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七年级语文教案>十、社戏(七年级上)

十、社戏(七年级上)

时间:2022-08-16 08:13:19 七年级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十、社戏(苏教版七年级上)

十、社  戏 


鲁迅 


〔教学目标〕 
1、 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和结构。整体把握故事情节。 
2、 学习理解小说中的景美、情美、故事美,以及描写和表达方法。 
3、 深入探究文中的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语言特色。 
〔教学设想〕 
1. 第一课时理清结构把握情节;研讨课文中的景美、情美、故事美。第二课时深入探究文中的疑难点和语言特色。第三课时作业研讨。 
2. 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的培养和探究习惯的养成。故每节课都应该注意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 
3.因本课考试内容较多,所以第三课时的研讨应注意结合各类练习题中的难点进行指导。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要点〕 
1.引入课文、阅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2.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和结构。整体把握故事情节。 

3、研讨课文中的景美、情美、故事美。并举例说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童年是美好的、快乐的。我这儿有一首诗:“童年是七彩的梦/伴我在床头玩耍/童年是弯弯的小船/载我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童年是快乐的小鸟张开翅膀/携我在自由的蓝天上飞翔//现在啊/童年却是一枚小小的铃铛/不管春与夏、秋与冬/永在我记忆深处/放声歌唱……是啊,人们回忆往事,总是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即使如鲁迅这样的斗士,回忆起童年往事,笔调也是温馨的,这可以从鲁迅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看出来,还可以从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鲁迅的小说──《社戏》中看出来。 
二、作者简况:(有关鲁迅的常识复习由学生回答完成。) 
三、听课文录音或学生分读课文。 
四、扫清文字障碍。 
    为“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注音,为学生不易掌握的字注音(根据实际情况作处理) 
dàn惮     duó踱   zhào棹     guī归    xǐng省    

háng行  bèi辈    cuān撺   duō掇     fú凫    

cuō撮    jiù桕     jí楫       wàng旺  xiàng相 
五、研讨课文结构,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情节。 
    让学生讨论课文的段落结构并归纳各部分的大意。以下供参考: 
第一部分:平桥村随母归省的生活。 
    1. 随母归省的时间地点缘由和平桥村的环境,突出平桥村是我的乐土。 
    2. 交代乡间生活的小朋友的情况和关系。热情、好客、平等。 
    3. 写平桥村的乐事:钓虾放牛。 
第二部分:在赵庄看社戏的全过程。 
    1. 看社戏前的波折。 
    2. 去看社戏途中的见闻感受。 
    3. 在赵庄看社戏。 
    4. 看社戏后,深夜归航。  
第三部分:看社戏后的余波。 
六、小结: 

突出平桥村的乐土乐事,点明看社戏的过程是事件的重点,月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是三个重点情节。 



七、研讨课文中的景美、情美、故事美: 

在学生分组研讨的基础上,全班讨论。以举例朗读相关课文为主。同时对重点段落作必要的提示。 
    1、景物美:(突出去看戏的途中景色和归航途中的景色。) 

注意:(可以从描写的不同角度去分析): 
色彩——如豆麦的“碧绿”,远山的“淡黑”,月光的“皎洁”,渔火、灯光的“红”, 
航船的“白”; 
气味——如豆麦和水草的“清香”等; 
声响——如船行的“潺潺”声,孩子们的笑声,横笛的“婉转,悠扬”; 
间接描写——如表现船行之快,用远山来陪衬,“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 

直接描写——如“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2、情感美:(这一内容较多,主要是孩子们的热情好客无私聪慧等品质。) 
如“伴我来游戏”,“虾照例是归我吃”,“我们是朋友,即使偶尔吵闹起来,打了太公,一村的老老小小,也决没有一个会想起‘犯上’两个字来”;当“我”为没看成戏而不乐时,“他们都叹息而且表同情”并想出了好办法,陪“我”去看戏;“我有些疲倦了,托桂生买豆浆去。……现在去舀一瓢水来给你喝罢”。还有偷豆一节,写出了双喜的精明能干,阿发的无私,大伙的团结协作。另外,还有六一公公送豆的淳朴好客。 
    3、故事美:(主要突出有波澜曲折的情节和孩子们的动作和活动描写等。) 
如看戏前的风波,使故事波澜曲折,出门一节的动作描写,既写出了孩子们的能干,又写出了大家快乐舒展的心情,归航一节既写出了孩子们的欢乐又表现了他们高超的架船本领,最有趣的是偷豆一节,真是让人回味无穷。 
八、指导朗读文中的几个重点段落。 
通过朗读月夜行船:“一出门……赵庄便真在眼前了。”“大家立刻都赞成……也都停了艇子喝彩起来。”让学生体会文中的景物美、情感美和故事美。 
九、让学生自读课文,提问讨论,解决一些疑难问题。为下节课作准备。 
二、布置作业: 
1.阅读课文,研讨课文中的景美情美故事美,美在哪?并举例说明。 
2.完成“课程探究”一、二、三题。 
3. 深入研读课文,对疑难问题用纸条写下来交给老师。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深入探究文中的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语言特色。 
2、重点诵读,领悟思想内涵和语言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简要回顾上节课内容的基础上根据上节课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对不理解的问题继续提出来大家讨论。 
二、老师可就以下问题进行引导讨论: 

1. 作者写社戏,为什么还要写开头部分? 
(这部分交代了平桥村的环境和人物关系,既写出了平桥村是我的乐土,又为情节的展开作好了铺垫。) 
    2. 小伙伴们对台上的戏感兴趣吗?又为什么要想去看戏,并争着去看戏? 
(小伙伴们最感兴趣的是看戏途中的无拘无束和自由自在的玩耍。正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他们的兴趣不在戏,而在看戏前后的那种气氛、感觉。) 
    3. 作者写看戏前的波折有什么作用? 
(这样写一是有波澜曲折,烘托了看戏的急切心情,二是初步表现了小伙伴们的热情能干的特点。) 
    4. 文章最后写六一公公送豆的情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表现了老人的宽厚慈爱,热情好客,进一步说明了“我”爱平桥村的原因是――平桥村的人的善良可爱。深化了主题) 
    5. 怎样理解“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也没有吃到那也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我”所难忘的是平桥村人的真挚朴实的感情和特有的乡村风光,自由的空气,人与人之间和谐亲密的关系。也就是人情美、景物美、故事情节美。 
[另外一个说法是]:所谓“那夜似的好豆” “那夜似的好戏”,代表了作者对天真烂漫自由有趣的童年美好的回忆,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表现对人生理想境界的渴望和追求。) 
三、引导归纳中心: 

课文写的是“我”少年时代在平桥村的一段生活情景刻画了一群农家子弟栩栩如生的形象,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儿童生活画卷,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质,反映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四、布置作业: 

1、《训练册》 



  

  

第三课时 


一、作业指导课,就学生中作业的问题进行评讲。查漏补缺。 

二、教后反思:




十、社戏(苏教版七年级上)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www.fwsir.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十、社戏(七年级上)】相关文章:

七年级语文教案:《社戏》08-20

《社戏》教学设计08-17

社戏教学反思08-24

《社戏》教学反思02-12

社戏教学反思02-19

《社戏》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0课教案08-22

《社戏》语文教案05-25

语文教案:社戏02-14

《社戏》语文教案02-10

人教版语文社戏教案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