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新闻()

时间:2022-08-16 08:14:37 七年级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二十一新闻两篇(苏教版)

二十一新闻两篇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1949年4月22日)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的有关特征。..

    2.能根据新闻的特征,理清内容、结构和体会语言的真实准确。

    3.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

精神。

教学重难点

    1.能根据新闻的特征,理清内容、结构和体会语言的真实准确。

    2.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

精神。

教学准备

    小黑板或.课件。

设计思路

    学生初次接触“消息”这种文体,应知道消息的最基本要求:一是内容要真实,要

用事实说话,来不得半点虚假;二是报道要迅速及时;三是要简明扼要。消息报道主

要是用事实说话,但也可以插入简单的议论。文章主体部分的第二层写完战况后,插

人了简要的议论,应引导学生反复思考、细细品味它的作用。本文语言极富特色:准

确、简明、概括性强;鲜明、生动、富于感情色彩。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自读文章,解决生字词及疑难句子,初步把握内容。收集有关渡江战役的资料。

二、导入新课

    1.教师导人。

    师朗诵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师讲解:诗中的“百万雄师过大江”,就是著名的渡江战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

篇报道渡江战役的新闻。(板书课题。)

    2.作者介绍。

    (1)让学生进行介绍。

    (2)明确:(出示幻灯片l,也可以用小黑板代替。)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

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

和理论家。

  要求:了解作者。  

三、自主学习

    师:一条新闻,通常包括标题(有的还有副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个部

分,根据情况有时可省略导语、背景或结语。本文是1949年4月22日人民解放军渡

江战役取得初步胜利后,毛泽东亲自写的一篇新闻稿。

    下面自学课文,注意以下问题:(出示幻灯片2。)  。

    1.认真读课文,可以默读,可以同桌轮读,选用你最喜欢的方式阅读全文,注意

朗读的节奏和重音。    

    2.画出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画出你认为好的词、句、段落。

    3.借助课文注释,了解新闻这种文体。

    4.把文章分为两个部分,并思考划分依据。

    5.文章是抓住“横渡长江”来写的,与“横渡”的“渡”有关的词语有哪些?与“敌

我双方交战情况”有关的词语有哪些?

  6.本文导语部分,语言简明扼要,概括性强,只用了两句话就及时、准确地对事

I情进行了报道,给读者以完整、鲜明的印象,可就关键词语作一下分析。

    7.导语前面的消息头起什么作用?

    8.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  

四、合作学习   

    1.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2.在班上研究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  

五、反馈交流

    1.给加点字注音。(出示幻灯片3。)

    较为要塞歼灭溃退锐不可当荻港

    要求:让一名学生起来读,如果有读得不正确的,请其他同学进行纠正。

    2.把文章分为两个部分,并思考划分依据。

    明确:(从“新华社”到“渡江区域”是第一部分,即“导语”部分,简述渡江战役胜

利成功。从“20日夜起”到篇末是第二部分,即“主体”部分,详述三路大军战斗的经

过,并指出我军渡江胜利的重要意义。主体部分又分为三层。从"20日夜起”到“已

渡过30万人”是第一层,写出中路军渡江的时间、突破地点、渡过人数。从“21日下

午五时起”到“不起丝毫作用”是第二层,写西路军渡江情况并加以评论。从“汤恩伯

认为”到篇末是第三层,写东路军渡江情况。)

    3.文章是抓住“横渡长江”来写的。与“横渡”的“渡”有关的词语有哪些?与“敌

我双方交战情况”有关的词语有哪些?

    明确:(与“渡”有关的词语:“冲破”“渡至”“渡过”“渡完”等均是。)

    (与。‘敌我双方交战情况”有关的词语:写我方的有“歼灭”“击溃”‘‘控制-,’“封锁”

“切断”等;写敌方的有“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抵抗”“微弱”“泄气”“毫无作用”

等。通过对这些词语的理解,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4.本文导语部分,语言简明扼要,概括性强,只用了两句话就及时、准确地对事

情进行了报道,给读者以完整、鲜明的印象,就关键词语作一下分析。

    明确:(第一句话,既报道了我军之强大,“百万大军”.又点出了战线之长,

“1000余华里”。“冲破敌阵,横渡长江”八个字写人民解放军所向披靡,战绩辉煌。

第二句话中的“均是”两个字概括了战线之广大,又洋溢着胜利的豪情,同时又是对

“1000余华里”战线的具体说明。) 

  5.导语前面的消息头起什么作用?   

    明确:(消息头写明通讯社的名称、发电时间、地点,说明材料真实可信,消息

及时。)  ’

    6.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并把喜欢的原因与同桌交流。(同桌交流后再找部分学

生在全班交流。)

  7.重点研讨课文主体部分。

  (1)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出示幻灯片4。)

  ①本文的主体部分,着重报道人民解放军渡江的战斗情况,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

排材料的?为什么中路军和西路军放在一起写?为什么最后才写东路军?

    ②中路、西路大军的渡江情况,哪些是详写的?哪些是略写的?为什么要这样

安排?

    ③本文对西路军渡江情况进行了评论,评论可分为两方面,这两方面的议论为何

一略一详?两方面的顺序颠倒一下好不好?为什么?

    ④引导学生揣摩语言的准确鲜明。采用讨论的形式,由学生找出用得好的词语

加以分析。     

  (2)小组代表交流发言。

    明确:(①从其结构来看,它是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以及各路军进展情况来安

排结构顺序的。中路军和西路军所遇到的敌军的抵抗,都比较小,东路军所遇之抵抗

较为顽固。所以中路军、西路军放在一起写,东路军后写。而中路军渡江行动在前,西

路军在后,因此,先写中路军,再写西路军。

    ②中路军写得简略,是因为新华社在此前已经有关于中路军的详细报道。(教

师简略交待《我三十万大军胜利渡过长江》。)西路大军写得稍详,是因为渡江正在进

行中,有些事情需要交待,如“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

余部23日可渡完”。已渡过的“正向南扩展中”,预示了战役的前景。

    ③评论中对敌人毫无斗志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

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与敌人拒绝签订和平协议有很大关系。前者略议。是因为

这个问题不言而喻;后者详评,是为了把少数战犯同广大官兵相区别,以利争取多数,

孤立少数,瓦解敌军。同时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正是我军发起渡江战役

的直接原因。此处着重点明这一点,更有力地证明了我军发动渡江战役在政治上是

完全正确的。至于其后评论敌军,是为了引出下面对东路军渡江战役的记叙。

    ④根据情况引导学生分析词语的准确鲜明。)   

六、梳理巩固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不必只局限于一个方面,也不必面面俱到,只要学生能

说出某些方面即可。)

七、拓展训

【二十一新闻()】相关文章:

不管三七二十一造句130句10-09

先进性教育心得体会(二十一)08-17

试论二十一世纪教学内容的研究08-24

《海洋——二十一世纪的希望》教学反思(精选3篇)08-22

新闻的日记02-05

新闻的作文02-22

落实八项规定和二十一条规定的工作汇报08-24

新闻的作文范文08-18

我班的新闻08-24

新闻简报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