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高二语文教案>《左忠毅公逸事》教案

《左忠毅公逸事》教案

时间:2023-09-13 11:35:26 高二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左忠毅公逸事》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左忠毅公逸事》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左忠毅公逸事》教案

  《左忠毅公逸事》教案 1

  【目的要求】

  1.学习文中的一些实词、虚词。

  2.正确评价左光年的为人和行事,学习他的爱国精神。

  【文言基础知识】

  1.字词解析

  ①注音释义

  京畿(jī):京城,国都及其附近的地方。

  炮烙(luò):古代的一种烧烫犯人的酷刑。

  眦(zì):眼眶。

  俟(sì):等待。

  述其事以语人(yù,告诉)

  蕲(qí):蕲州府,现在湖北省蕲春县一带。

  衣裳(cháng):古代指裙子。

  躬(gōng)造左公第:(躬:亲自。造:造访,到……去拜望。)

  蹲踞(jù):踞有蹲或坐的意思。

  使将士更(gēng)休:更换着休息。

  解貂(diāo):貂是一种哺乳动物,皮毛珍贵。

  ②词性活用

  从数骑出(使……跟随 动词的使动用法)

  呈卷,即面署第一(当面,名词作状语)

  蹲踞而背倚之(用后背,名词作状语)

  手长鑱(手──拿着,名词用作动词)

  ③一词多义

  【则】

  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只,仅仅。副词)

  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是,原来是。具有确认作用的副词)

  漏鼓移则番代(就。表承接关系的连词)

  【虽】

  虽家仆不得近(即使。表示假设关系)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虽然。表示转折关系《张衡传》)

  【焉】

  卒感焉(于之<对此>。兼词)

  于是余有叹焉(不译。语气助词)

  万钟于我何加焉(呢。表示反诘语气助词)

  且焉置土石(哪里。疑问代词)

  盘盘焉,囷(qun)囷焉(地。形容词词尾,助词)

  2. 句式解析

  省略句

  为(之)掩户(省介词宾词,“之”代史可法。)

  叩之(于)寺僧(省介词)

  召入,使(之)拜夫人(省介词宾语,“之”代史可法。)

  久之,(史可法)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史可法)持五十金……(省主语)

  3.难句解析

  ①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

  “微行”,官员穿着平民的衣服出行。“从”“使……跟从”,使动用法。全句译作:(他)带着几个骑马的随从,穿着平民的衣服出去查询,进了一座古庙。

  ②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

  “已”完了。“轻身”,轻视身体(生命)。“昧”看不清。“支拄者”支撑的人。合句译作:(我这个)老头子就要死了,(如果)你再不珍重自己的生命,不明大义,(那么)天下事谁能来支撑呢?

  ③叩之寺僧

  “叩”问,打听。“之”,代当时伏案卧的“生”。“寺僧”前省略“于(向)”全句译作:(左公)向寺里的和尚询问(那个伏案卧的年青的读书人是谁)。

  ④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则番代。这句话的意思是:史可法挑选了十名健壮的士兵,让他们两人一组,一更鼓的时间轮换一组。这一组的.两个人蹲在地上,史可法用背靠着他们坐在军帐外。

  【内容主旨】

  全文5个自然段。可分为五个部分。

  第1段:写左光斗勤于国事,发现并选拔人才。

  第2段:写左光斗为阉党陷害,身陷狱中而坚强不屈。

  第3段:写左光斗的爱国精神对史可法的影响,史可法在军中恪尽职守。

  第4段:写史可法敬事左光斗的父母及妻子。

  第5段:补说左光斗逸事的由来。

  全文记了两个人的事迹,重在写左光斗,写史可法是为了衬托左光斗。写史可法寄身寒寺,刻苦攻读,被左光斗慧眼识才,突出了左光斗求贤若渴和善于识才的特点。记史可法为狱中的左光斗焦急,并去探视,突出的是左光斗威武不屈,大义凛然的精神品质。记史可法在左光斗死后奉命守御,不忘师教,恪尽职守,是表现左光斗的言传身教产生的巨大影响。从史可法的身上,使我们看到,左光斗的“他日继吾志事”的意愿完全实现了。全文紧扣“左忠毅公逸事”的标题,表现左光斗的光辉形象,赞扬了他的爱国精神。

  【.写作特点】

  通过人物的行动、语言和肖像的刻画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

  左光斗在京畿视学(督导、检查或当监考官)时,在风雪严寒中微行,表现出他体察民情,不愿惊动地方的工作作风。他看到的史可法的文章仅仅是“方成草”,表现出他善于发现人才。而立即“解貂覆生”又为他“掩户”表现他爱才。而“面署第一”表现他大胆地选拔人才。总之左光斗识才,爱才,大胆选拔人才的特点都是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出来的。

  身陷囹圄的左光斗“席地倚墙而坐”面貌因受酷刑已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但是一听到史可法在哭,立即“奋臂以指拨眦,目光如炬。”表现出受尽酷刑的左光斗精神上毫不颓唐,意志弥坚。他奋力地去“摸地上刑械”,把史可法“打”出去,是不愿史可法也无辜地牺牲,他说的是:“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表现出左光斗濒临死亡,念念不忘的是国家。这一段探监的场面,综合运用了肖像、神态、语言、动作描写,突出表现了左光斗的光辉的形象。

  【解题指导】

  一、1.①B ②A ③B

  2.①C ②A ③B

  二、找出句中介宾短语,再指出它们在句中的用法。同时指出介词的意义。

  1.“以祈请使”在句中做“请北”的状语。 以:凭借。

  2.“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在句中做“饰”的状语,后置。 以:拿,用。

  3.“于左丞相府”在句中做“萃”的状语,后置。 于:在。

  4.“于我”在句中做状语。 于:对,对于。

  5.“于王”中的“于”介绍出召见的对象。 于:被。全句的意思是:庄暴被王召见。

  6.“与贵酋”在句中做“处”的状语。 与:跟,和。

  7.“为文惠君”在句中做“解牛”的状语。 为:替,给。

  8. “为巡船所……”“为……所……”是表示被动的固定句式。为:被。“从鱼腹”做“死”的状语。 从:按某种方式如何。

  9.“为(之)”在句中做“掩”的状语。为:替,给。

  三、翻译第二段

  后来左公下了厂狱,史可法早晚在狱门外,奸佞的太监(魏忠贤)防备窥伺很严,就连家里的仆人都不能近身。过了许久。(史)听说左公受了炮烙之刑,早晚就要死去,(他)就拿了五十两银子,哭着找管牢的狱卒商量,狱卒被(他)感动了。有一天,(狱卒)让史可法换上破衣服,穿双草鞋,背上一个筐子,手上拿一把长铲,装成扫垃圾的人,(把史)带进去。悄悄地指示(给他)左公所在的地方。(史一看)左公正坐在地上,身子靠着墙,脸上、额头上都烧得焦烂辨不清了,左膝盖以下,筋骨都散脱了。史可法上前跪倒,抱着左公的膝盖呜咽地哭着。左公辨出史的声音,可是眼睛睁不开,(左公)就使劲伸出手臂,用手指拔开眼眶,那双眼的闪光简直像火炬一样。(他)发怒地说:“没用的奴才,这是什么地方?你竟敢到这儿来!国事縻烂到如此程度,我老头子已经完了,你又轻身不明大义,天下事谁能够支持?(你)若还不快走,不用等坏人制造罪名陷害你,我现在就把你打死!”说着就摸索地上的刑械,作出要投击的姿势。史可法吓得不敢出声,急忙跑出来。后来(他)常常流着泪对别人述说这件事,说:“我老师的肺肝,都是铁石铸造的啊!”

  【资料窗】

  关于左光斗。

  左光斗,字遗之,清安徽省桐城县人。明神宗万历三十年(1607年)中进士,官封中书舍人,因杨琏上疏参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左也参予了其事;另,左又与高攀龙一起指控魏死党之一的雀呈秀贪赃一案,致使魏及其党羽十分恼恨,后被魏忠贤指使党羽罗织罪各(谓其接受辽东经略熊廷弼的贿赂。熊廷弼因失陷广宁,被下狱,请求减罪)而下狱,被折磨惨死在狱中,死时51岁。直到崇祯即位,杀了魏忠贤,左的冤案才得以昭雪。追赠为右都御史和太子小少保衔。南明福王即位,追赠谥号为“忠毅”。

  《左忠毅公逸事》教案 2

  教学目标:

  1.能归纳整理本文重要的文言知识。

  2.能理清本文思路,概括要点,感受左光斗坚贞不屈,一心为国的高风亮节。

  3.学习本文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文言知识

  (一)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左忠毅公逸事》。事先同学们没有预习,现在请大家结合文后注释阅读课文一至二遍,试着解决幻灯上红体字的意思。

  幻灯投影:

  风雪严寒,从数骑出:使……跟从

  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

  使史更敝衣:

  使将士更休

  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

  乃奋臂以指拨眦

  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

  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

  (二)师提醒:

  第一,不要孤立地解释某个词的含义,可以将词放在句子中来根据语境理解,这样可能就更容易、更准确了。比如:从数骑出,是使动用法。

  第二,文言文学习重在对文言知识的归纳、积累。在这里老师给大家做一下示范。像“从”“席”这样的词类活用、像“更”“以”等重要的多义词,要整理到本子上。多义词也可以联想自己学过的文章归纳在一起整理,比如“焉”,我们刚学的《劝学》《师说》就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当然也可以通过查阅字典归纳整理。

  (三)请大家再一次阅读全文,圈出不理解的词句,马上提问。

  二、文意理解

  (一)请看文题:“左忠毅公逸事”题目向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

  (二)既然“左忠毅公”就是左光斗,为何不以“左光斗逸事”命题?这样多通俗简明啊。

  (三)大家视野再宽些,本文以“忠毅”的谥号代称,还有无别的.作用?想一想好的标题都有哪些功能?(“忠毅”二字是全文的眼,“逸事”是紧扣“忠毅”来选材成文的。)(学生答不上来,直接问写了左忠毅公哪些逸事?这些逸事表现左光斗怎样的品质?)

  (四)写了左忠毅公哪些逸事?这些逸事是如何体现“忠毅”的?

  1、左光斗提拔史可法。微行出访,为国求才。(忠)

  2、左光斗狱中怒逐史可法。受尽酷刑不屈服。(毅)以国事为念,保全人才。(忠)

  左光斗几经酷刑,身陷绝境,能与史可法相见,当有许多肺腑之言需要倾吐,然而他毫不顾惜个人生死荣辱,唯以国事为念,这是何等高尚的情操!这是何等刚毅的性格!

  (五)第三段写的是史可法,又不是左先生,这是不是没有扣题呢?

  写史可法勤于军务,忠于职守。其实就是史可法继承左光斗“忠毅”的志向(对应第一段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侧面烘托与1、2段的正面描写相结合,人物形象更加突出。)

  师:作为一篇写人叙事的散文。本文紧紧扣住“忠毅”这一人物的特点来选材、叙事,文章显得环环相接,井井有条。这也是本文写作的一大特色,在写记叙文时,同学们值得借鉴。当然除此之外,本文还有一大写作特色。先请回答这个问题。同桌或前后之间可以朗读交流。

  三、写作特点

  (一)你认为本文中刻画人物精彩之处是哪里?为什么精彩?

  第一段:几个动词。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改为“关门”是否可行?)。

  第二段:外貌、动作、语言描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呜咽,沉痛)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眦⑿,目光如炬,怒曰:“庸奴!此何地也,而汝来前!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⒀,吾今即扑杀汝!”(深怕史可法看望他被奸人所害,怒赶史可法。语调要高亢、愤怒。)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此处请学生朗读。

  第三段:动作、外貌、语言。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幄幕⒄外。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⒅有声。或劝以少休,公曰:“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谥号:忠烈。对应第一段“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

  (二)师总结:

  精彩的共同原因就是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大家从肖像、语言、行为的正侧两面描写上,品到了真味,大家真感动了。面对黑暗势力绝不低头的铮铮铁骨,以国事为念毫不顾惜个人生死荣辱的碧血丹心,左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与弘扬。让我们怀着由衷的敬意,齐诵其中的部分。(生齐诵“一日……皆铁石所铸造也”。高亢激昂)

  课堂结束。

  《左忠毅公逸事》教案 3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左光斗爱才若渴,坚贞不屈,一心为国的高风亮节,理解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习本文选择典型事件和典型细节,刻划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选择典型事件和典型细节来刻划左光斗的性格。

  教学难点:

  句子中“于”、“之”的省略。

  教具:

  小黑板一块(供出示“巩固练习”用)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提问:题目中的“忠毅”是何意?“逸事”指什么?

  提示:“忠毅”为左光斗的谥号,“谥号”,是古代大臣死后,朝廷给他的封号;“逸事”指散失而不见于正史的事迹。

  2、提问:全文可分几部分?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提示: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2自然段)写左光斗的两件逸事。

  第二部分(3—4自然段)写左光斗的学生史可法的事迹。从而衬托左光斗。

  第三部分(5自然段)写逸事的来源,强调了真实性。

  二、讲析第一部分(1—2自然段)

  1、指名朗读这一部分课文

  2、学生对照课文注解自己口译,圈出不理解的词和句

  3、师生共同讨论并强调一些词、句:

  从数骑出:从,使……跟从

  视学京畿:即“视学于京畿”,省略介词“于”。

  叩之寺僧:即“叩之于寺僧”,省略介词“于”。

  则史公可法也:(他)就是史可法,省略主语。

  即面署第一:面,当面,名词作状语。

  史朝夕狱门外:史可法早晚守候在狱门外,省略谓语。

  旦夕且死:且,将,将要,副词。

  卒感焉:焉,于之,兼词,狱卒被他感动了,被动句。

  则席地倚墙而坐:席,以……为席,名词作意动词。

  老夫已矣:已,(快)完了。

  4、指名口译

  5、依次讨论以下各题

  ①这两个自然段主要写了左光斗哪两则逸事?表现了左光斗怎样的品格?两件事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提示:一写左光斗选拔史可法的经过,表现他爱惜人才,知人善任的远见卓识;一写左光斗在狱中怒逐史可法的情景,突出他轻于个人生死,唯念国家的高风亮节。荣居高位时,他不辞辛劳,广泛罗致人才,是为了国家的需要;身陷囹圄时,他怒逐学生,竭力保存精英,是虑及国家的前途。这深沉的爱国精神贯穿前后,映照全篇。

  ②试用简要的语言概述左光斗选拔史可法的全过程,说说作者是如何通过这一过程的描述来刻划左光斗的。

  提示:左光斗选拔史可法的过程大致右分为四个环节:

  觅才——惜才——选才——誉才

  “风雪严寒”左光斗四出奔波,

  觅才“从数骑出”寻觅人才的急切心情

  “解貂履生”这些精湛的细节描写在“公

  惜才“为掩护”阅毕”后出现,左光斗怜才之意一目了然

  “瞿然注视”这两个细节描写,生动地反映

  选才“面署第一”了左光斗对人才的赏识。

  “他日继吾志事者,两相对比,可见左光斗把史可法视

  誉才唯此生耳”作效忠国家的良才,自己事业的.继承者,

  “吾诸儿碌碌”反映了左任人唯贤的磊落胸怀。

  ③左光斗被诬下狱,史可法前往探监,左光斗对此态度如何?他为何如此做?

  提示:对史可法前来探监,左光斗严声怒斥,将史可法逐走,具体表现在:

  “乃奋臂以指拨,目光如炬”——肖像描写

  “庸奴!如何地也……即今扑杀汝”——语言描写(由学生用现代汉语翻译各句)

  “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动作描写

  史可法冒死前往狱中探望,左光斗理该感动和高兴,可是文章却以重笔描写了左光斗严声怒斥,这似乎有些不近情理,但这正是表现了左光斗在如此艰难危险的困境中,仍然不忘为国爱才,惜才,表现了左光斗希望史可法不要感情用事,要以国事为重的殷切期望。左光斗由气急而怒骂,态度愈严厉,愈能反映出左光斗对史可法的爱之深,期望之厚。

  ④对本文两则逸事中反映出来的左光斗的思想感情,我们今天该怎样认识?

  提示:左光斗的第一则逸事,写他身居要职时,不是趋奉权贵,高高在上,而是冒着风雪严寒,微行出访,为国求才,这在封建官吏中,实为难能可贵;第二则逸事,写他因弹劾魏忠贤,遭陷入狱,依然重于国事,轻于己身,教育史可法以天下为己任,他的识见、品格,也值得称道。

  当然,左光斗等力图剪除魏阉奸党,其目的仍不外乎要巩固封建统治,不过,这些应放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来认识和分析,不应该苛求古人。

  6、齐读这两段课文

  三、小结:

  典型事件,是指“所载之事,必以其人之规模相称”,左光斗一生中的事迹必然很多,然而作者只选择其中两件不见正式记载的逸事(包括几个细节),因为作者认为,只有这两件事,才最能体现左光斗“忠”和“毅”的特点,文中没有一句主观的评论,而我们读了这两则事迹后,左光斗身上有一种巨大的感人力量,令人肃然起敬。文章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效果,与作者善于选取典型事件和典型细节刻划人物分不开的。

  四、巩固练习

  出示练习

  1、解释句中的加点字,并说明其词性的变化

  ①从数骑出

  ②即面署第一

  ③虽家仆不得近

  ④左公被炮烙

  ⑤卒感焉

  ⑥则席地倚墙而坐

  ⑦手长鑱

  ⑧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

  2、补出下列各句中省略的万分:

  ①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

  ②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

  ③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

  ④召入,使拜夫人

  ⑤史朝夕狱门外

  五、布置作业(可任选一题)

  1、笔译这两段文章,要求字字落实,语句流畅

  2、阅读下文,按要求答题:

  杨涟劾魏忠贤,光斗与其谋,又与攀龙共发崔呈秀脏私,忠贤暨其党咸怒。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选遣妻子南还。忠贤之(xiòng,刺探)知,先二日假会推事与涟俱削籍。群小恨不已,复构文言狱,入光斗名,遣使往逮。父老子弟拥马首号哭,声震原野……涟等初不承,已而,恐以不承为酷刑所毙,冀下法司,得少缓死为后图,诸人俱自诬服。光斗坐脏二万。忠贤万矫旨,仍令显纯五月一追比……光斗与涟已同日为狱卒所毙。

  ①解释加点字:

  劾(),发(),次()妻子()削籍()

  狱(),冀(),坐()矫()追比()

  ②从文中找出一个名词作状语的句子:

  ③从文中找出两个被动句:

  ④从文中找出一个判断句:

  ⑤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父老子弟拥马首号哭,声震原野

  ⑥用自己的话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左忠毅公逸事》教案 4

  【教学设想】

  1、教学内容和重点:《左忠毅公逸事》是传统名篇,是桐城派散文的代表作。学生对该文文字的阅读理解难度并不大,因此不将对字词句的理解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天下文章出桐城”,桐城派散文的历史地位不同寻常。本课拟将桐城派散文创作主张“义法说”作为课堂教学主线,从材料的选取、写作手法的运用两方面展开教学,即将教学重点落到文章的章法教学上。

  2、课前准备:指导学生认真预习,明确预习要求;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学生预习后还存在的疑问,并整理总结,作为本课教学的基本内容。

  3、教学手段:拟用自主探究法、讨论讲解法、合作探究法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左光斗爱才若渴,坚贞不屈,一心为国的高风亮节,理解本文的思想意义。

  2、赏析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例,运用多种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特色,体会“义法说”的内涵。

  【教学重点】

  选择典型事例和精要细节刻划人物性格的意义。

  【预习要求】

  1、通读课文四五遍。

  2、找出在查阅字典、互助讨论后都难以理解的字词句。

  3、熟悉并概括每段大意。

  【教学流程】

  一、明晓目标,检查预习

  1、出示并简要解说教学目标。

  2、读准文中易错字词的读音。

  京畿(jī) 庑(wǔ)下 防伺(sì) 炮烙(páo luò)

  草屦(jù) 长镵(chán) 以指拨眦(zì) 蕲(qí)黄潜桐

  蹲踞(jù) 迸(bèng)落

  3、理解文中重要词句含义。

  词类活用部分:

  ①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镵,为除不洁者(草屦,穿草鞋;手,手拿)

  ②席地倚墙而坐(席,以……为席)

  ③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前,走上前,另例: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重要词语和句式:

  ①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叩,询问;则,连词表承接,表示后一部分是前一部分的解释或说明,可译为“原来是”“就发现”等,另例: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②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下,进入,关入;朝夕,名作状,从早到晚;“朝夕”后省略动词“守候”)

  ③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已,动词,完,完毕;昧,不明;支拄,支撑;者,句末语气词,表疑问,例句“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二、解题辨体,走进文本

  1、学生集体朗读课文1-2节,思考问题:课文围绕左公共写了哪几件事?

  2、师生讨论并概括:

  ①左公识才惜才选才

  ②左公责才护才勖才

  概括提示:两段文字都说明,在左公眼里,史可法是可当大任、可承袭自己遗志的人才,围绕“左公”和“才”两个信息展开思考;精读课文,读出段内层次,分别找出识---惜---选,责---护---勖的层次意识。

  3、资料链接,补充介绍:方苞与桐城派

  桐城派是我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以其文统源远流长、文论博大精深、著述丰厚清正而闻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显赫地位。“天下文章出桐城”,则是对桐城派散文历史地位形象概括。

  创始人方苞以文章道德名于当世,他继承归有光唐宋派古文传统,提出“义法”主张。“义”指中心,即正统的基本观点;“法”指表达中心或基本观点的形式技巧,包括结构、条理、修辞等。“义”与“法”一经一纬,相辅相成,即内容与形式必须统一。

  思考:在《左忠毅公逸事》一文中,“义”和“法”是如何体现的?

  4、抓准文眼,理解“忠毅”在文章选材和内容上的总领作用。

  左公,左光斗(1575~1625)字遗直,一字共之,号浮丘。别名左遗直、左共之、左浮丘。明朝桐城人,因弹劾大宦官魏忠贤而下狱并死在狱中。弘光时(距左光斗辞世约20年)xx。

  忠毅,左光斗的谥号。所谓“谥号”,是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依据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作归纳和核心提示:

  ①课文标题为什么不是《左遗直公逸事》,而是《左忠毅公逸事》?“忠毅”是何意?“忠”体现在哪里?“毅”体现在哪里?

  “忠毅”是朝廷对左公一生行事和品格的高度概括,忠君爱国,矢志不渝。

  忠:识才惜才选才(第一段文字)

  毅:责才护才勖才(第二段文字)

  ②文章如何表现左公的“忠”和“毅”的?你认为“忠”和“毅”是什么关系?

  “忠”集中体现在第一自然段中,表现在左公识才惜才选才上。文章主要用细节描写法来展现。如“阅毕---解貂---覆生---掩户---叩之寺僧”等一系列动作描写,虽是写左公对史可法个人的关爱,但这也正是他为国选才,求贤若渴的爱国忠君情怀的体现。再如,“掩户”的“掩”,意思为关闭,合上,但表示的动作轻柔,如掩卷沉思,掩面而泣。此处若改为“关门”就不能体现左公为国选才、爱才志虑之深沉。

  “毅”主要体现在第二自然段,表现在左公责才护才勖才上。文章用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来展现。如“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直接体现左公身受非人残害而坚贞不屈;史可法“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也是对左公“毅”的直接赞美。此外,“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眦,目光如炬,怒曰”一句,将原本气息奄奄的左公和内心焦虑、神情激愤的左公对比,表现左公宁死不屈的坚毅品格;再有,“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镵,为除不洁者,引入。微指左公私处”等语句通过侧面紧张环境氛围的渲染来表现左公的处境以及宁折不弯的刚毅之志。

  就“忠”“毅”关系而言,从本质上说,“毅”还是“忠”的体现,或者说是寓“忠”于“毅”。所以朝廷给左公的谥号是“忠毅”而不是“毅忠”。

  ③课文标题为什么不是《左忠毅公遗事》,而是《左忠毅公逸事》?“逸事”可信吗?

  逸事,指散失的,不见于正式记载、鲜为人知却又有重大意义的事迹。

  以文章传人,可择要述其一生,也可选录部分,以一斑窥全豹。左忠毅公一生,可传之事很多,文中略而不提为众人熟知之事,只是叙说世人不知的一点内容。唯其不为人知,方显材料新鲜珍贵,教育意义显著。若拾人牙慧,选取尽人皆知的材料,则在表现力上有损。

  但“逸事”也常易使人生疑,故而全篇起首一句“先君子尝言”,说明是记载先父之言,予人以亲切感、真实感。篇末一段呼应起首一句,注明这些未载入正史的逸事并非街谈巷议,“狱中语”乃左公女婿“余宗老涂山”亲自得之史可法,“余宗老涂山”又“与先君子善”,证实“先君子尝言”确凿无误。所以,结尾一段补说了逸事的由来,强调了材料的翔实可靠,更加令人信服。

  ④课文标题为《左忠毅公逸事》,为何要单写史可法的事迹?

  围绕史可法写了两件事:治军、请安。写史可法的两则逸事,落笔在史可法身上,指归却在左光斗身上,采用的是也侧面烘托法。

  写史可法统兵作战时忠于职守,反映左光斗“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的期望已成为现实,说明他识别人才的卓识与为国选才的成效。史可法忠于职守是因为“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可见左公当年期待对他的影响之深。写史可法敬事左公的父母及夫人的作用,也是如此。另外,史可法向人涕泣谈及左公狱中事,说“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这既是对左的赞颂,也是对自己的策励。由此可见,写史即所以写左,史的言行实际是左的精神品德的光辉的折射,把他们联系起来写,使彼此相得益彰。

  5、总结:

  义:围绕写作中心“忠毅”选材,主线明确,意义深刻,翔实可靠。

  法:运用细节描写、对比衬托、侧面烘托等多种手法,将一位可敬可爱的爱国志士形象活脱脱展现在人们面前。

【《左忠毅公逸事》教案】相关文章:

忠犬八公经典台词10-22

忠犬八公观影心得04-09

忠犬八公观影心得07-30

《忠犬八公》心得体会05-06

《忠犬八公的故事》观后心得05-15

忠犬八公观影心得15篇02-08

忠犬八公观影心得(15篇)02-08

《忠犬八公》个人观后心得10篇03-23

《忠犬八公》心得体会10篇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