头调皮地说。舞蹈三队演员刘巧的舞蹈鞋已经可以开口“说话”了,她和队友都是艺术团附属学校20xx级学生,现在一起就读于长春大学舞蹈专业。艺术团新买的舞蹈鞋早早就到了基地,没有人去换新鞋,“都不想换,磨损得太快,这样节约一些。”这一双双破损的舞蹈鞋,也是演员们为冬残奥会开幕式奋斗的战绩。

  《圆舞曲》需要演员通过旋转椅子完成舞蹈动作,椅子和人如何协调一致,如何控制好旋转是关键,也是训练难度最大的环节,这需要长时间不断练习和磨合,才能形成人椅一体。魏菁阳说:“我们刚开始练,身上被椅子硌得到处是淤青,感觉身体都不是自己的,睡觉都能疼醒。”艰苦的训练、身体的疼痛并没有阻挡大家训练的热情,最后都坚持了下来,没有人退出。

  “鸟巢”的夜晚,他们用希望和坚持舞出了一副流动的冰雪美景,让冬残奥之花绽放。

残奥会心得体会5

  在外协会的运动员看来,中国残奥单板滑雪队是一支非常团结的队伍。他们羡慕中国队的队内气氛,并觉得这也是他们取得好成绩的原因之一。

  当被问起如何才能营造出良好的队内氛围时,纪立家说,其实他们刚认识的时候彼此非常陌生,后面大家一起开开玩笑,在互相帮忙、互相帮助中渐渐熟了起来。现在队员之间像亲兄弟一样,无论是去吃饭还是出去玩,都会叫上彼此。

  “最搞笑的是,”纪立家笑着说道,“我们有时候会在一个房间在一个床上睡觉。”

  朱永钢则向记者介绍了队内“称兄道弟”的传统。他拍了拍坐在身旁的纪立家,“这(纪立家)是我三哥,武中伟是我大哥,我管王鹏耀叫‘黑哥’。”幽默有趣的昵称引起了现场记者的一阵笑声。虽然外号起得随意,但这也恰恰证明了运动员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

  中国残奥单板滑雪队是一支年轻的队伍,纪立家、王鹏耀、朱永钢三位运动员都是“00后”。如何管理好这么年轻的队伍,让队伍充满凝聚力?这也是教练组所面临的课题。单板滑雪队工作人员于雷认为,队伍要有凝聚力、需要彼此尊重。

  “我们尊重他们,他们也尊重我们,我们把运动员当成身边最亲的一个人,”于雷说道,“我们要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激励,一起走过低谷期。”

  这些年轻的.运动员们充满活力、充满阳光,但在生活管理上也会有些问题。教练和工作人员每天陪伴运动员的时间非常长,在面对这些处在青春期的运动员们时就要充当好家长、朋友、教练的三种角色。为了让运动员们能更好地成长,他们也想尽了各种办法。

  教练员尹连魁说,在备战冬残奥会时教练组会根据运动员的情况进行约谈、聊天。在聊天的时候他们并不是以教练员的身份去教育运动员,而是以一个大哥的身份去和运动员交流,聊天过程都是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的。

  在冬奥会的时候,教练组也会带领运动员看比赛。不仅是单板滑雪障碍追逐,还一起看一些技巧类项目、看谷爱凌的比赛和采访,并用冬奥运动员们采访时说的话来激励队里的运动员们,让他们的心态变得更好。

  队友间团结友爱、亲如兄弟,教练组和运动员彼此尊重、亦师亦友,有了良好的队内氛围,运动员们才能心无旁骛地训练和比赛。

残奥会心得体会6

  在第十六届残奥会中,中国以96金60银51铜的绝对优势,摘得残奥会的桂冠。每一块奖牌的背后,都有许多身体残疾的人的拼搏与努力,他们所具有的精神,也正是我们青年应必备的。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向残疾运动员学习,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

  我辈青年,当迎难而上,永不言弃。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十八岁女生王心仪,在被北大录取后写下《感恩贫穷》一文。她出生于贫困的.家庭,母亲要照顾常年患病的姥爷,她还有两个弟弟,全家的收入就指望家中的五亩地和爸爸不稳定又少得可怜的工资,但这一切并没有打垮她,反而让她更相信知识的力量,促成王心仪成功的并不是贫困本身,而是她自己,她经历了生活的种种困难,却仍积极上进,努力坚持。“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没有人是生来就成功的,要坚持不懈,永不言弃,才能将困境转化为挑战,将劣势转化为优势。

  我辈青年当顽强不屈,奋斗不息。鲑鱼出生于淡水的河流,在生长期游出大海,等到产卵期又跋涉千里,再次回到出生地,生出下一代,如此循环不已,生生不息,鲑鱼有着近乎地狱般的溯游之路,回家路上要飞跃大瀑布,瀑布边守着成群的灰熊,不能跃过瀑布的鱼很多跃进了灰熊的肚中,跃过的鱼精疲力尽,还得面对数以万计的鱼雕,只有不多的幸运儿可以躲过追捕。鲑鱼的一生是奋斗者的缩影,在困境中磨砺,在竞争中生存,顽强不屈,奋斗不息,最终实现自我价值。

  我辈青年当以梦为马,自强不息。美国的田径选手威尔玛·鲁道夫曾被医生判定为终生残疾,曾有六年不会走路,却最终斩获三枚田径金牌;清华大学生矣晓沅六岁被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11岁与轮椅为伴,但他有一颗奔跑的心,轮椅困住了身体,却困不住灵魂。来路或许不易,命运或许不公,但请一定相信,相信追梦者、奋斗者和奔跑者的力量。以梦为马,在梦想与奋斗的激荡下,定能绽放出灿烂的光芒。

  古有刑天舞干戚,今有残疾运动员为国努力。拼搏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精神财富,我辈青年更应该炼就钢铁意志,迎着风雨飞翔。

残奥会心得体会7

  3月4日,北京20xx年冬残奥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雪容融正式“接棒”冰墩墩。

  这是一个需要仔细“阅读”的赛会。

  和刚刚结束的冬奥会相比,这里的赛场也许缺乏令人窒息的快速,也许没有令人目眩的技巧,但这里同样会有“更快更高更强”的赛场追求和精彩激烈的竞争场面。阅读比赛,是要从他们也许并不完美的动作中,发现力与美;从他们坚毅的神情、顽强的拼搏中感受自强不息的生命力量。

  “金牌大战”历来是竞技体育的最大噱头。但“阅读”冬残奥会的比赛,奖牌争夺从来不是最大看点,超越自我、实现梦想才是这个赛场永恒的主题。

  冬季运动、尤其雪上项目堪称是勇敢者的游戏,对于健全人而言都极具挑战性。因此,当这些冬残奥运动员在“冰天雪地”之中站上世界最高水平的竞技舞台,就已经向世界发出了强者宣言。

  同时,在本届冬残奥会上,中国代表团的'96名运动员将参加73个小项的角逐,其中超过半数的小项是首次在冬残奥舞台上亮相。从这些运动员站到赛场那一刻起,中国冬残奥运动就已经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冰立方”看台上的无障碍席位

  这也是一个需要认真倾听的运动会。

  因为先天基因缺陷,德国选手薇薇安从来没有看见过这个世界的模样,但她凭着“听声辨位”的能力,成为一名出色的冬季两项运动员;17岁失去右腿的巴西选手安德烈,虽然祖国终年无雪,但他却站上了最顶尖的冰雪赛场。

  幼年时因触碰变压器失去双臂的中国选手杜海涛,活下来已是奇迹。在20xx年温哥华冬残奥会上,作为19名参赛选手中唯一失去双臂的运动员,他在男子站式20公里越野滑雪比赛中,无法借助雪杖平衡身体和控制方向,最终依靠挪动双腿顽强而耐心地滑向终点,并获得第七名……

  在历届冬残奥赛场,只要你愿意倾听,这样的故事比比皆是,因为每一个登上冬残奥赛场的运动员,都有一份堪称传奇的履历,都活在健全人眼中的励志故事里。

  同样需要倾听的还有这些冬残奥运动员的心声。他们的理想、他们的愿望,以及他们所希望的与人相处的方式和所盼望的这个世界的模样。

  这更是一个需要真心感受的盛会。

  参加本届冬残奥会的近百名中国运动员全部为业余选手,职业有工人、农民、学生、职员和自由职业者等。他们曾被“上帝”“关上了一扇门”,冰雪运动则是为他们打开的一扇窗,无论他们在赛场上有着怎样的成绩,这一份经历都将是他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分享他们生命中的高光时刻,让他们知道,在他们或艰难或快乐前行的路上,我们一直都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因有许多受伤的士兵和普通人试图重新参加滑雪活动,残疾人冬季体育运动逐渐发展起来,最终促成了1976年的首届冬季残奥会。因此,冬残奥会被打下了更为深刻的祈愿和平的烙印。

  在历届冬残奥会上,不乏或惺惺相惜、或相扶相持、或彼此关爱的动人画面,感受这些温暖瞬间,愿人类最真挚美好的情感能浇灭纷争的硝烟。

  北京冬残奥会将于3月4日至13日举行。在未来9天时间里,让我们换一种视觉观看这一冰雪盛会。

残奥会心得体会8

  冬残奥会是各国(地区)残疾人运动员展示竞技水平和精神风貌的舞台,也是亲人之间鼎力支持、情感交融的纽带。北京冬残奥会上多个鲜活故事都生动诠释了中国这句谚语——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英国残奥高山滑雪选手尼尔·辛普森今年19岁,患有眼球震颤病症,是视障运动员,这是他第一次参加冬残奥会。尼尔的领滑员是他21岁的哥哥安德鲁。比赛中,两人通过植入头盔的蓝牙耳机交流信息,安德鲁的主要工作是把雪道的'准确信息提供给尼尔,确保他能够以上百公里时速完赛。高山视障滑雪需要选手对领滑员绝对信任。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目前辛普森兄弟已经在超级大回转(视障)项目上为英国队摘得北京冬残奥会首金,两人还在全能(视障)项目斩获铜牌。

  北京冬残奥会另一对兄弟组合出现在越野滑雪赛场。加拿大麦基弗兄弟目前已经有两金入账,分别来自残奥越野滑雪男子长距离传统技术(视障)和短距离自由技术(视障)。至此,布赖恩·麦基弗的冬残奥会金牌总数已经达到15金,距离冬残奥会历史男子第一人、德国高山滑雪选手格尔德·舍恩菲尔德的“16金之最”只差一步。与英国辛普森兄弟组合不同,哥哥罗宾这次是作为布赖恩的教练参赛,而不是领滑员。在布赖恩的残奥会生涯中,罗宾曾担任过他的领滑员,但由于还身兼加拿大国家队教练一职,罗宾目前只能以教练身份帮助弟弟。

  布赖恩可谓冬残奥会越野滑雪“常青树”。盐湖城和都灵两届冬残奥会,他各有两金入账;此后温哥华、索契、平昌连续三届冬残奥会,他更是惊人地各夺三金。麦基弗兄弟在冬残奥会赛场的卓越表现为他们赢得了广泛赞誉,在20xx年加拿大年度体育奖评选中,布赖恩被授予冬季体育年度最佳男运动员奖;20xx年,加拿大授予麦基弗兄弟“功勋奖章”。在今年2月的“超级碗”转播中,播放了讲述麦基弗兄弟成长故事的公益广告,布赖恩一直以能为更多人带来正能量而感到骄傲。

  在高山滑雪视障项目上,一对母女组合也颇受关注。比利时老将琳达·勒邦尽管已经是57岁“高龄”,但出于热爱,她仍来到了冬残奥会赛场。由于她的领滑员因个人原因缺席本届冬残奥会,勒邦不得不临时征用女儿吉洛特客串领滑员角色。尽管在全能、滑降和超级大回转三个项目上都没能获得奖牌,分别排名第五、第六和第七,勒邦仍为能与女儿并肩作战而感到欣慰。“当她(吉洛特)3岁时,我是她的领滑员。现在22岁的她,是我的领滑员。难以置信,现在我们转换了角色,这次经历终生难忘,能跟她一起比赛这就够了,一切都值得。”勒邦因能跟女儿并肩完赛而兴奋不已。对于女儿吉洛特来说,无缘奖牌还是留有遗憾:“赛前我和妈妈搭档训练只有一周时间,如果她(勒邦)的领滑员这次能来参赛,她的成绩肯定会更好。不过能来到这里还是感觉很棒,如果她的领滑员能来就更棒了。”

  作为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荷兰代表团双旗手,残奥单板伉俪克里斯·福斯和莉萨·宾斯霍滕都已在单板项目亮相。福斯和宾斯霍滕已经结婚8年,两人共同生活,共同训练,切磋技术,共同参赛。两人在平昌冬残奥会上都收获了银牌,妻子宾斯霍滕更胜一筹,还有一枚铜牌入账。在北京冬残奥会赛场,两人目前还没有奖牌进账。此前,两人分别跻身残奥单板滑雪男、女障碍追逐决赛,福斯最终排名第四,宾斯霍滕决赛中与对手发生碰撞未能完赛。两人11日将转战残奥单板滑雪坡面回转项目,向奖牌再次发起冲击。24岁的福斯,还有一个载入残奥史册的记录——八年前在索契冬残奥会上,他成为冬残奥会历史上第一个完成残奥单板滑雪比赛的选手。除了滑雪,两人还有其他爱好,宾斯霍滕喜欢骑马,福斯考取了飞行员驾照,滑雪让他爱上了“飞”的感觉。

残奥会心得体会9

  残奥会上有许许多多的感人画面,这些画面让每一个看了的人都深受感触,我见过一位残疾姑娘,她用一只手臂做到了常人用两只手都很难做到的事情。她的名字叫娜塔莉娅帕蒂卡,一个天生右下臂残疾的坚强姑娘,一个被誉为为乒乓球而生的波兰“维纳斯”。13日是帕蒂卡在本届奥运会的首次高调“出镜”,她代表波兰队与中国香港队进行女团小组赛的第一轮比赛,虽然最终以微弱分差惜败。但比赛中,这位独臂女侠还是赢得了全场的尊敬和掌声。

  在波兰排名第三、世界排名第147位的帕蒂卡,从7岁起就迷上了乒乓球,11岁参加残奥会,15岁赢得20年雅典残奥会乒乓球冠军。今年她还在世乒赛首轮小组赛中打败了世界排名第六的新加坡名将李佳薇,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虽然帕蒂卡最终没有取得本届奥运会女单的入场券,但她却得以代表波兰乒乓球女队参加女团比赛,同时也力求在残奥会上捍卫金牌。作为残疾运动员,帕蒂卡用别样的美丽诠释着体育运动的真谛,也感动着世人。她是多么的坚强啊,仅仅一只手臂。它还能坚持打乒乓球,她这种精神是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啊!

  场上,残疾人运动员之间是对手,胜负就在彼此的竞争之间。但——他们在奉献高水平竞赛的同时,也在演绎着彼此关爱、相互欣赏。

  场上,裁判员是铁面无私的`“法官”,决定着比赛的走向。但——他们在严格执裁的同时,更用一颗关爱的心对待顽强拼搏的残疾人运动员们。

  积极向上,自强不息,顽强拼搏,这正是残奥会的运动会员们所体现的运动精神!

  而我们每个同学都应该感到无比的幸福:因为我们有美丽的校园,有和蔼可亲的老师;因为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好心人一直在关心着我们,帮助着我们,我们同学中就有许多同学获得过别人的帮助;更重要是,我们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可以用眼睛观看五彩缤纷的世界;用耳朵聆听美妙悦耳的音乐,用嗓子唱出婉转动听的歌声……可是他们,有的生活在一片黑暗中,有的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有的却无法表达自己的感情……但是他们身残志不残,坚强地面对现实。

  让我们“关注残奥会,关爱残疾人”。其实我们少吃一点零食,少买一件衣服,让我们用节约下来的一点钱,建更多的残疾人工厂,让残疾人们做力所能及的工作,让他们自食其力,真正地“站立”起来。

  让我们行动起来,为残疾人创造一个无障碍的世界吧!让残疾人与正常人共同和谐地,生活在这个美好的世界上。

残奥会心得体会10

  残奥会之于残疾人的意义,远远超越运动本身,展现了他们热爱生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几乎每一名运动员都有一个自强不息的奋斗故事,每个人都有一段令他们难忘的前行经历,也会有令自己都会感动的瞬间。

  28日,南宁姑娘刘翠青成功卫冕了残奥会女子400米T11级冠军,她和领跑员徐冬林庆祝胜利的照片火遍全国。然而,鲜有人知道刘翠青为了这一切付出的努力。

  1991年出生的刘翠青10岁时逐渐失去视力,前往特殊学校学习时年仅13岁。那个时候,刘翠青是迷茫的,不知道今后的日子该怎么过。直到有一天接触了体育练起了跑步,刘翠青才找到了方向。“青青能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也是她多年来辛苦付出的结果,我们都非常佩服她的毅力。”说到刘翠青,她的启蒙老师何成飞感慨万千。

  如果刘翠青没有顶着黑暗奔跑的决心、没有排除万难坚持训练的毅力,今天的她又会是怎样的?她的付出并不比健全人田径运动员少,甚至更苦,但她都坚持了下来。记者曾经多次采访刘翠青,每一次采访都会被她的拼搏精神所感动,而这份拼搏扭转了她的人生方向,沿着更好的轨迹发展。

  另一名令人感动的是来自埃及的乒乓球运动员易卜拉欣·哈麦德。48岁的易卜拉欣·哈麦德用嘴咬球拍用脚抛球的转播画面感动了无数人。因一场火车事故而失去了双臂,一年后,他与乒乓球结缘。没有双手怎么打乒乓球,易卜拉欣·哈麦德做到了,他用超乎常人的意志力战胜了身体的缺陷,享受着运动的快乐、传播着无畏的精神。就算输了比赛,易卜拉欣·哈麦德依然激动不已,俯身亲吻地面,能站到奥运赛场上,他已经证明了自己的成功。

  残奥会的意义,不在于拿了多少块金牌,破了多少纪录,赛场内外残疾人以不屈的毅力,挑战和超越生命的极限,奏响了生命的最强音,以自我素质的提高和自身价值的实现,获得人们的尊重,而不是同情和怜悯。同时,他们的故事也会给人以启迪,让困境中的人们找到精神支柱并以此前行。

残奥会心得体会11

  3月4日晚,五彩斑斓的北京20xx冬残奥会开幕式在鸟巢盛大上演。而在近一个半小时的开幕式直播中,来自北京市健翔学校的教师刘丹用流畅的手势和温暖的笑容,为电视机前的听障人士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解说”。在接下来的冬残奥会比赛中,她将和学校手语翻译团队的其他4名老师继续投入到体育新闻的“无声播报”中。

  “留给我的准备时间其实不多。”刘丹回忆,在接到北京20xx冬残奥会开幕式的手语翻译重任时,距离开幕只有十几天的时间。虽然曾多次参与过大型活动、重要会议,也在20xx年承担了东京残奥会开幕式的手语翻译工作,刘丹还是有点儿紧张。当时,冬残奥会开幕式内容保密,刘丹能获得的信息有限。此外,各个代表团名称的翻译也有不小的难度,“在平时的翻译中,很多国家我从来都没有遇到过。”为此,她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出场的各代表团为模板,对照国家通用手语词典将每个国家的译法反复练习。

  真正拿到开幕式解说词已经是开幕当天的傍晚了。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刘丹迅速熟悉着解说词,梳理着流程,并重点翻看了中国代表团的信息,紧张的心情安定了不少。晚上8时,她精神饱满地坐在了演播室中,以双手言心声,将开幕式上的精彩瞬间一一“讲”给听障人士。她还不时用余光瞥一下屏幕,调整着自己的坐姿和状态。

  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然而,在视障运动员李端摸索着点燃主火炬时,刘丹本有些安定的心情又紧张了起来。那漫长的一分钟里,刘丹内心也在做着挣扎。“对于手语翻译来说,我们的原则是如实传达说话者的语意,是不能表达自己个人想法的。”刘丹说,那段空白里,解说员虽然一直没有说话,但现场确实是有声音的,观众都在为李端加油。这个声音要不要翻译出来?没有绝对的原则。刘丹几经考虑,还是缓缓伸出手,握拳,比出了“加油”的手语。“现场的'氛围让我觉得,我应该把‘加油’的动作打出来。”

  “在这一刻,从这一刻,我们一起守护这心中的一团微火,一起守护这触手可及的一片光明。”伴随着最后一句解说词,刘丹的开幕式翻译工作也告一段落。不是业内人士可能注意不到,在翻译“守护”这个词时,刘丹特意将手向胸口紧紧贴了贴。“没有技巧上的思考,完全是情感上的本能反应。”刘丹说,手语通常可以根据实际场景做一些微调,这也让手上的动作有了更多的温度。接下来,刘丹还将和同事继续投入到体育赛事的新闻报道中去。“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工作,将听障人士和健听人之间的隔阂打破,为听障人士架起一座桥梁,让他们也能更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接收对等的信息,同享运动盛会。”

  3月4日8时30分,多部门再次开展天气会商,尤其对阵风风力、沙尘程度、结束时间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讨论,最终结论一致:午后沙尘影响逐渐减弱,傍晚前后风力明显减小,基本不会对冬残奥会开幕式活动造成影响。

  “开幕式活动期间,北京风力明显减弱,大家不会感受到像上午一样的七八级大风。”翟亮说,相应的预报、预警信息都已经提前发布,便于开幕式准备的相关单位、城市运行保障的相关单位提前做好应对。

  相比2月4日冬奥会开幕式的天气,3月4日晚的风力要略大一些,但也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但气温方面要比一个月前暖和很多,20时至22时国家体育场温度在8℃至9℃,体感不会觉得很寒冷,不过撤场的时候,温度会下降到6℃或者更低,早晚温差还是比较大。

  对于预报结论,翟亮还是很有信心的,“对大风的预报水平,目前还是比较高的,包括减弱的时段都可以报准。”翟亮说,针对大风的预报,他一点不担心会出现变数,反而是沙尘的影响,会让预报员们稍微有一些紧张。

  翟亮解释,相比大风,沙尘的预报难度更大,因为沙尘是一个气团,它产生影响的时间节点并没有非常清晰的界限,“不像一辆列车,说几点到几点停,沙尘的影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有可能人还没感觉到,但沙尘的影响已经开始了,渐渐地人们才感觉到空气发黄且带着土味儿。”

  沙尘影响结束的时间也是相同的道理,并不是说到了一个时间点,瞬间就结束了,同样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很难界定具体几点可以清除,还是存在一些不确定性。3月4日午后,翟亮一直盯着天气雷达图,关注着沙尘的发展情况,大概从13时过后,沙尘自西向东陆续结束对北京的影响,能见度逐步转好,翟亮这才放了心。

  20时,冬残奥会开幕式准时拉开序幕,国家体育场的阵风风力已经减弱到了四级,不会对开幕式活动造成影响,跟预报的情况完全吻合。“这一次预报,我们也做到了精准无误,圆满完成了保障任务。”翟亮满意地说。

残奥会心得体会12

  北京冬残奥会已进行半程,中国代表团不断突破历史,超越自我。作为冬残奥会举办地之一,河北籍运动员的表现也令人眼前一亮,甚至制造了一场比赛包揽“金容融”、升起三面五星红旗的“名场面”。

  在北京冬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名单上,河北籍运动员共有34名,占运动员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而在4年前的平昌冬残奥会上,河北籍运动员只有4人参赛。这种飞跃是如何实现的?在竞技水平突飞猛进的.同时,更广大的普通残疾人了解和参与冰雪运动吗?

  冬残奥会开幕后第一个比赛日,中国代表团的河北籍运动员就收获1金3银2铜共6块奖牌;7日的单板滑雪男子障碍追逐UL级比赛中,河北籍运动员更是包揽了金银铜牌。

  和上一届相比,河北冬残奥项目何以“异军突起”?河北省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方面是提前布局,加强运动员选拔,并保障他们能够有合适的训练场地。20xx年11月,河北组建了6支冬残奥项目队伍,从适龄青少年中选拔、试训,并从田径等夏季项目中选拔了一批适合冬季项目特点的运动员。同时,河北省残联在河北、黑龙江等地设立6个河北省残疾人冰雪训练基地,并根据季节特点,组织队伍赴新西兰和俄罗斯外训,提升训练实效。

  另一方面是聘请高水平教练团队,以赛代训提升竞技水平。河北先后从加拿大、俄罗斯聘请教练,指导冰壶队训练;从黑龙江、吉林等地引进7名国内高水平教练,吸收先进执教方式、管理理念。20xx年以来,河北共举办、承办13项国内外残疾人冬季体育赛事,不断让运动员寻找大赛感觉。

  该负责人表示,成绩固然可喜,但更重要的是这些残疾人运动员在备战和比赛中表现出来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这不仅改变了他们,相信也会激励更多残疾人乃至健全人。

  视障运动员朱大庆在高山滑雪女子滑降(视障)比赛中获得银牌,为中国代表团摘得北京冬残奥会首枚奖牌。作为曾经的田径运动员,她懂得训练的艰苦性,而冬季项目比夏季项目需要克服的困难可能更多一些,但她说,错过20xx年夏季残奥会之后,这次终于能在家门口比赛,荣誉感特别强。“我觉得面对困难比面对遗憾简单”,在新的赛道上,她再次找到了热爱,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我体验了滑雪机、冰壶、轮滑等项目,尤其是轮滑,有一种飞起来的感觉,虽然摔倒了几次,但特别刺激。”河北邯郸永年区特殊教育学校学生李德杰说,他最近有些迷恋轮滑,平时一有时间,就会请老师带自己滑一会。前不久河北省残联来选拔冬季项目运动员,李德杰因为爆发力强、身体强壮,成为备选人才。

  永年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刘宪龙说,别看现在这些孩子玩得开心,但一开始大家挺有顾虑的,不太敢尝试。于是老师们因人施策,让肢体残疾人体验桌面冰壶的乐趣,让言语障碍学生和听障学生感受轮滑的魅力,组织有艺术爱好的学生进行冰雪方面的绘画创作等。

  为更好地推进冰雪运动进特教学校,河北已举办多期相关培训班,培训冬季体育项目师资300余人次,并连续三年组织开展特教学校旱地冰壶比赛或轮滑比赛,激发残障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的兴趣和热情。

  各类残疾人冰雪活动也在河北展开。20xx年开始,河北连续组织“冰雪河北 快乐你我”残疾人冰雪运动季活动,建立残疾人自强体育健身示范点548个,开展残疾人冬季体育示范展示、冰雪趣味体验、京津冀冰雪训练营等活动。同时,通过举办冬残奥知识讲座、开展残疾人冰雪摄影活动等办法,普及冰雪知识、传播冬残奥文化。据介绍,目前河北省已推动50万人次残疾人参与冰雪相关活动。

残奥会心得体会13

  这场开幕式的参演人员里,约三分之一是残疾人,他们用质朴的表演讲述着自己的故事。排演过程中,残疾人表演者和健全人表演者彼此扶持、互帮互助。团结、友谊、共融,残健融合在各个细节里得以深刻体现。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视力残疾人悠扬的歌声在场内缓缓荡漾。残疾人运动员和为残疾人事业做出贡献的8名代表,护旗入场。虽然其中有人坐着轮椅,但他们步调一致,坚定向前。当国旗冉冉升起,现场听力残疾人用手语“演唱”国歌,表达对祖国的拳拳深情。无声,却让人听到嘹亮。

  随着舞台光影流转,来自各行各业、残健融合的普通人伴随跳跃的'音符,演绎出生命中的动人时刻。

  盲人女孩用一只红灯笼点亮生命之光、幸福的一家人放飞梦想、肢残的母亲喜悦地盼到女儿归来。

  涟漪、浪潮、群鸟飞翔,场地中的盲文如同像素点,在变化中形成生命蓬勃的意象,最终定格为中英双语的“改变始于体育”,而残奥会正是改变的有力证明。

  2015年至2021年,中国开展的冬残奥会大项由两个拓展到六个,运动员由不足50人发展至近千人,社会中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参与冰雪运动。为打造无障碍环境,北京冬残奥会三个赛区的基础设施做出数十万处提升;全国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中有81%的出入口、56%的服务柜台、38%的厕所进行了无障碍建设和改造,中国8500万残疾人的生活将从中受益。

  一位盲人的手掌上映出了国际残奥委会标志,经过手手相传,印在了每个人的掌心。他们中有肢残的公益活动志愿者、运动员、医生,有视力残疾的模特、小学生,也有残疾人与健全人携手的夫妻和双胞胎兄弟……残健共融的人们相互鼓励支持,情感在此汇聚交融,温暖世界。

  这是历届残奥会与冬残奥会在“国际残奥委会标志展示”环节中呈现出的最小标志,聚众“小”才能成真“大”。人们将残奥精神铭刻在心里,生生不息,它将感召着越来越多的残疾人通过体育去改变。

  作为改变的新起点,这届冬残奥会将为世界友人提供一个沟通、交流、分享的平台,它将成为一条纽带,将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不同命运的人们汇聚在一起,为共筑更加和谐的世界携手向前。

残奥会心得体会14

  第十五届夏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巴西“足球圣殿”、里约的马拉卡纳体育场盛大开幕。

  再一次,马拉卡纳体育场被漫天焰火照亮,再一次,里约热内卢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刚刚成功举办过奥运会的这座城市,在7日的夜晚为世界奉上了一场满溢着温情与勇气,又体现了科技与关怀的残奥会开幕式。

  轮椅飞跃马拉卡纳

  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克雷文在全场的欢呼声中出现在看台上并启动倒计时。15米高的巨大数字由10到1的顺序从体育场顶端渐次落下,而在最后一刻,极限轮椅运动员阿伦·福瑟灵厄姆沿着场内的巨型斜坡,穿越代表着“零”的黄色圆圈,飞跃马拉卡纳体育场。据组委会介绍,阿伦是世界上唯一一名可以在轮椅上完成该动作的人,对他而言,轮椅并非是残障人士的工具,他的梦想则是设计出最为动感的轮椅。

  这一举动所包含的勇气范文写作,完美地诠释了本次开幕式的主题“心无边界”。

  机械手臂与我共舞

  组委会之前透露残奥选手艾米·珀迪将在开幕式上登场,但在发布会上所说的与珀迪互动的“神秘嘉宾”直到今晚才终于揭开面纱——名为库卡的机械手臂突然出现在场地中央。珀迪翩翩起舞,手臂也随之响应,双方似乎扮演着对方的舞伴,却又在舞蹈的动作上悄悄地较劲,随着珀迪的动作愈发自由与写意,库卡似乎终于明白自己无法在与人类的“斗舞”中取得胜利,低头向珀迪致意。

  这一机械手臂由德国工业机器人制造商库卡生产,该公司在39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机器人、自动化与技术解决方案。库卡作为该公司生产的机器人则应用于诸多工业领域。今晚出现在观众面前的库卡机械手臂高米,米宽,2米长。尽管它的重量超过吨,但动作仍相当灵活。

  亲情支撑运动梦想

  足球几乎是巴西的'代名词。在大街小巷,草坪海滩,随处可见的是追逐着足球而挥洒着汗水的人们。而在这样的一个国度,如果因行动不便而不能站在绿茵场上,对一个孩子而言是莫大的遗憾。

  现场大屏幕展示了一个动人的故事,一位巴西的父亲法莱罗为自己残疾的儿子设计了一款特殊的球鞋,爸爸与儿子的脚可以紧紧地绑在一起,孩子可以站在梦寐以求的足球场上。大屏幕上是皮球滚进球门时孩子们脸上惊喜的笑容,家长与他们一起在绿茵场上感受着欢乐;现实中,一束追光静静倾泻下来,他们护卫着国际残奥委会的旗帜出现在今晚的体育场内。

  这一发明广受欢迎,也启发了法莱罗在随后将其发扬光大,到现在,一个以通过穿上此类球鞋罚点球决胜的锦标赛已经发展成熟,赛事参照世界杯赛制,拥有奖杯、个性化的球衣,还有开幕时的音乐表演。

  楼梯天堑亦变通途

  本届残奥会的火炬传递采取现实与虚拟相结合的方式,网络世界里,圣火所经过的地区随着人们的关注而变成一片火红;而在现实中,于6日抵达里约热内卢的圣火在经过了基督山、依帕内玛海滩等著名景点的传递后到达马拉卡纳体育场,来到最后一位火炬手克洛多瓦尔多·席尔瓦手中。

  席尔瓦是巴西在残奥会上获得奖牌最多的选手,他曾收获13枚奖牌,其中有6枚金牌,但在即将到达火炬面前时,轮椅上的席尔瓦却被楼梯阻挡了去路。此时骤降大雨,全场观众的心也悬了起来,他们突然意识到自己平常使用的楼梯对于席尔瓦们来说仿佛天堑。就在此时,坡道从楼梯中缓缓伸出,席尔瓦驱动轮椅驶上平台,点燃火炬,观众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同时燃放的焰火照亮了整个马拉卡纳体育场。

  组委会表示,这一环节旨在体现对世界的美好愿景:每一个人都应平等地享有同样便利的生活。

残奥会心得体会15

  3月5日结束的北京冬残奥会冬季两项女子短距离(视障)比赛中,中国运动员王跃和杨倩茹分获第四名和第五名。“虽然看不清世界,但想让世界看到我们。”赛后,中国运动员道出心声。

  北京冬残奥会冬季两项女子短距离(视障)比赛共有9名运动员参赛,其中有两位是中国运动员。根据出发名单,中国运动员杨倩茹在引导员于洪顺的引导下第2个出发,王跃在引导员李亚林的引导下第5个出发。在和引导员的密切配合下,两位运动员顺利完成了比赛,王跃获得第四,杨倩茹获得第五。

  “今天的'表现比赛前预期要好,我发挥出了自己的实力。”赛后采访中,杨倩茹对比赛结果非常满意。

  20xx年出生的杨倩茹是来自北京的运动员。刚进入北京残奥越野滑雪队时,身高一米七的她体重只有90斤,连完成训练都非常困难。为了变得强壮,她每晚睡前吃5个鸡蛋,为了追赶队友,她早晚各加练一堂课。终于,她的身体越来越强壮,和他人的差距也越来越小,并在亚洲杯上夺得两枚银牌。

  杨倩茹说,她要感谢所有支持她的人,尤其是引导员和教练。“他们当中缺了任何一个,都不会成就今天的我。”杨倩茹说,比赛过程中,引导员于洪顺一直在为她喊加油,给了她克服困难的勇气。

  “我从来没选择放弃,我会比从前更努力,更坚定。”本届冬残奥会,杨倩茹还将参加残奥冬季两项中长距离项目的比赛。

  22岁的王跃来自河北秦皇岛,接触冰雪运动时刚满17岁。作为一名残疾人运动员,在训练的道路上,王跃遇到的困难常人难以想象。但无论多困难,她都从未想过放弃。

  终于,在北京冬残奥会的舞台上,两人挑战自我,向世界展现了视障运动员的风采。

【残奥会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冬残奥会心得体会03-11

闪耀冬残奥会赛场心得体会01-20

残奥会作文06-02

冬残奥会罕见名场面心得体会04-28

闪耀北京冬残奥会赛场心得体会04-22

关于残奥会作文03-01

冬残奥会作文03-15

闪耀冬残奥会赛场心得体会13篇01-21

北京冬残奥会罕见名场面心得体会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