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七年级语文教案>七年级语文上册《背景》

七年级语文上册《背景》

时间:2022-08-16 08:20:04 七年级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七年级语文上册《背景》

七年级语文上册《背景》

教学目的
                  1.体会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特征、选择最佳角度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写作方法。
                  2.学习本文记叙事实,不加任何修饰渲染的朴实自然的语言。
                  3.体会本文表现的民族传统美德,父亲对儿子的一片探情。
                  教学设想
                  这篇课文与上篇课文不同。《这不是一颗流星》反映的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而本课反映的是社会家庭亲人的关系。前者是父亲心目中的儿予,后者则写的是儿子心目中的父亲,人物形象的悬殊,也构成了课文完全不同的内容。但作为记叙性文章,在.写作方怯上还是有很多共同点的,而思想、感情上的家庭亲情,_同样是一脉相承的。

                  教学本文,重点应放在特定环境下父予深情的特定表达方式,抓住文章命题立意的角度和文章线索来作为分析的突彼口;还应抓住本文独特的写人记事的朴实自然的语言,从中体会字里行间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本 文可分两课时讲授。
                  第一课时主要是划分段落层次,分析贯串全文的线索,侧重完成第一个教学目的;
                  第二课时则以重点语段、语句的体会为主要教学内容,侧重完成第二个教学目的.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突出往事回忆的结构形式;用"背影"连接贯串故事情节的艺术构思。
                  教学过程
                  1.布置预习(可在课前进行)。
                  ①让学生认真阅读一遍课文。
                  ②结合课后练习三、七体会课文。
                  本文分三部分,第二部分分三层,概括出它们的主要内容,并找出起、讫语句。
                  2.教师导语(先板书出课题)。
                  《背影》是一篇著名的纪实性散文,也可以说是回忆性散文,同《这不是一颗流星》一样,属于记叙文。本文写于1925年,至今已六七十年,一直被广大读者所传诵,多少年来也一直被选入教材,哺育了几代人。对于这样的名篇,我们应认真阅读、学习。
                  本文作为一篇记叙文,与《这不是一颗流星》有很多相同点,如都是写家庭亲情,都是从生活中选取典型的、生动的材料。,都县通过一定的情节线索来组织材料、通过场面和人

                  物的描写来表现中心意思。在这些相同点中,又各有不同的表现方法。阅读时要善于在学习新课文的过程中,联系旧课文,比较鉴别,从中融会贯通,得到一些新的启发。
                  我们在阅读《这不是一颗流星》时,是从分析结构形式入手,弄清故事情节及其表现形式。本课的学习也应该这样。
                  3 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解释词义。
                  交卸(Xie):卸 ,解除、除去。"交卸",用于某种职务。"推卸",用于某种责任。
                  奔丧(sang),有关死人的事,名词。奔丧,在外地赶回办理尊亲丧事。丧,另读sang,丢掉,失去。动词。
                  踌躇(Ch6u Chu),犹豫不定。另意,形容得意。
                  迂腐(yu),拘泥保守。迂腐,拘泥于旧的准则。迂,另意,"迂廻",曲折、绕远。
                  蹒跚(Pan shan)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颓唐(tui),精神委靡,意气消沉。
                  琐屑(Xie),指细小繁杂的事。
                  晶莹(ying),光洁透明。
                  4.朗读课文。
                  找学生朗读课文,最好分三个部分,找三个同学分别朗读,提出朗读要求。
                  5.引导学生划分段落层次,掌握结构形式。
                  (1)本文如分成三个部分,应怎样分法?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三个部分的分界线,划出三个部分后,归纳大意,要求用同样的语式(字数、结构形式大体相同),训练概括能力。
                  "那年冬天"是现在与回忆的分界线,"这几年来"是回忆与现在的分界线。第一部分,首段;第二部分,首、末之间的
                  段落;第三部分,末段。各部分的大意可以归纳如板书所示。
                  板书:
                  ①开篇寄思
                  ②往事回忆
                  ③结尾怀念
                  此板书上的概括不是唯一的,概括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表述方式,此处千万不能约束学生发挥自己见解的能力及创造能力。当然,这种概括必须是正确的。
                  这里有个严格的界限,也必须让学生了解并掌握。
                  如学生能用"背影"作线索概括,也应肯定。
                  ①不忘

【七年级语文上册《背景》】相关文章:

七年级上册语文作文05-29

七年级语文上册作文03-21

七年级上册语文作文11-07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1-29

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案01-17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02-15

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步》教案02-14

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步教案03-19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7-06

七年级上册语文繁星教案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