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2-08-30 15:42:04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语文教案锦集七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选语文教案锦集七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自学本课生字,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劫夺”“嗥叫”“急不可耐”“故技重演”“心满意足”“群起而攻之”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马蜂和棕熊的特点。

  3、自主勾画课文中描写生动的词句,体会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课时划分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材简析

  二、解释字词

  撩:挑弄,引逗。

  节日:这里指熊在夏秋两季可以大饱口福,犹如过节般高兴。

  第1段只有一句话,介绍了熊的特点是“爱撩蜂”,吃蜂蜜。在教学时指导学生通过换词法理解“撩”,联系下文理解“节日”。

  蜂蛹:蜜蜂雄性幼虫封盖后到羽化出房前这一变态时期的营养体,是含有高蛋白、低脂肪、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理想营养食物。

  劫夺:抢劫,掠夺。在学2段时先让学生从字面上理解这个词语。到教学4、5、6段时,再抓住对大棕熊撕蜂巢、抢蜂蜜时传神的动作描写,进一步理解“劫夺”。

  三、了解课文

  第2段主要介绍了马蜂的特点:体态大、毒性大、巢房大、蜂蛹大、攻击性大,而且专门偷吃蜂蜜。

  教学这一段时,可以结合课后题1,让学生带着“马蜂有哪些特点”这个问题读书,重点让学生抓住第2句话,感受被马蜂刺到的严重后果。抓住“攻击”和“抗击”,体会马蜂与工蜂战斗的激烈。

  猖狂:狂妄而放肆。

  紧扣第3句中“地上落了一层层的工蜂”,抓住“一层层”,进一步体会马蜂和工蜂之间战斗的激烈,以及马蜂在偷吃蜂蜜过程中的“猖狂”。在读爷爷的话时埋下悬念:熊能收拾如此猖狂的马蜂吗?

  这是一个过渡句。

  嗥叫:野兽吼叫。

  急不可耐:形容非常迫切的样子。

  第5段从三个方面写出了熊的特点:在山崖下打转,吃不到蜂蜜时的“心急”,主要通过“急得团团转”“嗥叫”等描写来体现;想出妙招,从山崖往下滚时的“聪明”,主要通过“瞧了又瞧”“稳稳地站定”来体现;撕开蜂巢,吃蜂蜜时的“贪婪”,主要通过“得意”“一下”“撕开”“急不可耐”“大嚼”来体现。

  教学时引导学生勾画这些让人印象深刻,最能表现大棕熊特点的词句,在反复读的过程中加深理解感悟,并思考:作者为什么能把大棕熊的`特点表现得如此充分?对动作、神态的细致描写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6段可以分作两个部分:第一是马蜂大战棕熊,棕熊劫夺成功。第二是棕熊故技重演,从山崖上滚下来,礼貌告辞。

  教学第一部分,学生勾画出对马蜂的描写后,可以紧扣“群起而攻之”这一关键词,从“数以万计”体会“群”的势力的强大,从“叮”“咬”“蜇”体会“攻”的气势的逼人,从“把大棕熊叮成了一团大蜂球”体会“群起而攻之”的疯狂。学习大棕熊吃蜂蜜的情景,可以和第2段中的“劫夺”结合理解。一个“任”字,表现出劫夺时的志在必得,无所顾忌,“护住”又表现出熊的聪明,而“大嚼”“足足”“心满意足”等动作、神态充分表现了大棕熊的贪心。教学时让学生紧抓重点词句品读,既要通过朗读体会到战斗的激烈和棕熊的贪婪,更要在读中悟到写好片段的方法。

  教学第二个情景时,要让学生抓住关键词“故技重演”,联系第5段内容理解,棕熊又用了和刚才一样的方法从山崖上滚了下来。也要提示学生,虽是“故技重演”,可是也有不同,思考:不同在什么地方?引导学生读书,体会到棕熊的收放自如:刚才是“稳稳地站定”,现在是快要冲到小屋前时,它“突然刹住了身体”;刚才是“大声嗥叫”,‘连续转了两三圈”,现在是“似乎很礼貌地向我们大吼一声”,然后“摇摇摆摆地走了”。从熊吃饱以后的表现,又可以体会到它可爱、有趣的特点,于是棕熊的形象就变得丰满了。在朗读时,引导学生把我们的“紧张”和棕熊心满意足后的那种闲情逸致表达出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再读课文,把握大意

  1. 默读课文,想想每段的意思。

  2. 交流、点拨。

  3. 试着说说全文的主要内容。

  二、精读课文,品词析句

  1. 学习第1、2段,初步感知马蜂和棕熊各自的特点。

  (1)自读、勾画能表现马蜂、棕熊特点的句子。

  (2)交流、引导:重点抓“劫夺”体会熊的贪,抓“三针刺”体会马蜂的毒性大,攻击性强。

  2. 学习第3段,着重体会马蜂攻击性强的特点。

  (1)默读思考:在马蜂与工蜂的战斗中,哪些地方最能体现出马蜂的“攻击性强”?

  (2)交流。

  3. 学习第4、5、6段,勾画描写生动的词句,着重体会马蜂“群起而攻之”的强劲和棕熊“劫夺”过程中的聪明、贪婪、可爱。

  (1)勾出描写生动的词句,自读体会。

  (2)交流感受,指导朗读,重点围绕“劫夺”,从上山崖时的聪明、吃蜂蜜时的贪婪、下山崖时的可爱三个方面了解熊的特点;围绕“群起而攻之”,体会马蜂攻击性强的特点。

  (3)师引读5、6段。

  三、总结全文,悟得方法

  1. 读文、思考:作者为什么能把马蜂与熊的特点写得生动、传神?

  2. 交流、总结:抓住极具特点的神态、动作进行描写。

  四、课外作业,加强练习

  1. 布置小练笔。

  2. 反馈修改。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辬

  1毖Щ岜究9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闭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痹诶识凉程中,联系上下文和查阅的资料理解关键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小萝卜头盼望解放、渴望自由的情感,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教学准备

  教师:词语卡片,教学挂图,有关《红岩》、白公馆、小萝卜头等的录像。

  学生:搜集有关《红岩》、白公馆、小萝卜头等的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激趣引入

  1笨吻白橹学生阅读小说《红岩》或观看电影《红岩》,搜集有关白公馆、渣滓洞、小萝卜头的资料,相互交流。

  2币出小萝卜头的故事,唤起学习欲望。

  二、初读课文,检查识字

  1毖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加字,不减字,做到正确、流利。2贝佑锞持谐橄蟪鲎帧⒋剩检查认读情况。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四、以图激情,朗读理解课文

  1、苯淌Τ鍪窘萄Ч彝迹学生自由朗读第1~5段。

  提问: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有哪些主要人物,他们是什么身份?

  出示重点句:他把书放在楼栏杆旁,双手抓住比他还高半头的楼栏杆,踮起脚,看白公馆墙外的群山。

  读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2、《苯淌Τ鍪拘》沙娌逋迹学生仔细观察画面。

  教师读第8段的第一句,相机出示小飞虫。

  提问:孩子们认识它吗?你觉得小飞虫对你来说是“新事物”吗?

  小组里说说你平时捉到小飞虫是怎样对待它的?

  过渡语:为什么小萝卜头觉得小飞虫是“新事物”呢?他又会怎样对待小飞虫呢?请同学们自读第6~12段。

  3、苯淌θ醚生联系图画,朗读第6~12段。

  提问:小萝卜头觉得小飞虫是“新事物”,从这里你发现了什么?

  小萝卜头看到小飞虫后是怎么想、怎么做、怎么说的?请把相关的词语、句子勾画出来。出示重点词句,学生动作辅助,教师引导感悟小萝卜头的心情。

  (1)他追着,跑着,直跑到刘思扬靠近的铁窗附近,不住地挥着小手,叫着。

  (2)“哟,多好看的小虫!”小萝卜头尖叫了起来,伸手捉住了它。

  (3)小萝卜头两手轻轻捧着那只小虫子,唯恐伤害了它。

  (4)他把盒子重新打开,轻声说道:“飞吧,你飞呀!”

  (5)小萝卜头高兴地拍手叫道:“飞了,飞了,它坐飞机回家去了!”

  指导朗读。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小萝卜头的内心感受。可比赛读,可齐读。

  4、北冉夏愫托÷懿吠范源小飞虫的态度,在小组里谈谈自己的体会。

  五、拓展升华,启发教育

  1毙》沙娣闪耍小萝卜头为什么那么高兴?联系上下文和自己查阅的资料,理解“飞了,飞了,它坐飞机回家了”“解放了,我们也坐飞机回去”,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发言,从中点拨,把学生的思路引向深处。(板书:向往自由)

  2毙÷懿吠返脑竿实现了吗?他为什么没能像小飞虫那样飞出去?结合你搜集的资料谈谈自己的感受。

  3毕胂胄÷懿吠范宰杂擅篮玫南蛲,再想想我们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你有什么感受?又有什么打算呢?

  4庇懈星榈乩识量挝模读出小萝卜头对自由的向往。

  六、课后作业

  1背写生字,词语。

  2蓖学间互相交流了解到的“红岩”故事,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3弊酆鲜导活动:开展“我与小萝卜头比童年”的演讲比赛。

  附:板书设计

  小萝卜头向往自由

  4一座铜像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能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比利时人民把小英雄的雕像看作是独立精神的象征的原因。

  3、学习小英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

语文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桥是最常见的一种人工建筑。桥的功能,桥的发展历史,桥的建筑风格,以及围绕桥引发的故事,都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本单元的学习,可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从这种最常见的建筑中去发现、领悟对人生奠基有价值的思想素养,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本单元以“桥”为主题编排了两篇主体课文、两篇自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飞夺泸定桥》记述了红军为夺取大渡河上的泸定桥而进行的惊心动魄的战斗,使人感受到红军的英勇无畏。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的语文学习中通过摘抄好词佳句积累了一定的词语,口语表达能力有所提高。部分学生与老师的交流较多,口语表达、情感表达较好,还有部分学生却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写文章的方法。

  3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能力。

  4逐步培养学生叙述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能力。

  5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重点难点

  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语文天地”通过多种形式注重词汇的积累,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策略

  指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资料,与人交流、在动手实践中鼓励学生结合个人的生活实际大胆习作。

  教学过程

  1、《飞夺泸定桥》

  (见教学设计)

  2、《桥之思》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听一首歌曲放松一下,注意听啊,听后你可要告诉大家,它唱的是什么。

  (播放桥的歌曲)

  师:谁来说说,它唱的是什么呢?

  师:你听的真仔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桥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桥之思。在我们的生活中,桥必不可少,它装点着乡村和城市,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各种各样的桥吧。

  (课件:播放各种桥的图片,师解说其中的几种)

  师:这么多形态各异,造型优美的桥,引发了作者樊发稼许多的思考,相信同学们也一定对它们很感兴趣,也许会引发你更多的思考,那就让我们赶紧来读读课文吧。

  二、整体感知

  1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不要忘记正确的读书姿势啊。开始吧。

  2师:课文读完了,生字朋友你们都认识了吗?同位两个比比赛,看谁读得准记得牢。

  (同位互相检查)

  师:生词朋友们来了,看看你们是不是都认识它们了,注意了,我可不一定叫到谁啊,一个人读——小组读——大组读——全班读。

  (出示生字词

  幽静碧波粼粼魅力交叉巍峨雄伟构筑和谐)

  师:全班同学再来认真地读一读。

  师:声音响亮,读得又准确,真不错!生字朋友们回到课文中你还能认出它们吗?请同学们再来认真的默读一遍课文,边读边想:你从这篇课文中都了解(知道)了什么?[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师:同学们读得真认真!谁来说说你都读懂了什么?

  (引导生用自己的话大体谈一谈)

  (生大体谈谈,谈到第一小节中的桥的功能,样式,材料)

  师知道了这么多桥的知识,真了不起!那么桥有这么多的功能(样式,材料),你是从哪知道的?

  (生:第一小节)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一小节,你还读懂了什么?

  (生交流)

  (说全了后)

  师:读懂了这么多,真是了不起!你给大家读读这一小节吧。其他同学进一步体会体会桥给我们带来的方便。

  (生读)

  师:通过你的朗读,我们听出了桥的确给人带来了许多方便。那各种造型优美的桥,在给人方便的同时,还有些什么作用呢?请同学们快快走进课文去读一读、找一找,好吗?(生读)

  师:你找到了吗?来说给大家听听。(第二小节的内容)

  师:同学们,咱们一块来看大屏幕,谁能起来读一读这一小节?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你是从哪些句子听出了桥的美?

  师:谁来说说你是从哪些句子体会出了桥的美?

  师,你是从哪个词上体会到的?

  (抓重点词语“碧波粼粼”“回旋别致”“巍峨雄伟”“浩然坦荡”)

  师:碧波粼粼什么意思?碧波粼粼是形容桥的吗?那为什么从这个词上你体会到了桥的美?你能读一读这一句话吗?看看书上的插图,体会一下碧波粼粼的感觉。谁再来试一试?

  师:请同学们再来读一读这一小段,你认为还有哪些词能表现出桥的美来?(回旋别致,什么意思?弯弯曲曲的小桥,不同于其他的桥,这不同的风格使它更加的美丽!把回旋别致去掉好不好?

  师:你还从哪些句子读出了桥的美?从哪个词上体会到?巍峨雄伟什么意思,你,北师大版第七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摄影、阳光明媚、桌子、同志、鞠躬、侧过、胶卷、一辆、秘书、杂志社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高尔基对小男孩关心、爱护的感情;小男孩对高尔基的热爱、崇敬的感情。

  4.学习试着提出问题、讨论解决的读书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生字词;

  2.反复朗读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高尔基吗?(学生谈不到的地方,教师适当补充)。

  高尔基,世界著名的文学家,原苏联文学的创始人。发表了《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母亲》等小说以及著名的散文诗《海燕》等。世界人民敬爱他,他非常关心、爱护少年儿童。

  2.板书课题,《小摄影师》,并认读“摄”字。

  (二)自读课文

  1.出示自读提示。

  ①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②认读生字、词。

  ③你读懂了什么?在没有读懂的地方画上记号。

  2.学生自学、讨论。

  (三)交流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认读生字。

  3.交流读懂的内容。

  (四)置疑问难

  简单的当堂解决,难度大的问题留作下节课解决。

  (五)再读课文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高尔基对小男孩关心、爱护的感情;小男孩对高尔基的热爱、崇敬的感情。

  2.学习试着提出问题、讨论解决的读书方法。

  教学步骤:

  (一)复习生字词

  (二)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写的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和谁之间发生的是什么事?结果怎样?

  明确:本课讲的是一个小男孩给高尔基照相,没有照成的故事。高尔基工作很忙,一般不接受记者的采访和照相,但是,高尔基却破例允许一个男孩照相,并尽量做到使他满意。由于小男孩忘了带胶卷,哭着走了。高尔基交待门卫,杂志社的记者不接待,如果是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

  (三)自学探讨

  1.明确重点问题:

  (1)小男孩是怎样来到高尔基面前的?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小男孩在给高尔基照相时,高尔基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3)高尔基为什么不见记者,却希望来的是小男孩?小男孩会来吗?为什么?

  2.学生自学,小组讨论。

  (四)汇报交流

  1.小男孩之所以用“扔纸团”的方法才能见到高尔基,是因为工作人员不让小摄影师进屋拍照。他相信只要高尔基知道他来拍照,一定会同意。

  “突然,一个纸团从窗外飞到了架子上。”

  “突然”:是在一眨眼的时间内发生的,说明高尔基一点也不知道会发生这样的事。

  2.“亲爱的高尔基同志,我是一名少先队员。我想给您照张相,贴在我们的墙报上。请您让他们放我过去。我照完相,立刻就走。”(纸条上的内容。)

  (1)个别读。

  (2)学生谈对纸条内容的理解。

  纸条上的前两句打动了高尔基。因为高尔基看到小男孩是少先队员,他拍照的目的不是为了宣传自己,而是为了同学们的学习进步。由此体会到高尔基对下一代的关心爱护,也可以体会出小摄影师对高尔基的热爱崇敬之情。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摄影、阳光明媚、桌子、同志、鞠躬、侧过、胶卷、一辆、秘书、杂志社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高尔基对小男孩关心、爱护的感情;小男孩对高尔基的热爱、崇敬的感情。

  4.学习试着提出问题、讨论解决的读书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生字词;

  2.反复朗读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高尔基吗?(学生谈不到的地方,教师适当补充)。

  高尔基,世界著名的文学家,原苏联文学的创始人。发表了《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母亲》等小说以及著名的散文诗《海燕》等。世界人民敬爱他,他非常关心、爱护少年儿童。

  2.板书课题,《小摄影师》,并认读“摄”字。

  (二)自读课文

  1.出示自读提示。

  ①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②认读生字、词。

  ③你读懂了什么?在没有读懂的地方画上记号。

  2.学生自学、讨论。

  (三)交流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认读生字。

  3.交流读懂的内容。

  (四)置疑问难

  简单的当堂解决,难度大的问题留作下节课解决。

  (五)再读课文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高尔基对小男孩关心、爱护的感情;小男孩对高尔基的热爱、崇敬的感情。

  2.学习试着提出问题、讨论解决的读书方法。

  教学步骤:

  (一)复习生字词

  (二)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写的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和谁之间发生的是什么事?结果怎样?

  明确:本课讲的是一个小男孩给高尔基照相,没有照成的故事。高尔基工作很忙,一般不接受记者的采访和照相,但是,高尔基却破例允许一个男孩照相,并尽量做到使他满意。由于小男孩忘了带胶卷,哭着走了。高尔基交待门卫,杂志社的记者不接待,如果是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

  (三)自学探讨

  1.明确重点问题:

  (1)小男孩是怎样来到高尔基面前的?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小男孩在给高尔基照相时,高尔基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3)高尔基为什么不见记者,却希望来的是小男孩?小男孩会来吗?为什么?

  2.学生自学,小组讨论。

  (四)汇报交流

  1.小男孩之所以用“扔纸团”的.方法才能见到高尔基,是因为工作人员不让小摄影师进屋拍照。他相信只要高尔基知道他来拍照,一定会同意。

  “突然,一个纸团从窗外飞到了架子上。”

  “突然”:是在一眨眼的时间内发生的,说明高尔基一点也不知道会发生这样的事。

  2.“亲爱的高尔基同志,我是一名少先队员。我想给您照张相,贴在我们的墙报上。请您让他们放我过去。我照完相,立刻就走。”(纸条上的内容。)

  (1)个别读。

  (2)学生谈对纸条内容的理解。

  纸条上的前两句打动了高尔基。因为高尔基看到小男孩是少先队员,他拍照的目的不是为了宣传自己,而是为了同学们的学习进步。由此体会到高尔基对下一代的关心爱护,也可以体会出小摄影师对高尔基的热爱崇敬之情。

  3.感情朗读1~5自然段。总结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4.小男孩让高尔基干什么,高尔基就干什么。

  (1)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

  “摆弄”,指小男孩调整相机,解决技术问题,为正式拍照作准备;也可以理解为“小摄影师”“吩咐”高尔基,让高尔基多次调整坐态。“停当”,是指把要做的事,要做的准备,全部做完做好。“摆弄了很久很久”,可以体会到高尔基的时间是宝贵的,对时间格外珍惜。但是对孩子,他却十分慷慨,为了孩子,他舍得花费时间,即使孩子占用了他很多时间,他仍然耐心地接待,任其“摆弄”,还对孩子“微笑”,说明他对下一代的宽厚、慈爱和关怀。也可以体会出孩子的认真,对高尔基的无比敬爱之情。(齐读这句话)

  (2)理解词语:“吩咐”、“侧过脸”,体会到高尔基积极配合。

  (3)指导朗读6、7自然段。

  ①学生练读。

  ②分角色读,边读边做动作。

  5.突然,小男孩往地上一坐,哭了起来。

  (1)突然,在这里又一次出现,意思是说情况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2)与前文的“突然”进行区别。

  (3)用“突然”说话。

  6.朗读“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有很多胶卷。”

  (1)教师范读。

  (2)学生练读。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7.分角色朗读6~11自然段。(体会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关心热爱,以及小摄影师对高尔基的崇敬之情。)

  8.“请转告他,我( )。不过,来的如果是个( ),就( )让他( )。”

  (1)学生填空。

  (2)学生结合课文谈自己的理解、看法。

  (3)教师小结:一个是“大摄影师”杂志社记者,一个是小摄影师,一个普通的小男孩。但高尔基的态度截然不同,而且还特别嘱咐工作人员说“如果是一个是小男孩来拍照的话,就‘一定’让他进来。”这里面包含了多少爱心!大作家对于少年儿童的关心和爱护,真令人钦佩!

  (4)齐读这句话。

  9.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充足的理由根据,说“小男孩会不会再来”。

  (五)课堂练习

  1.写出下列字的部首

  桌( ) 鞠( ) 切( ) 杂( )

  2.组词

  贴( ) 秘( ) 胶( )

  粘( ) 密( ) 校( )

  3.理解词语

  吩咐:

  打量:

  摆弄:

  (六)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通过启发谈话投影片和多媒体课件使学生了解高尔基是世界著名的文学家,原苏联文学的创始人。知道高尔基的作品。

  整体感知课文后,通过自学探讨,朗读课文,师生互动理解问句,使学生明确重点问题,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深切关怀和热爱,理解高尔基为什么不见记者,却盼望小摄影师再来和小摄影师对高尔基的崇敬之情。

  探究活动

  1、以“小男孩会不会再来”为线索,练习续写。

  2、可以借阅或购买高尔基发表的一些作品静下心来读一读。如《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

语文教案 篇5

  课题:学会宽容

  教学目的:引导孩子明确对别人宽容的重要性,了解宽容的原则。

  教学重点:明确宽容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学会宽容。

  教学方法:讨论,分析,归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想拥有朋友吗?

  你想拥有一个和谐,良好,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吗?

  你想拥有温馨,融洽,亲密的人际关系吗?

  你想将来学业有成吗?

  那么请你学会宽容。

  二:什么是宽容:(你是怎样理解宽容的?)

  1.几个同学发言,谈自己对宽容的理解。(略)

  2.师总结宽容的定义:宽容就是指人的度量大,心胸开阔,待人宽厚。

  3.师读:《大英百科全书》对宽容的解释:容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对不同于自己观点的.见解,应耐心公正地容忍。

  爱因斯坦:宽容意味着尊重别人无论哪种可能的信念。

  有人赞美说:宽容是在荆棘中生长出来的谷粒。

  4.孩子读楚庄王宽宏大量的故事。

  5.孩子谈听完故事的想法,谈楚庄王此事处理得如何。

  6.孩子举例:历史上宽宏大量的故事。

  7.两个同学表演:“一同学撞了对方”。

  8.同学谈上述表演可能出现的情况。

  9.看大屏谈如果实际生活中出现以下类似情况,将如何处理。

  三: 宽容的意义:(为什么要学会宽容)

  1.几个同学谈宽容的意义。

  2.总结宽容的意义:

  1)`宽容不仅是检验一个人道德修养的一个尺度,而且是关系到能否搞好人际关系,能否搞好工作,能否搞好社会安定的重要问题。

  2)一个人如果能体谅别人,理解别人,不苛求人,不算计人,他就会被看作与人为善,品德高尚的人。

  3)宽容是交友之桥。人们总是爱和厚道的人交朋友。人们常说:“腹中天地阔,常有渡船人.”

  4) 宽容有助于人际关系和谐。它能给人以温暖,感化和醒悟,它能缓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甚至化干戈为玉帛。四:宽容的原则:

  1) 两个同学表演“考试作弊”

  2) 同学谈对一同学允许另一同学抄的看法。

  3) 师总结:俗话说得好,“大度弥勒佛能容天下难容之事”,但是弥勒佛也是逞恶扬善的。也就是说宽容一定要适度,宽容要有一定的原则。宽容不是无原则的宽厚,也不是姑息养奸,更不是助纣为虐。因此,我们“对君子要宽,防小人要严”,并且同损人利己者进行斗争。 五:自省自查:通过这节德育课,你有了哪些认识。(几个同学发言略)

  四:孩子读《你想拥有朋友吗——请宽容》

  七:教师总结:法国大作家雨果说得好:“世界上最宽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宽容,是我们自己一幅健康的心电图,宽容是这个世界一张美好的通行证!同学们,让我们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具有豁达大度,广阔胸怀的人吧。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单人旁”表示的意思,认读8个生字,掌握8个生字的书写。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习惯和能力。

  情感目标

  使学生体会学习生字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单人旁”表示的意思。

  教学难点:

  正确书写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到识字王国里去做客,去认识一些和人有关的`字,你们愿意吗?

  二、认读词语

  1.借助汉语拼音把每个词读好。

  2.在小组内读一读。

  3.去掉拼音再读一读。

  4.整体认读。

  三、识记生字

  1.引导发现。

  同学们你们发现这些词语中的字有什么共同特点吗?为什么这些字都带有单人旁呢?

  2.探索发现

  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很快地记住这些生字?看看谁的记字方法好。

  四、指导书写

  1.观察交流

  2.重点指导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2.识字12个;基本掌握听读识字的方法。继续进行渗透性识字。

  3.会写6个字;认识新笔画:横撇、竖折折勾。

  4.了解“小、人、木”作偏旁的变形。

  5.练习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听读识字。

  教具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太阳卡通图片。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

  师:一位老公公,面孔红彤彤,晴天早早起,按时来上工。

  学生自由猜谜。

  (贴上太阳)

  师:下面,我们就伴随太阳的升起,一起去欣赏那美丽的世界。(课件出示主题图及全文)

  点评:教师通过猜谜语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范读课文。

  (课件演示内容)

  学生边听边看。

  点评:课件逐字演示课文内容,使学生有针对性的对课文中的每个字有了初步认识。同时,课件配音是童音,学生在轻松的音乐中聆听课文,不觉产生一种亲切感,很快地入情入境。

  三、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师:自由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试着用借助拼音或问问同桌的方法解决。

  学生自学课文。

  师:谁愿意带大家读读。

  学生带读。

  师:同桌互读。读对了给对方画一个小太阳

  点评:反复地读课文,既是熟悉课文的过程,更是随文识字的重要途径。在读文识字过程中,教师注意渗透学生合作和评价的'意识。

  四、强化识字。

  1.文中识字。

  学生带读、跟读。

  2.卡片识字。

  学生多种形式读(指名、分组、男女生)

  3.游戏识字。(猜字游戏)

  点评:识字有层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由文中识字到文外识字,每一个层次的教法都注重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积极参与。

  课间操:《上学歌》

  今天,外面艳阳高照,让我们在太阳底下跳个舞吧。

  五、课内外结合,复习巩固课内知识,深入理解太阳和人类的关系。

  师:现在,大家休息一下。我给大家讲个故事。

  相传,从前有十个太阳。他们每天轮流出现在天空,所以人们每天只看到一个太阳。有一天,十个太阳觉得太没意思了,他们一起跑到天空。土地烤焦了,禾苗晒死了。人们没法活了。于是,人们请来会射箭的天神来到人间。要他教训教训这十个太阳。

  (出示后羿射日图)

  你愿意当后羿,做个射日的英雄吗?

  (出示十个太阳)

  我们不用箭,用我们的智慧来让小太阳消失。只要把小太阳出的难题回答出来,小太阳就会消失。谁来试试?

  课件内容:

  (1)太阳:还有一个什么名字?

  (2)猜谜语:两个人手拉着手,是什么字?

  (3)跳:用这个字组个词。

  (4)草: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

  (5)森:你是怎么记住它的?

  (6)照:请你带着大家读一遍这个字?

  (7)叫:用这个字组个词。

  (8)请你用手写出水这个字。

  师:九个太阳都被我们的智慧消灭了,剩下的这个让老师来消灭吧?为什么不能射?

  学生展开讨论。

  师小结:看来,太阳对我们的用处还真大。小太阳听懂了你们的话。愿意每天认真工作,不再捣乱。他说:人类与太阳是好朋友。他愿意为人类做贡献。为了表示诚意,他送给人们一份礼物。是什么呢?(点击最后一个太阳,出现“美丽的世界”)齐读。

  点评:这里的设计非常巧妙,既有综合性,又充满娱乐性。学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接受的信息量很大,既听了故事,了解了人与太阳的关系,又巩固了识字。

  六、总结、读文。

  1.播放录象。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小太阳带给我们的美丽的世界。

  2.齐读全文。

  点评:精美的画面使学生理解了太阳送给人类一个美丽的世界,学生在观看录象的时候感受到了世界的美丽,也感受到了太阳的重要。

  太阳

  水

  鸟

  美丽的世界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教案初中语文教案01-10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3-19

语文诗经教案05-31

语文翠鸟教案05-02

《语文园地》教案05-21

语文《检阅》教案06-10

语文关怀教案03-18

语文园地教案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