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四单元教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四单元教案

时间:2022-10-09 22:45:52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四年级上册数学四单元教案(精选13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四年级上册数学四单元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四年级上册数学四单元教案(精选13篇)

  四年级上册数学四单元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小数点搬家”这一童话故事,使学生探索出小数点向左、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2、能灵活运用探索出的规律。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探索、概括出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学具:数字卡片。

  一、导入课题:

  导语: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有关小数的知识。小数中一个最重要的符号是什么?(板书:.)今天,我把这位客人请进了课堂,看看它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小数点可真是个调皮的小家伙,它告诉同学们,今天,小数点要搬家了,这是怎么回事了,同学们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课件播放童话故事)

  二、童话激趣,发现变化。

  1、动画:

  2、(flash动画)小数点来到森林里玩,看见山羊开了一家快餐店,山羊愁眉苦脸地坐在窗前。小数点看见快餐店门前的价格牌(¥288),上面有它的好朋友数字,就跳了上去(¥288.)过了一会儿,小数点觉得很奇怪“没有顾客?为什么会这样呢?”小数点想了想,说:“我要搬家了!”于是小数点搬到了8和8的中间(¥28.8)。这时就有一些动物来快餐店了。

  师:为什么会这样呢?(价格便宜了。)

  3、(flash动画)小数点笑着地说:“看来我搬家很值得,那我再搬一次吧!”(¥2.88)。不多久,山羊的快餐店生意好极了。小数点开心极了,想着“我真是个天才!”

  师:山羊的快餐店,原来是一个客人都没有,可是现在生意兴隆。这又是为什么呢?你能再用一句话来说一说吗?(生说)

  那么从原来的288到28.8再到现在的2.88又是怎样变化的呢?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吗?(生说)

  假如小数点再往左搬一次家成为0.288,与原来的288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生说)

  这些变化是不是有一定的规律呢?请同学们在组内探讨。

  4、小组汇报:

  汇报交流,在得出大致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老师总结一下。

  5、是不是对所有的数都适用呢,我们能想法验证吗?小组交流

  来了这么多客人,山羊真开心呀,可月底一算,亏本了,热心的小数点知道自己闯祸了,赶紧往右搬,根据刚才的故事,你能猜出小数点右移的变化规律吗?你来验证想法严整自己的猜测。

  小结:现在我们又知道了小数点右移,原来的数就会扩大。(板书:右移扩大)

  小数点这样跳来跳去,严重的.影响了山羊的生意,我们把它放在一个合适的地方。(结合生活实际,数学与生活相结合)

  通过刚才小数点搬家,大家探索出了小数点移动引起数的大小的变化规律,小数点真是个神奇的小家伙,这个规律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以“神奇的小数点”或“小数点的自述”说一说。(通过学生构思数学作文,整理变化规律)

  三、初步应用。

  你想试试吗?(游戏)

  拿出你的数字卡片,摆一个的三位小数(9.879)扩大10倍,100倍 1000倍。1000倍(引导学生在缺的数位上补0)

  摆一个最小的两位小数(0.12)缩小10倍。20倍(学具袋里的0不够用,引导学生几人合作,共同完成)

  四、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1、我做小法官

  (1)0.8的小数点向右移动3位,原数就缩小了1000倍( )

  (2)3.69扩大2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 )

  (3)把23.05的小数点向左移动5位后,再向右移动三位,这个数就变成了230.5

  (4)去掉1.04的小数点,这个数就扩大100倍( )

  2、下面的数与0.285比,扩大或缩小了多少倍。

  3、小花猫要去水果店买水果,可不会做题,过不了河,你能帮助它吗?

  4、小花猫说谢谢,可到了水果店一看,水果店的标价有点奇怪?你都知道这是多少钱吗?你能找出最贵的两种水果吗?

  五.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四年级上册数学四单元教案 篇2

  一、情景引入

  1、说说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小数的知识。小数中最重要的一个符号是什么?(板书:小数点)

  2、板书课题:小数点搬家

  3、看了课题你有什么想法吗?

  二、自主探究

  1、自学课本内容。

  2、分析探讨,找出规律

  3、小数点向哪边搬家的?

  4、请同学们在组内讨论:

  (1)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

  (2)小数点移动后这个数发生了什么变化?

  (3)小组汇报 。

  5、谁来说说小数点向右搬家的变化?为什么后面写着省略号?你能再填一句吗?

  6、现在我们知道了小数点右移,原来的数就会扩大(板书:右移 扩大),小数点左移,原来的数就会缩小(板书:(左移缩小)。

  三、巩固应用

  1、说说小数点搬家会怎样?

  2、小数点这样跳来跳去,严重的影响了山羊的'生意,我们能把它放在一个合适的地方吗?(结合生活实际,数学与生活相结合)

  四、全课总结

  1、 刚才小数点搬家,大家探索出了小数点移动引起数的大小的变化规律,小数点真是个神奇的小家伙,我们在学习中应如何应用它呢?

  2、下面的数与0.285比较,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或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

  四年级上册数学四单元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包装问题,体验策略的多样化,发展优化思想。

  2.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利用表面积等有关知识,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策略。

  教学重点:

  应用表面积等知识来讨论如何节约包装纸。

  教学难点:

  引导观察、比较、交流、反思,得出节约包装纸的策略。

  教学用具:

  课件、盒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收过礼物吗?能说说你都收到了什么礼物?

  生:玩具车,变形金刚……

  师:你们的礼物包装过吗?老师也收过一些礼物,而且是包装过的礼物,想看看吗?(课件演示,欣赏包装好的各种礼物)

  师:刚刚大家欣赏的礼物怎么样?

  师:生活中我们如果要送某种礼物给别人,通常会用漂亮的包装纸包起来更漂亮,要包装一个礼品,要考虑哪些数学问题呢?

  生1:如何进行包装(师:问的真好,等我们动手操作了,你就知道了)

  生2:怎样知道需要用多少包装纸(师:你一定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明白其中的道理的)

  生3:怎么包装最省纸呢?(师:聪明的你上课认真思考相信你一定能想出的)

  师:哦,包装礼物中有这多的我们还不知道的学问,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研究包装的学问(板书:包装的学问)

  二、提出问题:合作探究

  1.师:老师收了这么多的礼物,老师怀有一棵感恩的心,我也想给我的亲人送上一些黄金搭档,(课件出示图片)首先我要送给我的第一个亲人。猜猜他是谁呢?请听广告词——黄金搭挡送小孩,个子长高不感冒,你说他是谁?

  师:老师准备送一盒黄金搭挡送给我的弟弟,希望他健康成长.我也想用包装纸包装成精美的礼物。

  师:可至少要用多大的包装纸呢?你能帮帮老师吗?

  生:求出表面积,量出长,宽,高(课件出示有关数据)

  生:求出的表面积就是包装纸的.大小。(师用惊奇的表情注视)

  师:这个同学真厉害,知道包装纸的大小就是表面积的大小,你们和他一样聪明吗?试试看,怎么样来计算包装纸的大小了吗?动手算一算.

  (生独立完成,投影出学生答案,并对其进行讲解)

  师:来,你来给大家展示一个你的结果,你是怎么来算的?并说说你的想法)

  师:你们都是这样算的吗?同学们真不错,来,掌声欢送她.

  2. 师:刚才老师在同学的帮助下,知道包装一个黄金搭挡至少需要1300m2的包装纸,我想我弟弟收到这么漂亮的礼物,一定会很高兴,在这里老师替弟弟谢谢大家了。现在我想送给第二个亲人,我要送给谁呢?请听广告词——黄金搭挡送女士,细腻红嫩有光泽

  师:对,同学们真是我知心朋友,老师想送给我尊敬的妈妈。我要送给她两盒 黄金搭挡。(手势)师:你觉得可以怎么来包装呢?有几种包装方式呢?你建议老师选择了哪种方式包装?为什么?(手势配合指向屏幕)

  师:想想看(凝视5-6钞钟)来,同桌之间借助手中的模型摆摆看.

  小组反馈,小组登讲台进行解说。

  师:同学们不仅是个爱动手,也是一个爱动脑的好学生。掌声赠送给他们精彩的解说。

  师:有3种包装的方法,那你想建议老师选择哪种包装的方法.(第C种)

  生1:第C种,因为遮住了的面,所以最省纸。

  师:你这个想法真好,很有节约意识,你真是个懂节约的好孩子。(板书:节约用纸)

  师:但这种包装方式真的是最省纸吗?(表情怀疑状)有什么方法证明是最节约的呢?

  生2:计算出包装后的表面积.再进行比较。

  师:真不错,我们试试看。(学生反馈,展示学生计算结果)

  找两位学生上台板演,方法不一,并扣留这两位同学,要求学生听听这两位学生的想法,(掌声欢迎我们小老师为我们说说他的想法)

  师:通过刚刚的活动,我们发现果然是第C种最省包装纸,那现在你能发现包装的秘密吗?

  生反馈。

  师板书L节约用纸:重叠的面越大,表面积越小,就越节省包装纸

  三、再次尝试,总结规律:

  1. 师: 同学们真了不起,发现了包装中最省包装纸的学问。现在老师要送出最后一个礼物,请听广告词,(黄金搭挡送长辈,腰好腿好精神好)

  师:我想祝我的爷爷,奶奶身体更加的棒,(动作配合)我要送3盒黄金搭挡。

  师:看大屏幕,你能回答这的问题吗?(课件呈现)

  师:用你们探索出的包装的学问,想一想?(如果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借助模型摆一摆)

  3.小结。师:非常感谢同学们帮我包装出了这么漂亮而精美的礼物,你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吗?

  四、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什么节日吗?(母亲节)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

  母亲节快到了,小明和爸爸为妈妈挑选了一套分为上、中、下集的书,每本书长 、宽、高分别为 20厘米、15厘米、8厘米。小明想亲手将这套书用彩纸装饰起来,请你为他设计一个装饰方案

  五、板书设计

  四年级上册数学四单元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利用表面积等知识,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策略。

  能力目标:

  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解决包装的问题,体验策略的多样化。

  教学重点、难点:

  利用表面积等知识,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策略。

  教学策略:

  让学生自己想法设计包装的方法,并亲自实践,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交流,反思那种包装方案最节约。

  教学准备:相同的课本、包装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提问:现在,老师要把26本数学课本用包装纸包起来,怎样保才能节约包装纸?

  学生讨论交流方法,说一说怎样包装好。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二、学习新知识

  1、出示教材中的插图和问题:将两盒糖果包成一包,怎样包才能节约纸?

  2、学生探索两盒糖叠放得方法,并根据叠放的方法列式计算出长方体的表面积。

  3、引导学生比较得出方案。并反思为什么方案(1)最节约。

  4、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1)同样的方法解决“试一试”中的问题。

  (2)教师根据学生的探索情况进行评价总结。

  板书设计:

  包装的学问

  尽量减少面积的面——最节约

  教学反思:

  第十三课时 包装的学问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用表面积等知识,继续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策略。

  能力目标:

  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解决包装的问题,体验策略的多样化,发展优化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利用表面积等知识,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策略。

  教学策略:

  让学生自己亲自实践,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交流,反思那种包装方案最节约。

  教学准备:被包装的实物、实物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说一说怎样包装多个相同的长方体物体能节约用纸?

  二、实践活动

  第1题:

  (1)要学生明白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再动手操作、画图、计算、空间想象来解决包装4盒磁带的问题。

  (2)亮出一盒磁带的长、宽、高,根据这个尺寸选择表面积最小的包装方案

  (3)提出小组合作的要求,进行讨论、交流。

  (4)根据数据得出结论。

  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在小组交流,然后进行全班交流。

  三、总结交流

  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说说自己的收获,评价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

  板书设计:

  包装的学问

  (学生班数自己的计算情况)

  四年级上册数学四单元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逐步学会概括加法结合律、交换律并能用字母表示,并能用加法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以及自学的能力,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自主学习的方式探索、理解并掌握加法结合律。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以及自学的能力。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

  2、学生准备:课本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了解黄河的有关知识。请看情境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观察情境图,了解黄河的走向,弄清楚黄河流域与黄河长度的区别,汇报自己发现的信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师:黄河流域的面积约是多少万平方千米?谁会解答?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二、学生根据图中信息独立列式

  方法一:(39+34)+2=75(平方千米)

  方法二:39+(34+2)=75(平方千米)

  师:黄河全长约多少千米?可以怎样算?

  学生列式:(3472+1206)+7863472+(1206+786)师:观察这两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小组研讨,汇报交流师:这是一个规律吗?想办法验证一下。经过验证这确实是一个规律,叫加法结合律,你能用字母表示这个规律吗?

  生:A+(B+C)=(A+B)+C

  学习了加法结合律,加法中还有其他的规律吗?请完成填空,然后观察,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发现,两个加数交换他们的位置,和不变。

  师:这也是加法运算中的一个规律,叫加法交换律,能用字母表示它吗?

  生:A+B=B+A

  师:学习了加法的两个定律,能根据加法运算律解决实际问题吗?

  三、观察下面算式,想想怎样算比较简便?

  282+63+37

  生:用加法结合律可以简算

  四、自主练习

  第1题。独立完成,说说自己的想法。

  第3、4题。注意用简算。

  五、简要回顾

  这节课的学习内容

  六、作业

  自主练习3题。

  四年级上册数学四单元教案 篇6

  一、单元教学内容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P56——P70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会用直尺、三角尺画垂线和平行线。

  2、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3、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垂直与平行的概念;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难点:画垂线、画平行线、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四、单元教学安排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7课时

  第一环节 平行

  1、每个同学先独立思考,把可能出现的图形用铅笔画一画,小组长组织大家把可能出现的图形汇总。

  2、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情况。

  3、集中显示典型图形,强化图形表征。

  (1)展示其中一个小组的`展示板。

  (2)除了展示板上的这几种情况,其他小组还有补充吗?

  4、整理图形,把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图形通过电脑来展示,并编上序号。这些图形,同学们能不能对它们进行分类呢?可以分成几类?为什么这样分?

  6、根据研究需要,按照“相交”和“不相交”的标准进行分类。(重点讨论第3幅图,直线向两头无限延伸,因此应该是相交的)

  总结:在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相交和不相交。相交又有成直角和不成直角的情况。

  7、我们把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记作a∥b,读作a平行于b。

  (这里我们要强调一定是在同一平面内,举出反例异面直线也不相交的反例,但不是平行的关系。)

  8、你能说一说生活当中在哪里见过平行的位置关系吗?

  第二环节 垂直

  1、师黑板上把毛线拉,表示直一条直线,再拿出另一条毛线拉直,表示另一条直线,并与第一条相交。想一想两条直线相交成几个角?各是什么角?(如第4幅图)

  2、如果教师转动其中一条直线,使∠1变成直角,那么这其余三个角会变成什么角?

  3、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垂足。记作a⊥b,读作a垂直于b。

  (这里要再次强调是在同一平面内,举出异面垂直的关系)

  4、你能说一说生活当中在哪里见过垂直的位置关系吗?

  (三)巩固发散

  1、教材P57 做一做

  (四)评价反馈

  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平行与垂直(在同一平面内)

  平行:a∥b 垂直:a⊥b

  教学反思:通过观察、操作等学习活动,学生经历了认识垂直与平行线的过程,掌握其特征。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四年级上册数学四单元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数学活动,使学生在数位增加的情况下会读,写小数。

  2、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数位、计数单位,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促进知识迁移的能力。

  3、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在小数数位增加的情况下会读、写小数。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知识的迁移。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数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见数会读,听数会写,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板书: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二、讲授新课

  1、教学小数数位顺序表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小朋友,(课件出示2459,60709,100000,200043)这些是什么数?

  生:整数

  师:你是怎样读出这些数的?谁还记得整数的数位顺序?每个数位的计数单位是什么?相邻的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生1: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只读一个零。

  生2:个位,十位,百位……一(个),十,百,千……

  师:这就是整数数位顺序表,同学们还记得小数由几部分组成吗?

  生:3部分,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

  师:说的很好,那你认为小数的小数部分数位应在什么位置上?

  生:在整数部分的右侧

  师:中间怎样区分呢?

  生:用小数点隔开

  师:我们已经知道小数的计数单位有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十分之一分母是十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所以十分之一就在小数点右侧第一位,它所占的位置叫十分位,计数单位为十分之一。

  师:小数部分的第二位是什么数位呢?计数单位是什么?大家猜一猜?

  生:百分位,百分之一(百分之一分母是一百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所以百分之一就在小数点右侧第二,所占的位置叫百分位,计数单位为百分之一)

  师:谁能依次说出小数部分右侧几位的数位顺序以及相应的计数单位?

  生:千分位,千分之一……

  师:为什么后面用省略号?

  生:表示后面还有很多数位。

  师:这就是小数数位顺序表。(板书:小叔数位顺序表)

  巩固练习

  1、下面各数中的“5”表示的意思

  50.06 5.11 0.25 0.475

  2、小数的.读法

  师:同学们想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古钱币什么样吗?

  生:想

  师:请看这里,这就是这枚古钱币的有关数据,高,厚,重量你会读吗?(小组合作交流)

  生1:0.58读作:零点五八

  生2:3.5读作:三点五

  生3:41.47读作:四十一点四七

  总结读法

  师:这几位同学都读对了。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读小数?读小数时应注意什么?(小组交流讨论)

  师:哪个小组愿意说一说?

  生1: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读,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

  生2:小数点读作“点”

  生3:整数部分为0的读“零”

  师:回答的真好,以上3名同学说的加起来就是读小数的方法。谁能完整的说一下。

  生:读小数时,先读整数部分,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整数部分是的0读作“零”)。再读小数点,小数点读作“点”。最后读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

  师:回答的很好,但是大家要注意读小数时数字要大写。这就是今天我们学的第二个内容,小数的读法(师板书:小数的读法)

  巩固练习

  1、读出下面各数

  6.5 0.04 6.72 0.058 340.09

  师:同学们完成的非常好,为了奖励大家咱们一起玩一个游戏。(开火车)

  2、小数的写法

  师:我们已经会读小数,接下来我们学习小数的写法,同学们今天早上老师听了一则有关环境的新闻其内容为:据国内外专家实验研究预测:到2100年,与1900年相比,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一点四至五点八摄氏度,平均海平面将上升零点零九至零点八八米。

  师:同学们,听完这则新闻你有什么感想?

  生:随着时间的增长,全球平均气温上升,说明环境受到了污染,我们要保护环境。

  师:你说的真好,我们要爱护环境,爱护环境从我们每个人做起。

  师:大家能试着把这段话中的小数写出来吗?(同桌为小组交流)

  师:谁愿意说一说,

  生1:一点四写作:1.4

  生2:五点八写作:5.8

  生3:零点零九写作:0.09

  生4:零点八八写作:0.88

  师:写的非常好,谁来总结一下怎样写小数?

  生1:先写整数部分,整数部分按整数的写法写,小数点写在个位的右下角,写成实心小圆点,

  生2:写小数部分,小数部分依次写出每个数字。

  生3:写小数时应写阿拉伯数字

  师:说的不错,我们一起总结一下写小数的方法,先写整数部分,整数部分按整数的写法写,(整数部分是0的就写“0”)小数点写在个位的右下角,写成实心小圆点,再写小数部分,小数部分依次写出每个数字。(注意:写小数时应写阿拉伯数字)。这就是今天学的第三个内容,小数的写法(并板书:小数的写法)。

  巩固练习

  1、写出下面各数

  三百点七一五点零六零点零八九

  师:同学们表现的非常好,我们在一起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

  三、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四、布置作业

  练习九

  五、板书设计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小数的读法

  小数的写法

  四年级上册数学四单元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掌握一个小数乘(除以)10、100、1000、,只要把小数点向右(或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的规律。

  2.利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进行简单计算。

  3.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形成组内的思维碰撞,从而丰富、完善学生的个体思维,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

  利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用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景引入

  (1)3的10倍是多少? (2)4000除以10是多少?

  3的100倍是多少? 4000除以100是多少?

  3的1000倍是多少? 4000除以1000是多少?

  提问:0.3的10倍,100倍,1000倍呢? 4除以10,100,1000呢?

  [由整数乘除法引入小数乘除法,为接下来的小数点移动规律做铺垫,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题:

  2.引导学生完成小数乘法,鼓励学生在汇报答案的同时说出小数点的移动规律。

  3.强调整数末尾的小数点可省略。

  4.小数除法可让学生独立完成。

  5.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强调:小数点前无其他数时,应补上0。

  6.观察这两组算式,并讨论:当一个小数乘(除以)10、100、1000、时,积(商)与第一个因数(被除数)发生了什么变化?

  7.总结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由于上一节课学生对于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因此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进行规律的总结,教师只需在规范性方面加以引导]

  三、巩固练习

  试一试:

  1.下面各小数和8.73相比较,大小有什么变化?

  要求学生写出简单的过程,并说出来。

  2、在方框里填写适当的数。

  [书本上的习题灵活处理小数点移动的规律,有利于学生的掌握]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四年级上册数学四单元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复习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通过复习,加深同学们对知识的理解。

  3.通过总结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

  建立整数与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比较35.67 3.567 365.7 3567这几个数的大小。

  订正时让学生说说这4个数有什么相同点,什么不同?

  下面各数,同506比较各缩小多少倍?

  5.06(缩小100倍) 0.506(缩小1000倍)

  50.6(缩小10倍) 0.0506(缩小10000倍)

  下面各数同0.372比较,各扩大多少倍?

  3.72(扩大10倍) 372(扩大1000倍)

  37.2(扩大100倍)

  通过上题,说明我们可以应用小数点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把一个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

  教师强调:

  掌握小数点移位的规律,一要注意移动的方向与变化的关系,即右移就扩大,左移就缩小;二是要注意移动位数与变化的倍数的关系,移动一位,变化的倍数是10倍,移动两位,变化的倍数是100倍,移动三位,变化的倍数是1000倍

  特别是注意,右移位数不够时,要在末尾用0补足,左移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

  二、巩固练习

  填空。

  1.把0.3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 )倍,得( )。

  2.把4.36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原数就( )( )倍,得( )。

  3.2.94去掉小数点,就( )( )倍,得( )

  4.0.06变成0.6,小数点向( )移动( )倍,原数( )( )倍。

  5.把30缩小( )倍是0.05。

  6.把1.436扩大( )倍是1436,缩小( )倍是0.01436。

  7.把5.423的小数点移到最高位数字的左边,原数( )( )倍。

  小数点的悲剧

  有一著名宇航员独自驾驶连萌一号在太空中作业,当他圆满完成任务返航途中,突然飞船发生了不可解决的故障,原因是由于检查员的疏忽点错了重要数据的小数点。在人生最后两个小时里,这位勇敢的宇航员没有悲伤,而是坚持工作着。最后他在与女儿诀别时说:我要告诉你,我亲爱的女儿,我也要告诉全世界的小朋友,一定要认真对待学习中每一个数,每一个小数点,不要再让小数点的悲剧发生了!连萌一号消失了,这场小数点的悲剧结束了,但是请同学们牢记住这位宇航员的话吧!

  三、课后小结:

  板书: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向左缩小 0.004米=( )毫米 向右扩大

  0.04米=( )毫米

  0.4米=( )毫米

  4米=( )毫米

  教学反思:复习课重在那些零散的知识用一条线连接起来,形成知识系统。本节课更象练习课,在练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总结小数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并且利用这个规律解决一些实际练习题就更好了。

  四年级上册数学四单元教案 篇10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四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单元的内容。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是学习小数乘法和除法的基础,也是进行单位换算的重要手段。它是小数的另一性质,它与前面所学的小数性质不同,主要是研究小数点移动如何改变小数的大小,是学习小数知识的重要内容。

  二、学情分析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整数的有关知识,特别是十进制计数法以及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等知识之后学习的,所以学生对于小数的大小是有认识的。学生能发现小数点移动后,蕴含什么规律,学生还不清楚,还不能把小数点移动和小数的大小变化规律建立联系。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学会通过探究活动,理解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的变化规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总结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合作探究与反思的能力,并渗透德育教育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分析、比较并概括出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初步培养学生用联系变化的观点认识事物。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引出新知

  1.比较小数大小:0.3和0.300;4.75和4.750;2.68和26.8;0.9和0.09

  2.让学生观察发现前两组根据小数的性质判断它们的大小不变,后两组小数中的小数没有变,小数点的位置变了,它们的大小是不同的。

  3.得出结论: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从而引出课题。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积极性。

  1.创设情境:孙悟空打妖怪。

  2.让学生通过情境图,观察金箍棒的变化。

  (板书:9毫米,90毫米,900毫米,9000毫米)

  (三)辅助学生,试探小数点向右移动的规律。

  1.引导观察整数之间的倍数关系

  (1)让学生观察9毫米,90毫米,900毫米,9000毫米,并思考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倍数关系。

  (2)提醒学生“扩大了10倍”和“扩大到原来的10倍”之间的区别,规范学生的用词。

  2.联系新旧知识,发现小数点向右移动的秘密。

  (1)让学生把这些数量改成用米作单位。

  (板书:0.009米,0.09米,0.9米,9米)

  (2)提问学生把以毫米为单位的数转化成以米为单位的数,那金箍棒的长短发生变化了吗?引导学生9毫米和0.009米的大小是一样的。

  (3)通过整数间存在的倍数关系引导学生观察小数之间的倍数关系。

  (4)观察小数的倍数关系和小数点移动两者之间的规律

  (5)提问学生如果小数点向右移动四位,五位?小数又会扩大到原来的几倍?

  (6)总结出小数点向右移动的.规律

  (7)四人小组讨论得出小数点向左移动的规律的方法

  (8)观察整数,由整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得到小数之间的倍数关系,观察小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和小数点移动两者之间的规律。

  (四)引导学生,自探小数点向左移动的规律。

  1.师:刚才我们通过金箍棒的过程已经发现了小数点向右移动的秘密了!孙悟空把妖怪打败了,他会扛着那根又打又粗的金箍棒回去吗?

  2.引导学生从下往上观察。

  3.小组讨论参考得出小数点向左移动的规律的方法从而得出小数点向右移动的规律。

  4.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

  5.交流讨论得出小数点向右移动的规律。

  (五)小结归纳,感触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1.让学生总结小数点向右移动的规律和向左的规律。

  2.创设情境,让学生知道一个小数点的重要性。

  四年级上册数学四单元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2、经历探索小数乘法计算方法中,如何确定积的小数位数的过程。

  导入新课

  师:学校最近准备盖一个礼堂,供我们学校的师生使用,现在同学们看到的这幅图就是电脑为我们学校设计的,同学们看后想说什么?

  生:(1)真漂亮!

  (2)太好了,我们也能坐在这样的礼堂里上课了。

  (此处的目的:是想通过看礼堂情境图,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初步感知

  师:下面让我们走进礼堂去看一看里边的情况:(课件出示礼堂内部情境)边演示,教师边介绍:这个礼堂准备建长30米,宽20米,在礼堂前面的墙壁上挂一块长3米 、宽2米的屏幕,地面上准备铺长0.3米、宽0.2米的地砖……看到这里你们知道了什么?

  生:知道这个礼堂的地面、屏幕、地板砖都是长方形的。

  师:你们还想知道什么?

  生:(1)礼堂的占地面积是多少?

  (2)屏幕的.面积?

  (3)地砖的面积?

  ……

  师:请同学们快速计算一下:礼堂的占地面积、屏幕的面积分别是多少?

  生:汇报:(学生汇报的同时教师板书)

  (1)礼堂的面积为:30×20=600(米2)

  (2)屏幕的面积为:3×2=6(米2)

  师:怎样计算地板砖的面积呢?

  生:0.3乘0.2

  师:0.3乘0.2的积是多少呢?该怎样计算呢? 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一下,试一试怎样计算0.3乘0.2的积。

  (此处的目的是让学生独立思考,让全班每一个学生有动脑思考的时间、空间,为小组合作互相交流做准备。)

  师:四人一小组,互相交流一下你们各自的想法和办法,你们小组准备用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全班反馈)

  生:(1)我们小组是把0.3米变成3分米,0.2米变成2分米,

  3×2=6(平方分米2)

  师:请你们小组说一说为什么把0.3米、0.2米要变成3分米,2分米呢?生:因为0.3、0.2是小数,我们不会计算,变成3和2就可以计算了。

  师:其他小组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我们小组试着用画图的方法去做,做一半不会了。

  (学生迁移第一节的画图知识,但遇到了困难)

  师:除了这些你们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没有了。

  (此时的学生遇到了困难,他们用求助的眼光看着老师,急切地想知道解决的办法。)

  师:老师从你们的眼神中看出,你们遇到了困难,那老师和大家共同解决好吗?

  生:可以。

  师:课件演示图形。

  师:6个小格表示多少?

  生:0.06或6/100

  师:说明“0.3×0.2”的积是多少?

  生:积是0.06。

  师:以上两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解决0.3乘0.2的积,还有其它方法吗?

  请同学们观察这两个式子:

  礼堂面积: 30×20=600(米2)

  屏幕的面积:3×2=6(米2)

  看一看长与长之间、宽与宽之间有什么关系?请小组同学讨论交流一下。(在小组交流讨论的基础上,全班反馈)

  生:(1)我们小组发现:这两个长方形的长有关系,从30→ 3,小数点向左移动1位,缩小10倍。

  (2)我们小组发现宽从20→2,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宽缩小10倍。

  师:同学们对这两个式子中的长、宽进行了比较,现在我们比较一下(1)和(2)两式的面积,看一看有什么发现?

  教师指板书:30 × 20 = 600

  3 × 2 = 6

  生:面积从600→6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面积缩小100倍。

  师:同学们的发现非常正确,你们能不能用刚才推理的方法,比较一下(3)式和(2)式,看一看它们的面积之间会有什么关系?

  生:从(2)→(3)长.宽分别缩小10倍,面积就应该缩小100倍,所以0.3×0.2=0.06

  师:从刚才的比较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发现了乘数变化积也变化。

  师:小结:

  刚才我们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分别计算了“0.3乘0.2”的积都是0.06。

  巩固练习

  师:你们能不能用我们刚才发现的规律,做一做P45的试一试,做完之后同座两人互相交流一下,你们发现了什么?(全班反馈交流)

  师:重点追问:“0.4×0.3”的积是多少?怎样得到的?

  生:与(1)式比较,4和3分数缩小10倍,所以,积“12”也应缩小100倍,是原来的1/100,所以等于0.12。

  师:“0.13乘0.2”的积是多少?

  生:与(1)式比较从13到0.13缩小到原来的1/100,到0.2缩小到原来的1/10,所以积应缩小到原来的1/1000,积是0.026。

  师:继续完成P45填一填,完成之后独立思考一下,你又发现了什么?然后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你们的发现。(全班反馈交流)

  师:说一说填的结果。

  生:报结果。

  师:说一说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我们发现积的小数位数与两个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和一样。

  师:能举一个例子说明一下吗?

  生:如“0.13×0.2”第一个乘数中是两位小数,第二个乘数是一位小数,积就是三位小数。

  师:你们与他们的发现相同的吗?

  生:相同

  归纳小结

  以后我们计算小数乘法时,就可以把小数看成整数去乘,然后在看两个乘数一共有几位小数,在积中从右向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就可了。

  如“0.3乘0.2”可以用竖式计算。(教师板书乘法竖式)

  四年级上册数学四单元教案 篇12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第八册《小学点的认识与加减法》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情境,发现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能运用这一规律计算相关的小数乘除法。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探索、概括出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课前练习,引出课题

  1、改写下面的单位 (先填分数再填小数)

  25厘米 =()米 9分米=( )米 3厘米=( )米 7角=( )元 6分=( )元

  2、读数

  180.018.00 1.800 1800

  为什么你们读的都不一样呢?(小数点在移动)(板书:小数点) 小数点的移动会引起小数怎样的变化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师:(板书课题:小数点搬家)哦,原来小数点要搬家了。看了课题你有什么想法吗?

  生:小数点为什么要搬家?它怎么搬家的?……

  二 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一)观看课件:

  1.话说森林里,山羊开了一家快餐店,顾客可真不少。小数点就说:“我去玩一玩,一会儿再回来。”说完就“嗖”的一声跑走了。谁知它一走,顾客也跟着都跑光了。山羊急忙打电话:小数点快快回家。小数点接到电话急忙回家。它随便找个位置就跳了上去。(¥4.00)过了一会儿,小数点觉得很奇怪“没有顾客?为什么会这样呢?”小数点想了想,说:“我要搬搬家!”于是小数点搬到了4的前面(¥0.40)这时就有一些动物来快餐店了。小数点很开心,想着“太棒了,那我再搬一次吧!”小数点又往左再搬一次家(¥0.04)。山羊的快餐店生意好极了。小数点开心极了,想着“我真是个天才!”

  (二)分析探讨,找出规律

  师:小数点向哪边搬家的?快餐的价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山羊快餐店从一个客人都没有,到现在生意比以前更兴隆。这是为什么呢?

  (生说)

  师:那现在我们一起来研究小数点回来后,快餐价格的具体变化。 这些变化是不是有一定的规律呢?请同学们在组内讨论:

  1.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

  2.小数点移动后这个数发生了什么变化?

  3.小组汇报 。

  汇报交流,在得出大致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老师小结归纳:

  小数点向左移动位,这个数将缩小到原来的 倍;

  小数点向左移动位,这个数将缩小到原来的 倍;

  小数点向左移动 位,这个数将缩小到原来的倍;

  小练习:

  1、口答:

  (1)把34.2缩小到原来的1/10是 ;

  (2)把34.2缩小到原来的1/100是 ;

  (3)把34.2缩小到原来的1/1000是 ;

  2、我会算:

  15.6÷10=60.1÷100= 73.5÷1000=

  动脑筋想一想:

  来了这么多客人,山羊真开心呀,可月底一算,亏本了。热心的小数点知道自己闯祸了,赶紧往右搬,这时,快餐价格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让学生先思考,然后在小组中交流,最后填书本上40页的试一试 )。

  试一试

  小数点向右移动 位,这个数将扩大到原来的 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 位,这个数将扩大到原来的 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 位,这个数将扩大到原来的 倍;

  ……

  师:谁来说说小数点向右搬家的变化?为什么后面写着省略号?你能再填一句吗?

  小结:现在我们知道了小数点右移,原来的数就会扩大(板书),小数点左移,原来的数就会缩小(板书)。

  出示“四句歌”

  小练习:

  1、口答:

  (1)把0.08扩大10倍是 ;

  (2)把0.08扩大100倍是 ;

  (3)把0.08扩大1000倍是 ;

  2、我会算:

  0.98×10=0.34×100= 0.87×1000=

  三、实践应用

  小数点这样跳来跳去,严重的影响了山羊的生意,我们能把它放在一个合适的地方吗?(结合生活实际,数学与生活相结合)

  四、综合应用

  通过刚才小数点搬家,大家探索出了小数点移动引起数的大小的变化规律,小数点真是个神奇的`小家伙,我们在学习中应如何应用它呢?

  1、下面的数与0.285比较,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或缩

  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

  2.8528500.02850.00285

  2、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那么这个数扩大__倍;如果这个数要扩大到原来的100 倍,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应向___移动___ 位。

  3、小山羊要去进货,途中要经过一条小河,你能帮它过河吗?

  4、我会选。

  (1)把0.5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 ()。

  A. 10倍 B. 100倍 C. 1000倍D. 10000倍

  (2)把6.72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得()。

  A. 0.672B. 0.0672 C. 67.2D. 672

  (3)把23.4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这个数就( )。

  A. 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B. 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

  C. 缩小到原来的 D. 缩小到原来的

  (4)把0.285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这个数就( )。

  A. 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B. 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

  C. 缩小到原来的 D. 缩小到原来的

  5、思考题:有比3.5大并且比3.6小的小数吗?如果有,请你写出两个这样的小数。

  五、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小数点搬家

  0.04 元0.40元 4.00元

  小 10倍

  1/100 数100倍 1/1000 点倍

  1/10

  四年级上册数学四单元教案 篇13

  教学内容

  教材第73页的内容及第74页练习十七的第5—10题。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经历探索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会分析、比较、归纳和类比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即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掌握被减数的位数比减数少时,末尾添零补足后退位再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被减数的位数比减数少时,末尾添零补足后退位再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方法观察法、讲解法,合作交流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师生互动备注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了整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那现在谁来说说计算方法呢?

  生: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满十向前一位进1;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如不够向前一位借1当十再减。

  师:说得真好!再整数加减的基础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特殊的小数加、减法。(板书)

  二、自主探究

  1、特殊的小数加法。(出示情境图)

  师:观察情景图,你能找出所求问题和已知条件吗?

  生1:已知《数学家的故事》的单价是6.45元,》神奇的大自然》的单价是8.3元。

  生2:所求的问题是买这两本书一共花多少钱?

  师:你会求两本书的总价吗?(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讨论) 生:已知这两本书的单价,求买这两本书的总价,就是求这两本书的单价和,即求6.45与8.3的和,用加法计算,列式为6.45+8.3

  师:你会计算与解答吗?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讨论)

  生:6.45元表示6元4角5分,8.3元表示8元3角0分,求6.45与8.3元的和时,把相同单位的数相加即可,即8+6=14(元)4+3=7(角)、5+0=5(分),所以6.45+8.3=14.75(元)

  师:你会列竖式计算吗?

  生:根据上面的分析,用竖式表示为: (上板演示)

  答:买这两本书需要14.75元。

  师:列竖式时,应该注意什么? 生: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的数位对齐。

  2、特殊的小数减法。

  师:根据上面的情境图,你能提出一个用减法解答的数学问题吗? 生:《数学家的故事》比《神奇的大自然》便宜多少钱?

  师:谁能解释一下“便宜多少钱”是什么意思?

  生:求“便宜多少钱”就是求《数学家的故事》的单价比《神奇的大自然》的单价少多少钱。

  生:还可以说求《神奇的大自然》的单价比《数学家的.故事》的单价多多少钱。

  师:谁能结合题意具体说说?

  生:求《数学家的故事》的单价比《神奇的大自然》的单价少多少钱,就是求6.45比8.3少多少或者说求8.3比6.45多多少,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多)多少,用减法计算,列式为8.3-6.45。

  师:你会计算与解答吗? 生:8.3元表示8元3角0分,6.45元表示6元4角5分,求8.3元比6.45元多多少钱,用0.30元减去0.45元,是不够减的,先拿出一个1.00元,用1.00元减去0.45元,得0.55元,再用0.55元加上0.30元等于0.85元,接着用7.00元减去6.00元等于1.00元,所以最后结果是1.00元+0.85元=1.85元。

  师:上面这一过程你可以用竖式来表示吗? (演示给学生看)

  8.30 -6.45= 1.85(元)

  师:列竖式时,你遇到了什么困难?

  生:我是按照整数的退位减法来计算小数的退位减法的,不同的是要把小数点对齐

  三、探究结果汇报

  师:通过解决上面的问题,特殊的小数加法竖式应该怎样计算? 生:列竖式计算位数不同的小数加法时,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的数位对齐,然后按照整数加法的方法来计算。

  师:小数减法呢?

  生1:计算小数减法时,哪一位上不够减就要从前一位借1当十再减。 生2:小数部分的位数不够时,可以先根据小数的性质改写成位数相同的小数后,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

  师: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怎样计算特殊的小数加、减法吗?

  生:(1)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2)哪一位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不够减,要从前一位借1当十再减。

  (3)小数部分的位数不够减时,可以先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改写成位数相同的小数后,再进行加、减法的计算。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1: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的算理与整数加、减法的算理相同,只有相同单位的数才可以相加减。

  生2:我学会了类比的思维方法。

  五、巩固练习

  练一练: 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185.07-15.3+94.3-4.309 9.26-〔8.9-(3.96+1.3)〕

  22.8+5.23-9.125+14.75 32.5-(5.07+6.13)+8.25

  六、布置作业

  解决问题:

  (1)根据下图,请你说说肖红跳过了多少米?

  (2)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是1.49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多多少亿平方千米?

  板书设计特殊的小数加、减法

  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的数位对齐,从低位算起。

  哪一位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哪一位不够减,要从前一位借1当十再减。

  小数部分的位数不够减时,可以先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改写成位数相同的小数后,再进行加、减法的计算。

  教学反思在分析数据的同时提出数学问题,由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发问题,发挥学生积累的竞赛经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的探索必然是积极主动的,从而对小数加减法作出不同水平的解答。

【四年级上册数学四单元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09-15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01-29

数学四年级上册优秀教案02-17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01-26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统计教案04-06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精选17篇)06-27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优秀模板09-28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15篇09-15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