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范文大全>作文大全>年味儿作文

年味儿作文

时间:2023-05-07 12:59:33 作文大全 我要投稿

年味儿作文2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年味儿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年味儿作文2篇

年味儿作文1

  春节期间,我来到了上海,这个著名的大城市,在这儿,曾经是呼吁风云的时代,这座大城市,又和我们生活的沿海城市有什么不同呢?它又是充满了怎样的年味呢?

  我们来到了最具老上海味儿的地方——豫园,也不说是人山人海,只要你一个不小心,就和从对面迎来的一张笑脸撞个满怀。

  豫园内外,各种各样的彩灯结成对,五彩斑斓的灯笼串成排,在在上海的建筑中穿行:莲花灯在晚风的吹拂中轻盈的地摇曳着身姿;华丽的八角灯笼散发着异常璀璨的光芒,挂在房屋翘起的屋檐下,一个紧挨着一个,身后的白墙隐隐约约的映出它的模样。

  今年春节的主角——小猴子,更是抢了所有灯笼的风头,你看他们摆出各种顽皮淘气的动作,引得人们哈哈大笑:瞧那只趴在一只大大金元宝上的小猴,把双手双脚都搭在金元宝上,眼睛里露出满足的喜悦;红灯笼下边还倒挂着几只小猴,个个抓耳挠腮,东张西望,好像在寻找人群中那个戴着齐天大圣帽子的小孩儿……人们看得拍手叫好,和身边的亲朋好友议论着,让笑容悄悄爬上自己的脸蛋,到处洋溢着春节的喜庆。

  群灯似海,红的、金的……五彩斑斓爬上了房檐,有悄然地飘上天空,绽开了最美的花朵,又将花瓣轻轻洒落人间,好一个“火树银花不夜天”。

  上海最热闹的地方要数外滩,咱们厦门轮渡码头和它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黄浦江两岸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的每一扇窗户都射出迷人的光彩,映在江面上,波光粼粼。江这头,外滩步行街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

  摊铺的小贩们高声叫卖着,人们弃下平时匆忙的脚步,在黄浦江边散步,和亲朋好友谈笑风生,眺望着江对岸高高的东方明珠,又望望脚下的青砖路,眼里透出无限的喜爱之情,那神情仿佛在说:“瞧,这就是上海独有的'年味儿,舒适,悠闲,这就是咱们上海人生长的地方。”江那头,也是红光一片,充满着温暖的,令人感到愉悦的节日的喜庆,伴随着音乐,从江对岸的码头缓缓游出一辆游艇,游艇上散发的亮光着亮了整条黄浦江,也照亮了上海这座城市。这红艳艳的,让人觉着惬意的光,是上海年味儿的最好代表。

  弥漫着浓浓年味的上海,真让人流年忘返,让人身异乡,却无异客的感觉,红通通的中国年,让人温暖连连。

  春雷阵阵,喜气洋洋,辞旧迎新好佳节!春风袅袅,真情暖暖,推陈出新好兆头!电波敲门,铃音环绕,邮箱开启祝福到!猴年好!年之初,信息传;字不多,情无限;兴致好,拜大年;事业兴,家美满;身体好,多挣钱;敬长者,爱少年;朋友多,结善缘;欢笑…

  小年,即每年农历腊月廿三或廿四,是祭祀灶王爷的节日。它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其主要活动有两项:扫年和祭灶。除此之外,还有吃灶糖的习俗,有的地方还要吃火烧、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

  等待小生命的诞生是激动人心的;等待某种结果的揭晓是紧张的;等待某部影视作品的开播是急噪不安的。等待的感觉就好象度日如年,可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变得更加有耐心。听着声声爆竹,看着朵朵烟花,人们都在等待着另一个得开始。

  小时候,我和伙伴们日日盼望过年。除夕一到,家家户户都喜气洋洋地忙起来,我家更比别家忙。从我记事起,除夕那天,我家一大景观就是父亲写春联的热闹场面。父亲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全村人几乎都请父亲写春联,父亲也高兴,有求必应。

  新年舞社火社火,广泛流行于甘肃各地,是一种载歌载舞、体裁多样、种类繁多的综合表演艺术,多在农历正月进行表演。民间社火表演中,以历史上的豪杰英雄、善男孝女及民间传说中的各种人物为角色。

  新年新气象,新年新生机,新年新机遇,新年新契机,新年新希望,新年新业绩。新业绩开创新生活,新生活定有新运气。祝你猴年好运、新年大喜。新年许下心愿,朋友传递祝愿,幸运心甘情愿,开心自觉自愿,幸福一厢情愿,猴年如你所愿,事事…

  过年了,过年了!早就盼望着过年。新年老人带着欢乐来到我们的身边,我们的脸乐开了花。过年了,大家都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烟花,冲到门外,高高兴兴地点燃了引线。啊,多么的美啊!天上顿时开出了一朵光彩夺目的鲜花,天空被染的格外耀眼。

  春节期间,我和爸妈到爷爷奶奶家过年。吃饭时,奶奶端上了美味可口的年糕。我心一急,连手都没顾上洗就大口大口吃了起来(我最喜欢吃年糕了)。

年味儿作文2

  这年味一年不如一年浓咯。妈妈的这句话不经意的溜进了我的耳朵,带着我的思绪飞回了十几年前小时候那会儿的过年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十几年前那会,好像喝完一碗甜甜的腊八粥之后都在为过年而做准备,抹布扫帚将带着这年霉运的旧尘一扫而去,小手拉大手一块儿在街上买年货,大街的摊位上挂满了闪着红灯的大灯笼、漂亮精细的纸窗花和散发着墨汁味的对联,小巷的店铺里头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糕点酥饼、五颜六色糖果蜜饯和香气诱人的油炸坚果。暮色微醉,无论你是在冰天雪地的北方,还是在乍暖还寒的南方,各地的街灯像星星般亮起,烟花声鞭炮声也不约而同地欢喜起来,年节在团圆饭碗筷的叮咚声中开始了,吃过年饭后,坐在摆满零食的电视前等待着每年都如约而至的春晚。这,是过年,是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大观园里张灯结彩,在凤姐的那一声声老祖宗新年好!中拉开过年了序幕;宋庆龄带着孩子们喜爱的糖果点心来到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团,给孩子们一次甜蜜的偷袭;在热闹的五猖会开始前鲁迅上窜下跳地催促着家仆赶紧搬货,好一会去逛庙会。这,是过年,是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古人将年味酿成一壶好酒,团圆之时与亲朋好友痛饮一杯,将年味拌进肉菜中,包成饺子阖家欢乐之时同享美味;小时候将年味藏在期待已久的新衣裳里,塞进了鼓鼓的压岁红包里,又从鞭炮声与烟花声里蹦出来,最后全部都融入了那一桌丰盛佳肴的年夜饭中。这,是过年,是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但,不知是何时起,过年的仪式感越来越弱,童年对过年那份日日夜夜的期盼渐行渐远,看春晚只是成为一种习以为常的习惯,手机里刷着复制粘贴了无数遍的祝福语,过年更愿意和朋友一块出游或者干脆来一盘游戏,过年更是变成了一次可以放长假的节日而已。

  有人说,是时代的发展将传统逼死了,我们告别了资源短缺的那个贫困时代,如今的我们乘坐着科技快车穿梭在新时代的各个角落里。一件新衣裳,不必过年时再穿;一顿大餐,不必等到过年在吃;一瓶好酒,不必等过年再喝,过年的仪式感是属于上个时代的幸福与快乐。老一辈的人开始惋惜传统气氛慢慢淡化,新一代人也已经厌倦了老套的过年方式,大扫除算是保留了点仪式感的存在,但相比享受这个感觉更像是枯燥无味的将房子清理得一尘不染,这一来二去这年味自然变得越来越淡。

  在我看来,与其说年味变得越来越淡,倒不如说是我们慢慢长大了,学习到的东西越来越多,要顾及的东西越来越多,已经不能像儿时那样只享受无忧无虑的快乐了。除了长大后味蕾已经对一些食物不再感兴趣,还有自打我们上小学开始,连我们几年级都记不清的亲戚们就会开始问我们的成绩和班级排名,我们仿佛可以预测到未来,等出来工作以后亲戚会问工资多少,什么时候结婚,等结婚以后会问什么时候生孩子于是我们开始恐惧面对过年时,来自七大姑大大姨的各种拷问,对许多人来说,过年仿佛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但与其埋怨那些种种,不如好好坐下来和长辈谈谈心,与长辈沟通并不是像想象中那么难。春节最伟大之处,并不是它有多么盛大,而是在于家庭中亲情的力量,它大过于任何事物,无论是身处穷乡僻囊还是身处灯红酒绿的都市,都要跋山涉水千里迢迢回家过年,无论是什么都阻挡不了中国人回家过年的脚步。有人担心国外的圣诞节、情人节会淡化我们对传统节日的固守,但当过年前的春运,站在机场、码头、车站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往家的方向蹦去,就可以知道那种渴望回家的心汇聚起来是怎样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

  我们生活在幸福的时代,时代的进步让我们的`精神粮食也丰富起来,传承与创新是发展这个方向的两个方面,是同时进行时的。过去我们用竹筒制成的鞭炮俗称爆竹,如今我们有了更加环保的电子炮保留了爆竹声中一岁除的习俗;过去磕头鞠躬的礼节,如今用微信、微博、短信都可以成为祝福的载体;过去大家要围成一圈吃年夜饭,如今大家一起在外看个电影,一张全家福同样可以把快乐幸福定格。

  非新无以进,非旧无以守,过年不是为了唤醒童年的记忆而去搞形式主义,正如冯翼才所说:‘’年味’并不是物质的丰盛,而应该是文化的丰盛。过年的习俗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时代的推动下习俗也可以因时而变,与时俱进。过年,是中国人集体的记忆而不是集体的动作。

  变的是过年习俗的形式,不变的是追求那份情感慰籍和追求团圆的心。

  过年,是中国人的集体回忆。

【年味儿作文】相关文章:

年味儿作文04-05

年味儿优秀作文02-14

家乡的年味儿作文11-28

我家的年味儿作文07-12

家乡的年味儿作文03-09

年味儿中考作文03-06

我家的年味儿作文05-03

初一的年味儿作文02-04

年味儿600字作文09-03

年味儿作文800字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