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党政资料>事迹材料>郭孝义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郭孝义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时间:2022-08-17 20:32:05 事迹材料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郭孝义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郭孝义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郭孝义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郭孝义,男,汉族,1956年11月出生,芝阳镇东英村原党支部书记,高中文化程度,197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4年1月退伍回乡后,曾任代理教师、村党支部委员、村委主任,1999年10月至2006年任村党支部书记。2006年11月21日,在为村抽水站拉运自来水管途中,因过度劳累从车上跌落,经抢救无效,于次日不幸以身殉职,年仅50岁。郭孝义同志在部队服役期间,先后荣获嘉奖11次,4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7年3月,中共韩城市委追授郭孝义同志"优秀农村党支部书记"称号,2007年6月,中共渭南市委做出了《关于开展向优秀农村党支部书记郭孝义学习的决定》。2007年7月,原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李锦斌深入东英村,看望慰问了郭孝义同志的亲属,并和东英村的党员干部进行了座谈,对郭孝义同志的先进事迹给予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原省委书记赵乐际,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马中平分别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对郭孝义同志的先进事迹进行挖掘整理,宣传推广。

  忠孝仁爱  大德大义

  在青年时期,郭孝义就立志"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终生","把一生交给党安排".1976年12月,他积极响应祖国号召,投身军营,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战士。在8年的军旅生涯中,他先后跟随部队转战南北,在西藏、河北、北京等地逢山开路,遇河架桥,将青春年华献给人民军队和祖国的建设事业。他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在新兵集训期间因表现突出受到连队嘉奖。任炊事员期间,为了给战士按时准备可口的饭菜,他总是起早贪黑,任劳任怨,双手冻伤仍坚守岗位。任保管员期间,一丝不苟,从未出过差错,坚持原则,被誉为"铁面保管";为了节约材料,他经常利用星期天,把用过的水泥袋收集起来,将零散的水泥重新装袋;把用钝的钢钎重新加工,投入使用。在任班长、副排长、代理排长期间,刻苦钻研,勤学苦练,熟练掌握了测量、打桩、放样等多种技能;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开山放炮、打风枪等脏活、累活、难活、险活总是一马当先,多次负伤,多次因劳累过度昏倒在施工现场;关心战士,无微不至,新兵入伍,他一个个手把手地教技术、传经验;战友生病,他洗衣做饭,甚至把洗脚水送到床前,战士感动地说,"郭排长像父母一样对待我们。"他当战士,是一个优秀的士兵;当班、排长,带出了过硬的队伍,出色地完成了川藏公路等工程项目的施工任务。在任代理排长期间,所在排曾荣立集体三等功。

  郭孝义同志在部队服役期间,各方面表现优秀,完全有条件转为志愿兵或提干,但因为他早年过继给叔祖父,为了照顾体弱多病、行动不便的老人,他还是选择了申请退伍,回到了生他养他的东英村,尽起赡养老人的孝道。随后的日子里,他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在为生计奔波的同时,时刻不忘对老人的精心照料,经常为老人洗头洗脚、揉肩捶背。每逢外出,他都忘不了给老人买些油糕、水果。有一年叔祖母生病,他数十天守候床前,端饭熬药,照顾起居。同时,他虽然过继给了叔祖父,但还时常主动帮助父母干担水、出粪、收麦等重活。就在去世的前一天,他虽然三次往返县城,为给村上购买水管,自己顾不上吃顾不上喝,但还给父母买了两个肉夹馍。

  大义有忠孝,处处见精神。郭孝义是个孝子,更关心村上的事情。1992年,村小学教育质量差、授课老师缺,学生纷纷转学、辍学,当村党支部书记请他担任月薪不足百元的代理教师时,他欣然接受,一干就是三年,而且很快改变了教学质量低下的状况,所带班级连续三年在统考测评中名列全镇第一。村民说:"把娃交给孝义,我们放心。"

  1999年,面对本村地处旱塬,没有区位优势、没有资源优势、没有集体积累、村民摆脱不了贫困的现实,他放弃了月薪1800元在外打工的工作,毅然接受党员群众的重托和期待,挑起了东英村党支部书记的重担。从此,他把自己完全交给了党和人民,交给了东英村,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公家人".村上的每项工作他都尽职尽责,村民的大小事情他都记在心上,群众的困难他都倾心帮助,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他都全力贯彻。通村公路饱含着他的艰辛和拼争,引水工程渗透了他的心血和煎熬,椒果产业凝结着他的智慧和汗水,贫困家庭留下了他的爱心和温暖。

  为了孝敬老人,郭孝义放弃了美好前程;为了党的事业和村民利益,郭孝义献出了自己的一切。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把群众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与对家庭、亲人的浓浓亲情在郭孝义身上得到了完美的统一,得到了叠合与放大。

  艰苦奋斗  百折不挠

  东英村地处韩城浅山台塬,全村4个村民小组、191户819人,耕地面积1518亩,是一个"靠天吃饭"的贫困村。郭孝义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在第一次全体党员大会上立下军令状:"不解决群众的吃水难、行路难,不给老百姓办实事,不让村子换容颜,我就不当这村支书!"为使全村人摆脱贫困,走向富裕,他在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紧密联系村情实际,提出了"努力改善基础设施,大力倡导椒果产业,积极发展多种经营,不断拓宽致富渠道"的发展思路,并不遗余力、坚持不懈地付诸实施。

  东英村三面环沟,唯一通往村外的道路只能容一辆三轮车通过,而且坡陡沟深,路面凹凸不平,雨天泥泞不堪,无法通行,给村民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农产品出村难成为制约村上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瓶颈".郭孝义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修路。由于村集体没有一分钱,不少人认为东英村根本没有实力修好出村公路,但是,郭孝义决心已定,义无反顾。首先召开"两委会",动员村干部带头垫资。他满怀激情地对大家说,"现在咱村修路的启动资金是个零,如果咱这些干部不愿意垫钱,群众就更没有人垫了,咱全村人仍要走老辈人走过的路,过这永远翻不了身的穷日子。如果是这样子,村民要咱这些干部干啥!我孝义就是把命搭上也要把这路修了。"会后,他立即把家中最值钱的耕牛卖了1300元,全部上交村上,作为修路资金。随后,采取召开村民大会、挨家挨户做工作等办法发动群众。在他的感召带动下,干部群众纷纷出钱出力,很快实现通村路面的拓宽和砂石化。在随后铺设沥青的过程中,资金缺口更大,他以个人名义在信用社贷款5000元,甚至不惜犯大忌将兄弟三人共同为父母购置的棺板卖了1100元,全部投入到道路建设上。就这样,他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克服重重困难,终于修好了1.9公里通村公路,实现了东英村几辈人梦寐以求的夙愿。

  路修好了,村民出行方便了,花椒、苹果商进村方便了,郭孝义却"失踪"了。原来,村上修路欠下的工程款还未还清,工程队多次上门催债。情急之下,郭孝义悄悄跑到离村一百多里的桑树坪西沟煤矿,主动向矿长要求做了三个月最累、最脏、最危险的活儿,挣了4500元,还上了工程款。

  吃水难、灌溉难,是困扰东英村祖祖辈辈生产生活的又一大难题。过去,人们吃水要从一百多米深的井里用辘轳往上绞,即使青壮劳力一晌也绞不了几桶。每逢井水枯竭,村民就得到5里外的深沟里背水。人畜饮水困难,农田灌溉更无从谈起。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曾帮助修建了一座西南水库,但因设计、管理等原因,长期难以正常运转。为了解决缺水这一难题,2001年,郭孝义又把水站修复、扩建作为主攻目标。他东奔西走,四处求助,硬是把原来不在计划内的东英村水站修复、扩建工程挤进了韩城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争取资金22万元,并率先拿出自己的4000元积蓄,发动村民集资2万多元,安装了3寸148米高扬程潜水泵一台,铺设管道1880米,衬砌渠道2000米,累计开挖回填土方3200立方米,组织群众投劳640个。工程建成后,大大提高了全村人畜饮水供水保证率,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0%以上,设施灌溉面积达到1200亩,有效灌溉面积由改造前的300亩提高到800亩,年可增加农业总收入17万元,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花椒种植是韩城农业的优势主导产业,但由于种种原因,东英村花椒种植面积小、管理水平低,直接影响村民的收入。他上任后,大力推广花椒种植,改良品种,扩大面积,提高管护技术,全村花椒种植由1999年的8.5万株提高到13.9万株,收入从68万元提高到119万元。

  为了使村上产业结构更加合理,根据平时学习和掌握的知识,郭孝义引导村民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订单农业,引进高酸苹果,栽种新品柿子,大力发展养殖业。为了提高农民科技致富意识,他把市、镇农技人员请进村,吃住在自己家,为村民讲解苹果和花椒栽植管理知识,并定期为村民分发播放科技光盘。针对一些村民把科技培训看作是"弄闲事,凑热闹、耽误农活"的错误认识,他通过广播动员、板报宣传、入户劝说,促使村民逐渐理解接受,学科技、用科技、依靠科技致富在东英村蔚然成风。同时,他还积极组织农民发展养殖业,竭力帮助解决村民兴办养殖场中存在的自身难以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养猪大户郭存超多年养猪效益不好,在他一筹莫展时,郭孝义来到他家义务为他焊接猪槽,帮他分析赔本原因,教他按照市场规律调整饲养周期,使猪出槽时间正好赶上猪肉价上涨的时段,结果当年就盈利7000元,加上花椒、苹果,每年收入在3万元以上,盖上200多平米的新房。他说:"没有郭支书的帮助就没有我今天的幸福生活。"在郭存超的示范引导下,东英村养猪户达70多户,年生猪存栏过千头,成为北鼎塬第一大养殖村。为了解决村民郭健勇养鸡没有场地的问题,郭孝义几天几夜跑前跑后同村民和其他干部商量,将村初小停办后闲置校舍腾出来无偿给郭健勇做鸡场,经常到鸡场了解情况,鼓励他好好干,为东英村群众带个好头。一次,郭孝义外出开会,得知镇上要举办一个养鸡培训班,回到村后连家门都没进,就跑去把这个消息告诉了郭健勇。在养鸡遇到挫折,郭健勇想打退堂鼓时,郭孝义帮他分析原因、树立信心,鼓励他哪里跌倒哪里爬,并表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包括需要资金,都会全力帮助。一年之后,郭健勇养鸡存栏达到近2000只,年收入2万元以上,走上了致富的路子。随着全村养殖业的发展,郭孝义看到建沼气是发展生态农业的有效途径。2006年初,他专程到外地考察,回来后,动员郭同川在家里建起沼气池,并准备试点成功后在全村大力推广。

  任村党支部书记近8年来,郭孝义带领村"两委"一班人,用忘我工作、顽强拼搏的精神,不断拓宽群众的致富渠道,使东英村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截止2006年底,全村共栽植花椒880亩、苹果350亩、柿子100亩,生猪1000多头,农业总收入由154.47万元增长到2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490元增加到2403元, 60%的农户盖起了瓷砖贴墙、高大宽敞的楼板房,90%的家庭拥有彩电、VCD、音响等家用电器,有些村民还购买了小汽车,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雏形正在逐步形成。

  群众心中有杆秤,称出了郭孝义的品行,称出了郭孝义的党性,称出了郭孝义的不凡业绩。郭孝义在非常艰苦的环境中,以超乎常人的顽强毅力,为东英村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东英村群众积极主动给各级领导诉说郭孝义的品行和成绩,自发用各种形式宣传和展示郭孝义的艰辛和业绩。

  甘于牺牲  无私奉献

  "不管啥事,都要贴近群众的心、把准群众的脉。"这是郭孝义常挂在嘴边的话。群众的利益是他思想的"起点"和"落点". 他始终坚持以民为本,奉民为天,心系群众,无私奉献。为了群众的利益,他殚精竭虑,呕心沥血,肝脑涂地,无怨无悔,达到忘我的境界,让群众感受到心贴心的温暖。

  东英村村民说,为了村里的事情,郭支书跑断了腿、磨破了嘴。2006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在芝阳镇展开。收合疗经费时,有的村民有抵触情绪,说:"现在不交农业税了,你们又变着戏法儿收合作医疗费,这不是给我们增加负担么?"面对群众的不理解,郭孝义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党和政府给咱农民定的好政策,咱就是再苦再难,也要为村民把这项‘民心工程’办好,一定要让老百姓享受到合作医疗的好处。"他和镇上的包村干部出东家进西家,挨门挨户、苦口婆心地讲合作医疗的好处。村里有几家农户在城里务工、经商,为了让他们也能及时参加合作医疗,他把这几户一一登记,利用进城办事的机会上门收取合疗费。为了推进工作,他自己掏钱为群众办回了合作医疗证。因为他的扎实工作,经济尚不富裕的东英村实现了95%的参保率,成为芝阳镇率先完成合作医疗的村子。

  东英村水站位于离村子有四五里路的沟里,抽的是泉水,每隔一段时间,淤泥就把水泵堵上了,村民吃不上水、浇不成地。为这,郭孝义经常与懂机电的父亲和几名党员干部下到深沟清理淤泥、修护水泵。2006年,为了弥补几次战友聚会都未能参加的缺憾,他原本打算一定要参加战友30年聚会,却因和父亲忙于清理水泵淤泥没能去成,受到战友埋怨。有一次,水站变压器盖子被人打开,郭孝义晚上就住在附近村民家,一夜起来八九次抓小偷。2006年4月,自来水补偿器被盗,为了保证群众吃水,他向村民郭海乾借了800元,将过去的旧补偿器修好。几天后,他把自家的猪卖掉,给郭海乾还了借款。

  2003年8月,东英村一带接连下了十几天连阴雨,村里一些农户包括他家的房屋经不住长时间的水泡雨淋出现了险情,但他不顾自家房子的危险,每天多次逐户实地察看群众灾情,及时采取防范措施。村民张选彬的爱人正坐月子,不愿意搬离已经出现裂缝的危房,在郭孝义反复劝说和督促下,他们一家刚搬出危房,当天夜里,危房就塌了。事后,张选彬和爱人逢人便说:"要不是郭支书,我们一家就没命了。"聋哑人张彦翔的家也在这次连阴雨中倒塌。天一晴,郭孝义带着村组干部义务为他家盖房。盖到最后缺少四五百块砖,郭孝义就叫人将自家刚刚倒塌的院墙砖拉去用了。而他家的这面院墙却一直没顾得上重新垒砌,直到他去世,这面院墙还是用砖头简单垒起来的。因为少了几百块砖,这面院墙比周围邻居的都要矮一截。

  为了不让大伙受损失,每次使用新化肥、农药时,他都用自家的果树做试验。在一次新农药的试验中,他家新栽植的32棵苹果树全部烧死,但却避免了全村果农遭受更大的损失。

  村里有几户困难户,郭孝义时刻把他们的生产生活挂在心上。郭喜民是全村最困难的贫困户,为了帮助他,郭孝义费尽心思。为了解决郭喜民家的苹果因质量差卖不出去的问题,郭孝义找到客商,动情地说:"村里其他人的苹果收不收我不操心,这人的苹果一定要收。他的生活太难了。"客商为他的行为所感动,二话不说,把郭喜民的苹果不论好坏全部优惠收购。郭喜民的父亲去世无钱安葬,郭孝义组织村民募捐,并亲自张罗,主持操办,为他节约了一大笔钱。为了帮郭喜民走出困境,郭孝义托人给他贷款买了一辆三轮车搞运输,使他的日子逐渐好了起来。2006年8月,郭孝义去世前3个月,郭喜民家盖新房,上梁那天,郭孝义又是贴对子、又是放炮,比自己家办喜事还要高兴。

  贫困户张爱玉家里7口人,两个儿子都患有残疾,生活极其困难。郭孝义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与村"两委"干部商议后,将村上的一处公房无偿让她居住办商店。张爱玉二儿子因风湿病年近30还没说上对象。郭孝义利用农闲,跑前跑后为其介绍对象。如今张爱玉的孙子已经会满地跑了,她逢人就说:"如果不是郭支书,我娃怕是还没娶上媳妇呢。"

  村民张彦福的房子着了火,郭孝义第一个冲上房顶,奋力扑救,衣服多处烧焦,人也成了灰人。事后张彦福带着礼品对郭孝义表达感激之情,他谢绝了礼物,拉着张彦福的手说:"只要你在外包工时多带些人出去打工,村民富裕了,这就是对我的回报。"

  2004年秋,在修复水站时,村民郭科乾被倾倒的支架砸破了头,昏迷过去,郭孝义及时把他送到医院。随后四处奔波,东拼西凑筹集药费4000多元,为郭科乾治病。他还亲自护理,端药喂汤,直至郭科乾病愈出院。2005年,村民郭虎权的女儿考上大学,5000元的学费成了拦路虎。郭孝义得知情况后,在自己同时供养两个孩子上大学,经济极为拮据的情况下,给郭虎权500元资助,帮他渡过了难关。

  每逢节假日,他都要到10多位老寿星家拜年慰问,拉家常,了解他们的冷暖,关心他们的生活。就在他殉职的前10天,他还同二组85岁的郭养善老人促膝谈心,了解老人的生活需要和困难。

  一年365天,不管春夏秋冬,不管刮风下雨,只要他收到邮递员送来的信件、报纸、杂志,他都亲自送到每一户村民的手中。在他去世时,包里还装着为村民办好的身份证。

  只有心系群众的人,才会融入群众;只有融入群众的人,才会关爱群众;只有关爱群众的人,才能帮助群众致富。郭孝义同志就是这样,在细微之处洞察着百姓的喜怒哀乐,关心着群众的饥寒温暖。他始终把自己作为一个公家人,用平凡书写了伟大,用简单镌刻着丰碑。

  廉洁奉公  严于律己

  郭孝义同志担任村干部以来,艰苦朴素,克己奉公,严于律己,清正廉洁,两袖清风,一身正气,始终保持了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

  郭孝义任村干部十多年,为了村里的公益事业,为了村民的事,他一次次慷慨出资难以计数,而为自家的事情却舍不得多花一分钱。他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服役时的几套军装,他穿了洗,洗了穿,竟然穿了二十多年,衣服上补丁摞补丁。2006年11月21日出事那天,他仍穿着那身旧军装。他一直住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上辈人留下的摇摇欲坠的土屋里,厨房里边隔开一个不足6平方米的空间就是他的卧室,狭小的土炕睡觉时连腰身都伸不直。家里逼仄,他不得不让儿子住在父亲家。他家没有一件值钱的东西,没有彩电,没有自行车,没有衣柜,来了客人屋里连坐的地方都没有,只能端出3个小板凳。女儿郭利平上初中时,别人家的孩子每周生活费都在50元左右,但是他只能给女儿5块钱的生活费,孩子不得不一分一文地抠着算着花,让一个花季少女感到窘迫难堪。儿子在邻乡上高中,家里没有钱买自行车,每周不得不步行40里往返学校。他安慰孩子说,这样既能锻炼身体,又有助于思考问题。

  郭孝义的生活很艰辛,但是从来没有向上级提起过自己家庭的困难,从来没有向组织提出过任何特殊要求。他家住房紧张,大家有目共睹。他弟弟多次要替他争取一院庄基建新房,但他考虑到村子土地紧张,应该首先考虑群众的困难,始终没有申请过。在他担任村干部的十几年里,家里因公接待、因公外出费用等公务开支,都没有在村里报过账。有人说,"为了村上的事,报一点饭钱是应该的。"他却说,"村上没钱,能省一点是一点。"村里的广播站设在他家,有人建议,你家的电费就不用交了。可他说,"不行,我不能因为这个就白用电。"他不但没有占便宜,而且连村上广播用的电费,都分文不差地交上了。

  2003年发放粮食直补款,最后剩余3元钱没着落,有人说干脆买一盒烟,大家一抽算了。郭孝义听后,脸马上一沉:"抽什么烟!3元钱虽少,它关系到上级粮食直补政策的兑现和落实,让群众知道了,怎样看待咱们村干部。"随后他带着大家把所有的账本搬出来,逐人逐户一项一项核对,直至凌晨1点钟才终于发现是把三组郭百川的地亩数字搞错了,少算了3元钱。第二天,他亲自将钱送到郭百川手中。

  2006年11月20日,是郭孝义出事的前一天,东英村已经三个多月没有下过一场透雨。北鼎塬上的几百亩苹果受到干旱威胁,将严重影响来年的质量和产量。村上决定铺设水管浇灌,但又没钱买水管,郭孝义急得团团转。恰在这时,远在武汉上大学的女儿打来电话要生活费。郭孝义犯难了,家里卖苹果攒下的1300元是留给女儿的生活费。这个夜晚,郭孝义失眠了,他权衡之后,对妻子说,"集体的事大于天,管子铺不好,全村的损失就大了,娃的生活费再另想办法。"凌晨4点,他揣上1300元钱带领3名村干部进城购买水管。当天他从市里往返三次,终于选定了质优价廉的水管。如果货主送货上门,只要30元送货费,但得等到晚上;如果当即拉回,就得专门雇车,需要70元运费。衡量再三,为了省下40元钱,郭孝义决定还是由货主送。当天晚上,送货的汽车由于对路况不熟,陷入了离村子十多里之外的路边沟槽里。正在村民家里收合作医疗费的郭孝义得知消息后,对村会计郭同川说,"咱是公家人,咱俩走,就不麻烦别人了。"他俩开着三轮车带着绳和铁锹等工具,用了一个多小时总算把货车拖上了路。晚上10点多在返回村子的途中,因为当天来回奔波没顾得上吃一口饭,过度的饥饿劳累和寒冷,加上道路颠簸,他不幸从三轮车上栽下,头撞到了路边的硬坎,致使大脑出血,医治无效去世。弥留之际,他艰难地吐出了生命的最后两个字:"管子".没有给妻子儿女留下一句话。

  2006年11月27日12时,当郭孝义这位平凡中蕴育着伟大、普通中书写着崇高的英雄灵柩缓缓由40多名青年抬护出门时,哀乐声、恸哭声连成一片,泪水、雨水迷茫了一双双眼睛,500米长的送葬队伍,将泥泞不堪的山村小巷挤得水泄不通。村上出嫁的姑娘携夫带子赶回来了;在外工作人员不论职务高低、路程远近赶回来了;曾经同为青藏公路建设兵的战友们也从西安、渭南、韩城各地赶来了;附近及河南等地的果商赶来了;全村数百名群众怀着悲痛的心情为其送行,老人们也相互搀扶着走在泥水交融的道路上,为他们认准的"好人"送最后一程。临近墓地时,村民将他的灵柩虔诚地举过头顶,以表示对他们好支书的崇高敬意。在悼念郭孝义的日子里,村民们自发为他书写了"任支书,恪尽职守,两袖清风,黄沙吹去方显金;为村民,呕心沥血,肝脑涂地,衣带渐宽终不悔"、"孝风传梓里,一心为民,浩气长存天流泪;义节昭后人,政绩犹在,精神不死地放悲"、"德于忠厚,情于无私,满腔热血献乡梓;穷亦斯人,富亦斯人,齐天厚德耀后人"等一幅幅感人至深的挽联,生动形象地概括了郭孝义平凡而伟大的一生。

【郭孝义同志先进事迹材料】相关文章:

学习李安喜同志先进事迹材料06-02

王伯祥同志先进事迹材料09-10

杨善洲同志生平简介和先进事迹材料09-20

学习牛玉儒同志先进事迹心得07-17

魅力孝义作文08-23

学习李兆雄同志先进事迹有感07-19

学习王强同志先进事迹活动总结08-24

先进个人先进事迹材料02-06

学习牛玉儒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08-24

先进家庭事迹材料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