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范文大全>作文大全>诗歌>诗歌的表达方式

诗歌的表达方式

时间:2023-12-07 16:10:28 诗歌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诗歌的表达方式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对诗歌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诗歌是表现诗人思想感情的一种文学样式。诗歌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诗歌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诗歌的表达方式,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诗歌的表达方式

诗歌的表达方式1

  1.记叙是指诗人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什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在叙事诗中应用广泛,如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白居易的《琵琶行》等,

  2.描写是指诗人川色彩鲜明、立体感强、生动形象的'文字语言把表述对象的状态生动、具体地捕绘出来,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捕写能使作品形神兼备,是记人、叙事、写景类诗歌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如李白的《蜀道难》、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3.抒情是指诗人以形象化的语言,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种表达方式。它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大类。它是抒情诗的主要表达方式,如杜甫的《春夜喜雨》、柳水的《雨霖铃》等。

  4.议论是指诗人运用形象化的语言对人或事发表意见、提出自己的见解或主张的一种表达方式。它在诗歌中的运用不多,却是说理诗的主要表达方式,如苏轼的《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诗歌的表达方式2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从诗歌鉴赏的角度说,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三方面的内容: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排比、设问、反问、起兴、互文)、表现手法(用典、联想、想象、衬托或烘托、渲染、象征、对比、对照、抑扬、照应、动静、正侧、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

  这是诗词考核鉴赏的重点,再次强调答题要领:内容(写什么)、方法(怎么写,也就是表达技巧)、效果(怎么样)。(注意:这三者的顺序可以按需要倒换,但答题时不可缺漏。)

  诗歌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集要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1.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例如: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

  2.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例如:杜甫《漫成一首》"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诗歌从水中月景写起,生动地描写了白鹭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拨剌的'响声,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

  3.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例如元稹《菊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诗的后两句,点出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4.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

诗歌的表达方式3

  表达方式及表现手法:

  叙述、描述、议论、 抒情这四种表达方式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等。

  一 抒情方式

  分类: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直接抒情又称直抒胸臆。就是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秋绪。这种方式比较直观,这里不深入讨论。

  间接抒情,又叫委婉含蓄,诗人们往往借助多种修辞艺术,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分为借景、借事、和托物三类。

  一切景语皆情语

  (一) 借景抒情:(也称景中寓情,以景结情,缘情写景、情景交融)

  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 、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可以起到一倍增其哀乐的效果。 如唐代谢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1、以乐写乐

  比如: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即使诗中没有“最爱”二字,那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生意昂然的西湖,在作者的字里行间已充满了爱意。“莺争”“燕啄”“绿杨”“白沙”,从动态到色彩,无处不体现诗人对西湖的独有钟情——乐景

  另看一首写乐景的词:

  风人松 (题酒肆·宋)俞国宝 一春长费买花钱, 日日醉湖边。玉骢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酒楼前。红杏香中歌舞,绿杨影里秋千。 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鬓云偏。画船载得春归去,余情付湖水湖烟。明日重扶残醉,来寻陌上花钿。

  这里写春光明媚时,在杏花和绿杨中,游玩的人带了坐船游,饮酒,歌舞。使读者充分感觉到春游的愉喜。

  2、以哀写哀:

  比如: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析:此诗描写作者夜泊枫桥时的情景,属写景诗。诗中所描写的景物带有凄清萧疏孤寂特点,这正与作者的羁旅之愁相融。

  又比如: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析:诗的前四句描绘了一幅苍凉的秋景——哀景:急风震撼高天发出怒号的声音,猿猴哀鸣,渚清沙白,飞鸟之影映入寒渚,木叶纷纷凋落,江水奔腾涌流,一片深秋的凄清之色。为下文四句渲染了浓浓的愁意,水到渠成地抒情作了很好的铺垫。下文四句叙事抒情——哀情:交织着对国运艰难的关注,对沦落他乡不胜的感伤。

  再比如:《小重山》( 陈亮)

  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倚画阑东。蓼昏月,一笛碧云风。往事已成空。梦魂飞不到,楚王宫。翠绡和泪暗偷封。江南阔,无处觅征鸿。

  这首词的上片写哀景,一缕红、啼鸟、冷烟、黄昏月、一笛风,创造出浓重的凄冷的气氛,烘托出自己的心情,与下片曲折抒发的忠愤相呼应,构成了全词的悲切婉转的情调

  《清平乐》(晏殊)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附坠。绿酒初尝入易醉,一枕小窗睡。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上片写了睡晚醉眠,下片写的是薄暮酒醒的感觉。艳花凋零之状,夕阳西下之景触发了诗人的淡淡闲愁,成双结对伴的燕子反衬出词人的孤单、寂寞,也暗示出词人的相思。特别是“昨夜微寒”,既写出了天气特点,还暗示出词人孤眠的冷清。

  表达方式及表现手法:

  叙述、描述、议论、 抒情这四种表达方式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等。

  一 抒情方式

  分类: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直接抒情又称直抒胸臆。就是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秋绪。这种方式比较直观,这里不深入讨论。

  间接抒情,又叫委婉含蓄,诗人们往往借助多种修辞艺术,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分为借景、借事、和托物三类。

  一切景语皆情语

  (一) 借景抒情:(也称景中寓情,以景结情,缘情写景、情景交融)

  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 、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可以起到一倍增其哀乐的效果。 如唐代谢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1、以乐写乐

  比如: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即使诗中没有“最爱”二字,那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生意昂然的西湖,在作者的字里行间已充满了爱意。“莺争”“燕啄”“绿杨”“白沙”,从动态到色彩,无处不体现诗人对西湖的独有钟情——乐景

  另看一首写乐景的词:

  风人松 (题酒肆·宋)俞国宝 一春长费买花钱, 日日醉湖边。玉骢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酒楼前。红杏香中歌舞,绿杨影里秋千。 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鬓云偏。画船载得春归去,余情付湖水湖烟。明日重扶残醉,来寻陌上花钿。

  这里写春光明媚时,在杏花和绿杨中,游玩的人带了坐船游,饮酒,歌舞。使读者充分感觉到春游的愉喜。

  2、以哀写哀:

  比如: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析:此诗描写作者夜泊枫桥时的情景,属写景诗。诗中所描写的景物带有凄清萧疏孤寂特点,这正与作者的羁旅之愁相融。

  又比如: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析:诗的前四句描绘了一幅苍凉的秋景——哀景:急风震撼高天发出怒号的声音,猿猴哀鸣,渚清沙白,飞鸟之影映入寒渚,木叶纷纷凋落,江水奔腾涌流,一片深秋的凄清之色。为下文四句渲染了浓浓的愁意,水到渠成地抒情作了很好的铺垫。下文四句叙事抒情——哀情:交织着对国运艰难的关注,对沦落他乡不胜的感伤。

  再比如:《小重山》( 陈亮)

  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倚画阑东。蓼昏月,一笛碧云风。往事已成空。梦魂飞不到,楚王宫。翠绡和泪暗偷封。江南阔,无处觅征鸿。

  这首词的上片写哀景,一缕红、啼鸟、冷烟、黄昏月、一笛风,创造出浓重的凄冷的气氛,烘托出自己的心情,与下片曲折抒发的忠愤相呼应,构成了全词的悲切婉转的情调

  《清平乐》(晏殊)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附坠。绿酒初尝入易醉,一枕小窗睡。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上片写了睡晚醉眠,下片写的是薄暮酒醒的感觉。艳花凋零之状,夕阳西下之景触发了诗人的淡淡闲愁,成双结对伴的燕子反衬出词人的孤单、寂寞,也暗示出词人的相思。特别是“昨夜微寒”,既写出了天气特点,还暗示出词人孤眠的冷清。

  练习范例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夜渡无人舟自横。

  这首诗用了什么手法?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也有人认为运用了比兴的手法。诗的前两句写自己独爱自甘寂寞的涧边幽草,却无意于黄莺,表现出诗人恬淡的胸襟;而夜渡无人,水急舟横的景象里,蕴涵着一种不得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

  我们再来看看下面几句诗,看看他们属于哪种抒情方式?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借景抒情)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托物言志)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处处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借景抒情)

  《画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托物言志)

  郑思肖是宋末诗人,有浓厚的民族意识。前两句写菊花远离百花丛,独自开放,表示自己不与元朝合作。后两句进一步写菊花宁愿枯死枝头,决不被北风吹落,描绘了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菊花,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

  比较刚才四首诗说说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有何区别?

  A、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

  B、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诗后各题:

  菊 (郑 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画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问题:《菊》、《画菊》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品格?

  [技巧指要] 这两首诗都运用了咏物言志法。咏物言志是指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具体描绘以述志抒怀,即所谓“应物斯感,感物吟志”(《文心雕龙》)。它要求作者选择的客观事物与他想表达的主观志趣必须契合交融,能给人以艺术感染和思想启迪。

  《菊》、《画菊》都是通过对“菊”的具体描绘以述志抒怀。《菊》抒发作者不求高位,不慕荣利,只求有益于人的高贵志向。《画菊》表现了坚守大义,宁死不屈的崇高民族气节。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城树色催寒近,御衣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离歌:离别之歌。 关城:潼关、函谷关。御苑:皇家的宫苑。砧声:捣制寒衣的声音。

  1.首联、颔联哪几个词表达了季节的怎样的特征(离别的环境)?从中又表达出诗人送别的什么情绪?

  答:“微霜”“鸿雁”点出了送别时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从中表达出诗人送别的悲愁难抑,黯然神伤的情绪。

  2.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

  答:尾联直抒胸臆,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莫把长安当作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这是一般送别诗最常见的做法。

诗歌的表达方式4

  诗歌简介

  一、表达方式:

  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 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1.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通过记叙、描写、议论来抒情)两种方式。

  n 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 、情因景生、 以景衬情 、融情入景 、托物言志、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抒情方式口诀

  n 抒情方式有两种,

  n 直接间接要记清。

  n 托物借人言心志,

  n 即物感怀抒人情。

  n 怀古伤今影现实,

  n 触借融景为情生。

  2.描写

  n 1.正面—侧面

  n 2.实写—虚写

  n 3.动景—静景

  n 4.近景—远景

  n 5.点---面

  n 6.远、近、高、低、

  二、表现手法

  n 1.写作技巧包括:

  n 赋(铺陈)比(比喻)兴(托物起兴)、

  n 渲染、衬托(用一事物来陪 衬另一事物)、对比、映衬烘托烘托(先从侧面描写,然后再引出主题)

  n 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联想想象、主客移位、以乐写哀。

  n 铺垫、

  n 象征(用具体的形象表现与之相关的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n 含蓄(意思含而不露,委婉含蓄,耐人寻味)。

  n 2、结构形式

  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画龙点睛、过渡、铺垫、伏笔等。

  n 3.几对关系(景物与情感、虚与实、动与静、古与今)

  表现手法口诀

  n 动静点面虚实生,

  n 小中见大寄幽情。

  n 对面落笔写他人,

  n 以乐写哀情更浓。

  n 擒纵抑扬表主旨,

  n 渲染烘托显技能。

  三、修辞手法

  n 比喻、拟人、对比、借代、夸张、排比、用典、对偶、排比、反复、双关、互文,设问、反问

  艺术风格

  包括雄浑、旷达、豪放、俊爽、冲淡、沉郁、悲慨、婉约

  语言特色

  (1)清新 (2)平淡(也称质朴) (3)绚丽 (4)明快 (5)含蓄 (6)简洁。

诗歌的表达方式5

  1、掌握诗歌的表达技巧

  2、掌握诗歌的抒情方式

  复习过程:

  一、表达方式

  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

  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具体的说,就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

  融情入景、

  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二、抒情方式

  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

  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具体的说,就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

  融情入景、

  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重点介绍:

  1、间接抒情

  (1)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

  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

  (2)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的喜悦之情;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场景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离愁别恨。

  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如唐代谢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诗人写诗来表达他的思想情感。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需要写景——自然界的或周围的景,来引起情,把情感传达给读者。情与景的处理很重要,如果处理得恰当,他就会激起读者的感情,使读者与他发生共鸣。这样的诗就写得好,能动人。

  (3)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诗,指的是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兴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融于某种具体事物的一类诗歌。那么,一首好的托物言志诗,应该具有什么特点呢?

  如下面这首明人于谦17岁时写的《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诗的首句写石灰的来之不易,铿锵有力的字句中寄寓了千锤百炼才能造就人才的深意。次句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了石灰临难不惧、处变不惊的不凡气度,从中也寄寓了少年于谦不畏艰险的性格。第三句诗人再次以拟人化的手法充分表现了石灰不怕粉身碎骨的崇高精神和甘愿献身的美德。同样,从中也展示了诗人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英雄情怀。诗的末句“要留青白在人间”是前三句的收结与归宿,是全诗的画龙点睛之笔。石灰何以能如前面所吟唱的那样,关键在于它具有“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志向,这也是诗人的志向和理想。我们可以说,作者句句写石灰,正是句句写自己。

  (4)直接抒情。也称直抒胸臆,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比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结尾:“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就直截了当地抒发了诗人甘愿为天下贫寒的知识分子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高尚情操。再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全诗以慷慨悲凉的调子,直接通过登幽州台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三、例题分析

  例1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后面的问题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第一句的作用是什么?

  答:为后面诗句的展开提供了基础(或引出下面诗句)

  (2)三四两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机关报感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诗人通过对“行人临发又开封”的细小动作的描写,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这种通过细节描写来表达心理活动的写法,真切细腻,生动感人。

  (3)本诗运用的是怎样的抒情方式?

  答:寓情于景

  例2阅读下面一首词,分别回答后面的问题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

  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

  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故山:故乡

  (1)“常闻杜宇”中“杜宇”指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答:杜鹃。它在晚上活动,发出叫声的特点

  (2)“况半世飘然羁旅”表达了什么感情?

  答:表达了乡情及功业无成的悲凉之情

  (3)说明本词最突出的艺术特点和表达作用

  答: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通过情景交融使感情的表达更加生动,深切

诗歌的表达方式6

  复习目标

  1.掌握诗歌的表达技巧

  2.掌握诗歌的抒情方式

  教学难重点

  1.掌握诗歌的表达技巧

  2.掌握诗歌的抒情方式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教学课时:一课时

  复习过程:

  一、表达方式

  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具体的说,就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

  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二、抒情方式

  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具体的说,就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重点介绍

  1.间接抒情

  (1)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

  (2)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的喜悦之情;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场景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离愁别恨。

  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如唐代谢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诗人写诗来表达他的思想情感。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需要写景──自然界的或周围的景,来引起情,把情感传达给读者。情与景的处理很重要,如果处理得恰当,他就会激起读者的感情,使读者与他发生共鸣。这样的诗就写得好,能动人。

  (3)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诗,指的是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兴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融于某种具体事物的一类诗歌。那么,一首好的托物言志诗,应该具有什么特点呢?

  如下面这首明人于谦17岁时写的《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诗的首句写石灰的来之不易,铿锵有力的字句中寄寓了千锤百炼才能造就人才的深意。次句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了石灰临难不惧、处变不惊的.不凡气度,从中也寄寓了少年于谦不畏艰险的性格。第三句诗人再次以拟人化的手法充分表现了石灰不怕粉身碎骨的崇高精神和甘愿献身的美德。同样,从中也展示了诗人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英雄情怀。诗的末句"要留青白在人间"是前三句的收结与归宿,是全诗的画龙点睛之笔。石灰何以能如前面所吟唱的那样,关键在于它具有"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志向,这也是诗人的志向和理想。我们可以说,作者句句写石灰,正是句句写自己。

  (4)直接抒情。也称直抒胸臆,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比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结尾:"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就直截了当地抒发了诗人甘愿为天下贫寒的知识分子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高尚情操。再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全诗以慷慨悲凉的调子,直接通过登幽州台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三、例题分析

  例1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后面的问题

  秋思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第一句的作用是什么?

  答:为后面诗句的展开提供了基础(或引出下面诗句)

  (2)三四两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机关报感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诗人通过对"行人临发又开封"的细小动作的描写,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这种通过细节描写来表达心理活动的写法,真切细腻,生动感人。

  (3)本诗运用的是怎样的抒情方式?

  答:寓情于景

  例2阅读下面一首词,分别回答后面的问题

  鹊桥仙·夜闻杜鹃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

  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

  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故山:故乡

  (1)"常闻杜宇"中"杜宇"指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答:杜鹃。它在晚上活动,发出叫声的特点。

  (2)"况半世飘然羁旅"表达了什么感情?

  答:表达了乡情及功业无成的悲凉之情。

  (3)说明本词最突出的艺术特点和表达作用

  答: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通过情景交融使感情的表达更加生动,深切。

诗歌的表达方式7

  浅谈诗歌的几种表达方式

  比喻法。

  比喻法就是全诗都用比喻的方式来表情达意。这一点最容易,基本所有的诗歌作者都用过这种方法。举例说明。

  1《仿佛,一缕轻柔的风》

  仿佛一缕轻柔的风

  飘进了周而复始的模式

  是从太阳里飞来的吧

  不然,怎会熨烫我的思绪

  不想相信忧郁的眼睛

  空灵的情绪

  凝固了一段长长的历史

  轻柔的风是一把利剑

  斩断了严冬

  把春心留给了大地

  风啊,你吹皱的何止是一场春梦

  茫茫爱海,再不会有孤独和寂寞

  只怕玫瑰的花瓣太弱啊

  锁不住天马行空的飘逸

  这首诗完全是用比喻形式来写的,诗人把爱情的到来比作轻柔的风,它来了,独孤寂寞的人便可以除去严冬。比喻法是所有的诗句都围绕着喻体来写。这首诗所有的句子都围绕风以及风的参照物来写。如果开始用比喻,后来把比喻抛到一边,就失败了。整首诗就不美,不含蓄。

  2,借物抒情法。

  先看一首诗。

  《南飞的燕子》

  就这样

  你悄悄地去了

  灰色的天幕下

  盘旋着,盘旋出

  涟漪般痛苦的记忆

  你去了

  疲惫地去了

  茫茫北方

  都冷漠地看着你

  曾经,让所有的爱

  在跃动的灵魂里发酵

  酿造出一把锋利的剪刀

  为北方,为大地

  裁出一张透明的新绿

  南飞的.燕子啊

  假如我用紫色的灵魂

  为您抛洒

  一片玫瑰色的花瓣

  你能停下来吗

  这首诗选择的意象是燕子。在这里需要对意象作一个解释。生活中,所有的东西都叫物象,这些东西一旦写入诗中,带上了诗人的感情,那么,它就叫意象了。燕子孤独寂寞地离开了北方,它曾经把爱给了北方,为北方添了浓浓的绿色,如今,没有人关注它,它一个人孤独地痛苦地默默地离开,没有人为它送行,没有人对它感恩。诗人发现以后,立即同情心涌动,他要用自己的爱留住燕子,不让它再孤独寂寞,温暖它冰冷的心。很显然,诗中的燕子写的是一个人,或者说是一类人,他们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给别人很多幸福与快乐,可是,没有人看到他们,没有人感激他们,最终伤了他们的心。诗人借助燕子,抒发了自己对这些默默无闻的人的同情,表达了自己博大的爱。

  借物抒情的诗歌,要选择能够抒发你要抒发的感情的那个物,这个物要有美感,要具备你要抒发的感情的那些特点。写起来还要注意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等特点。比如,诗中的燕子就很美,它在空中飞翔时很有诗情画意,古人不知有多少人借助它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尤其它那剪刀般的尾巴,更让诗人青睐。诗人选择它就很好。因为诗人容易把它飞翔时的情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灰暗的天空中,一只燕子孤独地,疲惫地飞着,一步一回头。我们也看到另一幅画面,那就是春天,燕子来了,它给北方大地带来了美丽的春色和呢喃细语。诗歌的最后一节,仍然是一幅画面,无数玫瑰花瓣从空中飘洒下来,一对恋人流泪眼对流泪要,伤心人对伤心人。所以说,这样的意象很容易描绘,更容易抒情。

  选择意象要选择有动感的,有色彩的,有声音的,有形状的,可就是我们前面讲的,具备“五味”的意象。

  当然,尽可能避开人们写烂了的意象。即便选用人人都写的意象,也要挖掘出独特的角度,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才好。创作必须“人人眼里有,人人笔下无”。

诗歌的表达方式8

  复习目标

  1.掌握诗歌的表达技巧

  2.掌握诗歌的抒情方式

  教学难重点

  1.掌握诗歌的表达技巧

  2.掌握诗歌的抒情方式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教学课时:一课时

  复习过程:

  一、表达方式

  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具体的说,就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

  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二、抒情方式

  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具体的说,就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重点介绍

  1.间接抒情

  (1)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

  (2)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的喜悦之情;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场景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离愁别恨。

  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如唐代谢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诗人写诗来表达他的思想情感。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需要写景──自然界的或周围的景,来引起情,把情感传达给读者。情与景的处理很重要,如果处理得恰当,他就会激起读者的感情,使读者与他发生共鸣。这样的诗就写得好,能动人。

  (3)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诗,指的是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兴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融于某种具体事物的.一类诗歌。那么,一首好的托物言志诗,应该具有什么特点呢?

  如下面这首明人于谦17岁时写的《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诗的首句写石灰的来之不易,铿锵有力的字句中寄寓了千锤百炼才能造就人才的深意。次句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了石灰临难不惧、处变不惊的不凡气度,从中也寄寓了少年于谦不畏艰险的性格。第三句诗人再次以拟人化的手法充分表现了石灰不怕粉身碎骨的崇高精神和甘愿献身的美德。同样,从中也展示了诗人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英雄情怀。诗的末句“要留青白在人间”是前三句的收结与归宿,是全诗的画龙点睛之笔。石灰何以能如前面所吟唱的那样,关键在于它具有“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志向,这也是诗人的志向和理想。我们可以说,作者句句写石灰,正是句句写自己。

【诗歌的表达方式】相关文章:

句子的表达方式有哪些08-23

例说祝词的情感表达方式08-20

经典诗歌08-22

经典的诗歌02-18

诗歌教学贵在体现诗歌特征08-17

秋天的诗歌现代诗歌09-25

母亲节诗歌:赞颂母爱的诗歌08-16

过年的诗歌诗歌《过年》03-10

优秀的诗歌05-06

青春诗歌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