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七年级语文教案>第一册《背影》教学札记初中一年级

第一册《背影》教学札记初中一年级

时间:2022-08-16 07:26:43 七年级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第一册《背影》教学札记初中一年级

第一册《背影》教学札记初中一年级

  《背影》选进统编教材之前,作为补充教材,我试教过两次,效果都较好。虽是二十年代的作品,学生却毫无隔膜感,读得入神,感受殊深,完全打通了八十年代青年的心。特别是对于学生写作的启迪作用之大,很有些出我意料。在很短的时间里,涌现出一批情文并茂、诚挚感人的习作。有些原先思路闭塞、视作文为“苦”的学生,也意兴大发,思路畅达,写出了有实情的文章。

  我是这样教《背影》的。

  我教《背影》的指导思想是:取其精髓,落实于写。《背影》是朱自清叙事散文的代表作,可资学习的方面很多。从教学的角度看,博揽不如精取。结合学生的读写实际,我把“放矢”之“的”定在“怎样记人”上。学生写记人文章,通病是大而无当,言不由衷,写不出真情实感。取材贪大求全,材料不足则生编硬凑,没有多少实实在在的东西,不理解“情于中而形于外”的写作规律。并非他们生活中绝无动情的材料,多是觉得琐小而不足登“作文”的大雅之堂,于是有而不用,却去无中生有,编造自己并无实感的东西。《背影》的魅力恰恰在于,它以自己成功的存在和强烈的感染力证明着:看似寻常的生活琐事中有着多么丰富的蕴含,一个无奇的背影牵动着何等跌荡起伏的感情的波澜。特别是作者将父亲的背影投印到那个导致小有产者朝不保夕、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上,就使得作品具有了一定的透视社会的意义。如果在教学中,我们能够引导学生体味到背影形象的丰富内涵,从“小”中见出“大”来,并且真正受到感染,就会产生一种振聋发聩的力量,破除他们的思想束缚,开启他们智慧的窗口,引发出他们生活中的实际感受,真情实感也就油然而生了。所谓“落实于写”,就是由范文的“怎样记人”落到我“怎样记人”上,并以解决记人文章的“真情实感”为主攻方向和突破口。

  在教法上我采取以写带读、以读促写的方案,即写——读——写。由评议学生的记人文章的得失起始,使学生带着要求解决问题的迫切感研读课文,探索精妙;在学有所得的基础上再进行写作练习或修改成文练习。教学实践证明,此法有效。道理很简单:从写中感到了解决问题的必要,才有学习探讨借鉴的需要,而这样的学习探讨也才有明确的目的性;学习探讨确有收获,又激发了再写(或修改)的要求,而且有了具体的范文作指导,必能提高写作质量。

  这样做会不会削弱学生的“读”?不会,而且会读得更好。读,不是到范文里寻章摘句,单单为了觅得作文的某种具体方法,而是取其精髓,获得对于写作的规律性的认识,这与阅读训练本身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只不过以写激发要求,明确目的,把握重点罢了。

二  

  设计好思考与练习题目,是引导学生深入研讨的重要一环,也是化知为能的必要条件。在《背影》教学中我设计了如下三组练习:

第一组:助读练习

  《背影》是现代著名散文作家朱自清的脍灸人口的名篇。文中写的是朱先生的父亲,他所熟悉、所挚爱的人。这样的人对于作者来说,可写之事、可写之处是很多的,但作者只重点写了送行时父亲的背影。试研究:

  1.作者为什么要选取父亲的背影作为全文的中心?背影的意义在哪里?

  2.作品怎样具体鲜明地写出了背影?叙述和描写怎样紧密结合的?用词有些什么特点?

  3.如果作品开头之后,去掉家事变故、家景惨淡的有关交待,在略述南京车站送行之后,直接转入背影描写,好不好?为什么?

  4.如果写完父亲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即告结束,好不好?文章末段对于记叙人物、揭示主题有什么重要作用?

第二组:助写练习

  1.本文主要写了送行时父亲的背影,一个背影写出一个人物来;我们记人时,往往罗列许多材料,外加许多赞语,人物还是站不起来。你认为问题的关键在那里?

  2.写人物的对话是记叙人物的重要方法。本文写父亲的话只有五句,加上来信,才六句话,却十分感人;我们写人物时,常常让人物长篇大论,效果却不好。原因何在?

  3.我们写人物,常喜欢加上“评语”,力求突出人物的什么精神和品质;本文里一句这样的话也没有,人物的精神面貌、思想感情却充分地表现出来。这是什么道理?

  4.学了本文,你在记叙文写作中受到哪些启发?悟出了些什么道理?

第三组:作文练习

  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选择曾深深使你激动过、最难忘的材料,通过一两个重点场面,具体写出一个人物来,使人读了也能受到深刻的感染。题目自拟。

  三组题目分别承担了教学过程中的三项任务:第一组重在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课文,达到“取其精髓”的目的;第二组则在读有所得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写作实际,深入钻研,将读与写连通起来,便于以读促写;第三组则以课文为范例,运用获得的有关知识,具体指导自己的写作实践,从而“落实于写”;同时也有助于加深对课文有关特点的理解。

三  

  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安排:

  第一课时,由评议学生的记人作文引入新课,于板书课题后让学生解释“背影”词义。然后朗读(或范读)课文,参照提供的注释,疏通生词难句,再根据第一组助读练习题研读课文,写出阅读笔记,课下继续准备。

  第二课时,先教师概说:我们学过的记人文章,通常都以刻画肖像、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或心理来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本文却打破常规,别开生面,着力描写活动中的人物背影,并且实实在在地写出了一个感人至深的形象。

  在作了上述引发之后,便指导学生依次讨论第一组练习题。题目的安排次第并非原文的结构顺序,之所以作这样的安排,是从学生最关心最感兴趣的“背影”入手,直接剖析描述父亲背影的第五段,然后逆推前几段的铺垫作用,再延及末段的深化作用。这种“中心开花”的分析方法看起来有些“倒行逆施”,但却符合认识过程和作者的构思过程(作者先有了难忘的背影的浮现,再有演述背影的来龙去脉),更重要的是,这样的研讨程序,有利于吸取精华,启发思维,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

  然后转入第二组助写题目的研讨。着重解决的问题是:

  1.《背影》主要通过临别前父亲背影的描述来揭示“亲子之爱”的主题,同时从一个侧面透视了“当时灰暗的世态”;而对世态炎凉的透视,又有力地反衬出亲子之爱的纯挚与可贵。作者抓住背影这个全文的主脑来展示人物,是抓住了特定社会环境中最能显示人物精神世界的一个重要侧面。试想,父子相见于奔丧的悲痛之时,离别于家景惨淡之中,父亲承担着更沉重的精神压力:既要为自己谋事而奔走,又要为儿子远行而操心。在这种时候,这种情况下,这种心境中,在为儿子做了一切可能做的事情之后,离前还要亲自穿铁道,攀月台,买桔子,留下舐犊情深的背影,这是怎样的感情,这是一颗怎样的心!我们之所以罗列许多材料,外加许多议论,还是写不出鲜明感人的形象,就在于忽略了足以展示人物精神世界的典型材料,没有扑捉住人物思想性格的“闪光点”。

  2.写人物的语言,不在多,而在精。父亲虽然寥寥几语,但却真切地透露出他对儿子体贴入微、关怀备至的挚爱之情,是“心声”的自然流露。我们写人物,却常常让人物说废话,又无个性,说得再多也无用,只能起反作用。

  3.写人物,最根本的方法是让人物用自己的语言行动“说话”,让人物自己表现自己。作者当介绍人、下评语的办法,不能具体地表现人物,达不到以情感人的目的。

  第三课时,指导学生作记人写作练习。我采用过两种做法,都有效果。一是当堂构思,拟出提纲,课堂交流,大家评论,课外或作文课上修订成文。一是于第二课时后拟出草稿,第三课时分类型指定学生宣读草稿,大家评论,教师小结,学生再在课上修改定稿,交老师评阅。

四  

  两次试教《背影》,感受殊多,撮要说来,有这么几点:

  教材要精。这是教好学好的依据。《背影》深受学生欢迎,据我了解,一是内容切实,可以跟学生的思想感情沟通,引起共鸣;二是情真词切,娓娓动人,在教读过程中获得了美的享受;三是篇幅短小,十分精粹,三五分钟即可浏览一遍,又颇耐人寻味。选编教材如能顾及到这三点,师生都会高兴。

  目的要明。学生称面面俱到的教学为“一揽子”式,似乎什么都有,又什么也学不到。试教《背影》,我有意简化头绪,集中目标,着力于解决记人文章写作中的一两个极需解决的问题,重点突破“感情”关,强调写真情实感。也许是由于问题抓准了,又跟《背影》的特点对上了号,所以学得意趣盎然,确有所获。写时不再象先前那样犯难,感情如同启闸的水流,汩汩而出,写出的文章也就真了,实了。

  教法要活。文无定法,教文也无定法,而要因材(教材)制宜,因人(教学对象)制宜,服从并服务于教学目的的需要。《背影》的教学,采用“以写带读、以读促写”的方式,是由“取其精髓,落实于写”的教学指导思想决定的;三组练习设计,服务于“怎样记人”和解决记人文章的“真情实感”这个主攻方向;对文章的剖析采取“中心开花”的逆推法,也是顺应教材的特点,服从本课的教学目的。我认为,教法的活需要从教材、学生的实际出发,从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着眼,精心设计。教学实践证明:没有恰当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方法,同样不能达到目的。       


【第一册《背影》教学札记初中一年级】相关文章:

背影初中作文02-04

《背影》教学反思08-22

《背影》教学反思04-01

背影教学反思03-31

《背影》教学反思03-02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12-27

一年级第一册语文教学计划04-22

初中作文背影800字08-20

初中语文《背影》教案02-08

新课改下的课堂好声音——《苏武传》教学札记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