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案

时间:2022-08-22 19:04:45 高中生物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高中生物教案范文集锦6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高中生物教案范文集锦6篇

高中生物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水分代谢”是第二章的重点内容,它与前面所学知识如细胞成分、结构及植物根、茎、叶结构等内容联系非常紧密;也为今后学习“矿质代谢”、“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内容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了解植物细胞的吸胀吸水;水分的运输和利用。

  (2)理解植物细胞渗透吸水的原理,水分散失的方式和意义。

  (3)通过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进一步理解渗透吸水的原理。

  2、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实验动手、类比综

  合的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来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习习惯。

  3、 情感目标: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树立辩证唯

  物主义世界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渗透吸水的原理

  教学难点: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的主要区别,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

  二、教法设计:

  1、 探究教学法:它由四个环节组成:(1)创设联想,提出探索问题,(2)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推理,(3)设计实验或演示其它教学媒体对学生的推理结果进行验证,(4)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探索结果。

  2、 直观教学法:通过实验、图片及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增强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启发性,使学生更好地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3、 通过设疑引入,为讲边演示实验和动画,让学生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教师层层设疑,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知识,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推理及综合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事实会不会就像我们刚才分析的这样,我们可以把细胞放在外界溶液中,亲自观察一下,看看结果如何。 成熟植物细胞

  一、用课件动画显示质壁分离过程。

  问:刚才看到了什么现象?(原生质层收缩于细胞壁分离开)

  问:这种想象叫质壁分离。这里得“质”指的是细胞质吗?(原生质层)

  问:在质壁分离过程中,液泡有什么变化?细胞液有什么变化?(液泡变小,细胞液减少,颜色加深)

  问:细胞液减少,颜色加深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水分减少,浓度增加造成的)

  问:细胞为什么会失水?(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

  问:发生质壁分离以后,在细胞质和原生质层之间的空隙中是空的吗?有什么物质?

  问:要是把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在清水中,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用课件动画显示质壁分离复原过程。

  问:把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在清水中,细胞为什么会复原?

  问:细胞为什么会吸水?(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

  问:通过细胞的纸币分离和复原实验,得出什么结论?

  (1) 成熟植物细胞+外界溶液=渗透系统

  (2) 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失水

  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吸水

  小结:通过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证明了成熟的植物细胞可以通过渗透作用吸收水分。根尖分生区时未成熟的植物细胞,吸水的主要方式是吸胀吸水,根毛区的细胞是形成中央液泡的成熟细胞,其吸水的主要方式是渗透吸水。

  问:根毛区的细胞能进行吸胀吸水吗?

  问:死亡的植物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吗?

  根毛区的细胞吸收水分以后,要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位,供植物利用。

  二、水分的运输

  [课件动画显示植物根吸水、利用、扩散的.全过程]

  1、根毛区细胞 ——层层细胞——根导管

  根毛区细胞——层层细胞间隙——根导管

  2、根导管——茎导管——叶导管——植物体各部位

  三、水分的利用:

  根吸收的水分只有1~5%留在植物体内,供植物利用。

  四、水分的散失:

  根吸收的水分,除了极少一部分被植物利用以外,绝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经叶片表面的气孔散失掉了。通过气孔散失掉这么多的水分有其特殊的生理意义。

  水分散失的意义:吸水和运输水分的主要动力

  五、合理灌溉

  植物在一生中都需要不断地吸收水分,但是不同的植物一生需水量不同,一株向日葵一生耗水约30千克左右;一亩稻田,在整个生长期间耗水大约30万千克左右。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需水量也不相同(如小麦一生的需水量曲线图)。这些水分绝大部分都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掉了。我国是一个水资源非常贫乏的国家,因此如何用最少的水去获取最高的产量,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个大问题。也就是说,根据不同的植物,根据不同的生长时期对水的需求量不同,进行合理灌溉,既不影响产量,又能达到节水的目的。

高中生物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

  2.通过学习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提高有关蛋白质相关计算的能力。

  3.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关注蛋白质研究的新进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

  难点: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及相关计算。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提问:

  之前我们学习过了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如果把氨基酸比喻成珍珠的话,那么这些“珍珠”是如何穿成串儿,成为“珍珠项链”蛋白质的呢?如果告诉你氨基是具有碱性的,而羧基是具有酸性的,那么大胆猜测一下会发生什么?(酸碱中和。)带着这样的思考,接下来共同学习一下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二)新课讲授

  1.蛋白质的结构层次

  过渡:蛋白质是生物大分子,所谓大分子就是相较无机物来说分子量大百倍或千倍以上的分子。比如牛胰岛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700,人的血红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64500等。

  提问:那么小小的氨基酸是如何组成那么大的蛋白质的呢?请同学们结合课本,说一说从氨基酸到蛋白质大致有哪些结构层次。(经历了二肽→三肽→多肽,通过盘曲、折叠形成了具有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过渡:这种氨基酸和氨基酸的连接方式称为脱水缩合。

  2.脱水缩合过程

  组织学生自学课本,说出脱水缩合的含义: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的水,这种结合方式叫做脱水缩合。此时重点强调肽键的含义及写法。

  活动(角色扮演):请4位同学分别扮演一种氨基酸,如果每位的右手代表氨基,左手代表羧基,然后站成一排,相邻的同学手牵手,牵手的部分可以称作什么?(肽键。)

  问题:

  怎样才能更高地还原脱水缩合过程?(每人右手拿着NH和H的卡片,左手拿着CH和OH的卡片,一个同学和另一个同学左右手相连的时候,拿掉H和OH的卡片。)

  其他同学观察,4位同学站成一排,会形成几个肽键?脱去几分子水?(3;3。)

  如果是5位同学呢?(4;4)6位同学呢?(5;5。)

  继续提问:那么n个氨基酸形成一个肽链时,脱掉几个水分子?形成几个肽键?如果n个氨基酸形成m条肽链呢?(n-1;n-1;n-m;n-m。)

  (三)巩固提高

  提出启发性问题:如果4位同学站的不是一排,是一个圈,结果跟之前的有什么区别?(形成环肽,形成4个肽键,脱去4个水。)组织学生进行表演,其他同学点评,总结结论。

  (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

  作业:如果同学们在进行角色扮演时,改变站位、人数、人员等等,结果又是如何?形成的蛋白质是一样的么?请同学们课下进行活动,并且探究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下节课进行分享。

  四、板书设计

  中公讲师解析

高中生物教案 篇3

  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2.教学难点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三、教学策略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生物圈中的生物尽管多种多样,千姿百态,但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并且有的生物就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即使是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也必须依赖活细胞生活。因此,从宏观的生物圈逐级深入到微观的细胞,有利于学生用全局的、系统的观点来认识生物界。同时,从细胞到生物圈这些生命系统的各个结构层次,是本模块和其他模块将要逐一研究和学习的内容。

  本节教学建议用1课时。

  本节在教学上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选择SARS病毒作为“问题探讨”的素材,是基于以下两点理由。

  (1)SARS病毒给人类的健康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是学生经历过并且相对比较熟悉的一类病毒,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病毒不是一个细胞,不具有细胞的结构,但它不能离开活细胞而独立生活,选择SARS病毒侵害人体肺部细胞作为“问题探讨”的素材,有助于服务“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主题。因此,在教学时应注意将病毒与细胞联系起来,但不宜要求学生深入学习SARS病毒的相关知识。

  教师可以展示SARS病毒的电镜照片或模式图、SARS患者肺部X光片示弥漫性阴影图,引导学生回顾初中学习过的病毒的结构组成,并与细胞作简单比较。同时探讨教材中的两个问题,达成“像病毒那样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也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的认识。

  关于让学生理解“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观点,教材中的资料分析已比较全面,分别是从生命特征的不同方面,不同生物体的不同生命活动等来论证这一观点的。下表反映了编者的意图。

  免疫作为机体对入侵病原微生物的一种防御反应,需要淋巴细胞的参与

  由于本资料中的一些事例是义务教育阶段七年级涉及的内容,因此,在分析本资料时,除按照教材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外,教师还可以补充一些问题供学生思考。例如,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它具有生物的哪些基本特征?人类发育的起点是从什么细胞开始的?新生儿逐渐发育长大是由于细胞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等等。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本节的难点,教师应引导学生系统地理解这几个层次,在理解这些结构层次时,教师可以适当地补充各个层次的名词解释,以利于学生从微观到宏观,步步紧扣地理解生命系统的严密性、层次性和多样性。教师可以按下表的方式呈现这几个层次的递进关系。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这些层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这些层次中,只有种群和群落这两个名词是学生陌生的,需要教师用具体的事例补充讲解。例如,在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鲫鱼就是一个种群,而池塘中的全部生物就构成了一个群落。这两个概念不需要掌握,只需要学生能通过具体的事例理解就行。

  2.除种群和群落外,其他的几个层次都是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七年级接触过的概念,可以让学生分组回忆、讨论。

  3.除教材列举的事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列举其他的事例。例如,与心肌细胞同层次的还有平滑肌细胞、骨骼肌细胞、上皮细胞、神经细胞,等等;与心肌组织同层次的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等。另一方面,教师可以让学生以一个人、一棵松树或一只草履虫为例,用不同生物研究生命系统各个层次的关系,以便理解生命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四、答案和提示

  (一)问题探讨

  1.提示:病毒尽管不具有细胞结构,但它可以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活细胞中的物质生活和繁殖。

  2.提示:SARS病毒侵害了人体的上呼吸道细胞、肺部细胞,由于肺部细胞受损,导致患者

  呼吸困难,患者因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此外,SARS病毒还侵害人体其他部位的细胞。

  (二)资料分析

  1.提示:草履虫除能完成运动和分裂外,还能完成摄食、呼吸、生长、应激性等生命活动。如果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草履虫不可能完成这些生命活动。

  2.提示:在子女和父母之间,精子和卵细胞充当了遗传物质的桥梁。父亲产生的精子和母亲产生的卵细胞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子宫中发育成胚胎,胚胎进一步发育成胎儿。胚胎发育通过细胞分裂、分化等过程实现。

  3.提示:完成一个简单的缩手反射需要许多种类的细胞参与,如由传入神经末梢形成的感受器、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元、相关的骨骼肌细胞,等等。人的学习活动需要种类和数量繁多的细胞参与。由细胞形成组织,由各种组织构成器官,由器官形成系统,多种系统协作,才能完成学习活动。学习活动涉及到人体的多种细胞,但主要是神经细胞的参与。

  4.提示:例如,胰岛细胞受损容易导致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脊髓中的运动神经元受损容易导致相应的肢体瘫痪;大脑皮层上的听觉神经元受损可导致听觉发生障碍,等等。

  5.提示:例如,生物体的运动离不开肌细胞;兴奋的传导离不开神经细胞;腺体的分泌离不开相关的腺(上皮)细胞,等等。

  (三)思考与讨论

  1.提示:如果把龟换成人,图中其他各层次的名称不变,但具体内容会发生变化。例如,心脏应为二心房、二心室;种群应为同一区域的所有人,等等。应当指出的是,生物圈只有1个。如果换成一棵松树,图中应去掉“系统”这个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种群的具体内容也会改变。如果换成一只草履虫,细胞本身就是个体,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

  2.提示:细胞层次;其他层次都是建立在细胞这一层次的基础之上的,没有细胞就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另一方面,生物体中的每个细胞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能独立完成一系列的生命活动,某些生物体还是由单细胞构成的。

  3.提示: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一个系统,但不是生命系统,因为生命系统能完成一定的生命活动,单靠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不可能完成生命活动的。

  (四)练习

  基础题

  1.(1)活细胞:A、D、G、I;

  (2)死细胞:B、E;

  (3)细胞的产物:C、F、H。

  2.(1)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因为大肠杆菌是单细胞生物);

  (2)种群层次;

  (3)群落层次。

  拓展题

  1.提示:不是。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活,因此,尽管人工合成脊髓灰质炎病毒,但不意味着人工制造了生命。

  2.提示:人工合成病毒的研究,其意义具有两面性,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态度都是不全面的。从肯定的角度看,人工合成病毒可以使人类更好地认识病毒,例如,研制抵抗病毒的药物和疫苗,从而更好地为人类的健康服务;从否定的角度看,人工合成病毒的研究也可能会合成某些对人类有害的病毒,如果这些病毒传播开来,或者被某些人用做生物武器,将给人类带来灾难。

高中生物教案 篇4

  一、感悟课标新理念

  课 标学习目标

  课标重点

  1.通过对进化理论不断完善的发展历程的了解来建构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2.概述科学思维的基本过程。

  课标难点

  通过对进化理论不断完善的发展历程的了解来建构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教材脉络梳理

  学习背景探索

  生物进化论形成的历史背景

  中世纪的西方,各种学术思想都受宗教束缚,哲学也偏离了古希腊的唯物主义传统,唯心主义占统治地位,表现在自然观上就是宗教的“创世说”。“ 创世说”把世界万物描绘成创世主上帝的特殊创造物。从创世论的基本思想延伸出两个教条,即自然界中生物对环境适应的“ 目的论”和“ 物种不变论”。恩格斯曾这样刻画目的论:“根据这种理论,猫被创造出来是为了吃老鼠,老鼠被创造出来是为了给猫吃,而整个自然界被创造出来是为了证明造物主的智慧”(《自然辩证法》导言)。与古代中国及古希腊哲人的世界万物从某种混沌状态中产生的“演变论”的自然观相反,创世说认为世界是一下子创造出来的,而且一旦被创造出来就永远不变了,这种思想从中世纪一直到18 世纪都占据着统治 地位。

  从15 世纪后期的文艺复兴到!4 世纪是西方近代自然科学产生与发展的时期,自然科学各学科逐渐建立起来,涌现出许多伟大的科学家。但这个时期的自然科学仍然没有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自然科学家与神学家的差别只不过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和颂扬创世主(上帝)的智慧。那时的自然科学也是一种神学,即所谓的自然神学,正如迈尔所描写的:“自然科学既是科学又是神学,神学与科学分不开直到科学与神学离婚之前,实际上不存在真正客观的、不受约束的自然科学。”

  自然科学的神学观一直到19世纪中期才逐渐被科学界抛弃。

  ———根据互联网资料整理

  二、研习教材重难点

  【温故知新】

  我们知道,大约400多万年前地 球上还没有人类。人类的原始祖先———森林古猿,还在莽莽森林中风餐露宿,与兽共舞。几亿年前乃至几十亿年前,地球上的生物又是怎样的呢?最原始的生命又是怎样出现的呢?生物的进化问题很久以来就吸引着人们去探求,也不断有各种各样的争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

  研习点#$ 科学家不断思考———进化理论的创立和完善

  (一)拉马克和进化理论

  (1)理论———用进废退学说

  物种不是不变的,更不是上帝创造的;环境条件的改变能引起生物的变异;环境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2)两个法则:一个是用进废退;一个是获得性遗传。并认为这两者既是变异产生的

  原因,又是适应形成的过程。

  (3)意义:开辟了进化理论的先河,为科学进化论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4)不足:典型的唯心主义观点,认为生物的本质本身的意志是推动其进化的动力;

  后天获得的遗传可遗传;缺乏必要的实验证据。

  【领悟整合】

  (1)拉马克的两条法则

  ①用进废退。不超过发育限度的任何动物,其所有使用的器官都得到加强、发展、增

  大,加强的程度与使用的时间长短呈正比。反之某些不经常使用的器官就削弱、退化,以

  至丧失机能,甚至完全消失。这就是所谓的“器官使用法则”或“用进废退法则”。

  ②获得性遗传。某种动物在环境长期影响下,甲器官频繁使用,而乙器官不使用,结

  果使一部分器官发达,而另一部分器官退化,由此产生的变异如果是能生育的雌、雄双亲

  所共有,则这个变异能够通过遗传而保存。这就是被后人称为“获得性遗传”的法则。

  (二)达尔文和进化理论

  (1)理论———自然选择学说

  过度繁殖:生物的繁殖能力很强,能产生大量后代(基础)。

  生存斗争:大部分个体被淘汰(动力)。

  遗传变异:生物个体既有亲本的遗传性状,又会出现变异(内因)。

  适者生存:在生存斗争中,有利变异的个体适者生存,不利变异的不适者被淘汰(结果)。(2)意义:科学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以及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3)不足: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以及自然选择如何对可遗传的变异起作用等问题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

  【领悟整合】

  (1)自然选择学说知识的拓展

  ①选择的对象。从表面看自然选择是对一个个生物个体的选择,而实际上自然选择是对个体包含的变异进行的选择。从现代分子遗传水平看,自然选择实质上是对变异所对应的基因的选择,从而改变种群不同基因的频率。

  ②选择的因素。对生物的变异起选择作用的不是生物自身,而是个体所处的自然环境。环境因素很多,有一种或几种起主导的选择作用。如用农药喷洒害虫,害虫大量死亡(无抗药性),少数害虫生存且繁殖后代( 抗药性)。农药是这一变化中主导的选择因素,它把群体中早已存在的抗药性个体与不抗药个体区分开来。如果不喷洒农药,害虫无论抗药与否都能生存。农药起到了选择作用,把抗药性选择保留下来,并通过繁殖传给后代,使抗药性状在下一代某些个体中得以积累和加强。可见环境对生物变异的选择是定向的,朝着适应环境的方向进化。

  ③选择的手段。生存斗争是选择的手段。生物的过度繁殖与有限生活条件之间的矛盾,必然引起并加剧生存斗争。通过生存斗争,使少数具有适应环境的有利变异的个体生存下来,从而完成一次自然对生物的选择。生存下来的少数生物个体充分利用现有的丰富的生活条件,迅速生长、发育,并繁殖产生大量的后代,又引起新一轮的生存斗 争,生物又面临着再一次的选择。所以说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④选择的结果。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大自然淘汰。生物产生不定向变异,由自然选择决定这些变异的生存或淘汰。自然选择只选择与环境相适应的变异类型,淘汰不适应环境的变异个体,即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2)以长颈鹿的进化过程为例比较拉马克和达尔文进化观点的区别。

  ①拉马克观点:长颈鹿的祖先由于生活在缺乏青草的环境里,不得不经常努力地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高处的叶 子,由于经常使用,颈和前肢逐渐地变得长了一些,而且这些获得的性状能够遗传给后代。这样,经过许多代,终于进化成为现在所看到的长颈鹿。

  ②达尔文观点:

  (三)木村资生和进化理论

  (1)提出根据:根据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主要是根据核酸、蛋白质中的核苷酸及氨基

  酸的置换速率,以及这些置换所造成的核酸及蛋白质分子的改变并不影响生物大分子的

  功能等事实。

  (2)理论———中性突变进化理论

  生物进化的主导因素不是自然选择,而是中性突变的随机固定。每种生物信息大分

  子都有一定的进化速率。

  (3)意义:揭示了分子水平的进化规律

  【领悟整合】

  (1)中性突变

  中性突变是指这种突变对生物体的生存既没有好处,也没有害处,也就是说,对生物的生殖力和生活力,即适合度没有影响,因而自然选择对它们不起作用。

  (2)遗传漂变是分子进化的基本动力

  大的种群如果发生了隔离与迁移而形成小种群时,遗传漂变就可能发生。综合进化论认为遗传漂变对生物进化是有作用的,但是比起选择来,它的作用要小得多。中性学说则认为,中性突变不引起生物表型的'改变,对于生物的生殖力和生活力没有影响,因而自然选择对中性突变不可能起作用,真正起作用的是随机的遗传漂变。遗传漂变不只限于小种群,任何一个种群都能发生遗传漂变,遗传漂变是分子进化的基本动力。换言之,中性学说认为,突变大多在种群中随机地被固定或消失,而不是通过选择才被保留或淘汰的。

  (3)分子进化速率

  中性学说认为,分子进化速率取决于蛋白质或核酸等大分子中的氨基酸或核苷酸在一定时间内的替换率。生物大分子进化的特点之一是,每一种大分子在不同生物中的进化速度都是一样的。以血红蛋白的α链为例,鲤、马和人的α 链都是由141个氨基酸所构成,其中鲤和马有66个氨基酸不同,马和人有18个氨基酸不同。据此,中性学说指出,分子进化的速率与种群的大小、物种的生殖力和寿命都没有关系,也不受 环境因素的影响,也就是说,分子进化是随机发生的,而不是选择的结果。

  【发散探讨】

  问题一:为什么说日本学者木村资生的“中性学说”揭示了分子水平的进化规律,而且和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是相互补充的?

  解答:达尔文创立“自然选择”进化理论,随着分子进化的研究的发展。一些科学家积极思考,认为生物进化是以生物大分子为基础的,只有从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的进化才能触及生物进化的本质。木村资生认为,分子水平上的进化是由选择中性或近中性突变基因的随机固定而实现的。而只有当分子进化导致形态和生理上发生差异后,自然选择才能发挥作用。这一进化理论揭示了分子水平的进化规律,和达尔文的理论相互补充,更好地揭示了生物进化的本质。

  问题二:1984 年 在云南澄江发现了闻名于世的澄江动物化石群。澄江动物化石群向人们展示了各种各样的生物在寒武纪呈大爆发地出现,动物的进化要比今天快得多,动物新的构造模式或许能在“一夜间”产生。现在生活在地球上的各个动物门类当时几乎都已存在,只是处于非常原始的状态。此现象支持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吗?

  解答:达尔文认为,物种是通过生存斗争,经逐代选择与积累而形成的,需要经过漫长的年代。澄江化石说明,许多新的物种的产生不是微小变异漫长的积累,而是呈大爆发地出现。因此不支持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教考动向演练】!

  1.第一位提出进化观点与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相抗衡的是

  A.达尔文 B.拉马克 C.孟德尔 D.沃森和克里克

  2.下列哪项不属于达尔文的进化观点

  A.过度繁 殖产生大量个体 B.生活条件有限引起生存斗争

  C.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动力 D.可遗传的变异使个体之间产生变异

  3.下列叙述中,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观点的是

  A.北极狐因体色与周围环境相似而生存下来

  B.长颈鹿因经常伸长脖子吃高处的树叶,故脖子越来越长

  C.鸟类因不断将翅膀展开扑动,故翅膀变得发达且适于空中飞翔

  D.鼹鼠因掘洞穴居,眼睛经常不使用,故视觉退化

  4.“中性学说”是从 水平上研究生物的进化,该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主导因素是 ,和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是 的关系。

  研习点2 像科学家一样思考———科学思维

  (一)观察:人们通过感觉器官感受周围事物的一种方法

  (1)分类

  a.定性观察:用文字或术语而不是用数字进行描述,包括对颜色、形态、气味等变量

  的客观性描述。

  b.定量观察:通过对变量的计数或测量而得到的数值,通常需要使用一

  些仪器。

  (2)基本要求

  a.学会带着问题进行观察。

  b.直接观察与问题相关的对象。

  c.既要观察局部,也要观察整体;

  d.既要观察物体,也要观察环境。

  e.观察要细致、准确。

  f.尽可能将观察到的现象或事物描述(或绘制)出来。

  (3)基本方法

  a.顺序观察:一般来说,生物学中的观察要遵循由表及里、由上到下、从前到后、从整体到局部的原则。

  b.对比观察:通过对比观察来发现事物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从而达到同中求异、异中求同。

  【领悟整合】

  (1)观察方法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a.在无法对生物体进行改变和控制的情况下,要获得这类生物所反映的真实现象必须用观察法,例如:野生动植物的考察、古生物研究、生物分类和生态学研究等。

  b.在不允许对生物体加以干扰破坏或改变的情况下进行的研究,必须运用生物学观察法,如:病理学中动物、植物、人类病理现象的研究。

  c.在某些以直接记录和描述生物现象为基本前提的生物学分支学科中,必须用观察法,例如:动植物形态学、昆虫和微生物分类 学、仿生学等,均需对研究对象的形态、特征进行描述、记录,因而也离不开观察。

  (2)观察与实验的联系与区别

  (二)推理:从一件事推出另一件事的方法

  (1)因果推断:就是要判断两个事件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2)归纳:是指从个别事物的性质、特点和关系中概括出一类事物的性质、特点和关

  系的推理形式。

  (3)演绎法 :从一般原理推导出特殊事例的过程

  【领悟整合】

  (1)不能光凭两个事件一起发生,就判断它们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应通过实验或者根

  据以往的经验,来判断因果关系是否存在。

  (2)要做出正确的归纳,从总体中选出的样本就必须足够大而且具有代表性。

  求同法:把研究对象的共同之处归纳起来。

  差异法:这种归纳推理方法与求同法正好相反,是找出研究对象的差异因素。

  求同差异法:“求同法”和“差异法”的综合应用。

  剩余法:剩余法也叫排除法,首先排除不相关的因素,剩余的就是问题的答案{ 。

  (3)归纳与演绎法的关系

  归纳侧重于对经验事实的概括,从经验升华为结论,从个别的、表面化的、缺乏普遍

  性的经验中抽象出一般原理,把握个性中的共性。这是一种必然性推理;演 绎则是对一

  般性原理的应用,前提和结论之间存在必然联系,是一种必然性推理。这两种推理的思

  维方向是相反的。人们的认识总是运用归纳和演绎两种思维方法,从个别事实引出一般

  结论、概念,又从一般原理引出个别结论而使认识不断深化。

  (三)分类:把某些特征相似的物体归类到一起的方法

  对自然界多样的生物进行分类主要有三类方法:

  第一类为形态学方法,即仅根据生物主要形态特征的异同对生物进行归类,它不考虑这些具有相似特征的生物是否具有共同的祖先或是否具有同源性,单纯形态学的分类方法现今已经很少被认可。

  第二类只强调生物之间遗传进化的关系,注重研究一类生物多久以前从另一类生物中分支出来。

  第三类为经典的进化分类法,是第一种方法和第二种方法的综合应用,它既考虑生物进化分支的时间,又注重生物形态特征的异同。这种以生物的进化为线索,比较生物最重要的形态特征和亲缘关系 建立起来的分类系统,目前已被人们广泛接受。

  (四)建立模型:用来显示事物的或者过程的表现手段,如画图、表等

  模型舍去了原型的一些次要的细节、非本质的联系,以简化和理想化的形式去再现原型的各种复杂结构、功能和联系,是连接理论和应用的桥梁。

  根据模型所代表和反映的方式可以分为三大类:

  (1)物质模型方法 用实物代替原物进行研究的方法叫做物质模型方法。例如细胞

  的结构模型、被子植物花的结构模型、蛋白质的结构模型、DNA 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细胞膜的结构模型等。

  (2)想象模型方法 用想象的抽象物代替原型进行研究的方法叫做想象模型方 法。

  这种方法是人们抽象出生物原型某些方面的本质属性而构思出来的,使对象简化便于研究。例如,物质出入细胞的模型、细胞分裂过程模型、光合作用过程模型、呼吸作用过程模型、动物的个体发育过程模型等。

  (3)数学模型方法 用符号、公式、图象等数学语言表现生物学现象、特征和状况的

  方法称为生物学数学模型方法。如:课本中的细胞分裂过程中#$% 含量,染色体数量的变化曲线,酶的活性受温度、酸碱度影响的曲线等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的数据模拟,结合相应的生理过程,建立模型,以形成同学们对问题的解释、判断和预测。

  (五)交流:与他人交换 看法、分享信息的过程有效的交流需要许多技能,包括听说读写与建立模型能力。

  (1)科学探究的交流

  (2)反思是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反思的态度如下:

  a.倾听和尊重他人质疑;b.承认不同的观点;c.解释或帮助;d.吸纳中肯意见;f.修

  正自己观点或结论。

  【发散探讨】

  问题一:观察一朵花的基本结构时,观察的顺序应该是什么?

  解答:首先观察花的外形;然后从外到内依次数清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的数目,并

  观察它们的形态;接着观察花药及花粉;最后观察子房及胚珠。

  问题二:假设你是一个生物分类学家,对青蛙、壁虎、蜘蛛、虎、蟾蜍、蚯蚓、蜥蜴、蜜蜂、鸟、猫、鱼怎样进行分类?

  解答:略

  【教考动向演练】

  5.我们在学习生物科学的理论和知识的同时,更要学习如何像科学家那样进行 的过程。

  6.有效的交流需要许多技能,包括 与 能力。

  7. 判断蚯蚓是不是环节动物?这一问题的回答是这样的:所有的环节动物都有分节;所

  有的蚯蚓身体也是分节的;所以,所有的蚯蚓都是环节动物。这样的结论是经过下列

  科学思维哪一过程得出的

  A.观察 B.建立模型 C.分类 D.推理

  8.在生物探究学习中,下列不属于常用的观察仪器的是

  A.放大镜 B.显微镜 C.天平 D.离心机

  9.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著名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是属于

  A.物理模型 B.概念模型 C.数学模型 D.实物模型

  三、探究解题新思路

  基础拓展型

  题型-. 进化理论的理解和运用

  例1. 下列对“用进废退”、“自然选择”、“中性学说”三种进化理论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用进废退理论开辟了进化理论的先河

  B.自然选择学说是达尔文在很多事实的基础上思考得出的

  C.中性学说是对自然学说的否定

  D.对科学的热爱和兴趣是达尔文等开展研究、思考的动力

  [研析]用进废退理论由拉马克提出,开辟了进化理论的先河,为科学进化论的发展铺平了道路;“中性学说”揭示了分子水平的进化规律,和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是相互补充的,而不是否定。

  [答案]C

  点评 很多所谓的“永恒”、“定律”并不是绝对不变的,要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题型2. 科学思维的基本过程的应用

  例2. 在你做把一草履虫分别放在肉汁和盐水中,了解其生活状况并总结得出相应结论的实验过程中,你应该如何进行你的工作?你认为最难的是哪一步?为什么?

  [研析] 生物科学研究中经常用到的推理方法主要有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在研究过程中,通过观察获得大 量具体的、形象直观的感性材料,对这些材料经过推理,抽象和概括出各种生命现象的本质属性和必然联系,再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表达出来或贮存起来。生物学中的各种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等都是概念、判断、推理的具体体现。这些就构成了生物学的知识体系。

  [答案]按照科学思维的观察、推理、分类、建立模型及交流过程进行实验研究,总结得出相关结论。其中最难的一步应该是推理,要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进行多种可能的解释、判断,要求推理过程依据事实,科学合理,思路严密,考虑全面。

  点评 生物科学研究离不开科学思维,其基本过程包括观察、推理、分类、建立模型、

  交流等步骤。

  【教考动向应用】!

  1. 下列哪项不属于拉马克的进化观点

  A.用进废退 B.获得性遗传

  C.环境改变引起生物变异 D.自然选择决定进化方向

  2.在下面的叙述中,不属于达尔文对长颈鹿进化过程的理论解释的是

  A.长颈鹿祖先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B.祖先产 生的后代中存在着变异个体

  C.在摄食的生存斗争中,颈和前肢较长的个体得到生存

  D.微小有利的变异通过遗传而世代积累

  3. 是对理论的支持;对此做出解释则是 过程。拉马克发现古代生物与现代生物既相似又相异所采用的方法是 ,并在此基础上得出 的科学结论。

高中生物教案 篇5

  一、DNA是遗传物质的间接证据

  1.DNA主要位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线粒体、叶绿体中有少量DNA,它们都有复制和遗传的自主性。

  2.同一种生物在不同发育时期或不同组织的细胞中,DNA的含量基本相等。

  3.所有诱发DNA结构变异的因素均能引起生物的遗传突变。

  4.蛋白质不具备以上这些特征。

  二、DNA是遗传物质的直接证据

  1.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1)原理:T2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在自身遗传物质的控制下,利用细菌体内的物质合成T2噬菌体自身的组成成分,从而进行大量繁殖。

  (2)过程:

  ①用35S和32P分别标记不同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

  ②用被标记的噬菌体分别侵染细菌;

  ③在噬菌体大量繁殖时,对被标记物质进行检测。

  (3)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1)原理:S型菌可使小鼠患败血症死亡。

  (2)活体细菌转化实验(体内转化)

  过程:

  ①R型菌注射小鼠→小鼠不死亡;

  ②S型菌注射小鼠→小鼠死亡;

  ③加热杀死的S型菌注射小鼠→小鼠不死亡;

  ④S型死菌+R型活菌注射小鼠→小鼠死亡。

  结论:S型细菌中含有“转化因子”,进入R型菌,能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使小鼠死亡。

  (3)离体细菌转化实验(体外转化)

  ①过程:S型菌 DNA+R型菌R型菌+S型菌;

  S型菌 蛋白质+R型菌R型菌;

  S型菌 荚膜物质中的多糖+R型菌R型菌;

  S型菌的DNA+DNA酶+R型菌R型菌。

  ②结论:S型菌的`DNA才是使R型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4)结论:由(2)(3)实验可知DNA是遗传物质。

  思考:人和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主要是什么?

  提示:主要是DNA。

  三、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

  1.过程

  ①TMV A RNA 感染TMV A病毒;

  ②TMV A蛋白质 未感染病毒;

  ③TMV B RNA 感染TMV B病毒;

  ④TMV B蛋白质 未感染病毒;

  ⑤TMV A RNA+TMV B蛋白质 感染TMV A病毒;

  ⑥TMV B RNA+TMV A蛋白质 感染TMVB病毒。

  2.结论:在RNA病毒中,RNA是遗传物质。

  思考:T2噬菌体、HIV、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什么?

  提示:T2噬菌体遗传物质是DNA,HIV、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名师解惑

  探究:作为遗传物质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染色体与遗传的关系十分密切,化学分析表明,真核细胞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核酸和蛋白质,那么,遗传物质究竟是蛋白质还是核酸呢?

  作为遗传物质至少应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1)在细胞生长和繁殖过程中能够精确地复制自己;

  (2)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和新陈代谢;ks5u

  (3)具有储存巨大数量遗传信息的潜在能力;

  (4)结构比较稳定,但在特殊情况下又能发生突变,而且突变以后还能继续复制,并且能遗传给后代。

  科学的研究已经充分证明:核酸具备上述四个条件,所以核酸才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核酸又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有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高中生物教案 篇6

  第一章第1节人体的稳态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关注维持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3)能力方面:

  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教学难点

  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三、教学方法:

  问答法、举例法、讲解法、探究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学习法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好!在开始今天新的一章内容学习,首先请大家看几幅图片。

  (播放图片,学生观看)

  师:20xx年12月29日,“黑河好八连”的战士在哨位上站岗执勤。当日,地处中俄边境的黑龙江黑河市气温是零下三十五度。他的体温是多少呢?是不是也是零下三十五度呢?20xx年7月28日下午3时,天气闷热难当。重钢股份公司炼钢厂炼钢炉前温度起码超过100℃,他的体温是不是也达到了100摄氏度呢?

  生:不是,应该是37摄氏度左右。

  展示抗洪展示图片,抗洪抢险战士可能会面临高温,缺干净水的恶劣生活环境抗洪抢险战士生活环境中蚊虫多,细菌等微生物也多,战士们容易患病。。

  师:前面所看到的恶劣环境对人体健康有何影响?在寒冷或炎热环境中人体是如何维持体温的?如何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的?这就涉及到本章所学习的主要内容。下面我们首先来学习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新课讲解]

  师: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问题探讨。

  课件展示草履虫和红细胞的图片:

  讨论1:图1和图2各是什么细胞?请说出细胞的名称。

  讨论2:它们分别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两者的生活环境有何异同?

  生:图1中是人体血液中的血细胞,图2中是单细胞动物草履虫。

  师:还记得人体血液中的血细胞有几种吗,他们生活的环境和草履虫有相似之处吗?二者又有何不同?

  学生自由讨论,老师点学生起来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同学们回答得很好,两者生活环境的相似之处是:都是液体环境。不同之处是血细胞生活在体内的血浆中,并不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而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环

  境中,可直接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血浆的理化性质更为稳定,如温度基本恒定等。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今天的第一个内容: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课件展示红楼梦中的林黛玉的剧照。

  师:红楼梦中有这么一句话,女人是水做的,其实不管是女人还是男人都是水做的,人体内含有大量的液体成分。我们就把它称为体液。

  体液——不论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体液

  血浆

  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组织液

  淋巴等

  师:人体内细胞数量很多,存在于细胞内的液体总和大约占2/3,所以细胞内液多。那么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什么?

  生:细胞外液

  师: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下面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①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内环境之间有何关系?

  ②内环境各部分的物质交换关系如何?

  细胞内液

  体液血浆

  细胞外液组织液

  淋巴等

  教师着重讲解几个概念。

  血浆:血液中的液体成分。

  组织液:是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

  淋巴:组织液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液。

  内环境:体内细胞生活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教师展示内环境的图片同时请同学们思考几个问题

  1、血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什么?

  提示:血浆。

  2、体内绝大多数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什么?

  提示:组织液。

  3、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什么?

  提示:淋巴液。

  4、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什么?

  提示:血浆和组织液。

  5、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什么?

  提示:淋巴液和组织液。

  请同学们自习看书并回答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异同点。

  相同点:

  它们都属于细胞外液,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基本化学组成相同。

  不同点:

  (1)在人体内存在的部位不同:血浆位于血管内,组织液分布于组织细胞之间,淋巴分布于淋巴管中;

  (2)生活于其中的细胞种类不同:存在于组织液中的是体内各组织细胞,存在于血浆中的

  是各种血细胞,存在于淋巴中的是淋巴细胞等;

  (3)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差异,如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很少。师:接下来我们一起看一下组织液、血浆、淋巴液之间的内在联系。

  当血浆流经毛细血管时,水和一切能够透过毛细血管壁的物质可以在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进入组织细胞间隙而成为组织液,绝大多数的组织液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又可以重新渗入血浆中。少量的组织液还可以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经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通过下面这个图来显示。由此可见,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叫学生上来画,教师批改、点评、补充)

  视频展示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多放几遍,加深印象,让学生理解组织液、体液、血浆间的内在联系)

  想一想:在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这三种体液中,O2浓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什么?CO2的浓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什么?

  提示:O2浓度由高到低: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CO2浓度由高到低: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

  接下来我们要学习的是细胞外液的成分。

  首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上的资料。

  讨论:1、如何将表中物质按化学性质进行归类?

  2、除表中所列成分外,血浆中还可能含有哪些物质?

  3、在组成血浆的离子中,哪些离子的含量较多?它们可能起什么作用?

  4、HCO3-、HPO42-可能起什么作用?

  课件展示:

  二、细胞外液的成份(饼图)

  教师总结:

  水:90%左右

  1、血浆的主要成分无机盐:1%左右

  蛋白质:7%——9%左右

  其它物质

  2.组织液、淋巴的化学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有所不同。最主要的差异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很少。

  3.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师:在必修1中我们曾学过植物细胞通过渗透作用来吸水或者失水;红细胞置于清水中渗透吸水会涨破,置于高浓度食盐水中渗透失水会皱缩,那么在细胞外液中细胞会出现这种情况吗?首先请学生阅读课本,思考问题。

  1、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主要指哪些性质?

  提示: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主要指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

  2、什么叫溶液渗透压?

  提示: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3、细胞外液渗透压主要由什么决定?

  提示: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4、正常人血浆的PH是多少?

  提示:7.35—7.45

  5、人为什么能保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

  提示:与它含有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6、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多少度?

  提示:37℃左右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做一个总结。

  (旁栏思考题)

  提示:哺乳动物的生理盐水是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这样的溶液所提供的渗透压与血浆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相同,所以是血浆的等渗溶液。如果输液时使用的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低于或高于0.9%,则会造成组织细胞吸水或失水。

  师:细胞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可以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教师展示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图片。

  请学生思考:氧气是如何进入细胞内的?食物中的葡萄糖又是如何进入细胞的?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是如何排出细胞的?细胞中的尿素是如何排出的?

  分别点学生起来回答。

  教师点评并总结。

  Na+和Cl-等直接来自于食物,不需要经过消化可以直接被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主要来自于食物中的糖类和蛋白质。糖类和蛋白质是两类大分子物质,必须经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分解为葡萄糖和氨基酸才能被吸收。上述物质在小肠内经主动运输进入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中,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中,再通过物质交换过程进入组织液和淋巴。由此可见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需要以内环境为媒介。

  师:通过以上讨论可以看出,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需要体内各个器官系统的参与,同时,细胞和内环境之间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也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课堂总结]

  课件展示:内环境的概念、组成、理化性质及物质交换。

  请同学们自己在笔记本上试着画出本节的概念图。

  教学反思:

  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尝试解释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3)能力方面:

  a.关注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b.养成自我保健的意识和习惯。

  c.运用这方面的知识关爱家人和亲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内环境稳态的概念

  2)教学难点

  稳态的.调节机制。

  三、教学方法:

  问答法、举例法、讲解法、探究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学习法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同学们在一入学的时候进行了体检,体检什么?有没有验血?呈现血液检验化验单:a具体哪些指标查哪些项目?b每种成分的参考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为什么?c化验单哪几种超出范围,对人体有什么不利影响?

  归纳总结答案,内环境可能会出现不稳定状态,当内环境不稳定时,生命活动难以正常的进行,说明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性。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随着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内环境中的化学成分是如何变化的呢?

  展示:学生的“体温的日变化规律”的调查结果。

  请同学根据调查结果讨论,回答下面的问题:

  (1).比较班级中同一年龄同一性别同学的体温数据,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2).家庭不同成员的体温完全一致吗?这说明了什么?

  (3).同一个人的体温在一日内有变化吗?与当地气温的日变化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如何?

  体温是内环境理化性质的一个方面,调查结果证明体温处于动态平衡中。那么有哪些事实可以证明内环境的pH和渗透压也处于动态平衡中呢?

  简单说明了内环境中的pH值和渗透压处于动态平衡中。

  根据以上内容,引导学生总结稳态概念。

  教师强调:(1)稳态不是恒定不变,而是相对恒定的一种动态变化;(2)这种动态变化保持在定范围内。一内环境稳态遭破坏后会出现什么现象呢?

  请同学列举几个稳态失调的病例,说明症状和危害。在同学充分列举的基础上,教师给予适度的补充和修正。

  什么原因导致内环境稳态的失调呢?

  机体对稳态进行调节的能力是有限的,当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内环境稳态就会遭到破坏。那稳态会不会出现失调的情形呢?

  简要介绍稳态概念的提出和发展,并说明稳态概念已成为生命科学的一大基本概念。

【高中生物教案】相关文章:

高中生物的教案12-15

高中生物教案12-07

高中生物教案06-27

高中生物教案范文12-18

高中生物教学教案11-30

高中生物教案模板08-26

【精】高中生物教案11-18

高中生物教案【热门】11-18

高中生物教案【推荐】11-17

【热门】高中生物教案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