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范文大全>作文大全>诗歌>古代诗歌教学设计

古代诗歌教学设计

时间:2023-10-30 12:11:06 诗歌 我要投稿

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汇编1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诗歌都不陌生吧,诗歌具有音韵和谐,节奏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的特点。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诗歌才是好的诗歌,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汇编15篇

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背诵诗歌,了解作者;

  2、读懂诗的内容,能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改写诗歌,培养学生再造想象和联想的能力。 教学步骤: 教学建议:

  1、以诵读贯穿学诗的全过程,创造浓郁的学诗气氛;

  2、重在读懂诗词,培养学生再造想象和联想的能力;

  3、教师要启发、诱导,排疑解惑,讲得精练,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说出自己的体会。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长廊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同学们都读过哪些古诗词?

  学习古诗词的要求:诗歌的语言凝练生动,我们学习时要能成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从有限的文字中想象出诗歌中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感情。

  二、学习《观沧海》

  1、请学生谈谈对曹操的了解情况。(教师结合学生发言补充介绍本诗写作的历史背景,并简要说明《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与历史上的曹操形象的区别。)

  2、

  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曹操吟诗的片段:曹操站在高山之巅,面向大海,目光深邃,高声吟咏《观沧海》,让学生在强烈的视听效果感染下初步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意境。

  3、学生多种形式读,并对照注解疏通诗歌的意思。

  4、教师出示检测题:

  《观沧海》的.作者是 时期的 ,全诗以“ ”字统领。先交代观景地点 ,再具体写了、

  、等景物,其中实写的句子是

  ,想象的诗句是 。使用了

  修辞方法,这样写的作用是 。

  5、结合写作背景及作者的理想展开讨论:上述内容的描写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6、学生谈谈自己最欣赏诗中的哪些诗句?

  7、运用联想,用自己的话具体描述诗歌所展示的图景和情怀。

  8、师生共同朗读,总结赏析写景抒情类诗歌的基本方法:

  朗读(感知诗中内容)——想象(身临诗中之境)——联想(体会诗人之情)——品味(欣赏语言意境)

  三、学生根据《观沧海》的学习方法,以小组为单位,自学《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

  第二课时

  一、背诵前三首诗导入,本课学习两首词

  二、简介词的知识和辛弃疾

  三、读词,读准节奏和停顿

  1、师范读

  2、生跟读再自由读

  3、指名读,师生共评

  四、释义,把握内容

  (一)学生再读全词,思考:

  1、词人这次夜行的路长不长?从何看出?

  2、为什么要夜行?猜测这时上什么季节?

  3、和他一起说丰年的会是谁?

  4、下片一开始就说“七八个星天外”,这意味着什么?

  5、知识“两三点雨山前”,词人着急吗?

  6、骤雨将至,避雨的路他可熟悉?“忽见”二字说明什么?

  (二)用自己的话叙述上下片的内容,说说这首词表达词人怎样的心情? (《天净沙秋思》在上面已比较阅读过,留给学生自学、背诵。)

  五、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这五首诗歌

  2、课外收集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进行一次有关古诗词的活动课。

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①了解诗词有关知识。 ②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③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 ④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体会意境,诵读并背诵。

  课前准备

  唐宋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的艺术瑰宝,多读多背必有好处。课前让学生再搜集一些与之相关的诗词,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增加积累。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观沧海》、《次北固山下》。

  教学过程

  观沧海

  曹操

  一、导入新课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统一了北方。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成为一篇流传至今的优秀作品。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扫清文字障碍,教师正音。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

  ①全诗是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②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像的? ③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学生四人小组交流学习,全班讨论明确:

  ①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②全诗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声,非常质朴,“观”字统领全篇。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

  海水荡漾,山岛耸立——动静相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树木百草,秋风洪波——静动相配,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

  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三、研读与赏析

  “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诗句,诗人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

  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次北固山下

  王湾

  一、导入新课

  古时候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二、感知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下列问题:

  ①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②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明确:

  ①首联:诗人在船上,想像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劳。

  颔联:船上所见景色。“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又为“江春”作铺垫。

  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即将是天亮时的情景,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太快了,诗人已来,少有此句。

  尾联:诗人离家已久,尚不能归,见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雁来传递家书了。这首五言律诗,四联之间,互为因果,浑然一体。

  ②尾联直接表达思乡之情。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三、研读与赏析

  学生自主探究想像“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讨论明确:

  “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此句写得恢弘阔大;“风正一帆悬”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悬”,而“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可见写景极为传神。全诗和谐优美。

  四、作业

  背诵这两首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天净沙·秋思》、《钱塘湖春行》 。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一、导入新课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提起西湖,我们自然会想起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读了白居易的这首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回眸一笑的西施背影。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

  二、感知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扫清文字障碍。教师正音,思考下列问题。

  ①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是初春的景色? ②哪句诗说明诗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学生自己合作探究明确:

  ①首联:诗人从大处落笔,写行经孤山寺贾亭时看到的`山光水色。“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勾出了早春的轮廓。

  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一片生机勃勃之势。

  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感受。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会产生迷乱的感觉。

  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 ②“最爱湖东行不足”一句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已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三、研读与赏析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讨论明确:

  诗人对周围事物的选择是典型的。莺是歌手,燕是春的信使。只因是初春,故不是处处,不是家家。从这莺和燕的动态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出来,使人可以想像出,过不多久,姹紫嫣红开遍,草长莺飞的景色就会到来。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一、导入新课

  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因为它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氛围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这是一篇抒情作品,仅用28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二、感知内容

  教师范读,学生仿读。

  学生闭目,随着老师的描绘想象这幅画面,感悟内容,体会思乡之情——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暮鸦在树梢上盘旋,昏鸦要归巢了;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看到“小桥流水人家”,炊烟缕缕,是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这时太阳就要下山了,太阳也回家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难熬的长夜。唉,自己有家难归,令人心碎肠断,更添悲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学生交流自己想象的画面,及作者所表达的浓重的思乡情。学生根据作品提供的信息作简笔画,加深思考。

  三、研读与赏析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明确:

  作品中前三行全写景,人物未出场,但每一个景物细节都意味着他的存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主人公眼中的景物,景物紧紧扣着“情”;古道,是他的行经路;瘦马,是他所骑;而西风,也正吹在他身上,透着一种悲凉。仅仅28个字,一个长期漂流他乡的游子的悲哀就这样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文字不多,然而思乡之情却绵绵柔长,缠绕在读者心头。

  学生配乐朗读 。

  四、拓展延伸

  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诗歌,可展开朗诵比赛,以提高朗读水平。各小组可展开竞赛,看谁背诵的诗歌多。

  延伸作业:将搜集的诗歌抄写下来 ②展开想象,将《天净沙·秋思》改写成一篇散文,下节课交流。

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准确朗读并默写这四首诗歌。

  2、感知诗歌内容,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

  4、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

  教学重难点

  1、诵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领会诗歌的意境美。

  2、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

  学情分析

  教师要在前三课学习的基础上,根据课前提示,结合本课学习的重难点,引导学生读书,思考,交流,运用学过的读书方法认真阅读,提高能力。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与大自然沟通,更好的体会自然的诗意,人生的情趣;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品味含蓄、精练、优美的语言及其他艺术特色。教师重点分析的内容可以少些,重要的是拓展学生对此单元学习内容的认识,打开学诗、读诗的思路。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设计(设计者:)

  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国的唐代、宋代、元代分别有哪种文学体裁发展得最有成就?(唐诗、宋词、元曲)的确,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以古老的《诗经》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四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二、指导学习《观沧海》。

  作者简介(多媒体显示)。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善诗歌,以慷慨悲壮见称。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竭后山。他跃马扬鞭,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又当秋风萧瑟之际,心潮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触景生情写下这首壮丽的诗篇。诗作融会自己昂扬奋发的精神,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

  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一)初读

  1、多媒体显示诵读节奏,要求学生把握四言诗的诵读节奏。

  提示:诗歌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2、多媒体展示flash朗读,要求学生跟读。

  (二)细读

  1、学生借助注释,疏通诗歌内容。

  水何澹澹:何,多么。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以观沧海:以,表目的连词。

  山岛竦峙:耸立。竦、峙,都是耸立的意思。

  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幸甚至哉:幸,幸运。至,达到极点。幸运得很,好极了。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若,像。其,它,指沧海。

  2、教师点拨:“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古诗文中的“互文见义”,即文字上只交待一方,而意义彼此互见。句中不但说“日月之行”,也说“星汉之行”;不但说“星汉灿烂”,也说“日月灿烂”。合起来说“日月星汉之运行与灿烂,均若出于沧海之中”。

  (三)悟读

  合作探究:

  1、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2、《观沧海》一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象的?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最后两句是附言,是为合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明确:“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这几句最能体现诗人的博大胸怀。

  小结:“诗言志”,诗人写沧海,抒发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字里行间洋溢着饱满的激情。写景的十句中,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实景给人身临其境之感,虚景以其新奇激发读者的想象,诗人以沧海自比,表现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

  背诵全诗。(多媒体出示图片)

  三、指导学习《次北固山下》。

  作者简介及解题(多媒体出示)。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诗就是写乡愁的,且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一联闻名。作者王湾,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曾往来于吴、楚间,不得归家,故有此作。次,这里是停泊的意思。

  (一)初读

  1、听读诗歌,听准字音,把握五言诗的诵读节奏。(多媒体显示)

  提示:这首诗意境优美,语言浅近而音韵和谐。五言诗一般是三个节拍,二二一或二一二。如: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多媒体展示flash朗读,要求学生跟读。

  (二)细读

  1、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2、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

  【活动设计】学生四人一小组合作交流,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由全班交流,全班不能解决的再由教师点拨。

  提示:首联:诗人在船上,想象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劳。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又为“江春”做铺垫。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即将是天亮时的情景,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太快了,唐人以来,少有此句。尾联:诗人离家已久,尚不能归,见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雁足来传递家书了。这首五言律诗四联之间,互为因果,浑然一体。

  尾联直接表达思乡之情。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三)悟读

  1、“潮平两岸阔,风正(顺)一帆悬”写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春水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因之开阔。大江之上,一叶白帆端端直直地高挂在江面之上。

  2、说说你对“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理解。

  提示: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学生背诵诗歌。

  四、指导学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作者简介(先由学生简介,之后多媒体显示)。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其父李客,生平事迹不详。李白青壮年时家境富裕,轻财好施。

  据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到扬州时,听到好友王昌龄被贬龙标尉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

  (一)初读

  多媒体显示诵读节奏,要求学生把握七言诗的诵读节奏。

  提示:七言诗句的节拍有××/××/××/×,××/××/×/××。如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诵读时,每拍的后一字遇平声可适当延长,遇仄声宜作停顿,这样诵读自有抑扬顿挫的声调。

  (二)细读

  1、根据注释,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的意境。这首诗的各联分别写了什么内容?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2、你从哪些诗句可看出龙标这被贬之地极偏远?

  提示:①首句写景兼点时令。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次句便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后两句抒情,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君一起到龙标。

  ②闻道龙标过五溪;随君直到夜郎西。

  (三)悟读

  合作探究:1。诗人为什么要将愁心寄与明月呢?这是什么写法?

  提示:世上唯有明月能分别照见远隔千里的人,在这首诗中,诗人将月亮人格化,请她将自己的忧愁之心传与王昌龄,带去了诗人莫大的精神慰藉。借物抒情。

  2、诗中哪一个字真实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感情?本诗借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愁,这首诗借月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同情和关切之情。

  小结:通过诗人丰富的想象,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遥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化无形的思念为有形的形象使这首诗充满同情和关切之情。

  背诵全诗。

  五、学生自学《天净沙秋思》。

  作者简介及解题(学生小组交流即可)。

  (一)初读

  学生闭目,随着老师的描绘想象这幅画面,感悟内容,体会思乡之情——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暮鸦在树梢上盘旋,昏鸦要归巢了;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看到“小桥流水人家”,炊烟缕缕,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这时太阳就要下山了,太阳也回家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难熬的长夜。唉,自己有家难归,怎不叫人心碎肠断?

  (二)细读

  思考:《天净沙秋思》描绘了什么样的图景?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读后明确: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三)悟读

  展开想象,将《天净沙秋思》改写成一篇散文。(课后完成)

  背诵这首小令。

  结束语:

  本课所选的四首古代诗歌,都是写景抒情的佳作,极富艺术感染力。有的气势充沛,景象宏阔;有的烘托点染,形象传神;有的以景寓情,蕴含理趣。“腹有诗书气自华”让我们多诵读诗歌,在精美的语言与深远的意境中陶冶情操,提升文化品位。

  【板书设计】

  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观实景海水、山岛树木、百草秋风、洪波壮阔景象。

  虚景——日月、星辰——博大胸怀胸怀博大统一天下。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首句杨花落子规啼写景(时令)。

  次句过五溪事件。

  结句愁心寄明月抒情思念关切。

  次北固山下。

  叙事青山外、绿水前旅途奔波之苦。

  写景平、阔、正、悬。

  江上所见景色海日、江春写景点明时令抒情。

  乡书、归雁鸿雁传书之思思乡之情。

  天净沙秋思。

  写景古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深秋晚景图悲凉。

  古道、西风、瘦马。

  抒情夕阳下肠断天涯思乡之苦思乡。

  惜缘。

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并背诵四首诗歌。

  (2)了解古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和这四首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品味诗句,感悟诗歌意境,提升赏读诗歌的能力,提高古诗文修养。

  (4)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朗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

  2.过程与方法

  (1)在反复的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把握诗歌意境,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解读、鉴赏诗歌意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反复朗读中启发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审美情操。

  重点难点

  重点:诵读诗歌,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难点: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想象感悟诗歌内容。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批注

  观沧海

  曹操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请学生讲一个曹操的故事。

  2.教师作简评,引出曹操的远大抱负。

  二、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简介作者曹操及背景。

  2.(1)播放录音,让学生听准字音,把握四言诗的诵读节奏。

  提示:诗歌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2)教师声情并茂地配乐范读,通过富有魅力的节奏、韵律,直观地再现诗歌的音韵美。学生轻声跟读。

  (3)指名学生朗读或集体朗读。

  播放课件和录音

  三、诗歌赏析

  1.全诗是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象的?

  全诗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声,非常质朴,“观”字领全篇。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海水荡漾,山岛耸立——动静相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树木百草,秋风洪波——静动相配,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

  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3.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杯?

  “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诗人将自己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

  本诗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四、导入

  诗歌文体知识:四句是绝句,八句是律诗。诗句以写景、叙事、抒情为主。

  五、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作者李白及背景见书中注释。

  2.听范读,注意诵读诗歌时的语速、语调、节奏。(听一遍,跟读两遍,自读两遍)播放录音

  六、诗歌赏析

  1.“杨花落尽子规啼”写了哪些事物?有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杨花和子规的啼鸣。

  作用:(1)点明时令:暮春时节。

  (2)渲染气氛:黯淡、凄楚的气氛。

  杨花:漂泊不定,如友人的身世。

  子规啼鸣:离愁别恨,与友人分离的痛苦。

  (3)烘托心情:痛苦,痛惜,悲痛。

  这句话中,含有对友人遭遇的同情,对友人离别的痛苦——景中含情,融情于景。

  2.“我寄愁心与明月”中的“愁心”是什么意思?作者因何而“愁”?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与明月?

  寄:寄托、托付。与:给。

  “愁心”即作者对朋友远行偏远蛮荒之地的牵挂之心,对朋友自身遭遇的`同情之心。作者因友人无端被贬而愁,为友人的前途命运而愁。

  把“愁心”寄给明月是因为:(1)明月是圆的,让人想起“团圆”这个概念,如果月圆人不圆,就会引起望月人的情思。

  (2)明月升起时,天地之间是宁静的,明月的光辉是柔和的,人们在夜的宁静中沐浴柔和的月光,容易引起无限的遐想。

  (3)明月升起,远隔两地的亲友都能同时看到它,千里可共,因而人们望月时容易想起远方的亲朋和故乡。

  (4)明月给人的感觉是如冰似玉、晶莹润泽,它象征了亲情友情的纯洁。

  七、熟读成诵

  《观沧海》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批注

  次北固山下

  王湾

  一、导入新课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次北固山下,意思是泊舟停宿于北固山下。北固山三面临江,地势险要,号称“天下第一江山”。作者家住洛阳,旅于江南,在这座山下停泊,被这里开阔秀丽的景色所吸引,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这首诗是写乡愁的。

  二、朗读诗歌

  1.播放录音,让学生听准字音,把握五言诗的诵读节奏。

  提示:这首诗意境优美,语言浅近且音韵和谐。五言诗一般是三个节拍,二二一或二一二。如,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教师领读两遍,学生自由诵读。

  播放录音

  三、研读赏析

  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下列问题。

  1.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首联:诗人在船上,想象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劳。颔联:船上所见景色。“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又为“江春”作铺垫。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即将是天亮时的情景,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太快了。尾联:诗人离家已久,尚不能归,见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归雁来传递家书了。

  这首五言律诗四联之间,相为因果,浑然一体。

  2.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

  尾联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3.学生自主探究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四、导入

  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因为它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氛围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天净沙秋思》是一篇抒情作品,仅用28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天净沙”是曲牌名。(多媒体显示)播放音乐

  五、朗读诗歌

  1.学生朗读,教师指导并补充解释。

  2.学生默读,根据课文展开想象,写一篇描述性文字,内容不要增删,顺序可调整,字数在150字左右。

  小组间交流,教师可选一两篇当堂进行集体评议。也可展示参考例文让学生评议。

  例文: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来到溪边几户人家的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长夜,他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六、诗歌赏析

  探究:这首散曲描绘的是什么样的图景?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按文章的层次作简要分析。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并归纳:

  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情调虽然低沉些,却反映了当时沉闷的时代氛围,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全篇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前三句)作者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种景物巧妙组合,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游子漂泊行旅图。第二层(四、五句)“夕阳西下”进一步点明了时间。“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点明了人物,道出了游子的情怀。前四句写景,极力渲染悲凉气氛,均是为此作铺垫。

  七、熟读成诵

  《次北固山下》 《天净沙秋思》

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5

  知识与技能

  了解诗词的有关知识,结合注释疏通诗句,初步把握句面意思。

  过程与方法

  以灵活多变的诵读贯穿学诗的全过程,创造浓郁的学诗的气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会诗人的感情,品味诗词的意境。

  重点

  诵读;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难点

  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再造想象感悟诗歌内容。

  朗读法;联想、想象法;讨论、点拨法。

  学生

  自读诗歌,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老师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录音机。

  2课时

  古代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有很多佳作,不仅语言隽美,而且意境深远。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因此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我们中学生学一点优秀的古代诗词,不仅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语言水平,而且能陶冶我们的思想情操,所以我们要认真学习和努力掌握一定数量的古代诗词。今天,我们学习四首古代诗词,主要是领会古人融情于景表达襟怀和讲究炼字炼句亦即炼意的手法。

  曹操(155—220 ),字孟德,沛国谯县(现在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歌受乐府民歌的影响很深,但富有创造性,往往以旧调、旧题来表现新的内容,有的反映当时社会的动乱,有的抒写个人远大的抱负,气势雄伟,慷慨悲壮。代表作有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

  李白(701—762),唐代大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陇西成纪人(今甘肃天水),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著有《李太白集》。他的《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作品。

  1。 朗读。请同学们认真读两遍,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2.理解诗句大意。

  (1)对照注释朗读或默读,不懂的地方做记号。

  (2)集体解疑。

  (3)同桌互相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4)指名学生用现代汉语将这首诗的意思说一遍,语言要优美。

  《观沧海》

  1.简介背景。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竭石山。他跃马扬鞭,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心潮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触景生情写下这首壮丽的诗篇。诗作融入自己昂扬奋发的精神,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

  2.整首诗是由一个字来展开诗的线索、统领全篇的,请指出是哪个字?

  “观”是全诗的“诗眼”,以下五句都是观海所见。

  3.“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此句主要交代什么? 句中有直接写到人吗?

  主要交代了观海地点、方位,句中虽没有写人,但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登山观海时的勃勃英姿。

  4.诗中哪几句是写实景? 主要写了哪些景色? 显示了什么?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是写实景,主要描写了沧海水波荡漾的动态景色和山岛挺立、草木丰茂的静态景象。显示了在茫茫苍苍的大海上,波涛起伏,拍打着海岸,山岛耸立,丰茂的草木在萧瑟的秋风中摇曳弄姿,生机勃发。

  5.诗中哪几句是写虚景? 能说出这一景象吗? 这种景象是一种什么样的意境?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写虚景,即作者的主观感受,可从两个“若”看出。主要描写了太阳、月亮、星辰银河都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入海里,这些运行都离不开大海的怀抱,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作者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壮观景象,是一种极其开阔博大的意境。

  6.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7.小结:

  这首诗虚实结合,借景抒情,描写沧海的壮丽景色,表现博大的'胸怀,抒发统一天下的宏伟抱负。感情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解题。

  这首诗是李白在听到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的消息时,写的一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闻,听说。王昌龄(约698—757),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人。他是作者的朋友。左迁,贬谪。龙标,在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遥,遥远。此寄,这首诗篇。

  2.细读品味:

  (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杨花飘落,子规啼叫,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融情入景。次句便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悉。“过五溪”,可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写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已现,流露出作者对被贬友人的深切怀念。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人隔两地,心意难达,明月在天,千里可共。后两句抒情。作者用拟人手法,要把自己的“愁心”寄给明月。让“愁心”与明月一起伴随王昌龄赴远方。明月寄愁,饱含了作者深切的同情和关切。

  3.明月本来是没有情感的,作者为什么还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作者在这里把明月人格化了,把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有同情心的知心人。

  通过把明月人格化,让明月成为自己的替身,伴随着不幸的友人到偏远荒凉的所在。同时,这不仅表现出诗人和朋友的心灵都如明月般纯洁光明,而且也寓有只要明月还在,两人的友谊就会像皓月一样长存之意。把客观事物人格化,能表达更强烈、更深厚的情感。

  4.归纳主旨。

  诗人通过对暮春时节特定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同情和关切的思想感情。

  5.小结:

  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变抽象为形象,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风逐月到夜郎西。作者以形象的思维方式,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关切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抒发了对官场倾轧的憎恶。

  1.《观沧海》这首诗,从字面看,海水、山岛、草木、秋风,乃至日月星汉,全是眼前景物,这样纯写自然景物的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曹操以前似还不曾有过。它不但通篇写景,而且独具一格,堪称中国山水诗的最早佳作,特别受到文学史家的厚爱。这首诗写秋天的大海,能够一洗悲秋的感伤情调,写得沉雄健爽,气象壮阔,这与曹操的气度、品格乃至美学情趣都是紧密相关的。在这首诗中,景和情紧密结合。作者通过写沧海,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但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寓情于景中,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

  2。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融情入景,景中见情,情景交融。诗人用“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既写了景,又以“子规啼”暗点自己对王昌龄被贬的同情和悲痛。寄情于景,情景交融。

  (2)客观事物人格化,抒情更强烈,更深沉。

  观沧海

  曹操

  时间:秋 远眺地点:碣石山 ↓水 澹澹 洪波 近观山岛 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想象日月星汉 仿佛在海中运行出没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情景交融写景叙事:点时令——飘零之感过五溪——迁谪之远抒发感情:表达牵挂,情深意长

  请齐背前两首诗,巩固以上内容。

  前面我们学习了“建安风骨”的代表作《观沧海》,还品味了李白诗中的深情厚意,今天我们再学习两首古诗,一起去体味游子挥之不去的乡愁。

  王湾,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洛阳(今属河南)人。开元初任荥阳主簿,又参与编纂《群书四部录》,后任洛阳尉。现存诗10首,其中最著名的是《次北固山下》,另有《奉使登终南山》《奉和贺监林月清酌》等。

  马致远(约 1250-1321以后),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因《天净沙秋思》而被称为秋思之祖。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散曲家。所做杂剧今知有15 种,《汉宫秋》是其代表作;散曲 120 多首,有辑本《东篱乐府》。

  1.初读《次北固山下》

  (1)听准字音,把握五言诗的诵读节奏。这首诗意境优美,语言浅近而音韵和谐。五言诗一般是三个节拍,二二一或二一二。如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多媒体展示flash朗读,要求学生跟读。

  2.听读诗歌,给《天净沙秋思》划分节奏,注意重音: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学生配乐朗读。

  《次北固山下》

  1.同学们先自己将这首诗朗读几遍,体会一下诗中包含的情感,然后说一说你的感觉。

  学生发言,教师点拨: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七言律诗,诗人王湾因长江的风景引起旅途的乡愁,它既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愁,又写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和博大的胸襟。

  2。如果说这首诗写了羁旅之愁,在首联中有没有体现?

  首联以对偶句发端,写诗人乘舟正朝着眼前的“绿水”前进,驶进“青山”,驶向“青山”之外的遥远的客路。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

  3.颔联写的是什么? 古来很多人称赞这两句诗气势逼人,意境豪阔,你的感觉怎样?

  此联写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齐了,船上之人的视野也随之开阔。“潮平两岸阔”,这一句写得恢弘阔大。下一句更是精彩,“悬”是端端正正地高挂着的样子,可见这时风顺且和,这样一艘小舟能在大江中平稳航行,也是因为此地的长江正是平野开阔、大江直流、风平浪静的时候。

  4.最耐人寻味的是颈联,这一联诗到底蕴含着怎样的哲理呢?

  此时诗人想起正值岁暮腊残之时,而连夜行舟,天边太阳正微露曙光,不由得升起无限感慨。当残夜将尽未尽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更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 这两句还妙在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5.尾联是否与思乡有关?

  这两句紧承第三联而来,遥应首联,使全篇都笼罩在一层淡淡的思乡的愁绪中。诗人离家已久,尚不能归,见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归雁来传递家书了。

  《天净沙秋思》

  1.四人为一组,讨论以下问题,教师适当点拨,共同明确:

  (1)这首小令前三句十八个字,写了哪九种景物? 你认为这样做有何好处?

  这首小令共写了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景物,一字一词,一字一景,真可谓“惜墨如金”,但是凝练而并不简陋,九种景物名称之前分别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使各个景物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又使本来互不相干的事物,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简约之中见出深细。

  (2)小令的最后两句各自写的是什么?

  “夕阳西下”点明了特定的时间,也照应了前文的“昏”字,属于写景铺垫。“断肠人在天涯”点出了主人公,直抒天涯游子之悲,属于卒章显志。此句为全篇的主旨。

  (3)体会篇末所写的“断肠人”应是怎样的人?

  独在荒凉的古道上,顶着西风,骑着瘦马前行,太阳下山了,伤心的人正在天涯漂泊,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断肠人”就是漂泊在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本句揭示“秋思”的含义,至于游子为什么漂泊到这里? 他究竟要到哪里去? 这些言外之意,尽可听凭读者去想象。

  (4)说说这首小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思? 其“情景交融”的特点是怎样在文中得到体现的?

  这首小令旨在表达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但人的感情是抽象的,难于表达的,作者运用传统的寄情于物的写法,把这种凄苦愁楚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这些有形可感的事情,具有明显的深秋色彩,与无形的抽象的凄苦之情有相通之处,用有形表现无形,使人感到具体生动。

  2.探究:我们说“枯藤老树昏鸦”和“古道西风瘦马”能使人感受到一种苍凉和伤感,那么“小桥流水人家”插在其间是否协调呢?

  协调。第一句写秋末之景,干枯的老藤,苍老的树木,乌鸦的哀鸣,“枯藤”、“老树”、“昏鸦”,呈现在人们眼前的画面是一片灰黑色,给人的感觉是毫无生气、暮气沉沉,就如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这渲染出一种萧瑟荒凉的意境,含蓄地表示出游子无家可归之意。第三句写古道荒凉,西风骤起,马也因长途跋涉而累瘦了,再次凸现了无家可归的哀怨与迷惘;从侧面反映出游子在旅途中的孤苦寂寞的心情;一个“古”字,把游子的个人凄苦推及古今,足以引起读者的丰富联想和共鸣。第二句描绘出一幅温情脉脉、幽雅恬静的画面。“小桥”是沟通障碍的建筑物,在情感上也意味着沟通;“流水”是清澈纯净的,蕴含着丰富的活力;“人家”是温馨的场所,是产生欢歌笑语的地方。这里写他人有家而我独无,更添一份思乡之情;与一、三句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加引发游子的恋家思亲之情。倘若诗的其他几句是正面写游子之思之悲,那么第二句则是从反面来写,更添悲愁,可算是“以乐景写哀情”,“一倍增其哀”了!

  1.《次北固山下》

  (1)内容前后照应。

  首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与尾联的“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2)以小景传大景之神。

  如“风正一帆悬”,“悬”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那个“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这一句写小景已经相当传神。但还不仅如此,如王夫之所指,这句诗的妙处,还在于它“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可以设想,如果在曲曲折折的小河里行船,老要转弯,这样的小景是难得出现的。

  2。 《天净沙秋思》

  (1)静景与动景相映。

  《天净沙秋思》的艺术效果,得力于成功地运用映衬技法。作者将许多相对独立的事物同时纳入一个画面之中,从而形成动与静、明与暗、背景与主体的相互映衬: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更显出环境的幽静;“西风”与“古道”相映,使道路更见苍凉;在作者勾勒的秋景图上,一面是枯藤、老树、昏鸦在秋风萧瑟中一派灰暗,一面是落日的余晖给枯藤、老树、昏鸦涂上一抹金黄的颜色;“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从整个构图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但人是主体,景物是人活动的背景,把背景写充分了,主体就被烘托出来了。这正是相互映衬的妙用。

  (2)景色与情思相融。

  这首小令旨在表达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但人的思想感情,是抽象的东西,难于表达。作者运用传统的寄情于物的写法,把这种凄苦愁楚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这些有形的可感的事物,具有明显的深秋色彩,与无形的抽象的凄苦之情,有相通之处,用有形表现无形,方使人感到具体生动。

  次北固山下

  王湾

  淡淡乡思愁绪首联 点题颔联 船上所见:“平”“阔”“正”“悬”颈联 写景 时令(残夜)尾联 归雁传书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 (老)树 (昏)鸦(小)桥 (流)水 (人)家(古)道 (西)风 (瘦)马夕阳(西下)绘景(断肠)人(在天涯) ——写人言简意丰 多方映衬 情景交融秋原黄昏行旅图

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古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

  2、培养学生朗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

  3、能够准确背诵并默写,能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过程与方法: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反复朗读中启发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重点:

  诵读;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再造想像感悟诗歌内容。

  ●教学方法:

  1、朗读法。指导学生注意节奏和韵律反复朗读,带感情地朗读,在朗读中体会诗的内涵,品出诗的情味。

  2、联想、想像法。这四首诗语言优美、精练,内涵丰富,留有极大的想像空间,鼓励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像,从形神入手,领会感情。

  3、讨论、点拨法。教师艺术地设问,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

  ●课时安排:二课时

  ●课前预习:

  1、给生字注音。(10个以上)

  2、试读课文。(3次以上)

  3、划分各首诗歌的朗读节奏。

  4、了解作者和作品,包括:

  (1)解释题目的含义。

  (2)简介作者和作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观沧海》《次北固山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谁知道在我国的唐代、宋代、元代分别有哪种文学体裁发展得最有成就?(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唐诗、宋词、元曲)的确,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以古老的《诗经》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四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二、《观沧海》

  1、解题;简介作家作品

  (1)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善诗歌,以慷慨悲壮见称。

  (2)作品简介

  题目《观沧海》中,“观”的意思是“远望、眺望”,沧海:大海,这里指渤海。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竭后山。他跃马扬鞭,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心潮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触景生情写下这首壮丽的诗篇。

  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乐府四言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抒情诗。

  2、朗读指导与训练

  (1)把握四言诗的诵读节奏。

  提示:诗歌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2)教师范读,要求字正腔圆,感情饱满。(或播放录音)

  (3)学生齐读,要求准确整齐,有节奏感

  3、整体感知课文

  ①学生借助注释,疏通诗歌内容。补充内容:

  水何澹澹:何,多么。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以观沧海:以,表目的连词。

  山岛竦峙:竦,高。峙,挺立。高高地挺立。

  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幸甚至哉:幸,庆幸。至,极点。庆幸得很,好极了。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若,像。其,它,指沧海。

  ②难点点拨: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古诗文中“互文见义”。即文字上只交待一方,而意义彼此互见。句中不但说:“日月之行”,也说“星汉之行”;不但说“星汉灿烂”,也说“日月灿烂”。合起来说,“日月星汉之运行与灿烂,均若出于沧海之中”。

  4、合作探究

  (1)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像的?

  (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重点提示: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观”字统领全篇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动静结合,描写大海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描写静景,表现了岛上的勃勃生机;“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写动景,表现了大海的磅礴气势。

  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

  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

  诗人面对迷人的海上风光,展开了丰富奇特的想像。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运行不息的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竟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何等气魄。

  此诗前一部分写大海景象,视野广阔,也能见出诗人胸怀之博大,但跟后一部分比,气象则略逊一筹。“日月之行”四句写大海,全用虚写,却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更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主题:本诗作者描写了大海的壮丽景色,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抱负。

  难点点拨:说说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大海的形象正是诗人形象的化身。诗人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为即将挥师南下统一中国解除了后顾之忧。(当时曹操已削平北方群雄,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纺一北方,如果消灭南方割据势力,就可以实现荡平宇内,一统天下的宏伟目标了。)在踌躇满志的时候,他借大海的形象抒发了建功立业的愿望,写出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雄浑诗句,表现自己的伟大抱负,阔大的胸襟。

  5、小结:“诗言志”诗人写沧海,抒发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字里行间洋溢着饱满的激情。写景的十句中,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实景给人身临其境之感,虚景以其新奇激发读者的想像,诗人以沧海自比,表现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

  6、背诵全诗、

  三、《次北固山下》

  1、解题;简介作家作品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诗就是写乡愁的,且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一联闻名。

  作者王湾,生卒年不详,只知道他是洛阳人,先天元年(712)中了进士,以后曾往来于吴、楚间,不得归家,故有此作。

  题目《次北固山下》中,次,是停泊的意思。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五言律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抒情诗。

  2、介绍律诗的有关知识:

  律诗共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四联。

  押韵,每联的尾字押韵。押韵的字叫韵脚。

  颔联、颈联一定是对偶句。

  3、朗读指导与训练

  (1)把握五言诗的诵读节奏。

  提示:五言诗一般是三个节拍,二二一或二一二。如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教师范读,学生齐读,整体感知

  4、合作探究

  (1)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初春。青山、绿水、潮平、风正、江春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思念故乡。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似乎江面与岸齐平,船上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悬”是端直高挂的样子,风“正”表明顺风,同时又是和风,因此帆便端直高挂了。

  (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分析。

  a、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b、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

  5、背诵全诗、

  四、布置作业

  默写诗歌《观沧海》和《次北固山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钱塘湖春行》、《天净沙秋思》

  一、《钱塘湖春行》

  1、解题;简介作家作品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一生写了很多诗,是唐代诗人中创作最多的一个。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钱塘湖春行》是他任杭州刺史时写的。钱塘湖,即杭州西湖。提起西湖,我们自然会想起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读了白居易的这首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一笑的.西施面影。

  从诗的体裁看,《钱塘湖春行》是一首七言律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抒情诗。

  2、朗读指导与训练

  (1)把握七言诗的诵读节奏。

  提示:七言诗句的节拍有××/××/××/×,××/××/×/××。如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有时也可以这样划分:××/××/×××。如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教师范读,学生齐读,整体感知

  3、合作探究

  (1)从《钱塘湖春行》的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写的是初春景象?

  如:“水面初平”、“争暖树”、“啄春泥”、“没马蹄”。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归纳主题。

  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

  (3)诗中“几处”“谁家”用得极有分寸,换作“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效果。联系全诗,说说为什么。

  “几处”“谁家”照应“早莺”“新燕”,准确地反映了初春时景物的特点,也表达了作者的欣喜之情。如果换作换作“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4、背诵全诗。

  二、《天净沙 秋思》

  1、解题;简介作家作品

  马致远:元代著名戏曲作家。他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代四大戏曲作家。

  从诗歌的体裁看,《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天净沙”是曲牌名,相当于可以填词歌唱的乐谱;“秋思”是题目,意思是秋天的思念。

  马致远的散曲,以小令《天净沙秋思》最为有名,被誉之为“秋思之祖”。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因为它仅用28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2、朗读指导与训练

  (1)划分这首散曲的诵读节奏。

  提示: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教师范读,学生齐读,整体感知

  3、合作探究

  (1)《天净沙秋思》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些都是凄清、悲凉、感伤之景。

  点拨:“小桥流水人家”是以乐景反衬哀景,“小桥流水人家”虽好却不是自己的家乡,有家归不得,更加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2)哪句可以作为点睛之笔,道出了游子的情怀?

  断肠人在天涯。

  提示:断肠人,指长期漂泊在外的游子。

  (3)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归纳主题。

  通过凄清、悲凉、感伤的秋景描写,表现羁旅游子的孤苦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4)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写一段描述性的文字,字数150字左右。

  深秋,夕阳西下。古道上,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正踽踽独行,陪伴他的惟有那匹衰瘦的老马。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将要归巢的乌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之上的小桥,看到溪水流经的几户人家,炊烟袅袅,充满幸福温馨,而他此刻却有家难归,眼看太阳就要落山了,自己今夜又要投宿在何处?独自承受长夜漫漫,怎么能不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4、背诵全诗、

  三、布置作业

  1、默写诗歌《钱塘湖春行》、《天净沙秋思》

  2、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三。

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识记作者、作品;

  2、有感情地背诵诗文;

  3、深刻理解诗歌内容与情感。

  教学重点:

  领悟诗人寄寓的豪迈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颂。从今天开始,我们将陆续学习课本中的四首古诗,它们都是写景抒情的佳作。诗人登山望海,赏花观鸟,咏春悲秋。我们学习这些诗歌时候要注意多朗读,朗读时要读准字音和节奏,现在先学习第一首《观沧海》

  二、检查预习

  1、《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作者曹操,字孟德,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为“三曹”。代表作有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

  2、从《观沧海》一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乐府诗。(四言绝句)

  三、作者简介(将课本下面注释有的划起来)

  四、写作背景(PPT展现)

  这首诗作于汉献帝十二年(公元207年)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九月,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写下了这首诗。

  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又打垮了乌桓族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的话,他就可以一统天下了!

  五、诗歌朗读(朗读指导)

  1、听录音,把生字词标记注音,注意朗读的节奏、情感的变化。

  2、生字词注音之后,全班齐读。

  六、疏通文意,解释关键字词

  1、沧:苍苍茫茫,这里指广阔辽远,看不见边际的大海;

  2、临:到达;

  3、碣石山:地名,在今天的河北昌黎;

  4、何:程度副词,多么;

  5、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6、竦峙:高耸挺立。竦:高起;峙:挺立;

  7、秋风萧瑟:秋风吹动草木发出的悲凉的声音。萧瑟:树叶被风吹动的声音。

  (让生回答,全班齐读)

  译文:

  向东来到碣石山,并来观赏这广阔无垠的大海。

  海水起伏摇荡,山岛高高挺立。

  岛上树木郁郁葱葱,百草丰美茂盛。

  秋风瑟瑟吹来,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日月运行不息,好像在海涛中运行。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在海涛中闪烁发亮。

  真是好极了,用这首诗歌来表达我的感受吧。

  (全班齐读译文)

  七、诗歌品析

  1、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来写的?第一句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内容都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第一句主要写了“观海的地点和目的”。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实景的?哪些是想象?

  明确:全诗共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开头两句):叙事,交代了观海地点和目的,直陈其事,“观”字统领全篇。

  第二层:(水何……涌起):描写了大海的景象和山岛景象。——实景

  问:实写观海的诗句一共有6句,所写的内容和角度有什么不同?

  (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总写全景,大海和山岛的景象;

  (2)接着两句写岛上的草木,“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一派生机勃勃。这两句是紧扣上句“山岛竦峙”展开的;

  (3)下面两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出了海上景象的变化,惊涛拍岸。

  第三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体现了作者的气概。——虚景。是作者想象出来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的,与诗的内容无关。

  八、诗意理解,写作特点

  1、本诗借景抒情,诗人以洗练的笔法,神奇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2、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动静结合。

  九、复习总结

  《次北固山下》

  教学用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观沧海》让我们感受到了曹操的豪迈情怀,现在我们一起去体会另一位诗人的浓浓乡思。

  二、预读检查

  《全唐诗》、王湾、唐、五、律

  三、写作背景

  次北固山下,意思是泊舟停宿于北固山下。北固山三面临江,形势险要,号称“天下第一江山”。

  作者家住洛阳,旅于江南,在这座山下停泊,被这里开阔秀丽的景色所吸引,写下了这首诗。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诗是写乡愁的。

  四、听录音朗读(注意节奏)

  (齐读全诗)

  五、诗句详解

  漫漫的旅途远在青山之外,我乘船在碧绿的江水中前行。

  潮水涨满之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一帆高挂。

  夜将尽未尽的时候,一轮红日从海上升起,江上早春,旧年未过,新年已到。

  家信已经传达到了哪里呢?希望北归的大雁帮我将家信捎回家乡。

  (逐步引导生翻译,全班齐读原诗和译文)

  六、思考回答问题

  1、诗中描写了什么时节的哪些景物?表现出什么特点?

  2、从这首诗中你可以看出诗人此时此刻的心情是怎样的?从哪句诗可以看出?

  3、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

  七、名句赏析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蕴含的哲理:

  (1)红日驱走黑暗——————乐观向上

  (2)春意驱走寒冷—————乐观积极

  (3)新旧事物更替——————体现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

  八、主旨

  诗中诗人即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长江中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抒发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8

  学习目标

  1.了解一些古代诗歌常识。

  2.理解诗歌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欣赏精彩文句,培养想象能力,体会诗歌意境和思想感情。

  一、预学单(课前)

  1.了解古代诗歌常识

  通常所说的古代诗歌包括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曲等。

  唐代以前出现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体叫诗。如本课的《》。而把唐朝新出现的诗、叫近体诗。如本课的《》和《》就是律诗。

  律诗,因格律要求严格而得名,有言律诗、言律诗两种;律诗的格律有规定、限制了对仗,八句可分为四联,两联必须两两对仗,是两对对偶句。

  曲是一种与词相近的韵文形式,出现于南宋和金代,盛于元代,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于口语,用于韵也更接近口语。如本课的《》

  2.根据拼音写出恰当的词语

  (cāng)海(jié)石(sǒngzhì)归(yàn)水何(dàn)(xiāo)(sè)

  3.了解作者作品。

  ①《观沧海》一诗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___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__________见称。

  ②《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次”意为__________,该诗作者为唐代诗人______。

  ③《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他的散曲,扩大题材领域,提高艺术意境。声调和谐优美,语言疏宕豪爽,雅俗兼备。

  二、课堂练习

  《观沧海》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2.诗歌借诗人见到的沧海之景,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首句中写飘落的“杨花”,哀啼的“子规”有什么用意?请结合文意回答。

  2.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次北固山下》

  1.最耐人寻味的是颈联,这一联诗到底蕴含着怎样的哲理呢?

  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天净沙·秋思》

  1.这首小令被称为“秋思之祖”、“思乡绝唱”,请结合诗歌,谈谈原因。

  2.在这幅绝妙的`晚秋思乡图中,却出现了“小桥流水人家”的幽静美景,这与“断肠人”的愁情一致吗?谈谈自己的见解。

  三、课后练习

  《峨眉山月歌》

  1.这首诗构思精巧,历来为人称道。其精巧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结合诗句谈谈。

  2.第二句诗用入、流两个动词写出了峨眉山月怎样的一种动中之景?

  《江南逢李龟年》

  1.清朝蘅塘退士评说:“世运之治乱,年华之盛衰,彼此之凄凉流落,俱在其中。”

  请举例说明诗人是用什么手法表现出上述意思的。

  2.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1.“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2.这首诗与孟浩然《过故人庄》都有“菊”这个意象,它们有什么不同?

  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夜上受降城闻笛》

  1.诗中“沙似雪”、“月如霜”两个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边塞怎样的环境特点?

  2.这首诗被推崇为中唐边塞诗的绝唱,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9

  一、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反复诵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和《天净沙·秋思》,想象诗中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

  2、引导学生揣摩诗中的典型意象在诗歌表达中的作用,并在勾连其他诗歌中加深理解,在情境中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揣摩诗中的典型意象在诗歌表达中的作用。

  2、在情境中,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难点:

  勾连其他诗歌,引导学生加深对古诗意象的含义与作用的理解。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赏读评议法、活动法等教学方法,此外与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结合,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学生对古诗的感知是通过朗读来完成的。

  2、自主学习,将自学中遇到的问题留下来质疑问难,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加以解决,教师在点拨时授以学法指导。

  3、在课文解读中设置好问题角度,激发学生多向思维。引导鼓励学生大胆交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语:同学们,在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唐诗、宋词和元曲是重要的艺术经典。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一首唐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首元曲:《天净沙·秋思》,并且一起探索这两首诗歌中的意象。

  【设计意图】明确课堂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整体感知

  1、作家梁晓声说:读书是一种幸福,老师要补充一句:读诗是一种更大的幸福。老师读,同学们认真听,标出易读错的字音,听清节奏。

  2、现在请同学们自由的大声朗读诗歌。(仿读,读准字音,重音、节奏。)

  3、指名说说读诗的感受,并试着读出自己的感受,师鼓励肯定。

  【设计意图】营造情境和引导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三)学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了解“意象”。

  1、赏析诗中的意象。

  (1)介绍“意象”的概念。

  古诗中的意象,可以这样理解:象:诗中所写之“景”,所咏之“物”。意: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意象就是融入了作者情感的景和物。诗人的思想感情,借意象来表达、传递。

  (2)介绍本诗写作背景。

  得知好友王昌龄仕途屡遭挫折,被贬龙标,李白深表同情和关切,写诗遥表关怀,希望带去一点慰藉,分担他的愁苦。李白在诗中选取了哪些景和物呢?(杨花、子规、明月等)

  (3)杨花和子规是什么?有什么特点?(杨花,柳絮,是漂泊无依的形象。子规即杜鹃,啼声哀切,“杜宇声声不忍闻”。)

  (4)景物纷繁,作者选取它们是随手拈来还是有意挑选呢?如果你是李白,猜一猜他选这些意象的原因。用“我选这些意象的原因是……”的句式表达。(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特选杨花和子规,不仅因为它们能点明暮春时节,还由于它们能烘托凄凉、悲惋的氛围,以寄寓作者叹飘零、感离恨的特定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其中的叹息感伤之情。

  3、师生共同总结诗歌意象的内涵和它在诗歌鉴赏中的作用。

  (四)学习《天净沙·秋思》

  1、学生自读诗歌,找到诗中描绘的意象。(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最后汇报学习成果)

  2、本诗一词一景,把多个意象直接组合在一起,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描绘了一幅萧瑟悲凉的深秋晚景图)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诗中意象的理解,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第一人称来描述这个画面。其他同学随他的描述来体悟诗情(表现了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与惆怅)

  3、有感情地朗读。

  渲染情境:干枯的藤、衰老的树,树上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小小的桥、潺潺的流水,近处坐落着几处人家。古旧的道路、萧瑟的秋风,走来一匹疲惫不堪的瘦马。夕阳已经朝西方落下,思家怀乡的漂泊人还远在天涯。

  师生共同朗读《天净沙·秋思》。(低缓忧伤)

  4、当堂背诵积累。

  古诗不仅要欣赏,更需要积累。请同学们背诵这两首古诗。(当堂练背,试背。没背好的课后背诵并默写)

  【设计意图】加深对诗歌中意象的内涵和作用的理解。

  (五)拓展积累

  你还知道哪些诗歌中的典型意象?举出具体的诗句为例,分析这种意象寄寓的是作者怎样的情感。

  举例如明月、蝉、柳、红豆等。

  【设计意图】更进一步地加深对诗歌中意象的内涵和作用的理解。

  (六)布置作业

  朗读课本后“积累与拓展”第五题中的诗句,课下搜集整理其他借明月抒发思乡怀友之情的诗句,并按照作者的生平经历分类(如遭贬流放、战乱流离、在外求学……)。

  【设计意图】阅读积累更多诗歌,并搜集整理中加深对古诗中意象的含义与作用的理解。

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10

  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及古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

  2.朗读并背诵诗歌,感受诗歌中蕴含的丰富情感。(重难点)

  能力目标,体味各首诗歌中作者所创设的意境,理解情景交融的写法。

  情感目标,感受诗歌中蕴含的丰富情感,领会诗歌中所表达的感情和生活情趣。

  第1课时

  1.了解作者以及写作背景。

  2.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中蕴含的丰富情感。(重难点)

  3.理解情景交融的写法。(难点)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谁知道在我国的唐代、宋代、元代分别是哪种文学体裁取得的成就最高?(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唐诗、宋词、元曲)的确,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以古老的《诗经》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四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二、教学新课

  (一)常识简介

  1.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于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大败兵强地广的袁绍,此后逐渐统一了北方。善诗歌,《步出夏门行》《蒿里行》诸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对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有所反映。

  2.写作背景。

  《观沧海》选自《曹操集》,是《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登临碣石山。他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二)朗读指导

  1.学生自读,把握四言诗的诵读节奏。

  2.教师范读,正音解词。(或播放录音)

  3.学生齐读,要求准确整齐,有节奏感。

  4.学生借助注释,疏通诗歌内容。

  (三)合作探究

  1.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来写?

  明确: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实的?哪些诗句是想象的?

  明确: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的,与诗的内容无关。

  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明确:“日月之行”四句写大海,全用虚写,却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更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诗言志”,诗人写沧海,抒发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

  目标导学二:学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一)常识简介

  1.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世称“诗仙”。

  2.写作背景。

  诗人王昌龄于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尉,当时李白正在扬州,听说此事,便写下此诗,寄托对朋友的牵挂。

  (二)朗读指导

  1.学生自读,把握七言诗的诵读节奏。

  2.教师范读,正音解词。(或播放录音)

  3.学生齐读,要求准确整齐,有节奏感。

  4.理解大意。

  (学生概述,老师补充指正)杨树花已落尽,杜鹃鸟在不停地啼鸣,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经过五条溪水。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它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的西边。

  (三)合作探究

  1.诗中融情于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哪两句?

  明确: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2.联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写作背景思考,李白在诗的开头写景为什么选取“杨花”“子规”来写?

  明确: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杨花漂泊不定,如友人的身世;“子规”是杜鹃鸟的别名,鸣声异常凄切动人,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候,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

  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一名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拟人。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三、板书设计

  观沧海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第2课时

  1.学习《次北固山下》,体会叙事写景的哲理美。

  2.学习《天净沙·秋思》,理解诗歌的优美意境,感受主人公的思乡之情。

  一、导入新课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就是一首写乡愁的诗,且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一联而闻名于天下。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

  二、教学新课

  (一)常识简介

  1.作者简介。

  王湾,唐代诗人。生卒年、字号均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

  2.写作背景。

  次北固山下,意思是泊舟停宿于北固山下。作者家住洛阳,旅于江南,在这座山下停泊,被这里开阔秀丽的景色所吸引,写下了这首诗。

  3.文章体裁。

  《次北固山下》是五言律诗。律诗共八句,一二两句为首联,三四两句为颔联,五六两句为颈联,七八两句为尾联;每句有五个字,叫五言。

  (二)朗读指导

  1.学生听读,把握五言律诗的诵读节奏。

  2.教师正音解词,学生自读。(可以播放课文朗读的视频或音频文件)

  3.理解大意。

  翻译:我要走的道路,正从青青北固山向远方伸展,江上碧波荡漾,我乘船向前。潮水上涨,与岸齐平,江面变得开阔,水上的风吹拂着,一叶白帆高高悬挂。红日从东海上诞生了,冲破残夜,驱尽大地的黑暗,大江弥漫着温暖的`气息,春天提早进入了旧年。我多么思念故乡,书信早已写好,如何寄回家园?掠过天空的北归鸿雁啊,拜托你们,把信捎到洛阳那边。

  (三)合作探究

  1.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明确:初春。青山、绿水、潮平、风正、江春。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明确:思念故乡。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明确:“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似乎江面与岸齐平,船上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悬”是端直高挂的样子,风“正”表明顺风,同时又是和风,因此帆便端直高挂了。

  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做简要分析。

  明确:(1)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2)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

  (一)常识简介

  1.作者简介。

  马致远(约1251—1321以后),号东篱,一说字千里,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他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2.文体简介。

  从诗歌的体裁看,《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天净沙”是曲牌名,相当于可以填词歌唱的乐谱;“秋思”是题目,意思是秋天的思绪。

  马致远的散曲,以小令《天净沙·秋思》最为有名,被誉为“秋思之祖”。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因为它仅用28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乡愁。

  (二)朗读指导

  1.划分这首散曲的诵读节奏。

  明确: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教师范读,学生齐读,整体感知大意。

  翻译:干枯的藤、衰老的树,树上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小小的桥、潺潺的流水,近处坐落着几处人家。古旧的道路、萧瑟的秋风,走来一匹疲惫不堪的瘦马。夕阳已经朝西方落下,思家怀乡的漂泊人还远在天涯。

  (三)合作探究

  1.《天净沙·秋思》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明确: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些都是凄清、悲凉、感伤之景。

  2.哪句道出了游子的情怀,可以作为点睛之笔?

  明确:断肠人在天涯。

  3.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通过凄清、悲凉、感伤的秋景描写,表现羁旅游子的孤苦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4.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写一段描述性的文字,150字左右。

  明确:深秋,夕阳西下。古道上,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正踽踽独行,陪伴他的唯有那匹衰瘦的老马。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将要归巢的乌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之上的小桥,看到溪水流经的几户人家,炊烟袅袅,充满幸福温馨,而他此刻却有家难归,眼看太阳就要落山了,自己今夜又要投宿在何处呢?独自承受漫漫长夜,怎能不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四)比较阅读

  《次北固山下》与《天净沙·秋思》在主旨方面有何异同?

  明确:《次北固山下》和《天净沙·秋思》都抒发了游子的乡愁,但作者流露的情绪不完全一致。《次北固山下》描写诗人在船上的所见所思,表达了他在异地他乡热切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思乡之情。《天净沙·秋思》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沦落异乡的游子的孤寂之情。

  三、板书设计

  次北固山下

  天净沙·秋思

  可取之处,在开始时把这四首诗的阅读放在古诗的写作背景下去读,不为教诗而教;能够结合曹操的背景加深学生对曹操在《观沧海》中的豪迈之情的理解,而不是简单地向学生介绍强调;在学习《天净沙·秋思》时能够进行比较阅读。学生学习气氛比较浓,课堂思维活跃。不足之处,课容量安排太大,课堂各环节之间时间安排不科学、不精确,导致授课时间紧张。今后在教学中应该增加学生的课中自由探讨时间,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11

  一.导入《钱塘湖春行》

  这首诗是白居易于穆宗长庆三年(公元823年)任杭州刺史时写的。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在西湖早春盛景中无比喜悦的心情。

  二.朗读本诗二遍。理解此诗的意境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这两句是近景,从大处落笔,写诗人行径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天光水色。“初平”写春水漾满湖堤。“云脚低”写远望白云朵朵,似与湖水相接 。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两句是近景,写高处,写莺、燕的动态。莺是春的歌手,燕是春的信使,它们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初春生机勃然的感觉。“诗眼”在“早”“新”两个字上:“几处”而不是“处处”,“争暖树”是说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云歌唱,可见是“早莺”。“谁家”而不是“家家”,“啄春泥”则是刚刚开始筑巢,可见是“新燕”。这都是早春特有的景象。诗人以很轻的疑问语气叙述这些景象,不是实问,也不是存疑,而是对早春景色情动于衷的喜悦。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也是近景,写地上的花草,写人们骑马游春的陶醉感。走马看花,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好像花儿也在与诗人游戏。春草虽茂,但却不高,也才刚刚没过马蹄。这是作者对景物入情入微地观察,将游春人也融入春色来写了。这两句透出诗人游春的舒感。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这两句略写湖东的'白沙堤,在绿杨荫里更是美不胜收。诗人在这儿完全陶醉了,留连忘返了。这两句写诗人游春非常尽兴。

  三.小结:

  这首诗虽是写景,但景中有情,对尽兴游春的喜悦感情表达得淋漓酣畅。

  一.导入新课:马致远作的曲《天净沙秋思》。

  我们说说马致远,谁来?

  马致远(1250?一1321?):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他的散曲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

  师:我还知道,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秋思》,它的体裁的“曲”。

  下面说说“曲”这种文体:

  在中国古代文学长廊中,宋以前一直以诗最盛行,宋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新兴的体裁就是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剧曲,一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包括散套和小令。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有标题的小令。

  二.朗读理解

  (1)指导学生朗读。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现在有专家说,读书是与作家对话。总之,读书是走进作家的内心世界,让我们以朗读来走进马致远,亲近这位名家,读懂这片漂泊羁旅的游子之心。

  下面请大家听一遍朗读,划出节奏。(放第4框)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师:这首小令一、三、五句押尾韵“a”,二、四句押尾韵“ia”,读来朗朗上口,大家喜欢吗?我们感受一下。(朗读)前三句是典型的整句排列,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句式工整,

  要读出一气呵成、淋漓痛快的酣畅美和明快的节奏感。试一试。最后一句是散句,要读得曲折跌宕,读出落拓无助的生存境遇。试一试。再一起把整首小令朗读一遍。这样朗读我们感受到了它整散相间,长短结合的形式美。

  (2)感受它的意境美

  师:下面我们感受它的意境美。提示:怎样的景、怎样的人?怎样的情感?

  有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先请同学们散读一遍课文,说说你头脑中有怎样的画面?请以“我仿佛看到了……”为开头,说说诗句在你头脑中再现的画面。

  如果学生有困难,举例:“枯藤”、单说“藤”的形态是多样的,把它置于上下文中“枯藤”,形象就具体了,我仿佛看到了枯萎的藤、颓废的藤、没落的藤、毫无生机的藤,于是枯藤这一意象渲染出凄凉、萧杀的晚秋气氛。同学们可以类推。

  学生可能再现出的画面有:

  几根枯树缠绕着一棵棵秃树,那凋零了的黄叶在萧萧的秋风中瑟瑟的颤抖,黄昏的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一片悲凉的秋景。

  在作者的眼前呈现出一座小桥,桥下小溪潺潺的流水,不远处还有升起袅袅炊烟的农家小院,那里有安居落业的人们。

  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艰辛的游子骑着一匹瘦瘦的老马,在夕阳西沉的余辉中,向远方踽踽()而行。

  喔,同学们描绘的就是一幅悲凉的秋景图。

  师:请想想为什么会有这些画面?即画中有怎样的人,传达出怎样的情感?

  明确:人们常说,“所有景语皆情语”。因为“断肠人在天涯”,在天涯的断肠人的精神家园已化作了一片荒芜,他眼中的景自然是满目萧然。于是作者眼中的藤、树、马、水都是萧条的、凄凉的、无助的,其实是人的落拓与哀愁的写照,这是以景托情,融情于景。这景无疑传达出浪迹天涯的游子思乡之情,这景与人,境与情,自然意象与社会境遇,和谐的统一于这首小令中,充分的道出了游子羁旅之悲。请大家齐声诵读,让我们将景语化为情语,体验体验游子的悲苦与心酸。(朗读)

  三.小结:

  通过朗读,真正体验到了作者穷迫潦倒,孤苦无依、颠沛流离的凄苦情思,感受到了作品的崇高与悲剧美。

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体会作者用凝练的语言描写出的一幅幅美妙的风景图,体味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品味诗句,感悟诗歌意境,学习诗人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培养学生赏读诗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在反复朗读中启发阅读兴趣。

  2、背诵四首诗,重点理解诗词中景物描写和抒发感情的佳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古诗文修养,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重点:

  1、 体会四首诗的意思。

  2、品味诗、词的特点。

  教学难点:

  1、培养感悟古代诗歌内容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再造想像感悟诗歌内容。

  教学方法:

  朗读法、联想想象法、讨论点拨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我国的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分别有哪几种文学体裁发展得最有成就?

  生: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师:的确,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以古老的《诗经》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四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二、学习《观沧海》

  1、走近作者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善诗歌,以慷慨悲壮见称。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竭后山。他跃马扬鞭,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心潮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触景生情写下这首壮丽的诗篇。诗作融会自己昂扬奋发的精神,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

  2、朗读

  (1)教师范读,学生听准字音、停顿

  (2)生齐读,师指导其不足之处

  (3)生自读,读出自己的理解

  3、研读诗歌

  (1)教师讲解: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作者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篇点题,交待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以下十句写观海所见。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写从碣石山往下看沧海的情形,从大处落墨,从全景写起,着力渲染大海那种苍茫动荡的气势。意思是:茫茫的大海上碧波万顷,一望无垠,只有脚下的山岛高高地耸立在海心。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接着写山岛草木,充满了欣欣向荣的景象。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展现了大海波澜壮阔的气势,“涌”字用得尤其出色。从描写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诗人面对迷人的海上风光,展开了丰富奇特的想像。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运行不息的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竟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何等气魄!

  (2)学生合作探究:哪些语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诗人是怀着怎样的感情绘制大海形象的?

  教师点拨:此诗前一部分写大海景象,视野广阔,也能见出诗人胸怀之博大,但跟后一部分比,气象则略逊一筹。“日月之行”四句写大海,全用虚写,却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更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

  大海的形象正是诗人形象的化身。诗人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为即将挥师南下统一中国解除了后顾之忧。在踌躇满志的时候,他借大海的形象抒发了建功立业的愿望,写出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雄浑诗句。

  小结:“诗言志”诗人写沧海,抒发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字里行间洋溢着饱满的激情。写景的十句中,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实景给人身临其境之感,虚景以其新奇激发读者的想像,诗人以沧海自比,表现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

  4、学生自由诵读并背诵全诗。

  三、研读《次北固山下》

  1、解题: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诗就是写乡愁的,且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一联闻名。次,这里是停泊的意思。

  2、朗读

  3、研习诗歌内容:

  ⑴ 疏解诗句:

  客路,指旅途。镇江是当时水陆交通的枢纽,故以“客路”与“行舟”相对应。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乡书即家书,指诗人寄给洛阳家中的信;旧谓鸿雁可以传书,故诗人有托书于归雁之意。

  ⑵ 整体把握:

  ① 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客路”呢?

  ②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何时何地见到的景象?你能想像出船行的图景吗?为什么要特别提到“潮平”?

  ③ 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

  明确:

  ① 这是诗人的想像,表明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的地方去,已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② 在天将明未明之时,在船接近目的地即北固山的长江之中。“潮平”一语,为下句中“江春”一语作铺垫。

  ③ 由于新年来到,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自己旅食他乡,久不得归,自然想到要借雁足给他传递家书。

  ⑶ 名句赏析: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从章法上看,有导出结尾一联的作用,也就是说它跟诗人的'乡愁有关。“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跟“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相比,显得开朗一些。

  4、学生练习背诵全诗。

  第二课时

  【一】、 研读《闻王昌龄左前龙标遥有此寄》

  教学目标:

  1.有节奏地朗读诗歌

  2.通过自己的合理想像体会诗歌的深邃意境。

  3.用口头语言描绘想像的画面,营造意境。

  教学流程:

  一.文学常识介绍

  李白(字、号、年代、小李杜)

  李白及其他作家的送别作品

  体裁:七言绝句

  二.释题

  人物、事件、距离

  三.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自读、齐读)

  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找出压韵的字

  2.再读课文,找出文中写到的景色(杨花、子规)

  3.景物的特点

  杨花:百花凋零的暮春景象之一

  子规:啼叫声哀鸣(不如归去)

  4.眼见飘坠的柳絮,耳闻子规哀鸣,本已撩人愁思,却又传来好友被贬的消息。(事件)

  5小结:此景暗含了友人漂泊远方的羁旅之苦。

  6.友人远去,诗人的情感何以寄托?(我寄愁心与明月)

  7.再读课文,表现对友人的思念与同情。

  四、拓展

  1.借月表达思念之情的句子

  如: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假设你是月亮,到了龙标。你将会对月亮说些什么。

  五.学生小结

  六.布置作业

  收集相关名句,进一步体会思想感情。

  【二】、指导自读《天净沙秋思》

39968" data-highlighted="true">  1、解题

39968" data-highlighted="true">  马致远,号东篱,元代著名散曲家。他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元代杂剧四大家。所作杂剧有《汉宫秋》《青衫泪》《荐福碑》《黄粱梦》等15种。在他的作品中,更能反映他风格的是散曲;散曲中又以小令《天净沙秋思》最为有名,元人周德清誉之为“秋思之祖”。

39968" data-highlighted="true">  《天净沙秋思》是一篇抒情作品,仅用28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天净沙,是曲牌名。

39968" data-highlighted="true">  2、朗读

39968" data-highlighted="true">  补充解释:

39968" data-highlighted="true">  ⑴ 古道,指古代通行的道路。

39968" data-highlighted="true">  ⑵ 断肠人,指长期漂泊在外的游子。

  3、学生默读,根据课文展开想像,写一般描述性文字,内容不要增删,顺序可调整,字数在150字左右。

  例文: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的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4、探究:这首散曲描绘的是什么样的图景?表达什么样的感情?请按文章的层次作简要分析。

  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情调虽然低沉些,却反映了当时沉闷的时代气氛,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全篇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前三句)作者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种景物巧妙组合,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游子漂泊行旅图。第二层次(四、五句)“夕阳西下”进一步点明时间。“断肠人在天涯”是点晴之笔,点明了人物,道出了游子的情怀。前四句写景,极力渲染悲凉气氛,均系为此作铺垫。

  5、背诵这首小令。熟背读歌五首,依学习小组进行竞赛。

  教学反思:

  略

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①了解诗词有关知识。

  ②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③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

  ④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体会意境,诵读并背诵。

  课前准备:

  唐宋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的艺术瑰宝,多读多背必有好处。课前让学生再搜集一些与之相关的诗词,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增加积累。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观沧海》、《次北固山下》。

  教学设计

  观沧海曹操

  1、导入新课: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统一了北方。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成为一篇流传至今的优秀作品。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扫清文字障碍,教师正音。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

  [问题组]

  ①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②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像的?

  ③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学生四人小组交流学习,全班讨论):

  [明确]

  ①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②全诗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声,非常质朴,“观”字领全篇。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

  海水荡漾,山岛耸立

  ——动静相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树木百草,秋风洪波

  ——静动相配,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

  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描写的是虚景,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3、研读与赏析

  “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诗句,诗人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

  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次北固山下

  王湾

  1、导入新课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2、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下列问题:

  ①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②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明确:

  [明确]:

  ①首联:诗人在船上,想像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劳。颔联:船上所见景色。“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又为“江春”作铺垫。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即将是天亮时的情景,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太快了,诗人已来,少有此句。尾联:诗人离家已久,尚不能归,见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雁足来传递家书了。这首五言律诗四联之间,相为因果,浑然一体。

  ②尾联直接表达思乡之情。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3、研读与赏析

  学生自主探究想像“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讨论明确]:

  “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此句写得恢弘阔大;“风正一帆悬”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悬”,而“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可见写景极为传神。全诗和谐优美。

  4、作业:

  背诵这三首诗。

  练习:一、

  5、板书设计:

  观沧海、曹操、东汉、四言乐府、登山望海

  次北固山下、王湾、唐朝、五言律诗、驾舟扬帆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朝、七言律诗、赏花观鸟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代、元曲、悲秋思乡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教学设计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1、导入新课: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提起西湖,我们自然会想起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读了白居易的这首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一笑的西施面影。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

  2、感知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扫清文字障碍。教师正音,思考下列问题。

  [问题组]

  ①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是初春的景色?

  ②哪句诗说明诗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学生自己合作探究明确:

  [明确]

  ①首联:诗人从大处落笔,写行经孤山寺贾亭时看到的山光水色。“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勾出了早春的轮廓。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一片生机勃勃之势。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感受。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会产生迷乱的感觉。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

  ②“最爱湖东行不足”一句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已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3、研读与赏析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讨论明确]:

  诗人对周围事物的选择是典型的。莺是歌手,燕是春的'信使。只因是初春,故不是处处,不是家家。从这莺和燕的动态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出来,使人可以想像出,过不多久,姹紫嫣红开遍,草长莺飞的景色就会到来。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1、导入新课

  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因为它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氛围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这是一篇抒情作品,仅用28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2、感知内容

  ①教师范读,学生仿读。

  ②学生闭目,随着老师的描绘想像这幅画面,感悟内容,体会思乡之情——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暮鸦在树梢上盘旋,昏鸦要归巢了;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看到“小桥流水人家”,炊烟缕缕,是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这时太阳就要下山了,太阳也回家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难熬的长夜。唉,自己有家难归,令人心碎肠断,更添悲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学生交流自己想像的画面,及作者所表达的浓重的思乡情。学生根据作品提供的信息作简笔画,加深思考。

  3、研读与赏析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明确]:

  作品中前三行全写景,人物未出场,但每一个景物细节都意味着他的存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主人公眼中的景物,景物紧紧扣着“情”;古道,是他的行经路;瘦马,是他所骑;而西风,也正吹在他身上,透着一种悲凉。仅仅28个字,一个长期漂流他乡的游子的悲哀就这样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文字不多,然而思乡之情却绵绵柔长,缠绕在读者心头。

  学生配乐朗读。

  4、拓展延伸:

  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诗歌,可展开朗诵比赛,以提高朗读水平。各小组可展开竞赛,看谁背诵的诗歌多。

  5、作业:

  ①将搜集的诗歌抄写下来,增加积累。

  ②展开想像,将《天净沙秋思》改写成一篇散文,下节课交流。

  6、教后反思:

  《观沧海》展现海岛生机勃勃的句子是①。展现大海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的句子是②。描绘大海吞吐日月、包孕星辰的雄浑景象的诗句是③。诗中描写实景的句子是:④。诗中描写想象的句子是:⑤。运用互文的句子⑥。与诗歌正文内容无关的句子:⑦。统领全诗的句子:⑧。

  ①(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③(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④(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⑤(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⑦(幸甚至哉,歌以咏志。)⑧(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6《钱塘湖春行》中颌联是:①。颈联是②,名句是③。描写西湖花草美景的句子是④。描写初春景象的句子是⑤。诗中描写莺歌燕舞的名句⑥。既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又表达诗人赞美之情的诗句:⑦。表明观景处所的诗句是:⑧。请写一句诗,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著春泥”的修辞一样的句子:⑨。以对偶、拟人写出西湖早春生机蓬勃的景象,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的句子:⑩。诗人出游的季节是早春。从文中的句子中⑾可以看出来。

  答案:

  ①(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②(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③(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④(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⑤(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⑦(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⑧(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⑨(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⑩(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⑾(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次北固山下》一诗的颔联是①。颈联是②。最能突出地表达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思念之情的句子是③。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④。描写江上景色的句子是⑤_。运用对偶的名句是:⑥。运用设问的名句是:⑦。既写出了实景之美,又表现了虚景的壮阔的句子:⑧。

  答案:①(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②(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③(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④(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⑤(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⑦(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⑧(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天净沙·秋思》中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①。能侧面表现游子长期漂泊异乡的诗句是②。词的主旨句是③_。从正面衬托游子的悲秋思乡之情的句子是④。程远远在异乡,面对晚霞中森林的奇异风光,心想:加拿大的景色确实迷人,但远离故土的滋味实在是不好受。感慨之中,马志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名句⑤不觉脱口而出。

  ①(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③(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④(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⑤(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14

  ——冯立刚

  教材分析:《古代诗歌四首》是新编人教20xx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也归属与人与自然主题。该单元学习目标为:重视朗读课文,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领略景物之美;把握好重音和停连,感受汉语音韵之美;注意揣摩和品味语言,体会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观沧海》波澜壮阔,气势雄伟。《天净沙.秋思》的画面凄凉,惆怅万千。面对着同样的秋天,两位作者因为胸襟、境遇的差异,导致触景者的情感发生了巨大的落差。

  设计理念:本节课拟采取整合的形式,对四首诗歌的顺序重新调整,把《观沧海》和《天净沙.秋思》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穿插作者的生平资料,引导学生深入品味词句,想象诗中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同时,注重课堂诵读。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准字音,读好停连,读出节奏,读出韵律,感受诗歌的声韵美、意境美和情感美。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读准字音,读好停连,读出节奏,读出韵律,感受诗歌的声韵美。

  2、通过对话、讨论、探究、启发等方法,引导学生想象诗中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韵律,感受诗歌的声韵美。

  2、想象诗中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作品的写作手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前预习: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默写课文。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初步理解诗句含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背诵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古代诗歌四首》。我们先来看《观沧海》和《天净沙·秋思》。

  预习时老师让大家把这几首古诗背下来。谁来背背这两首诗。

  二、展示目标。

  多媒体投影,个体朗读。

  三、朗诵诗文。

  1、教师范读。

  2、指导节奏划分。

  3、分组朗读。每组朗读一首。

  四、理解诗意。

  1、出示问题:如果请你给这两首诗歌插图的话,你打算选择哪些景物?你打算突出这些景物的什么特点?

  2、学生默读诗歌,思考整理。

  3、课堂展示,相互评价。

  4、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师生共同探讨。

  5、提问:题目“观沧海”能不能换成“观大海”?“沧”字是什么意思?“秋风萧瑟”里的“萧瑟”是什么意思?请选择,并说明理由。

  投影:

  沧:青绿色。“沧海”有色彩,比“大海”形象,所以不能换。

  萧瑟:①①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②冷落;凄凉。

  6、投影诗意,吟对诗句。

  不按顺序投影《观沧海》诗意,学生分组,一组读诗意,一组吟对诗句。

  银河星光灿烂,也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涌现出来的。

  真是幸运极了,让我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日月昼夜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

  7、提示:“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两句与本诗正文没有直接关系,是乐府诗结尾的一种方式。

  五、体悟情境。

  1、“诗言志”。一位诗人由于种种原因,他可能忧国忧民、壮志凌云,他也可能儿女情长、牵肠挂肚。老师把前者叫做“大美之情”,后者叫做“小美之情”;因此,他们写出来的诗呢,就有了“大美之境”和“小美之境”的区别。

  投影:

  “小美之情”:指情感是私人化的,没有直接和国家民族的利益联系起来。

  “大美之情”:和国家民族的利益联系起来的.。

  “大美之境”:笔势宏大,境界开阔,想象奇特,瑰丽雄伟。

  “小美之境”:小处落笔,,微妙细致,柔婉清丽,韵味深长,精巧细腻

  2、自由诵读,体悟两首诗是“大美之情”还是“小美之情”,是“大美之境”还是“小美之境”,对比齐读,进一步体悟是怎样的情、怎样的境。

  要求分别用一句较为凝练的话来表达。

  投影:作者简介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胸怀天下,壮志凌云。三国名士许劭对他的评价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年轻时热衷功名,但一直未能得志,困窘潦倒。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

  教师示例:《天净沙秋思》“小美之情”:孤独凄凉寂寞愁苦

  3、课堂讨论。

  4、教师总结、投影:

  《天净沙秋思》“小美之情”:孤独凄凉、寂寞愁苦、

  “小美之境”:苍凉浑远、肃杀凄凉、

  《观沧海》“大美之情”:心怀天下、壮志凌云、

  “大美之境”:波澜壮阔、气势雄伟、

  5、读着《观沧海》,我们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东汉末年群雄并起硝烟弥漫的历史风云,感受到诗人主宰江山舍我其谁的气慨。这就是英雄!每次读曹操的这首诗,都会让老师想起另一位时代英雄——毛泽东。大手笔才能绘出大英雄,请同学们朗读拓展材料上的这首诗。

  6、拓展诵读。

  ①投影:《沁园春·雪》上阙。

  ②学生齐读、体悟。

  六、作业。

  搜集摘抄自己喜欢的古诗词。

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15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并熟练背诵

  2、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所蕴含的意境,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学习重点:

  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所蕴含的意境。

  学习难点:

  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所蕴含的意境,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自主预习案:

  1、查字典,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然后读读写写。

  沧海()碣石()澹澹()竦峙()萧瑟()

  2、速读诗歌,完成下列题目。

  ①、《观沧海》作者_____________东汉末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其子_______、_______并称“建安三曹”。

  ②、《次北固山下》的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朝人,选自_____________。

  3、理解课文内容填空。

  ①、《观沧海》是一首抒情诗,诗人采用__________的手法,勾画出______________的雄伟景象,抒发了______________的豪迈情怀。

  ②、《次北固山下》中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江南早春景色,境界壮阔,情景交融,既抒发了诗人旅途中的____________情怀,又写出诗人放眼山川的宽阔胸怀。

  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今天我们将要接触古代四首诗歌,它们都是写景抒情的佳作,诗人们登山望海、驾舟扬帆,赏花观鸟,咏春悲秋,无不用凝练生动的语言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幅图画,唤起我们心底的美好情怀。

  二、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1、《观沧海》写景句子从“”到“”共十句,其中,前六句写的是景,后四句写的是景。这首诗借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己的融合在一起,诗人以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和的表现。诗中洋溢着激情。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2、《次北固山下》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三面临长江,与金山、焦山合称京口三山。

  “次”的意思是:。次北固山下,就是的意思。在冬尽春来的时候,诗人沿江东行途中泊舟在北固山下。在长江的孤舟上,太阳初升,诗人面对江南的青山绿水,感受时光流驶,心中不禁涌起的思想感情。全诗融写景、抒情于一体,和谐优美,妙趣横生,堪称千古名篇。

  (二)研读课文

  1、研读《观沧海》,品评探究,领会诗的意境美。

  (1)“”开篇点题,交待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

  (2)“”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作者描绘的景物有哪些?其中哪些是动景,哪些是静景?

  (3)“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渲染了大海怎样的气势?

  (4)哪些语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2、研读《次北固山下》,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美。

  (1)文中的千古名句是: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两句诗的意思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的是什么美景?这一联诗最耐人寻味,到底蕴含着怎样的哲理呢?

  三、当堂检测

  读《观沧海》,完成后面问题:

  1、这首《观沧海》是《步出夏门行》中的一章,作者,是时期著名的

  家,家、诗人。他的诗以见称。

  2、是非分明,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①“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

  ②“临”字统领全篇,以下十句,都是写海上的景象。()

  ③“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全景式地描绘了大海那种苍茫动荡的气势。()

  ④这首诗前八句是实写,后六句是虚写。()

  ⑤“水何澹澹”是描写无风时海面水波动荡的样子,“洪波涌起”是描写有风时大海波涛汹涌的壮阔气势。()

  ⑥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情,借勾画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3、《观沧海》中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的句子是:

【古代诗歌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古代诗歌》教学设计07-31

《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05-27

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02-10

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13篇02-10

古代诗歌08-01

古代诗歌鉴赏03-01

冰雪的古代诗歌08-30

诗歌的教学设计02-11

诗歌教学设计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