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范文大全>日记大全>游记日记

游记日记

时间:2023-06-10 13:45:22 日记大全 我要投稿

实用的游记日记范文汇编八篇

  一天终于结束了,相信大家一定感触颇深吧,是时候写好总结,写好日记了。日记写什么内容才新颖、丰富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游记日记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实用的游记日记范文汇编八篇

游记日记 篇1

  今天是国庆,我们全家来到了洽川旅游,我们去了处女泉玩儿。这儿是陕西的湿地,居黄河之滨。

  处女泉非常好玩,那里风景迷人,一望无际的弯弯曲曲的'水道,水道两旁是密密麻麻的芦苇,也叫芦苇荡。我们全家五口乘船在芦苇荡里沿着水道*,那里还是湿地,所以有很多的芦花,我摘了一朵,放在手上抚摸,非常舒服。我们看见了非常多了芦花,还看见了一只活泼可爱野鸭子。有许多游船和我们同行,一起游玩。在风景最迷人的地方,我留下了一张很帅气的身影,爷爷爸爸给我照了相。

  处女泉就是里面有温泉,我和爸爸去游了泳,我们就在一大块由芦苇荡的空地游的。我们刚下水,有一点冰,后来慢慢就热了,我没在靠边一点的地方脚踩上了泥巴,有点恶心,又挺舒服的。

  洽川是伟大祖国母亲的一颗明珠,今天的洽川之旅好开心呀!我期待着明天看儿的更开心!

游记日记 篇2

  (此则为后记)

  庚午(1630年)春,漳州司理叔促赴署。余拟是年暂止游屐,而漳南之使络绎于道,叔祖念莪翁,高年冒暑,坐促于家,遂以七月十七日启行。二十一日到武林。二十四日渡钱唐即钱塘,今钱唐江,波平不穀hú原意指有绉纹的纱,即处只作“皱”,如履平地。二十八日至龙游,觅得青湖舟,去衢尚二十里,泊于樟树潭。

  三十日 过江山,抵青湖,乃舍舟登陆。循溪觅胜,得石崖于北渚。崖临回澜,澄潭漱其址,隙缀茂树,石色青碧,森森有芙蓉出水态。僧结槛依之,颇觉幽胜。余踞坐石上,有刘对予者,一见如故,因为余言:“江山北二十里有左坑,岩石奇诡,探幽之屐,不可不一过。”余欣然返寓,已下午,不成行。

  八月初一日 冒雨行三十里。一路望江郎片石,咫尺不可见。先拟登其下,比至路口,不果没有成功。越山坑岭,宿于宝安桥。

  初二日 登仙霞,越小竿岭,近雾已收,惟远峰漫不可见。又十里,饭于二十八都。其地东南有浮盖山,跨浙、闽、江西三省衢、处、信、宁四府之境,危峙仙霞、犁岭间,为诸峰冠。枫岭西垂,毕岭东障,梨岭则其南案也;怪石拿云,飞霞削翠。余每南过小竿,北逾梨岭,遥瞻丰采,辄为神往。既饭,兴不能遏止,遍询登山道。一牧人言:“由丹枫岭而止,为大道而远;由二十八都溪桥之左越岭,经白花岩上,道小而近”。余闻白花岩益喜,即迂道且趋之,况其近也!遂越桥南行数十步,即由左小路登岭。三里下岭,折而南,渡一溪,又三里,转入南坞,即浮盖山北麓村也。分溪错岭,竹木清幽,里号金竹云。度木桥,由业纸者篱门入,取小级而登。初皆田畦高叠,渐渐直跻危崖。又五里,大石磊落,棋置星罗,松竹与石争隙。已入胜地,竹深石转,中峙一庵,即白花岩也。僧指其后山绝顶,峦石甚奇。庵之右冈环转而左,为里山庵。由里山越高冈两重,转下山之阳,则大寺也。右有梨尖顶,左有石龙洞,前瞰梨岭,可俯而挟矣。余乃从其右,二里,憩里山庵。里山至大寺约七里,路小而峻。先跻一冈,约二里,冈势北垂。越其东,坞下水皆东流,即浦城界。又南上一里,越一冈,循其左而上,是谓狮峰。雾重路塞,舍之。逾冈西下,复转南上,二里,又越一冈,其左亦可上狮峰,右即可登龙洞顶。乃南向直下,约二里,抵大寺。石痕竹影,白花岩正得其具体,而峰峦环列,此真独胜。雨阻寺中者两日。

  初四日 冒雨为龙洞游。同导僧砍木通道,攀乱碛而上,雾滃wěng云气四起之意棘铦xiān锋利,芾fèi小石笼崖,狞恶如奇鬼。穿簇透峡,窈窕者,益之诡而藏其险;屼嵲者,益之险而敛其高。如是二里,树底睨斜眼看峭崿。攀踞其内,右有夹壁,离立仅尺,上下如一,似所谓“一线天”者,不知其即通顶所由也。乃爇点燃火篝灯,匍匐入一罅。罅夹立而高,亦如外之一线天,第外则顶开而明,此则上合而暗。初入,其合处犹通窍一二,深入则全黑矣。其下水流沙底,濡足而平。中道有片石,如舌上吐,直竖夹中,高仅三尺,两旁贴于洞壁。洞既束肩,石复当胸,天可攀践,逾之甚艰。再入,两壁愈夹,肩不能容。侧身而进,又有石片如前阻其隘口,高更倍之。余不能登,导僧援之。既登,僧复不能下,脱衣宛转久之,乃下。余犹侧仁石上,亦脱衣奋力,僧从石下掖之,遂得入。其内壁少舒可平肩,水较泓深,所称龙池也。仰睇其上,高不见顶,而石龙从夹壁尽处悬崖直下。洞中石色皆赭黄,而此石独白,石理粗砺成鳞甲,遂以“龙”神之。挑灯遍瞩而出。石隘处上逼下碍,入时自上悬身而坠,其势犹顺,出则自下侧身以透,胸与背既贴切于两壁,而膝复不能屈伸,石质刺肤,前后莫可悬接,每度一人,急之愈固,几恐其与石为一也。既出,欢若更生,而岚气忽澄,登霄在望。由明峡前行,芟割莽开荆,不半里,又得一洞,洞皆大石层叠,如重楼复阁,其中燥爽明透。

  徘徊久之,复上跻重崖,二里,登绝顶,为浮盖最高处。踞石而坐,西北雾顿开,下视金竹里以东,崩坑坠谷,层层如碧玉轻绡,远近万状;惟顶以南,尚郁伏未出。循西岭而下,乃知此峰为浮盖最东。由此而西,蜿蜒数蜂,再伏再起,极于叠石庵在叠石庵终止,乃为西隅,再下为白花岩矣。既连越二蜂,即里山趋寺之第三冈也。时余每过一峰,辄一峰开霁,西峰诸石,俱各为披露。西峰尽,又越两峰,峰俱有石层叠。又一峰南向居中,前耸二石,一斜而尖,是名“梨头尖石”。二石高数十丈,堪为江郎支庶,而下俱浮缀叠石数块,承以石盘,如坐嵌空处,俱可徙倚。此峰南下一支,石多嶙峋,所称“双笋石人”,攒列寺右者,皆其派也。峰后散为五峰,回环离立,中藏一坪可庐,亦高峰所罕得者。又西越两峰,为浮盖中顶,皆盘石累叠而成,下者为盘,上者为盖,或数石共肩一石,或一石复平列数石,上下俱成叠台双阙,“浮盖仙坛”,洵不诬称矣。其石高削无级,不便攀跻。登其巅,群峰尽出。山顶之石,四旁有苔,如发下垂,嫩绿浮烟,娟然秀美可爱。西望叠石、石仙诸胜,尚隔三四峰,而日已过午,遂还饭寺中。别之南下,十里即大道,已在梨岭之麓。登岭,过九牧,宿渔梁下街。

  初五日 下浦城舟,凡四日抵延平郡。

  初十日 复逆流上永安溪,泊榕溪。其地为南平、沙县之中,各去六十里。先是浦城之溪水小,而永安之流暴涨,故顺逆皆迟。

  十一日 舟曲随山西南行,乱石峥嵘,奔流悬迅。二十里,舟为石触,榜人以竹丝绵纸包片木掩而钉之,止涌而已。又十里,溪右一山,瞰溪如伏狮,额有崖两重,阁临其上,崖下圆石高数丈,突立溪中。于是折而东,又十里,月下上一滩,泊于旧县。

  十二日 山稍开,西北二十里,抵沙县。城南临大溪,雉堞及肩,即溪崖也。溪中多置大舟,两旁为轮,关水以舂。西十里,南折入山间。右山石骨巉削,而左山夹处,有泉落坳隙如玉箸。又西南二十里,泊洋口。其地路通尤溪。东有山曰里丰,为一邑之望。昨舟过伏狮崖,即望而见之,今绕其西而南向。

  十三日 西南二十里,渐入山,又二十五里,至双口。遂折而西北行,五里,至横双口。溪右一水自北来,永安之溪自南来,至此合。其北来之溪,舟通岩前可七十里。又五里入永安界,曰新凌铺。

  十四日 行永安境内,始闻猿声。南四十里为巩川。上大滩十里,东南行,忽望见溪右峰石突兀。既而直逼其下,则突兀者转为参差,为崩削,俱盘亘壁立,为峰为岩,为屏为柱,次第而见。中一峰壁削到底,或大书其上,曰“凌霄”。于是溪左之奇,亦若起而争胜者。已舟折西北,左溪之崖较诡异,而更有出左溪上者,则桃源涧也。其峰排突溪南,上逼层汉即天宇,而下瞰回溪,峰底深裂,流泉迸下,仰其上,曲槛飞栏,遥带不一,急停舟登焉。

  循涧而入,两崖仅裂一罅,竹影逼溪内。得桥渡涧再上,有门曰“长春圃”。亟趋之,则溪南之峰,前所仰眺者,已在其北。乃北上,路旁一石,方平如砥。时暮色满山,路纵横不可辨,乃入大士殿,得道人为导。随之北,即循崖经文昌阁,转越两亭,俱悬崖缀壁。从此折入峭夹间,其隙仅分一线,上劈山巅,远透山北,中不能容肩,凿之乃受,累级斜上,直贯其中。余所见“一线天”数处,武彝、黄山、浮盖,曾未见若此之大而逼、远而整者。既而得天一方、四峰攒列。透隙而上,一石方整,曰棋坪。中复得一台,一树当空,根盘于上。有飞桥架两崖间,上下壁削,悬空而度,峰攒石裂,岈然成洞,曰环玉。出洞,复由棋坪侧历西坞而上,得一井,水甚甘冽。跻峰北隅,有亭甚豁,第北溪下绕,反以逼仄不能俯瞰。由此左下,又有泉一泓汇为池,以暮不及往。乃南上绝顶,一八角亭冠其上。复从西路下山,出倚云关,则石磴垂绝,罅间一下百丈。盖是山四面斗削,惟一线为暗磴,百丈为明梯,游者以梯下而一线上,始尽奇概,舍此别无可阶也。

  还至大士殿,昏黑不可出。道人命徒碎木燃火,送之溪旁,孤灯穿绿坞,几若阴房磷火。道人云:“由长春圃二里,有不尘馆,旁又有一百丈岩,皆有胜可游。”余颔之即点头接受建议。返舟,促舟子夜行,不可,乃与奴辈并力刺舟撑船。幸滩无石,月渐朗,二鼓,泊废石梁下。行二十里,去永安止二里。

  十五日 抵城西桥下,桥已毁。而大溪自西来,桥下之溪自南来,依然余游玉华时也。绕城西而南,溯南来之溪以去,五十里,至长倩。溪出山右,路循山左,乃舍溪登岭。越岭两重,西南过溪桥,五里,南过溪鸣桥。又五里,直凌西南山角,以为已穷绝顶,其上乃更复穹然。不复上,循山半而南,纡折翠微间,俯瞰山底,溪回屈曲,惟闻吼怒声,而深不见水,盖峻峦削岫,错立如交牙,水漱其根,上皆丛树,行者惟见翠葆即绿树丛浮空,非闻水声,几以为一山也。久之,偶于树隙稍露回湍,浑赤如血。又五里与赤溪遇,又五里止于林田。

  十六日 沿山二里,有峰自南直下。峰东有小溪,西为大溪,俱北会林田,而注于大煞岭西者。渡小溪,循峰南上,共五里,到下桥。逶迤南跻,又八里,得上桥。一洵飞空,悬桥而度,两旁高峰插天。度桥,路愈峻,十里,从山夹中直跻两高峰之南,登岭巅。回视两高峰已在履下,计其崇峻,大煞、浮盖,当皆出其下。南下三十五里,抵宁洋县。

  十七日 下舟达华封。

  十八日 上午始抵陆。渐登山阪,溪从右去,以滩高石阻,舟不能前也。十里,过山麓,又五里,跨华封绝顶,溪从其下折而西去。遥望西数里外,滩石重叠,水势腾激,至有一滩纯石,中断而不见水者,此峡中最险处。自念前以雨阻不能达,今奈何交臂失之?乃北下三里,得村一坞,以为去溪不远。沿坞西行里许,欲临溪,不得路,始从蔗畦中下。蔗穷,又有蔓植者,花如荳,细荚未成,复践蔓行,上流沙削不受覆,方藉蔓为级,未几蔓穷,皆荆棘藤刺,丛不能入。初侧身投足,不辨高下,时时陷石坎,挂树杪(miǎo)细梢。既忽得一横溪,大道沿之。西三里,瞰溪咫尺,滩声震耳,谓前所望中断之险,必当其处。时大道直西去,通吴镇、罗埠。觅下溪之路,久不得,见一小路伏丛棘中,乃匍匐就之。初犹有路影,未几不一会,走不多远之意下皆积叶,高尺许,蜘网翳之;上则棘莽蒙密,钩发悬股,百计难脱;比等到脱,则悬涧注溪,危石叠嵌而下。石皆累空间,登其上,始复见溪,而石不受足,转堕深莽。余计不得前,乃即从涧水中攀石践流,遂抵溪石上。其石大如百间屋,侧立溪南,溪北复有崩崖壅水。水既南避巨石,北激崩块,冲捣莫容,跃隙而下,下即升降悬绝,倒涌逆卷,崖为之倾,舟安得通也?踞大石坐,又攀渡溪中突石而坐,望前溪西去,一泻之势,险无逾此。久之,溯大溪,践乱石,山转处溪田层缀,从之,始得路。循而西转,过所踞溪石二里许,滩声复沸如前,则又一危矶也。西二里,得小路,随山脊直瞰溪而下,始见前不可下之滩,即在其上流,而岭头所望纯石中断之滩,即在其下流。此嘴中悬两滩间,非至此,则两滩几有遁形矣几乎隐遁而看不见。逾岭下舟。明日,抵漳州司理署。

游记日记 篇3

  在元旦佳节,我们全家前往老家安徽芜湖。

  我们登上了通往老家的桥梁——火车,火车窗户里美不胜收的风景尽收眼底。

  当“轰轰隆隆”的火车行驶到绿油油的油菜田时,一层轻薄、雪白的霜铺在油菜上,好像是给予了这些油菜“天使”美丽的霜装。银装素裹,把一个个婀娜多姿的舞姬装点得更加美丽,为大地增添了许多优美的气息。在阳光的照耀下,银光闪闪,像是一层薄薄的轻纱。

  当轰鸣的火车驶到了古老的民族特色小屋前,饱受了几百年风沙的老屋却仍然在瑟瑟寒风中屹立不倒。在屋顶上的`一级级独具风味的阶梯上每一级都有一个老*迎着寒风守卫老屋,眺望远方……

  当“呜呜……”鸣着汽笛火车缓缓行驶到一个池塘前,那冰冷的冰片在阳光的映照下,反射出七色光芒,美极了!池塘边依靠着一棵古树,树枝上的叶片早已落光,而树上鸟窝里面的雏鸟兴高采烈地从母亲口中接过食物,高声讴歌母亲的美好……

  虽然在火车里的时光十分短暂,但这段时光却将被我铭记心中。

游记日记 篇4

  马上就要开学了,我们在北方玩了十天,明天我们终于坐上回家的飞机。

  天气很阴沉,早上8点钟,飞机降落了,空中上的修建物渐渐远去,越来越小,就像减少的模型一样,十分绚丽!

  飞机穿过了云层,飞到了白云的上方,我发现天空是如此的湛蓝!太阳是如此的绚烂!白云是如此的`美丽!我们正迎着那金色的朝阳,飞向那阳黑暗媚的陆地!

  窗外的白云,铺满了整个天空,犹如白色的地毯,波涛崎岖,连绵不时。那白白的一大片,像一群心爱的小绵羊,排着划一的队伍,欢送我们;又像一大块厚厚的棉花糖,真想上去吃一口;还像一堵洁白得空的墙,把天和地分开,给了我们一个美丽簇新的世界。

  白云在蓝天和朝阳的照射下,晶莹剔除,闪烁着耀眼的光辉,和发生的暗影明暗结合,显得参差有致,很有平面感。

  飞机开端下降了,飞到了云层上面,雾气挡住了我的视野,什么也看不见了。原来在云层的上方,无论空中上是什么天气,云层上方永远都是晴空万里。云就像是一个窗帘,有云的时分,窗帘就拉上了,这时空中上就看不到太阳了,天就阴了;没云的时分,窗帘就拉开了,这时分空中上就有太阳了,就是晴天了。大自然真是巧妙呀!

  这次乘机,我感受最深,我明白了,生活处处皆学问。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多理解生活这本“无字词典”!

游记日记 篇5

  6月28日 晴

  这是晴朗的一天,我和妈妈、阿公阿婆一起坐大巴去了海滨城市-青岛。在车上是很寂寞的,为啥?嘻嘻,因为旅游团有大半的人都坐高铁咯,我们每个人可以有4个座位哦!

  车子开了7个多小时到了黄岛,经过胶州湾海底隧道就到了青岛,阿公说我们可是在海底走的,最深有85.6米哩。我们的酒店就坐落在青岛火车站对面,左手边就是青岛有名的栈桥。进了酒店放下行李,我兴奋地拖着阿婆就走,青岛我们来了!

  我们沿着海滨线慢慢地步行着,妈妈说这条线有很多青岛著名的景点。我们先到栈桥,吸入的全是大海的味道,有点不习惯呢。栈桥最前端在维修,很可惜只能远观了。向前是天后宫,我们不清楚是干嘛的,只是在对面照了一张,证明来过了。继续向前来到海军博物馆,我和阿公都是半票就结伴而行去参观了,里面有各种船、飞机,大炮,最好玩的.是“假大船”,其实应该是军舰,上面能看到大海,真是一碧万顷、无边无际,而且和小青岛的距离真近啊!参观结束我们就坐公交车去了“八大关”,是由长城上八个关隘命名的。

  我们顺着紫荆关往下走,到了后面花石楼,从花石楼后面到了浴场,傍晚涨潮了浪涛拍打着海堤,我紧紧抓着阿公的手,就怕被浪涛卷走,呜呜!海边的晚霞真美!晚上我们在有名的劈柴院吃了海鲜,可是不开心,为什么?因为被宰啰!

  吃完饭回到酒店,哎呀呀,真累!睡觉睡觉。

游记日记 篇6

  暑假第一周妈妈就带我去河南游玩,我们一行13人踏着欢声笑语坐着“和谐号”动车来到了河南开封市。

  到了站就看见外面下着大雨,当地的导游举着牌子迎接着我们,我们上了车驶向河南游的第一站“清明上河园”,本来和杭州“宋城”一样好玩的清明上河园一片汪洋,所有表演项目都停了,结果我们很遗憾地只是在里面转了一圈看看宋代的一些建筑就出来了,大家上车时鞋袜全都湿了,纷纷抱怨这该死的大雨。

  第二天我们去了这次行程的主要景点云台山, 云台山以山称奇,以水叫绝,因峰冠雄,因峡显幽,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风景名胜区。上午我们游览了被誉为华夏第一奇峡的红石峡,峡谷两旁的峭壁都是暗红色的,因为石头里含了太多铁而形成这种奇观;峡谷中的湖水蓝中带绿,绿中带蓝,清澈见底;峡谷旁绿树成荫,青翠欲滴。红石绿树蓝水互相映衬,仿佛置身童话世界,不愧享有“盆景峡谷”的美誉。

  下午我们去了有华夏第一秀水之称的潭瀑峡,潭瀑峡“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又被称作“小寨沟”,就是说它是小九寨沟,你该知道它有多美了吧。听导游说可以玩水,所以我特意穿了凉鞋上山,一路上遇到潭水就湿湿脚,泼泼水,水很清很凉,真是凉爽啊!峡谷的瀑布形态各异,有切切私语的情人瀑,有浑然天成的丫字瀑,还有珠帘高挂的水帘洞呢,真是争奇斗艳、引人入胜。下山时看到子房湖上有许多人在撑竹筏,于是央求妈妈也租了一条,我和一个哥哥一前一后手忙脚乱的撑着,妈妈和姚阿姨则是坐在竹筏中间指手画脚,指挥我们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一会儿要避免和其他竹筏相撞,一会儿要绕开礁石,忙的不亦乐乎。玩完下来是手臂酸痛啊,不过却学会了撑船,下次再撑肯定技术一流,稳稳当当哦!

  第三天我们去了小浪底和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龙门石窟那的佛像有20xx多个,最大的'卢舍那大佛,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1.9米,最小的佛像在莲花洞中,每个只有2厘米,最美的就属万佛洞洞口南侧的一尊菩萨像,她头部向右倾斜,身体成S形的曲线,左手扛了个拂尘,右手提着个水壶,整个姿态显得非常优美端庄,被戏称为“下了班的菩萨”。不过看到许多的佛像都不完整了,有的是自然风化的,有的则是人为破坏的,作为人类的文化遗产,我们一定得要好好保护啊!

  河南之旅的最后一天则是登嵩山少林寺,许多武侠小说电影,都把少林寺作为武林第一大门派,所以也是我们一行人中男生最向往的地方。到少林寺的路上途径许多武术学校,影星释小龙就是在少林寺学武的,后来自己还办了小龙武术学院。听导游介绍,少林寺是皇家寺院,是唯一一座供养武僧的寺院,寺院中的一口大铁缸就是几百年前僧人用来炒菜的锅,炒菜时还得吊在房顶上,头朝下拿着特大的锅铲炒,要是没武功掉锅里真是“素菜荤炒”了!少林寺中最神圣的地方就是塔林,那是历代少林寺高僧的墓塔,共有240多座,根据高僧的级别和功德,分为一至七级塔,级别高功德高的就建七级塔,有个一级塔,传说是为一个练童子功的小僧人建的。最后我们还观看了少林武僧的武术表演,什么象形拳、气功、棍术等等,真的很厉害,我要是学会就好了,以后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成为人人敬仰的侠女啦!看完表演我们就匆匆吃午饭赶向火车站了,短短的河南四日游就这么结束了,我还意犹未尽呢!

游记日记 篇7

  明天是星期五,在下午的时分,我和爸爸妈妈去舟山的沙滩那儿赶海玩沙。

  到了海滩边,人有的在挖沙坑,有的在赶海浪,有的在捡贝壳。我去海边小店买了一个铲子,也跑过来开端在湿沙的中央挖沙洞,我挖了几下,旁边的湿沙像泥浆一样渐渐流向我刚挖的洞里,洞里的泥沙越来越多,不一会洞里填满了泥沙,又变成了高山,我又挖了个洞,可后果又被泥沙给填满了。

  我跑到了海水里,我看见爸爸给我拍了张照片。海是湛蓝的,浪花是雪白的,浪头一会大,一会小的涌下去。有时的浪涛很大,大的都扑了我一脸都是水,弄得我啼笑皆非,我又尝了点海水,爸爸猎奇的问我:“海水是甜的还是咸的?”“咸的”我说,妈妈迷惑不解的问我:真的吗“”真的'“我说。我又向海里跑去,我跑过了几波浪,最初来了一大群浪,爸爸焦急的说:“快走,退潮了”可我不听,我一转身,“啪”一击,弄得我浑身都是淡水。

  我又跑到干沙的中央,我用铲子在干沙的中央挖了良久,终于挖出了一个大洞,我还在挖,不一会我挖到了一块石头,我把石头挖了出来,让爸爸看,爸爸说:“这块石头仿佛在流血。”爸爸摸了流血的中央,血越摸越多了,我拿着石头往水里用力一扔,“啪”海面上如喷泉普通。

  我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和爸爸妈妈回家了,我手里拿着照片想起了我的童年,赶海玩沙的趣事。我把照片全都收藏在我的童年趣事的相册里。每一页,都表示我每月的童年趣事。爸爸给我拍了一张照片,我一看哈哈大笑了起来,照片上的我脸上弥漫着高兴往海里跑去。

游记日记 篇8

  8月7日 星期六 晴

  今天,是我最兴奋的一天。为什么呢?因为我盼望已久到厦门旅游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早上六时四十分,我们全家人一起准时出发,经过四小时的长途汽车行驶,我们终于来到了由华侨领袖——陈嘉庚创办的集美村。那里真漂亮呀!有许多枝叶茂密的大树,绿油油的小草、五颜六色的鲜花、一栋栋红墙白瓦、高大的楼房,这些楼房盖得可真有一绝呢——楼房是有屋顶的,像一顶大大的`官帽,错落有致。

  接着,我们乘坐渡轮来到鼓浪屿的海洋公园。那里有许许多多我们平常看不到的小动物。比如:生活在南极的企鹅、一动不动的太阳鱼、透明的水母、可爱的小丑鱼(尼莫)……我们还观看了海豚和海狮的精彩表演。那海狮会用尾巴跟人们说‘再见’。海豚会做算术,很聪明,我欣赏它们的可爱,又佩服它们的毅力和智力。

  8月8日 星期日 晴

  “叮零零”、“叮零零”,小闹钟在酒店的房间内不厌其烦地催我快快起床,我伸了伸懒腰,揉了揉惺松的睡眼,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温暖舒适的被窝。

  吃过美味的早餐,我们前往古色古香的千年古刹——南普陀寺。我觉得这个寺庙很是庄严。有四大天王、十八罗汉,还有许许多的菩萨,都镀着金身,或坐或卧,形态万千……我还在寺院里刻了一个小巧玲珑、精致的印章,那位刻印章的师傅可真棒,上下飞舞着手上的雕刻刀,不一会就把印章刻好了,看着这么小巧的印章,我高兴极了,以后我的‘大作’也有印章落款了。

  吃过午饭,我们踏上了回家的路程。这次旅行让我深有感触:旅行是辛苦的,但是收获却是无数的,所以辛苦也就算不了什么。

【游记日记】相关文章:

游记的日记01-23

五一游记日记02-04

寒假游记日记01-30

黄山游记日记01-12

游记日记三篇02-03

【精选】游记日记4篇02-03

【精选】游记日记四篇02-14

精选游记日记四篇02-14

精选游记日记3篇02-17

游记日记3篇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