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扬互转

时间:2022-08-15 07:22:29 写作技巧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抑扬互转

  抑扬互转
  
  文/付敢泽 刘敏波
  
  【技法阐释】
  
  抑扬,本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在写作方面则指情感的贬与褒,气势的敛与发,笔力的柔与健等。它是作者描写景物、抒发情感、渲染气氛或展开故事、刻画人物、说理议论时常用的艺术手段之一。唐彪《读书作文谱》说: “凡文欲发扬,先以数语束抑,令其气收敛,笔力屈曲,故谓之抑;抑后随以数语振发,乃谓之扬。”可见,抑与扬在写作过程中对立统一且相互依存,二者并用,形成强烈的对比和巨大的反差,既可造成文势的波澜起伏,更能使艺术形象光彩照人,思想感情鲜明突出。
  
  抑扬的形式有四种: “欲抑先扬,欲扬先抑,欲抑先抑,欲扬先扬。 (刘熙载语)”。而最常用的是前二者。欲抑先扬,一般用来表现作者肯定或赞扬的人或事。其特点是为扬而抑,先贬后褒;抑是现象,扬是本质;抑为铺垫,扬为主体。如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写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由厌恶而尊敬,便以退促进,打破章法的平直,曲尽其妙地歌颂了她淳朴善良的品性。先扬后抑则一般用来表现作者否定或批评的人或事。其特点在于抬高跌重,以褒衬贬,对比鲜明,富于戏剧性和讽刺意味。如曹禺的《雷雨》第二幕写周朴园对“梅小姐”的态度由怀念到赶走,就如潮起潮落,入木三分地揭露了他冷酷虚伪的本质特性。
  
  运用抑扬,首先要注意二者的分寸,恰到火候,严禁喧宾夺主;其次须把握好它们的转化契机,浑然天成地表现人或事物的本质。如杨朔的《荔枝蜜》,开头厌蜂轻描淡写,后面赞蜂却用墨如泼,二者的转化契机则是作者在从化温泉喝上荔枝蜜。全文就如一个修短合度、敷粉得宜的倩女,亭亭玉立,楚楚动人。
  
  【例文演示】
  
  感悟小草
  
  湖北仙桃市仙桃中学 付家仪
  
  这几天心里很是烦恼。怕见父亲那张冷漠的脸,怕听母亲那些唠叨的话。这个暑假让他们搅得实在不安宁,每天书呀题的,不就是期末考差了点儿吗?何必硬把我往“苦海”里推。我可敬的父母,唉,人活着就该这么累?
  
  难得这个清晨,乘父母早出忙工,我匆匆起床,独自出行,来到这条幽僻的小路消愁解闷。夏秋之交,酷热已减,晨曦映照下的旷野尤其凉爽宜人。风很轻,庄稼、池塘、树林、村子,一切都静静的。偶尔传来几声和悦的鸟叫,那么活泼,那么自由。“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我真正感受到了陶渊明诗句的真谛。
  
  漫步在小路,远离了书案,我仿佛脱笼之鹄。
  
  小路笔直地延伸向前,两边的小草绿得发蓝,它们都顶着晶莹的露珠,像戴上了缀着明珠的桂冠,十分美丽动人。我放慢脚步,轻轻地,轻轻地,生怕惊醒了它们的好梦,抖落那一颗颗闪亮的露珠。“呀,这一棵棵小草,都低着头哩!”我蓦地发现,一阵惊讶,思绪被它们牵动,绵绵不绝……
  
  小草,是承载不起露珠的重量,还是在向露珠作虔诚礼拜?小草经受了一天骄阳的炙烤,干涸得几乎要冒烟了。水,成了小草生命的第一需要。而露珠在白天余热的威慑下,在夜间清风的扫荡中,经过了怎样的顽强抗争,才从雾霭中凝成一滴;而它们甘愿牺牲自己,一心洒落于小草,用生命来滋润小草。它们淳朴而无私,博大而真挚!这些小草们一律低垂着头,想必是出于无限感激,而不是满怀怨怒——尽管露珠显得十分沉重。
  
  每天,日出日落,露珠都这么倾注——
  
  每天,夜隐夜临,小草都这么低头——
  
  我驻足俯身,两眼定定地注视着近处一片茁壮的小草,心驰神往,默默无语。
  
  “再给我背一遍!”前边一个严厉的声音忽然打断了我的思绪。我直起身子循声望去,一位年轻的母亲手提书包,牵着一个小男孩迎面走来,看样子是上幼儿园或者补习班去的。小男孩把头低得很低,眼角噙着泪花,露珠儿般晶亮,也许他刚因逃学受过责骂。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他背得断断续续,“……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多难得的一片寸草心啊!我不禁心中豁然一亮:父母的爱不也就像这沉重的露珠,需要我们像这些低头的小草一样去珍惜吗?他们对我们的严厉不就是为了我们的成才么?我还烦恼什么呢?
  
  于是,我返身向家迈开脚步,踏上了我该走的路。这时,一轮绚丽的朝阳冉冉跃出了地平线,把我的全身镀得金灿灿的。
  
  【简评】
  
  本文是一篇以“感悟”为话题的考场佳作。作者以先抑后扬的笔法推波助澜,将自己对小草的感悟抒写得淋漓尽致。全文以作者的行踪一线贯穿,开头写“我”怨恨父母推“我”进“苦海”而出门散心,这是“抑”;中间写“我”见戴露的小草,感悟到它们对露珠的滋润之恩无限感激,这是转机;最后写“我”由眼前的小男孩背诵《游子吟》的场景触发情思,深刻地认识到小草精神的内涵,从而对父母产生敬意,则是“扬”。这样以“怨”托“敬”,不仅使文势跌宕生姿,而且突出了主旨。
  
  【拓展训练】
  
  相传清代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张英曾以一诗化干戈为玉帛,被世人传为佳话。一日,张公正专心研读,仆人送来一封家书,说家中正为三尺房屋地基与邻居发生争吵,望他火速归家,助阵夺地。张公读罢,撂信一笑,提笔写诗一首回复: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展信读毕,为之叹服,遂与邻居修好如初。
  
  请以“宽容”为话题作文。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写作提示】
  
  这是一个独词性话题。宽容是什么?宽容是一种自信,是一种气度,是一种境界。“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楚庄王为醉戏其妃的臣属灭灯绝缨,是宽容;邓小平与过去曾批判过自己的下级握手谈笑,更是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要学会宽容。如果写成议论文,可以就一桩事例切入,分析宽容的好处。如果写成记叙文,可以选择一些常人看来出乎意料的事,来突出人物的宽容美德。若要运用先抑后扬写法,可以先在情节发展中渲染人物电闪雷鸣的严厉一面,再展现其和风细雨的宽容一面,使之反差强烈,从而突出人物的鲜明形象。

【抑扬互转】相关文章:

抑扬顿挫造句01-13

英语高效课堂中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交互转换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