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范文大全>作文大全>优秀作文>家乡的美食作文

家乡的美食作文

时间:2023-04-28 12:07:06 优秀作文 我要投稿

家乡的美食作文合集1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家乡的美食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家乡的美食作文合集15篇

家乡的美食作文1

  在我的家乡湖北省天门市有很多特色风味小吃,其中最有名的是小吃当属黄潭米粉了。黄米粉经济实惠,四、五块钱你就能美美的吃上一顿,既解馋,又充饥。

  吃黄潭米粉很方便,大街小巷都有黄潭米粉的早餐店。一般以夫妻店为多,老板娘一边忙碌收拾碗筷一边热情地招呼顾客进店,沉默地在后厨掌勺则是老板。

  只见碗里舀上一大半碗浓稠的棕色米糊,再加上二两左右洁白晶莹、细如发丝的米粉,放上一两撮鳝鱼臊子(所以黄潭米粉也称为鳝鱼粉),撒上青青白白的小葱花和胡椒粉,一碗热腾腾香喷喷的黄潭米粉就可以端上桌了。但你还要自己动手,用筷子把米粉和糊汤搅合一下,直到碗里汤、粉和鳝鱼调配充分,香气四溢让人垂涎三尺,这时的黄潭米粉,浓稠的`米汤,细嫩的米粉和焦黄的鳝鱼配在一起,口味偏咸而不腻,软滑可口,一碗美味可口的米粉就可以好好地品尝了。

  餐馆里既有六七十岁的老人,还有一二岁正牙牙学语的小孩子,还有衣着靓丽的青年,他们一边吃一边发出“啧啧”的赞叹声,只要一谈起“黄潭米粉”,无一不竖起大拇指称赞它的美味。而我最喜欢的吃法就是敲碎一个土鸡蛋上去,滚烫的浓汤和鲜香的鸡蛋花混合在一起产生的无与伦比的美味,再搭配一根空心大油条,这就是本地土著最正宗的吃法了。

  黄潭米粉据说是二十世纪初由咸宁人余氏兄弟从外地来到黄潭镇,用祖传的手艺在黄潭镇生根发芽,渐渐地流传到天门各地甚至各个城市。在餐馆里,看似简单的制作过程背后却有很深的技术含量。早期米粉要用天门的特产大米,磨成粉调成糊状后用磨具挤出细如发丝的米粉(现在的手艺人都嫌这个工艺复杂,直接用工业生产的现成米粉了)。糊汤是用鳝鱼骨、大棒骨,鸡骨架等高汤熬制加上籽酱和米粉勾兑而成,每天早晨天不亮就起早摸黑也不是一般人能吃得消的。

  每逢周末妈妈都会起早床为我们端来几碗黄潭米粉。此时,狼吞虎咽的我往往会吃得嘴巴一圈都是汤汁和粉条,看起来就像一个小老头——白白的米粉变成胡须了。这时候,妈妈都会笑得合不拢嘴。

  惺忪睡眼时就能吃到美味的黄潭米粉难道不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事?浓浓的糊粉加上浓浓的关爱难道不是天底下最美妙的清欢?

家乡的美食作文2

  “外婆,我饿了!”中午放学刚跨进门,我就对外婆嚷嚷。“来啦!”外婆微笑着双手捧出一盘我不知名儿的菜,细细观察,它足有一个拳头大小,是由油豆腐果、猪肝、五花肉和笋干用猪小肠捆扎在一起组合而成的,特别要说的是它正散发着阵阵诱人的香气,我凑上上轻轻闻了一下,我肚子里的馋虫一下子被勾出来了,肚子咕咕咕地叫得更厉害了。我忙问外婆:“这是什么呀?”外婆一脸神秘地让我先尝一个试试。我心里嘀咕着,这外婆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啊,这么神秘兮兮的?

  啊!真是太香了!!我再也忍不住那诱人的香味,夹起一个,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大口,啊!金黄的油豆腐果盛满了汤水,软且有嚼劲;猪小肠也充满了嚼劲,但是却更增添了一份油豆腐果没有的细腻感,令人唇齿留香,回味无穷;五花肉虽然入口即化,但吃起来有些肥腻,如果伴着笋干一块儿品尝,就会少一分肥腻,多增添一分清爽。猪肝带着茴香以及汤汁的淡淡的香味,那质嫩爽口的独特味道,令人意犹未尽,还想再尝。

  如此美味的食物到底是什么呢?外婆笑眯眯地告诉我:“傻丫头,这就是咱们溧阳的特色美食——扎肝呀!”我恍然大悟:哦,原来我们溧阳不仅有天目湖砂锅鱼头,还有如此美味的扎肝呢!今天真是让我大饱口福喽!饭桌上,外婆又跟我说起这个扎肝的来历,原来它还有一个美丽的故事呢!在很久以前,刚结婚的新女婿在酒席上要被新娘子的亲戚给灌酒,寓意“酒品好人品才好”,而新女婿往往一上来就会被灌醉,这下,新娘子心疼,丈母娘也心疼。于是,不知是溧阳的'哪个丈母娘荤素搭配,创造了“扎肝”这道绝世美食,偷偷要求新女婿在喝酒前悄悄吃下一个扎肝,有了这个代表丈母娘心意的美食垫肚,新女婿就更是“千杯不醉,豪情万丈”!这道隐含着浓浓的亲情的美食,就一直流传至今。

  说起扎肝的做法,那对我外婆来说,可是小菜一碟儿。首先将五花肉、笋干、猪肝、油豆腐果包好,然后再用猪小肠打一个结,就OK了。接着,再将包好的扎肝放入烧开的水中,放入茴香、桂皮等佐料煮,煮好以后,再倒入酱油、盐烧。等它烧得香飘四溢了,再放入味精,然后就大功告成了。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风味美食——扎肝。你是不是也口水直流了呢?那就来溧阳品尝吧!

家乡的美食作文3

  我从小生活在农村,非常喜欢农村丰富多彩的生活。最让人记忆犹新的是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传统吃午饭的节日。每每节日临近,外婆已经上山摘下赤楠的叶子,捣碎混合糯米浸泡两天,当雪白的糯米变成乌黑饱满的时候,再煮成饭。那乌黑发亮,香气四溢的.乌饭在绿油油的桑叶映衬下,配上红糖,真是色、香、味俱全,天下一绝啊!

  那大家知道乌饭的来历吗?关于乌饭的来历,各地有许多传说。在我们金华一带人们传说,战国时期,孙膑被庞涓陷害,被关进猪舍,为瞒过庞涓爪牙的监视,老狱卒就用乌饭树叶煮糯米,捏成一个个褐色的很像猪粪的饭团子,偷偷的送给孙膑吃。孙膑吃了这种饭团,不但活下来了,而且身体更加强壮了,终于有一天逃出了监狱,报了仇。这就是乌饭的来历。

  乌饭不但色香味美,而且可以强身健体,越来越得到孩子们的喜爱。瞧,四(2)班里一片喧哗,究竟在干什么呢?原来是我们班的张老师在上有关乌饭的综合性学习课,还给大家带来了乌饭,那乌黑发亮,香喷喷的乌饭成了全班人的“攻击对象”。看那乌饭在绿茵茵的桑叶的衬托下,散发着阵阵清香,大家都馋得直流口水——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呀!

  哎呀!实在是受不了,我们个个拿着碗,勺子跑上了讲台,老师用勺子一个接着一个把乌饭装到我们的碗里。我们班的“混世魔王”——占奇睿,因为当时老师把他的勺子拿在手里,所以他没有勺子。可能是乌饭太好吃了,把占奇睿肚子里的馋虫都给勾引出来了吧,只见他直接用手抓着乌饭放嘴里,还不过瘾,竟然用嘴直接去啃。最让人受不了的是,吃完了乌饭,还不忘舔一下碗,真是太“恶心”啦!此乃镜头一。

  镜头二;我班“混世魔王”第二——张恒轩,他飞快地吃完了,眼睛咕噜一转,便又排到队伍里,轮到他了,老师说:“你装过了!”他脸不红,心不跳地说:“没装过,没装过。”老师笑笑便又给他了,真是“死皮赖脸"啊!其实全班都知道,张恒轩其实早就装过了,只是还想吃罢了,我们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镜头三;"大魔王”——唐俊豪,平时做作业拖拖拉拉,推三阻四,可是提起乌饭,你看看,哪还有“拖拉机”的样子,他一口气吃下了三碗乌饭。真是的,我想不明白他们几个大胃王一定要这么"可爱“呢!

  乌饭的清香一直留在我的口中,令我回味无穷。我爱我的家乡,更爱家乡淳朴的乡情乡风!

家乡的美食作文4

  乌米饭是我们鄞西特有的美食。每年到了立夏时节,家家户户的妇女都会提着篮子到山上、田野去采摘乌米饭叶——这是一种当地特有的植物,用这种叶子做出的乌米饭,口感清香,据说还有医用价值呢!

  奶奶采了一篮子的乌米饭叶,挑去老叶子,留下新叶子,一片片洗干净后沥干水分,再用刀把叶子切细放到盆中,戴上手套用力揉搓、挤压,等揉烂之后,在盆子里倒入清水浸泡。“浸泡的'越久,水的颜色就越深。”奶奶告诉我们这个奥秘。大约浸泡了一整个白天,奶奶拿出一块大纱布,把乌饭叶子的水倒在纱布上过滤。水盆里留下了可以制作乌米饭的汁水。

  接着我们把糯米淘洗干净,放入汁水中浸泡。经过整整一个晚上的浸泡,本来雪白的糯米染上了乌米饭叶子的汁水,颜色变得微微发紫,个头也比之前胖了一些。

  终于可以开煮了。奶奶把多余的汁水倒去,把糯米和适量的汁水放入电饭煲中,放入一些糖增味,按下煮饭键。直至煮熟再焖五分钟就可以出锅了。

  我在房间里徘徊。不一会儿去厨房看看饭煮熟了没有。大约过了20分钟,电饭煲冒起了阵阵水汽,一股植物的清香携带者糯米饭的甜香味飘散开来。随着电饭煲黄灯亮起,饭煮熟啦。“可以吃了吗,奶奶?”我简直迫不及待。“小馋猫,再等5分钟。”奶奶笑着捏了捏我的脸。这漫长的五分钟啊,我不知道咽下了多少口水。

  “出锅喽!”随着奶奶的呼喊,我们都围了过去。奶奶用勺子把乌米饭从锅子里盛出来,热腾腾的乌米饭散发着缕缕清香,我使劲地吸了一口,直通脾肺。乌米饭被铺到一个长方形的浅盆中,奶奶用力按压着,直至铺满整个盆子。我踮起脚尖从饭勺上抓了一块往嘴里塞,哇,好烫,但来不及细细嚼一嚼,直接吞入肚子中,呼,真好吃。妹妹咋呼着大眼睛看着我的馋样,也嚷嚷着要吃。奶奶只好抓起一块塞给妹妹。“马上可以吃了。”奶奶一边下达最后的指示,一边在乌饭上放上一颗颗的枸杞,再用刀划成一块块的方形。一旁的爸爸妈妈和一拥而上,你一块,我一块地吃起来。咬上一口,甜味适中,糯中带韧,满口清香,真是“此物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尝”啊!

  又是一年春回大地,望着小区里的绿树抽芽、长叶,我想,鄞西的乌饭树叶也一定长得油光发亮了。待疫情结束,阳光明媚之日,我一定要回到家乡,让奶奶再做一锅乌米饭尝尝,因为这是我心头一直挥之不去的家乡味道。

家乡的美食作文5

  我的家乡在宁波,这里没有什么秀美奇丽的风景,有的是肥沃的土地,纯朴的民风民俗,还有我忘不了的美味......

  说到过年的一些习俗,我更忘不了老家的打糍粑。说起糍粑,大家一定不陌生。

  糍粑是用蒸熟的糯米放到石槽里,用石锤捣成泥状制成的,是中国南方一些地区流行的美食。那年冬天,我们村终于要打糍粑了,我们高兴地不得了。勤劳的人们拿出了自家的工具,把用“腊水”泡了一星期的糯米拿了出来。(腊水是表示腊月的水。因为用腊水泡了一星期的糯米不仅口感爽滑,而且更是软得不得了,仿佛用手轻轻一捏它就碎了。)腊月里打糍粑可是一年中的大喜事,全家都很高兴,亲戚邻居都来互相帮忙。年轻的村姑娘总是用较好的普通话向我们一遍又一遍地解释着打糍粑的由来。外婆带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带领我们来到“比赛”现场。

  来到打糍粑的现场,那是一片的人。只见舅舅,邻居家的叔叔们早已做好了准备,他们脱下了厚厚的棉衣,高卷袖管,一同跃跃欲试的样子。糯米饭倒进石头中间的小缺里,外婆说那叫石舀,爸爸,叔叔,舅舅们开始捣起来,每隔一会儿,外婆就要翻一下舀中的糍粑,直到当糯米糍粑打成胶状时,外婆不停地往石舀里倒进自己调制已久的秘方。还用手不住地揉着,咦?本来白色的糍粑怎么变成绿色了呢?原来,外婆把绿豆磨成粉末,加上了莲子芯中间的那点绿,再把它们一起加上了3:2的水,绿茶酱就调成了。不一会儿,绿油油的绿茶糍粑就做好了。看看别家的',也是形态各异啊!有的做的是红糖糍粑,有的是枣泥糍粑,还有的......看不出来,大家为了这次比赛绞尽了脑汁呢!

  大家把自己做的糍粑蒸了起来,到了夜晚,整个村子都被香味笼罩了起来,这时,就是我们的尝糍粑会了。每一户人家都要拿出自己家做的糍粑,不论是路人还是城里出来玩的,只要碰到这尝糍粑会那可就要大饱口福了,十里的街,各式各样的糍粑随便尝,不用交一分钱,令我最难忘的是香芋糍粑和椰香糍粑,真是又家乡的美味香又脆,香芋软得使我牙齿都不忍心咬上一口,太香了!椰子的丝滑让我陶醉。“哇,真是美味极了,我听到有路人赞叹。直到凌晨了,尝糍粑会还没有结束。大家欢笑着,收获着美味,收获着和谐的气氛,真是乐不可支。

  朋友,你说我家乡的糍粑怎么样?快了尝尝吧。

家乡的美食作文6

  中国是五十六个民族的泱泱大国,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智慧的劳动人民“发明了”许许多多的美食。红红火火的春节里有饺子吃,张灯结彩的元宵节里有汤圆吃,离骚浓情的端午节里有粽子吃,团团圆圆的中秋节里有月饼吃……这么多的美食中我最喜欢吃饺子,因为我们家乡的饺好吃又好看,还富有特别美好的寓意!

  说家乡的饺子好吃,是因为家乡人在和面时特别讲究!面粉是选用筋道而又营养的饺子粉,和面前先打一两个鸡蛋,把蛋清放到一个碗中。和面时要用20度左右的温水,用筷子搅面的过程中倒入蛋清,当搅成面疙瘩时,开始用手使劲地搓揉,让蛋清充分融入面团中。面和好后,通常要醒面20分钟左右,才可以擀皮用。这样做出的饺子宝宝乖巧又懂事,不张嘴不粘锅,爽滑入口,争先恐后地跑进小朋友的肚子里!

  说家乡的饺子好看,主要是在和面时加入各色的蔬菜汁就可以做出五颜六色的饺子!鲜艳的胡萝卜榨汁可以和出红艳艳的面团,鲜嫩的菠菜榨汁可以和出绿茵茵的面团;营养丰富的紫甘蓝榨汁可以和出紫色的面团……各色的蔬菜为春节的饺子穿上了五彩的外衣,出锅的饺子更是鲜亮夺目,看着就让小孩子的口水留下三千尺!

  家乡的饺子不仅好吃好看,还有许多美好的寓意。我们北方人喜欢用猪肉拌上不同的蔬菜做饺子馅,白菜、芹菜、韭菜、香菇等都是猪肉的完美搭档,它们的寓意更是美好又吉祥!。白菜猪肉馅,寓意财源滚滚百财进;芹菜猪肉馅,寓意勤勤恳恳发大财;韭菜猪肉馅,寓意长长久久守财富;香菇猪肉馅,寓意钱财鼓鼓如小山……啊,家乡的饺子馅有这么美好的寓意,是勤劳善良的奶奶讲给我的,真心希望家乡人的日子富富裕裕、幸幸福福!

  家乡人包饺子,总喜欢包出点花儿来!可爱的小老鼠,细长的尾巴,尖尖的耳朵,肉嘟嘟的`肚子,有趣极了!漂亮的小金鱼,鼓鼓的眼睛,舒展的尾巴,一道道鳞纹,像极了!还有大家都能大显身手的元宝饺子、太阳饺子……丰富多样的饺子琳琅满目,看的就让人食欲大开,味蕾倍增!

  最让小朋友们心花怒放的事,就是期盼大人们多包几个“钱饺子”。顾名思义,就是把洗干净的一角或五角硬币包进饺子里。谁吃到了包钱的饺子,谁来年就会大吉大利,最有福气!

  家乡的饺子就是这样的好吃又好看,寓意美美哒!欢迎四方的朋友来我们家乡做客,品尝家乡的传统美食——饺子!

家乡的美食作文7

  我的家在仁和,这里地大物博,美食众多!我觉得我妈妈做的家常味最好吃。我的妈妈在我心中就是个女神’,因为她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打得过坏人,翻得了院墙!她还有一身厨房绝技,她做的回锅肉、青椒肉丝、棒棒面、烧烤,那些味道啊!简直不摆了,哈哈勾起了你腹中的馋虫蠢蠢欲动了吧?现在我妈妈就给大家露一手,只见妈妈在烧红了的铁锅里倒了些油,油温七成热,放入姜块、蒜粒、八角、茴香、肉桂等作料再加入豆瓣及火锅底料进行翻炒,再倒入早已熬好的高汤!瞬间整个房间弥漫着麻辣烫的香味,我们把早已准备好的牛、羊肉片,火腿肠、毛肚、鸭肠、香菇、金针菇,土豆片等一起倒进火锅盆里,欢迎大家一起来品鉴我的家宴哦!

  从小我就对妈妈做的砂锅鱼头汤情有独钟。这个周末,我妈妈又给我们做了一次鱼头汤。我们在集贸市场买了一条肥硕的花鲢。回到家后,妈妈刮了鱼鳞,清理了内脏。一切准备就绪,我就仔细观察起妈妈制作鱼头汤的过程。只见她先切鱼头,然后呢从鱼腮三至五厘米处开始,使劲跺。把鱼头和鱼身分开,然后在锅里放油,把鱼头烧到四五成熟再把鱼头捞起,放进砂锅,兑入清水时,水没过鱼头。然后用大火煮沸,改用文火慢慢的煨,并放入佐料。当汤熬得像牛奶一样的乳白色,鱼香味儿随之就散发出来了。只见妈妈把事先准备好了的豆腐、轻如薄纸的笋片儿、乌黑锃亮的木耳、好似朵朵小伞的蘑菇、几乎透明的白萝卜片儿,一股脑放进砂锅里煮。起锅后再放入一些宛如翡翠的青菜心,最后撒上蒜末,炖开后,一锅色香味俱全俱全的.砂锅鱼头就大功告成了。

  我洗净手,用筷子揭开锅盖,一阵白雾迎面扑来,一股浓香扑鼻而来,一锅色香味俱全的珍馐就呈现在我面前了。吃一口鱼肉,肥而不腻,喝一口鱼汤,鲜而不腥,一个字:绝。这道砂锅鱼头汤荤素搭配,富含蛋白质与钙质,很容易被人体吸收,而且它味道鲜美,我从小就把她视若珍宝。鱼头汤中的精华部分,当数鱼脑。它无色透明,呈粘稠状,只要轻轻吸一口,就能轻轻的滑入我的嘴里,那味儿令人回味无穷。听妈妈说,鱼脑中含有丰富的卵磷脂,说能补脑,于是呢妈妈就把鱼脑分给我和弟弟,她笑眯眯的看着我们吃鱼脑。吃完鱼脑,看着这一大锅色彩丰富、味道鲜美的砂锅鱼头,我们全家胃口大开,吃得可起劲了。

  我喜欢家乡的美食,更喜欢妈妈做的家常味。这些味道已经深深地植根在我的脑海深处。

家乡的美食作文8

  今天,我们梅县来了一批游客,我是导游。

  我要带游客们了解我们梅州的特色美食——盐焗鸡。我带着他们来到了围龙屋。走进加工场,正好有几个厨师在做盐焗鸡。我走上前,礼貌地问:“叔叔,我们可以在旁边观看你们做盐焗鸡吗?”“可以呀。”他们很乐意地答应了。我看了一下做盐焗鸡的材料,可不少。一只只肥肥胖胖已经收拾干净的鸡,有很多包粗盐,有准备好的一薄一厚的黄色的'草纸,还有一个大炉子,炉子上是一口大铁锅。

  厨师们开始做了,只见他们快速地把盐倒进大铁锅里,然后把炉子里的火烧得更旺了,一个叔叔拿了个大锅铲翻炒起来。旁边一个游客问:“炒盐有什么作用?”那位叔叔边炒边回答:“把盐炒热了能除掉一些水分,也能让鸡肉变得更香。”哦,原来如此。另外两个叔叔则先用薄一点的草纸把鸡一个个包了起来,然后外面又包了一重比较厚的纸。

  这时,大半锅盐已经被叔叔炒得变成了白色盐粒,只见他们把包好了的鸡依次放进盐里,然后用盐把鸡完完全全盖住。我疑惑不解:“叔叔,你们为什么不直接把鸡放进盐里而要包上纸,这样焗出来的鸡会有味道吗?”他们一听,哈哈大笑:“放心,鸡已经先处理过了。把鸡包住才不会把鸡焗烂,把鸡用盐盖住,是因为这样会更香。”咳,我明白了。看看游客们期待的眼神,我问叔叔要多久才能焗好,厨师们告诉我们起码得等上一个多小时。

  在等待的时间里,厨师叔叔们还热情地向我们讲述了一些盐焗鸡的故事,游客们不由得称赞我们客家人的聪明。漫长的一个多小时过去了,鸡终于焗好了,我迫不及待地叫厨师们把鸡拿出来,游客们更是不停地咽口水。厨师们把鸡拿出来之后,帮鸡“脱”下了衣服。鸡肉的香味钻进了我们的鼻子里,真让人垂涎欲滴,我问:“叔叔,刀呢?快拿刀来!”厨师们说:“不要用刀切,如果用刀切会有刀腥味,得用最原始的方法,用手撕吧。”听了这句话,我们开动了,不过眨眼的功夫,两个盐焗鸡就变成骨头架了。游客们还不过瘾,纷纷购买,都说要带回给家人尝尝。

  盐焗鸡不愧为我们客家人的地道美食,我们一定要把这道菜流传下去。

家乡的美食作文9

  麻涌这几年的变化非常大,变得比以前繁荣多了,发展到今天这个程度,让我不得不佩服这些劳动人民的精神,他们忘我工作废寝忘食,才会有今天的美丽麻涌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今天是一年1度的美食节,我和家人来到麻涌华阳湖的渔人码头。也就是美食街这个地方。来到这里,我被眼前的一切大吃一惊,这荒无人烟的地方,如今已变的人山人海,车水马龙,摊点连绵起伏,紧贴在一块。

  刚迈入大门,一股香味就扑鼻而来,什么味都有,形成一个大杂烩,闻起来却好闻极了。我们逛了逛,发现那些店名都好有趣呀,有步步高升刀削面,小狮子包浆鸡排,童年的味道。木瓜酸奶等各种各样有意思的招牌名吸引着我那个好吃的小嘴巴。

  我第一时间被那芬芳扑鼻的羊肉串给吸引过去烤熟的肉串呈黄褐色,上面还厚厚的铺了一层香料,让我满眼净是羊肉串。羊肉串不仅闻起来香,而且吃起来更香,咬一口在嘴里细细的品味,会感到羊肉串是十分的细腻。万分的滑嫩,好爽呀!一口咽下去,香味从鼻孔里冒了出来,真让人爱不释口。这也就怨不得我这么想吃了。也许是因为吃的太快了,我吃的`满嘴都是肉油和香料。连鼻子上都沾了不少光,可我浑然不知,直等到妈妈笑我是个顾嘴不顾身的花猫,我才明白过来,不好意思地笑了。嘿嘿,这也怪不得我,谁让羊肉串这么好吃呢。

  吃完羊肉串的我满嘴都是油腻的东西,这时来一杯清爽可口的饮料肯定爽极啦!说吧,身后就有几家柠檬茶店好像专门为我准备的我心中有一种说不出道不明的开心的味道。我哪了一杯柠檬茶喝不急待的喝了几口啊,这是我有生以来喝过最绝妙,最美味的柠檬茶。我喝着这顶呱呱的柠檬茶,头上的热汗消除了许多,但火辣辣的太阳还是不肯放过我们,一直盯着我们好像我们跟他有仇似的。

  我津津有味的尝着刚买的薯条,一边吃一边走,经过一家花花绿绿的美食里,我不知不觉的想到以前的这里。e家崎岖不平的路,马路两旁可不是美食街,而是一片香蕉地,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我镇已经把香蕉地建成美食店,才有现在的美食街。

  我相信未来的麻涌会越来越繁华,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麻涌的美食是那样的难忘啊。

家乡的美食作文10

  我品尝过南塘老街香脆脆的炸麻花,吃过城隍庙美味的煎饺,还吃过美味的小笼包,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宁波大学小吃一条街上的各色美食。

  那一天,我和妈妈一起乘车去小吃一条街,一下汽车,一股股香味就直往我的鼻子里钻,把我的心都给勾住了,光闻闻香味就让人陶醉,那里面的小吃岂不是更美味呢?于是我冲向小吃街,一进去,我就听到了一阵“chicha”声,咦?那边怎么这么热闹呀!走过去一看,原来是烧烤鱿鱼啊!只见老板把鱿鱼插进一根竹签里,之后把它放到自动烧烤架上面,转了转,过了一会儿,鱿鱼的颜色由白色变成了红色,然后又从红色变成了焦黄色,渐渐的散发出一阵阵扑鼻的香味,接着老板熟练地在鱿鱼串上撒上胡椒粉,又放上麻油,最后撒上一层芝麻,又香又辣的烧烤鱿鱼就横空出世了。咬一口,独特的香味让我一辈子也难以忘怀。

  我边走边吃,边看边想,突然,我看见一家店里坐满了食客,点餐处也站满了人,我抬头一看,上面写着重庆小面这四个银光闪闪的大字,我往里面一瞅,每个食客的面前都端放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有的食客拿起筷子往面条里一挑,挑上来几十根面条,那面条晶莹剔透,顾客到最长的.面条下,哧溜一声,面条就进了他的肚子,不一会儿,一碗面就被他风卷残云的吃完了,甚至连汤都不放过;有的顾客已经吃完了,但他伸出舌头舔了舔嘴边的汤渍,不放过一点点汤渍;有的顾客干脆把衣服给脱了,只露出T恤衫。脸通红通红的,嘴上还说着真爽。老板忙得不可开交,在店里不停的穿梭着,那食客们的欢声让人难以忘记。

  我继续走着,如果说重庆小面让人难忘,那么美味的麦芽糖让人不忍心去咬一口。我走到了一家麦芽糖店,只见糖师傅左一下右一下,一只展开翅膀想飞的蝴蝶就展现在了我的面前,让人怎么忍心下得去口呢?但我还是没法经受的住美食的诱惑,咬了一口,那味道让人吃了一口,还想吃一口。

  这次去宁大的小吃一条街,我吃到了许多平时吃不到的食物,果然是“美味只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尝?”我忘不了这萦绕在舌尖的美味呀!

家乡的美食作文11

  “来来来,香脆的麻花”、“冰凉粉、豆腐脑啊!”老家的清晨,常常被这样充满生活气息的吆喝声在黎明中唤醒。兴平,紧邻西安,是我的故乡,也是爷爷出生和工作的地方。

  三年级以前,每次寒暑假,我都会回到那里住一段时间。一起度假的还有二伯家的堂姐。几乎每天晚上,我们都会争吵一件事。“明早我去!”“不行,你都去了好几次了!”每次吵得不可开交时,奶奶都会出来打圆场:“明早还是妹妹去吧,姐姐后天再去,哈!”此时,我就像中了大奖一样在床上手舞足蹈。爷爷也会走过来,帮我们盖好被子:“好好睡觉,明天起早点哈!”

  我们争吵的这么厉害,只为一件事:我们都很喜欢吃镜糕,爷爷为了满足我们,几乎每天都去买。我和堂姐也都想陪爷爷一起去,但是电动车太小,只能承载一大一小。

  说起那镜糕,真是让人垂涎三尺。它外表白里透红,中间夹有软糯饱满的红枣与红豆,一口咬下去,甜而不腻、满嘴清香,再配上特有的杏仁油茶,一份早餐,便能体会到人间的酸甜苦辣咸。

  买镜糕的.路程也是一天快乐的开始。爷爷早早的将他的“小电驴”停在门前等候我们。洗漱好后,我欢快的窜上车后座,爷爷发动车子,奶奶往往是不停的叮嘱我们:“骑慢点哈!”

  爷爷好像认识很多很多的人,一路上和他们打着招呼。小城不大,一会就到了镜糕最好最有名的北巷了。这条巷子里,有卖胡辣汤的张叔,也有卖肉夹馍和凉皮的李婶。8点的样子,去北塔寺的游客也渐渐多了起来。

  镜糕铺前已经排了不少人了。老板远远的看到爷爷,就大声的打招呼:“王大爷,带孙女来买镜糕了。”爷爷笑着应了声,招了招手示意老板赶紧忙,我们则继续排着队。

  前面的队伍越来越短,我也越来越高兴。终于轮到我们了,我接过盛满镜糕的盒子,道了声谢谢便拉着爷爷往家赶。一路上,镜糕盒子被我捂得紧紧的,生怕热气跑了出来

  听爷爷讲,今年特殊情况,现在的巷子里只有几家店了,有些铺子已经搬走了。但那镜糕铺前的欢声笑语仍是让我记忆犹新。

家乡的美食作文12

  妙不可言的美食,不过是来自记忆深处的某种熟悉的味道……

  在我四、五岁时,我最爱吃的美食,便是一种黑黑的美味,它叫作麻糍,只需一些黑芝麻以及糯米,然后又几道极其简单的工序制成。但是它是我至今也不能割舍的一份美味与童真……

  “卖麻糍喽!卖麻糍喽!”那位天天挑着担,担里放着发糕、麻糍的老爷爷来到我们家附近,大声叫卖着,当时的我高兴地活蹦乱跳,对着家里说:“卖麻糍的来了!”也不知道家里有没有人,不知道有几个人在听我说的话。但每一次,不到几分钟,母亲就会拎着一袋软绵绵、黑乎乎的美味回到家来。这时,我就会坐在餐桌了,拿来些白砂糖,往麻糍上倒上一堆,然后大口大口地往嘴里塞,让甜蜜的美味在嘴中翻滚,大口大口咀嚼这美味,此时我想的是:要是这辈子每天都能吃到这美味该多好呀!

  时光飞逝,日月如梭。转眼,我马上就要上初中了,正在上小升初。当时的我已经有相当一段时间没有吃过麻糍了,最后一次似乎是在两年前,但是那是在某次早晨快要迟到时吃的',没有细细品尝,但没有小时候的那种来自美食的快乐与满足了,没有那种童真了,舌头口腔已经被辛辣麻木了,也冷落了麻糍;虽然牛排、烧烤、肯德基等新食品层出不穷,但我总吃不出童年的那份甜蜜和快乐。

  在十二岁那年,小升初的种种不顺,及对小学的不舍与留念,使我整天沉浸在虚拟的电子世界中,一天天堕落。直到有一天,我发现自己再这样不务正业,那迟早会从数学的优秀变得“江郎才尽”,但是我努力的那几天又十分浮躁与迷茫,最终只见得做了一堆题目与试卷,但成绩却毫无起色,导致食欲不振。

  在一个天才蒙蒙亮,在夏日的早晨,我已着装完结,空洞地望着窗台,一张清瘦、黝黑的脸,那正是我,我在思索,为什么会浮躁?“卖麻糍啰!”——那熟悉的声音又在我耳畔响起,我似乎又回到了童年吃麻糍的情景之中。“我要吃麻糍。”从我口中蹦出这么一句平淡的话。

  几分钟后,母亲来了,拎着一袋黑黑的、扁扁的麻糍,我不慌不忙,接过这记忆中的美味,细细品尝,解除了长期没有食欲的困境。当我的舌尖与美味接触时,我仿佛又回到了六年前,那个对一切都好奇的年纪。

  美味依然香甜如初——我要努力了!

  指导老师评语:童年的记忆是美好的,一个普通的食物——麻糍竟然让作者魂牵梦萦,并从“浮躁”中回归平静。结尾“我要努力了”意味深长!

家乡的美食作文13

  说到美食,世界各地都有。中国,更是数不胜数,像:北京的烤鸭、天津的包子、陕西的泡馍、四川的火锅……,个个堪称人间美食,个个都被世人赞赏。可最令我流口水的,还是我家乡的特产——灯影牛肉。

  首先,我来解释一下,什么叫做灯影牛肉。“牛肉”,大家肯定知道,说明这个美食是用牛肉做的。但“灯影”,可就不一般了。因为,灯影牛肉非常薄,厚度还不及一张纸,只要你拿下一片牛肉对准灯光,就会折射出黄色的灯影,所以,“灯影”二字,由此而来。

  接下来,就让我来给你们讲述灯影牛肉名字的由来吧:“相传,灯影牛肉是由唐代著名诗人元稹命名的。当年元稹在通州(今四川达州市一带)任司马。一天,他到一家酒肆小酌。下酒菜中有一种牛肉片,色泽油润(鲜)红灯影牛肉亮(去掉),味道麻辣鲜香,使元稹赞叹不已。更使他惊奇的是,这牛肉片肉质特薄,呈半透明状,用筷子挟起来,在灯光下,红色牛肉片上丝丝纹理会在墙壁上反映出清晰的红色影像来,极为有趣,元稹当即唤之为‘灯影牛肉’”。于是达州市的这种牛肉片就以“灯影牛肉”之名盛传开来,成为四川的一道名菜。

  灯影牛肉外形独特,味道自然诱人。灯影牛肉入口即化,麻辣鲜脆,细嚼之,回味无穷。不少品尝过这道美食的人,都对它赞不绝口。而且经过这几年来的革新,灯影牛肉彻底“脱胎换骨”,味道越来越棒,仅以(令)无数游客尽“折腰”。而且牛肉富含肌氨酸:牛肉中的肌氨酸含量比任何其它食品都高,这使它对增长肌肉、增强力量特别有效。

  灯影牛肉非常美味,但制作过程极其复杂:一头牛被宰杀后,只能取其腿键肉、里脊肉十几块,共才十几公斤。用长片刀切成十分薄的`肉片,配上注草、丁香草果及其它十多种香料,拌匀后将肉片铺在竹筲箕上,经曝晒去除水分,放进特制的烤炉中,控制湿度烘烤至熟,装入用油纸衬里的竹筒或纸罐里,掺满纯香麻油,撒上少许花椒粉,密封而成。

  有人说:灯影牛肉继承了达州人的所有气质,这话真不假,那牛肉的麻辣,就是达州人的火辣、那精巧的做工,就是达州人的一丝不苟、那比纸薄的厚度,就是达州人的豪爽。这才是一个真正可以代表一个地方人的美食,不,应该是艺术品。

家乡的美食作文14

  提到柳州,人们最容易想到的就是非常有名的螺蛳粉,这种美味的小吃令很多人都欲罢不能。

  有一次我来到柳州,就吃到了最正宗的螺蛳粉。

  到了螺蛳粉店,里面虽然开着空调,但是我感觉还是热气腾腾的,原来是里面座位爆满的客人和一碗碗螺蛳粉的热气呀!点粉的时候因为怕辣,所以我只点了一个微辣的`。

  螺蛳粉一到,我就忍不住想尝上一口了,但我还是先观察了一下。看看那汤汁,哇,又红又亮,中间带了点橙色,是那令人食欲大增的辣椒油呀,那些腐竹金黄金黄的,有一些鼓起的小泡,好像是螺蛳粉里面放了几片薯片,而那些青菜翠绿的晶莹剔透,让我本来垂延欲滴的口水,瞬间就“口水直下三千尺”了!

  看着这么好看的螺蛳粉,我已经迫不及待的要尝一口了!我拿起筷子,双手把粉一夹,放到嘴边吃了一口,那叫一个鲜!米粉又q又弹,干腐竹又香又脆,青菜又多汁又鲜美,这简直是玉皇大帝都吃不到的人间美味!

  吃了好几口这个米粉,我还没尝到这个汤汁是什么味道的呢?于是我就喝了那么一小口汤,“啊!又辣又烫!”喝的我就像吃了一个大太阳!我感觉自己已经变成一个火炉了!在这令人燃烧的烫之后,辣味这个大军团瞬间入侵了我的喉咙,直至整个身体,它们在我的身体里不停的搞破坏,就像当年英法联军进入圆明园那样,又是放火又是杀人,我感觉我的五脏六腑和喉咙似乎都要被他们戳破了!

  我马上去找水,喝了一大口水之后,这些辣味军团终于没那么嚣张气焰了,好像已经有大部分离开了我的身体。我点的可是微辣,照这么说,如果我点辣的,那岂不是变成变态辣了!不过虽然这个螺蛳粉的汤很辣,但是其他的粉啊,青菜呀,还有花生,却是非常好吃的!

  我吃着吃着,突然嚼到了一个很脆的东西,不像其他的调料品,我看了看,原来是那使螺蛳粉“臭名远扬”的酸笋啊!我听很多人都说,螺蛳粉虽然好吃,但是有种浓浓的臭啊,我仔细闻了闻,一点儿也不臭呀,虽然说不上香,但是嚼起来嘎嘣嘎嘣脆的,也挺好吃的呢。真不知道那些人是怎么评判这个螺蛳粉的。

  螺蛳粉吃多几口,就会有点习惯这个味道了,我一口米粉,一口配料,再喝一口浓浓的汤汁,就这样慢慢一口一口的就把这碗美味“臭臭”的螺蛳粉给干掉了。虽然就是这么一碗螺蛳粉,但是好吃得我仿佛在吃满汉全席!

  螺蛳粉就是这样一碗普通的美味的著名小吃,它是柳州的特色,更是我们广西,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家乡的美食作文15

  说到家乡美食,世界各地都有。中国,更是数不胜数,像:北京的烤鸭、天津的包子、陕西的泡馍、四川的火锅……,个个堪称人间家乡美食,个个都被世人赞赏。可最令我流口水的,还是我家乡的特产——灯影牛肉。

  首先,我来解释一下,什么叫做灯影牛肉。“牛肉”,大家肯定知道,说明这个家乡美食是用牛肉做的。但“灯影”,可就不一般了。因为,灯影牛肉很薄,厚度还不及一张纸,只要你拿下一片牛肉对准灯光,就会折射出黄色的灯影,所以,“灯影”二字,由此而来。

  接下来,就让我来给你们讲讲灯影牛肉名字的由来吧:“相传,灯影牛肉是由唐代著名诗人元稹命名的。当年元稹在通州(今四川达州市一带)任司马。一天,他到一家酒肆小酌。下酒菜中有一种牛肉片,色泽油润(鲜)红灯影牛肉亮(去掉),味道麻辣鲜香,使元稹赞叹不已。更使他惊奇的是,这牛肉片肉质特薄,呈半透明状,用筷子挟起来,在灯光下,红色牛肉片上丝丝纹理会在墙壁上反映出清晰的红色影像来,极为有趣,元稹当即唤之为‘灯影牛肉’”。于是达州市的.这种牛肉片就以“灯影牛肉”之名盛传开来,成为四川的一道名菜。

  灯影牛肉外形独特,味道自然诱人。灯影牛肉入口即化,麻辣鲜脆,细嚼之,回味无穷。不少品尝过这道家乡美食的人,都对它赞不绝口。而且经过近几年来的革新,灯影牛肉彻底“脱胎换骨”,味道越来越棒,仅以(令)无数游客尽“折腰”。而且牛肉富含肌氨酸:牛肉中的肌氨酸含量比任何其它食品都高,这使它对增长肌肉、增强力量特别有效。

  灯影牛肉非常美味,但制作过程极其复杂:一头牛被宰杀后,只能取其腿键肉、里脊肉十几块,共才十几公斤。用长片刀切成十分薄的肉片,配上注草、丁香草果及其它十多种香料,拌匀后将肉片铺在竹筲箕上,经曝晒去除水分,放进特制的烤炉中,控制湿度烘烤至熟,装入用油纸衬里的竹筒或纸罐里,掺满纯香麻油,撒上少许花椒粉,密封而成。

  有人说:灯影牛肉继承了达州人的所有气质,这话真不假,那牛肉的麻辣,就是达州人的火辣、那精巧的做工,就是达州人的一丝不苟、那比纸薄的厚度,就是达州人的豪爽。这才是一个真正可以代表一个地方人的家乡美食,不,应该是艺术品。

【家乡的美食作文】相关文章:

家乡的美食作文05-09

家乡的美食作文12-30

家乡美食作文03-06

家乡的美食03-10

家乡的美食优秀作文06-07

话题作文:家乡的美食11-10

我家乡的美食作文09-12

家乡美食作文范文09-04

我的家乡美食作文04-26

家乡的美食作文【推荐】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