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范文大全>征文范文>职工读书征文

职工读书征文

时间:2022-08-19 06:29:30 征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职工读书征文

  职工读书征文

职工读书征文

  读《品三国》有感

  生产部/杨鑫

  三国是一个风云变幻,沧海横流,英雄辈出,令人神往的时代,不知多少盖世的英雄在那里大显身手,叱咤风云,正可谓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里有天下纷争,群雄并起;有英雄豪杰,君主谋士;有文韬武略,气贯长虹;有儿女情长,肝胆相照。三国给一代又一代人以英雄的豪迈,每当我们看到赵云单骑救主,诸葛亮火攻赤壁,张飞在长坂坡那声惊天一吼,在我们内心升腾的是无限的敬佩与正义感,我们从三国中看到了战争,看到了侠客,看到了谋士,我们成醉于其中……但是,我们不曾思考,也不曾问自己:"历史为什么会如此发展?诸葛亮为什么要选择刘备?袁术为什么最后会饿死于长亭?"三国在带给我们惊喜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疑问……

  然而,一位学者跳了出来,他用现代的眼光为我们解读了三国的历史,虽然不一定正确,但他仍被广大民众所接受和欢迎,正如他自己所讲的那样:"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这是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这是一些引人入胜的故事,这是一个津津乐道的话题。正史记录,野史传说,戏剧编排,小说演义。"他使更多的人对三国这段历史产生了兴趣,也是更多的人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一种新的理解角度,许多人恍然大悟:原来历史也可以这样读!这个人就是易中天,而他作品名为《品三国》。

  易中天,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从《百家讲坛》走出来的文化名人,在他如日中天的时候,收到的评论大多是溢美之词,如五月槐花,香气飘飘。在网上,竟然有网友放出话来:嫁人就嫁易中天!当然,易中天的魅力也着实让人着迷,他的文才,他的口才,他性格的温厚,他口碑的甚佳等等这些都可以从他的作品中反映出来。比如他为了形容项羽是妇人之仁,对虞姬和自己的战马非常有情意,他就说:"项羽真是太有人情味了,太招女孩子爱了,恐怕那时的女孩子嫁人要嫁项羽这样的了。"一部作品让我们看到了魅力十足的易中天,当然也有不一样的看法,于是,众多热门话题再次被放到台面上被人们热烈讨论着,品味着。

  从此,三国不再只为史学家和军事家所津津乐道,更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话题,而且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特别是各公司的老板,CEO,以及那些想做一番事业的人也纷纷参看。据一些例子,在曹操事业刚起步时,他的用人策略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就值得我们去借鉴和思考。曹操提出了如下政策:1名至实归,更重实际。2德才兼备,唯才是举,3重用清官,不避小贪4……这些政策时隔2000年仍未许多专业人士所采用,《品三国》让我们认识到三国时期的历史价值。

  《岛上书店》读后感

  电气室/庞俞文

  人们靠食物来驱赶饥饿,靠书籍来丰富精神世界。虽然工作忙碌,但还偶尔还是读几本书。在办公室里琳琅满目的书籍中《岛上书店》的封面和那句"没有谁是一座孤岛"吸引了我的注意,也让我开始了一段不一样的书本旅程。

  A.J.费克里是在彻夜无眠之际,拿起了离他手边最近的书《迟暮花开》。《迟暮花开》原是费克里最厌恶的书,但最后却成了他"砸中牛顿的苹果".不过,《岛上书店》对我来讲,算是生活中的一味调和剂,虽然看起来是平淡无奇的故事,但看完心里还是暖暖的,让我对工作和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岛叫艾丽丝岛。

  书店叫岛上书店。

  男人则叫A.J.费克里。

  费克里在艾丽丝岛经营岛上书店数十年,但命运却从未眷顾他,爱妻去世,生活拮据,一人独居,就连唯一值钱的珍藏版书籍《帖木儿》也遭窃。他的人生陷入僵局,他的内心也跟艾丽丝岛一样几近沦为荒岛。好在,好在离开荒岛上的路还是有的,尽管杂草丛生、四面临海、风波再起,但只要敢往前踏上一步,就能闻到草的清香,看到海的安宁,听到风的轻盈。

  玛雅就给了费克里这一踏步的力量和勇气。玛雅,一个两岁的小女孩,一个私生女,父亲不认她、不见她,母亲走投无路、投河自杀。她被遗弃在岛上书店,独自坐在一个角落的地板上,翻看书店里唯一一本儿童绘本《野兽家园》。

  "有人偷了你一本书,还有人给你留了一个孩子。"生活就是这样,总是在意外中开始。尤其当两种截然相同的命运相向而行时,前方总有一个站台,让它们在意外中相遇。费克里和玛雅便是如此。从此,他们相依为命,抱团取暖,携手前行。这与其说,是费克里挽救了生活处于绝境的玛雅,还不如说是玛雅挽救了孤独陷于绝境的费克里。是的,一旦一个人在乎一件事,就会发现自己不得不开始在乎一切事。因为在乎玛雅,费克里意外看到了被丢弃许久的《迟暮花开》,从而与奈特利出版社女销售代表阿米莉亚,与妻姐伊斯梅、警长兰比亚斯联成了生活中的网。

  阿米莉亚与男友话不投机,伊斯梅的丈夫习惯出轨,兰比亚斯刚刚离婚,他们每个人都是生活中的一座孤岛,有痛难言,有苦难尽。于是,玛雅成了费克里与他们之间的纽带,也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了转机。费克里与阿米莉亚相爱相伴相守,直至因病去世。伊斯梅和兰比亚斯也最终走到一起,并在岛上书店即将关闭之时,承接下来,继续经营。

  "没有书店的地方算不上是个地方。"兰比亚斯说得没错。

  "我们读书而后知道自己并不孤单。我们读书,因为我们孤单;我们读书,然后就不孤单,我们并不孤单。"费克里临终前对玛雅说的话,也是讲给我们听的。就此,孤岛不孤么?

  然而,生活并不简单,也总是在意外中结束。"你觉得有孩子就够了,可孩子会长大。你觉得有工作就够了,可工作并不像温暖的身体。"的确,费克里的离去,结束的是艾丽丝岛的一个时代,带走的是阿米莉亚迫于生计而领着玛雅离开小岛的匆匆脚步。

  对书和生活的热爱,这是作者所要表现的意图。工作这几年也有出差走南闯北的时候,书籍和音乐也渐渐成为我驱赶孤独的鸡汤,触景生情时耳机里传来的歌声或者书籍上的文字,都在说"嘿,我也是这么走过来的".有时候不知道命运会给你安排什么,当你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www.fwsir.com)一股脑的全都压在你得的肩上。而你能做只有默默地扛下来,走完这一段旅程。当你回顾这一段旅程的时候,没准嘴角还会微微上扬,对自己说"还不赖".

  国家的性格

  研发室/康硕

  随着国力的增强,中国以惊人的购买力在世界范围内刷新着存在感。可惜这种"烧钱"的方式没有让中国获得丰厚的利益并赢得应有的尊重,相反,"中国买空世界"的言论却甚嚣尘上。

  论实际购买力,美国和日本都强于中国,但负面的声音却少之又少。以德国为例,"高鼻子"对中国人的采购狂潮感到既兴奋又害怕,然而对美日这两大制造业"劲敌",却充满了心安理得的钦佩之情。忽略政体本身的差异,如果说欧洲小国对体量巨大的中国是"羡慕嫉妒恨",那么面对同样幅员辽阔的美国,为何没有产生深深的敌意?另外,一向正视历史的德国人,为何会对死不悔改的日本充满好感?

  为了解开心中疑问,我打开了这本《大国崛起》。此书共十二集,源自央视同名纪录片《大国崛起》,以时间为序讲述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美国九个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

  五百年间,性格鲜明的九大国家相继崛起:大航海时代赐予富于冒险精神的葡萄牙、西班牙以机会,却把探险的果实留给了善于经商的荷兰人;英荷的三次海战成就了保守的"工业革命之父"英国;自由思潮奠定了欧洲礼仪之邦法国;普法战争的胜利使团结的德意志走上了寻找阳光的道路;好战的俄国靠战争赢得尊严重返欧洲,十月革命开辟了新的发展之路;日本作为大国中唯一的东方国家,师从西方青出于蓝,迅速具备抗衡列强的实力,二战末期挑战沉睡的巨人美国,帝国梦就此终结;经过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的美国,通过第二次工业革命一跃成为世界最强国。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鲜明的性格让崛起的大国各具魅力,但越过崛起的顶峰,它们性格中的劣势也随之暴露。

  首先崛起的葡萄牙、西班牙、荷兰靠海上贸易、殖民统治获得财富,却因探险者固有的乐观性格错判形势走向没落;英国采取"孤岛"政治,脱欧入美;野蛮的俄国沙文主义使盟国怨声载道,大厦终倾;在浪漫主义法国,革命都像一阵风;固执的德国人总是在计划中贻误发展的最佳时机。

  性格特殊的日本,在被它侵略过的国家眼中,十恶不赦,但是在另一些国家看来,却魅力十足?它文化现代又传统,产品精致高级,人民内敛而有礼。实际上,日本国土狭小、资源匮乏,迫于压力促成了精益求轻的"工匠"精神;美国历经二战洗礼、石油危机、两伊战争,文化、经济、政治、军事都称霸世界,当称霸的野心使美国到达危机的边缘,总有一只制约的"手"将其拉回。

  然而,制约永远属于被动的拯救,没人能准确预测何时美国会"暴走";"工匠"的品格也只是个体行为,上升到国家层面,政客的短视让日本进退失据。

  反观中国,中华文明世代延续,原因在于中国性格中的"稳"字。中华文明,在稳中纠偏,在稳中发展。就像偏离航道的小船,划的越快,就会迷失的越远,直至难以掉头。急于证明自己,不如静下心来做事,不断的累积实力,才能赢得周围人的认可。这就是道家所讲的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古代智慧同样适用于现代,立国如此,做产品也是如此。在产品的研发过程中,没有高不可攀的科技,因为一切科技的发展都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灵感的火花就算闪现,也是一瞬,不能用于取暖;不必在成功的初期就沾沾自喜,因为坚持下去,必将取得更大的成绩。

  诚然,坚持不意味着无休止的"厚积",是择机的"薄发".时机的选择,是另一种经验的积累。总之,释然胜负、释然对手,释然观众,才会坚守信念,坚持到底。

  或许再过五百年,中国也不会出现在这份大国崛起的名单中。因为崛起只不过是一个虚名,不论崛起与否,只要中国智慧扎根于每片文明的土壤,中国产品造福于各国人民的生活,中国就必将赢得全世界推崇与尊重,并在历史上占据重要而独特的位置。

  读书是一种艺术

  装配/吴楠      

  读书是一种提升自我的艺术。"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读书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一本书有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叙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折射一个世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正是这个道理。读诗使人高雅,读史使人明智。读每一本书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悬梁刺股"、"萤窗映雪",自古以来,勤奋读书,提升自我是每一个人的毕生追求。读   书是一种最优雅的素质,能塑造人的精神,升华人的思想。

  读书是一种充实人生的艺术。没有书的人生就像空心的竹子一样,空洞无物。书本是人生最大的财富。犹太人让孩子们亲吻涂有蜂蜜的书本,是为了让他们记住:书本是甜的,要让甜蜜充满人生就要读书。读书是一本人生最难得的存折,一点一滴地积累,你会发现自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读书是一种感悟人生的艺术。读杜甫的诗使人感悟人生的辛酸,读李白的诗使人领悟官场的腐败,读鲁迅的文章使人认清社会的黑暗,读巴金的文章使人感到未来的希望。每一本书都是一个朋友,教会我们如何去看待人生。读书是人生的一门最不缺少的功课,阅读书籍,感悟人生,助我们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书是灯,读书照亮了前面的路;书是桥,读书接通了彼此的岸;书是帆,读书推动了人生的船。读书是一门人生的艺术,因为读书,人生才更精彩!

  读书是一种享受生活的艺术。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当你枯燥烦闷,读书能使你心情愉悦;当你迷茫惆怅时,读书能平静你的心,让你看清前路;当你心情愉快时,读书能让你发现身边更多美好的事物,让你更加享受生活。读书是一种最美丽的享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朱熹说过:"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所谓"循序渐进",就是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诼渐深入或提高。也就是说我们并不要求书有几千甚至几万,根本的目的在于对自己的书要层层深入,点点掌握,关键还在于把握自己的读书速度。至于"熟读",顾名思义,就是要把自己看过的书在看,在看,看的滚瓜烂熟,能活学活用。而"精思"则是"循序渐进","熟读"的必然结果,也必然是读书的要决。有了细致、精练的思索才能更高一层的理解书所要讲的道理。

  而现在的我们,这种"有书等于没书"的现象是历历在目,也就是不会读书。就说语文课本,大家都认为没什么看头;这样一来,掌握的知识也相对于较为肤浅。因此更何况是其他书呢?我们读书提倡:拳不离手,曲不离口。面对现在激烈竞争的社会,更需要我们的善读。

  对于书,只有善读,才能象蚕一样,吃进去的是桑叶,吐出来的是丝。

  

  研发室/韩东轩

  不久以前,有这样一则报道。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推出了一系列的公益宣传画,主题是传统的"二十四孝"故事。孝道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理应大力弘扬,但是万万没有想到,在有些地方却引发了群众们的吐槽。其中争议最大的就是所谓的"埋儿奉母"那个故事……

  在古时候,有一个叫做郭巨的人,郭巨的家中一贫如洗,上有老下有小,整天饥寒交迫。郭巨的母亲非常疼爱孙儿,宁愿自己挨饿,也要省下粮食给自己的小孙子吃,自己却饿的骨瘦如柴。郭巨是一名孝子,所以心里面十分的难过,于是就和自己的妻子商量,为了让自己的母亲不再挨饿,决定把自己的儿子处理掉,因为儿子可以再生,娘亲却只有一个。于是,夫妻二人便偷偷的把儿子抱到荒郊野外,准备把儿子活埋。他认为这样就少了一张吃饭的嘴,从此之后自己的娘亲就能够吃饱饭了……

  故事看到这里,越看越觉得很不舒服,越看越觉得恐怖、荒谬、扯淡。可故事往往就是跌宕起伏,峰回路转。

  郭巨在挖坑的时候,突然就挖出了一大坛的金子,剧情更狗血的就是,坛子里面居然还有一张小纸条,上面写道"天赐黄金,郭巨孝子,官不得夺,民不得取".就这样,突然莫名其妙的,郭巨一家就变成了有钱人,从此一家人就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这个故事流传至今已经有两千年的历史,但是直到近一百年前,才终于有人忍不住要问,"如果那天他没有挖出金子,结局又将会是如何呢?"第一个提出这种问题的人竟然是鲁迅。我在很小的时候也听到过这个故事,而且每次看到自己的奶奶心里就会发毛,当时我的家里也并不富裕,每天都会担心父亲有会把自己带到房后给埋掉。如果剧情按照故事发展那当然万事大吉,虽然那时候还小,但也会觉得故事的结局很不靠谱,所以我不愿意做那样的"孝子",更不希望我的父亲也做那样的"孝子".

  通过这样一个历史故事我们就会发现,似乎自古以来我们的宣传就特别喜欢走上极端,原本奉养母亲,一件十分正常的事情,就一定要上演一场人伦惨剧,一定要家破人亡,似乎这样才能凸显出孝的可贵。"二十四孝"的其他故事虽然并不是都像郭巨那么夸张,但也都不是那么尽如人意。例如为了给母亲抓鱼,大冬天里脱光衣服,趴在湖面上融冰,用肉身将冰面融化。看到这里我就在想,为什么就要这样做呢?难道就没有破冰的工具吗?如果你没有工具,那就算冰破掉了,你就可以抓到鱼吗?由此可见,古时候那些故事编的十分的不敬业。所以,当年鲁迅才会说,"如果要那么艰难,说句实话,做孝子的计划,那也就彻底死心了。"

  如果说"孝"做到这种地步,确实是有些变态,甚至有些人会说"这都是孔孟之道害人呐!"如果你也是有这种想法,那你就是怪错了人,虽然这个故事是从古代流传至今,但"二十四孝"是元朝人发明的,你可能会觉得虽然是元朝人发明的,但是它不也是传承了孔孟之道么?

  非也。如果你曾看到过他们的言行,你就会发现,这些老夫子,其实并没有那么迂腐,也并非我们所想的那样,他们也从未有提倡过如此极端的孝道,甚至还明确反对过。《孔子家语》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曾参有一天犯了一个小错误,就是在种地的时候,种瓜不小心把瓜的根弄断了。他的父亲脾气十分火爆,抄起大棍就揍他。曾参是一个孝子,所以毫不反抗,咬牙忍受,当场就被父亲给打晕在地。等到曾参醒来,给自己的父亲弹琴演奏,唱歌给父亲听。来向父亲表明自己已经没事了。后来孔子听说了这件事,十分生气,并告诉其他弟子,不让曾参进门。曾参十分迷惑,他认为自己是孝顺何来的过错。等到孔子气消了,就对曾参说"小杖受,大杖走"认为曾参只会逆来顺受,曾参的父亲下手没有轻重,一旦把曾参打死,那就会让他的父亲成为罪犯。这样就会陷他的父亲于不仁不义之地,此非孝也,这才是最大的不孝。所以孔子就反复强调,对父母和君主,绝不可以无条件的屈从,如果父母有过错,作为子女应当用适当的方法去劝说。《孝经》中有这样一段话"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意思是说,儿子要会反抗,老子才不至于犯错。如果儿子只会一味的逢迎,那也还是不孝子孙。

  "二十四孝"其实已经完全扭曲了,孔子的孝义观推崇的是一种理性的,不极端的行为,甚至可以去争,而不鼓励一味顺从。但"二十四孝"几乎跟他的观念是背道而驰的。现在很多人,都把后世做出的愚忠愚孝的东西,都怪在孔子的身上,那样是不公平的。当然也有可能我们有些宣传人员也不了解这些。曾经有一次新闻,有人还特地把"二十四孝"搬到文庙里展出,纪念孔子的诞辰。

  孔子推行的是孝,是"孝敬","二十四孝"中推行的孝,是"孝顺",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孝敬,是人性层面的道德标准,它是基于自然的情感,并不宣扬绝对的等级和尊卑。而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孝就变味了,演变成了孝顺,开始变成了管理者手中的实用工具"孝道".

  从汉代起,很多王朝都提出一个口号"以孝治天下".那个时候,孝道就是用来治理天下的,那既然是工具,那关于情感当然就要退而其次,当然也并无人性可讲。可为什么汉朝要推行孝道呢?这就是由当时的国情决定的。

  汉朝继承了秦朝的衣钵,历史上第二个大一统的帝国,当时来讲,秦国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失败的案例,所以就要找出秦国失败的原因,而且汉朝初年和秦朝一样不稳定,国家总是笼罩在叛乱的阴影里,其中最具典型的就是吴楚七国之乱,当时的汉朝差一点就灭国。秦朝不分封,诸侯造反。后来的分封制,诸侯一样造反,说明了问题的原因不在于分封土地。当时的汉朝疆域很大,人口众多,而且又十分的分散,官员数量又少,官员和百姓的人数比例大约是1:5000,这也就意味着一个官员需要管理5000人。一旦出现矛盾,中央根本就没有办法通过行政手段管到所有地方。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那就是一种理想状态。在真实的历史中,王朝的管理能力十分有限,多数时间只能管到的是县一级,而更基层的广大乡村,基本上靠的是自治。在通讯、交通、管理水平都不发达的年代里,国家的版图就不能无限的扩张,疆域越大,系统就越不稳定。在古代史上,像中国这样能够长期维持这么大版图,全世界只有一个。不论是亚历山大,还是成吉思汗,都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西汉的疆域大概是670万平方公里,如果把它看作是一个圆形那它的半径就是1460公里。假设首都在圆心,如果边疆造反,消息按照600里加急的速度传回首都,理论上需要整整五天。在没有炸药,水泥,桥架这些技术之前,道路基本上都是蜿蜒曲折的,而且越是靠近边疆,地形就越是复杂。一百公里的直线距离,走起来预计三百公里都不止。所以消息传到首都,十天半个月都不止,而叛乱往往就是发生在远离州府的边疆。从乡到县,再从县到郡,来回确认一次又要增加大量的时间,等到消息传到皇帝的耳朵里,一个月都过去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许几百人的叛乱已经发展到了上万人,皇帝再从全国抽调军队,征集粮饷,再到首都,再发兵到边疆。运气不好的话,南边的叛乱还没有结束,北边的匈奴已经打进首都。

  在汉朝的同时期,在地球的另一侧,有一个和汉朝规模极为相似的国家,罗马帝国。罗马的疆域扩展到当时历史上最大的时候,也同样陷入了这样的情况,极端的时候,叛乱绵延不绝,这样的叛乱持续了半个世纪之久,历史上将它称为"三世纪危机",这场危机到了最高潮的时候,整个帝国四面楚歌,皇帝也被抓走,客死他乡,直到一个充满争议的皇帝继位,危机才得以平息。这位皇帝就是戴克里先。而他解决危机的办法就是把帝国分成四份,又册立了三个皇帝,每个人管理四分之一的领土,戴克里先这样做正是因为他意识到了危机的根本原因,就是帝国的疆域太大,远超越了中央政府的管理能力,所以除了把国家拆小之外,别无他法。事实证明,他的办法确实有效,罗马很快就恢复稳定。可是用分裂国土的方法来换取一时的稳定,也最终把罗马帝国推向了真正的解体深渊。所以戴克里先也饱受史学家的批判,但如果当时他不这样做,那持续的危机可能马上就会导致王朝覆灭。如果没有特殊的内功一个王朝对于超大版图,它是很难驾驭的。罗马帝国亡国之后,直到今天,欧洲再也没能形成一个大一统的版图。

  纵观古代中国,"家天下"的制度难免就会产生昏君,但即使是这样,秦汉以后中国很多朝代都还是大一统的版图,在这其中,孝道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当然也可以把它看成是一种逆向思维的成果。因为既然自上而下难以管理,就应当自下而上的寻找解决方案。有什么办法可以让百姓不容易跟着一起造反,孝道,也就因此被创造出来。那个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董仲舒,同时也提出来"三纲五常"的概念,这个概念的重点就是把父权、夫权都提升到和皇权同等重要的地位。到底这个概念从何而来,儒家的言论里,不论孔子,孟子还是荀子都没有提出这样的观点。很多人都习惯性的认为这种概念是他们提出的,恰恰相反,这个观点正是法家的韩非子提出的。其实只有法家才喜欢把事情绝对化,因为只有树立一个绝对的权威,管理起来才会方便。如果没有"三纲五常",按照孔子的理论就是儿子如果觉得父亲不对就应该劝诫。按照孟子的理论就是如果君主不像个君主,那臣子就可以不听你的命令。所以命令就很难被执行。唯一的办法就是一刀切,树立绝对的权威。不管做得对不对,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

  孝道不仅仅体现在社会舆论层面里,它也是一个被条文化、法律化的东西。从汉代开始,统治者就开始"以孝入律",就是把"孝"用法律的手段给固定下来。一旦成为法律,管理权直接下放给家长,有权利就会有威慑力,杀伐决断,尽在掌握,这才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

  道光六年,吉林有个人因为儿子和他顶嘴对骂,一气之下把儿子给刨坑活埋。结果事情闹到官府,判决只有两个字,勿论。父亲可以杀儿子,儿子绝不可以还手,即使是误伤也是需要偿命的。

  嘉庆年间,在浙江县有个人,晚上和老婆吵架,情急之下顺手拿起一把剪刀对着老婆比划,正好这个时候,父亲进来劝架,一不小心误伤了他的父亲,仅仅就是一点皮外伤,恰巧这件事让官府知道了,县里面反应迅速,立即派人把他抓起来,初审意见就是斩立决,死刑立即执行。在《大清律》明确规定:凡子孙殴父母,审无别情,无论轻重,即行斩决。意思就是说只要伤了父母,不论轻重一律杀头。所以县里也是依法执行。当然那人的父亲不甘心,因为毕竟是要杀头的,所以坚决不同意判决,结果就是父亲层层上访,但是从县里到州里到省里,所有的衙门给出的回复都干脆利索,还是斩,虽然值得同情,但论法该死。到最后父亲不服气,一直闹到刑部,大家一起来讨论这件事该怎么做。论情理这个人不该死,可是放了他却没有人敢去做,因为这是破坏纲常,破坏孝道,最后只好稍微的妥协一下,从原来的斩立决改判为斩监后。古代的斩监后就是等到秋后问斩,再由皇帝批文决定是否需要执行。结果皇帝也不敢去破坏纲常,就这样一直拖着,一拖就是八年。每年秋决的时候皇帝都不表态,既不执行,也不赦免。后来嘉庆皇帝驾崩了,道光皇帝登基,按常理来讲,新君继位理应大赦天下,但是这个人不能赦,因为殴打父母是十恶不赦之罪,即使是九五之尊也不敢破坏纲常。孝本身是一种道德,可是一旦变成"孝道",被法律化之后就立刻失去弹性,甚至成了一种反道德、反情理的东西。最后这个死结到底是如何打开的呢?终于有一个明白人,给那人的父亲想出一个办法,让他写一个申请,结果马上就释放了。申请释放的理由其实只有四个字:亲老丁单。意思就是老两口年龄大了,而孩子是家里唯一的男丁,如果他死了就没有人为老两口养老。其实还是在"孝"上面做文章,杀他是为了孝,赦免他也是为了孝,关键在于孝道纲常的法律没有被破坏。终于在道光元年,这个倒霉蛋被释放回家。即便是这样,道光皇帝还特殊强调,此系法外施仁,嗣后不得援以为例。这是一个真实的荒唐的例子,不管怎样只要儿子打老子,那就必须得死,甚至是辱骂父母也得死。

  孝道实际上塑造了一种政治上的不平等,是一种定义尊卑的等级制度。所以孝道不仅不是纯粹的道德标准,也不是一种价值观。孝道其实是一个混合体,看起来是一种道德准则,骨子里其实是一种法律制度。它就是一个"外儒内法".表面上我提倡的是儒家的伦理道德,但实际上真正用来管理的却是法家的理论。所以,孝道就是典型的挂羊头卖狗肉。

  在我看来,任何事情都是一体两面的,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它的积极意义远远大于弊端,它虽然对人性产生了一定的压制,甚至是扭曲,它本身也是极不公平的,甚至经常导致违背道德的结果,但是在行政管理能力落后的古代,它的效用却是无可替代的,在孝道的帮助下,国家的管理末梢才能深入到家庭,而且除了皇权之外,其他的权威体系被打散了,等级被进一步细分。在古代,没电报,没电话,没互联网的时代,社会管理能力相当有限,孝道对于政权的稳固、社会的安定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历史上的大部分时间里,广大的乡村,实际上都处于权力真空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怎样才能确保这些真空区域能够遵守一定的规则,同时又能对国家和中央政府保持基本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呢?实践证明,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推行孝道。对于管理者来说,他们看得很清楚,孝道其实就是国家制度的翻版。一个家族只要奉行基本的孝道纲常,其实就等同于拷贝了一份国家结构,运行一套类似的管理模式。就像是《红楼梦》中的那样,贾府虽然是个大家庭,但是它是自成一个小世界,权利上下,泾渭分明。就相当于一个微缩版的朝廷,这就形成了中国宗族社会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家国同构",就是国和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他们的结构是一致的,就像是一个个相似三角形,只是大小不同而已。在家中服从家长,在朝廷上就会服从皇帝,在家里讲究孝,在朝廷上就会将就忠,这就是所谓的"移孝为忠".

  对于古代的统治者来说,孝道与道德无关,它只是一种好用的管理模式。父母是小家长,皇帝是大家长,在家向父母无条件的尽孝,将来就会对皇帝无条件的尽忠。所以历朝历代必然大力的宣扬孝道,不仅是汉族的统治者,即使是元朝,金朝这些外族入主中原之后,立刻就把孝道当成宝贝一样捡起来,而且比汉人还要卖力推广。1279年广东崖山,南宋和蒙古军队的最后一战,(www.fwsir.com)丞相陆秀夫就是背着小皇帝跳海自杀了。这一跳,所有的军民都傻眼了,虽然大家都手足无措,但是每个人的心里始终有一个信号灯在提示,就是当年植入人心的那个孝道,那个纲常观。不知该如何去做,但是做法一定要符合忠孝节义,最终只能自戕。《宋史》中记录说几天之后,海面浮尸十几万人将敌方主帅张弘范吓到了,并且很快的发现了这个价值。他们就想,我用武力打败了你,如果我的子民在能够这样忠孝节义那就天下无敌了。所以在他登基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孔子竖立起来。有人就会有这样的疑问,外族人昨天在帐篷里吃烤全羊,今天就在这里大搞三纲五常,这到底有用吗?当然有用,后来历史总是那般惊人的相似,当元朝被明朝打败以后,就有很多百姓誓死不做大明王朝的臣子,甚至很多汉人也自愿跟随去了草原。在我们今天人的眼中这就是汉奸,但在他们眼中,这就是气节。

  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确实也不应该再盲目的去遵从什么三纲五常。但如果我们抛去它压抑人性的一面,而就一种管理制度去研究,我觉得仍然可以给我们相当大的启发。文中提到的家国同构正好对应现代管理学中的"分型管理",就是在一个组织中,每个小单元都被设计成整体的一个微缩拷贝,也就是一个分形,这种模式的好处就是每一个分形都能自成体系独立地完成一个任务,而所有的分形又相互类似,有着相同的架构和价值观,类似于标准化模块,所以运作起来就可以做到无缝连接,就可以即插即用。就好比古代的中国,一个山东人就可以毫不费力地去海南当官,因为根本不用担心当地会有什么不同的管理模式和价值取向。而一个土著的乡绅,也大可不必每件事情都去请教官府,他可以迅速地在权力范围内自行做出不会特别离谱的决策。虽然政府在很多时候根本管不到乡村,但是那里运行的这一套制度就自然的跟国家保持一定的高度,从上到下,整个体系环环相扣。

  对于今天的企业来说,特别是那些人员众多结构复杂的企业,这也是一种相当值得去借鉴的管理模式。大型企业必然会有很多管理和监督的死角,随着职能的增加,内外协助的复杂程度也会急剧上升,当两个部门协作的时候,它往往就是一种点对点的关联可能,那三个的时候就变为三种,但四个的时候就会变为六种,八个的时候它整个的协作就会产生28种关联,这还仅仅只是一对一的协作。如果再把数量不等的多部门协作都算上,那复杂程度简直就是无法想象。对于大型企业来讲,分公司和部门的数量往往都是过百的,这个时候就很难完全靠制度来规范所有行为,这个时候就需要企业创造一种富有弹性的一定的行为准则。这就是理念和价值观,否则就会陷入混乱、低效甚至是停滞的状况。

  历史已经翻过了陈旧的一页,人类的普世价值观也随之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建设基于政治权利平等的法治社会是时代的基础共识。我认同孝敬老人,认为这才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但是对于孝道,我们仍然应该谨慎对待,因为它跟我们的时代已经产生格格不入的矛盾。也许你会问,有这么严重吗?我认为有。现在国家正在大力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而在另一方面,我们也正在推进更加人性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孝道中的很多僵化的禁锢,应该已经到了一个不能不抛弃的时候,否则就会使整个社会失去公平,同时失去创造力。等级禁锢的时代,是万马齐喑的时代,因为无人敢于超越,甚至连尝试都不敢,那这样的社会还会有竞争力吗?

  如今宣传"二十四孝"是不合时宜吗?但那毕竟是古代的故事,不会真有那么多的人去较真,这种过分的状况现代社会可能将不会再有了。但就是在最近,很多地方这种现象依然层出不穷。去年有一个电视节目叫"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在节目里面竖立了很多孝心少年榜样,他们的经历基本上大同小异。几乎都是家境贫穷,父母卧病在床,小小年龄不光要负担养家糊口的重任,还要照顾我病在床的双亲,每一位都是苦不堪言。说实话,我了解策划这次活动的用心是善意的,但是我仍然觉得这种活动应该禁止。在我们呐喊崛起的今天,鼓励没有社会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提早务工,承担起本该由社会承担的责任,这本身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严重的讲,就是鼓励违法。

  确实,这些少年的事迹让我十分感动,他们都很值得尊敬,但却不应该作为榜样进行宣传,因为这些都是社会的痛点,它根本不是什么荣誉。如果这些都成为榜样,那今后这些孩子再有同样的遭遇他们也该这么做吗?那我们国家、我们社会包括我们这些成年人又在干嘛呢?我们难道就在一旁给他们鼓掌吗?《未成年人保护法》已经颁布了二十多年了,这种严重违背立法精神的事情,披上了孝道的外衣,堂而皇之的出现在我们面前,难道就不值得我们警惕吗?

  孝心可贵,孝道有毒!

  论读书与人生

  设计二室/张安

  读书与人生,一直是一个让人津津乐道的话题。读书可以让人获取知识;读书可以让人沉静身心,更好的生活;读书可以让人勤于思考,创造更伟大的价值。

  还记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籍将引入万花筒般的未来世界"、"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栗,书中自有颜如玉"这些语句吗?中外的名人、成功者大都喜欢读书,他们从书中获得智慧与力量,用这些智慧和力量去取得人生一次又一次的收获。

  小时候读过印象最深的一本书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练成的》,保尔·柯察金—一个双目失明,身体瘫痪的人,在重重的人生道路障碍前,凭自己钢铁般的意志及亲友的鼓舞,勇敢地与疾病搏斗的精神依旧历历在目。还有印象很深的就是维克多·雨果的《悲惨世界》,雨果的这本书从人道主义思想出发,同情劳动人民的命运。我被书中那种仁慈博爱道德正义的力量所感动。虽然在书中当时那种黑暗残暴的社会里,这种力量实在是微小。而在现在,在我们这社会主义国家里,这种精神却得到了发扬。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栗,书中自有颜如玉",这些话虽然内容直白庸俗,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不能不承认成功的事业,丰厚的报酬,美好的爱情,完美的人生和读书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我们古人才有头悬梁、锥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偷光、苦读诗书的精妙故事。也因为读书是人生寻求美好出路的最佳办法。所以历史、现实中才有千千万万人十年寒窗、苦读经书、子史、科学典籍,走读书成才成功之路。

  读书首先可以增长知识才干、培育道德,开启美好人生之门。俗语讲一生读书、一生聪明,一生读书,一生光明;"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能使人心胸开阔、气度高雅、形象清俊、品格升华。能极大地提高人的社会形象和人生价值。世界上没有一种事比读书更让人得益。古今中外,许多成功者,无不从读书来,又从读书中大进步。书是人生无限的宝藏,谁肯开发、懂开发、坚持终生开发,他必定拥有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人类历史发展也证明了这人生真理,说明读书更是人生最大的法宝。

  先哲提倡读书方法、要熟读、精思、笃行。也就是说对于书中的学问知识要谙熟于胸、长久记忆,然后深刻思考对比,接受书中道理的启迪教育。一旦认定真理便要终生实行不移。只有读、思、行。才是最有效的读书方法。古人叫做"知行合一"、"先知后行"知以指导行,行来检验知。这样的读书不会成书呆子,才是精进的读书人。

  读书不难,贵在坚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难以成功,持之以恒方见成效。读书不在年龄大小、学历高低,全在启悟、学习致用。关键在于毅力、意志。"书读百遍、其义自明".努力琢磨、反复体切,书的意味就出来了,人生的情趣就浓厚了;人的意气就高远了;人生的才德就更丰富了;人的气质就升华了;何乐而不为?

  今天社会进步,科技发展,书也有多种形式,包括电子化等等。但是形式无所谓,内容对于我们的价值的无限的。所以很喜欢也很提倡"全民读书",希望从小做起,并发扬"终身读书"的精神,愿所有人共勉读书的快乐。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机加/刘明星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带着满怀的热情,带着无限的期待,我看完了前苏联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著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就在这平凡的一天,我感受到了一位英雄不平凡的品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被视为生活的教科书,人生的路标和精神补品,一直被一代代的读者所传承。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它生动地描述了一代工人阶级青年在苦难中诞生,在苦难中成长的过程。在风雨如磐的沙皇暴政下,在地主资本家,在外国侵略者的重重压迫下,懂得了爱和恨,增长了知识,炼就了坚毅顽强的性格,在十月革命的风暴中,百炼成钢,从自发的反抗者,成为了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其中,主要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坚忍不拔的无产阶级英雄形象。并以他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当时苏联的历史画面和人们艰难的斗争生活。

  说起保尔,敬佩之情不禁油然而生。他是一位英雄,是一个顽强的人。当他负伤不得不退出战场之际,他仍然在后方不停地努力贡献;当他被诊断神经中枢有问题时,他没有退缩,一如既往地工作,为社会无私奉献。他一直奋斗着,他两腿瘫痪,双目失明,可他依旧没有放弃,坚决拿起手中的笔,与命运做斗争。正如罗曼罗兰所说的:"最可怕的敌人,就是自己没有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这不就是人生的意义吗?

  保尔做到了,他没有虚度年华,也没有碌碌无为,他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斗争,为全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主要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与人们的艰难生活。不仅通过一个个的困难来塑造保尔柯察金的形象,还用激动人心的独白,发人深思的格言警句直抒情怀。

  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每个人都要拥有顽强的毅力,树立崇高的理想,造就优良的素质,在正确的目标中去理解人生的意义,实现人生的价值。而如今,我们首先要努力学习,在生活中不断成长,在苦难中学会坚强,用顽强的毅力去迎接挫折,迎接美好!保尔的形象总是那么高大,就象一座灯塔,照亮我的人生,帮我拨开迷雾,引导我不断地前进。所以,我也要好好学习,努力工作,实现人生的价值,理解人生的意义,扼住命运的喉咙。不由地,我的耳边又响起了那熟悉的话语:"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刚毅之魂

  《狼图腾》读后感

  机加/张庭宇

  狼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当人们被问到这个问题时第一反应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凶恶、残忍等词语,而提到狼我们想到的成语也是狼狈为奸、狼心狗肺、狼子野心,不过最近读了一本书,读完之后,狼在我心目中的形象也是改头换面,这本书就是《狼图腾》。

  在我读完《狼图腾》后,我的心被书中蒙古草原狼所表现出的精神深深的震撼:凶猛进取、威武不屈、追求自由、刚毅坚强……这样的精神一直支撑着蒙古草原狼走过无数个世纪,存活了几百年,也是因为这种精神,使狼成为了蒙古人古往今来的图腾。

  书的主要内容为主人公陈阵在30多年前作为知青到内蒙古边境的额仑草原11年插队生涯中,在草原上,与狼的许多故事,作者以狼为主题写出了自己对狼性的理解,向人们展示了在宽广、辽阔、深沉、静谧的蒙古大草原上,蒙古游牧民族对狼图腾的崇拜,演绎了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价值,也从新的角度给我们探讨了狼性和羊性以至国民性的深刻哲理。

  在一系类与狼有关的故事中作者向我们展示了狼这个种族的智慧、忍耐、负责、冷静与团结等品性,在草原乃至当今社会,人类成了学生,需要从狼那里学习这些优良品质的学生。

  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温良淳厚的思想已深深地扎进我们心中,忍让、谦和成了中华民族的主流。经历了几千年此文化的熏陶,我们的民族一度陷入了颓靡,无知与愚昧在过去一直充斥着我们的内心,中华民族这条巨龙也因此卧睡千年,毫无进步。我们崇尚的汉文化虽一直延绵至今,但此中却无数次受到草原民族的攻击甚至是侵占。而他们正是在与狼的抗争中,不断强健起来。狼的智慧与精神和中国民族的懦弱与落后,构成了鲜明的对比,过去的中国是落后的,这是由于如羊般的农耕精神促使的,这正是华夏民族中性格的缺憾和弱性。或许我们应该在狼的身上找到闪光点,如勇于开拓进取、坚持不懈、奋发向上。狼固有其弱点,但我们应看到狼性的本质。

  现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也是合作的社会,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把工作做好的。所以我们得像狼一样有团队意识,充分的信任工作伙伴而各司其职又互相帮助,这样才能取得最大的利益。

  在我看来,我们人类应该将狼性与羊性很好的结合才能够在有限的能力的条件下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准。所以我们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千万要记得不能像羊一样任人宰割,也不能像狼一样贪得无厌,我们要学会羊一样平和稳定的性格,也要学会狼一样积极拼搏,团结合作的行为方式。将二者好好的结合在一起,才能成功。

  读《一个人的朝圣》有感

  装配/周成宝

  起初,读《一个人的朝圣》这本小说时没有太多的感觉,甚至刚读开头的时候,因为过于平淡,几次都想放弃可是,这本书,无关爱情,无关金钱权势的勾心斗角,是一个人孤独心灵的朝圣,也是描写信仰、信念、真诚、坚持等人类高贵而稀有品格的一本书。

  故事围绕着一个叫作哈罗德的退休老人讲起,讲到他已分床多年的老伴、名存实亡的婚姻,讲到他曾千般爱怜的儿子、貌合神离的亲情,讲到他已分别多年的同事、随风消散的友谊。讲到一封信、讲到朴素单纯的信念、讲到临时起意的远行、讲到喧嚣嘈杂的媒体……男主人公哈罗德得知一位老同事癌症弥留后,以一份质朴的信念踏上了从英格兰西南角向英格兰东北角的徒步远行。他告诉自己只要自己用双脚坚持走完这段路,那位久未谋面的老同事老朋友,就一定会康复起来。

  一路上,除了遇到形形色色的人,老人也一次次与脑海中尘封已久的记忆相遇。每一段记忆都是一个离别已久的故人,每一次重逢都让人动容不已。慢慢地,这一个又一个相遇彼此相缀,让这段贯穿英格兰对角线的距离不再是一个关于陡步伤痛、放弃坚持、甚至宗教信仰的俗套故事。

  《一个人的朝圣》让我们看见,即使是性格上的弱点也能带来振奋和救赎。它承认人的脆弱与不堪,却依然有着感动人心的救赎的力量存在,而不说我们应该怎样克服自己的弱点,逃避自己的局限,用所谓的"勇敢"、"光明"、"讨人喜欢"的一面来武装自己,压抑下不安来博得他人的认可、关注与崇拜。弱点也可以带来光明,阴影也并没有那么不堪。只是一封信、一个决定、不再逃避与路上的坚持,就有了一场救赎和这个感人的故事。一场朝圣,足以逆转二十年的时光,让主人公重新感受到爱与快乐,也温暖了我们。

  主人公的故事让我受到了启发,我们要趁着年轻,趁着一切都还来得及,一定要多努力,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有些事情,宁愿做错,也不要后悔没有做过。走路虽易但是路上能感悟人生的人极少,在你不停地向目标奔去时不妨停下脚步,回头看看真实的自己。你会发现,原来我不是没有真我,只是,完整的我,还在路上,等着我去寻找真实地面对自己,接受自己的不完整,在每一个日子里努力着,整装待发,随时遇见一个路口,随时转弯,只为了拾掇一路的零星碎片,拼凑完整的自己。

  小说里有这样一句话:"这世上有许多人每天做的事就是不断将一只脚放到另一只脚前面。"这看似再简单不过的事情,然而却有那么多人困顿自己的世界,无法真正迈开脚步。旅途,不仅仅是真正地迈开脚步前进,还有,真正往自己内心深处前进,更加看清自己。

  为自己工作

  ——读《你在为谁工作》有感

  工艺/霍威豪

  "我只拿这点钱,凭什么去做那么多工作。"

  "我为公司干活,公司付我一份报酬,等价交换而已。"

  "我只要对得起这份薪水就行了,多一点我都不干。"

  "工作嘛,又不是为自己干,说得过去就行了。"

  作为一名员工,或许大家都有过上面的几个想法,这也是这本书在序言就直接提出的普遍员工出现的问题。有句话说的好思维决定命运,这些想法其实多多少少的影响我们的日常工作,甚至影响生活。工作不上进,只想着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到点上班到点下班,一天天浑浑噩噩过去了。和领导、同事都没什么交集,平常工作得不到重用,也受不到工作荣誉,工资"一成不变".当你读起这本书时,你会发现自己开始思考这样的问题:现在的生活水平你是否满意,以往的工作状态你是否迷茫,以后到底应该怎么才能得到重用,工资得到提升,究竟我在为谁工作?

  首先本书先抛出最重要的思想就是:为什么要努力工作?美国前教育部长、著名教育家威廉·贝内特说:"工作时我们要用生命去做的事。"没错,当我们成人以后,每个人都付出每天的8个小时来工作,而在这个挣扎的社会,工作到12小时也是很正常的。也就是说一天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时间都用来工作了。所以说这是我们用生命去做的事,怎么能不去做好,怎么能不努力的工作?

  工作不能只为了薪水。某公司的一位员工,工作了10年却一点工资也没涨。这个员工终于忍不住问了老板。老板却说他工作了10年,但工作经验却还是1年。大家想想,自己是否也是这样,没有在工作中实现价值,没有学到更多的能力,只关心自己的工资。只为薪水工作的结果也许就是你永远只有新人工资。

  书中还说了一些已经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人,已经获得巨大成功的人为什么还在工作,比如比尔·盖茨、斯皮尔伯格、萨摩·莱德斯通。他们已经把工作当成精神需求,需要通过工作来继续施展自己的思维,才华,能力。这种工作精神高度,说起来看似很高,但我们真心的去追求这种思想,并付出实现,或许成功的就是我们。什么薪水、岗位、权利对我们来说没那么重要了,当达到这种境界时,老板也许就对你刮目相看,而薪水等等也许就随之而来了。

  工作必须有个好态度。珍惜工作、认真工作、尊重工作是我们亟需的。现在的人们认为在办公室工作的就高人一等,在马路上做清洁工作就冷眼相加。殊不知,没有在马路上做清洁工作的人也就没有能赶往办公室工作的人,没有农民辛苦劳作也就没有丰盛果实供我们享受。所以对工作要尊重,态度要端正,你所作的工作其实不仅仅关乎你个人,牵一发而动全身。

  有个网上真实的例子,有两个大学同学毕业后一直没找到工作。后来终于有一家公司愿意接受他俩但是暂时没有空余职位,只有清洁工岗位缺人。两个大学生想想,即使先从收拾厕所干起也是个开始,两个大学生就同意了。然而两个大学生干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个思想就变了,他想:好歹我是大学生,成天扫厕所说出去也不怕别人笑话?过了不长时间就辞职了。而他的同学一直在坚持,老板也是看在眼里,没过几个月便给他安排了一个正式岗位,而且基本工资也比正常新员工高出一截。我想这个同学并不是幸运,而是肯吃苦,有努力,不对工作有偏见。我想这个大家也是很难做到的吧,希望大家改变自己的想法,端正态度,对工作感恩、尊重。

  拖延症,从过去到现在一直很流行的"疾病".再玩会手机,再看会电视,再睡一会,耽误了正事,这就是是拖延症的表现,在工作中尤其明显。今天的活拖拖拉拉,非等到快下班了才开始做,要不就等到明天,到第二天结果又开始腾……

  我们作为工作者,一定要杜绝拖延,它不仅影响我们的工作,也影响我们的生活,更有甚者影响家庭、影响感情。多做一点,"一分钟也不要拖延",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给自己施压才会有动力。在工作中不磨练自己,就永远不会有能力的提升,也不会让自己的生活更充沛。懒散、拖延惯了就相当于已经失去了工作的乐趣,把工作已经当成了负担,不再像刚上班时想着干出一番事业,这样的你应该回想起自己的年轻时代,回想起自己的梦想,为了自己梦想要加油努力!

  书中最后就是让我们在工作中从最好变成更好的自己。我想这是很难,非常难的。在奥运会中,运动员也不是每年都能打破世界记录,也不是每年都能打破自己的记录。但是他们仍然还在追求着极限,追求着自己的目标。突破自己的极限,燃烧自己的激情,在工作中不肯停歇。

  我想起了卖房子的中介员工,天天在地铁口,询问每一个路过的人是否有买房意愿。如果你恰好是想买房的人,那么他的话匣子就不会再关了。从房子的地点、交通到教育、升值空间,再从你年龄工作着手,给你讲买房对你的实用性,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言之涛涛,头头是道,绝不会冷场。假如你是中介人员,给别人介绍房子时不做充分准备,客户问你一件事你都回答不出个所以然来,那你还能卖出房子吗?我想在他们心中充满了激情的,而且对自己能力的绝对信任。

  上面就是我对本书的理解和自己的感想。读此书后,我的思想已经改变了许多,我多多少少工作了已经3年,正好是需要有人在工作上再次指明方向的时候。而这本书影响了我,为我指明了道路,让我看清了方向。我的工作方式急需改变,不要再像以往那样浑噩,也不能再推脱责任,拖拉工作。如果同事们感到自己的工作已经停滞不前,推荐你们看看这本书,这会使你改变自己的思维,让你更加努力,更加上进,多学习一下别人的经验也是非常好的,固步自封是最要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