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市》教案

时间:2023-02-24 10:43:05 七年级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山市》教案

《山市》教案
  
  一、教学目标
  
  ①学习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②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壮丽的幻景。
  
  ③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学原理,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壮丽的幻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联想及想像能力。
  
  三、课前准备
  
   教师可搜集有关资料做成多媒体课件。导人中或结束时能讲清“山市”形成的原理。学生借助工具书认识生字词,反复阅读。爱好美术的同学可用绘画展示“山市”的美景。
  
  四、教学内容
  
   《山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所写的一篇文言文,描绘的是山中蜃景,与“海市蜃楼”相似。文中描绘了从山市开始出现到最后消失的变化过程,给人以神奇而又壮丽的感觉。文章语言精炼生动,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像,去揣摩、理解。通过研读对这一现象进行适当探究。
  
  五、教学设计
  
  1、恰当导入
  
   教师出示下面的图片,并且给学生推荐下面的新闻稿——中广网山东蓬莱5月23日消息(记者王茂盛、通讯员张绍贤、徐爱兵)5月23日16时50分到19时,在“人间仙境”山东蓬莱海滨、蓬莱阁和八仙渡景区以东海域上空出现了极为罕见的“海市蜃楼”奇观。据悉,这次海市蜃楼奇观是自1988年以来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最为清晰的一次,上万名市民和游客有幸目睹了这一奇观。5月23日下午两时,山东蓬莱海滨薄雾渐退,能见度转好,海域上空零星出现几抹浅黄色带状云雾,并逐渐转白,长岛海域出现灰白色漂流物。16时50分,在长山列岛之间海域几座错落有致的高楼平地而起,并随着时间的变化时高时低,不断变幻,宛如鳞次栉比的城市建筑群,在高楼大厦之间,一座灯塔在碧波荡漾间清晰可辨,最左面一座庙宇式建筑,逐渐转换成海边小岛,继而变成高楼,周围岛屿也不断变化,时而如被削平的山头,时而如千孔万洞的桥梁,这一高度清晰的“海市”奇观从16:40发现时开始,直到18时30分后才开始渐渐暗淡,最后到19点在海风中慢慢飘失。这次“海市蜃楼”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据专家介绍,海市是一种光学现象。春夏、夏秋之间,万里无云,海水与水面的空气层易出现较大温差。水温低于空气,这时水面的气层与空中的气层密度便发生较大差异,光线通过密度不同的气层便会发生折射或全反射,就形成了海市。这次海市形成一方面是源于近几年蓬莱市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加大空气污染治理,改善了大气质量的缘故,另一方面是源于连日降雨,雨后天开,天气比较凉爽的缘故。
  
  (也可以讲传说、讲故事,创设情景,引起学生的兴趣。许多人都听说过海市蜃楼,却无缘目睹这种神奇。)有道是“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飘渺间”,清代文学家蒲松龄为我们写下的《山市》,描绘了山中蜃景,与我们所说的海市蜃楼略有不同。山市是一种科学现象,它到底有怎样的奇观呢?让我们走进这山市,去感受这山市的奇妙吧!
  
  出示目标并板书课题。
  
  2、课题:山市
  
  3、学习目标:a.学习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b.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批丽的幻景。
  
  c.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学道理,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科学精神。
  
  4、整体感知
  
   教师引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学习文言文,“研讨与练习”所列字词:孤塔耸起插青冥碧瓦飞甍历历在目风定天清一切乌有直接霄汉黯然缥缈
  
  检查预习,大屏幕出示字词,学生识记。
  
  一、解释加点词语义。  答案
  
  1、数年恒不一见 数,几。恒,经常。
  
  2、层层指数 数,数数
  
  3、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 楼,像楼一样,堂,像堂一样,坊,像坊一样。历历在目:清晰地出现在眼前。
  
  4、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 山市,山中蜃景
  
  5、而楼上人往来屑屑 屑屑,忙碌的样子
  
  6、或凭或立,不一状 不一状
  
  7、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 相顾,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8、倏忽,如拳如豆。 倏忽,突然。
  
  教师导读:阅读文言文须掌握合理的方法步骤。方法适当,可以提高阅读效率。(大屏幕出示方法)
  
  ①通览全文,了解全貌②逐词逐句,通懂其义
  
  a.识记生字词a.分析理解词语
  
  {b.断清句层次{b.省略补出翻译
  
  c.朗读按标点c.精读分析理解
  
  d.难句村出来d.画批圈点小结
  
   对以上方法加以解释指导,引导学生懂得好文不厌百回读,在诵读中理解,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文多诵读的道理。引导学生“初读通语句,再读明大意,三读有感悟,四读品内涵,五读得启迪”,在诵读中展开联想和想像。
  
  自主学习
  
  ①学生在自由诵读和教师的学法指导下,自由地进行初读、再读、三读后开展竞读。每小组推荐同学进行朗读比赛,各组对每组参读的同学进行评价。教师参与学习过程。
  
  ②学生看注释讲内容,直译即可。各小组互相帮助,理解句子的含义。A、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B、忽见山头有高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C、而楼上人往来屑屑。D、然数年恒不一见。③学生讲述内容后,各组之间相互质疑,相互解答。教师适时点拨,并加以补充。
  
  5、探究想像
  
  学生讨论后可自讲:
  
  ①山市出现的全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②结尾的作用是什么?
  
  ③怎样欣赏感受这神奇的山市,能否用科学解释其中的道理?
  
  ④想像一下,山市是怎样一幅神奇的画面。
  
   学生相互研究讨论后,教师可帮助明确。
  
   纵观山市的出现分三个阶段:初现孤塔宫殿,再展城郭恢宏,又看危楼出现。结尾照应开头,这里说的“山市”跟“海市”一样,是一种因折光反射而形成的自然景象,它美丽而又奇特,多少年也难得出现,少数人偶遇,多数人难得一见。此是作者根据目击者的叙述所写,令人回味无穷。
  
  让学生想像一下,山市到底会是一幅什么美景呢?可以让绘画好的同学画出,在班里展示欣赏。然后总结补充:其实,美的东西也许留在想像中会更美,想有多美有多美,正是:此时无画胜有画。
  
  5、拓展练习
  
  ①请用自己的话向家长描绘一下美丽神奇的山市。
  
  ②继续收集有关山市或海市蜃楼的故事。
  
  ③可以读读蒲松龄的其他文章,了解其创作风格。
  
  6、信息反馈:附录资料(课文知识积累)
  
  
  
  山市
  
    答案
  
  1、数年恒不一见 数,几。恒,经常。
  
  2、层层指数 数,数数
  
  3、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 楼,像楼一样,堂,像堂一样,坊,像坊一样。历历在目:清晰地出现在眼前。
  
  4、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 山市,山中蜃景
  
  5、而楼上人往来屑屑 屑屑,忙碌的样子
  
  6、或凭或立,不一状 不一状
  
  7、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 相顾,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8、倏忽,如拳如豆。 倏忽,突然。
  
  二、翻译句子。 
  
  1、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 公子孙禹年和他的朋友在楼上喝酒。
  
  2、或凭或立,不一状 有的靠着,有的立着,形状不一。
  
  3、然数年恒不一见 但是这几年总不出现一次。
  
  三、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1、作者是借哪些人的观察描写山市的? 1、借孙禹年和他朋友的观察来描写山市的。
  
  2、由本文的内容及“危楼”一词,你能联想古代哪一首著名的诗歌? 2、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3、为什么蒲松龄时代的人把“山市”叫做“鬼书”? 3、当时的人们不能对“山市”这种自然现象作出正确的理解,所以只能用迷信的不科学的说法来解释
  
  4、出自本文的成语有哪些? 4、子虚乌有、历历在目、直冲霄汉、风定天清
  
  5、找出文中描绘山市的关键词语,体会山市形成的过程 5、孤塔—宫殿—城市—危楼
  
  6、请你用一两个词语概括山市的特点 奇异、奇妙、神秘、瑰丽、变化多端

【《山市》教案】相关文章:

《山市》的教案08-16

山市语文教案05-11

《山市》语文教案08-26

《山市》08-16

山市08-16

《山市》 设计08-16

荔枝 山市08-16

20 山市08-16

《山市》 5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