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案

时间:2022-05-14 23:23:53 小学美术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小学美术教案(通用19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美术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小学美术教案(通用19篇)

  小学美术教案 篇1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观察和分析棋的组成部分、棋的制作方法,让学生有目的地设计自己的棋,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设计能力以及相互协作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强化学生的设汁意识,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让学生有目的地设计一副棋,通过设计和制作得到快乐。

  难点:棋的制作、材料的合理使用以 及设计是否美观、大方和实用。

  (三)学习材料

  图画纸、彩色打印纸、水彩笔、油画棒、剪刀、胶棒以及可以利用的废弃物。

  教学活动:

  组织教学

  导人新课

  提问:

  同学们下过飞行棋吗?这种棋怎么下?好玩吗?

  对棋的组成进行分析

  问:一副飞行棋由哪几个部分组成?棋面上有什么? (如说明、画面…)

  分组研究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以下几类问题:

  1、书上的图片里、你最喜欢哪一副棋?它的主题是什么?哪儿最有特点?

  2、就一副棋说说它的制作步骤。如果你制作这副棋会注意什么?

  3、说说棋子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如果是你的话,你还能做成什么样的棋子?

  以小组为单位分析不同的问题。

  总结回答。

  分析书上的作品。

  组际交流。

  讨论与分清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先看课本第16页的.问题,根据问题设计本组的

  棋,然后明确每个人的分工。

  课后展示

  让学生说说本组的设计最有特点的地方和最成功的地方。

  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另外有什么教训需要吸取。

  一起来玩完成的棋子。

  小学美术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培养想象力

  2、学习在观察中发展创造性的思维并运用造形的技巧表现。

  重点:学会造形并发展发散思维。

  难点:运用造形的技巧表现自己的想法。

  教具:范例、、图片

  教学活动:

  一、导入:

  同学们,老师请你参加一个化装舞会,你接受邀请吗?

  不过舞会之前需要你绘制自己的面具最好能让大家认不出你来,

  面具是虚构出来的脸,

  你可以尽情发挥,大胆绘制。

  二、板示课题

  从原始宗教仪式,

  到各种化妆舞会和狂欢的节日,

  还有小朋友别出心裁的'游戏,

  人们创作了千奇百怪的面具。

  三、出示范例

  每个小朋友的感受都是不同的,

  你一定有自己新的想法吧?

  分小组就这个话题展开讨论。

  你想看一看别的小朋友的造形吗?你觉得怎样?

  想不想也来试一试?

  利用厚薄、色彩不同的各类纸张以及其他废旧材料做成有表情的面具。

  四、作业选择:

  1、选择一种你喜欢的面具做成有表情的面具。

  小学美术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本课在教学中应突出游戏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在玩与交流的探索中,增强自己的想象力表现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学目标:

  1、学会用情趣化的点、线、面去表现地图的方法。

  2、主动探索、尝试、表现,拓宽思维空间,掌握运用多种手段来表现的技巧。

  3、认识地图的真正价值,在相互欣赏交流、中提高学生的声没能力、焦急能力和游戏能力。

  重难点:

  培养法学生想象力和表现力,利用点、线、面和手工制作手段等美术语言创作自己满意的地图;学生在表现中如何能够画出地图的标识物;如何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如何拓展学生的表现手段和创新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范图,道具等。

  学生:制作材料及工具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游戏导入,激发情趣。

  教师扮演外地游客到南京,想同学打听去中山陵该怎么走?中山陵幽深们好看的景点?请学生回答,学生可做两种表述方法,一种是以语言表述,一种是以地图来表述。地图最明了直接,能激发学生探索画地图的兴趣,从而导入本课学习内容。

  欣赏地图,理解要意。

  教师出示几幅地图,其中有实录性和情趣化地图,实录性地图和情趣化地图,实录性地图是根据地形、地貌而绘制的平面比例地图,教师可借此讲解一些简单的地图知识。而情趣化地图是根据大概的地形、地貌进行情趣虾、形象化的绘制,对儿童来说,是一种游戏和生活尝试。这里教师对情趣化地图的表现特点作出激发、引导。

  回忆想象,情趣表现。

  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环境和熟悉的场所进行回忆,请小组同学相互说说有趣的景物和线路。请几位同学代表到讲台前把这一概况向学生介绍,并能在黑板上作简单的线路绘制。教师引导学生不仅能够把线路画出,还应该把线路旁的重要景物表现出来。可加入个人情趣化内容,使地图有趣、好玩、有个性。提倡学生之间合作,在表现地图的过程中,可边讲边画,边想边画,着色大胆,线路清晰,力求有趣。

  借图神游,情趣。

  学生把地图画好后,邀请几位学生到讲台前,讲解自己有趣的作品,还可以以一位“导游”的身份带领全班学生进行游玩参观。本环节以集中评点、生生互评、师生互评为主,应把地图的情趣化作为的重点。

  课后拓展,收集资料。

  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实地观察,看看自己的地图与此有无区别,需要作何更改?要求对这一场景进行认真观察,收集资料和媒材,为下一课作准备。

  第二课时

  实录景象,引发感知。

  教师可以在课前收集好地方风景航拍带和小动物生活环境带供学生观看,让学生直观感知,对家乡的地形、地貌、名胜古迹、现代建筑产生热爱之情,对小动物生活环境产生情趣性的探索。

  欣赏范作,了解方法。

  教师出示范作:一件是趣味性的“沙盘”,一件是想象性的“沙盘”,另一件是情趣化的地图(绘制)。让学生仔细观察欣赏,通过观察,初步了解地图的制作方法,一些较难处理的地方教师应作讲解示范。

  想象表述,合作表现。

  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喜欢的'场景、线路作一表述,并加入想象的内容。也可以将梦中、书中感受到的场景或小动物生活场景作一表述。教师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运用合适自己个性的美术语言和制作媒材进行大胆表现,提倡小组合作、探究,力争制作或绘制一件富有情趣化、创造性的地图。

  展示作品,游戏。

  学生作品制作好,开展“地图评选大赛”活动,学生可把自己地图的制作方法、内容、情趣及自己的想象、愿望向同学表述,生生互评,教师点评,是作品的魅力得到展现,不足之处得到完善。鼓励表现进步的、有个性的、有创造力的作品,学生在欣赏、中得到提高,兴趣倍增。

  课后拓展,树立理想。

  课后引导学生围绕自己的来写一故事,能够为家乡的发展前景作一构图,树立远大的理想,立志为家乡的发展做出贡献。

  小学美术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美食文化,培养热爱劳动、珍惜食物的良好生活习惯和热爱家乡、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情感。

  2、感受食品艺术之美,学习欣赏食品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劳动。

  3、感受各种材料特性,进人“神气的小厨师”的角色,探讨巧妙运用各种材料把自己喜爱的食物表现出来。

  教学准备:

  1、多方面搜索与食品相关的图文资料。

  每个同学都准备一 到两个与食物相关的故事或传说,或对某一种食物的食法的资料。

  2、查找了解广东有哪些特色的美食。

  媒材工具的准备:

  1、学生自己用白纸做好的“厨师帽”。

  2、各种用以制作“食物”的`材料和工具。

  3、制作好的“食物”。

  4、食物欣赏图片。

  教学过程

  1、欣赏观察,激发兴趣。

  (1)提出课题:如果你是一名厨师你想做一道什么菜7引导学生回忆想象并说出自己喜爱食品的形、色、香、味等基本特征,了解食品的寓意。

  (2)欣赏观察屏幕展示的各式食品图片。学习欣赏美食的方法。

  (3)回忆并讲一讲与食物相关的故事传说。

  2、进入角色,探索思考:

  (1)展示学生制作的各式“食物”。引导学生欣赏其形、色、摆放的美感。

  (2)展示教师示范制作“食品”过程。学习探索如何

  巧妙利用废旧材料去制作各式美食。

  (3)引导思考:你可以用一张牛皮纸制作出什么“食品”?

  (4)师生总结制作“食品”的方法:

  1、根据材料来决定要制作的“食物”。

  2、根据想好的“食物”来选择制作材料。

  3、明确《神气的小厨师》主题,交流合作:

  (1)了解我国民族传统节日及其相关美食文化。回忆思考: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有什么美食?

  小学美术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以学生熟知的动物题材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欣赏、探索、创作、表演、评价活动,从而从多角度的认识各种动物的可爱,以及了解动物与人类、环境的密切关系,从而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在参与美术学习交流的活动中,发展感知、形象思维、合作能力,培养探索、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环境保护意识;使学生在在参与美术、文化的交流活动中提高审美能力并促进个性发展。

  教学内容与目标:

  认知目标:多角度地了解认识动物的可爱之处;感受各种材料特性,探讨巧妙运用各种材料、手法表现有创意的“可爱的动物”的方法。

  情感目标:培养保护动物的环保意识,体验合作、探究、发现的愉悦,激发自信心和美术学习的兴趣。

  能力目标:通过探索用各种媒材自由创作动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创造精神。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多角度地了解认识动物的可爱之处;

  2、引发喜爱动物之情和环保意识,探索用各种媒材自由创作动物的方法,培养合作意识和综合学习能力。

  难点:巧妙运用各种材料、手法表现有创意的“可爱的动物”。

  学习材料:

  课件、动物图片、动物录像、各种制作动物的媒材等。

  教学过程:

  一、观察了解自然界中可爱的动物:

  1、游戏导入:你演我猜。可以模仿动物的声音或是动作,让其他同学猜一猜。

  2、课件展示:自然界中动物的录像和图片。

  3、调查:你还了解那些动物的可爱之处?

  教学意图:做游戏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他们非常愿意模仿动物的声音、动作。通过你演我猜,还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丰富生动的视频和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赏析比较自然界

  中各种不同动物的可爱之处,如动物的动作、外形、颜色或是玩耍的时候、吃奶的时候等等,让学生从多角度去发现动物的可爱。

  二、欣赏感受艺术作品中可爱的动物:

  1、民间工艺品《布老虎》

  2、徐悲鸿的《奔马》

  3、《动物剪纸》

  4、米罗《鸟的爱抚》

  教学意图:通过赏析中外艺术家表现动物的美术作品,了解不同的美术表现方式和美的多样性,并且可以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三、探讨研究小朋友制作的可爱动物:

  1、赏析小朋友制作的可爱的动物作品。

  如:纸做的、橡皮泥、折纸??

  2、探讨制作动物材料的运用以及制作方法。如:想好动物选择材料或根据材料决定制作动物。

  教学意图:教师引导学生从形、色、花纹、动态方面进行欣赏,探索如何巧妙地运用各种材料制作动物以及制作动物的各种方法。

  四、合作设计“动物园”中可爱的动物:

  1、教师提出作业要求:小组合作制作“小小动物园”。

  2、讨论分工合作的方法。

  3、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教学意图:学会合作,学会分工是现代人必备的生存竞争能力,在合作中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

  五、欣赏评述—我们制作的'可爱的动物:

  1、“小小动物园”作品展示。

  2、评述作品。

  教学意图:抓住动物的形、色、媒材、技法表现、创新构思等对自己或他人的“小小动物园”进行合理的评价,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以及语言

  的表达能力。

  六、拓展升华了解保护自然界中可爱的动物:

  1、拓展:

  (1)了解动物的种类。

  (2)了解关于动物的有关知识。

  (3)了解我国的珍奇动物。

  2、升华:

  (1)动物与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2)我们如何保护动物。

  教学意图:通过对动物知识的拓展,让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里了解更多的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了解动物与人类、动物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环保意识。

  小学美术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本课是小学美术教材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课。属于造型·表现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是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使学生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本课针对学生特征和心理特点,让学生在轻松自然的观察、欣赏、体验和感受中自主探究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学习。融看、画、做、玩于一体,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寻找与尝试不同的材料,探索各种线的造型方法,并围绕本课的知识点,通过线造型给人的不同的视觉感受,能较准确的运用直线、曲线等美术造型语言进行艺术创作。

  学情分析:

  本课针对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让学生在轻松、自然的观察、欣赏、体验和感受中自主探究,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学习。融看、画、做、玩于一体,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由于学生整合能力还不够,在教学中我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大量图片,不但可以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还会有效提高美术课程的文化传承作用,以达到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基于对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道曲线与直线分别能够表示动与静的感觉。

  2、能用曲线或直线进行主题创作。

  3、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观察力、表现力。

  教学重点

  体验直线和曲线所产生的静止与流动的不同感觉。

  教学难点:

  能准确地运用直线和曲线这两种造型语言表达自己的独特理解。

  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道具、各种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对比观察,用线条作记录:

  a.教师组织几名学生到前面,师生共同玩一玩事先准备好的彩带,随意舞动飘飞,其他同学观察后用线条做简单记录。

  b.观察教室里的门、窗、墙角线,把它们用线条记录下来。

  2、对比观察后,从线条的种类,带给人们的感觉,产生的联想三方面来讨论:彩带舞动记录的线条,门框墙角记录的线条有什么不一样?

  3、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并归纳:

  种类:直线 曲线

  感觉: 静 动

  联想:静(桥、铁塔、路灯、地平线、楼梯、公路、建筑物、电线、麦田……) 动(梯田、沙漠、流水、艺术体操、海浪、舞龙灯、夜晚的焰火、绽放的礼花、跳动的火苗、舞蹈、流线型跑车、雕塑、床单的图案、树根……)

  4、线条是绘画中最概括最简明的表现形式,线条的变化也是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以上的学习和我们接下来将要研究的都是线条的动与静。(提示课题)

  (二)发展阶段:

  1、学生将手中的图片分为静和动两组,师生共同反馈。

  2、线条在生活和艺术创作过程中运用十分广泛,艺术大师也恰恰利用了它的丰富多彩创作出了不朽之作。

  出示图画,指导学生观察。

  艺术家们用多样变化的动感线条和富有节奏,充满强烈韵律感的艺术手法,表现了画家们丰富的思想内涵。

  3、其实绘画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困难,我们再来欣赏一些同龄小朋友的作品。

  出示好的作品,供学生欣赏。

  (三)练习创作阶段:

  1、欣赏了这么多的作品,我想你们一定有所收获,那么请同学们交流讨论一下,你想用什么线条表现一幅什么内容的画面?学生讨论后汇报结果:

  (1)用平行的直线表现静止感觉的作品。

  (2)用弧线、有节奏的波浪线,动感强烈的线条表现流动感觉的作品。

  2、学生绘画,教师巡回指导,启发有困难的同学,展示、鼓励有创意的作品。

  (四)作品展示、评价阶段:

  1、学生自评,同桌互评,小组评。

  2、教师点评,提出修改意见。

  (五)总结阶段: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以线造型表现的事物,只要我们拥有了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美就在我们身边!

  (引入生活情境,提示学生整理物品)

  小学美术教案 篇7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绘画中奇异组合的表现方法。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相互交流、合作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绘画中奇思妙想的内涵。

  教学难点:

  如何将不同事物进行巧妙的重组。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的出席情况和工具准备情况,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准备上课

  二、导入

  提问:看书中两幅作品《比利牛斯山之城》和《莫斯科的英国人》与以前见过的作品有何不同之处?学生欣赏、思考、回答。

  三、探究学习

  1、引导学生分析《莫斯科的英国人》。提问:作者用哪些物象组成了作品?你觉得画面和谐吗?学生观察、分析、回答。

  2、引导学生将自己带的物品放在桌子上拼摆,组成有趣的造型。小组同学讨论、评价。

  四、学生实践活动,教师辅导

  布置活动任务:利用线描的方法,把生活物象有趣组合。学生实践操作、练习。教师巡回辅导,针对不同情况进行集体指导和个别指导。

  五、作品展评

  1、学生自评、互评;

  2、教师点评。

  六、课后拓展

  观察其它生活物象,并想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能根据生活物品进行想象组合。

  2、技能目标: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线造型能力及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绘画中奇思妙想的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将不同事物组成一幅有新意的画。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的出席情况和工具准备情况,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准备上课

  二、导入

  引导学生介绍一些自己看到的`奇思妙想的绘画作品。,并说一说想法。

  三、探究学习

  1、引导学生欣赏达利的《公寓式梅/维斯头像》,分析其组合方法。

  2、启发学生总结出艺术家在奇思妙想创作时注意了哪些问题。

  四、学生实践活动,教师辅导

  布置活动任务:根据一组静物进行想象,巧妙的创作一幅有趣的作品。学生实践操作、练习。教师巡回辅导,针对不同情况进行集体指导和个别指导。

  五、作品展评

  1、学生自评、互评;

  2、教师点评。

  六、课后拓展:

  利用自己的日常积累创作出更多的作品

  小学美术教案 篇8

  一、游戏导入

  游戏“猜猜我是谁?”

  课前请几位学生用硬纸遮住脸部,由老师带领依次进入教室。请学生猜猜他们是谁?你凭什么判断得这么准?(身材、个头、衣服……)

  儿童参与游戏活动,心情轻松愉快,可以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

  二、发表质疑

  1、请表演的学生下移纸板,露出头发,请学生仔细比较他们的头发有何不同之处?(长短、发型、颜色……)

  2、继续露出眉、眼、耳,请学生再仔细观察比较其各自的特点。(大小、形态、位置……)

  3、再露出鼻、嘴至整张脸,请学生比较每个人鼻、嘴的特点。(长短、大小、肥瘦、形态……)

  4、比较脸型。(胖、瘦、长、短、方、圆……)

  5、请学生谈谈:刚才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谁的特征最明显?为什么?

  运用发现法,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眼、脑去发现物象的特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让学生分段、分步寻找脸部特征,符合儿童注意力的广度与深度发展的规律。

  三、深入探究

  1、看一看:用小镜子观察自己的脸部特征。(发型、五官、脸型……)

  2、说一说:请同桌同学互相说说自己的脸部特征。(喜、怒、哀、乐时的五官变化)

  3、演一演:请几位特征明显的学生上台表演喜怒哀乐的表情。

  通过看、说、演进一步捕捉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及人物表情的无穷变化。

  四、感受实践

  1、讲解演示作画方法:

  请学生说说老师的脸部特征,根据学生发言,教师在大画纸上分步画自己。边画边讲作画方法:a.根据脸型勾画轮廓;b.添画头发和五官(抓特点、添表情);c.上色(可线描);d.可用夸张手法画自己(教师示范几个被夸张的自画像)

  2、谁想做老师的好朋友?那么就请你把画好的自己剪下来贴在老师画像的旁边,我们共同完成一幅好朋友的大合影,好吗?

  3、作画要求:再仔细观察自己面部的特征,大胆地画出自己的相貌。(对有能力的学生鼓励他们画出自己的喜、怒、哀、乐的表情)

  由学生先找出老师的面部特征,老师再根据学生的提示,画出自画像。通过这样的示范,无疑给学生的描绘提供了“拐杖”,进一步帮助学生将脑中已有的.感性认识具象化。

  五、巡视指导

  1、鼓励学生大胆作画,只要能描绘出自己的某一个特征,就是好的。

  2、让学生避免面面俱到,也就是眉毛、胡子样样都描绘得太细巧,反而增加了难度。

  3、可用些夸张的手法,如:胖脸更胖;瘦脸更瘦;爱笑的嘴更大、更弯;爱哭的没了眼;……-

  学生放假后的第一幅画,难免缩手缩脚,教师的鼓励在此时最管用。

  进行个别针对性辅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六、欣赏评价

  1、作业展示:请大家一起欣赏“大合影”。

  2、自评互评:从“大合影”中你能找到谁?谁的脸部特征最明显?

  3 、欣赏大师们的“自画像”:艺术大师们在表现自己时,特别重视面部神情的刻画(课件欣赏徐悲鸿、凡·高等画家的自画像)。透过他们的神情,我们仿佛可以看到他们的内心世界。

  互相评价可以促进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通过欣赏名家名作,增加美术文化含量,提高修养。

  七、课后延伸

  1、老师打算将这张“大合影”扫描进电脑,作为你们教室电脑的桌面背景,你们同意吗?

  2、这张“大合影”是由许多长相不一,个性不同,但都聪明、可爱、充满自信的你们组成,老师希望你们是一个团结的集体、一个向上的集体、一个互助的集体。

  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集体主意识。

  小学美术教案 篇9

  教材分析

  《错位的图片》是小学美术课本第五册中的一节设计活动。

  教材以儿童喜爱的图片形式,为大家提供了二条活动的线索:第一,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展示了从生活中收集的一些小图片并经过了错位处理,如摩托车、小女孩的照片等。第二,针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实际情况,附上了错位图片的制作步骤图例指导学生。

  学生分析

  1、三年级的学生对美术课有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强,同时也是的但缺乏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让他们通过制作错位的图片培养创造力、想象力和动力能力是很重要的。

  2、学生具有了初步的设计能力和表达能力。

  设计理念

  1、在整个学习活动中,以同一张图片经过变化可以产生不同的美引出其中错位方法概念理解、“怎样制作错位的图片”的探索和设计并制作错位的图片的活动来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在课堂上通过组织学生的合作探索和交流活动,体现教师是儿童活动的指导者、合作者和支持者。

  2、在自主探索与自主操作的活动中,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儿童的相互认同、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和团结协作。

  3、在大胆质疑、自主探索和交流活动中,引导学生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行自主性学习。

  教学目标

  1、 通过欣赏各种变化的图片,让学生了解一张图片通过变化可以产生不同的美。

  2、 通过制作错位的图片,培养学生培养创造美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3、 通过错位图片的制作,培养学生耐心、认真的学习品质。

  教学流程

  一、教学准备

  (一)教师注意收集或网上下载与错位图片有关的资料,设计引导性的问题,帮助学生了解一些图形变化的知识。

  (二)教师预计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的方法。

  (三)教师确定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评价的方法及框架。

  二、教学过程

  (一)、图片欣赏,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的美术课老师带来了许多漂亮的图片,请大家仔细看,看看你们能发现什么?

  【教师使用了大量由一张图片变化而成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说说图片的效果或教师介绍,生边看有声音的图片演示边发出阵阵感叹声,气氛非常的热闹。同时也使学生了解到同样一张图片通过不同的变化可以产生不同的美。】

  师:谁能说说看了这些图片发现了什么?

  生:这些图片都很漂亮。

  有些图片是分离的。

  有些图片是变色的。

  ……

  师:大家都观察得非常仔细,这些图片是由一张图片经过变化产生了不同的美。那么这么多图片的变化我们一节课都能学会吗?

  生:能!

  师:大家这么自信,那老师今天可要考考你们了,我们先来这张图片的变化吧,谁能说说它是怎样变化出来的?

  生:是割成一条一条后把它放起来的。

  是错开位置放的`。

  是隔一条错开一定距离放起来的。

  ……

  大家讲得真棒!这张图片是把它剪开后错开位置粘贴起来的。(师边讲边板书课题)

  【由图片变化的大环境,聚焦到变化的一种形式-错位图片,并由此引出课题。】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师:把图片进行错位只有这种方法吗?

  生:横的,竖的,斜的……

  师:大家说得方法都很好,不过老师觉得还有很多方法,接下来大家就一起来讨论一下,同时想一想怎样排列更美观,怎样剪得更快更好?(电脑显示问题)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上述问题,师巡回指导并点拨几个小组。

  【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开展小组合作讨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质量和教学效果。在小组讨论中,可以自由发言,也可以轮流发言,通过双向交流相互督促、检查、启迪和帮助。】

  师:哪个小组代表先来说一说。

  生:我们小组讨论后认为横割成一条一条后,可以的条子像楼梯一样排列。

  师:斜向哪边?

  生:朝左边。(师显示出图例)

  师:除了朝左边,还可以朝向哪边?

  生:朝向右边。(师显示出图例)

  师:横条还可以怎样排列呢?

  生:像小河一样弯曲的。

  每一条拉开距离排列的。

  像图片上一样隔一条再拉开距离排列的。

  ……

  师:大家通过动脑筋,发现了这么多横条的排列方法,那竖条的呢?

  生:像楼梯一样排列的,也可以朝左和朝右的。

  隔一条再拉开距离排列的。

  像波浪线一样排列的。

  ……

  师:斜条的呢?

  生:……

  师:刚才我们大家发现了这么多图片错位的排列方法,那么要把图片刻成一条一条,并且刻得又快又好,谁能有更好的办法?

  生:用尺子画好,然后标上数字,再把它剪下来。

  也可以用美工刀刻。

  不一这用尺子画的,也可以把图片折成一条一条,然后标上数字,再剪下来的。

  ……

  【在学生汇报交流时,让学生自主地选择问题进行交流,教师对其汇报要有扶有放,积极调动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并帮助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自主操作,完成作品。

  接下来,大家就用自己所喜欢的错位方法,做一张漂亮的错位图片。你可以在课本中错位图片的基础上进行变化。也可以自已独立设计或几人合作进行设计圆形纹样。做好的时候在图片旁边写上一句或几句自己的感受。(电脑显示)

  (学生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在自主操作中,正视学生的差异,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并通过独立制作或小组成员合作,进行错位图片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动手能力较薄弱的小组,并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同时通过制作错位的图片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的精神。】

  四、自主评价,课外延伸。

  1、学生将自己做好的错位图片放在桌上,然后相互集体参观。同时将写三张欣赏卡送给你的同学(放在图片旁边)。

  2、 课堂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生:我知道了一张图片经过变化可以产生了不同的美。

  今天这节课我特别高兴。

  我能做错位的图片了。

  ……

  师:这节课你感觉有不满意的地方吗?

  生:我在刻图片刻得还不齐,下次要练练刻图片。

  我的图片是横向错位的,现在我发现竖向错位会更好看些。

  我觉得这节课的时间太短了。

  3、 课外延伸。

  师:前面同学们说都很有信心想把所有的图片变化学会,现在你们有什么感受?

  生:错位图片的变化我们学了一节课,它的变化原来有这么多。

  图片的变化实在太多,要想在一节课内学完是不可能的。

  ……

  师:同学们都讲得对,图片的变化是太多了,我们靠一节课时间是不可以学完的,不过大家可以在课后多学习几种变化。然后用自己喜欢的变化形式,做一张漂亮的图片。

  课后反思

  这节课中,我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了生动、直观的活动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在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小组合作探索的活动中,通过互相帮助、引导、启迪,较好 地培养了学生如何进行合作学习的方法和意识。在实施自主性学习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注重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需要反思的是:对学生自主探索的拓展不足:如一个学生说“排列”时,讲到可以剪成三角形后再排列,只是一句带过,而没有大胆放手让学生继续深入。

  小学美术教案 篇10

  教学设计: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是:是否了解掌握各种身边常见的物体,熟练的运用“加”“减”的方法,根据想象和变化,创造出艺术作品;整个教学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对造型艺术的兴趣。教学中以学生独立思考,共同探讨,观察尝试为主,教师起引导作用。

  教学目标:

  1、情意领域:通过欣赏各种形象加以联想而创作的造型的作品,引导学生对组合造型艺术有一些基本的了解。培养学生发现美,表现美,欣赏美的能力。

  2、认知领域:将身边的物品进行想象、变化,并尝试绘制完成不同的艺术作品。

  3、操作领域:根据身边的物品,进行想象和变化,创作艺术作品。

  课前准备:

  1、课前教师准备一些根据不同物品变化出来的美术形象和作品。

  2、教师和学生在课前收集艺术家对形象进行变化的创作作品。

  3、《西游记》片段以及课件、音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欣赏与分析)

  情趣导入,赠送礼品(展示课件):欣赏动画片《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大战二郎神的部分片段,让学生感受到变幻无穷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喜欢老师给你们准备的礼物吗?喜欢动画片中的孙悟空吗?为什么?想有孙悟空变幻无穷的本领吗?那我们就来学习第14课吧!

  课件出示课题《变幻无穷的形象》

  二、讲授新课(观察与尝试)

  观察:学生观察课本上范图

  课件展示书本优秀图片,师生共同思考和讨论。

  欣赏时思考3个问题:

  a.物体本身是什么?

  B.物体变成了什么?

  C.用什么方法变幻?

  2、观察:教师准备的范图

  拖鞋(贴在黑板上)

  这是什么?你能联想到什么?怎么使它变幻呢?

  学生讨论回答。

  大家看(贴在黑板上),这是什么?

  你能想到吗?

  学生讨论回答,怎么变并运用了什么方法?老师总结归纳。

  扫帚(贴在黑板上)

  现在我们变换一个角度,大家看这张作品是由什么变幻出来的?

  学生讨论回答,老师总结归纳。并出示扫帚最原始图片。

  同学们,还可以尝试不同的角度变幻呢!你们都能想到吗?

  刚刚我们在欣赏作品之前老师有交代欣赏时思考3个问题,前面2个问题在我们欣赏的同时就已经解决了,现在我们要仔细的思考,运用什么方法可以变换物体的形象呢?大家想一想!畅所欲言,鼓励同学们、同桌之间大胆、积极的互相讨论、交流!选出几位学生代表发言。

  师生讨论、交流,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耐心的引导和提醒,总结出方法:

  a.形状联想

  b.形状改变(加一加、减一减,通过点、线、面)

  c.色彩改变(水彩笔、油画棒)

  这也是本课的学习重点。

  欣赏:优秀的变幻作品

  老师这还有许多优秀的变幻作品呢!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观察欣赏艺术家创作的各种图片和学生作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造型艺术。

  了解各种图形的变幻过程和方法,学习京剧脸谱的相关知识。从中悟出一个道理:先想到才会做到,再次巩固学习重点。

  三、布置作业(实践与操作)

  (课件展示作业图样、播放轻音乐)

  图形王国要举行一个变变变的“选美”大赛,有10个小伙伴正焦急的等待着大家的'帮忙,来!我们来为它们设计设计!每位同学根据自己的想象,帮助你最喜欢的一个小伙伴进行富有创意的加工美化,让它变换出奇妙、独特的形象来!

  比一比,看看谁变幻的形象最美!

  作业要求:

  1、尝试:大胆想象、创造,试着用各种形象变化出其他的造型。

  2、比一比,赛一赛,哪一组变幻出来的造型最多,最美。

  3、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表扬好的作品。

  四、评价与反思

  1、自己评,把你的作品介绍给大家

  2、互相评,谁的作品最有趣。

  3、你最喜欢谁的作品,说说他作品的优点和你给他的建议。

  五、延伸与拓展

  课件展示艺术作品,欣赏变幻的魅力。

  生活中有许多许多艺术作品,都是身边经常可以见到的物品通过想象变化创作出来的,请同学们用你们善于观察的眼睛去找一找,看一看,你将会有更多的发现、更大的收获,原来生活能给我我们带来这么多的美好和惊喜啊!

  六、宣布下课!

  小学美术教案 篇11

  [分析]踢踢腿弯弯腰

  一、教材分析

  “踢踢腿 弯弯腰”是借助小学生喜闻乐见的运动题材,以学生已知的做操、跑步、踢球等经验和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为基础,主要完成撕纸条贴人形的学习任务。踢踢腿弯弯腰以“做做运动身体好”的活动来营造美术学习的情境,踢踢腿弯弯腰通过做做运动、视觉感受、对话、尝试纸条造型、发现与审美、动手实践与创作等活动来展开折、撕、拼、摆、贴人形的探讨与学习。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充分参与,动手操作,并对操作程序作巧妙而明确的设计安排,掌握折、撕、拼、摆、贴的操作方法与要领。而人形动态和画面完整性的表现,既与充分动手操作有联系,又与自主调动记忆、想象、思维等智力因素,以及体验的热情、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等非智力因素有关。当教学活动做到多者兼顾的程度时。将会得到更高质量的教学效果。

  小学美术教案一年级下:08课 踢踢腿弯弯腰

  二、教学设计

  对做运动和制作活动有兴趣,并能体验创作人形动态作品的愉悦。

  认知通过各种纸质材料来折、撕、拼、摆、贴人形的方法。

  能用自己喜欢的材料,表现出熟练的折、撕、拼、摆、贴的能力和记忆、想象的能力。

  三、教学设计

  本课教学为综合学习活动,突出参与

  尝试、发现与重构、动手制作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学习中传达健康教育与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教学实施以“做做运动身体好”的活动参与为激趣引导。教师可提出运动(具体以做操为例)与健康的话题,提示对运动人物动态形象的关注,学生即兴参与运动的活动,体验与直观感受人物的运动与造型,开展健康话题、运动项目的讨论,回忆运动人物的'形象。可用踢足球图为例来展开主要学习任务的探讨,教师通过提示找一找材料、读一读教材折撕示意图、试一试折撕出不同纸条,引导学生认知怎样运用材料,理解折、撕的方法。针对现有的纸条,师生互动探讨拼、摆的方法,通过师生共同的参与尝试、发现与重构的探究学习活动,且运用示范突出“拼”与人物形象、 “摆”与画面构图美观的关系,引起对美感的关注。以运动人物视觉媒材的观赏和优秀作业的欣赏引导学生提高审美,教师提出作业要求,学生自由制作或合作拼摆组合创作作业。以大家共同分享快乐,快来参加“班级运动会”为激活点,进行作业展示与学习评价。

  教学评价要点一在于人物运动动态明显,人形姿态合理、美观。二是注意到材料运用巧妙,画面构成有童趣。

  作业要求:

  折一折、撕一撕,将撕出的纸条拼一拼、摆一摆,贴出各种动作的人形,构成一幅有趣的画或让你贴出的人物来参加“班级运动会”。

  四、教学建议

  贴的方法已不是新知,可通过温习来巩固旧知和发挥已有的学习能力。

  应注意帮助和鼓励学生积极尝试、动手制作、相互交流,促进学生养成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

  (彭海鳌)

  小学美术教案 篇12

  美术课是一堂让人放松的课程,那么关于小学美术课教案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一、课型:小学二年级艺术课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家乡的鱼类品种,了解鱼的象征意义,感受鱼的外形、花纹、色彩的美;

  2、让学生在作品中体现出对鱼的关爱,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及丰富的情感。

  三、教学内容:

  1、鱼的品种、象征意义、外形特征、感情色彩、教会学生画出想象中的鱼。

  2、环境保护意识、思想品德修养。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通过引导学生画可爱的鱼,培养他们对鱼的关爱、环境保护意 识,开发想象力、创造力及丰富情感。

  2、难点:启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画出鱼的动作、情感和它们的生活。

  五、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水底世界》录象,装在鱼缸里的观赏鱼,有鱼图案的民间工艺品(年画、利是封、贺年卡),墙壁上贴三张供全班同学绘画用的画纸,将全班分成三个小组。

  2、学生准备:水彩笔或蜡笔。

  六、教学过程:

  1、谜语导入: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来猜个谜语,好吗?”(讲叙谜语:有嘴不说话,没脚会玩耍,小朋友见了它,心里乐哈哈,小猫见了它,伸手就要抓。)

  生……

  师:“这节课,老师与你们一起来了解可爱的鱼,和鱼儿做朋友。”

  板书课题:可爱的鱼

  2、感知与体验:

  师:“同学们平时跟随妈妈去买菜或者去公园玩的时候,有没有看到鱼

  啊?我们吃饭的时候经常有鱼吃,你们能说出妈妈平时买回家的鱼的名字吗?”

  生……

  多媒体展示家乡鱼

  师:“这些鱼都是我们家乡的鱼,小朋友最喜欢过年了,因为过年的时候大家都有利是收,家里都会贴上年画,好朋友之间还会互相赠送贺年卡,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些工艺品。”

  展示带有鱼的工艺品

  师:“这些过年的物品有没有相同或相似的地方?”(着重引导学生了解鱼的象征意义)

  生……

  师:“‘鱼’和‘余’同音,‘余’是‘多’的意思,年年有余(鱼)是人们的美好愿望,鱼象征吉祥,所以人们喜爱它。”“老师也非常喜爱鱼,家里养了许多鱼,今天老师把自己家养的鱼也带来了。”(出示装在鱼缸里的观赏鱼)

  “人们喜爱鱼,还因为鱼很美丽,鱼到底美在哪里?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象,在看的过程中,请各小组边看边讨论:鱼儿美在哪里?”(打开录象与学生共同欣赏)

  生……

  师:“小朋友说得都非常好,鱼儿外形各种各样,花纹丰富多彩,颜色五颜六色。”

  刚才小朋友们看了家乡的鱼、吉祥的.鱼、美丽的鱼,知道了许多有关鱼的知识,你们知道有哪些歌曲是专门唱鱼的吗?”

  生……

  师:“小朋友们知道得真多,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其中一首《快乐的小鱼》”(多媒体播发音乐《快乐的小鱼》)

  “听了这首歌,小朋友们有什么感想,鱼儿的心情怎么样呢?”

  生……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这节课小朋友们快不快乐呢?”

  生……

  师:“这节课老师也非常快乐,因为小朋友们表现得都很能干,那么小朋友们是怎样来表达快乐的心情呢?小组讨论一下,然后用身体动作表演给大家看好不好?”

  生表演……

  师:“小朋友们表演得非常好,现在我们来欣赏两幅小朋友的绘画作品,看他们是怎样在画纸上表现快乐的小鱼的。”多媒体展示绘画作品《唱歌的鱼》、《跳舞的鱼》

  “这两幅画的名字分别是〈唱歌的鱼〉和〈跳舞的鱼〉,小画家是怎样来表现小鱼快乐的呢?”

  生……

  师:“小朋友有开心、快乐的时候,但有时也会伤心,我们在什么时候会伤心呢?

  生……

  师:“小朋友们伤心的时候会怎么样,表演给大家看看,好吗?”

  生表演……

  师:“这几位小朋友表演得很好,请大家用热烈的掌声鼓励他们。那小鱼有没有伤心的时候呢?请大家看这幅画。”展示作品〈伤心的鱼〉

  师:“这幅作品的题目是〈伤心的小鱼〉,小鱼为什么伤心?小鱼伤心的时候是怎样的呢?”

  生……

  师:“这幅画中河里的水都变黑了,小鱼当然很伤心,那我们小朋友能不能往水里乱扔垃圾呢?”

  生……

  师:“鱼儿不但会唱歌、跳舞、流眼泪,而且还很聪明、会动脑筋,小朋友们,想不想听老师讲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的题目是〈聪明的小鱼〉。海里有一条凶恶的的鱼,专门干坏事,欺负小鱼,看谁不顺眼就将谁吃掉,后来小鱼想了一个办法,每次出门,他们组合起来排成一条大鱼的队形,一看到凶恶的大鱼就一起发出吼叫声,凶恶的大鱼见了很害怕,再也不敢欺负它们了。”

  “同学们,如果我们能像小鱼一样团结一致,就能把我们的班集体搞好了。那小鱼除了唱歌、跳舞、流泪、动脑筋以外,还会做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大胆想象,画出可爱的鱼来,老师已经把纸贴在墙上了,画完之后请在你的画旁写上自己的名字。

  播放音乐,学生在事先备好的贴在墙上的纸上作画。

  师:“小朋友也像聪明的鱼一样,开动了脑筋,展开了想象,画出鱼的动作、情感和他们的生活,我们一起来参观一下,请在你最喜欢的鱼旁边贴上小红花好不好?”

  学生参观……

  师:“通过今天上课,小朋友都成为鱼儿的好朋友,请每位同学都给鱼儿一个美好的祝福,将你们的祝福写在画面上。”

  学生……

  师:“请同学们与可爱的鱼儿一起合影,使鱼儿成为我们永远的朋友。”

  学生合影……

  七、结束课堂。

  板书设计:(写在有颜色的、剪成鱼形的卡纸上,贴在黑板)

  可爱的鱼

  家乡的鱼:草鱼、鲤鱼、鲫鱼、红花鱼……

  吉祥的鱼:年画、利是封、贺年卡

  美丽的鱼:外形、花纹、颜色

  可爱的鱼:唱歌、跳舞、流泪、动脑筋……

  小学美术教案 篇13

  课题:叶子上的“血管”

  课型:绘画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的:

  情感____感受树叶的美感。

  认知____观察叶子的形状、颜色、构造。

  操作____用常用美术工具材料表现树叶的美。

  重点:用铅笔、水彩笔、水笔、等画树叶。

  难点:绘、制出各种形态具美感的树叶,并用语言或文字表达自已的感受。教学准备:多媒体资料,各种树叶、绘、制好的范例图。

  学具准备:课前要求学生收集各种树叶,彩色纸张、剪刀、胶水、各种笔具,等常用美术用具。

  教学过程:

  一、入导入:播放美丽的森林、树木、植物。春、夏、秋、冬景色各种树叶特写。

  二、导入:启发学生讲一讲春姑娘或秋天的童话

  三、启发谈话导入:现在是什么季节?有没有注意到校园的花草、树木季节不同会有什么不一样?

  1、启发引导学生联想树木的花衣衫,“季节不同树木的花衣衫会有什么变化呢”?(学生活动绿、黄、红等,师:适当引导)

  二、结合教材揭示<<叶子上的小“血管”>>

  1、师:展示树叶提问?

  叶子有“血管”吗?学生回答师引导“血管”就是叶脉。

  2、叶脉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学生活动叶子上的叶脉就同我们人的血管一样,遍布全身用来输送水份、养份的。

  三、观察、探索

  1、师:展示树叶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组织学生四人小组拿出收集的树叶交流仔细观察,比一比有什么不同)

  2、师:提问。

  (1)你们看到的树叶外形有什么不同?边沿有没有不同?学生发言各种形状的可能性,师:适当板画外形,供学生参考。

  (2)颜色有什么不同?学生发言混色、带色点的都有可能

  (3)不同的树叶“血管”有什么不同?

  要求学生多片叶子间(详细对比、细致入微观察)学生发言师:适当板画。

  (4)正面背面有什么不同?

  (5)摸一摸这些不同的树叶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学生发言

  (6)还有没有发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学生发言组织学生说一说对叶子的感受

  (师:总结;每一种树叶都有各自的面目,象小朋有的脸蛋,虽然每人都有一张漂亮的`脸蛋但没有绝对的一样。是吗?)

  四、展示例图

  白纸绘制、彩色纸张绘制、剪制作品,水笔单色、淡彩,水彩笔画。

  (1)提示性讲解这些画的绘、制材料及绘制过程

  (2)这些例图让学生观察、比较(学生如有疑问?师:当堂及时解答)

  五、作业要求:

  观察叶子画一片自已喜欢的叶子,注意“血管”的粗细结构。并在画面边写上几句对树叶、对叶脉的感受的话语。

  1、课堂巡视指导,启发学生选材,指导绘制。

  2、先绘、制好的同学上台展示作业,并说一说绘制过程,及感受

  3、学生作业展评,学生参评。师:讲评存在问题,肯定学生认真积极参与学习

  六、小结;

  通过展示手法不同的剪制、刻制、印制、粘贴、装饰等例图,启发学生还

  可以用什么材料、工具来绘、制?各种材质不同,笔具不同。如:挂历纸,包裝盒等剪贴、刻制等多种方法。在生活中可作装饰挂画欣赏,可作书贞用途等。

  小学美术教案 篇14

  一、认知目标:

  了解有关吃虫草的自然知识,并选用多种方法来表现吃虫草捕虫的情景。

  二、技能目标:

  通过欣赏、观察、表演等形式了解吃虫草捕虫的经过,并运用各种方法进行绘画、制作。

  三、情感目标:

  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了解吃虫草的知识,能用所学的方法来表现吃虫草吃虫的情景。

  难点:画面表达清晰,有遮挡关系,具有情趣性。

  教学方法:

  对话式导入,综合探索、交流、观察、讨论及小组合作的方法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一、导入:

  1、你见过吃虫子的草吗?生答

  2、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吃虫草是怎样吃虫子的?(教师出示课件:放录像学生观看,毛毡苔、猪笼草、捕蝇草、狸藻捕虫的情景。)

  二、新授:

  1、看了这些吃虫草捕虫子的情景,你们想知道它们的名字吗?(课件出示吃虫草图片和它的名称,学生了解吃虫草的种类)

  2、如果你是一株吃虫草,你会怎样吃掉小虫子?请同学上台表演。(用肢体语言表现吃虫草吃虫子的情景,使学生发挥想象力并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问:你是靠什么来吸引小虫子的?(生答)

  4、我们来看看吃虫草是怎样吸引小虫子的(出示课件:吃虫草各种形态、不同色彩的图片,学生欣赏。)

  学生总结并板书:形状:奇特、

  颜色:鲜艳、

  气味:芬芳

  教师小结:吃虫草的捕虫器总是散发着迷虫的魅力。在世界各地的很多地方还有其他的吃虫草,我们没有见到过,你们来看小朋友们想象中的吃虫草是什么样子的。(课件出示小朋友们的画。让学生了解表现吃虫草不同的方法,同时开拓学生的视野。)

  三、课堂制作:

  1、教师示范:

  这么多漂亮的吃虫草,我也想做一个(教师拿出纸盒用彩色纸装饰成吃虫草,贴在准备好的吃虫草画中。)我将它种在吃虫草丛中,让它多吸引小虫子,为我们的`庄家多消灭害虫。

  2、你是不是也想拥有一株漂亮的吃虫草呢?同学们来看要求:(课件出示)

  3、学生创作

  看谁制作的吃虫草能将老师这里的小虫子吸引过去。

  作业提示:发挥你的想象力,用你学过的方法表现吃虫草捕食的情景。可自己表现,也可以小组合作。

  要 求:

  1、吃虫器要新奇独特,画面要饱满,有疏密变化。

  2、添画草梗、叶梗、叶子、小虫等,要变化形状。

  3、色彩要丰富鲜艳,尽最大可能来吸引小虫。

  四、展示作业:

  请各组将自己的作品拿到讲台上。

  1、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设计的吃虫草,用什么方法表现的?

  2、其他同学对他的设计有什么好的建议?

  (教师给设计有创意的作品贴小虫子,鼓励学生课下继续创作。)

  小学美术教案 篇15

  一 教学背景:

  江西省铅山县古镇河口,江南四大名镇之一。铅山的林业,茶业等资源非常丰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日益发展,铅山以毛竹为原材料的传统工艺和现代工艺结合的加工业逐渐繁荣,尤以武夷山等地的竹编花篮等工艺品更是远销国內外,享有盛誉。“五一”期间,本人带领学生来到了竹制品工厂,让学生先睹为快,大饱眼福,观看了工艺品整个制作程序,并让工艺品大师手把手教学生,亲身体验劳动的快乐。回校后,我们以纸代竹,进行竹篮的再度创作,学生的情绪空前高涨,有很强的创作欲望。

  二 教学对象:

  小学3——6年级学生

  三 活动材料:

  不同颜色的彩色卡纸3——4张,铅笔,双面胶,透明胶,美工刀,剪刀,60厘米长直尺,彩带,贴纸等。

  四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欣赏了解我国民间传统的竹编艺术。

  2 、学习纸编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间艺术,热爱劳动人民的真挚情感。

  4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勤于思考,善于创新,敢于创作的精神。

  五 教学难,重点:

  1 、纸篮的编制方法,技巧和松紧等力度的掌握。

  2 、创作出造型独特,色彩协调,有特色装饰的个性作品。

  六 教学过程

  (一)欣赏:

  1 、学生回忆工艺品竹篮制作的整个程序,并通过投影机播放伴有音乐的整个制作过程,让学生进入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和积极性,让学生产生好奇并萌发强烈的创作欲望。

  2 、我们以纸代竹能编制出那么漂亮的作品吗?观看过程中老师分析每个环节的要点和基本技能。播放结束后,让学生讨论并总结整个制作程序。

  “破”竹—— 编制篮底——编制篮身——“锁”口——制作提手——装饰点缀

  (二)借鉴

  1 、裁纸带(同传统工艺中的“破”竹):把各种彩卡全部裁成2厘米宽的纸带,以备编制用。 要求:纸带要裁的均匀,平直。

  (三)展示:

  老师展示自己精心创作的造型,风格,装饰等不同的几款作品。(学生惊讶,好奇,更有创作的欲望)

  (四)讨论、创作:

  1:2——3人为一组进行讨论并创作。

  2、讨论确定:篮子底部的长宽比例。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可设计正方形,长方形等不同比例的篮底,确定用纸带的条数。

  3 、示范:

  (1)老师作简单的示范,教学生的编制技巧(上下交错编制)。每两根纸带之间尽可能能编紧一些,这样的作品更结实,细致,耐看。

  (2)底部编制完后,用透明胶把四个角固定好,以免放手后纸带变位,松散掉。 4 编制篮身(难点)

  (1)老师讲解要点:

  A:用不同颜色的彩卡纸带做成多个方形纸框(长宽比例和篮底的长宽一致)

  B:按里外交错编制方法把第一条纸框编下,此时,由底部过渡到篮身(由二维变成三维),有一些难度,教导学生别急躁,要耐心,要配合,注意发挥团队的力量。

  (1)学生讨论:根据自己的作品要求,篮身需编制的高度。

  鼓励学生:篮身编制了两圈以上,造型初具规模,难题就迎刃而解,学生的自信心大增。

  (五)篮口的.制作(锁口)

  要求:美观,牢固,造型独特。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可用卡纸,彩带,贴纸,大头贴等材料进行装饰。

  (六)提手的制作:

  提手可线,面结合,可刻制一些图案,可用其他材料缠绕等。学生根据有关资料,工艺品等大胆创新,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

  (七)巡回指导:

  1 、多激烈学生,要善于配合,敢于发挥,勇于创新。

  2、不足之处及时指出。

  七 作品展示

  把小组创作出来的作品全部放在展示台,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作品风格配一些装饰品。如:篮子里放一些水果,花卉,千纸鹤,纸星星,玩具等,更加突出自己的作品风格。

  八 教学随笔:

  这是一堂别开生面的手工制作课。学生运用现代化的材料,借鉴中国民间传统的工业进行创作,大大提高了学生热爱民间艺术的兴趣,大大鼓舞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学生课根据有关资料等再度创作纸编鸟笼等手工作品。

  小学美术教案 篇16

  教材分析:

  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内容。面具有着悠久的历史,与种族的信仰、社会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它最早体现在原始乐舞、武术、图腾崇拜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以及地域种族差异形成了各自的体系,风格迥异争奇斗艳。

  面具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从小学生就带着猪八戒、孙悟空等一些面具嬉戏玩耍,因此本课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助于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以及想象、创造能力的提高。同时剪纸是崇安中小的.校本课程,本课校本课程与美术教学课紧密的结合起来。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复习巩固民族的面具艺术就、进一步感受其艺术特点。

  2、能力目标:对称剪剪纸的形式设计制作面具,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动脑,动手,动眼的综合能力。

  3、情感目标:从制作中体会剪纸活动的乐趣,体验制作成功的喜悦之情,懂得艺术来源于生活,并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

  教学重点:面具的设计和制作。

  教学难点:细节部分的剪刻。

  课时: 2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电脑、电子展板、课件

  学具准备:蜡光纸、剪刀、胶棒、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录像导入:欣赏贵州傩戏面具舞蹈

  三、讲授新课

  1、复习面具的分类(世界面具: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亚洲面具;中国:藏戏、傩戏、陕西灶火、京剧面具等。)以及面具特征。

  2、第一课时面具作品点评

  3、请小老师演示剪纸面具的设置步骤

  4、欣赏剪纸面具

  四、学生制作,师巡回指导

  五、自我评价:请几个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面具,同时也让其他同学评评他的面具。 设计意图:给学生展示自我的空间,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个性。

  小学美术教案 篇17

  教学目标:

  1、用夸张的方法制作面具,学习制作方法。(了解、练习)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造型能力。(接受、练习)

  教学重点: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根据自己的情趣、爱好,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立体面具。

  教学难点:五官的.粘贴。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不同形象的面积眼范作若干。

  学生:对开的报纸或其他纸一张(开张不可太小,否则作出的面具无法戴),16开纸一张(白芷或彩色纸均可,作五官装饰用),剪刀、胶水等。

  (一)上课,师生问好,展示面具,表演面具,揭示课题——《面具》,教师作启发性谈话:

  教师根据准备好的面具编一个小故事;或准备好一段音乐,挑选几个学生戴上面具,在音乐的伴奏下,边沿活报剧或舞蹈,以激起学生的兴趣。如果简单些,可让学生戴好面具依次走进教师,以其新奇、好玩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制作欲望。

  (二)介绍制作步骤

  1、制作面具底坯。用途对开大小的报纸或挂历纸,按下图所示步骤折出面具的底坯。

  2、想好做成什么样的面具。

  3、通过剪、折、卷等方法,做成五官及其他部件备用。

  4、粘贴。粘贴时要注意:一是五官的位置,特别是眼睛。可线戴在头上做个眼睛部位的记号,然后再剪个圆洞洞,这样就不会妨碍视线;二是先后顺序,应先主后次。如人物面具,应先贴眼、眉、嘴,再贴胡子、装饰、花纹等。

  (三)教师示范做一个面具,同时学生也跟着教师一步一步地做。 要求学生充分发挥创新、求胜意识,制作出自己喜欢又与众不同的面具来。

  (四)展示部分学生作品,教师或学生进行讲评。

  1、让一半学生戴上自己制作的面具,另一半人观摩评判,然后呼唤位置评判。

  2、请制作有特色的小朋友到上面来,给大家讲讲他制作的面具叫什么?怎么绘想到制作这种面具的。

  3、请几个有表演才能的小朋友到上面来,戴上面具,即兴表演一番或说上几句话。

  (五)下课,清洁教室。

  (六)课后小结。

  札记:用废旧购物纸袋做面具最容易找到材料,也容易在上面作剪、贴、切、镂空、拼接。由于材料本身颜色多样,制作出的效果也是较为丰富的。

  小学美术教案 篇18

  教材分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美术四年级下册第二课《农家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农村场景,相对而言农村孩子对自然景观较为熟悉,本课的学习是绘画,剪贴,制作与活动的综合体验,通过不本课,即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又展现了他们对未来的愿望和憧憬,并体验到活动的愉悦感。

  学情分析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并在一定程度上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参与为文化的传承与交流,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与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从而使学生形成最基本的美术素养。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农村的美景,引起学生对农村环境的关注。

  2、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3、创造出农民劳动的情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在生活和艺术互动中,体验画画过程的乐趣。

  难点:尝试让学生独立构图,注意色彩搭配合理。

  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

  播放歌曲,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听过这首歌吗?这首歌好听吗?

  生:听过,好听。

  板书课题。

  师:你们喜欢农村吗?现在老师这里有几张美丽的图片,同学们想看吗?

  生:喜欢,想看。

  播放(课件):欣赏美景

  展示农村美景的图片。

  1、教师介绍这四幅图片,重点从图片中的.造型,颜色以及自己的美的感受来介绍。为学生分组评述作品时提供一个范例。

  2、学生进行欣赏和交流,说说自己喜欢的景物以及喜欢他的原因。

  3、学习后的汇报和工作。要多鼓励和表扬发言的同学。

  二、巧设活动,快乐学习

  活动一,画出自己心中的农村

  活动二,举办以美丽的农村为主题的小画展

  三、拓展教学内容,畅谈学习收获

  引导学生从农村的自然景物中感受美,农民画家以真诚,朴实的情感,描绘出一幅幅反映劳动,生活的作品。他们的画构图饱满,形象夸张,色彩强烈,画面热闹,他们用画笔表现出我们的新时代,新生活,真了不起。

  小结:许多同学刚才都能用线和形表达自己一定的思想情感,希望你们平时多留意观察身边的景物,画出一些更好看的美术作品。

  四、布置作业:

  小学美术教案 篇19

  一、课前准备教学

  1、教师带领学生两周前在透明的器皿中种下种子。

  2、 请学生每日观察并记下种子的成长记录。(可以用文字,也可以用绘画的形式。)学生种种子,每日做记录。

  二、导入新课:

  1、请学生汇报自己两周来观察记录下的种子的生长情况。

  2、教师播放影片课件:总结、观察、欣赏种子成长的过程。

  (种子在适合的阳光、空气、水等条件下,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并且在每一个生长时期色彩、形状都会有所不同。)

  学生回忆汇报

  学生观看。

  三、讲授新课(观察与想象)

  1、教师出示一粒种子:

  你们认识这是什么种子吗?这是一粒豌豆(或花)的种子。如果老师现在将它种在土里,几秒钟后它有什么反映吗?

  我们看,“绿拇指”也在此刻种下了一粒种子,顷刻间会怎样呢?(多么神奇呀!这粒种子顷刻间生根发芽、越长越高,冲破了城堡的窗户,开出了鲜艳的花朵。)

  2、 观察想象:

  面对着我们眼前这一棵棵刚刚发芽、长叶的小苗,想象一下你想把它移栽到什么地方?(出示课题)长呀长,它将长成什么样子?在它的生长过程中你将会做些什么?它在成长中会碰到谁?它会开花吗?会开什么样子的`花?会结果吗?会结什么样的果?(教师引导学生逐一想象。)

  3、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指名个别想象力丰富的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给其他学生以启示。)

  4、 动画欣赏再次启迪学生的想象。

  让我们来看看“绿拇指”种下的这种植物是怎样生长的吧?

  请你再次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自己的植物是怎样生长的呢?

  5、请学生小组内互相交流自己的想象,在指名将自己的想象讲给同学们听。-学生回答:这么短的时间,种子不会有什么反映。

  学生看动画片。

  学生独自想象思考。

  学生边汇报边用肢体语言形容。

  学生欣赏动画片,再次进行联想。

  学生小组内互相交流自己的想象,汇报自己的想法。

  四、作业要求:

  1、根据自己的想象,大胆的画一幅植物生长的画。

  2、展示范画(水彩笔画的、油画棒画的、二者相结合的。)给学生以绘画的启迪。

  五、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教师指导学生绘画,解决学生绘画中的问题。学生绘画

  六、小结评价:

  1、学生介绍自己的画面。

  2、颁发“勤劳种植”奖。

  3、颁发“种植创意”奖。学生介绍自己画面和互相评价。

【小学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美术教案:电脑美术11-19

小学美术教案《电脑美术》12-30

小学美术教案06-01

小学美术教案01-04

小学美术教案06-12

小学美术的教案04-06

(精选)小学美术教案07-05

小学美术教案[精选]07-04

[精选]小学美术教案07-05

小学美术教案(精选)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