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先生网 >> 教案大全 >> 语文教案 >> 八年级语文教案 >> 正文

八下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时间:2012/2/27栏目:八年级语文教案

叙的中心,以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
  
  2.总体认识藤野先生的主要特征:
  
  要求学生再次结合课文第6—23段进行分析概括。总体性格请参看前面的分析。
  
  3.再次感受藤野先生的主要事迹。
  
  可以引导学生精读藤野先生事迹中的某一个片段,深入理解。如精读“订正讲义”一事,教师可以引导性地提出以下问题:①“大约是星期六”和“第二三天便还我’’当中交代了时间,有什么作用?②鲁迅看了订正后的讲义有什么感受?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③冒号后并举的学科名有什么用意?
  
  通过这些问题的解答,可以培养学生推敲词句内涵的能力,领会词语或者句子中所蕴涵的深刻意义。对于学生的回答,不强求一致,只要合理即可,主要把握学生的思维是否活跃,答案是否合理。
  
  三、课文学习总结
  
  这篇文章虽然主要是歌颂藤野先生,怀念藤野先生,但字字句句都倾诉着鲁迅先生爱国的心声,处处散发出鲁迅先生强烈的无法抑制的爱国激情。全文组织严密,脉络分明,选用了典型事例,运用了白描、对比、映衬等方法刻画人物,人物形象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四、布置作业:
  
  1、课后思考题(做在书上)
  
  2、练习册
  
  [板书设计]
  
  1、记叙顺序:文章是按事情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组织典型材料的
  
  2、记叙中心:以藤野先生为记叙的中心
  
  3、线索明确:以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
  
  4.总体认识藤野先生的主要特征:
  
  [教学反思]2、我的母亲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1、把握文章内容,了解自传的语体特征。
  
  2.学习运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格特点的写法。
  
  3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能说出文章写了几件事来刻画母亲,归纳出母亲的性格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检读——默读———解读——品读
  
  情感与价值目标:体会母爱的伟大,感受作者对母亲无限的怀念之情。
  
  二、[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能说出文章写了几件事来刻画母亲,归纳出母亲的性格特点。
  
  三、[教学难点]
  
  品味具体语句中所包含的感情,揣摩具体词语在文中的作用。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学环节]
  
  一、导入新课。
  
  播放音乐《烛光里的妈妈》,师激情导入:
  
  母亲是天底下最神圣的一个称呼,母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位百年前的母亲,她以自己的仁爱,宽厚,感染造就了中国文坛上的一位巨匠——胡适。今天,我们就随着胡适的文笔,来了解胡适的母亲。
  
  板书课题,作者。
  
  二、作者简介。
  
  胡适(1891—1962),原名胡洪,字适之。笔名有天风、藏晖、铁儿等。安徽绩溪人。幼年在私塾学习。14岁到上海求学。1910年赴美留学。初学农学,后攻读哲学、文学。1917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7月回国。曾任北京大学教授、校长,国民党政府驻美国大使等职务。1962年在台湾病逝。
  
  三、资料助读。
  
  胡适的母亲冯顺弟(1873—1918),是绩溪县中屯人。顺弟16岁这年春天,嫁给了比她大32岁的胡传(胡适的父亲),当时胡传已经48岁,前妻曹氏死了十多年,儿女都比顺弟大好几岁,他在外边做官,没有个家眷实在不方便,所以就续娶了个填房。婚后的第二年,胡传便把冯顺弟接到上海同住。第三年冬天,生下一个男孩,这便是小胡适;不过那时还不叫“胡适”,而叫“儿”。他是胡传最小的儿子,顺弟惟一亲生的一点骨血。小胡适出世后刚满90天,胡传被调往台湾供职。然而,幸福是那样短暂,瞬息即逝,悲痛却来得那样突然,沉重。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第二年,胡适母子刚离开台湾,回到绩溪故乡不久,就传来了他父亲胡传病死在厦门的噩耗。这家庭的巨变和不幸,在胡适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于是,顺弟23岁守寡,一直守了23年,受尽了人生的痛苦和折磨。23年的寡居生活,漫长而痛苦,她居然熬过来了!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她呢?就因为有她亲生的一点骨血──她惟一的儿子胡适。只因为这点骨血,她含辛茹苦,把全副希望寄托在儿子的渺茫不可知的将来。为了这点骨血的将来,她愿意忍受一切,献出自己的一切,并挣扎着熬过了23年!到1918年11月,她历尽寡居的艰辛,离开人世的时候,虽然只活了46岁,心里却应该是感到宽慰和满足的了。
  
  四、整体感知。
  
  1、检查生字新词。
  
  2、学生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1)文章围绕母亲写了哪些事?这些事分别表现了母亲的怎样的性格?
  
  明确:A.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去上学。
  
  B.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
  
  C.新年之际,债主来要债,她从不骂一声,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D.受了两嫂子的气,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再忍时,悲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
  
  E.听了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下页更精彩: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