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七年级语文教案>《“诺曼底”号遇难记》 7

《“诺曼底”号遇难记》 7

时间:2022-08-16 07:47:02 七年级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诺曼底”号遇难记》 7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雨果在法国文学和世界文学中的地位及其作品的价值。


2、          认识生命的意义、面对灾难时生命的价值体现以及对待职责的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对哈尔威船长以身殉职行为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时数:   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1、收集有关“雨果”及其代表作的资料,确定向学生介绍的内容。


2、反复阅读课文,能很好地读出课文第十六段后“简短有力的对话”的语调、语气。


3、          准备好投影仪,写好投影片。


4、          准备好课堂研究的话题。


学生:1、借助工具书,熟悉课文中的字词,编好字词练习,朗读课文。


2、借助图书室、网络等查阅“雨果”的相关资料,摘抄在本子上,课上交流。


3、根据教师提供的研究话题,自行选择,并学会与同学共同研究。


教学过程:


一、     了解作者,导入新课


教师投影作者“雨果”,根据学生准备的资料,有选择的投影出来,进行交流。学生可以补充。此时,教师要通过询问获得资料的方法,引导学生关注“学习方法”的掌握。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可作适当分析,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雨果”及其作品的地位,进而导入课文的学习,完成第一个教学目标。


二、     学生默读课文(时间3分钟),了解全文情节,准备复述。


三、     指名学生复述故事情节,可以采取“接龙”的形式(即有人说得不够清楚,可以由会说的接替),帮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达到全面感知。


四、     分小组,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动的语段读给同组的同学听,并交流感悟。(时间10分钟)


五、     小组推荐同学来朗读,要读出语调、语气,并分析处理的理由。教师根据同学的分析,引导学生从“生命的意义”这一角度来思考阅读的感悟,特别是重点阅读第十六段后的“简短有力的对话”和文章结束对船长的描写,结合“探究·练习一”,引导学生讨论“对船长以身殉职行为的认识和理解”,认识到“面对灾难时生命的价值体现”以及“对待职责的态度”。


六、     研究性学习:


(1)              蚂蚁在遇到火灾和水灾等时,总是抱成团,以个体的牺牲来保全群体的生存,怎么理解?


(2)              去年的高考题,面对危难时,首先丢掉的是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


(3)              [探究·练习三]。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课前对这三个话题进行选择,确定自己的研究内容,提出自己的研究见解,与同学合作交流,课堂上由每个专题派出一位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其余同学可以提问、质疑。


通过研究学习,从中认识到对生命的珍惜,对生命价值的真正理解,对职责的态度。


七、     自主学习:请学生投影课前准备的关于字词的练习,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字词的掌握情况。教师对从中发现的掌握较差的学生要加强指导。


八、     布置作业:写一段对“生命·职责”的感悟的话,要求真实,字数不限。


 


教学建议:


本课是第一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通过对作家“雨果”的学习指导,教会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方法;在对课文的理解中,着重在运用各种阅读方法,引导学生感悟文章中对生命、对职责的态度,充分感受到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为综合实践活动“我爱文学”作基础;研究学习的话题讨论则是对课文中心的拓展。字词练习,体现自主学习的目的。


 


资料搜索: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旗手和领袖。他出生于贝尚松城的一个军人家庭,一生几乎经历了整个19世纪,在诗歌、小说、戏剧、政论创作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


s("content_relate");

【《“诺曼底”号遇难记》 7】相关文章: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反思08-25

《“诺曼底号”遇难记》音乐教案(通用5篇)05-13

诺曼底号遇难记读后感08-25

《诺曼底号遇难记》读后感(精选27篇)05-11

诺曼底号遇难记读后感(通用30篇)05-19

《诺曼底号遇险记》读后感03-28

美在不期而遇作文7篇09-27

耳朵受难记作文08-16

不期而遇的温暖优秀作文7篇06-22

不期而遇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