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六年级语文教案>鹬蚌相争教学设计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

时间:2022-08-07 22:31:51 六年级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一)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读会课文。

  2、能借助译文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和故事的大意。

  3、能联系实际感悟语言的寓意。

  教学重点:

  1、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2、感悟语言的寓意。

  教学难点:

  能联系实际感悟语言的寓意。

  教学准备: PPT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听说咱们四班的同学特别喜欢听故事,老师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历史故事:

  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秦国最强,它对其他六国虎视眈眈,随时准备一统天下。有一次,赵国与燕国闹了一点小矛盾,赵王十分生气,调兵遣将准备攻打燕国。燕王听说了,急忙派遣当时著名的说客苏代,去出使赵国。到了赵国,苏代心平气和地给赵王讲了一个小故事,赵王听完,恍然大悟,立刻决定罢兵,并与燕国和好如初。

  同学们,一个小小的故事竟然能阻止一场即将要爆发的战争,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西汉著名学者刘向在他的著作《战国策》中记录了这个故事,同时它也被编进我们的语文教材。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寓言二则之鹬蚌相争》。

  请大家看看题目,注意“鹬”字的写法。(板书课题)

  二、解题。

  1、请大家齐读课题,注意读准字音。

  2、鹬和蚌分别为何物呢?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请一两名同学介绍自己的资料)

  3、在了解了鹬和蚌之后,我们再来读一遍课题吧!(生齐读)

  4、古人云:“为学患无疑。”围绕题目中的关键词“争”你又有哪些疑问呢?(生质疑,师评价。)

  5、就让我们带着自己的疑问走进这则寓言故事吧!(出示大屏幕全文)

  三、初读,读通:

  1 请大家先自由地读一读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请一两名学生是读课文,引导正音。

  4、看来我们都会读了,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遍吧!(生齐读)

  四、再读,读懂内容:

  1、俗话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再读一读,用自己的办法理解生词,读懂句子。

  2、哪个小组先来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收获?

  3、文言文的词语的含义很多都是跟现代汉语不一样的,你们还有不理解的字和词吗?

  4、在扫清了字词的障碍后,相信我们已经初步读懂了这个故事。那谁来用自己的话试着讲讲这个故事呢?

  5、基本情节讲清楚了,已经很难得了!为了帮助我们理解故事内容,编者想得很周到,为我们准备了译文。让我们对照译文再来理解一下文言文吧!同桌之间互相考一考。

  6、读懂了吗?那老师来考考大家?我读原文,你们读相应的译文,好吗?

  7、看来你们是真的读懂了!相信在译文的帮助下,你们能把这个故事讲得更精彩!谁来试一下?

  8、故事内容读懂了,那么刚才我们自己提出的问题都解决了吗?

  五、精读感悟寓意:

  1、那谁来说说故事的起因呢?

  2、一个用嘴啄,一个用壳夹,为了生存他们就争斗起来,那他们又是怎样争的呢?

  3、生回答,相机出示相关句子。

  4、鹬和蚌在相互钳制的同时还不忘斗嘴,当然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心里的暗战。听了它们的争论你有什么感受? 出示大屏幕:想一想括号里可以填上那些语气词,然后带着这种语气跟同桌读一读。

  5、师:鹬紧紧地咬住蚌肉,而蚌呢也死死地箝住鹬嘴,它们谁也不肯放躲过对方,都一门心思要致对方于死地,这是一场生死之争,鹬曰(引读),蚌亦谓鹬曰(引读);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它们俩都不放开对方,相持着,相持着,此时鹬气急败坏地说(学生接读)蚌亦针锋相对地说(学生接读)。

  6、鹬和蚌争得不可开交,谁也不肯放过对方,文中是用哪个词语来描述的?(乘机板书“不肯相舍”)那么鹬蚌相争的结果又如何呢?

  7、生回答后说:鹬和蚌争了半天让谁获利了?这就叫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板书渔翁得利)这个渔翁,不费吹灰之力就捡到了一只鹬和一只蚌,如果你是他,你会说些什么呢?

  8、渔翁乐了,我们的鹬和蚌却悲剧了——他们可能很快就会成为渔翁一家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在被渔翁带回家的路上,他们的心情肯定不会平静,它们又会有一番什么样的对话呢?请同学们拿起笔来试着写一写,最好能写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和语气来!

  9、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鹬和蚌又何尝不是这样呢?让我们一起来倾听一下他们的肺腑之言吧!(请 2、3 名学生读一读)

  10、这场悲剧能避免吗?作为悲剧的目睹者,你又会对鹬和蚌说些什么呢? (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完成板书 )

  11、对蚌和鹬来说这个故事绝对是个悲剧,但对燕赵两国来说却是个天大的福音。回到我们开头的故事,赵王在听完这个故事之后,恍然大悟,那么他到底听出了什么言外之意呢?(燕赵相争——秦国得利)如果只顾眼前的得失,那可就要吃大亏了!

  六、拓展

  1、其实,生活中也经常会发生“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事情。你能说出一两个吗?

  2、师介绍: 1934 年,当国共两党争得不可开交时,日本帝国主义乘机侵占了我国的东三省。这就是“鹬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七、总结升华:

  同学们,在领会了这个故事的寓意之后,相信我们能把课文读得更加有味道了!(齐读)

  同学们,区区几十个字就避免了一场战争的爆发;短短一则寓言则让我们明白了为人处事的道理。这正是:“字字珠玑化干戈,句句精炼蕴真知。”这就是语言的魅力,这也是寓言的魅力,这更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请同学们课外阅读《战国策》的其他篇目。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二)

  一、导入

  1 、猜成语。

  同学们,我们今天做个游戏好不好? 看图猜成语,看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课件展示)

  2 、引入寓言,导入本课《鹬蚌相争》

  二 、新授

  1、解释鹬和蚌(课件展示)

  2、了解《战国策》

  3、老师今天给大家介绍一种学习古诗文的方法:读——明——品——悟。希望大家以后学习顾问能够用到它。

  4、学习寓言:

  (1) 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2) 正字音:曝 箝 禽 鹬

  (3) 对照节奏,再读课文。

  (4) 对照译文,自读寓言,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从而读懂全文。

  (5) 检查重点的字词的解释:

  方:刚刚 曝:晒 箝:通钳夹住

  禽:通擒 捉住 雨:名词作动词讲 下雨

  谓:对某人说 喙:嘴

  (6) 用你自己的话讲故事讲给同学们听,自主复述课文

  (7) 带着下面的问题再看课文:

  A、它们为什么争?

  B、它们怎么争?

  C、结果怎样?(要求用波浪线画出它们相争时的语言)

  (8) 汇报交流

  (9) 指导鹬和蚌相争时的语言朗读 。

  (10) 要求读出它们毫不示弱的语气(分角色来演一演) 。

  (11) 从课文中你读懂了什么道理 ?

  (三) 拓展延伸

  生活中有这样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事例吗?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三)

  教学目标:

  1.学会 本则文言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 。 懂得“通假字”的含义,。了解文言文中一些特有的虚词、代词。明确汉语中的古今意义的不同。

  2.整体感知内容,理解寓意。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

  3.有感情地 诵读文言文 ,积累语言。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培养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读准字音:曝、雨、 箝 、 喙、 即。会写本课出现的生字。

  2.正确理解“方、曝、箝、雨、得、禽”的意思,为正确理解古文意思奠定基础。

  教学难点:

  理解寓意。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积累语言 , 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培养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

  教学 课时 : 一课时。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课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情景渲染:(出示课件:视频)。回溯中华悠远的历史长河,两千多年前有一个群雄并起、烽火连天的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国家征战不断,百姓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其中,最强大的秦国对其他六国虎视眈眈,而六国间因为一些小矛盾而大兴刀兵。有一次,赵王因故对燕国不满,欲兴兵讨伐。燕王委托辩士苏代去赵国游说。

  2、出示原文、播放课文录音。

  3、认识“鹬”“蚌”,引出课题。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文,整体感知。

  1、配乐范读。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段文言文,采用你喜欢的方式去明确字音,一直将文句读到通顺、流利为止。

  3、指名读、教师正音。

  三、精读古文,加深理解。

  1、老师从这篇简洁的文字中,提炼出了五个表示动作的词语。它们是:(出示课件:曝、啄、箝、舍、禽。)

  2、齐读。

  3、这五个词在文中分别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联系句子,(出示课件)结合译文来理解。然后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4、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五句话。

  5、请同学们结合这五个动词简单叙述这个小故。

  6、逐句理解五个词意以及五个句意。重点强调:“曝”“方”“箝”“喙”“其”“而”“者”“禽”“舍”“之”。

  四、指导朗读,加深体会。

  1、造成这样的结果,是因为当初他们互不相让,争执不下。它们是怎么说的?(出示句子)

  2、自由朗读。

  3、指导朗读“鹬”的话:

  A、“鹬”的话是什么意思?

  B、它气急败坏的说();它咬牙切齿的说();它火冒三丈的说()。

  4、指导朗读“蚌”的话:

  A、“蚌”的话是什么意思?

  B、它暴跳如雷的说();它气势汹汹的说();他怒气冲天的说:()

  5、分角色练读。

  6、齐读全文。

  7、此时此刻,鹬和蚌都落入了渔夫的手中,他们的心里做何感想?指名回答。

  8、同桌讨论:为什么它们宁可“两败俱伤”也“互不相让”?(教师板书)指名回答。

  9、小结:它们只想着自己所拥有的有利条件,而没有想到自己也处于死亡的边缘。如果这样继续下去,必然是(两败俱伤)最终(渔翁得利)。(板书:渔翁得利。)

  10、教师小结,画出箭头,完成板书。

  11、配乐朗读。

  12、全体起立,配乐背诵这则文言文。

  五、总结全文,揭示寓意。

  1、听了这则小故事,此时的赵王会怎么想?(出示七国图)。于是!(出示原文)(王曰:---)

  2、教师小结战国时期辩士的才华同时展示寓言的魅力。

  3、请学生结合课前查阅的资料谈谈体会。

  4、今天学习了这一课,希望同学们能牢记鹬蚌相争所揭示的道理。我们要对这些人说:(指名说)。

  5、出示寓意。齐读寓意。

  六、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这个故事被西汉的文学家刘向收录在《战国策》中。课后请同学们阅读《战国策》一书,它对我们的思想、行为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鹬蚌相争的教学设计08-16

《鹬蚌相争》教学反思03-04

鹬蚌相争造句08-23

鹬蚌相争作文08-24

鹬蚌相争续写08-16

《鹬蚌相争》续写09-23

续写《鹬蚌相争》08-20

鹬蚌相争作文05-29

鹬和蚌能说话吗?——《鹬蚌相争》教学实践08-17

《鹬蚌相争》新编作文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