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范文大全>作文大全>春节的作文

春节的作文

时间:2023-12-12 12:00:13 作文大全 我要投稿

(优秀)春节的作文15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春节的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优秀)春节的作文15篇

春节的作文1

  我们的四大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我最喜爱的节日是春节。春节,俗称过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

  追溯起来,春节起源于殷商的祭神祭祖活动。相传在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人们管它叫“年”。它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一种味儿,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聪明的祖先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每隔三百六十五天,“年”就窜到人类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深夜,直至鸡鸣破晓,它才返回山林中。百姓们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年关”,于是,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了晚饭,熄灯净灶,再把鸡圈牛栏扎牢实,把宅院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夜饭,后来就叫“年夜饭”。由于这顿饭有吉凶未卜的味道,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还需在吃饭前供祭祖先,祈求祖先保佑。吃过饭后,一家人挤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养成熬夜守岁的习惯。

  我们的春节带着浪漫梦幻的色彩,发展到今天,活动可多啦,从腊月初八到正月十五。

  腊月初八,家家户户煮腊八粥。腊八粥形式多样,有的叫“七宝粥”,“五味粥”。我家爱用红小豆加江米,腊肉,胡萝卜,花生米,香青菜,大枣和大米之类来混煮,味道儿可鲜啦,它不仅清香甜美,口舌生津,而且能胃气舒畅,我极喜欢吃。

  腊月廿三,廿四称“小年”,,祭灶神,蒸花馍,写春联,吃灶糖,扫庭院。小年习俗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意取年岁年,籍以祈岁稔”。我家年糕俗称糯米粑粑。

  腊月廿八,吃“出笼”米豆腐,用碱水将大米浸泡,然后和水磨成浆,再用火经过锅里搅和,最后拿到铺有稻草的`大锅里蒸出,它碱味儿中和着稻草的清香,进口入胃,荡气回肠。

  腊月廿九,我家乡的习俗要置天地桌;腊月三十,吃年夜饭。餐桌上,最显眼的是鱼,鱼者,余也,年年有余,吉祥如意。到80后,电视普及,春晚成为中国人必不可少的文化“盛宴”,代替围着火炉“守岁”习俗,成为新的“守岁”时尚。

  正月初一吃元宝,燃放爆竹,百年占岁,饮屠苏酒。当说“元宝”,是将糯米制成米粉,包元宝时中间用红糖做芯子,让后放入锅中,用火煮熟,放入碗中,热气腾腾,吃的时候,红糖溢出,红红火火,象征幸福临门。

  最有人情味儿的莫过于正月初二至十五的拜年,借春节喜庆,给亲友,长辈,拜年既让亲友长辈高兴,又能加强人与人沟通、交流。俗话说,水不搅不浑,人不走不亲。俗话还说,客走旺家门,被访者一高兴,还给小字辈儿一些压岁红包儿。

  春节一直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这期间,唱呀,跳呀,耍龙灯,舞狮子,各种各样的活动,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我爱春节。春节有绵长而深厚的人情味儿,我愿天下人幸福安康!

  指导老师推荐语:

  举眼望世界,人们过节的丰厚而盛大,莫过于龙图腾家族的春节。小作者如话家常,如数家珍,再现民族节日——春节的浪漫与神秘,展现民俗文化特色。写出自己受到民俗文化熏陶,表达自己对民族节日的喜爱。让读者能够领会春节中每个活动的韵味儿。

春节的作文2

  昨晚看《舌尖上的中国》之饺子和年糕篇,看到爷爷奶奶们在为春节儿孙团聚手工准备年货时,不由想起小时候,每到春节前,妈妈为全家人准备花生糖、炒米糖、芝麻糖、肉圆、藕圆、蛋饺、糖醋鱼、萝卜丝的情景。

  小时候住大平房,还算宽敞的厨房里有两种炉子,一种蜂窝煤炉,平常生活使用;另一种灶台,平时都是冷的,只有过年前才会点燃。那时候妈妈总会提前很多天准备各种材料,虽然家庭不算富裕,但妈妈对食材还是相当挑剔的,这一习惯一直持续到今天。偶尔到我家来烧饭,就会对我们买的各种调料和原料,鄙视一番。扯远了……

  然后妈妈会选择一个完整的休息日,从一大早开始忙起,赶着当天把一个品类全部完成。灶台的火通常吃完午饭后点燃,为了第一时间吃到新出炉的各种稀奇货(因为只有过年才能吃到,小时候觉得很稀奇),放了假闲得慌的我,自告奋勇的去帮忙烧柴火。点火当然不用我,因为技术含量太高,我只要燃起来的火焰不灭,再根据妈妈的要求偶尔加柴减柴控制火量就可以了。看着熊熊的柴火,和星星点点纷纷往烟囱里挤的小火星,听着柴火被烧得啪啪作响,脑子里浮现着即将出炉的美食,尽管小脸被烤的通红,也心甘情愿。

  第一天通常先做春节零食——糖果子,可以赶在年前送些给长辈朋友,也让贪吃的小家伙们提前饱饱口福。熬糖稀是制作糖果子的第一步,先把大量糖和水融合,然后用大火烧开,后改小火慢慢熬,熬到糖稀淡黄有一定粘度时,加入事先准备好的花生米或是炒米、芝麻一类,搅拌均匀收收干,整体捞起来,稍稍冷却后,放在大桌子上擀平、切条、切片,等到完全冷却后,就变成香脆可口的花生糖、炒米糖或是芝麻糖了,不过一次只能成一种哦,做几种就要几次以上完整的过程。

  猴急的我,常常等不及每锅糖果子完全冷却就要下手,忙着把微热柔软还有点粘牙的甜点往嘴里塞。就这样一锅一锅一种一种品尝下来,肚子彻底饱了,晚饭也不用吃了,然后借口困了,就提前撤退了。至于妈妈后来搞到几点才收工,我也不太清楚了。反正第二天通常还会看到一种叫百脆的零食,应该是在薄薄的一段一段的面外面撒上芝麻再油炸而形成的。有甜味有咸味,相当酥脆。

  还有一种好吃的糖果子是花生酥,这个应该算是糖果子中的战斗机,我认为是比较好吃的一种。不过自己家没法做,除了上面的步骤外,还需要捶打这一过程,这通常由两个壮汉完成,他们抡着手中的大木槌此起彼伏的捶打那些熬好的花生米糖稀混合物,严寒的冬天,虽然只穿着一件单薄的圆领衫,头上仍然兹兹冒着热气。在“咚咚”的捶打中,暗红色的花生糖逐渐变成白色,糖稀完全丧失了本色,壮汉们把它捞起来,擀平切条切片冷却,它就由原先香脆的'花生糖,变成酥脆的花生酥了。

  再一天起锅就轮到春节菜肴了。这些用大锅油炒(炸)过的食物,可以储存很长时间,这样春节那几天,既可以顿顿丰盛,也不用那么忙着准备了。炒萝卜丝是需要提前准备的蔬菜,用油炒过的干萝卜丝,到吃的时候拿出来,加上黑木耳,糖醋麻油一拌,酸酸甜甜的很是爽口。肉圆藕圆糖醋鱼这些,炸完还只能算半成品,到吃的时候需要简单再加工才能出类拔萃,所以做这些食物时,我是基本都要溜出去玩了。有时候炸肉圆时,被香味吸引过来,缠着妈妈炸几个全熟的吃,就很满足了。

  蛋饺制作是用不上大灶的,用小炉子小火煎就可以了。蛋皮通常是买现成的,肉馅妈妈自己调,有时候忙不过来,就叫我来帮忙看炉子,给蛋饺翻身,这些工作也会换来几个成品蛋饺的奖励,嘻嘻。

春节的作文3

  今年,我受到哥哥姐姐的邀请,前往了德国。大年初一(春节),我就是在15个小时的飞机旅途中度过的。

  一上飞机,我就感受到浓浓的春节情,飞机里到处都播放着新年庆祝的歌曲,乘务员大姐姐还在我一踏进飞机门的时候对我说一声:“祝你新年快乐!”。虽然话很短,但是里面却包含了所有工作人员对我们的祝福。

  飞机上,通过机窗我俯视了片片白云。似乎因为今天是春节,

  飞机上提供的饮食也比以前好了。飞行中途,我到飞机后舱去续水,爸爸也和我一起去,怕我在路上把水给弄泼了。到了后舱,爸爸抬头一看,便对我说:“你看,那不是演过很多电视剧的著名演员吗?”,我先一愣,心想:怎么可能?我们的运气不可能这么好的。于是,我忙抬头一看,真的是《使命》中的“公安局长”,但是并不知道他叫什么。爸爸一见到他,跟他好像还蛮谈的来,一上去就开始搭话了,看来他似乎把要续水这件事抛到脑后去了。我心想:太好了!你幸亏没有想起还有我,要不然,我绝对会被你拉到他面前,说一大堆的!于是,我正准备开溜,老爸便一把抓住我往他那儿拽,幸好,我力气还算大,楞是拽了一把,才从他那儿挣脱出来。

  我从后舱那儿续完水之后,经过爸爸那儿,他终于把我拉了过去,并介绍说:“这是我的女儿,她非常喜欢你演的片子!”我心想:明明是你喜欢,关我什么事,我只是偶尔看看罢了!但我的脸上还是挤出了笑容。最后,爸爸居然要我和他握手,我只好很缓慢的伸出了我的'右手,并且祝他新年快乐!

  终于到了我梦寐以求的德国,我飞快的下了飞机,很想第一时间内呼吸到德国的新鲜空气。我们又立刻来到了取行李箱的地方,想马上取行李,马上出去见到我的姐姐。没想到,行李还没取完,姐姐就和我们挥手,我不管行李了,立刻冲到了玻璃跟前,和姐姐说笑起来。

  爸爸开着姐姐的车,按照姐姐的意思来到了他们家的楼下。心想着马上就可以见到小侄女了,我兴奋不已。小侄女似乎知道我们今天晚上要来,睡着了又醒来,一直坚持到现在。我火速的冲了上去,看见了我的小侄女。可爱极了!我真想一夜都不睡觉陪着她玩。

  我的小侄女很喜欢笑,无论在什么时候她都会笑。第二天早上我瞪了她一眼,原本以为她会哭的很厉害,可没想到她对我笑来笑去的。我的姐姐连忙赶来为她配音:“看我这么可爱,就不要瞪我了嘛!我还在对你笑耶!”

  据说,有一次,哥哥姐姐们去车行看车,把我的小侄女也带去了,姐姐对她说:“周玥涵,你想要多少钱卖给妈妈啊?”周玥涵好像听懂了,举起她的小手,做了个3的样子。还有一次,姐姐做了很多饭给周玥涵吃,对她说:“周玥涵,今天要全部吃完哦!”还不会说话的她,居然说了一声:“OK!”真不知道,这个小baby以后是不是一个天才!

  德国人也过新年,但不是像中国人那样,他们都是比较晚过新年。一般都会去走亲戚,相互之间祝贺。我们今天就去了一个中国家庭。他们在德国居留已经有18年了,他们在这边开了一家中国餐馆,这家店,好像是这个城市里最好的中国餐馆了!

  我现在终于体会到,原来各个国家都有不同于其他国家的过年方式。新年的气氛也会很不一样!我非常希望今年不一样,所以我今年也“不一样”!

春节的作文4

  今年的春节我又可能不回家了,我已经好几个春节没回去了,不知家乡今年的春节还会不会装故事,不知今年的故事会不会装得比以往更热闹。每个不在家乡的春节,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家乡热热闹闹的装故事风俗,那是一种美在其中、乐在其中、熏陶在其中的风俗,至今想来都回味无穷。

  装故事就是以一种亮相的形式装扮历史或书籍中的人物或事件。在家乡,装故事的风俗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但XX后一直延续着,每年从初一晚上开始。那时我们那个小县城只有两条主街道,叫东关街和南关街。实际上是一南一北的两条街。不知从哪一年开始,其中的`一条街装了台故事到另一条街,于是另一条街第二天就装两台故事回敬这条街。一来一往,故事越装越多,一直装到正月十五。两条街就在无形中比赛故事的多少和精致。但不管怎么变,每年的故事都是从姜太公钓鱼开始,一些耳熟能详的故事每年都会出现,改革开放以后又增加了一些现代的故事。

  一到初一晚上,市民们都会在火炉旁边一边吃着东西一边闲聊一边侧着耳朵听外面的动静。大约在九点左右,锣鼓、钹声便会从东关街或南关街的方向飘来,于是人们纷纷朝声音的方向跑去。走到近处,你就可以看到,前面一位老翁打扮的人穿着古装,头上挽着发髻,手里握住一根没有钩子的钓鱼杆。敲锣打鼓和点灯的两三个人都跟在后面。观众这时就会议论开来:看,姜太公来了,这个姜太公扮得还真不错,手势很准之类的。这一行人一直要把整个对方的街走完才息声回去。第二天,对方街道或许就装出峰火戏诸侯和管仲、鲍叔牙两台故事。这样就进行完了第一个回合的较量。接下来两条街道的竞争就一晚不止以一台的数量递增了。大部分的故事人物都以小孩来装扮:把小孩固定在四方桌上,站着或坐着,由几个身强力壮的人抬着,不用说唱,只通过道具、服饰、身姿和音乐来表现人物形象和事件。道具也很丰富,惟妙惟肖,比如打铁的会一路打出火星来。在这延续半个月的XX中,人们可以看到化蝶飞舞的梁山伯、祝英台,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多愁善感的黛玉葬花,忍辱负重的苏武牧羊……这一行行的XX队伍在短短的半个月里就把历史的神话的天上的人间的故事演绎了一遍,像一条历史的河流在人们眼前有声有色地流淌过去。人们就在看故事的过程当中走过了上下几千年。

  记得有一次我那9岁的小妹也被“借”去装了一回故事。她装扮的是穆桂英,在家早早地吃了饭就去化妆。小妹穿着一身笨重的衣服,身后插着几面旗,样子挺威武的,可是她被固定在桌子上不能乱动。一个晚上下来,她脚都站软了,一回到家就叫苦。不过过后我们再问她这事时,她却说挺有趣的,站在桌子上比谁都高,真威风。

  几年前的一个春节,县里面也开始重视起装故事这民间风俗来了。那一年我正好在家,正月十五的晚上从七点钟开始,两条街的近百台故事都汇在一起XX,灯火通明,照得白昼一般。队伍拉了一公里多远,在国道上把过往的车辆都堵住了。不过那些车上的人也一个个好奇地观看整个XX,并无厌烦之色。听说后来为了不堵塞交通就不再游到国道上去了。每年正月十五的那一场都由县里组织,还发奖呢。

  几年了,家乡的“故事”只有在思念和梦里不时地出现,远方的我只能在那想象的壮观场面里数着一台台熟悉的故事,数着家乡人们一张张喜悦的脸。

春节的作文5

  除夕,好热闹啊!人们忙得不亦乐乎,贴了对联又挂年画;噼哩啪啦的鞭炮声就像在锅里炒芝麻似的接连不断;啪啪啪的焰火声就像北京天安门举行盛大的庆祝会似的,穿过了大街小巷,穿过了高楼大厦,把漆黑的夜晚照着得如同白昼。家乡的除夕之夜到处洋溢着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

  夜幕降临了!等候多时的我 高兴地拿出了“万花筒”。我兴冲冲地拿了焰火和打火机,准备实施我除夕之夜的第一个计划——放焰火。我们放的第一炮是“一啸冲天”,随着一声巨响,天空顿时如同白昼,好壮观哦!紧接着是“天女散花”,所谓天女散花,顾名思义,那一定是非常漂亮的场面。你看,果真不出所料,仙女们在天空中把一篮子花毫不怜惜地撒向人间。那些花在空中飘飘悠悠,美丽极了!刹时,空中成了五彩缤纷的世界。我和姐姐高兴得手舞足蹈。随后,我们又放了 “降落伞”、“七仙女”、“百花奔放”……

  我除夕之夜的第二个计划,毫无疑问,当然是看春节联欢晚会了。我们一家子环坐在电视机前,兴致勃勃地等候着春节联欢晚会的到来。高兴之余,突然爸爸的脸阴沉下来。我想:爸爸这是怎么啦?容不得我多想,爸爸此时拉开了话匣:“现在的日子真是天堂的日子啊!”爸爸突然冒出了这么一句话,我百思不得其解,急忙追问“爸爸,什么天堂的日子啊?”爸爸此时旋小了电视机的音量,对我们说:“孩子,你们是不了解的呀!过去我们这些老百姓可苦啦!”

  曾经,春节留给我许多美丽又难忘的记忆。我想,今天的孩子们也会和我当时一样,感受到这一喜庆而隆重的节日。但是,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体验,或许是自己的性格和兴趣使然,无论各类媒体如何渲染轰炸,我的实际感受总是不尽人意,比平常的日子,多了许多无奈,多了些烦累与沉重。父母那里必须去,亲朋好友那里也得去,同事相约还得去,实质内容总不外乎吃喝二字。恭喜发财、新年好、大吉大利之类的`陈词滥调说得心里别扭却又不得不一遍遍反复念叨。游街购物、猜谜挑灯、送礼请客一年又一年重重复复无休无止。人就像一只陀螺,被它抽打着旋转不止,自己都不知道重心在哪里。如此不堪重负的节日,我们还要强作儿时的兴奋,观看彻夜循环的晚会,听听属于别人的笑声,感受的却是自己困乏的双眼、失望的情绪、无欲的胃。我宁肯像往常一样,粗茶淡饭,十点钟睡觉,临时看一会书,或者跟朋友们打一圈牌。总觉得在这个全民皆欢的日子,我丝毫的兴致都没有,甚至一向良好的食欲。

  传统、文化、历史、习俗原是人为的产物,是我们的祖先制定了它,我们一代一代人不停地拷贝翻版,演化发挥使其辉煌灿烂,更有网络的宣传让其飞腾变异,它最终制约了我们自己,违背了人类起码的一点本性--人是向往自由和幸福的,春节,可以说是一面最为清晰的镜子,从中每个人都能看到,如此疲惫消极的脸孔,是你儿时的样子吗?哪怕一丝欢乐的影子。

  是的,我们不断老去,不断感受世事沧桑。今年的春节又被明年的春节复制,今天的不快明天就可能烟消云散,记忆过滤了每个人心底的阴影和悲伤,剩下的或许就是可以称之为美丽的东西吧,但是曾经呢?那里没有我们的位置,那是经过虚化的,虚拟的,明知是假我们还要重复,还要写成文章,哄一哄行人和孩子。

  不能老去,怕只有童年的纯真吧

春节的作文6

  “恭喜你发财,恭喜你精彩。”轻松愉悦的新年歌从教室里如灵泉般倾泻而出。看着同学们从心底发出的期待和这一非同凡响的音乐,就知道下午第三节课一定与众不同!

  “叮铃铃。”随着期待已久的上课铃响起,“欢声笑语话过年”座谈会正式开始。首先是小组介绍。哎哎哎,听说你家乡过年是“拜天公的吧?”小豪迫不及待地想了解小桐家乡的过年习俗。“先说你们是怎么跳烛火的吧!”我对她跳烛火的事更感兴趣。小桐立即眉飞色舞地说起她们家乡福建的各种习俗,我们听得入了神,小桐讲得更加起劲了。小乐一听,坏笑着说:“哈哈,你弟弟跳烛火时肯定会把屁屁烧得糊糊的。”还一边用手比划在地上打滚的动作。小桐非但没有生气,还兴奋地大叫:“你怎么知道?他就把裤子烧着了咧!”顿时惹来了一场大笑。我又随即发现,不仅是我们聊得愉快,就是其他小组也聊得热火朝天。看他们有的抢着发言权,有的笑得眼睛直流眼泪,有的听得一动不动,眼睛一眨不眨的,还有的。一种欢乐一直在室内无限蔓延蔓延。

  紧接着,便是个人的分享与交流。平时文静的小彤,让我大跌眼镜。“说到过年,最难忘还是包饺子,而一向性急的我,包饺子是这样的。”小彤用右手做了个拧水龙头的`姿势,我霎时诧异了,你确定包饺子是这样的吗?我学着她拧水龙头的姿势。这夸张的动作无疑是迎来一片掌声和欢笑。从一开始一本正经的小豪得知,他们家乡每逢过年都会有醒狮队来贺新春,而他们会跟着醒狮队到山头那边拜神。噢,我恍然大悟,原来还有这一习俗呀,看来这次座谈会的意义可真不简单。我又从小卓口中知道,他们家乡的习俗是每长大一岁,就要爬上梯子取一块糍粑吃,我想爬梯子是喻意节节高升吧。小傑放烟火的热闹,小梓与表兄弟玩耍的调皮,小辉观赏舞狮的天马行空。无不吸引着我们的眼球和耳朵,所汲取的知识把我的心一点点填满,犹如海绵吸水,原来这边过年这么有趣,原来那边过年那么热闹,我所知道的,不知道的都是那么令人向往。我感觉气氛兴奋到溢满了整个校园,要是一直如此,多好!

  分享过后,座谈会又一个高潮到了。大家纷纷拿出各自准备的食物,摆上桌,鱼蛋、牛轧糖、旺旺饼干、煎堆。各种食物都有,活像一个食物展览会。最忘不了的就是菲菲自制的牛轧糖了。剥开红色的糖纸,糖身色如雪白,花生也有诱人的香味,色味鲜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尝几颗,牛奶的甜美在唇齿流连,啊,真为她点32个赞!我对我们班的吃货没辙,看他们疯狂的吃相!有人一口叼着巧克力棒,一手拿着棒棒糖,另一只手举着鱼蛋,吃的不亦乐乎。同学们欢喜,老师这边也没闲着。冯老师拿着同学们热情献上的食物,吃的津津有味,一副欣慰的模样,一会儿又拿起手机“咔嚓咔嚓”地拍个不停,一个个快乐的镜头就这样记录了下来。

  “叮铃铃。”下课铃扫兴地敲响了,在老师一声声的催促下,同学们才依依不舍地收拾好东西,嘴倒是一刻也不停歇,教室的愉悦并没有因《新年好》的歌声戛然而止而消散,直至放学,同学们的笑脸也仍在绽放。

  这是一次成功的座谈会,我们的确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了愉悦又与众不同的第三节课。

春节的作文7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我们的祖辈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民族文化传统,今天在这里想给大家介绍的是我们家乡过春节的习俗。

  春节是我们镇里最盛大的一个节日,过节的形式远远超出端午和中秋,春节的持续时间达半个多月。

  春节前是过小年和过大年,这是冬季里特别忙的时候。我们村里的人家家户户都会留有“过年猪”,到了腊月二十左右的日子,是杀猪的高峰期了,连续四五天你都会断断续续听到猪的牺牲发出的声音。

  杀完了猪就要打豆腐,用猪血和豆腐混合在一起,挤碎在揉成一个圆形,再是烘烤就做成了“血粑豆腐”,用来招待客人这是上好的菜。

  打完豆腐就会把腌过两三天的猪肉串起来做腊肉、灌香肠等。再是一些自家男人爱喝酒的家庭这时候就要忙着烤酒了,这也是一项非常繁杂的工作,往往需要一整天的时间。酒的原料是自己家用的发酵了的米饭,所以酿出酒特别香特别纯。

  大约到了二十八、二十九,乡亲们又兴起打糍粑。打糍粑场面非常热闹,往往一家人打糍粑,邻里几家来帮忙,你帮完我,我再来帮你,只要糯米煮熟了,半个小时,几百个糍粑就像艺术品从大家的手里生产出来。在打糍粑的家里,人人都可以随意的想拿着吃就吃,主人反会觉得这是一种友好的表示,即使对于一般的.熟人,主人老大远的也会喊别人来吃“粑粑”。

  事情忙地差不多了,也几乎到了过年了。过年了,在外打工的一般都会在三十号前赶回来,和家人一起吃“团年饭”。“团年饭”只限于一家人之间,满桌子美味佳肴,一家人团团圆圆的聚在一起吃。在“团年饭”的桌子上,你每年都可以看到这样一种菜“香菜炖鱼”,这是一道必不可少的菜,鱼代表“年年有余”。这里还有鸡肉鸭肉等,但我们有些很铁的规矩,就是不能把“鸡脑壳”叫做“鸡头”,而是应该称它为“凤头”,也不能直接称呼“鸡腿”“鸡爪”,而应该是“金爪”或“抓钱手”,这些都是带有吉祥之意。

  在除夕之夜也有许多的规矩,平时童言无忌的小孩子,在这个晚上大人就会进行“刮嘴”,在新春里就会不乱说话。当除夕的交接处到了,大人即使睡了,也要在这个时刻起来在屋内放鞭炮迎新春。

  新春的第一天,也就是正月初一,凌晨五点到七点,每家每户都至少要起来放一次鞭炮。通常这段时候还要到院子里放大炮,表示新的一年真正来临了。在这天还有一个习俗就是绝对不能在上午扫垃圾出门,鞭炮的残渣,我们磕的瓜子壳、糖果皮,这些都是象征着财富,把它扫出去了,就暗含这一年将不会积财。

  新春一直会延续到元宵节闹完元宵,这又有着很多的风俗习惯。很小的时候,我们那里特别流行在元宵的晚上舞龙灯,三五年耍一次大的龙灯,十几个村里去闹元宵,看过《红楼梦》的,就知道那活动的排场又多大。只可惜我那时太小,没能赶上亲身去耍灯笼,只能看着别人舞龙灯。我呢,也幸运,亲手舞过两次草龙灯。舞灯时,每到一家门前,主人就会给你龙灯上插点着的香,再给大家打发一些新春的甜饼、喜糖奶糖,再放放鞭炮,这就走完一个过场了。

  在现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这些习俗基本上已经退出它的生活舞台了,它们的地位和价值也在不经意间就成为历史了。

春节的作文8

  过年,需要在老家才有味道。

  被烟子熏了一年的漆黑的墙面上,贴年画,“年年有鱼”画中抱着红鲤鱼的大胖娃娃,“榴生百子”画里鲜艳欲滴的榴籽,“松鹤延年”画面那孤傲冷峻的仙鹤和虬蟠如盖的古松,看一年都喜欢。

  被日晒风侵了一年的发黄的门面上,贴对联,“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的门联,怀抱双锏的秦叔宝和金鞭的尉迟恭画像的门神,看一年都不厌。

  即便是孩子们放鞭炮,也不觉着心烦,忽远忽近的炮竹声反而平添醇厚浓烈的年味气息。

  如期而至的年,像花儿一样,绽放在所有人的心里,不论孩子、游子,还是孤儿,如恋巢的候鸟,都会在年前向着家的方向纷纷归来。

  过年了,家中老人健在的,都是幸福着的;家里孩童多的,也都是喜庆和热闹着的。

  除夕夜,像一棵茁壮茂盛的大树,树的根部,就如长幼同堂团聚的家。大树下,全家老小团团围坐在热气腾腾的饭桌边,吃着全家老小一年来的家长里短,吃着团圆年的美满与自在,吃着久别重逢的幸福,也吃着来年生活的无限憧憬。

  除夕夜守岁,守着老家流缓的云,低语的风;守着朴素、善良的人情世故,也守着古老风俗和祖辈留下的融于血脉的文化。

  老家,于我而言,过年时节如候鸟般回去,只是忙碌了一年短暂栖息的安慰。掐着指头算,我也有好多年没能回老家过年了。

  老家,亦如一盆兰草,散发着淡雅香,萦绕在心头,弥在梦里。自己越是小心翼翼地呵护,越是害怕触摸;越是想捧在手心里,就越担心捧在手心就化了。

  时间如山间溪水,吹着口哨,欢快地流着,淌着,自己没日没月地瞎忙活,也不知在忙些什么。有时也想歇一下脚,也想洒脱一点,悠悠闲闲地混些日子,然琐碎的事情像烟灰缸里的烟蒂,也像桌上的蒙尘一样,越积越多。

  打离农村老家进城二十多年,岁月业已把时光的幕布轻轻掀开,自己年少时那如梦的双眸便逝去了天真,蓄满了深沉;岁月那把年华的刻刀缓缓的,不动声色的割着,划着,自己原本光洁的额头便抹去了稚嫩,倾注了成熟。

  我对于荏苒的光阴常起一种流连眷念的感觉,结果常令我自觉地和故意地一心想念着老家年味的那特殊甜美的时光,自己的人生便有了重重叠叠的记录和回忆,时至今日,那些甜美的时光还是活现脑中,依稀如旧。

  梦里梦外,满是父母磨豆腐时的那碗清甜可口的豆花,满是父母煮甜白酒时的那团清香松软的糯米饭,满是父母炒蚕豆时的那碟酥脆破肚的蚕豆,满是街坊邻居家杀猪时的.那钵浓香满溢的猪杂。

  如今,自己每天都被时间的车轮推着,如山中老翁,混着“山中无甲子”的时日,直至耳畔忽然响起调皮孩童燃放的第一声爆竹,方意识到,年的脚步声近了。

  阵阵炮竹声响,让寒了一冬的自己听到了大地的心跳。孩童们脸上漾溢着纯真的笑容,那一双双水灵无邪的眼神承载着千百年来的古风,让年的味儿穿越了时空,穿透了风雨。

  过去缺钱,日子再不快活,过年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如今,即便是有钱,多少钱都不够花,但能和家人在一起,便成了自己最为奢侈的一件事情。

  有人说过,父母在,过年回家,自己是孩子;父母在,过年不回家,自己是游子。失去父母,即便是过年回家,在哪,自己都是孤儿。

  过年回到父母的身边,家完整了,人踏实了,心也安定了。父母就如旺了一季寒冬的那盆火,过年回家,就是为烤火来了。

春节的作文9

  春节寄托的是真情,期盼的是团圆。今年的春节和以前的大有不同的地方,人民的生活越来越美好和幸福,变化很大,很多地方显示出现进文明,随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不断富足起来,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迈进。环境保护更加美好,整洁美观,人民群众相处更加和谐。

  快速发展的信息,科技创新发展日渐强大。手机几乎占了生活的全部,在手机上能看到世界的很多信息,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即使不出门宅在家里也能用手机做很多有趣的事情,拥有一部手机能看到世界各地发生的一切也可以学习到很多东西。超市里的商品多种多样,新鲜又营养的食品、丰富又便利、实惠的价格让广大市民非常喜爱,还推出了先进的付款方式,为前台支付提供了便利,也解决了排队等候的拥挤和时间问题。春节期间热闹非凡,全家人脸上都带着洋溢的笑容逛街购置年货和漂亮的新衣来迎接这新的一年,很期望新年的到来。如今的我们享受着小康生活的美好和乐趣,心里非常感谢国家带给我们的幸福生活。

  今年是一个独特风格的鼠年,同时也是一个不一样的春节。我们一家不回老家过年了,就在杭州过年。大年三十这一天,在窗外看着夜晚绽放在天上的绚烂多彩,耀眼的烟花不禁让我想起了自己的家乡,老家现在估计也在放烟花爆竹吧!肯定是满天烟花,家家户户热热闹闹的聚在一起准备年夜饭吧!那样的场景一定很热闹吧!那样的画面是亲人相聚的温暖,其乐融融,孩子们嬉戏打闹,吃着甜甜的糖果,向大人们说拜年的吉利话讨要着红包。走街串巷到各家各户拜好年,说吉利话,看看亲戚朋友,祝愿新的一年里心想事成。

  过年这一天的年夜饭一般都吃饺子,这是我们家乡的春节习俗。招待客人会摆下几桌丰盛的饭菜,酒水饮料和瓜果之类的。团圆在一起的家人说说笑笑,吃着香喷喷,热腾腾的饺子,就像一股暖流涌入心底,久久回味无穷,这其中饱含了浓浓的年味儿和亲人的美好祝愿。今年的我们虽然不在老家过年,但依然惦记着家乡的亲戚朋友们。于是,拨通电话号码慰问或视频看望远方的亲人们。今年过得比较平淡无奇,与平常的生活并无二致,在家看着春节联欢晚会,磕着瓜子。而春节期间的娱乐活动,已经从登门入户磕头作揖,到现在的手机指尖拜年发送新春祝福了,从领晚辈领长辈给的压岁钱,到一家老小其乐融融抢红包年味儿里品出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幸福感和满足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我也从中体会到了这一切的美好和幸福。

  年味儿里,呈现的是离不开的温暖守护。在我们享受这些幸福生活的时候,有这么一群人因肩负职责和使命,无法与亲人团聚。他们可能是驻守边关的边防战士,可能是指挥交通的人民警察,可能是坚守在病房的白衣天使,也可能是穿梭在街头的快递员和外卖小哥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追梦人。正是因为有了这么一群坚守理想和追梦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保驾护航,才使我们的幸福感和满足感更上一层台阶。

  在这新的一年里,希望大家能共同努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生活作出守望相助的行动,对今年的发展充满信心和期待,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祝愿大家快快乐乐过好每一天,充满活力和满满的正能量。

春节的作文10

  小年是我国汉族传统节日,也被称为谢灶、祭灶节、灶王节、祭灶。在不同的地方日期不同,在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或二十五(民俗专家说,在古代,过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传统,也就是说,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腊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像北方,在南宋以前都是政治中心,受官气影响较重,因此小年多为腊月二十三;相反,南方远离政治中心,小年便为腊月二十四;而鄱阳湖等沿湖的居民,则保留了船家的传统,小年定在腊月二十五,无论是哪天过小年,人们辞旧迎新的愿望却是一致的。)(四川和贵州等部分地区腊月三十为小年,正月十五为大年)。小年被视为过年的开端。

  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据说这一天,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报告这一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面前说坏话。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

  由于中国人基本食用稻米,熟食一般不易保存,必须随时烹煮。不像西方食用面包,可以一次烘烤许多保存食用。所以对中国人来说,柴(燃料)是生活中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里第一位重要的,没有燃料,即使有基本粮食也没有办法食用。西方一般一个村庄只有一个面包炉就足够了,在中国必须每家都有一个炉灶。

  由于每家都有炉灶,所以由此产生一个传说,即玉皇大帝在每家派驻一位监督员—灶神(司命灶君、灶君、灶王爷、灶王),以监督考察这一家一年的所作所为,到了腊月二十三日这一天,灶神将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玉皇大帝根据汇报来决定下一年对这家是奖励还是处罚,第二年新年灶神再回来继续监督这家的作为。祭灶节这一天,实际是各家欢送灶神上天的节日。

  具体操作方式:由于一般每家在灶台附近贴有灶神画像,有时还有灶王奶奶画像陪伴,经过一年烟熏火燎,画像已旧,面目黢黑。要把旧像揭下,用稻草为灶神扎一草马,为了让他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还要贿赂他,用一块黏稠的糖瓜或者是糕粘在他嘴上,以使其嘴甜只能说好事,然后和草马一起烧掉。这个过程被称为辞灶。新年后再买一幅新画像,将灶神请回贴上。在中间这几天内,由于没有灶神的监督,一般人放量暴饮暴食、聚众赌博,放纵自己做一些自己平时也认为不应该犯的小过错。

  祭灶节实际是中国古代世俗社会秩序的一种反映,表现普通人对皇帝及其基层官员的恐惧,以及对基层官员贿赂的风气,所谓瞒上不瞒下,只要把和自己最近的官员贿赂好,皇帝不会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即使小有触犯法律也可以逃避惩罚。

  做糖瓜、祭灶是这一天的主要活动,从此后就进入准备过年的阶段,人们精神上开始放松。

  祭灶节,民间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山区多吃糕和荞面。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锅倒的说法。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粘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祭灶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烧也是很有特色的节令食品。每到腊月二十三祭灶这天,城市中的烧饼摊点生意非常兴隆。供品除糖瓜之类外,也有供水饺,取民间起身饺子落身面之意,有的也供面条。

春节的作文11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盼着,盼着,终于过年了,又可以回家看看了!

  每年都会回老家过年,一大家子人围坐一起,打牌的打牌,看电视的看电视,聊家常的聊家常,而我们孩子最喜欢的莫过于放烟火了……

  整个广场上灯火通明,点缀在树上的彩灯闪闪发光,还未到12点,就听到爆竹声,我和妹妹们欣赏着一场场烟火表演,艳丽的烟火在空中绽放,散发出不同的颜色,等到12点后,我们迫不及待的跑到楼上,打开烟花,点燃,只见它冲上天空,绽放,好不美丽,接着我们又点燃了拿在手上玩的烟火,它扑哧扑哧的闪烁着,我们拿着它到处跑动,可是不料一点火花落到了妹妹身上,她的衣服被烧了一个小洞,她很不高兴,这场烟火游戏就这样结束了、

  大年初一,我们全家人要回乡下上坟,刚下车,这刚下过雨的'乡间小路就让我咂舌,经过雨水的冲洗,变成一条泥泞的路,我小心翼翼的走着,深怕跌倒,而且我不敢走中间,必须沿着小路边的杂草丛走,因为只有这样才不会跌倒,妹妹觉得很新鲜,便在稀泥巴上走来走去,“东东,你干什么,小心点,莫拽到了。”好嘛,又听见我妈在后面吼着,我不禁一笑,随着拿出手机拍下这一切。

  终于到了大婆婆家,每年我们上完坟都会回她家吃饭,今年也不例外。我们拿着鞭炮,纸钱,香烛来到坟前,撕好纸钱,点燃香烛后,磕个头,鞠个躬,只见大人在念着“保佑xx,考个好大学”,正当我准备说这封建迷信时,姑爷把鞭炮放在坟堆上上时,点燃的纸钱不小心燃起来把鞭炮燃起来了,我们一群人都跑开了,噼里啪啦,炮竹声响彻云霄,鞭炮炸出来的纸屑到处乱飞,我们都在埋怨姑爷的不小心,这时候,爸爸告诉我们可以吃饭了,我很高兴,急急忙忙的跑到大婆婆家里去,她家是正宗的瓦房,用泥巴和干草砌成,有木头做顶梁柱,门也是木头的,门两边贴上了对联是街上叫人免费写的,走进房内,地上没有瓷砖,也是坚硬的泥土地,跨进厨房,只见大婆婆还在灶台边烧火,边上摆满了晒干苞谷干和稻草,看她熟练的夹起,送入灶台,我觉得很好玩,便央求她让我帮忙,她同意了。

  “小心点哦,莫把衣服弄脏了。”他在一旁边笑着,边和蔼可亲的说,

  “我知道了。”我心想,在怎么我也是在农村呆过几年的怎么会连烧火都不会呢。说着,我把稻草对着,用夹钳送入灶台中,正当我很满意我的成绩时,只听见大婆婆说“还是我来吧,你这个速度,怕是明天也吃不上饭了,我笑了笑,还是走开了,看着大婆婆烧柴、

  我们坐上了桌,8人一桌,长辈坐上席,菜到齐了,准备开动了,我一眼望过去,菜品很丰富,我夹起一块糖粑粑送入嘴中,还是原来那个味道,甜而糯,让人忍不住还想夹一块,那是在烙好的汤圆耙上淋上溅好红糖,童年的味道。还有藕,糯的很,咬下去,藕断丝连,难怪爸爸一直很挂念老家的藕。来到农村,不仅要吃鸡鸭鱼,我更期待的是菜,自家种的,当你尝过以后,你会感觉那不是现在超市中的才能比拟的,第一时间的采摘,在开水中下煮,配上一点猪油,那个味道才叫一个鲜。

  我很珍惜每年回家过年,过年,一个传统的节日,我很喜欢这种感觉,全家人在一起,大团圆,我家会在除夕夜守岁,一起包饺子,大年初一吃汤圆吃鸡蛋,得压岁钱,那时幸福的感觉,即使是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我们还是应该常回家看看,他们在等待我们,团圆才是过年真正的含义。有事没事,回家过年~

  “找点时间,找点空闲,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

春节的作文12

  俗话说:小寒大寒,收拾过年。今年的大寒节气似乎比往年的要早一两天,过了大寒,一转眼就到了腊月二十三日,在陇南,这就到了小年,正式的年节就到了,人们就开始更加忙碌,准备过年呀!

  在陇南的农村,腊月二十三日是一个有隆重仪式的日子,“腊月二十三,灶房阿婆上青天”(在陇南农村,以为灶房的神主是一位女性,这倒是符合了男主外、女主内的当地习俗)。忙碌了一年四季三百六十五天的人们都会在这一天举行隆重的仪式,恭恭敬敬地送灶房阿婆回到玉皇大帝处,汇报这一家的一年四季的好事和坏事(这倒有一些像现代人的年终述职),来决定这一家在来年运气。通常,在腊月二十三日当晚,大人们会在厨房的灶台上方贴上一张写着“灶房阿婆”供奉灵位的红纸,两边还会贴上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并在灶台上布置了一座香炉,并在每天晚上烧香,化纸钱,以表示对灶房阿婆的敬意。因为,从腊月二十三日起,在人间保佑庇护了这家人一年的灶房阿婆就会暂时离开这个家庭,上天述职,暂时的缺位,人们就想了这个办法,就相当于已经离开的灶房阿婆还在家中保佑庇护着这个家庭和家庭成员。在老家,把这个仪式叫做祭灶。

  父亲在故乡是一个文化人,在记忆中,在临近腊月二十三日这几天,就会有一些邻居拿着红纸找上门来,请父亲给他们写“灶房阿婆”。父亲总是来者不拒,尽心尽力地给他们写好,在等待墨汁干的过程中,父亲通常会与他们说一说家庭的年节准备的情况,或是问一问家中小孩子的学习情况,叮嘱他们孩子的学习是大事,不可马虎,并开玩笑说等孩子长大了、有文化了就可以让孩子写灶房阿婆了,不用再让别人写了。等墨汁干了,邻居们就拿了写着灶房阿婆的红纸,千恩万谢地离开。以前农村经济不发达,有一些邻居不拿红纸上门来让父亲写,父亲也会找了家中的红纸给他们写了奉送。

  在腊月二十三日,另一个习俗就和家中的小孩子有极大的`关系了,这也是我们在小时候热切盼望的一种仪式。给孩子喝甜开水!在祭了灶房阿婆之后,家里的大人就会拿出平时积攒下的蜂蜜(或者白糖或者红糖,这要看家境和当年的将经济状况),兑一缸子糖开水,等温度适合了,就让小孩子们喝下,在场的小孩都有份。小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要在这一天晚上喝甜开水,大人也不解释。那时候反正只要有甜开水喝,我们也不过多地问为什么。长大后我猜想,可能是与送灶祭灶的仪式有关吧!大概糖水是祭灶的供品,祭灶之后才给小孩子喝的。灶房阿婆去天上反映这家人的情况,在灶房阿婆走的时候,给她老人家喝一些糖开水,等她汇报的时候就会多说一些好情况,来年这家的运气就会比以前好一些吧。

  我的童年时代,正是国家物资紧缺的时期,大部分时间大人们就用土蜂蜜兑水,白糖红糖都是紧俏物资,凭票供应不说,有时还会出现有票没糖的情况。那时候,觉得白糖开水比蜂蜜开水好喝。不像现在,白糖、红糖成了司空见惯的大路货,蜂蜜反倒成了稀罕物件了。

  前几天,准备祭灶用的物品,我自己写了灶房阿婆之后,与妻子去超市买蜂蜜,千挑万选地买了一罐蜂蜜,回来一试,还是没有童年时代的蜂蜜好,没有了那时的甜味道和香味道,回想起看过的一部电视专题片讲的有商人往蜂蜜中羼果胶,一吨蜂蜜中竟然羼三四吨果胶。也不知道,是我买的蜂蜜也被羼了果胶,还是其他什么原因。

  外面,已经有邻居的孩子迫不及待地燃放起了爆竹,而我,现在却越来越怀念那一些童年的日子。

春节的作文13

  春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也是我最喜欢的节日,因为春节可以收压岁钱、贴春联、放烟火、吃年夜饭现在春节就快来到了,我心里不由得欣喜。

  大年夜上午,我和爸爸在大门上贴起了春联,挂起了灯笼,家家喜气洋洋。下午,爸妈特别忙,忙着包饺子,准备年夜饭,当然我也不闲着,把自己的房间全打扫一遍,把地拖得干干净净,迎接新年的到来。

  大年夜终于来了,舅妈家、外公家和我们家围着圆桌旁,吃着丰盛的菜肴,大家有说有笑。8点钟,全家都守在电视机前,一边吃瓜子,一边看春节联欢晚会。晚会上的内容丰富多彩,有歌舞、杂技、魔术、小品看到他们的表演,不由得想起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谚语。快到12点,外面鞭炮齐鸣、震耳欲聋,我在窗户口放眼远眺,只见无数的烟花在城市的上空绽放,五彩缤纷、美不胜收,一眼望去,整个黑夜金光闪闪。我特别激动,赶紧叫着爸爸同我去放炮竹,辞旧迎新。来到楼下,爸爸把烟火放在平地上。一只特大号的烟火点燃了,只听咝的一声飞上天,展开了艳丽的火花,有赤、橙、黄、绿、蓝五种颜色,真是绚丽多彩,此时此刻,整个天空,仿佛是彩色的世界,如同仙境一般。我万分激动、兴奋,也拿起小烟火自己放了起来。这个夜晚使我感受到了热闹的过年气氛。

  大年初一,我起了个大早,和爸妈赶着去向长辈们拜年,同时我也收到了很多压岁钱,我真高兴呀!

  春节过年可真丰富啊!既看到了五颜六色的烟花,又收到了很多压岁钱,还看到了精彩的春节联欢晚会。不过,过了年,我也大了一岁,要懂事了,要在学习上更加努力。希望下一个春节能赶快到来啊!我爱春节!

  我爱我的节日春节作文三: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它历史悠久,古称:元辰、元日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更新。人们载歌载舞迎接节日,年货也是必不可少的必备品,丰富多彩,美不胜收。

  春节的习俗更多了,准备年货不能少,在这天人们会把家打扫的.干干净净。人们贴春联、挂年画、迎财神。这天人们都穿上新衣服,去磕头拜年,得长辈祝福,在一起闲谈,孩子们也会得到一份期待已久的压岁钱,一家人坐在一起快快乐乐、高高兴兴的看春节联欢会,一起吃团圆饭,一起共度愉快节日。

  在这一天,我非常地快乐,虽然没有去城里玩,但我还是很快乐,因为我有朋友陪我玩,有家人陪我度过。在这一天我清早很早就起来了,我给爷爷奶奶拜过年之后,就会去给朋友玩了。我遇到了好多好多朋友,把他们都聚集在了一块,去做一个好游戏,让我们忘记所有不开心的事,迎接新的一年。玩了好久好久,也玩累了,我该回家了,朋友们也纷纷散开,都回家了。很快,这一天过去了,到了晚上,家里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团圆饭,看春节联欢晚会。吃饭时,一家人有说有笑闲谈着,我也在一旁大吃大喝,不顾一切,最后吃得太多难以下咽,大家哈哈大笑,我也有些不好意思了,真想找一个洞钻进去呀!

  春节是我爱的节日,它让我又长大了一岁,又懂事了许多。我爱我的节日春节!

春节的作文14

  春节是举家团圆的节日,又是居民购物、旅游、娱乐等消费集中的传统佳节,家里人这个时候花钱都很大方。

  从前物质匮乏,家里人手头紧,往往是攒了一年的钱都留着春节花,美其名曰钱花在刀刃上,现在想来那样的节日突击消费不太理性,还带着“显摆”的成分。

  上世纪70年代我家住在县城,二舅在省城招工中被录用了,二舅别提多神气。二舅每年春节都要回老家探亲,有一年春节他花了120元买了一块上海产的手表,这在当时绝对是奢侈品,你想想那时二舅一个月的工资才32元啊!那年春节我们一大家子吃完年饭后二舅便小心翼翼地拿出他的上海表给我们欣赏,大家都看得目不转睛,父亲手痒,忍不住把表带上过了过瘾,没想到二舅把脸一沉,冲父亲嚷道:“你也配戴手表?”父亲讪讪地赔着笑,知趣地把表摘了下来。在二舅眼里,能戴手表的大凡都是有点身份的人,比如说国家干部,最差的也是像他这样的,我们也只有看看的份。那次春节探亲二舅还特意到照相馆照了相,他照相的时候有意把左边的袖子向上挽起了一截,正好把他那块手表露在外边。照片洗出来不知怎么回事,手表却似露非露,二舅急了,非缠着照相馆的师傅给他重拍一张,这次手表露得恰到好处,二舅说回省城后要把这张相片交给媒人。凭这块上海手表二舅妈不到一年就过门了。

  80年代父亲在省城也谋得了一个差事,没过几年父亲便当上了科长,这只是个芝麻官,但在老家人眼里父亲已经是省城有头有脸的人了。有一年春节父亲打算寄张自己的'相片回老家,那时我家有一部相机,父亲坐在家里的书桌后摆好姿势却迟迟不让我拍照。后来父亲拿出省吃俭用积攒了一年的钱托关系买了一部电话机(那时只有高级干部家才能装电话),于是父亲坐在书桌后,一手握着话筒作打电话状的经典照片被我拍了下来。那年春节这张照片在老家的亲戚中广为传播,亲戚们对父亲羡慕不已,以至于后来有亲戚给父亲写信,开头便称父亲为“首长”,父亲别提多得意了。

  到了90年代初出国成了炙手可热的事,只要出过一次国,回来后人仿佛就镀了一层金。三姨一家有一年春节去了趟美国旧金山,据说是办的旅游签证,三姨为这次春节出国搭上了血本,花费不少。从美国回来后正好是正月十五,三姨把亲戚全请到了餐馆,三姨神气地说:“我们是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登的机,在美国旧金山国际机场下的飞机,那机场可真豪华,检票大厅像酒店一样,不会说美国话也不要紧,见了美国人就说HELLO”饭后三姨父拿出巧克力、饼干给大家尝鲜。“你们瞧,真正美国的东西,一个中国字都没有。”三姨不停地提醒我们注意食品包装纸,最后她还拿出一张绿票子说:“这就是美元,比人民币值钱多了,这张票子可以买一百个烧饼。”

  春节消费要与时俱进,从买手表、买电话机到出国旅游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我特意选在春节这个消费旺季买私家车,单位发年终奖是一个因素,更重要的是春节前后饭局多。我开着私家车赶饭局,一场不落,有时我还故意晚些到,到后第一件事就是道歉:“对不起各位了,路上堵得很,咱开车手又生,给大家添麻烦了。”道歉不是目的,自己也要显摆一下——咱也买车了。

春节的作文15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辞旧迎新的扫除中,憧憬新年的采购时,人人笑意盎然,喜气洋洋。“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褪去染灰的衣服,换上了红的皮囊。夜幕渐近,朱粉的颜料染了半边天似的,天公挥起毛笔,一不小心——盛墨的砚台打翻了般,漆黑的东方依稀有几点闪烁的星火。

  这是一年中极少有的一幕。外头是炮声满天喜庆庆,里面是只言片语静悄悄。似乎在等待着什么——在等待着迎春的一刻。这时,只有擀面杖在案板上时不时压过饺子皮与板面磕碰的声音与匆忙的.脚步声。红色的对联,红色的窗花,红色的欢快的面庞——哦,那是财神爷。甚至,连脚下踩着的袜子也是火红的。父亲执笔悬腕,蘸了墨,在撒了金的红纸上写下一个浓重的“福”。孩子们抓着细笔,在薄纸上描下一个又一个年的形象。我则坐在一旁,小心地沿着虚线裁开红色卡纸,形成一个发散的太阳似的形状。接着,我又双手弯起两侧的纸条,把它们的顶端聚在一起,用一根毛绳系住——一个镂空灯笼的雏形就出现了。再把金色圆环套在灯笼顶,用一根细绳串好,把另一头串在充作提手的细棍上,轻轻打一个结,就可以做灯悬起来了。我忽而觉得哪里不对,但又无法言明,一时云里雾里,不知从何理起。这时,父亲已放下了笔,他捧起灯笼,左瞧右看一番,转而离去。回来时,手里已多了一个灯泡和两节电池。他的大手灵巧地拨开纸条,把电池盒粘到灯笼中心,放好电池,装好灯泡,笑着把灯笼递给我。我欣喜地拎起灯笼,让旁人观看——也是羡煞了那些孩子。

  天,已全黑。此时,繁星闪耀如沧海之沙,却被直冲上天的烟花抢了风头。一声一声,一片一片,如花海般的火星在夜空中绽放,七彩般的烟花,吵醒了沉睡的夜空。“来,峡峡,耍一把吧。”二姨的声音响起,她招呼起人来,在麻将桌四边坐定。一场没有硝烟却不乏欢声笑语的战争开始了。在一声“胡了”下,传来了光洁的麻将倒下的声音,紧接着又是哗啦哗啦的洗牌声。

  父亲看我满耳吵闹,便带我下楼。临走,我还不忘提上那盏小灯笼。楼顶上虽然喧闹明亮,但楼下却一片漆黑,只有几盏灯笼散着红光,吓斥人们回屋休憩。我心里一横,右手握紧小灯笼把,左手旋进父亲的大手里,驱散初时的恐惧。小灯笼散发着橘黄的光芒,温暖悉心地照亮我前行的路。

  走了数步,终是到了小区门口。一大群人站在台阶上,抬起头不知在看什么。我快步向前,仰望之中是五彩斑斓的宝石般的天空。墨色是你的画幕,不断的烟花是你的色彩,尖叫着冲上云霄,在天顶绽开一抹艳丽辉煌的光芒,恍如白昼。耳边是细密的花炮声,然而天上烟火壮观至此,手中的小灯笼却也不失分毫光辉。谁说萤火之光不可与日月同辉?看向手中光芒微弱的小灯笼,又望着父亲的面庞,我心中十分温暖。天上的烟花纵然壮观,但又如何比得上身边的一切?我们可以仰望星空,但请不要放弃手中一盏承载汗水的小灯笼。

  再回头,便是桌上热气腾腾的几盘饺子。光洁的磁盘中静静躺着一个个白白胖胖的饺子,饺子皮微微透明,泛着肉红色或青绿色。一碟菜,一盘面精;一盏灯,一个福字。口、耳、鼻、眼乃至于心,都是新的体验,新的年味。窗外鞭炮声响,眼前笑意融融。转头又看了看春晚中的山珍海味,不禁咂咂嘴,但也只是如此。筷子下,夹起一只饺子。不知在哪里,会感到牙齿一痛,随即欣喜:不知何处,一个普通的饺子里会藏有一枚硬币。我的心中一片暖意。

  一旁,静静躺着一盏小灯笼。

  过年了。

【春节的作文】相关文章:

以春节的作文06-08

春节的作文04-10

春节的作文07-25

春节作文02-05

春节的作文01-21

【经典】春节的作文12-08

春节作文优秀作文05-29

春节印象作文08-17

关于春节的作文08-09

猴年春节作文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