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四年级语文教案>望洞庭教学设计

望洞庭教学设计

时间:2022-08-07 13:06:51 四年级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望洞庭教学设计

  望洞庭教学设计(一)

望洞庭教学设计

  一、导入揭题

  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前不久大家游了一回九寨沟,感受颇深,并写了非常优美的文章。今天,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有谁知道洞庭湖的?(激情导人)

  2、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的。

  生:洞庭湖位于湖南省的北部,岳阳市附近,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生: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湖中有君山,山上有诸多名胜。

  生:著名诗人范仲淹来到洞庭,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经典之作。 ( 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新课标的要求)

  师:介绍得真不错,咱们一起去看看。

  3、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

  师:你看到了什么景象?

  生:夜晚的洞庭湖,天空、明月、湖水……

  师:你能用上一些词来形容看到的景物吗?

  生:月明星稀、风清月朗、风月无边、皓月当空……

  4、师送一组词,卡片出示: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胧胧、宁静和谐。(加强积累)

  5、引出课题

  师: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美诗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听,他正在吟诵呢!

  多媒体出示诗和配乐朗诵。(没有条件的可配乐教师示范朗诵)

  二、精读会意

  1、自读全诗,明要求。

  读准字音,读不准的生字看生字表,读通诗句。

  2、检查自学效果,正音:洞dòng、潭tán、螺luó、磨mó

  3、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些字或那些词,来说一说。

  (一)教学“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生:我理解了“湖光秋月两相和”。(多媒体或黑板出示)

  相:相互。和:和谐、协调。湖光:湖水的光。

  秋月:可以看出时间是秋天的晚上。

  师:你理解得真不错。

  生:我理解“两相和”:湖水和月光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

  生:这句诗的意思是: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

  生:我理解了“潭面无风镜未磨”(多媒体出示)

  潭面:是指洞庭湖面。未:没有。磨:磨拭。

  镜未磨:指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师:没有磨拭过的铜镜给人怎样的感觉?

  生:朦朦胧胧、模模糊糊。

  生:我理解这句诗意: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师:诗中把什么比作什么?

  生:把(潭面)比作(没有磨拭过的铜镜)。(比喻句要注意)

  师:谁能美美地把这两句诗读好?(给生配乐)

  湖光/ 秋月/ 两相和,

  潭面/ 无风/ 镜未磨。(注意诗的节奏)

  (二)教学“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多媒体出示)

  生:遥望:远望。

  师:点题,可以看出诗人离洞庭湖有一段距离,所以诗的题目是《望洞庭》。

  生:山水色:山就是指君山,这句诗的意思是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就像“白银盘里一青螺”。

  师(出示实物:白银盘和一个青螺):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白银盘里放着个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师:请你与画中的景象比一比,象吗?

  生:真美,把月夜下洞庭的山水变成了一个精美绝伦的工艺品。

  师:这句诗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生: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

  请生读好这两句诗。

  遥望/ 洞庭/ 山水色,

  白银/ 盘里/ 一青螺。(注意诗的节奏)

  师:这首诗意境很美,谁能美美地把它吟诵并背诵。

  师:闭上眼睛,听配乐朗诵,你能想象出这样的景色吗?用上一两个形容词来说一说。

  生:秋天的一个夜晚,我和刘禹锡登山岳阳楼,遥望洞庭湖,银色的月光洒在水平如镜的湖面上,月光如水水如天,朦胧中那君山就象是白银盘里的一个青螺,十分惹人喜爱。在这个宁静和谐的夜晚,我和刘禹锡依依话别。

  生:月明星稀的夜晚,我漫步在洞庭湖边,那柔和的月色和湖水融合在一起,整个湖面像笼罩着一层薄纱。朦胧中,那君山就像一个放在白银盘里的青螺,我被这迷人的景色陶醉了。

  生:……

  三、总结:同学们,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观光旅游的人很多,你们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阳市边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阳楼,好好地领略一下祖国的锦绣风光。

  四、作业:

  1、用钢笔描红。

  2、想象《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

  望洞庭教学设计(二)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

  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本课题《望洞庭》一诗所描绘的景色。

  4、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1、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本课题《望洞庭》一诗所描绘的景色。

  2、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揭题

  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前不久大家游了一回九寨沟,感受颇深,并写了非常优美的文章。今天,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有谁知道洞庭湖的?

  2、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的。

  生:洞庭湖位于湖南省的北部,岳阳市附近,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生: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湖中有君山,山上有诸多名胜。

  生:著名诗人范仲淹来到洞庭,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经典之作。

  师:介绍得真不错,咱们一起去看看。

  3、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

  师:你看到了什么景象?

  生:夜晚的洞庭湖,天空、明月、湖水……

  师:你能用上一些词来形容看到的景物吗?

  生:月明星稀、风清月朗、风月无边、皓月当空……

  4、师送一组词,卡片出示: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胧胧、宁静和谐。

  5、引出课题

  师: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美诗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听,他正在吟诵呢!

  多媒体出示诗和配乐朗诵。

  二、精读会意

  1、自读全诗,明要求。

  读准字音,读不准的生字看生字表,读通诗句。

  2、检查自学效果,正音:洞dòng、潭tán、螺luó、磨mó

  3、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些字或那些词,来说一说。

  (一)教学“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生:我理解了“湖光秋月两相和”。(多媒体出示)

  相:相互。和:和谐、协调。湖光:湖水的光。

  秋月:可以看出时间是秋天的晚上。

  师:你理解得真不错。

  生:我理解“两相和”:湖水和月光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

  生:这句诗的意思是: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

  生:我理解了“潭面无风镜未磨”(多媒体出示)

  潭面:是指洞庭湖面。未:没有。磨:磨拭。

  镜未磨:指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师:没有磨拭过的铜镜给人怎样的感觉?

  生:朦朦胧胧、模模糊糊。

  生:我理解这句诗意: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师:诗中把什么比作什么?

  生:把(潭面)比作(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师:谁能美美地把这两句诗读好?(给生配乐)

  湖光/ 秋月/ 两相和,

  潭面/ 无风/ 镜未磨。

  (二)教学“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多媒体出示)

  生:遥望:远望。

  师:点题,可以看出诗人离洞庭湖有一段距离,所以诗的题目是《望洞庭》。

  生:山水色:山就是指君山,这句诗的意思是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就像“白银盘里一青螺”。

  师(出示实物:白银盘和一个青螺):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白银盘里放着个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师:请你与画中的景象比一比,象吗?

  生:真美,把月夜下洞庭的山水变成了一个精美绝伦的工艺品。

  师:这句诗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生: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

  请生读好这两句诗。

  遥望/ 洞庭/ 山水色,

  白银/ 盘里/ 一青螺。

  师:这首诗意境很美,谁能美美地把它吟诵并背诵。

  师:闭上眼睛,听配乐朗诵,你能想象出这样的景色吗?用上一两个形容词来说一说。

  生:秋天的一个夜晚,我和刘禹锡登山岳阳楼,遥望洞庭湖,银色的月光洒在水平如镜的湖面上,月光如水水如天,朦胧中那君山就象是白银盘里的一个青螺,十分惹人喜爱。在这个宁静和谐的夜晚,我和刘禹锡依依话别。

  生:月明星稀的夜晚,我漫步在洞庭湖边,那柔和的月色和湖水融合在一起,整个湖面像笼罩着一层薄纱。朦胧中,那君山就像一个放在白银盘里的青螺,我被这迷人的景色陶醉了。

  生:……

  三、总结:同学们,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观光旅游的人很多,你们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阳市边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阳楼,好好地领略一下祖国的锦绣风光。

  四、作业 :

  1、用钢笔描红。

  2、想象《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

  板书设计:

  望洞庭

  洞庭湖 铜镜、白银盘

  君  山 一青螺

  【教学反思】

  《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看到洞庭湖的美景时有感而发。诗人描写真实,生动、具体,把湖光和月亮浑然一体的和谐、宁静比作镜子,把君山比作青螺,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学生通过学诗看课件图片,体会诗人所描写的意境,学起来很有兴趣。我在教学这首古诗时就打破了传统的逐字逐词逐句牵引,而后串诗意的串讲式的教学模式,充分还给学生独立思考、发挥想象的空间。因此,在上课时,我紧紧围绕以学定教的原则设计教学环节,从学生已知入手,探讨未知。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全程参与。在教学中,适时地安排自学环节,鼓励学生利用工具书查解字词,给学生创建自读自悟的机会。在交流自学成果的过程中,变单纯的“师教生”为“生生互学”“生生互补”,变僵硬的教师灌输为学生间的自我启迪,从而充分地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悟,自得。教学效果不错。

  之后,我引导学生观看书上的插图,再结合诗句说一说诗中所描写的景色,想象诗句中没有提到的内容,然后让他们把这首诗改写成一篇写景的记叙文。因为在学习的时候比较感兴趣,所以很多同学想象丰富,写得很优美,想象丰富。但依然有一小部分语文基础较差的学生说得较空洞,写得很不连贯。这是目前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

  望洞庭教学设计(三)

  教材简析:本文是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古诗词三首的第二首古诗。诗人以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秋月湖光图。本单元的主题是;走进祖国的万水千山。选编本文的目的是:一是使学生通过对诗词的诵读和欣赏,感受南方自然风光之美;二是体验诗人的思想感情;三是积累古诗名句,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增加文化积淀。

  依据文本特点和单元主题、选编目的,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

  3、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依据学生对古诗文学习的已有知识基础、文本特点和教材选编意图,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熟读并背诵古诗,理解诗句含义;难点是:想象诗句描写的景色,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方法:引导诵读,引导探究法

  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行为,教师的一切活动都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引导者,所以,我采用的方法是引导法:引导学生诵读领悟诗句的美景,引导学生探究诗句的含义。

  学习方法:诵读领悟,合作探究

  阅读教学要以读为主,要重视朗读训练,所以我引导学生主要运用读的方法来理解诗句和诗文,运用读、思、议相结合的方法,经历“初读通顺——读出节奏——细读明白——熟读积累”的过程,采用合作交流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

  本首诗我采用一个课时完成。

  [教学过程]

  一、激趣谈话解课题

  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今天和大家一起去看一看八百里洞庭的美景。有谁知道洞庭湖的?(处理生字:庭)

  2、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的。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的北部,岳阳市附近,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湖中有君山,山上有诸多名胜。著名诗人范仲淹来到洞庭,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经典之作。

  3、揭题:介绍得真不错,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美诗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今天,我们来学习刘禹锡的一首《望洞庭》。

  从课题的“望”字,你能捕捉到什么信息?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新课标的要求,所以我开课之处首先让学生交流关于洞庭湖的一些知识,旨在通过交流的过程,让学生在整体上对洞庭湖有一个感知,经历由已知到未知的过程,并起到引题与解题的目的。)

  二、初读课文读通顺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读出节奏。

  2、检查朗读情况,适时处理生字词:多音字:和,磨。生字的书写:潭,螺。

  3、范读,读出平仄。师示范读。并介绍一二声为平,三四声为仄,平音读长,仄音读短。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有两个内容,一是训练学生对文本的朗读能力,通过两个层次的读,一是正确,二读通顺,三读出韵脚,完成对文本的初步感知。朗读是学习古诗文的必要方法,理解词意也是建立在感知文本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两个层次的朗读足以使学生对文本有了初步的了解。二是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识字写字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和重点,它贯穿整个小学阶段,文本中出现的生字也要随文学习,所以,安排识字写字也是语文基础性的直接体现。)

  三、细读诗句读明白

  1、结合插图和诗文,你能说出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吗?(湖光、秋月、湖面、君山、)?

  2、你能用上一些四字词语来形容看到的景物吗?

  月明星稀、风清月朗、风月无边、皓月当空……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胧胧、宁静和谐。(加强积累)    3、再读诗句,边读边和同桌讨论这些诗句的意思,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问问同学或者老师。

  4、合作交流,理解诗句。

  湖光秋月两相和

  (相:相互。和:和谐、协调。湖光:湖水的光。秋月:可以看出时间是秋天的晚上。)

  湖水和月光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

  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

  潭面无风镜未磨(潭面:是指洞庭湖面。未:没有。磨:磨拭。镜未磨:指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师:有磨拭过的铜镜给人怎样的感觉?(朦朦胧胧、模模糊糊。)

  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师:诗中把什么比作什么?(把潭面比作没有磨拭过的铜镜。(比喻句要注意)

  师:谁能美美地把这两句诗读好?(读出平仄和感情)

  湖光/ 秋月/ 两相和,

  潭面/ 无风/ 镜未磨。(注意诗的节奏)

  遥望洞庭山水色,(:遥望:远望。)

  师:点题,可以看出诗人离洞庭湖有一段距离,所以诗的题目是《望洞庭》。

  山水色:山就是指君山,这句诗的意思是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就像“白银盘里一青螺”。

  白银盘里一青螺”。

  师(出示实物:白纸和绿粉笔头):你看到了什么?请你与画中的景象比一比,象吗?

  师:这句诗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

  请带着你的理解和感情读好这两句诗。

  遥望/ 洞庭/ 山水色,

  白银/ 盘里/ 一青螺。(注意诗的平仄)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有三步,一是让学生在通读的基础上,结合文中插图,说出诗中描写的景物,并尝试用学过的词语来描写这些景物,给学生一个整体的意境,为下文理解两个比喻句做好铺垫,第二步是让学校合作学习,自读自悟,试着理解诗句意思。在学生合作时,教师随时关注学生合作的进程,帮助他们解决疑难,使学生感到学得轻松。第三步是交流理解词语的意思。在交流理解环节中,我将理解词句与领悟意境融合在一起,从中感知诗意,体会诗中描写的美景。)

  四、熟读诗句强积累

  1、如果你就是刘禹锡,在一个秋月高照的夜晚,登临岳阳楼,你会看到怎样的景色?(请用诗句告诉大家。)

  2、如果你就是刘禹锡,在一个月明星稀的秋夜,漫步在洞庭湖边,看到皓月当空,月光如水,波光粼粼,水平如镜,朦朦胧胧,宁静和谐,你会是怎样的心情?请带着这样的心情,朗读诗句。

  3、这首诗意境很美,请同学们美美地吟诵并试着背诵。

  4、检查背诵情况。指名背,齐背。

  总结:同学们,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观光旅游的人很多,你们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阳市边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阳楼,好好地领略一下祖国的锦绣风光。

  设计意图:本环节我设计有三步,一是创设情境,用我心作你心,引导学生将自己当作作者,入情入境的诵读;二是在诵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尝试背诵并检查。第三步是我通过结束语,激发学生对洞庭湖的兴趣,激发学生有实地欣赏游览的想法,从而落实单元训练主题:走进祖国的万水千山。

【望洞庭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望洞庭》解读小设计08-20

望洞庭教学反思08-25

《望洞庭》教学反思07-06

《望洞庭》08-15

望洞庭作文04-18

《望洞庭》教学反思15篇03-18

《望洞庭》教学反思(15篇)04-01

望洞庭教学反思15篇08-16

《望洞庭》教学反思(精选24篇)11-25

《望洞庭》的教学反思(通用3篇)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