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政治教案>政治事物发展的状态教案

政治事物发展的状态教案

时间:2022-04-24 05:16:30 政治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政治事物发展的状态教案3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政治事物发展的状态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政治事物发展的状态教案3篇

政治事物发展的状态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识记量变、质变的含义;理解量变是质量的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能力方面:本课的教学,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的能力为主。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善于联系、联想的思考能力。

  觉悟方面:引导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分析问题,为下一框题进行正确的方法论、人生观教学奠定理论基础。

  教学重点:

  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会引起质变。

  教学方法:

  运用故事、漫画等具体的事例,启发、引导学生通过讨论理解抽象的概念和哲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故事导入新课)古时候,有个人饿极了,一连吃了六个烧饼,还觉得饿,就又买了一个,谁知道只吃了一半就饱了。这时,他十分恼火,打了自己一个耳光,并责骂道:我是多么不会过日子的人啊!早知道这半个烧饼就能吃饱,我为什么不先吃它呢?前面的六个烧饼,都被我白白浪费了!

  (分析)大家看完了故事,就会发现这个人的行为是非常可笑的。如果没有前面六个的量的积累,他只吃半个烧饼是吃不饱的,从哲学上来看,他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只看到事物的质变而忽视量变的积累,为了防止犯类似的错误,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的.基本原理。

  首选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量变与质变的科学含义。(师生互动)

  一、量变与质变的科学含义

  量变:事物在数量和程度上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叫量变

  质变:事物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叫质变

  师:对比分析量变和质变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生:量变是数量程度上的变化;质变是根本性质的变化。

  量变是逐渐、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显蓍的变化。

  生:烧开水,烧的过程是量变,烧到100摄氐度是沸腾了、烧开了是质变。

  师:(归纳)

  项目

  变化指向

  变化状态

  变化结果

  量变

  数量程度

  逐渐不显著

  一事物仍是该事物,性质没变

  质变

  根本性质

  剧烈显著

  一事物变为它事物,性质改变

  大家掌握了二者的区别没有?

  思考:量变与质变哪种状态延续的时间长一些?并举例说明。

  生:(略)

  师:一面闹钟摆在这里,每天都在趋向陈旧老化,但变化不显著,这种变化是量变。某天这面闹钟突然停止了转动,这面钟坏了,这种根本性质的瞬间发生的快捷显著变化是质变。很明显,量变与质变相比,一般来说,量变延续的时间长一些,质变延续的时间短一些。

  大家理解了量变与质变的区别,二者有什么共同点?量变与质变都是运动变化状态。下面学习二者的关系。

  二、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1、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讨论:如果只有质变没有量变作为前提和基础会出现什么情况?

  生:没有量变,只有质变,闹钟才一摆出来就会坏掉,不能使用。

  生:吃烧饼时,一咬就会产生饱的质变。

  师:如果没有量变作为前提和必要准备,那么事物的运动变化中就只有质变。只有变化,那么事物时刻会变成它事物,当我们正要去认识它、改造它时的时候,它又会变为它事物,那么我们就既不能认识世界,也不能改造世界,从而会陷入不可知论。其实是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可见从理论上分析是错误的。

  从现实上分析只有质变而没有量变也是不可行的。例如:放月假回家,可能就由于事物时刻变为了它事物而不认识自己的家、自己的父母了。可见从理论还是从现实来分析,没有量变作为前提和基础是不行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

  2、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讨论:如果只有量变没有质变会出现什么情况?

  生:如果只有量变没有质变,古猿就永远不能进化成为

  生:社会永远不能进步,永远为茹毛饮血、刀耕火种的年代

  师:如果只有量变而没有质变,那么事物永久为同一事物,那么世界就能向前发展,其实是只承认相对静止否认运动,从理论上分析是错误的。从现实上分析只有量变没有质变也是不可行的,就好比吃烧饼,吃一个、十个、一万个、十万个都没有吃饱的质变。可见无论从理论上还是现实上来分析,只有量变没有质变的结果是不行的,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综上所知: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量变和质变是相联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那么,量变引起质变的情形有几种?

  3、量变引起质变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事物在数量上的培养,即事物在大小、速度、程度和规模等方面的变化引起质变。另一种是事物在总体上数量不变,只是由于构成事物的成份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引起质变。

  师:分两大组举例说明量变引起质变的两种情形,比一比哪组同学的事例更丰富、更形象

  一大组:一棵树不能成森林,许多树构成了森林。

  一双筷子很易折断,十双筷子很难折断。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一粒沙不成堆,很多沙成沙堆。

  二大组:氧气和臭氧都由氧元素构成,但由于氧原子排列不同,物理化学性质就完全不同。

  屡战屡败与屡败屡战,排列不同,表达效果绝然不同。

  音乐符号1、2、3、4、5、6、7经过作曲家创造,能组成不同的乐曲

  师:量变引起质变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事物在数量上的培养引起质变。另一种是数量不同,但是内部结构、排列次序的变化能引起矛盾力量双方对比的改变,从而导致事物性质改变。如田忌赛马(分析略)数量不变结构的调整引起质变,运用到经济生活中,要求我们进行经济结构调整,走集约化增长的道路,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经济实力。

  师:有了量变是不是必然有质变?

  生: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程度能才变化质变

  4、 量的变化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发生质变

  师:为什么说量变只有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引起质变?

  生:因为事物的变化发展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引起的。当矛盾双方在斗争中力量的增减还没有引起依存关系的破裂时,事物处于量变状态。而当矛盾双方在力量上的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引起矛盾双方地位的变化,从而使依存关系破裂,事物的不会发生根本变化。

  师: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改变,而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

  以图作副板书。

  矛盾

  主要方面

  次要方面

  图三

  质变

  量变

  矛盾

  图二

  次要方面

  矛盾

  图一

  图1和图2处于量变

  图1与图3相比,原来的主要方面变为了次要方面,次要方面变为了主要方面,显示事物的根本性质发生了改变。

  可见,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引起质变,这个度就是矛盾双方在斗争中,主要方面转化为次要方面,次要方面转化为主要方面,量的变化超过一定的范围和限度时,事物才会发生质变,由一事物变为它事物。

  师: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一次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就等于事物发展变化的终结吗?并举例说明:

  生:吃饭——吃饱——再吃——再吃饱——……

  生:小学——初中——高中——大学——……

  三、事物是不断地通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这两种状态循环往复,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的。

  师:一次量变到质量,整个世界并不能真正向前发展,事物只有经过量变和质变这样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才能推动世界日新月异不断进步。

  小结:

  质变

  量变

  质变是结果

  量变是前提

  量变与质变

  无限性

  事物向前发展

  课堂作业

  一、单选题

  1、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是( C )

  A、运动和静止 B、新事物和旧事物 C、量变和质变 D、速度和质量

  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哲学寓意是( B )

  A、要重视事物数量上的变化 B、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C、路要一步步的走 C、生命在于运动

  二、问答题

  材料: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徐特立,早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坚持学法文。有人说他年龄大,学习太难。他说:“我今年43岁,一天学一个字,一个可以学365个字,七年可以学2555个字,到了50岁,不就是一个通法文的人了吗?”后来,经过四、五年的学习,他终于能用法文阅读科学书籍。试分析该材料中,包含了什么哲学道理?

  答案:(1)材料中包含了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的原理。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2)要取得通一国文字的质变,必须一点一滴地学,进行量的积累,只有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

政治事物发展的状态教案2

  一、事物发展的原因

  (一)内因和外因的区别与联系

  关系

  内因

  外因

  区别

  含义不同

  内因指事物的内部矛盾

  外因指事物的外部矛盾

  地位和作用不同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事物的变化发展主要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引起的,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决定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联系

  1. 两者都是事物发展所必备的条件。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两者缺一不可。

  2. 两者存在内在联系。内因和外因作为一对矛盾,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外因的作用再大,也必须通过内因,而决不可能离开内因单独起作用。

  (二)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及运用

  1. 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方法论:这要求我们,既要重视内因的作用,又要重视外因的作用,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2. 运用

  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的运用

  个人成长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个人努力和外部环境都很重要。

  深化改革、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扩大对外开放相辅相成。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首先要靠自己的主观努力。

  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坚持深化改革。

  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外部环境对个人成长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要利用有利因素,克服不利因素。

  坚定不移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要积累主观条件,抓住机遇,利用顺境,克服逆境。

  扩大技术引进,关键要消化和吸收;利用外资,关键要合理利用。

  二、事物发展的状态

  (一)量变和质变

  关系

  量变

  质变

  区别

  含义不同

  事物在数量和程度上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

  事物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

  引起的结果不同

  事物的根本性质没有改变。

  事先的根本性质发生了改变。

  联系

  1.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2.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

  3.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二)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及运用

  1. 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①坚持适度的原则;②不失时机地促成事物的飞跃;③重视量的积累。

  2. 运用

  世界观

  方法论

  具体要求

  量变只有在一定范围和限度内,事物才能保持其原有的性质。

  坚持适度原则

  当我们需要保持事物性质时,就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限度内,注意分寸,掌握火候。

  事物的发展最终要通过质变实现,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

  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当只有改革事物原有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不失时机地突破其范围和程度,积极促成质变,实现事物质的飞跃。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须从量变开始,没有一定程度量的积累,就不可能有事物性质的变化。

  重视量的积累

  注意量变的积累,要促使事物向好的方向发展,防止事物向坏的方向发展。

政治事物发展的状态教案3

  教学目标

  关于“事物发展的状态”

  1、知识与技能:

  量变质变的含义与关系、能运用量变质变的辨证关系原理以正反两种实例,说明为什么必须坚持适度原则,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要重视量的积累。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原理和方法论的学习,培养学生联系个人社会生活的实际进行观察、思考、分析、判断的能力,从而指导学生选择正确行为方式。

  3、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引导学生把远大理想、崇高目标与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奋斗精神结合起来,增强社会责任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分析问题,为下一框题进行正确的方法论、人生观的教学奠定理论基础。

  关于“事物发展的状态”的教材分析

  一、结构:“事物发展的状态”,共2框。

  本节是在第一节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变化、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事物是怎样变化、发展的”,并从青年学生的实际出发,论述了学习量变、质变相互关系原理的重要指导意义。

  “量变与质变”首先讲述量变、质变的含义,指出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其次讲量变是质变的辨证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具体分析了量变引起质变的两种情形;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强调“事物的发展最终是要通过质变实现的,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引起质变”;最后指出:事物就是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这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的。

  “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首先分析从寓言《杰米扬的汤》引入本框主题。讲要坚持适度原则:先进行理论分析,再以事例论证、说明,然后联系实际,提出要求;讲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先从理论上进行分析,然后从实践方面加以论述;讲要重视量的积累:先进行理论分析,然后以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两个方面的事例加以论证,提出要把远大理想、崇高目标与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结合起来的要求。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既是本框教学的重点,也是全课的教学重点之一。

  [原因剖析]

  从《课程标准》的要求来看,这一问题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内容之一,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世界观、方法论和人生观教育的有机结合来看,搞好这一问题的教学,可以为下册的教学奠定理论基础;从学以致用、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角度看,这一原理是被以往的教学实践证明了的,最受学生欢迎,对学生影响最大的基本观点。

  [理论剖析]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作准备,就不会有质变发生。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又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两者关系可用表格表示:

  方法论意义:

  第一要坚持适度原则。由于量变只有在一定的范围和限度之内,事物才能保持其原有的性质,所以,当我们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性时,就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凡事都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

  第二、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事物的发展最终要通过质变来实现,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所以,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速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我们就要果断地、不失时机地突破其范围和限度,积极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这时,如果瞻前顾后,畏缩不前,就会赔误时机。

  第三、要重视量的积累。任何异物的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的,没有一定程度的量的积累,就不可能有事物的飞跃和变革。

  错误倾向:

  割裂量变与质变的辨证关系:忽视量的积累,急于求成,盲目乱干;忽视质的飞跃,条件具备而瞻前顾后、畏缩不前,贻误时机。

  如何运用量变质变关系原理看待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建设问题:

  首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在产业结构、经济形态、人口素质、科技教育、区域平衡、精神文明等方面都有一个逐步发展和积累的量变过程,这样的历史进程,至少需要一百年的时间。其次,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增强的前提下,保持我国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再次,在下一世纪通过几个不同发展阶段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完成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上质的飞跃。

  2、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的问题,是本框教学的难点。

  [原因剖析]

  对这一问题,教材没有展开,学生理解时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

  [理论剖析]

  不仅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即事物在大小、速度、程度、和规律等方面的变化能够引起质变,而且事物在总体上数量不变,只有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这是量变引起质变的另一种形式。“田忌赛马”、金刚石与石墨、音符与音乐、体育比赛的排兵布阵等都证明了这一原理。

  3、要坚持适度原则,作为本框教学的难点来处理。

  [原因剖析]

  这一原则对青年学生特别具有现实的启发、教育意义,但在现实生活中,又是比较难把握的,需要给予具体的分析引导。

  [理论剖析]

  由于量变达到一顶程度时就会引起质变,也就是说量变只有在一定的氛围和限度之内,事物才能保持其原有的性质,当我们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时,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的度的原则。

  4、把远大的理想、崇高的目标与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结合起来(即青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要从小事作起)是本框教学的重点。

  [原因剖析]

  这是全课重要的教育、教学目标之一,也是我们进行世界观、方法论教育的落脚点和归宿。

  [理论剖析]

  这是量变与质变关系原理的方法论要求,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作准备,就不会有质变发生。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又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青年学生只有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在得智体诸方面日积月累,持之以恒,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才能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祖国的建设做出贡献,实现自己的崇高理想和远大目标。

  关于“事物发展的状态”的教法建议

  一、量变与质变:

  1、对量变、质变含义的教学,一是要注意搞好第一段的分析。《劝学》一文学生在高中语文第二册中刚刚学过,学生都能背诵全文,教师只要抓住“很小的、不显著的变化”和“显著的、根本性的变化”加以分析就可以了。二是要进一步搞好论证。第三段的例子也是通俗易懂的,抓住矛盾主次方面的转化就可以使学生比较容易的理解,并为理解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扫清认识上的障碍。

  (2)对教学重点“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的教学,具体说明如下:

  ①在教学中,一要通过事例加以说明,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二要通过事例说明方法论意义。

  ②关于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有两点需要注意:

  其一,在强调“必然结果”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对“必然引起”加以说明。实际上,教材在讲量变、质变的含义和“必要准备”时,就已经包含着这种分析了。如液态的水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其中就包含着水分子的扩散趋势与凝聚趋势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的变化,最终必然导致扩散趋势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于是事物的根本性质也就发生了变化。这里,教师可以作进一步说明。

  其二,要讲好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引起质变的道理。这一问题已涉及“度”的范畴,教学中,既要使学生理解其基本的含义,又要把握分寸,防止超出教材的要求。教材不仅以水的三态变化为例进行了分析,而且还设置了“读一读”、“议一议”和一幅宇宙速度示意图来辅助教学。

  3、关于小栏目的运用。本框共设置了4个小栏目:①老子的一段话,出自《老子·第六十四章》,意思是说,合抱大树是从细小的种子生长起来的;九层高台,是一堆堆泥土垒起来的;千里的行程,是从迈出第一步开始的。直观地看到了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质变,这是老于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光辉之点。②恩格斯语录引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86页。③宇宙速度示意图,引自高中物理课本上册。④“议一议”,不要求在课文之外举例,以免增加难度。

  二、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

  1、把1~6段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有利于突破“坚持适度原则”这一难点。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①首先从上一节的原理引入,点出“坚持适度原则”的方法论意义,从理论上加以分析。

  ②然后集中引述1、4、5段的事例,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坚持适度原则的重要现实意义。

  ③插入“想一想”,启发思考,活跃气氛。

  ④联系学生日常生活的实际,展开分析和议论。教材上列举的5点都是学生中常见的,此外还可以举出很多,如开玩笑要适度,评价、表扬、批评要适度,等等。要发挥“议一议”小栏目的作用,引导学生多思多想,从中受到教益。

  2、关于“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在搞好分析论证的同时,要特别注意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教材中指出的在各种体育大赛和知识竞赛中,关键时刻却“瞻前顾后,缺乏信心”或“被一些莫名其妙的阴影所困扰”,结果痛失良机的事例,确实屡见不鲜。前者多属心理素质问题,后者则多属迷信问题。

  当前,一些中学生也对“运气”信奉有加,往往把一点小事或某种巧合视为不祥之兆,心里蒙上阴影,影响学习和考试成绩,如此等等。针对学生的实际问题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必将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教益。

  3、对重点问题的教学,建议注意以下几点:

  ①采取归纳式。把崇高目标和埋头苦干的精神结合起来,是在“要重视量的积累”这一方法论要求之下,进一步引申出来的对青年学生的具体要求。因此,按照教材的顺序分两点讲述(见教学提纲),顺理成章。最后归纳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远大理想、崇高目标,每个有志青年也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而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即“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就是要把远大的理想、崇高的目标与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结合起来。这样归纳,画龙点睛,水到渠成,比较易于使学生信服和接受。

  ②加强针对性。突出这一重点,关键在于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防止泛泛而谈。要从当地、本校学生的实际出发,找出最有代表性的问题重点加以分析、讨论,以使学生思想上真正能受到启发、感染、触动,追求最佳教育效果。

  ③选好典型事例。增强教学效果,选好典型事例很重要。当代青年中,胸怀大志,埋头苦干,取得丰硕成果,作出突出贡献的比比皆是;而大大咧咧,对小错误、小缺点抱无所谓态度,甚至是非不分、好坏不分,把坏习气、坏作风当作“潇洒”,把看坏书、唱坏歌当作“享受”,由小到大,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教训也屡见不鲜。教学中,建议栏选取正反面典型媒体视频,同时在课堂上播放,使学生在对比中受到教育,加深印象。

  ④关于“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一段名言。这是刘备死前给其子“遗诏”里的一句话。教材中作为具体的事例,是用楷体字单列一段,进行解释和分析的。《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能运用量变引起质变的原理对这段名言加以阐释。因此,教学中要给以重视。

  4、关于小栏目的运用。本框共设置了4个小栏目。“想一想”、“议一议”已如前述。此外,还引述了李大钊语录和《易经·系辞》上的一句话,都与教学内容有密切的联系,可以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除了课本上的材料之外,根据教学需要,教师还可以选择、补充一些漫画、诗词等材料,以强化教学效果。如在本框最后,在对学生提出把远大理想和埋头苦干的精神结合起来之后,为激励学生胸怀大志,奋发进取,还可以引用一些充满期望之情、寓意深刻的名诗作为总结,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5、在教学方法上,可以读、议为主,以讲为辅。本框的道理并不难懂,要取得教学实效,关键还在于启发学生打开思路,联系实际,学会用量变引质变的道理去观察、思考和处理实际问题。

【政治事物发展的状态教案】相关文章:

女人的状态语录10-21

最好的状态语录11-03

初中政治试讲教案11-05

初中政治教案11-03

工业的发展地理教案05-05

初三政治教案04-02

关于政治的文明交往教案09-30

高中政治优秀教案11-18

小学政治教案11-09

初二政治教案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