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八年级语文教案>八年级(上)全册备课参考

八年级(上)全册备课参考

时间:2022-08-16 09:05:05 八年级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八年级(上)全册备课参考

嘉兴市《语文》八年级(上)备课参考
 
 
 
 2004.7
 
 第一单元  记住战争  珍惜和平
 
 一、单元学习要点
 
 1.既要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正义战争中突显出的真善美,也要看到非正义战争的罪恶,非正义战争中的强盗野兽行径。
 
 2.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景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心得和评价。
 
 3.提高默读的质量和速度,从中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
 
 二、教学设想
 
 《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新闻主体部分是并列的三个层次,宜用列表方法整体把握内容;根据新闻的特点,着重探究本文语言表达是怎样做到准确、简洁的,探究并列的几个方面是怎样彼此关联的。《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注意划分层次,理清思路,注意前后内容的联系。
 
 《芦花荡》在分析老英雄的思想性格,首先要把握他的爱与憎,智与勇,对他的“过于自信自尊”,作实事求是的分析。根据这篇小说叙事、写景、抒情的特点,探究小说的传奇色彩是怎样造成的,探究景物描写起了什么作用。
 
 《蜡烛》,着力探究这位南斯拉夫母亲的心理活动,根据她的一举一动感知她的内心世界。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布特勒上尉的信》,探求雨果的思想,体味这封信中的讽刺语言。
 
 《亲爱的爸爸妈妈》,着重探究一些意味深长的句子的含义,探究作者怎样根据表达中心意思的需要来选择材料。
 
 学习本单元要综合运用默读的各种方法,迅速把握课文内容及人物形象,感受特色语言及有代表性的场景,利用网络查找背景及其他相关资料,注意知识的拓展。
 
 三、教学建议
 
 1.熟悉相关的历史知识,适当介绍历史背景。
 
 课文所写的战争,远的已经相隔一个多世纪,近的也相隔半个多世纪了,备课时需要进一步熟悉相关的历史知识,熟悉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知识,关于抗日战争的知识,关于解放战争的知识,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知识。可以翻翻历史书籍,至少查查《辞海》的有关条目,弄清课文所牵涉的历史背景。比如学《芦花荡》,教师可以寻找有关抗日战争历史的资料,作一些必要的介绍,让学生有些感性的认识。
 
 2.结合记叙要素的知识,指导学生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
 
 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也就是把握记叙要素。掌握了记叙要素,懂得了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就容易全面而概括地把握事件了。通过反复训练,养成阅读习惯,每读叙事性作品,就留心六个要素,可以提高阅读效率。叙事性作品最吸引人的是动人的情节,时间、地点、人名等等则易于忽视,以致印象模糊。懂得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乃要素所在,提起注意,才能达到全面把握的目的。
 
 3.深入探究人物的思想性格,重视学生的感悟、体验。
 
 指导学生养成阅读中思考的习惯,不断地问一个为什么,以加深理解。要由人物的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出发,由表及里地探索人物的精神世界。思考这类问题,可以深入发掘作品的意韵。
 
 4.要运用比较的的方法引导学生品味语言。
 
 读名家名作可以领会应该这么写,看同一作品的未定稿本,可以领会不应该这么写。鲁迅认为“这确是极有益处的学习法”。能看到作家的修改情况当然最好,找不到这种资料,补救的办法是假设比较。假设一种差的表述,与课文好的比一比,就容易体会到原句潜词造句的好处了。一篇课文举几个例子,与学生一起咀嚼咀嚼,品味品味,可以培养语感,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
 
 四、自主学习思路探究和拓展迁移设计
 
 《新闻两则》
 
 1.当当播音员(如果你来当播音员,你在重音、语调、情感、节奏上应怎样读这则新闻。)
 
 重点指导:①全文的朗读基调:慷慨激昂、豪情万丈。②“冲破”“横渡”“均是”“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等应重读,读出一种胜利的喜悦。“控制”“封锁”“切断”应干脆利落地重读,读出一种自豪与骄傲。③“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应读出奚落、嘲讽的语气……
 
 2.当当军事家(如果你来当军事家,你应该向观众介绍哪些方面的情况。)
 
 背景: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定国内和平协定。解放军执行毛泽东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全面大进军。第二、三野战军和地方武装在长江南北广大人民的支援下,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长达500余华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
 
 战况分析:
 
 20日夜解放军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
 
 21日下午开始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并占领扬中、镇江、江阴、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
 
 形势预测:解放军很快占领南京,国民党大势已去。
 
 3.当当主持人(如果你来当主持人,你将怎样设计导播语、采访问题、结束语。)
 
 设计示例:
 
 导播语:大家知道,国共和平谈判破裂后,解放军于昨天凌晨在西起九江的湖口、东至江阴长达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发起了渡江战役,那么现在战况如何呢?战争又将如何发展呢?今天我们请来了著名的军事专家来到我们的演播现场,下面我们就请专家来为我们分析分析。
 
 采访问题:①请您给观众朋友们就最新战况作些介绍。②请您预测一下明天的战事。③您认为战争还会持续多少天?④现在的情况对哪一方有利?⑤您认为最终的胜者是哪一方?
 
 结束语:好,刚才专家对战争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进行了分析,对战争的形势也进行了预测。那么战争究竟会怎样发展呢?请大家继续关注我们的节目,明天这个时间再会!
 
 4.比较阅读
 
 〔创意说明〕《新闻两则》所报道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且都是一代伟人毛泽东所作,语言、情感极为相似,但同中有异,虽是同一作者所写,也都是写胜利,但情感的强烈程度、写法等方面存在着较细微的差别。有比较才有鉴别,在比较中能更准确地把握文章内容、.写作特色,进而训练思维,进入较高层次的阅读境界。
 
 ⑴比较相同点
 
 ①文体相同:都属于新闻(借此可以介绍有关新闻的文体知识)。
 
 ②作者相同:两则新闻的作者都是毛泽东。
 
 ③目的相同:鼓舞士气,指明方向,争取进一步的胜利。
 
 ④主旨相同: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
 
 ⑤大背景相同:都处于解放战争的战略进攻阶段。
 
 ……
 
 ⑵比较不同点
 
 ①具体时间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写于1949年4月22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的前一天;《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写于1948年11月5日,辽沈战役结束,淮海战役前夜。
 
 ②具体写法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巧用对比,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与敌军的节节败退形成对比;《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妙用暗示,关于历史上南阳所发生的重要战事的介绍,点明南阳位置之重要,暗示出南阳解放的重大意义及蒋介石的暗淡前途。
 
 ③构思特点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总括千里战线,分步叙写,多而不杂;《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勾联历史与现在,纵横挥写,引而有度。
 
 ④语言风格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大气磅礴,如“百万”“均是”“占领”“控制”“切断”等;《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广博儒雅,语言含蓄,如“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王凌云如不再逃,康泽的命运是在等着他的”。
 
 ……
 
 《芦花荡》
 
 1.美丽的芦花荡里生活着哪些人?发生了哪些事?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自由细读文章,将自己对人、事情的感受说出来。
 
 (举例分析作者在这描写一场的“英雄的行为”中怎样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的? 文中有两处描写景色,找出来,仔细体味,你是怎样理解的?)
 
 2.语段的结尾写道:“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 假如你是这个女孩,请你将当时的心理活动补写出来。
 
 3.上网,查询.写作背景及芦花荡的地理特征,更多地了解孙犁,扩展阅读“诗体小说”的另一篇代表作《荷花淀》,具体了解诗体小说的特点。
 
 《蜡烛》
 
 1.描写炮火中的环境有着怎样的作用?
 
 2.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氛围中,反复描写蜡烛有着怎样的意义?
 
 3.文中反复强调了“黑色的大围巾”又什么作用?
 
 4.你是怎样理解南斯拉夫老妇人对苏联红军战士深深一鞠躬的?
 
 
 
 
 
 第二单元  普通的人  博大的爱
 
 
 s("content_relate");

【八年级(上)全册备课参考】相关文章:

人教版新目标八年级下全册写作指导08-16

小学语文第七册全册教案(精选11篇)05-23

毕业册上的自我鉴定10-22

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03-24

七年级历史全册教案12-07

六年级语文全册教案03-12

六年级美术全册教学反思08-24

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05-06

三年级语文下册的全册教案03-23

二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