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六年级数学教案>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

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

时间:2022-08-16 20:23:12 六年级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

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1

老师与学生一起玩鼓掌的游戏导入

学校进行着一场比赛,为什么还没有开始?引出人数不一样.哪队要多一些?请同学们拿出学具自己动手摆.多的.在哪里? 2只与剩下的4只分别表示的意义. 6-4=2(只)的意义

根据要求摆弄学具,第一行种黄花,第二行种红花,比黄花多2朵. 指名演示操作?并说明原因

出示例题,请同学们先独立完成,请学生回答并回答为什么.

休息:唱一首英文歌

检验大家学得怎么样?刚刚我们跳舞时,有一群小动物在玩捉迷藏的游戏,(出示)请同学们根据图示说明意义,列出算式,并计算\答题.

练习:出示应用题


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2

  在本课中要讲两种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少百分之几)的思路。一种是根据百分数的意义。求实际造林比计划多百分之几,就是实际比计划多造林的公顷数是计划公顷数的百分之几,用多的公顷数除以计划公顷数,把结果用百分数表示就得到所求的百分数;另一种是根据实际造林是计划的125%,用 125%-100%就能得到实际造林比计划多百分之几。这种思路把要求实际比计划多百分之几首先转化成实际是计划的百分之几,这样一种思路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接触较少,或者在百分数前面有关内容的学习中还没有接触过。所以这样两种思路如果要在一课内完成,那就不能平均使用力量。因为第一种做法,比较容易找到学生新知的生长点,所以我们不必化很多精力,或者说我们可以重点通过比多比少的对比,帮助学生建立从百分数的意义这个角度去理解的模型。第二种思路是一种新的思路,它首先把比多比少转化成是百分之几,然后再根据与100%相比的结果,分别用百分之几-100%或100%-百分之几。学生可能对一会儿用百分之几-100%,一会儿用100%-百分之几比较难以理解,但我想只要结合具体的实际,学生也能理解的。因为一个是比100%少,只能用100%-百分之几,而比多时是大于100%,所以用100%-百分之几。

  那么第二种思路的.价值在哪里?为什么在根据百分数意义求解问题的基础上还要让学生学习先转化的思路。我想可能更多培养学生的一种思考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一种联想的习惯与能力。善于联想是数学学习中一种很重要的基本素养,能根据已知的联想到与已知条件有关的其它结论,这是数学抽象推理的一种重要载体。如果我们从这个层面去思考,那么我们更应该把第二种思路作为重点。

  基于这样的思考,我在例题出现前,先让学生说出百分数的意义,然后再让学生根据已知百分数联想其它百分数,这样的设计应该是有道理的,但实际操作时一定要把握好度,不能过分拖泥带水,不能拔高要求,确保在最佳时间段内解决关键问题。

  同时我想到针对今天的课堂实施情况,下一节练习课我们应该着重解决什么?从理清思路的高度把两种不同的思路进行对比。应该包括:同一种思路内比多比少的对比,像第一种根据百分数的意义求,应该突出百分数意义理解时的一个数相同(都是什么比什么少几或多几),另一个不同(即标准不同,单位1不同),一个是与多的哪个数比,一个是与少的哪个数比。第二种思路转化,同样转化后,一个比1多,一个比1少,所以分别-1与1-。不同思路之间的对比,一个是直接求,一个是先转化再求。通过不同层次的对比,帮助学生进一步清晰思路,完成知识构建。

  以上仅仅是我的一些不太成熟的思考,可能过于偏激,也可能过于理想。感兴趣的老师可以少作浏览,如果对你的课程实施有一些帮助,我就非常满足了。当然最佳的,就是一起参与进来,谈谈你在这个教学时的酸甜苦辣,让我们一同分享教育的智慧与快乐。

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3

  “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是在一年级下册”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是知道两个数,求它们的差,而”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是知道一个数,并知道另一个数比它多几或少几,求另一个数。这两个问题其实是同一类问题间的相互转化,但也是低段孩子学习的难点,需要借助有效的数学策略使孩子学会分析数量关系。教材呈现用画图的方法分析问题,以理解题意,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未曾预想的尴尬!主题图为二年级卫生评比的情况,将此略加改变,变成自己学校卫生评比的主题图,增加学生的班级荣誉感,并引导孩子利用画图的方法进行解决,但是在汇报交流阶段,问题略显得多了点:有的孩子没有一一对应,有的孩子求出问题再画图,有的孩子根本不知如何入手、、、、、、面对如此复杂的情景该怎么办?只能放慢速度,慢慢来!这也让我意识到,运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在一年级并没有给孩子渗透,以至于成为棘手的问题,这个问题必须尽快解决,否则对于更加复杂的解决问题,孩子会无从下手。当务之急是教会孩子画图,以攻破难点!以画得好的孩子为契机在投影上进行展示讲解,望着台下,不时点头的样子,我终于平静了许多。看来他们有少许明白了,这就是一年级知识的延伸,有一一对应,有比多少,再让孩子修改时几乎通过,而且谁与谁同样多的部分孩子分析地很好,受益于一年级对这一难点的.攻破。起起落落孩子对于解题策略的把握终于有了起色,可问题却又无情地来了:果园里有80棵苹果树,梨树比苹果是多14课,果园里有梨树多少课?(要求孩子用圆圈或者三角形代替数进行画图)”老师80太多了,什么时候画完啊?“”对啊,我怎么备课时没有想到呢!“顿时有种不知所措的感觉。设计练习时只想着这是100以内的加减法的解决问题,我就得把数字变大,顺便起到练习的作用,哪曾想到还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像只无头的苍蝇,就用小长方形条代替80吧,说得时候心里不停地打颤,幸好可爱的孩子没并没有异议。伴随着下课铃声地逼近,心跳的异常厉害,匆匆奔出教师,只感觉脸火辣辣的、、、、、、

  这堂课并未在脑海断片,相反蔓延得更深!埋头重读这堂课,重温课堂的一幕幕,懂了又懂了,我怎么这么笨呢?咋那么不会延伸利用教材呢?画图策略并非非得用图形啊,用线段不一样吗?况且线段图和一年级学得大括号的图文式解决问题很相似,这更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迁移,孩子掌握起来就更容易了,而且这样省时省力,对于今后更加复杂解决问题的学习也有很大帮助。随即,总结出了第二种分析此类问题的方法,叫做比多少四部分析法:

  1、谁和谁比(分析时用——标注谁)

  2、比......多还是比......少(用点标注)

  3、谁多谁少(在谁下面标注多或少)

  4、求谁多的还是少的(在谁下面画双横线)

  用这样的分析孩子就能明确多与少的问题了,更有利于孩子对于数量关系的理解。

  唉,为人师,好为人师,最终还得做好用心为人师,潜心读教材,用心读孩子!

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4

  【背景与主题】

  “轻负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是教学改革纵深发展的必然趋势。要实现课堂教学“轻负高效”就要做到精讲精练,透视本质,追求练习的有效性,这也是“以自学为主”课堂教学模式的要求之一。课本中的“做一做”练习是小学数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重要载体。然而,在实践中,有些教师往往挖空心思设计练习,却不屑对课本中的“做一做”练习做精细化的研究,缺少对“做一做”中习题价值的挖掘和拓展,使得练习功能弱化,教材意图不能凸显。事实上,我们只要用“放大镜的眼光”去审视“做一做”中的练习,有效开发习题中蕴藏着的资源,就能将习题的利用价值最大化,将巩固练习教学演绎得精彩纷呈……

  近期我在学校“以自学为主”教学模式全员赛课活动中设计并执教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六(上)百分数应用问题第二课时《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一课,基于以上认识,借助于这一课的教学实践,我想就如何“放大”课本中的练习(例题后的“做一做”)谈点自己的切实感受和体会。

  【案例描述与分析】

  片段一、同素异构:追问——厚实“底蕴”,拓展高度。

  学生独立解答课本中的“做一做”:“小飞家原来每月用水10吨,更换了节水龙头后每月用水约9吨,每月用水比原来节约了百分之几?”并汇报交流后。

  师:现在每月用水比原来节约1吨,也就是原来每月用水比现在……?

  生:多1吨。

  师:现在每月用水比原来节约10%,也就是原来每月用水比现在……?

  生:多10%。

  (教室一片安静)

  师:都同意吗?没有质疑?

  生:不对。

  师:有质疑?解决质疑最好的办法是……

  生:验证。

  师:小飞家原来每月用水10吨,更换了节水龙头后每月用水约9吨,原来每月用水比现在多百分之几?怎么解答?

  (学生解答后反馈交流)

  生1:(10-9)÷9≈0.111=11.1%。

  生2:10÷9≈1.111=111.1%,111.1%-1=11.1%。

  师:现在每月用水比原来节约1吨,也就是原来每月用水比现在多1吨;现在每月用水比原来节约10%,则原来每月用水比现在……?

  生:多11.1%。

  师:为什么第一种说法可以,第二种说法就不对呢?

  生1:第一种说法是具体量在比多比少,是用减法计算,第二种说法是“分率”比多少,是用相差量除以单位“1”的量来求。

  生2:现在每月用水比原来每月用水节约百分之几和原来每月用水比现在多百分之几的单位“1”不同。

  生3:单位“1”不同,除数就不同,结果也不一样。

  ……

  【片段反思】

  练习至少应该关注两个方面,一是练习的素材要简洁,有利于学生快速读懂题目,以达到巩固和内化所学知识,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二是练习的组织要有深度,要通过追问,引领练习走向深入,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然而很多的课堂,练习设计形式多样,素材广泛,很容易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兴趣,但组织练习的过程却过于简单,形如放电影,缺乏深度。

  上述片段中,练习的素材简单,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并没有另辟蹊径,而是利用了教材中的“做一做”,但是又没有止步于课本中的练习,而是通过追问让练习充溢理性,富有深度。片段中通过“现在每月用水比原来节约1吨,也就是原来每月用水比现在……?(多1吨)”和“现在每月用水比原来节约10%,也就是原来每月用水比现在……?(多10%)”引起了学生的质疑,引出了同素异构对比练习:小飞家原来每月用水10吨,更换了节水龙头后每月用水约9吨,原来每月用水比现在多百分之几?学生动笔解答的过程就是一个释疑的过程。通过追问“为什么第一种说法可以,第二种说法就不对呢?”引导学生沟通了“量”与“率”的异和同,突显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应用问题的本质,增加了学生思维的厚度,拓展了学生思维的高度。这样的练习素材相同,问题不同,既巩固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效果更好。

  因此,我认为追问可以将教材中的练习引向深入,拓展练习的价值,让教材中简单的“做一做”,既有模仿巩固的基础性,更有充溢理性思考的深度。

  片段二、同素同构:对比——丰满“血肉”,回归简单。

  师:请大家静静的完成下面两题。

  (1)小飞家原来每月用水10吨,更换了节水龙头后每月节约用水约1吨,每月用水比原来节约了百分之几?

  (2)小飞家更换了节水龙头后每月用水约9吨,比原来每月节约用水约1吨。每月用水比原来节约了百分之几?

  学生独立解决后反馈。

  生1:第(1)题1÷10=0.1=10%。

  生2:第(2)题1÷(9+1)=0.1=10%。

  生3:第(2)题(9+1-9)÷(9+1)=0.1=10%。

  生4:第(2)题已经知道了相差量是1吨,可以直接用1÷(9+1)=0.1=10%。

  师:好,审题很仔细。仔细审题,看清每个条件可以使解题过程更简洁。

  师:仔细观察,上面两个题目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生1:都知道了相差量是1吨。

  生2:都是求每月用水比原来节约了百分之几。

  生3:单位“1”都是原来每月用水吨数。

  生4:答案都是10%。

  师:大家说的都是两个问题的相同点,这两个问题又有什么不同呢?

  生5:第(1)题知道了单位“1”的量,是原来每月用水10吨,第(2)题没有直接告诉单位“1”的量,要先求。

  生6:第(1)题是直接除以10,第(2)题则是除以1与9的和。

  ……

  在上面两个问题的后面再呈现已解决的问题:(3)小飞家原来每月用水10吨,更换了节水龙头后每月用水约9吨,每月用水比原来节约了百分之几?

  师:请再仔细观察,静静思考,第(1)(2)两题和第(3)个问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生1:都是求“每月用水比原来节约了百分之几”。

  生2:单位“1”相同,结果也相同。

  生3: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是用相差量除以单位“1”的量。

  生4:我认为不同的地方是前面两个问题知道了相差量,第(3)题不知道相差量。

  ……

  师:你认为解决这样的百分数应用问题时要注意什么?

  生1:要找准单位“1”,用单位“1”的量作除数。

  生2:要看清楚知道的是什么。

  生3:如果相差量知道了就直接除以单位“1”的量,不知道相差量就要先求相差量,再除以单位“1”的量。

  生4:单位“1”的量没有直接告诉也要先求。

  ……

  【片段反思】

  练习的设计下要保底,上不封顶,所谓保底就是通过练习要能让所有学生都能学有价值的数学,做到基础人人过关;所谓不封顶就是通过练习要能促进不同学生在数学上获得不同发展,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获得更大程度的提升。

  上述片段中,练习的素材相同,问题相同,只是条件表述不同,却充分体现了练习的层次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宽度。第(1)题知道了相差量1吨和单位“1”的量10吨,直接用“1÷10=10%”就解决了问题,可以说是很简单。第(2)题同样知道相差量1吨和相同问题“每月用水比原来节约了百分之几?”,但是没有直接告诉单位“1”的量,要用“1+9”求出单位“1”的量,部分学生却在解答过程中绕了一大圈,教师并没有急于点拨,而是等待学生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简洁方法。通过比较两个问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一步深化了对这类问题本质的理解。并再次通过对三道求“每月用水比原来节约了百分之几?”问题的比较,固化了这类应用问题的本质,即都是用“相差量÷单位“1”的量”,区别只在于条件表述的`不同。这样课本练习更加丰满厚实,同时又易于学生掌握,感觉到练习简单,有效的促进了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形成。

  因此,我认为练习的组织宜在追问中走向深入,宜在比较中走向简单。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信息,及时跟进追问,增加练习的含量,同时要引领学生通过比较,在思维碰撞的过程中把握所学知识的本质,让练习变得更简单。这样简单的练习便会充溢理性,促进学生思维水平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讨论与思考】

  如何吃透教材中的练习?使教材中素材和形式单一的练习“做一做”有深度、有层次性?是我们一线教师的追求。简洁的情境是不是一定就好,简单的练习走向深入再回归简单是不是具有推广的价值,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1、如何“放大”教材中的练习?

  教材中紧跟例题而提供的“做一做”练习往往素材和形式单一,有些素材还会偏离学生的经验,这些都有待教师进行加工处理。怎样才能吃透这样的练习呢?我想关键是把握准教学的重点,围绕教学重点组织练习,深度挖掘练习的价值,通过追问将简单的模仿性练习引向深入,通过比较透视数学本质,让练习回归简单,就能达到形散神聚的效果。

  2、如何把握“放大”的度?

  只要吃透教材,动态组织练习,就能“放大”教材习题,挖掘出教材习题蕴含的价值。如何把握“放大”教材习题的度?我想练习的目的应该是厚实基础,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只要能确保练习保底的实效,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放大”是可以不封顶的,关键是教材习题“放大”后要逐层引导学生思维回归知识的原点。

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5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3页例4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相差的概念,理解和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能够从数量上进行观察和思考的兴趣和习惯,促进学生形成初步的计算意思。

  3、使学生在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当中,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明确“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就是另一个数比这个数少几”。

  教学准备: 例题挂图,小棒。

  设计思路:本课是有关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计算应用的内容,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思维方法的训练,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复习

  第一行:◇◇◇◇◇◇◇◇

  第二行:○○○○○

  ◇ 比 ○ 多( )个。

  ◇ 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跟 ○ ( )的,另一部分是比 ○( )的。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4。

  (1)出示例4挂图,让学生互相说一说图的意思。

  (2)师生共同分析数量关系。

  (3)让学生自己摆小棒,讨论出“小磊比小雪少几朵红花,就是小雪比小磊多几朵红花”的结论。

  (4)列式:12—8=4(朵)

  口答:小磊比小雪少4朵红花。

  (5)再让一位学生看图说一说图意,小组内的学生说一说。

  2、教科书第73页的“做一做”。

  (1)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我们求什么问题?

  (求我比你少几本书,就是求你比我多几本,或你我相差几本。)

  (2)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小结。

  谁能说说例4与例3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

  (例4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例3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

  这两题都是求两个数相差多少,都是用减法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三的第2题。

  2、完成练习十三的第3题。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6

  课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的结构特征、数量关系和分析方法,能正确解答此类应用题.

  2、通过操作、观察和讨论,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选择算法.

  教学难点:

  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用减法计算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同学们,你想当冠军吗?下面我们就做个夹豆比赛的游戏好不好?同桌的两个人一组,看谁能够获胜.

  2.老师记时,学生比赛.(看谁在1分钟内夹的豆多)

  3.比赛结束后,各组汇报比赛结果,老师在表中记录.

  4.教师出示成绩表,问:请同学们观察这几组数据,哪组数据不分胜负?为什么?(他们夹的个数同样多,所以不分胜负.)

  哪组数据可以分出胜负?为什么?(他们夹的个数不同,数量多的获胜)

  5.要知道比赛的结果,就要把每组的.两个数据进行比较.生活中,像这样的问题我们经常会遇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比较两个数大小的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演示课件“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第1步】

  学生看图摆学具:

  问:△的个数和○的个数相比,谁多?(△多)

  △中的哪一部分和○同样多?请你用小棒把△分成两部分.(学生摆小棒)

  继续演示课件“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

  △中和○同样多的部分有几个?(6个)

  继续演示课件“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

  哪部分是△比○多的?(同桌互相指一指,然后找学生到前面来指)

  继续演示课件“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

  学生在自己摆的学具上加手势边说边比△和○的个数.

  (△和○比,△多,我们可以把△看成是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和○同样多的,另一部分是比○多的)

  问:△比○多几个?(4个)请你把结果填在书上.

  2、做一做【继续演示课件“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 】

  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哪种碗的数量多?我们可以把蓝碗看成是哪几部分组成的?

  学生自己看图说一说,然后指名回答.

  老师随学生的回答,继续演示课件“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

  (蓝碗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和花碗同样多的,另一部分是比花碗多的)

  问:蓝碗比花碗多几个?(3个)请你把结果填在书上.

  师:刚才我们是看着图比较出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那么怎样用计算的方法算出这个结果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3、教学例3

  (1)了解题意

  板书:学校里养了12只白兔,7只黑兔.白兔比黑兔多几只?

  学生自己读题,然后指定一名同学读.

  请一位同学说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老师随着贴出12只白兔图(画在两张白纸条上,一张上画7只,另一张上画5只.)和7只黑兔图.两幅图的背面(白色)朝外.

  上面的一张表示12只白兔(在白纸条的左面写上“白兔:”,白纸条的上面画上括号并注明“12只”)

  下面的一张表示7只黑兔(纸条左面写上“黑兔:”纸条下面画上括号并注明“7只”)

  在表示白兔比黑兔多的部分的纸条下面画上括号并注明“多?只”

  (2)分析数量关系并解答

  问:怎样求出白兔比黑兔多几只?

  ※学生小组讨论.

  ※集体交流:怎样解答并说明为什么这样做.

  问:白兔和黑兔比,谁的只数多?(白兔只数多)

  白兔的只数可以看成是哪几部分?(一部分是和黑兔同样多的,另一部分是比黑兔多的)

  黑兔是几只?(“7只”,老师把黑兔的纸条翻过来.)

  白兔的哪部分是和黑兔同样多?(学生来指,老师把7只白兔图翻过来并在7只白兔图的下面写上“和黑兔同样多”)

  哪部分是白兔比黑兔多的?(学生来指)

  要求白兔比黑兔多几只,怎么想?(从12只白兔里面去掉和黑兔同样多的部分,就是白兔比黑兔多的部分,应该用减法计算.)

  怎样列式?

  板书:12-7=5(只)

  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学生看图加手势说明)

  指定一个学生答题,老师板书.

  答:白兔比黑兔多5只.

  老师把表示5只白兔的纸条翻过来,以次验证计算结果正确.

  问:刚才这道题我们是怎样分析的呢?

  学生随老师复述分析过程.

  (从题中可以看出,白兔和黑兔比,白兔的只数多,它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和黑兔同样多的,另一部分是比黑兔多的,从白兔的只数里面去掉和黑兔同样多的部分,就是白兔比黑兔多的部分,用减法计算.)

  (3)质疑

  问: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三、巩固练习

  1、投影出示图片“做一做”.

  学生自己读题(两遍),指定一名学生说已知条件和问题,然后同桌互相分析题中数量关系,最后独立列式解答.

  订正:指定一名学生说答案,集体复述分析过程.

  2、第64页练习十五的第1~3题.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1)公园里有18盆红花,10盆黄花.红花比黄花多几盆?

  (2)王村小学一年级有26个男同学和20个女同学.男同学比女同学多几个?

  (3)一年级展览作业.第一行摆9本,第二行摆12本.第二行比第一行多摆多少本?

  3、计算各组夹豆的个数相差多少.

  出示课前各组夹豆情况统计表

  学生分别计算本组的两个同学夹豆的数量相差多少,然后分别进行汇报.(夹豆多的同学比夹豆少的同学多夹了几个?)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什么问题?板书课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

  解答这样的问题,应该怎样进行分析?

  在老师的提问下,学生回忆分析思路.

  板书设计:

  省略

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7

  教学内容:完成第2~3页练习一第4~8题。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中巩固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问题的思考方法。

  2、进一步明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这两类问题的联系与区别,加深对解决相关问题的基本方法的思考。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如何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还有别的方法吗?

  二、完成练习一第4~8题

  1、完成第4题。

  学生读题后独立解决。

  交流,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解答第(2)题时还有别的方法吗?

  比较这两题有什么不同?

  2、完成第5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组织交流和比较。

  重点把第(2)、(3)题与第(1)题比较。

  3、完成第6题。

  指名学生读题,理解什么是“孵化期”。然后学生独立解答。交流检查正确率,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理解。

  4、完成第7题。

  学生读题,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明确:“巧克力的价钱比奶糖贵百分之几”,就是“巧克力的价钱比奶糖多百分之几。”

  学生解答后交流思考过程。

  5、完成第8题。

  学生独立解答。可以用计算器计算。完成后交流。

  三、读读“你知道吗”

  学生自主阅读。

  交流:读完后你有什么想法?

  思考:为什么不可以说6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幅度比5年提高了0.3%?

  突出单位1不同的两个百分数不能直接相减。

  你还能举些有关百分点和负增长的例子吗?

  四、全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8

  教学内容:课本第33页例题,第34页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33朵红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用“比......多”、“比......少”或“比......大”、“比......小”说一句话。说说谁多谁少?

  二、新授

  1.情境引入:

  同学们摆花片,做游戏,小英(中间的女孩)摆了11个红花片,小华(左边的男孩)想比红红多摆3个,你觉得小华要摆多少个花片?

  (1)请学生动手摆一摆,排一排。

  (2)提问:你觉得小华应该摆多少个红花片?你是怎样摆的?如果用算式,应怎样表示?(板书:11+3=14(个))

  (3)根据算式,说说为什么要用加法来算呢?

  说说算式中11、3、14所表示的意思。

  :要求出小华应摆几个红花片,只要把与小英摆的同样多的朵数加上比小英多摆的3个,就可以求出小华摆的个数,所以当遇到要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时要用加法计算。

  (4)拍手游戏,巩固:

  ①老师拍2下手,学生拍的次数比老师多3下,学生拍多少下?

  ②老师拍6下手,学生拍的次数比老师多2下,学生拍多少下?

  集体练习,每次过后,请学生口头列出相应的算式。

  同座自由练习。

  2.出示例题:小平也和他们一起玩摆花片的游戏,小平想摆的花片比小英摆的少3个。

  (1)提问:你觉得小平应该摆多少个红花片,为什么?分小组讨论,可以用摆学具的方法,也可以用其他的方法。

  (2)汇报小组活动的情况:

  提问:可以怎样用算式表示?[板书:11-3=8(个)]

  为什么要用减法计算?

  :要求小平要摆多少个,只要从小英摆的红花片中去掉比小平多的部分,就是小平摆的'个数,也就是求比11少3的是几,用减法算。

  3.:刚才我们帮助小华和小平算出了他们各摆了多少个红花片。现在请小朋友想一想,这两道题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同学听一听。(小组讨论后派代表发言。)

  4.拍手游戏,巩固:

  (1)老师拍5下手,学生拍的次数比老师少2下,学生拍多少下?

  (2)老师拍9下手,学生拍的次数比老师少6下,学生拍多少下?

  集体练习,每次过后,请学生口头列出相应的算式。

  同座自由练习。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学生看图,完整地口述图意。

  提问:谁走的多?你是怎样知道的?

  (2)学生独立解答,并说说解决的方法以及解题思路。

  (3)提醒,在解决完这个问题之后,一般要在得数的后面写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2.完成想想做做第2、3题。

  学生看题后,口述题意。

  学生列式解答后说说解题思路。

  四、课堂

  今天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解决了关于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弄清谁多谁少,再选择正确的方法来解答。

  五、作业

  想想做做第4题。(竖式计算)

  教学后记:

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列式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2.通过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解决两种数量相差多少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问题与“求另一个数比一个数少几”问题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 课件、红花等磁性教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今天来了这么多老师来听课,你们能表现得好吗?钟老师相信你们会表现得很棒,看,我们班后面的“数学果园”果实累累,这是大家表现好得来的成果。

  师:我们也看看其他班小朋友们的表现,这是书本72页的图,请你翻到这一页。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引导学生观察、提出问题

  师:看这个表,你知道了什么?

  生可能会回答:

  生1:我知道了小雪得了12朵红花,小磊得了8朵,小华得了9朵,小东得了9朵。

  生2:我知道了小雪得的红花最多,有12朵;小磊最少,只有8朵。

  生3:我知道了小华和小东同样多,都得了9朵红花。

  ……

  师:再仔细观察,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可能很多,只要合理、正确的,教师应给予肯定,对于能提出“小雪比小磊多得几朵红花?”的学生应给予表扬。

  出示问题:

  小雪比小磊多得几朵红花? (生齐读一遍)

  2.明确“谁与谁比”、“谁多、谁少”的问题。

  师:这个数学问题告诉了我们谁与谁比(生:小雪与小磊比),谁多、谁少(生:小雪多,小磊少),小雪得了……

  (学生回答后板书“12”),小磊得了……

  (学生回答后板书“8”),要求小雪比小磊多得几朵红花就是求12比8多几,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进一步学习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数学问题。

  出示课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学生齐读一遍。)

  3.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a、让学生用摆学具的方式摆出12朵比8朵多4朵。

  全班交流,请学生演示并陈述摆的过程,最后师结合学生的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实际上就是在大数里面去掉和小数同样多的部分,剩下的就是比小数多的。

  b、引导学生用减法直接算出答案的`解决方法。

  4.巩固“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数学问题的练习——教科书72页的“做一做”。

  师:看,小松鼠也来比一比,下面请同学们先同桌互相说说“谁和谁比”、“谁多、谁少”,然后独立完成填空。

  最后全班交流。

  5.教学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的数学问题。

  a、引导学生提出“小磊比小雪少得几朵红花”的问题。(补充板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

  b、引导学生联系第一问的解题过程去探索第二问的解决方法。

  c、同桌讨论“和第一问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d、集体交流,师明确: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就是另一个数比这个数少几。

  6.巩固“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的数学问题的练习——教科书73页的“做一做”。

  先说说“谁和谁比”、“谁多、谁少”,然后独立完成填空,最后全班交流。

  7.看书质疑。

  8.引导学生从作业评比红花表中再发掘别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数学问题并进行简单的口头解答。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练习十三第1题

  师:“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小芳和小清要代表班参加跳绳比赛,她们正在练习,看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点名回答,课件出示:

  小清比小芳多跳了多少下? 46-40=6(下)

  小芳比小清少跳了多少下? 46-40=6(下)

  求出2个问题以后让学生说一说两者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强化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就是另一个数比这个数少几的规律。

  2. 练习十三第3题

  师:我们看看校园的另一个角落,这两个小朋友正在数花,看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点名回答,课件出示:

  菊花比月季多多少盆? 44-40=4(盆)

  月季比菊花少多少盆? 44-40=4(盆)

  3. 练习十三第11题

  师:小猫看到小朋友们正为“六一”儿童节准备得红红火火的,它们也来比一比,看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同桌互相说说,看谁的问题多。

  最后集体交流。

  4. 游戏——交朋友。

  四、与

  1.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2.说说这节课你们的表现怎么样?老师呢?

  板书设计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

  小雪比小磊多得几朵红花? 小磊比小雪少得几朵红花?

  12比8多几? 8比12少几?

  12—8=4(朵) 12—8=4(朵)

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10

  教材分析

  我上的这堂课,课题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这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100以内的加减法”中的一个内容,安排这个内容,旨在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怎样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生活问题,。

  教学目标

  针对一年级学生知识水平,结合本班学生情况,拟实现以下几个目标: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生活情景摸拟教学,让学生感受到生活数学无处在。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通过摆小棒自主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体会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方法。

  教学难点: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就是要从大数中拿走与小数相同的部分。

  教具准备

  教师:帖着小红花的作业评比栏

  学生:小棒

  教学方法:

  探究法

  教学过程:

  在教学中,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开始上课时,我先出示准备好的写好算式的卡片,让学生看算式进行口算,复习前面学的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的算法,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接着用生活中学生爱与人人比物品多少这一现象谈话引入课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然后板出课题,让学生明确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在教学新课时,用自制的教具——画着小花的作业评比栏,让学生通过观察谁多谁少,怎样看出来的,复习一一对应这一概念,为下一步的`探究后基础。然后让学生找出告诉我们的已知条件,问题各是什么,接着让学生利用小棒按一一对应的摆法摆出小花,进行比较,在学生摆小棒时,到学生中去检查指导,引导学生拿走一一对应的部分,得出多的部分,从而探索出求多几时就是要从多的部分中拿出与少的同样多的部分,剩下的就是多出来的,再让学生说出拿走用什么方法计算,并列式计算出来,强调写上单位,进行口答。

  学生探索出方法后,再用两个习题让学生摆小棒来进行研究,加强对这一算法的掌握与运用。

  最后,对解决这种应用题的方法进行总结,合学生加深印象,牢固掌握。

  总之,整节课本人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习,学会学习。尽管如此,教学中仍会存在不足,望各位老师给予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让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相关文章:

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教学反思04-21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问题教学反思03-22

二年级数学《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教案08-22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教学反思02-06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教学反思(通用7篇)04-21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教学反思(通用18篇)11-03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反思04-07

一个数除以分数说课稿04-21

一个数除以小数教学反思04-06

《一个数除以小数》教学反思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