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文档下载>心得体会>《墨池记》读后感

《墨池记》读后感

时间:2023-12-20 08:27:09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墨池记》读后感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墨池记》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墨池记》读后感

《墨池记》读后感1

  只是因为勤学苦练,羲之竟染黑了一池清水;正是因为勤奋不懈,羲之终获得了“书圣”之美誉,为万人效仿,为后人敬仰。可见“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书法并不是分秒即成,浮云是因为水勤奋不懈的上升才得以俯视众生,惊龙是因为在深潭中锲而不舍的试飞才能够一展雄姿。所以说,成功源于勤奋。

  人人都想要自己达到成功,可成功的并不是每个人,重要的差距便是勤奋。羲之之书晚乃善,为达成功染黑池水,可见其勤奋;怀素和尚为练书法竟将秃笔堆成“笔冢”,可见其勤奋;苦香菱为了学习高雅的`诗,孜孜不倦,连梦中都在诗中徜徉,可见其勤奋;贝多芬为了练成清新灵动的琴法,将手指弹得发烫,可见其勤奋。于是,因为勤奋,他们成功了。“应知学问难,在乎点滴勤”,各种技艺的练成无不是熟练的结果,而若想熟能生巧,只有勤学苦练,这种技艺才能成为人的一种本能,人才能依靠这种后天的本能取得成就。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不勤奋就不可能成功。江郎才尽,仲永之伤,无不是不勤所致。只想凭借自己的所谓天资就取得辉煌,是不现实的。马丁路德说:“良机对于懒惰没有用,但勤奋可以是平常的机遇变成良机。”倘若不勤,即使有机遇也不会懂得珍惜,因为自己未付出努力,不会懂得机遇的难得。只会一味幻想着有朝一日自己能突然成功。直到最后,懒惰者继续幻想,而勤奋者却抓住了机会,又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成功。

  每个人的面前都有一个水池,隔岸便是成功。成功与否,只在于是否愿意如精卫一般用自己的勤奋填平水池,将水池变成坦途。所以只有在乎点滴的勤奋,才能像浮云和惊龙一般傲视众生,享受成功。

《墨池记》读后感2

  小时候,我总有一个理由来为我的学业不精开脱——“大概是他更有天赋吧,”可当我读过曾巩先生的《墨池记》后,懂得了这叫天道酬勤。

  《墨池记》中的“墨池”就是传说中书圣王羲之的墨池遗迹,可曾巩巧妙借题发挥,撇下“墨池”之真假不着一言,而是说王羲之的成功取决于其后天的'不懈努力,从而使《墨池记》达到“劝学”的效果。

  说起曾巩,其努力实在一点儿也不亚于书圣王羲之,才学也一点儿不亚于唐宋八大家中任何一个,王安石赞:“曾子文章众无有,水之江汉星之斗”,苏轼称:“曾子独超轶,孤芳陋群妍。”但曾巩本人用《墨池记》告诉我“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对呀,你我都平平无奇,你我都是芸芸众星中的一个,但你如精卫填海,用勤奋填平大海;你如羲之练字,用勤奋染黑“清池”;你如曾巩,在世人的赞扬声中轻描谈写又意味深长的道一句“非天成也”。于是乎,我终于看清曾巩是何其清醒,而我,又何其有幸。

  有幸早些明白了——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不勤就不能成功。江郎才尽,仲永之伤,无不是不勤所致。马丁路德说:“良机对于懒惰没用,但勤奋可以使平常的机遇变成良机。”如果只一味幻想着有朝一日自己就能突然成功,那么直到最后,懒惰者继续幻想,而勤奋者却抓住了机会,通过努力取得了成功。

  对未来的真正慷慨,是把一切都交给现在。站在宣纸旁说“我真有天赋!”不如用毛笔一次次将清池浸成墨色。仰头望天痴人说梦,不如低头看着脚下的路慢慢向前走。

  天道酬勤,待心里的墨池浸满勤奋的墨汁,待我们学业有成时,我们也能如曾巩和王羲之一样淡然道一句:“非天成也。”

【《墨池记》读后感】相关文章:

墨池记08-16

《墨池记》08-16

《墨池记 》08-16

墨池记说课稿08-06

《墨池记》 设计08-16

语文 -墨池记08-16

墨池记  示例08-16

24.墨池记08-16

墨池记 教学建议08-16

《上学记》读后感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