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案

时间:2022-08-22 06:15:00 高中生物教案 我要投稿

有关高中生物教案范文10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中生物教案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高中生物教案范文10篇

高中生物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知识】: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和致癌因子

  【技能】:讨论恶性肿瘤的防治选择健康的生活

  二、教学重点:

  重点——癌细胞的主要特征;难点——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区别。

  三、教学用具

  PPT幻灯片、癌症及其治疗的记录片

  四、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关于致癌因子的信息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及癌细胞的.特征

  提问学生,设置情景:如果你被告知患有癌症,你会怎么想,怎么做?你在媒体上看到哪里物质、行为具有致癌/诱癌作用,你会怎么做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应变由人们对癌症的恐惧,设问:什么是癌症呢?讲述癌细胞的概念、主要特征。展示一些癌细胞的图片,与正常细胞进行比较。

  进入情境,回答问题

  (二)致癌因子

  先让学生列举自己了解的致癌物质,再对学生的发言进行归纳,致癌因子的种类。补充遗传因素,遗传因素也是在外部条件诱发下产生癌细胞的。

  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相互作用,适当补充癌症发展的过程。

  根据生活经验,列举致癌物质

  (三)癌症的防止

  介绍一些生活中避免接触致癌因子的做法。让学生说说了解到的哪些癌症的治疗方法,然后介绍现代医学治疗癌症的方法,展望未来可能采取的治疗手段。

  说出自己了解的癌症治疗方法。

  (四)练习

高中生物教案 篇2

  【学海导航】

  1.知识方面

  (1)举例说明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2)熟练制作临时装片和操作显微观察。

  2.能力方面

  (1)尝试从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2)学习进行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1)参与课堂讨论与交流。

  (2)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基础整理】

  一、被动运输:

  1.概念:物质进出细胞,

  的扩散。

  2.类型

  (1)自由扩散

  ①特点:物质通过简单 进出细胞。

  ②实例:水、 、 、 、乙醇、苯等。

  (2)协助扩散

  ①特点: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

  的扩散。

  ②实例:葡萄糖进入 。

  二、主动运输

  1.运输方向:由 一侧运输到 一侧。

  2.所需条件

  (1)需要细胞膜上相应 的协助。

  (2)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 。

  3.意义:保证了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 ,排出 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三、列表比较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与主动运输的区别: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被动运输 主动运输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运输方向 ___浓度

  →___浓度 ___浓度→___浓度 ___浓度→

  ___浓度

  是否需要载体

  是否消耗能量

  代表例子 氧气、CO2、水、

  甘油、乙醇等 葡萄糖通过红细胞 葡萄糖、氨基酸通过小肠上皮细胞膜;离子通过细胞膜等

  补充:大分子的跨膜运输

  1. :物质以囊泡包裹的形式通过细胞膜,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的过程。如人体的白细胞能吞噬入侵的细菌,细胞啐片及衰老的红细胞等。

  2. :物质以囊泡的形式通过细胞膜,从细胞内排到细胞外的过程。如分泌蛋白的分泌等。

  3.实现胞吞和胞吐依赖于细胞膜具有 ,这一生命活动过程所需的ATP主要通过细胞内线粒体进行的有氧呼吸提供。

  【跟踪训练】

  1.下列跨膜运输的生理活动,属于主动运输的是( )

  A.酒精进入胃黏膜细胞

  B.二氧化碳由静脉血进入肺泡内

  C.原尿中的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 D.水分子出入细胞

  2.水稻吸收Si4+多,番茄吸收Ca2+多,原因是()

  A.土壤中Si4+和Ca2+的多少

  B.细胞液中Si4+和Ca2+的多少

  C.细胞提供的能量多少

  D.细胞膜上载体种类和数量不同

  3.大肠杆菌在生长时,细胞内钾离子的质量分数是培养液的3000倍。如果在培养液中加入不影响细胞呼吸作用的药物,大肠杆菌细胞内钾离子的量分数立即下降,这种药物的作用是( )

  A.破坏了线粒体的`结构

  B.抑制了细胞内呼吸酶的活性

  C.破坏了细胞内的遗传物质 D.抑制了细胞膜上载体的活性

  4.若用呼吸酶抑制剂处理小肠绒毛上皮,则会明显影响其细胞吸收的物质是( )

  A.氧气 B.脂肪酸、水

  C.葡萄糖、水 D.钾离子、氨基酸

  5.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的相同点是 ( )

  A.都需要消耗ATPB.都顺浓度梯度进行

  C.都需要借助载体 D.都能按生命活动需要吸收物质

  6.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能量,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这两种物质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是( )

  A.胞吞、主动运输

  B.主动运输、主动运输

  C.被动运输、主动运输

  D.主动运输、被动运输

  7.下列关于主动运输意义的论述,不合理的是()

  A.使细胞吸收营养物质和排出废物时摆

  脱了浓度的限制

  B.使细胞可以主动地选择吸收营养物质和排出废物。

  C.使细胞吸收所有营养物质大大加快

  D.主动运输对于活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意义。

  8.图A、B、C表示的是物质运输的三种方式,

  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图A是自由扩散

  B.图B运输速度的限制因素是能量

  C.图C是主动运输

  D.图C细胞内物质浓度不断升高,说明该物质进行逆浓度运输

  9.在哺乳动物体内,葡萄糖进出红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为 ( )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被动运输 D.主动运输

  10.下列物质出入细胞膜的方式中需要载体的是

  A.水分子进入根毛细胞 B.O2进入肺泡

  C.K+ 被吸收进入小肠绒毛 D.CO2进入毛细血管

  11.对于以主动运输方式进入细胞的物质来说,下列哪一项是该物质进入细胞的必要条件:

  A.必须是动物细胞

  B.细胞必须提供能量

  C.细胞的该物质的浓度一定比细胞内高

  D.细胞必须有大液泡

  12.轮藻细胞中的钾离子浓度是它生存的水环境的63倍,这与轮藻细胞的哪种结构或生理作用是无关的 ( )

  A.细胞膜上的载体 B.细胞质中的线粒体

  C. 细胞膜的被动运输

  D. 细胞膜的主动运输

  13.下列物质进出细胞的过程与线粒体密切相关的是( )

  ①酒精被胃黏膜吸收 ②细胞与内环境进行气体交换 ③肾小管壁上皮细胞吸收原尿中的Na+ ④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4.下列物质中以相同方式通过细胞膜的是( )

  A.甘油和二氧化碳 B.氨离子和水

  C.氨基酸和水 D.葡萄糖和糖元

  15.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中,自由扩散区别于协助扩散的是( )

  A.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

  B.需要载体

  C.由低浓度向高浓度扩散

  D.不需要载体

  16.小肠上皮细胞含有大量的线粒体,与这一结构特征相适应的细胞膜功能( )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渗透作用

  17.透析型人工肾起关键作用的是人工合成的血液透析膜,其作用是能把病人血液中的代谢废物透析掉,这是模拟了生物膜的( )

  A.流动性特点 B.选择功能

  C.选择透过功能 D.主动运输

  18.若对离体的心肌细胞施用某种毒素,可使心肌细胞对Ca2+吸收量明显减少,而对K+吸收则不受影响。这种毒素的作用是( )

  A.抑制呼吸酶的活性 B.抑制Ca2+载体的活动

  C.改变了细胞膜的结构 D.改变了细胞膜两侧的Ca2+浓度

  19.在法囊藻的细胞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的分析表明,细胞液中的成分很不相同,如图所示,阴影部分代表法囊藻的离子浓度,未涂阴影部分代表海水中的离子的浓度。

  (1)K+和Cl-在细胞内积累,而Na+等在细胞液中的含量低于海水中的含量,这表明

  。

  (2)K+和Cl-进入细胞的转运方向是 ,这种吸收方式叫 ,这种吸收需要的两个基本条件是 和 。

  (3)Na+和Ca+进入细胞的转运方向是 ,它们的吸收方式属于 。

  (4)法囊藻细胞液中各种离子浓度与海水中各种离子浓度不成比例,其结构基础是 。

  20.物质进入细胞都要穿过细胞膜,不同物质穿过细胞膜的方式不同。如图所示,为一定范围内,细胞膜外物质进入细胞膜内的三种不同情况。

  (1)据图指出A、B、C所示物质运输方式:A是 ,B是 ,C是 。

  (2)上述三种运输方式中,哪一种加入呼吸酶抑制剂后曲线会发生变化?为什么?

  (3)乙醇、CO2和氨基酸进入细胞的方式分别是 、 、 。

  21.下图是物质出入细胞的三种方式的模式图(黑点代表物质分子),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与甲相比,丙方式的不同之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丙相比,乙方式的不同之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于活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物质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

  22.人工膜(在特定条件下人工形成的磷脂双分子层如下图)常被用于膜的透性的研究。科学家用人工膜实验发现:K+很不容易透过,如果在人工膜上加少量的缬氨霉素(一种短肽),K+便可以通过膜,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

  (1)缬氨霉素在此处的功能相当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Na+做同样的实验,缬氨霉素不能协助Na+通过膜,说明:_______________。

  (3)K+能够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将若干细胞放入不同浓度的K+溶液中,l小时后,分别测量这些细胞内K+的浓度,并据此做出曲线图(图5),K+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_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从A点开始,细胞内的K+浓度不再增加,原因是K+的运输与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有关。

  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基础整理】

  一、1. 顺浓度梯度2.(1)①扩散作用

  ②氧气、CO2、甘油、

  (2)①载体蛋白 ②红细胞

  二、主动运输

  1.低浓度 高浓度

  2.(1)载体蛋白 (2)能量

  3.营养物质,代谢废物

  三、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被动运输 主动运输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运输方向 高浓度→低浓度 高浓度→低浓度 低浓度→

  高浓度

  是否需要载体 否 是 是

  是否消耗能量 否 否 是

  代表例子 氧气、CO2、水、

  甘油、乙醇等 葡萄糖通过红细胞 葡萄糖、氨基酸通过小肠上皮细胞膜;离子通过细胞膜等

  补充: 1.胞吞 2.胞吐3.一定的流动性

  【跟踪训练】

  1.C 2.D 3.D 4.D 5.C 6.A

  7.C 8.B 9.B 10.C 11.B 12.C

  13.B 14.A 15.B 16.C 17.C 18.B

  19.(1)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2)从低浓度到高浓度 主动运输 载体 能量 (3)从高浓度到低浓度 主动运输

  (4)细胞膜的载体种类和数量不同

  20. (1)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2)主动运输(C),因为主动运输需细胞呼吸提供能量

  (3)自由扩散 自由扩散 主动运输

  21.(1)需要载体 (2)需要消耗能量

  (3)主动运输(乙)

  22.(1)K+的载体

  (2)缬氨霉素不能作为Na+的载体

  (3)主动运输 离子由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

高中生物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

  2、关注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3、尝试解释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三、课时安排2

  四、教学过程

  1、〔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老师提示。

  〔生答师提示〕1、提示:血浆生化指标指的是血浆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其中包括机体多种代谢产物的含量。健康机体的生化指标一般都处于正常范围内。当机体某项生理功能出现障碍时,势必影响其代谢产物的含量,因此血浆的生化指标可以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并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 例如,正常情况下,转氨酶主要分布在各种组织的细胞内,以心脏和肝脏的活性最高,在血浆中的活性很低。当某种原因使细胞膜通透性增高时,或因组织坏死细胞破裂后,可有大量转氨酶进入血浆,引起血浆中转氨酶活性升高。

  2、提示:这说明(1)内环境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内环境的稳定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 (2)不同个体存在一定差异。

  3、提示:(1)肌酐含量超标,肌酐是有毒的代谢废物,积累过多会影响健康。这表明肾脏的排泄功能有障碍。 (2)葡萄糖含量超标,血糖含量过高可并发酮症酸中毒、糖尿病的心血管合并症等。 (3)甘油三脂超标,可引起高脂血症,易并发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

  〔问题〕以 “本节聚焦”的问题,再次提起学生的思考。

  〔板书〕

  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Homeostasis: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学生互动〕学生思考与讨论,师提示。

  1、提示:绝大多数人都有过发高烧的经历,可以让同学先谈谈自己发高烧时的感受。

  正常的体温是体内细胞进行各种生化反应最适宜的温度。在发高烧的状态下,由于内环境发生一系列变化,导致体内的各种反应出现紊乱,于是机体功能发生异常。发热时的主要症状大部分集中在中枢神经系统,病人感觉不适、头疼、头晕、嗜睡等,同时常有食欲不振、厌食、恶心的表现。发热时机体处于一种明显的分解代谢过旺的状态,持续高热必定引起器官的功能负荷加重,有可能诱发器官功能不全或引起组织损伤。孕妇发热可能导致胎儿发育障碍,是一个重要的致畸因子。对于6个月至4岁的幼儿来说,持续高热容易发生惊厥,相当数量的患儿由此造成脑损伤,如智力落后,甚至癫痫,因此应注意及时采用物理方法或服用药物来退烧降温。

  2、提示:内环境渗透压会变小。当内环境渗透压变小时,内环境中的水将较多地通过渗透作用进入细胞内,造成细胞吸水肿胀,进一步导致细胞代谢和功能紊乱。严重时会出现疲倦、周身不适、表情淡漠、恶心、食欲减退、皮下组织肿胀等症状。

  3、提示:因为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压和氧分压低,易造成体内缺氧。这说明外界环境的变化势必影响内环境的稳态。若外界环境变化不甚剧烈,并且机体代偿机制良好,内环境的波动较小,仍能维持稳态;若外界环境变化剧烈,机体代偿机制不好,内环境稳态将受到破坏,就会影响身体健康。

  〔社会联系〕生思考,师提示。

  〔讲解〕夏天时,空调房间与室外的温差较大,如果经常进出空调房间,就会出现咳嗽、头痛、流鼻涕等感冒症状。如果在温度较低的空调房间呆的时间过长,就会引起关节酸痛或颈僵背硬、腰沉臀重、肢痛足麻、头晕脑胀等。如果呆得太久,由于空气不好,容易使人头晕目眩。这些症状就是空调综合征,俗称空调病。空调病的主要表现为:感冒、过敏、风湿痛、黏膜干燥、紧张、烦躁、注意力难以集中、头痛,等等。据分析,空调对人的影响主要在于:空调风使人体表面水分蒸发量加大,毛孔收缩,不能正常排汗,也会引起内分泌的紊乱;空调房间里,气流方向经常变换,气流速度增加,空气热量不断变动等因素干扰了人体的嗅觉,削弱了人体对空气中病菌、过敏原和异味的反应;房间内湿度太低,会对眼、鼻等处的黏膜产生不利作用,导致黏膜病;室内空气与外界几乎隔绝,干燥而又温度适宜,空气中有害细菌含量快速上升。

  〔板书〕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活的必要条件。

  〔实验并讨论〕生看或做实验,思考,师提示。

  1、生物材料加入HCl或NaOH后pH的变化更像缓冲液。

  2、提示:缓冲液加入少量酸碱后,pH变化不明显。原因是磷酸缓冲液中含有NaH2PO4/Na2HPO4,其中NaH2PO4溶液呈酸性,当加入少量NaOH时,可以中和OH-;Na2HPO4溶液呈碱性,当加入少量HCl时,可以中和H+。水溶液则不同,因而加入酸碱后,pH变化明显。

  3、提示:生物材料中含有缓冲对NaH2PO4/Na2HPO4、H2CO3/NaHCO3等,它们能够对酸碱度的变化起缓冲作用。此外,机体还可以通过对生理活动进行调节来维持pH稳定。例如,当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中会产生大量的乳酸和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可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是一种弱酸,可以分解成C02和水。血液中的C02增多会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运动增强,增加通气量,从而将C02排出体外,所以对血液的pH影响不大。当乳酸钠进入血液后,与血液中的碳酸发生作用,形成碳酸氢盐,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排出。这样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以及机体的调节作用,可以使血液的酸碱度维持相对稳定。

  【关于人体血液pH值缓冲作用原理】

  人体血液不会因为进入少量酸性和碱性的物质而使其pH值超出7.35~7.45之间,原因是血液中含有缓冲物质,如H2C03/NaHCO3、NaH2PO4/Na2HPO4等。在此结合有关生化知识对H2C03/NaHCO3在维持血液 pH值稳态中所起的作用加以说明。

  它们的电离如下:H2C03一→H+ + HC03- (1) (双向,可逆);NaHC03一→Na++ HC03- (2);由于(2)式完全电离,有大量的HC03- 存在,对(1)式电离产生同离子效应,使HC03-和H+ 结合成H2C03 ,也就是说(2)式的结果抑制了(1)式H2C03的电离,因此血液中存在大量的H2C03和HC03- ,而H+浓度很小。

  当血液中进入少量酸(例如乳酸、磷酸等)时,由于血液中存在大量HC03-,能和进入的酸中的H+结合成电离度很小的H2C03,使血液中氢离子浓度几乎没有升高,因此血液pH值并不明显降低。

  当血液中进入少量碱时,此时血液中的H+与进入碱中的OH- 结合成难电离的H20,当血液中的H+稍有降低时,血液中存在的H2C03,就立即电离出H+来补充血液中减少的H+,使血液pH值并不明显升高。

  正是因为H2C03和HC03- 的大量存在才会使血液的pH值不会因为少量碱、酸的`进入而造成明显升降。

  〔小结〕略(黑体字部分)。

  〔作业〕练习一二题。

  1.D。 2.C。 3.D。

  4.提示:因为人体各种生命活动是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细胞代谢本质上是细胞内各种生化反应的总和。内环境为这些生化反应的进行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条件。当内环境稳态保持正常时,细胞的代谢活动能正常进行;当内环境稳态失调时,细胞代谢活动就会受影响。因此内环境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拓展题

  提示:当动物进食高浓度的糖溶液后,大量的葡萄糖被吸收进入血液,导致血糖浓度暂时升高。血糖浓度的升高会刺激机体加速分泌胰岛素,同时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在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共同调节下,血糖浓度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具体调节机制可参考第2章有关血糖平衡调节的内容。

  自我检测的答案和提示

  一、概念检测

  1、判断

  (1)×;(2)√;(3)×;(4)√。

  2、选择

  (1)D;(2)D;(3)D。

  3、画概念图

  略

  二、知识迁移

  (1)水是良好的溶剂,为各种生化反应提供溶液环境;水是体内物质运输的载体;水在体温调节方面有作用;水是某些生化反应的反应物;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等。

  (2)说明健康的人体具有维持体内水平衡的能力。

  三、技能应用

  (1)否。

  (2)血液中的糖分既可来源于食物中的糖类物质,也可来源于其他物质在体内的转化。

  四、思维拓展

  提示:航天器和航天服中的生命保障系统,主要由氧源(气瓶)和供气调压组件、水升华器和水冷却循环装置、空气净化组件、通风组件、通信设备、应急供氧分系统、控制组件和电源、报警分系统、遥测分系统等组成。它能够为航天员提供呼吸用氧,并控制服装内的压力和温度,清除航天服内C02、臭味、湿气和微量污染等。这套生命保障系统与压力服(给宇航员提供正常大气压)一起,在人体周围创造适宜人生存和工作的微型气候环境,有利于宇航员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

高中生物教案 篇4

  一、细胞核

  1.细胞核的存在

  除了维管植物的筛管细胞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外,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

  2.细胞核的结构

  (1)核膜: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上有核孔是D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出入细胞核的通道。

  (2)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3)核仁:由染色体片段构成,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4)核基质。

  3.染色质和染色体之间的关系

  染色质是粗或细的丝状物,细胞分裂时,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两者是同种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形式。

  4.细胞核的功能

  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趣味思考:把变形虫的细胞核和细胞质分离,然后单独培养,结果都不能成活;把另一种变形虫的细胞核移植到该变形虫的去核的细胞质中,继续培养,变形虫能够分裂增殖,说明了什么?

  提示:说明细胞必须保持完整性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也说明了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二、原核细胞

  1.原核细胞结构

  (1)拟核: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也没有染色体,但有一个环状DNA分子,位于无明显边界的区域——拟核。

  (2)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没有真核细胞中的其他复杂细胞器。

  (3)细胞壁:由肽聚糖组成,起着保护并维持细胞形状的作用。

  (4)其他:荚膜、鞭毛。

  2.种类:细菌、蓝藻(蓝细菌)等。

  3.生理:能进行细胞呼吸,细胞膜是细胞呼吸的场所;蓝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场所是细胞膜内折叠,上面有光合色素。

  核心解读

  1.分析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

  染色质是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其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种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不同时期”指细胞分裂间期、细胞分裂期或不再进行分裂的细胞所处的时期。其关系可归纳如下:

  特别提醒

  染色质是遗传物质DNA的主要载体,它只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在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线粒体、叶绿体内)遗传物质仅单独以DNA分子的形式存在,没有蛋白质与它结合形成染色质(体)。在原核细胞内遗传物质以DNA分子的形式存在,因此说,原核细胞内没有染色体。

  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判别

  特别提醒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本质区别是核膜的有无;原核细胞的唯一细胞器是核糖体。

  题例领悟

  题型一 细胞核是代谢与遗传的控制中心

  【例题1】 下图所示为再生能力很强的原生动物喇叭虫,将之切成①②③三截,能再生成喇叭虫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②和③

  解析:本题考查对细胞核功能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②中含有细胞核,细胞核中含有一个喇叭虫再生的全部遗传信息。

  答案:B

  反思感悟

  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细胞必须保持完整性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题型二 细胞核的遗传功能

  【例题2】 科学家对单细胞伞藻的'幼体嫁接,将甲伞的伞柄嫁接到乙的假根上,长出了乙的伞帽。下列有关评价合理的是( )

  A.该实验证明了细胞核是遗传的调控中心ks5u

  B.该实验证明了细胞核是代谢的调控中心

  C.欲证明细胞核的功能,需同时进行对照实验

  D.第一次新长出的伞帽与乙的伞帽特征完全相同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评价实验能力,在证明或探究某一结论或现象时,通过设置对照可以使结论更准确、更具可靠性,也更符合科学性

  答案:C

  反思感悟

  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遗传信息库,控制着生物的性状表现。

  【例题3】 下列结构中的遗传物质,能形成染色体的是…ā 。

  A.叶绿体、线粒体中的DNA

  B.受精卵细胞核内的DNA

  C.细菌、蓝藻体内的DNA

  D.病毒体内的DNA或RNA

  解析:染色体仅存在于细胞核中,是真核生物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线粒体、叶绿体以及原核细胞中的DNA都是裸露的,不与蛋白质结合,不形成染色体。

  答案:B

  反思感悟

  DNA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其次还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题型四 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区别

  【例题4】 识图作答(题中[ ]内填写图中指示结构的数字)。

  (1)上图是_______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做出此判断的依据是此细胞具有[ ]_______、[ ]_______、[ ]_______等结构。

  (2)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 ]_______和[ ]_______。

  (3)上图中的动物细胞也含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

  解析:该细胞的显著特点是有细胞壁、叶绿体、中央大液泡,所以据此判断它是高等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根尖分生区细胞是幼嫩细胞,所以不含中央大液泡,且也不含叶绿体。动物细胞除了不具有叶绿体和中央液泡外,其他细胞器都含有。

  答案:(1)高等植物 ③ 细胞壁 ④ 叶绿体 ⑤ご笠号荨。2)⑤ 大液泡 ④ 叶绿体 (3)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和线粒体

  反思感悟

  动植物细胞的判断思路:

  ①有细胞壁的细胞是植物细胞,没有细胞壁的细胞是动物细胞。

  ②有叶绿体的细胞是植物细胞,没有叶绿体的细胞不一定是动物细胞,如植物的根细胞不进行光合作用,没有叶绿体。

  ③有大液泡的细胞是植物细胞,没有大液泡的细胞不一定是动物细胞,植物的未成熟细胞也没有大液泡。

  随堂训练

  1.从母羊甲的体细胞中取出细胞核,注入到母羊乙去掉细胞核的卵细胞中,融合后的细胞经卵裂形成早期胚胎,再植入另一只母羊丙的子宫内,生出的小羊大多数性状( )

  A.难以预测 B.像甲 C.像乙 D.像丙

  解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控制着生物体主要遗传性状,因为遗传物质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在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内也含有少量DNA。

  答案:B

  2.下图示科学家进行的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你认为该图最能说明( )

  A.细胞质控制着细胞的代谢

  B.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

  C.细胞质是细胞遗传的控制中心

  D.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的控制中心

  解析:由图中信息知道,受精卵分裂过程中,只有含细胞核的细胞才能分裂发育成胚胎,说明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答案:D

  3.细胞核行使遗传功能的重要结构是( )

  A.核膜 B.核仁 C.染色质 D.核孔

  解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遗传物质DNA主要在细胞核中的染色质上,细胞核行使遗传功能的重要结构是染色质。

  答案:C

  4.下列有关染色体和染色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物质

  B.染色体和染色质的成分是一样的

  C.染色体和染色质的形态是不同的

  D.染色体和染色质的成分是有较大区别的

  解析:染色质和染色体的主要成分都是DNA和蛋白质,它们之间的不同不过是同一物质在间期和分裂期的不同形态表现而已。

  答案:D

高中生物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

  2.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3.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群落的演替过程。

  三、教学策略

  本节应紧紧抓住“动态发展观”实施教学。如果说群落的结构可从横向进行剖析,是现时性的,那么在群落的演替中,教学要用历史性的眼光,从纵向进行寻踪。群落是一个动态系统,它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正常情况下,大多数群落中物种结构相对稳定。但是,当群落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一些种群消失了以后,总会有其他一些种群来占据这个群落的空间,经过一段时间,又会有另一些种群兴起,逐渐取得优势。群落演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总是向着群落恢复相对稳定状态的方向进行。

  有条件的学校,在进行“问题探讨”内容的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观看录像资料片(或类似题材),引发学生思考。事实上,学生对群落演替的现象并不陌生,只是没有建立起概念与现象之间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从学生熟悉的事例出发,引导出群落演替的各个阶段。值得注意的是,要始终围绕着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以动态发展观引发学生对演替的本质进行思考。

  “弃耕农田上的演替”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与“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过程相比较,分析共同点与不同点。提示学生思考:农田是人类对自然群落进行改造的产物,在农田上群落的演替能否恢复为原有的自然群落呢?在学习了这两种演替类型后,教师引出“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概念,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

  关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的教学,教材中提供了“践踏对草地群落的影响”的素材,意在从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事例展开教学。“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这是一个在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的事例,但人们未必从群落演替的角度思考过。教学要在“熟悉的,未必是知道的”题目上做文章,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发现问题的能力。建议有条件的学校,让学生在野外进行实地考察,然后在课堂中组织讨论。

  实地观察时,提示学生根据踩踏情况,将杂草进行分类:经常被踩踏的地方的种类;轻微被踩踏的地方的种类;不太被踩踏的地方的种类。要作较长期的观察,将观察的情况列表记录,必要时将观察到的情况绘图,或用拍摄照片方式进行记录。观察时要注意:

  杂草的种类;

  茎秆高度和长势;

  生长的密度和植物蔓延的方向;

  周围树木生长等其他的情况;

  可挖出一些草本植株,观察其根的形态。

  在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相关资料(也可让学生举例)分析人类活动对草原、森林、水域生物群落的影响。在分析中要把握:(1)人类活动往往是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的,可以对生物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甚至可以改造或重建起新的关系;

  (2)人类可以砍伐森林、填湖造地、捕杀动物,也可以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由此引出“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建议这部分内容采用上网调查或通过其他渠道收集资料的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调查:

  (1)我国水土流失造成的严重后果,认识到必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绝不能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求得一时的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处理好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致力于生活环境的改善;

  (2)《退耕还林条例》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3)政府在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时的主要政策,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学中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人类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人类生存和发展与群落演替的良性发展之间的关系。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表现在外来物种的`入侵。关于外来物种入侵,在人教版义务教育教材中已有所介绍,故在本节中该概念没有出现。由于在本节练习中涉及了这方面的知识,应适当介绍相关内容:

  (1)人类活动有时会有意或无意地将一种新的物种引入到某一群落之中。在适宜的条件下,这些脱离了原有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新物种往往会大肆扩散和蔓延开来,迅速成为优势种,打破原有群落的稳定性,危及已有物种特别是珍稀濒危物种的生存,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对当地经济、社会造成巨大危害;

  (2)与人类对环境的直接破坏不同,外来入侵物种对环境的破坏及对生态系统的威胁是长期的、持久的。当人类停止对某一环境的污染后,该环境一般会逐渐恢复,而当一种外来物种停止传入一个生态系统时,已传入的该物种个体并不会自动消失。由外来物种入侵导致的本地物种的灭绝往往是不可恢复的;

  (3)我国目前已公布了外来入侵物种名单。1982年原产美国的松材线虫在南京中山陵附近首次发现传入我国,到20xx年,已经在江苏、安徽等十多个省八十多个县(市)发现松材线虫危害,每年致死松树600多万株,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数十亿元。随着我国对外交流活动的不断增多,防止外来入侵生物的危害,已成为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高中生物教案 篇6

  一、教材内容分析

  呼吸作用是生物界中所有生物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生命活动。“细胞呼吸”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中第三节的内容。教材首先简要概括地介绍了呼吸作用的概念,再重点讲述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三大部分内容,为学生了解不同生物生命活动的过程奠定了基础。它与前面所学的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主动运输、酶、ATP等内容紧密联系,也为今后学习其他生命活动及规律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细胞呼吸是一个微观的化学反应过程,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借助于多媒体课件等手段把细胞呼吸的过程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帮助学生理解。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索,提出并解决疑惑,敏锐地发现生成性问题,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掌握本节课所揭示的细胞呼吸的本质,使知识结构完整化、逻辑化、系统化,并能在一定范围内迁移应用。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说明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探讨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能力目标通过比较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概念及过程,培养归纳、分析、比较的能力;通过资料和图片阅读。

  思考讨论,问题探究等活动,培养提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树立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通过分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关系,渗透生命活动不断发展变化以及适应的特性,逐步学会自觉地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认识生命;通过联系生产、生活等实际,激发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养成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和生命科学价值观。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

  教学难点:细胞呼吸的原理及本质。

  五、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导入新课(2min)

  由上节课内容的回顾引导学生记忆探究实验的相关结果;使学生对细胞呼吸有总体的认识:

  ①回顾细胞呼吸的概念。②上节课的探究实验得知细胞呼吸分为两类: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对于绝大多数生物来说,有氧呼吸是细胞呼吸的主要形式。

  (二)学习新课(36min)

  1、有氧呼吸(17min)

  (1)让学生快速阅读P93~94有氧呼吸部分。(2min)

  (2)教师做出下列总结:(4min)

  ①有氧呼吸的顺利进行需要有氧的参与。②作为生物体内的代谢反应,还需要有酶的参与。(提示:本章第一节内容)③在前面学习细胞器的时还了解到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提问:从生物学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出发,线粒体的哪些结构与此功能相适应的特点?线粒体为什么被称为细胞的“动力车间”,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呢?

  ppt展示线粒体结构示意图,标示出各部分结构名称。说明线粒体基质与内膜上分布着有氧呼吸相关的酶。

  (3)播放ppt及Flash动画展示并讲解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7min)

  第一阶段:葡萄糖的初步分解(发生在细胞质的.基质中)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分子葡萄糖脱氢氧化成两分子丙酮酸,脱下少量的氢[H],释放少量的能量,一部分能量散失,少量储存在ATP中。

  第二阶段:丙酮酸的彻底分解(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在酶的催化作用下,两分子丙酮酸氧化脱羧,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H],释放出少量能量,一部分能量散失,少量储存在ATP中。

  第三阶段:[H]和氧结合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前两阶段产生的[H],与氧气结合生成水,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生成较多的ATP。列出每个过程的反应方程应式,强调[H]的写法,讲解酶的催化作用以及各阶段生成的能量多少。

  由三个阶段的反应方程式推出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请学生上台写出反应式,并修正讲解。(1min)

  (4)教师做小总结:(4min)

  根据有氧呼吸的过程可知:氧化分解1mol葡萄糖需要消耗6mol氧气和6mol水,将产生12mol水和6mol二氧化碳,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形成38molATP。

  其表达式为:C6H12O6+6H2O+6O26CO2+12H20+能量

  通过表格比较三个阶段,它们有哪些共同点与不同之处呢?

  共同点:都需要酶的参与;不同点:从反应场所,反应物,生成物,放能四个方面进行比较。

  强调:①反应场所从细胞质到线粒体中,又从线粒体基质到线粒体内膜上的区别。②第三阶段产生大量能量,与氧气参与反应有关。③各阶段的反应物与产物之间的联系:第一阶段产生的丙酮酸参与第二阶段的反应;第一、二阶段的反应产物[H]作为第三阶段的反应物参与反应。

  2、无氧呼吸(7min)

  (1)让学生快速阅读P94~95有氧呼吸部分。(1min)

  (2)播放ppt及Flash动画展示并讲解有氧呼吸的两个阶段:(3min)

  反应场所(细胞质基质)。

  过程:①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相同;②第二阶段丙酮酸分解不彻底,而有氧呼吸丙酮酸被彻底分解。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根据产物的不同分为——乳酸发酵和酒精发酵。

  板书两种无氧呼吸的反应表达式:

  ①乳酸发酵:C6H12O62C3H6O3+少量能量②酒精发酵:C6H12O62C2H5OH+CO2+少量能量

  (3)引导学生参考有氧呼吸的概念归纳得出无氧呼吸的概念,并试着标出关键词。(3min)

  特点:不需O2;有机物分解不彻底;放能少。

  了解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196.65KJ),与有氧呼吸(2870KJ)相比较少。

  提问:与有氧呼吸相比,同样是分解葡萄糖,为什么无氧呼吸只能够释放少量能量?

  答: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丙酮酸分解不彻底,大部分能量储存在有机物中,因此只释放出少量能量。

  3、细胞呼吸原理及运用(7min)

  (1)比较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5min)

  ppt出示并填写相应表格,比较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异同。揭示细胞呼吸的本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2)构建知识框架,通过箭头表明细胞呼吸的两种类型及其产物,分析得出细胞呼吸的原理和本质。(5min)

  (3)运用细胞呼吸原理,分析生产实践中的现象。介绍细胞呼吸原理常常运用的几个领域。(2min)

  ①发酵技术:酿酒等;②农业生产:晒田等;③粮食储藏和果蔬保鲜:低温储藏等。

  (三)布置课下作业(2min)

  完成P96页习题,尝试把归纳所学知识,画成表格或概念图。

高中生物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知识】:简述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写出ATP的分子简式

  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ATP化学组成的特点及其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ATP和ADP的相互转化。

  三、教学用具:

  PPT幻灯片

  四、课前准备:

  让学生到药店了解ATP药品的性状、功效。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问题探讨

  提出问题:前面学习过的能源物质有那些?这些能源物质被细胞分解后,以什么形式提供为细胞提供能量呢?

  问题探讨:萤火虫发光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萤火虫为什么能发光?一个关于ATP让萤火虫尾部重新发光的`例子。引出ATP是直接能量物质。

  回答问题(如糖类、葡萄糖、脂肪)

  (二)ATP分子简介以及ATP和ADP的转化

  展示ATP的分子结构式,讲授ATP的分子简式的写法和含义。磷酸键水解放出的能量水平。

  由ATP脱去最远离A的磷酸放出能量引入,讲述ADP可以和Pi结合,吸收能量,形成ATP的过程。,用幻灯片或板书辅助。

  ADP转化为ATP所需要的能量的

高中生物教案 篇8

  辅导教案

  基础链接温故知新

  一、生物体中的水

  1.作为溶剂,水是生物体内物质运输的________。

  2.水分子通过膜的扩散,叫________。当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会因________而发生质壁分离。细胞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中都有水的生成,在有氧呼吸中发生在________过程中,在光合作用中发生在________过程中。

  二、水的生态效应

  1.水循环:主要路线是从地球表面通过________进入大气圈,同时又不断地从大气圈通过________回到地面。

  2.酸雨:是由于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所产生的________的氧化物,与大气中的水结合而形成酸性的产物,使雨水呈酸性。

  3.水体富营养化:是由于水体受到如化肥等无机物的污染,使水生植物大量生长,造成水中生物死亡的现象。被人类排放到水体中的污染物包括8类:即家庭污水、微生物病原体、________、________(包括除草剂和洗涤剂)、其他矿物质和化学品、水土流失的冲击物、放射性物质、来自电厂的废热等。

  一、1.载体

  2. 渗透 失水 电子传递 碳反应

  二、1.蒸发 降雨

  2.硫和氮

  3.化学肥料 杀虫剂

  聚焦科技扫描知识

  水利工程与生态工程是同步进行并且密不可分的,特别是对于我国等发展中国家,水利的开发利用又是必须的,水利工程的实质都是为了解决水资源的时间、空间分布不均衡的问题,但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水利工程给环境可能带来负面的`影响。

  一、水利工程会打破流域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1.改善水库周边环境

  由于调运大量的水,使的水库周围空气湿度增大,有利于植物的大量生长,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

  2.防止洪涝灾害

  三峡大坝的建成,有效地减轻长江洪水灾害对中游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平原湖区生态与环境的严重破坏,以及洪灾给人们心理造成的威胁。大坝还拦截了大量的泥沙,降低了下游湖区淤积的速度,有利于湖区对洪水的调节和蓄水。

  3.改善大坝上游的航运条件

  水力发电站

  4.开发清洁能源——水电能

  利用大坝水力发电,是可持续发展的清洁能源。水电与火电相比,可减少燃煤、燃油对环境的污染。

  然而,大型水利工程也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些消极或不利的影响。

  5.破坏原生态系统的生物生活环境

  如果不按规律办事,单纯以水利工程建设为目的,会进一步增加水土流失的现象,如小湾水电站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现象非常严重。

  三峡大坝建成后,该地区食物链结构破坏,例如中华鲟有到长江上游产卵繁殖的习性,大坝修建正好隔断了中华鲟溯河逆流的路途,使其繁殖和生存受到严重影响。

  6.改变两岸土壤特性

  由于生土浅表化,加之水库两岸的渗漏使地下水升高,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沼泽化,使植物不能更好地生存,在坡度较大地区还会诱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7.诱发地震

  地壳结构可能会发生变化而为地震创造了条件。

  8.水质的变化

  由于库区水流速度减慢,如果两岸生活污水、工业污水不经治理就直接排放,可能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质恶化。

  二、水利工程要与生态保护工程同步进行

  1.河流湖泊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库区泥沙淤积,会影响库区及周围生物的生存。

  2.河流是多种生物的栖息地和物种库

  任何一条河流其上下游、左右岸的生物群落交织在一起,共生共存,处于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中。

  3.水利工程是人类自身发展必需的,要科学地规划、设计和管理。

  纲举目张理清结构

  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利于水利工程的实施,良好的经济条件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只有对自然规律的理解深刻才能自觉遵守自然规律,通过合理的、科学的规划和设计,将水利工程对生态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突破难点化解疑点

  1.为什么说节水比调水更重要?

  探究发现: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主要靠修水库多蓄水;解决水资源空间不均,主要依靠调水。但是我国水资源问题短缺,靠修水库、建调水工程,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建设节水型社会才是解决我国干旱缺水问题的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举措。

  调水水量有限,改变不了北方地区人均水资源紧缺的根本格局。而且缺水严重的地区,仍然存在着严重的浪费水的现象。

  治理污水确实需要花很多的钱,而且还不能增加水量,但非做不可。节水,是个建设什么样社会的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我发现

  2.大坝建成会导致哪些生态环境问题?

  探究发现:(1)移民问题

  关系到人的生存权和居住权的调整,是当今世界性难题。

  (2)对泥沙和河道的影响

  从生态学角度讲,在河流上建坝,阻断了天然河道,导致河道的流态发生变化,引发整条河流上下游和河口的水文特征发生改变,导致上游泥沙淤积。

  (3)水体变化带来的影响

  水体容易受到污染,蒸发量增加等。

  (4)对鱼类和生物物种的影响

  特别是对某些鱼类洄游的影响。解决的办法有两个:一是建鱼梯、鱼道,二是进行人工繁殖。

  (5)地质灾害

  修建大坝后可能会触发地震、崩岸、滑坡等不良地质灾害。

  (6)溃坝。

  我的发现

高中生物教案 篇9

 一、激发兴起,导入新课

  教师在上课之初,可以提问学生,谁愿意说一说自己有无曾经对某种物质过敏的现象?如果学生不愿意承认,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打消顾虑,指出大多数过敏反应来得快,去得也快,一般不会引起组织细胞的损伤。也可以请学生说一说听过见过的别人的过敏反应,指出过敏反应虽然是一种常见病,却和人们谈虎色变的艾滋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癌症一样属于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了解这些病的发病机理,有效地防病治病是我们学习、研究免疫学的重要目的。

  二、复习旧知

  引导学生回忆什么叫免疫,回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理解到人体的免疫功能正常时可以对非己抗原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发挥免疫保护作用。当免疫功能失调时,就可引起各种疾病。

  三、学习新课

  (一)过敏反应

  请负责该内容的调查小组介绍相关资料,在可能的范围内让学生把他们掌握的内容说足说透。学生事前准备的文字材料、数字、图表要用摄像头当堂打出来,效果会更好。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进行归纳总结:

  1.过敏反应的举例和类型

  学生举的实例可能会很多,尤其是走访专家医生和查阅资料之后,正好弥补了教材内容的不足。因为课本上讲的只是临床上最常见的I型过敏反应疾病,其他类型的均未涉及,所以如果学生举的实例中除了有书本上的实例外,还有如新生儿溶血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教师也要肯定,因为有些自身免疫病其发病机理相似于Ⅱ型、Ⅲ型、Ⅳ型过敏反应。然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能引起I型过敏反应的物质与具体的过敏反应症状联系起来,例如:

  全身性过敏反应:引起过敏性休克,主要是药物过敏,如青霉素、头孢霉素,普鲁卡因,链霉素等。

  呼吸道过敏反应:引起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如花粉、尘螨、真菌、毛屑等。

  消化道过敏反应: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甚至休克,如鱼、虾、蟹、蛋、奶等食物。

  皮肤过敏反应:引起麻疹、湿疹、血管性水肿,如药物、食物、肠道寄生虫、冷热刺激等。

  这样进行总结,学生以后再遇到类似情况可以自己判断,有效预防。

  2.过敏反应的概念和特点

  在总结上述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上述反应就属于过敏反应,而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就叫过敏原,由于I型过敏反应同学听到见到的比较多,它的三个主要特点也容易理解,即:

  ①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②一般不会损伤组织细胞;

  ③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3.机理

  过敏反应发生的机理是一个复杂和抽象的过程,按照书上的示意图和文字叙述,学生可能不易理解,学生汇报查阅的资料也可能过于复杂。教师可将I型过敏反应发生的机制划分为三个阶段:

  ①致敏阶段:过敏原进入机体后可选择诱导过敏原特异性B细胞产生抗体应答,此类抗体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即课本上所说的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以及血液中的某些细胞,其中肥大细胞分布于皮下小血管周围的结缔组织中和黏膜下层,而嗜碱性粒细胞主要分布于外周血中)的表面相结合,而使机体处于对该过过原的致敏状态。通常这种致敏状态可维持数月或更长,如果长期不接触该过敏原,致敏状态可自行逐渐消失。

  ②激发阶段:指相同的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通过与致敏的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抗体特异性结合,使这种细胞释放生物活性介质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释放的生物活性介质除了组织胺以外,还可以是前列腺素D2、白三烯、血小板活化因子等,但它们的作用都相似,都可引起平滑肌收缩,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强,腺体分泌物增多。

  ③效应阶段:指生物活性介质作用于效应组织和器官,引起局部或全身过敏反应的阶段。根据反应发生的快馒和持续的时间长短,可分为早期相反应和晚期相反应两种类型。早期相反应主要由组织胺引起,通常在接触过敏原数秒钟内发生,可持续数小时,晚期相反应由白三烯、血小板活化因子等引起,在过敏原刺激后6~12 h发生反应,可持续数天。

  4.防治措施

  关于过敏反应的防治措施,学生调查后会汇报得比较全面。否则,教师可简要介绍过敏原皮肤实验的方法、脱敏治疗、扑尔敏、苯海拉明等药物防治的机理。

  (二)自身免疫病

  1.概念和举例

  由责该部分内容的小组汇报调查憎况,使同学们了解除了书上的实例,还有哪些病也用于自身免疫病。学生可能会涉及到的自身免疫病还有: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重症肌无力、肺出血肾炎综合症、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肾小球肾炎、慢性活动性肝炎等,总结这些病的共同特点,都是自身免疫反应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了损伤,并出现症状,引出自身免疫病的概念。

  2.发病机理

  关于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理,具体过程各不相同。课本上仅以风湿性心脏病为例,讲了由于分子模拟而导致自身抗原出现的过程,与之相类似的还有流感病毒、多瘤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它们都与正常细胞或细胞外成分有相类似的抗原决定簇,针对这些病毒,抗原决定簇的免疫应答可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可萨奇病毒感染激发的免疫应答可攻击胰岛B细胞,引发糖尿病。链球菌有多种抗原蛋白与人体肾基底膜有交叉抗原,也可引发急性肾小球肾炎。多种徽生物因其热休克蛋白与人的热休克蛋白以及多种组织有交叉的抗原,可引起类风湿性关节炎、心肌炎、馒性活动性肝炎。而书上小字介绍的红班狼疮的病因与上述病因并不相同,不能一概而论,教师可根据实际憎况简要介绍。

  教师可创设问题情境:预防自身免疫疾病应注意什么?

  学生根据上述发病原理分析讨论,应该理解到:由于多种们原体的感染可邀过抗原模拟的方式诱发自身免疫性疾病,所以采用疫茵和抗生袁控制病原体的感染可降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率。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上述两类疾病在免疫反应上有什么相似点?学生邀过分析思考这个问题,理解免疫失调的含义,包括过强和过弱两个方面。上述I型过敏反应就可以理解为因免疫反应过强而造成的免疫失调,但通常不损伤组织细胞;而免疫反应过强坯可能造成不能识别自我成分而患自身免疫疾病。那么免疫反应过弱又会出现什么结果呢?这样引出免疫缺陷病的概念。

  (三)免疫缺陷病

  1.免疫缺陷病的概念及特点

  由学生汇报收集资料的结果,首先明确免疫缺陷病的概念,是指由于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教师还应从概念出发引导学生思考该病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学生通过分析推理应该理解到该病的共同特点是:由于对各种病原体的易感性增加,患者出现反复的、持续的、严重的感染,如气管炎、肺炎、中耳炎、化脓性脑膜炎、脓皮病,甚至于恶性肿启的发病率比同龄正常人高100~300倍。

  2.免疫缺陷病的种类

  学生汇报的免疫缺陷病可能有多种,教师应引导学生划归到书上提到的两种类型中,即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①对于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的概念学生容易理解,但书上并没有举出实际的病例,教师可视具体情况介绍几种病例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如性联无丙种球蛋白症、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伴湿疹血小板减少的免疫缺陷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等。

  ②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到其实大多数免疫缺陷病主要发生于出生后较晚时期,属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病。书上的概念中提到“是由于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的”,学生可能会对这些因素非常关注,教师或调查小组的同学可以向学生介绍常见的引起获得性免疫缺陷病的因素,如营养不良、感染、药物、肿瘤、手术、外伤、烧伤、脾切除等。接着教师指出,艾滋病就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人体而引起的一种获得性免疫缺陷疾病,调查小组的同学可以展示他们收集到的关于艾滋病的图片、数字、录像等,学生或者通过自学,或者在调查小组同学的引导下明确以下内容:艾滋病的全称、病原体及存在部位、发病机理、症状、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其中关于发病机理因为涉及到前面讲述的免疫应答的内容,学生对课本上“特别是能够侵入T细胞”存在疑问。例如,侵入的到底是哪种T细胞?除了侵入T细胞还能侵入哪些细胞?对此教师可适当展开:HIV的表面有一层糖蛋白分子,其构象正好和助T细胞上的一种糖蛋白互补,两者结合后病毒得以进入助T细胞。但另外一些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和一些B细胞,甚至其他一些组织细胞如脑细胞,也可被HIV侵入,后者使有些艾滋病患者有严重痴呆、行动迟缓、记忆力丧失等症状。因为助T细胞是两种免疫系统都要依靠的细胞,助T细胞大量被消灭,患者将失去一切免疫功能,而各种传染病将乘虚而入,患者最后常因心力衰竭而死亡。由于艾滋病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教师最后可以引导学生讨论: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艾滋病和艾滋病患者?目的是引导学生既要重视又要消除不必要的恐慌,同时做到全社会都来关心艾滋病患者。

  (四)免疫学的应用

  1.免疫预防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种人痘的方法预防天花是人类免疫预防的开始,借此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然后回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理解机体受到病原体感染后,能产生特异性抗体和效应T细胞,从而提高对该病的免疫力,这正是免疫预防的基本原理。接着教师提出启发性问题:

  (1)什么叫免疫预防?

  (2)什么叫疫苗?你知道用来预防接种的疫茵有哪些?

  (3)免疫接种可以预防所有的传染病吗?为什么?

  学生通过对上述问题的讨论理解到,预防免疫就是采用人工方法使机体获得特异性免疫力来预防疾病的方法。免疫预防常用的方法是预防接种疫苗,而国际上把细菌性制剂、病毒性制剂以及类毒索统称为疫苗。然后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我国推荐的儿童免疫程序,并且指出像艾滋病等很多传染病的疫苗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制,需要更多人的共同努力。

  2.免疫治疗

  请学生根据书上所提供的免疫治疗的常规方法及两种具体方法,思考下列启发性问题:

  这两种方法分别是针对哪两种免疫系统起作用的?为什么?

  免疫治疗是否只是加强免疫系统的作用?为什么?

  从上面第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注意,对于体液免疫的缺陷和细胞免疫的缺陷应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从上面第二个问题引导学生注意,“调整”二字的含义,包括免疫增强和免疫抑制两种疗法,以此来启发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同时教师举例:糖皮质激素和环磷酞胺就常常作为器官移植中的免疫抑制剂来抑制免疫应答。这样就顺理成章地引出器官移植的问题。

  3.器官移植

  学生不难理解器官移植的概念和四种类型。教师主要要引导学生分析临床上常用的同种移植及其成败的关键是什么,并使学生理解:一是寻求与受者HLA相配的供者组织或器官;二是使用免疫抑制剂。分析上述第一条措施时要向学生渗透关爱他人的崇高精神境界,分析第二条措施时可以分析患者终生使用免疫抑制剂有什么不良影响,进而引出当前抑制免疫研究的热门——诱导对移植物的特异性耐受,这是最理想的方法,就是指在不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情况下,机体免疫系统对某一整套抗原的长期特异性无应答状态,以此来引起学生对当代生物科学的关注和责任感。

  要点提示

  1.各种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很多,教师在课前要多查一些资料,不要轻易否定学生所举的病例。

  2.在本小节所列举的三类免疫缺陷病中,过敏反应和免疫缺陷病属于免疫反应过强引起的疾病,区别在于前者一般不会引起组织损伤,后者会引起组织损伤。而免疫缺陷病属于免疫反应过弱引起的疾病。

  板书设计

  (一)过敏反应

  (二)自身免疫病

  (三)免疫缺陷病

  (四)免疫学的应用

  1.举例和类型

  1.概念和举例

  1.概念和特点

  1.免疫预防:方法 意义

  2.概念和特点

  2.发病机理

  2.种类

  2.免疫治疗:方法 举例

  3.发病机理

  3.防治措施

  3.器官移植:概念 成败关键

  4.防治措施

高中生物教案 篇10

  一、 教学目标

  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理解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4.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图文转换能力和组织合作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教学难点

  (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三.教具与教法

  利用多媒体教学,讲述与学生练习、讨论相结合。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请大家打开课本的章首,上面一图是雪山环境,如果把一杯水放在雪山的环境中,这杯水的温度是低还是高,哪么在这个环境中的边防士兵的体温又是多少呢?下面一图是炼钢炉旁边的工人,这个环境温度如何?如果放一杯水在炼钢炉旁边,这杯水的温度与放在雪山的那杯相比较那个高?炼钢炉旁边的工人的体温又是多少?为什么放在雪上和炼钢炉旁边的水的温度一高一低,然而在这两个环境中的人体温却一直是37℃左右?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来一起探讨一下人体内的环境——人体内环境和稳态。

  结合问题,讲述新课: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展示课本第二页问题探讨)

  【学生思考并讨论】这两幅图中图1是什么细胞? 图2是什么细胞?他们分别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师生共答】图1是血细胞,生活在血浆当中。图2是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直接生活在水环境当中,从水获取营养物质并把代谢废物排入水中。

  【教师讲述】血浆大部分是水环境,也就是说血细胞也生活在水当中。从这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单细胞生物的细胞还是多细胞生物的细胞都是生活在水中的。

  【设问】那我们知道人体也是由细胞构成,人体内的细胞是否也生活在水环境中呢?

  【学生阅读】大家看课本P2相关信息,成年男性含水60%。成年女性含水50%。教师讲述:曹雪芹曾经说过女人是水做的。从这则资料看来男人更是水做的。也就是人体内含水量特别的多。因此我们把人体以水为基础的液体成为体液。

  【设问】我们知道人体是由细胞构成的,组成人体的细胞(如血细胞)外有没有液体呢?哪么细胞内呢?

  【师生共答】我们又根据体液分布的位置不同又把体液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教师提问】血液是不是体液呢?

  (展示血液组成成分)

  【教师讲述】血液包括血细胞和血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我们称为血浆,简述细胞外液的概念。

  【设问】既然血液中有细胞,那么血液是不是体液?如果不是,那么血液中的什么成分是体液呢?什么成分是细胞外液?

  【学生讨论回答】血液不是体液,血细胞内的液体和血浆是体液,血浆是细胞外液。

  【教师强调】血浆存在于血细胞外,所以血浆是属于细胞外液。血浆就构成了血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

  【设问】我们知道血细胞和血浆存在于血管内,哪么我们人体除了血细胞外还有很多其他细胞,哪么这些细胞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呢?

  (展示课本P3 图1—1)

  【教师提问】请大家看一下红色的是什么?蓝色的.呢?绿色的管这些又是什么管呢?这些管内是什么呢?在这些管外还有一些细胞,这些细胞由叫什么细胞呢?这些细胞之间有间隙吗?如果有,间隙中的液体叫什么呢?

  【教师讲述】红色和蓝色管是血管,内有血液,其中红色的是动脉毛细血管,蓝色的是静脉毛细血管。绿色的管为毛细淋巴管,管内有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以及淋巴液,淋巴就是他们的直接生活环境。管外的细胞为组织细胞,在细胞于细胞之间存在一些间隙,在这间隙中也充满着液体成为组织间隙液又称为组织液。组织液就构成组织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

  【教师提问】通过以上的讲解,血浆、组织液、淋巴这些是不是细胞外液?

  【教师讲述】血浆、组织液、淋巴这些都是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这个环境与我们人体周围的这个环境有很大的区别,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细胞生活的环境在体内,所以我们把细胞生存的环境称为内环境。

  【教师提问】大家考虑一下细胞外液和内环境是否相同?

  【师生共答】是相同的,都是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

  【教师提问】血浆中水是怎样进入细胞,细胞代谢产生的水又是怎样进入血浆?通过课本P3 图1—1简述三种细胞外液的关系。

  【师生共同总结】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内环境)之间的关系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设问】细胞外液的成分有那些呢?

  (展示P4资料分析 血浆的化学组成)

  【思考讨论】P4资料分析中的讨论题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通过研究表明,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成分相近但不完全相同,最主要差别在于血浆含较多蛋白质。细胞外液成分类似海水,反映生命起源于海洋。

  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

  【设问】我们知道细胞外液是一种液体,在化学学习时,我们没接触到一种液体就要了解一种液体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我们把这些统称液体的理化性质。哪么细胞外液都有哪些理化性质?

  【学生阅读】P5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

  【师生共同总结】

  1、渗透压:溶液中溶质的微粒对水的吸引力。微粒数越多,吸引力就越大也就是渗透压越大。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

  2、酸碱度: 人的PH为7.35~7.45。PH的稳定与酸碱对物质有关。

  3、温度:人的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教师提问】我们在前面讲过了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细胞外液又称内环境。细胞生活所需的氧气和营养物质都来自于细胞外液,那么细胞外液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又是从外界吸收的,氧气和营养物质是怎样进入细胞?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是怎样排出体外?

  (展示课本P5 思考与讨论)

  【学生回答】

  【师生共同总结】

  (展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教师强调】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细胞的氧气和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废物的排除都需要通过内环境,因此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综合知识,本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要学习了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内环境的概念,内环境中三者之间的关系,细胞外液的成分,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以及外界物质如何与外界环境发生物质交换。着重要掌握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内环境的概念,内环境中三者之间的关系,外界物质如何与外界环境发生物质交换。

  五.课堂作业

  1、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人体的内环境

  B 人体内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

  C 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细胞外液

  D 人体内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环境交换物质

  2、内环境中不含 ( )

  A 血红蛋白 B 尿素

  C 葡萄糖 D 二氧化碳

  3、血浆中的水来自 ( )

  A 组织液 B 血浆、消化道

  C 淋巴、组织液 D 消化道、组织液、淋巴

  4.人体占体液总量比例最多的是( )

  A.细胞内液 B.细胞外液

  C.血浆 D.组织液

  5.人体组织液中的氧气要进入组织细胞中参与氧化分解有机物,需要

  通过的磷脂分子层( )

  A.2层 B.3层

  C.4层 D.6层

  6.血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 )

  A.血浆﹑体液﹑体液 B.血液﹑体液﹑淋巴

  C.血浆﹑组织液﹑淋巴 D.血液﹑细胞外液﹑体液

  答案:C A D A D C

  六.板书设计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 细胞的生活环境

  一. 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细胞内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1.体液 血浆

  细胞外液 组织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 淋巴等

  2.内环境中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血浆中的主要成分)

  (1)水,占90%

  (2)气体,以氧气和二氧化碳最为重要

  (3)各种无机离子,钠、氯、钾、碳酸根、磷酸根的量最多

  (4)有机化合物,如蛋白质、脂质、葡萄糖、核苷酸、维生素等

  (5)各种激素

  (6)细胞代谢的废物,氨、尿酸、尿素等

  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

  (1)溶液的渗透压:约770kPa

  (2)正常人血浆的PH为7.35~7.45

  (3)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度

  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五.布置作业:

  P6 第一大题和第二大题

  六.教学反思

  1.本节内容较多,较抽象,较难理解,因此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图片、多媒体动画。对每个知识点要提出几个相关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再进行总结。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内环境的组成是本节课的重点,要利用直观图片引导学生识别图中的各种结构和成分,为学生更好理解血浆﹑组织液﹑淋巴的内在联系。

  3.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要以课堂讨论解决知识问题、课后建构模型巩固知识的形式呈现,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

【高中生物教案】相关文章:

高中生物教案12-07

高中生物的教案12-15

高中生物教案06-27

【荐】高中生物教案11-20

【热】高中生物教案11-20

高中生物教案【荐】11-20

【推荐】高中生物教案11-19

高中生物教案范文12-18

高中生物教案优秀06-24

高中生物优秀教案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