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美术教案>小学美术教案

小学美术教案

时间:2022-10-18 18:08:47 兆波 美术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小学美术教案范(通用20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美术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小学美术教案范(通用20篇)

  小学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感知巨人与小短矮人的视觉形象对比与角色变化的想像力;

  (2)学会用变形夸张与组合的手法去表现童话故事。

  2、过程与方法:

  (1)分别从巨人与小矮人的角度去观察身边事物的形象特征;

  (2)从不同角度观察发现意想不到的事物。

  3、情感与态度:

  (1)积极收集与讲述相关的童话故事;

  (2)共同参与画家与同龄人作品的欣赏点评活动。

  教学重点:

  扩大想像的窨,增大奇思异想的力度。

  教学难点:

  如何以周围环境衬托出自己变大或变小。

  教学用具

  1、色彩笔。

  2、有关《巨人和小矮人历险记》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你认为最大的人是谁?谁来形容一下到底有多大。

  你认为最小的人又是谁,有我么的`小呢?

  二、欣赏感知

  1、欣赏课本中的卡通图《草丛中的世界》,感受草丛中的卡通动物世界,猜猜谁是巨人和小矮人,想想它们中间有怎样的历险童话故事。

  引导学生观察,指名讲故事。

  2、欣赏《我变大了,老虎变小了》,感受凶猛的老虎变成小动物,我变成了大人,感受一种安全感,感受画面对比强烈的色彩。

  3、欣赏《巨人》,感受飞奔的巨人与海滩小朋友的夸张对比。

  4、欣赏《巨人筑城堡不费力气》,体验巨人建筑师的角色,会有什么奇迹出现呢?

  三、小组活动,启发想像

  想一想,我变大或变小后有何奇遇?(如档我们变大或变小后走在深圳的公路上会出现什么情况)

  说一说,把自己变成你所想像中的巨人或小矮人后所发生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听。

  四、小组创作

  1、小组内的同学,把自己设计成巨人或小矮人,把本组同学所想像中的场景表现在作品中。

  2、小组合作创作,要集中体现本组同学的主要构想,发挥集体的智慧,合作完成。

  五、作品展评

  自由展示作品,评一评:

  (1)谁的想像力最丰富、最新奇?

  (2)谁画的人物表情、动作既夸张又有趣?

  (3)谁的画面表现得最美?

  小学美术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树的结构、外形和种类等知识。

  2.运用绘画、拼贴的形式来表现所观察到的树的特点,并进行添加、想象的训练。

  3.培养热爱树木,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树,是自然界最具魅力与韧性的精灵,它姿态万千,随季节起舞,演绎着不同季节的万般风情。树的种类繁多,由根、干、枝、梢、叶五部分组成,其中树枝有互生、轮生、对生之别,有前后左右的穿插,树冠有伞状、球状、宝塔状等,显示出树的非凡魅力。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借树抒情、托树言志,写下了一篇篇动人的诗章,创造出一幅幅迷人的图画。同时,树对人类社会的贡献也是巨大的,扎根土壤、防风固沙、平衡生态、绿化地球……人们目睹了它的伟大,有了树神的传说,于是对它更加崇拜。因此,可以这样说,没有树,就不会有自由灵动的动物,也就不会有充满智慧的人类,更不会有我们这个生机蓬勃的世界。

  本课以《各种各样的树》为题,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美好情感。教材以大幅迎客松的照片为示范,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有关树的知识,如树的结构、外形和种类;还提供了春夏秋冬四季树的不同色彩变化,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然界中树的语言及魅力;此外,又呈现了画家的白桦、木棉作品,以及数幅学生作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欣赏能力及激发其对艺术美感的体验与追求。最后,教材通过讲述如何保护树木及开展有关活动,拓宽了本课的主题。

  2.重点、难点。

  重点:表现树的'特点。

  难点:表现不同季节中的树所具有的特点。

  三、教学设计

  ●方案一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观察不同的树的特点,准备常规的作画工具

  (教师)课件、范画等

  教学过程

  1.交流认识。

  (1)师生交流有关树的知识(如树的结构、外形、种类、色彩等)。

  (2)播放课件:大森林。提问:课件中的哪些树是你认识的或喜欢的?请为大家介绍一下。

  (3)课件展示树的结构图(抢答激趣)。

  2.树的变化。

  (1)播放课件:不同季节中的同一组树。要求学生谈谈对作品的感受。

  (2)教师和学生共同小结。

  3.欣赏范作。

  (1)播放课件:画家眼中的树。思考:这幅画哪里画得最好?

  (2)教师小结:强调画面中艺术家的情感处理和树的精神品质。

  4.学生创作。

  (1)创造主题:各种各样的树。可以画一棵树或一组树在不同季节下的变化,也可以画树的生长过程,还可以画各种各样的树。

  (2)学生说说创作思路。

  (3)教师提供创作意见:注意树的形状、特点、色彩、肌理,可以结合速写等形式,加入自己的想象也行。

  (4)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5.作业讲评。

  (1)师生互评作业(从树的特点、形状、色彩、肌理、构图和情感的表达等方面来讲)。

  (2)课外调查树的作用。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各种颜色的布和纸、剪刀等工具

  (教师)课件等

  教学过程

  1.学生交流。

  (1)播放课件:树的作用。思考:树有哪些作用?

  (2)学生交流,代表汇报,教师小结。

  2.保护树。

  (1)播放课件:人类对树木的保护。提问:你还知道人类为了保护树木采取了哪些措施?

  (2)教师小结:强调要保护树,学习树的精神。

  3.学生创作。

  (1)提供创作主题:保护树木,保护我们的家园。

  (2)提出创作建议:可以运用拼贴的方法,可以全体制作,可以手工与绘画结合(小组合作和个体创作结合也可以)。

  (3)学生创作,讲评作业。

  4.课外拓展。

  (1)课外收集有关树的诗歌、散文、故事等。

  (2)说说我们要如何保护树。

  (3)在教室里布置绿色家园,宣传有关保护树的知识。

  小学美术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搜集不同风格、不同功能的居室装饰资料,认识居室装饰的特色。

  2、通过分析和评述,认识和感受不同表现形式和人文特色的美术作品对居室装饰的影响。

  3、结合实际,通过分析和评述提高审美实践能力。

  教学方法:

  讲述、讨论

  教学重点:

  认识居室装饰特点,提高学生审美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

  认识和感受不同表现形式和人文特色的美术作品对居室装饰的影响。

  教学准备:

  教具——欣赏用挂图或其他影像资料。尽可能选择居室类型(如书房或学生房)相同、但表现方法和人文特点不同的居室设计作品。

  学具——课本,自己搜集的中外不同风格、不同功能的居室装饰资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引导阶段:(展示装饰画图片、学生欣赏)

  二、讲授新课:

  1、你家里有装饰画吗?

  就如眼睛让人充满智慧与灵气一样,装饰画也赋予居室灵性、智慧和思想。家里的装饰画应当既能体现主人的个性、品位和风格,又能点缀居室的色彩,调和室内气氛。

  2、装饰画的品种

  常见的装饰画有油画、水彩画、动感画、烙画、镶嵌画、摄影画、挂毯画、丙烯画、铜板画、玻璃画、竹编画、抽纱画、剪纸画、木刻画、绳结画、磨漆画等。

  找一找第6页的图片中的装饰画有哪些品种?

  3、装饰画的风格。装饰画风格大体上分为六种:

  热情奔放型镶嵌画、丙烯画、玻璃画:具有色彩鲜艳夺目,易表现热烈感情的新生活特点,适宜新婚家庭布置。

  古朴典雅型挂毯画、竹编画、绳结画:古朴端庄、富于韵味、艺术气氛浓厚,适宜和颜色较深的中式家具配套。

  贵族气质型油画:是装饰画中最具有贵族气息的一种,它属纯手工制作,同时可根据消费者的'需要临摹或创作,风格比较独特。现在市场上比较受欢迎的油画题材一般为风景、人物和静物。适宜于“海归派”等具有西方学识与情结的人士。

  现代新贵型动感画:是装饰画中的新贵,以优美的图案,清亮的色彩,动感的效果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动感画也以风景为主,高山流水,古朴典雅。现代时尚型摄影画:具有画面明朗、层次清晰、视野开阔的特点,特别是大幅摄影画,适宜与组合家具衬托,可增强家庭居室中的观赏性和时代感。适宜于喜爱追逐潮流的现代都市人。

  古色古香型烙画:在木板上经高温烙制而成,色彩稍深于木原色。图案的线条较细,效果也就更加细致入微。烙画多采用国画笔法,一般为传统山水或动物画,古色古香。

  4、欣赏:

  三、学生活动:

  1、你最喜欢课本中哪幅图片中的装饰画?为什么?

  2、你觉得哪些图中的画可以互换,哪些不可以,为什么?

  (1)结合欣赏,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如何根据居室的特定空间选择合适的装饰风格。教师可有意识地提供几种不同的居室空间图片资料,或由同学们画出自己的居室空间草图,以供分析、比较并提出各自的建议。

  (2)结合欣赏,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如何根据居室人文特色选择合适的装饰风格。教师可有意识的提供不同身份人物的居室图片,或由同学们给出自己的居室图片,以供分析、比较并提出各自的建议。

  (3)欣赏和讨论最好分组(至少两个小组)进行。一组侧重从空间角度进行分析,但也要注意人文特色。另一组则着重注意对人文特色的分析,但也不应忽视空间特点。

  四、课后学习

  观察自己卧室或家里的环境,感觉比较适合挂什么样的装饰画?

  (1)、可以让每位同学都根据自己的认识进行一次摸拟的居室装饰设计。(可以模拟以任何艺术大师的作品和任何材质的装饰材料作为自己居室装饰的元素、材料。)

  (2)、如可能,可以运用电脑图像处理的方式,对自己的进行装饰设计;或者对自己搜集的居室装饰资料进行再创作。

  板书:

  装饰画的品种

  装饰画的风格

  欣赏

  小学美术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探访老街的历史和文化

  2.学习用不同的美术形式对老街进行记录或描绘

  3.在感受和表现老街的传统风俗文化和历史建筑的艺术创作体验中,增进对地方传统文化的关注、尊重及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习用美术形式对传统历史文化进行记录或者描述。

  2.难点:运用不同的美术形式表现老街。

  三、教学课时:

  2课时

  四、课前准备:

  (学生)常规绘画工具、相机等材料

  (教师)课件、常规绘画工具、相机等材料

  五、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探访活动:探访时用的速写本或相机,写生铅笔或钢笔,收集北山街相关的传统历史文化资料(希望与家长沟通)。课前准备钢笔或铅笔水彩的创作工具。

  探访传统历史建筑文化记载表:探访的建筑物名称,值得探访的一处传统历史建筑——探访的传统历史建筑物所在的(街区)

  (教师)有关北山街的风光、历史文化、历史建筑的课件,创作工具。

  教学过程:

  1.导课,出示课题。

  (1)对老街风光的认识和感受。课件出示老街风光。

  (2)小结:老街,是一幅绝佳的江南风景画,是一条风光秀丽的街道。

  (3)板书课题:悠悠老街。

  2.欣赏各地著名的老街,初步感受历史老街的风光。揭示课题《悠悠老街》

  3.说说自己家乡的老街的历史和故事

  4.引导学生欣赏老街不同时间、不同季节的摄影作品,感受老街上的自然风光。

  5.引导学生欣赏老街上各种古老建筑的摄影作品,感受老街上历史建筑的特色。

  6.引导学生欣赏一组反映老街上保留着的传统风俗的摄影作品,感受老街上的传统文化。

  7.学习建议:课后和学生一起寻访老街上的传统风俗和历史建筑。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写生创作工具,已打过装订孔的`画纸。

  (教师)课件。

  1.观看老街视频,揭示课题

  2.交流:和同学一起用相机或画笔记录老街的历史和风俗文化时,有什么困难?又有什么趣味发现?

  3.写生创作指导

  (1)欣赏表现老街的风貌的优秀美术作品

  (2)教师讲解并演示创作写生的方法

  4.同龄人作品欣赏,讲究创作的童趣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创作兴趣,鼓励信心。

  学习建议:通过写生或记忆画的形式表现老街,教师可简单演示几种由易到难的创作写生方法。如线描写生、铅笔淡彩、色彩写生等;构图前后、疏密、取舍等要领。注重讲解技能难点。

  教师总结:现在有许多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在消失,我们都应该积极保护,并给予记录。

  5.展示评价

  拓展:不同美术形式表现的悠悠老街

  教学反思:

  通过展示老街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与文化遗迹,让学生感受历史文化特色的同时,从美术表现方式去表现。尤其是通过对历史文化建筑和现代建筑的对比,不同建筑的造型结构、装饰风格的对比,让学生学会了解欣赏历史点。但由于是仅仅通过图片的欣赏,学生对老街景象的认识比较片面,创作热情也不是十分的高。在技法上,由于很多学生对线描淡彩的技法不是十分了解,有的甚至是初次尝试,因此在画面的效果处理上显得不十分好。这一点,在经后的技法讲解上还得加以注意。

  小学美术教案 篇5

  一、教材分析

  (一)综合分析

  本课是5年级第一学期“黑白灰”单元的第二课。学习本课在于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黑白灰,并用艺术的手法表现黑白灰独特的美。

  在艺术创作中,很多创作者都很善于利用黑白灰艺术独特的,美感表达自己对艺术的独特理解。本课通过对黑白灰艺术作品的欣赏了解,感受黑白灰在不同艺术作品中的独特运用产生的独特效果,激发学生对黑白灰的兴趣,从而产生用黑白灰进行创作的欲望。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黑白灰绘画作品的创作。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欣赏了解黑白灰在艺术作品中的作用。难点是运用黑白灰知识创作一幅画。

  (二)教学目标

  ①欣赏黑白灰艺术作品,了解黑白灰在艺术作品中的作用。

  ②感受黑白灰在不同艺术作品中的独特运用产生的独特效果。激发学生对黑白灰的兴趣,产生用黑白灰进行创作的欲望。

  ③引导学生用黑白灰进行绘画作品的.简单创作。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教具:教师准备有关黑白灰的艺术作品。有齐白石的《虾》、水粉作品《斑马》、摄影作品《毕加索的早餐》、纸版画、黑白图案等。

  ●学具:学生准备一种自己较喜欢的绘画工具,如水粉、油画棒、彩色水笔等。并准备一个墨镜。

  (二)教学过程:

  ●欣赏:黑白灰的艺术作品。有齐白石的《虾》、水粉作品《斑马》、摄影作品《毕加索的早餐》、纸版画、黑白图案等。

  ●讨论:自己对黑白灰艺术作品的第一印象。

  ●启发:作为观赏者,你认为这些作品用黑白灰画面来表现,是否表现得很好,谈谈你的感受和。

  ●交流:鼓励学生说己对黑白灰艺术作品的独特见解或真实感受。

  ●体验:看彩色画面,说感受。再戴上墨镜看彩色画面,体验黑白灰的层次感觉。通过对彩色和黑白灰作品的对比,说说对黑白灰作品的感受。

  ●构思:以小组形式讨论自己设计的黑白灰作品,互相提出不同建议。

  ●创作:以黑白为主,画一幅画。表现题材不限,表现方法自选。

  ●:以自我展示为主。教师不作结论性。

  三、学习建议:

  ●在学习过程中,针对学生是否积极动脑思考,大胆表述自己的独特感觉进行。

  ●在讨论和赏析过程中,针对学生能否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

  ●针对学生能否将自己的认识理解和简单设计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进行。

  四、教师教学随笔:

  小学美术教案 篇6

  一、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小学四年级学生,美术基础也比较好,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认识和发现线条的曲直在视觉反应上产生的静止和流动的感觉,并且能够运用粗细不同的、不同颜色的线条来表达情感。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小学美术教材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课。属于造型·表现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是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使学生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观察、体验、对比、讨论等方法知道曲线与直线分别能够表示动与静的感受,并能够说出自己对直线与曲线的独特理解并进行有趣的创造,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观察力、表现力以及创新再造能力。

  2、能用曲线或直线进行主题创作。

  四、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美术学科的线:直线与曲线、绘画中线条的运用。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现在先让我们看看这些线都分别叫什么名字吧!

  设计意图:复习以前学过的线,直线、弧线、波浪线、折线

  2、游戏:(下面让我们先来做个冰与水的游戏)

  a、游戏说明:假如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是一潭清澈的湖水,老师的音乐响起你们的身体如湖水般随风荡漾,老师的琴声嘎然而止,湖面结冰了,身体要随着冻结,然后音乐响起,冰裂开了,春天来了,冰又融化成水。(学生游戏)现听音乐,在大脑里用线条记录你身体的动作,琴声停止后请同学说一说

  小结:人运动时会产生不同的线条。如:老师的琴声响起你们的身体如湖水般随风荡漾产生的波浪线、老师的琴声嘎然而止,湖面结冰产生的直线和冰裂开产生的折线

  b、问,这三种线当中,哪种是表示静止的,哪种是表示运动的?

  3、全班交流教师归纳:

  平直的线如:冻结的冰面、门框、墙角线还有马路等会给人以静止、稳定的感觉。如果我们表现静止的感觉就可以多用这样的线条。而各种曲线或让人感觉流畅或让人感觉激烈,适合用来表现各种动的感觉。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线条的动与静。(板书:线条的动与静)

  二、积累资料,感受新知:(先让我们欣赏几组图片:)

  1、欣赏中国古代及中外现代建筑,让学生了解建筑中直线条的运用:(分别播放古代建筑课件和播放现代建筑课件)说说这些建筑都运用了什么线?(指名说)师总结:平行的线条,会使人联想到平直的地平线,有静止的感觉。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建筑中直线条的运用

  板书:平直的线条——静止

  2、问:生活中还有那些具有挺拔直线的物体?直线还能表现那些物体?怎样表现?(指名说,并用简单的线条画一画)

  师总结(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总结,如果学生答不出来可以做相应的提示,如:公路、高压线铁塔、路灯、长江大桥等)并指导学生用直线表现简单的物体。(根据学生作品简单评价)

  3、老师今天还给同学们带了很多漂亮的图片,同学们想不想欣赏一下?(播放课件:烟花、海浪)如果让同学们用线条来表现这些画面,你将如何表现?

  设计意图:通过刚才的活动,体会生活中的线条运用广泛且丰富多彩,艺术大师们也恰恰利

  用了它的丰富多彩创作了不朽之作

  4、欣赏大师作品:(播放课件并逐一作简单的介绍)

  师:荷兰画家蒙得里安《红黄蓝格子》造型简洁,用平面、直线、矩形表现出规矩与自由之间的平衡;吴冠中《山水人家》用曲、直不同的线表现出村落静谧且充满生机;国家游泳馆――水立方,以不失中国传统的方形壁与梦幻般的水泡形成了鲜明的静、动对比;法国著名的埃菲尔铁塔也用曲、直不同的线表现了塔身的稳定与高度;敦煌的飞天壁画、城市中标志性的雕塑作品、民间剪纸作品及节日里舞龙的欢腾又给了我们极强的动感。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艺术家们用多样变化的动感线条和富有节奏、充满强烈的韵律感的.艺术手法表现画家们丰富的思想内涵。

  师总结:通过刚才的欣赏,我们了解到弯曲的线条,会使人联想到蜿蜒的河流,有流动的感觉。

  板书:弯曲的线条——流动

  5、师:线有曲、直之分,其实音乐也有舒缓和欢快的区别,让我们听听下面的音乐,你能用你刚才认识的线把音乐的节奏表现出来吗?歌曲《小桥流水》,《小竹桥》学生用线表现)

  三、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A、请同学们选用平行或弯曲的线条表现静止或流动的感觉的作品。

  可用绘画(多样的绘画工具)、剪贴、剪贴添画等作业形式进行表现。

  B、教师做简要示范。

  学生绘画,课件循环播放图片。同时启发有困难的同学,展示、鼓励有创意的作品。

  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开拓学生思维,取长补短,相互借鉴,使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并促使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

  四、作品展示

  1、学生自评、互评

  2、教师展示评价

  设计意图: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最终目的是学生在评价后有所收获,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指出:“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因此我采用互评的评价方式来肯定学生。并再次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五、思维拓展

  生活中有很多以线造型表现的事物,比如现代越来越多的建筑采用曲线设计,给人以流动、延伸的感觉,例如:鸟巢、悉尼歌剧院、流线型跑车、甚至我们家里用的窗帘、床单和衣服上的图案也都用到了奇妙的“线宝宝”,只要我们善于用眼睛发现美,艺术尽在我们身边!

  六、收拾与整理

  作业完成后,应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先回收可再利用的材料,再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和整洁。

  小学美术教案 篇7

  课题:前前后后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1、通过回忆,观察与比较,能够概括出“同样大小的物体会显现近大远小的现象”这一规律。

  2、能够运用“近大远小”的规律,绘画或拼贴一幅表现物体的前后关系的作品。

  教学重难点:

  1、能否例举“近大远小”的'现象。

  2、能否用“近大远小”这一规律来表现前后关系。

  3、画面是否表现出了物体的前后关系。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交流课前观察的结果,教师同时出示相应的图片,影像资料等。说说这些景物都有些什么规律?举例说明。

  二、发展阶段

  讨论:在以往的绘画中,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前后关系的?

  知道了“近大远小”的规律后,说说你准备如何用它来表现景物前后关系?教师可以为学生的作业指定一个主题,也可以让学生讨论后自主命题,并选择一种作业形式(绘画,拼贴,或两者结合)。

  绘画之前可以与学生探讨一下绘画顺序:先画什么比较合理?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课后拓展

  寻找,收集与本课内容有关的世界名画,并用简单的语言加以书面评论。

  小学美术教案 篇8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我国茶文化的历史,知道茶的相关知识。

  2、尝试用粘土或彩泥制作出自己喜欢的茶壶和茶杯。

  3、培养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茶文化,并能大胆、巧妙地对茶壶和茶杯进行设计与表现。

  难点: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课前准备

  师:课件、茶壶、茶杯等

  生:彩泥等。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具体过程

  1、导课

  展示各种食品,导出茶叶。板书——茶

  2、感受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种植茶叶的国家。板书——种茶。早在唐朝时期,陆羽就写了一本世界上最早的论茶专著——《茶经》。

  ⑴课件展示:了解中国制茶的历史。

  茶叶经过采摘、筛选,烘炒,得以保存。有朋来时,泡一杯香茗,聊一聊天,是一件多么赏心悦目的是啊。

  ⑵问:你都知道哪些茶叶。

  了解茶的一般分类。欣赏《斗茶图》

  ⑶同学们喝过茶吗?茶的味道如何?你知道喝茶的好处吗?了解唐朝诗人陆仝的一首《茶歌》,感受古人对茶的赞美。欣赏《宫乐图》局部,欣赏《弈棋图》。讲一讲毛主席和齐白石的故事,欣赏《梅花茶具图》。

  小结:是啊,人们爱茶,喜欢品茶,我们温岭的大街小巷也有无数的茶楼茶馆,(出示图片),同学们有没有去过呢?你知道茶是怎么泡出来的呢?欣赏一段茶艺表演的视频。板书——泡茶。

  3、揭题

  假如让你喝上这么一杯茶,你会有什么感觉?板书——品茶。请同学们喝一喝茶,导出课题——茶香四溢。

  4、欣赏

  品茶离不开茶壶和茶杯。

  欣赏各种茶壶和茶杯、欣赏茶壶和茶杯的泥塑作品。了解壶的各种造型以及什么是壶铭。

  5、作业

  分组泥塑茶壶和茶杯或画一画饮茶的画面。

  6、讲评

  7、拓展

  欣赏其他茶具、欣赏茶的包装等。

  小学美术教案 篇9

  一、 教学目的

  1. 通过染纸图案教学,使同学了解图案表示手法和的多样性。

  2. 染纸图案是民间图案的一种,通过学习激发同学热爱我国民间艺术的情感。

  3. 通过学习染纸图案的制作方法,培养同学的设计制作能力。

  二、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折纸和浸染方法。

  教学难点:折纸规范,浸染的角度,面积和时间的掌握。

  三 、教学准备

  教具:染纸范作数件,演示用的工具资料,课件

  学具:生宣纸(15CM×15CM)染色颜料水

  四 、作业要求

  用基本的折、染法,自行设计染出1—-3种图案作业。

  五、 教学过程

  1. 组织教学:

  同学们,今天很高兴跟大家一起来这里上课。在新的环境中,大家能不能做得更好,表示得更好呢?

  2. 导入课题: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礼物,大家看(展示图案)喜欢吗?这么漂亮的图案就叫做“染纸图案”。(板书课题)

  今天就请大家跟老师一起来研究制作这些美丽的染纸图案。

  3. 讲授新课:

  大家想,一张小小的白色生宣纸如何能变成这么美丽的染纸图案呢?

  好,先看老师做一个小实验。

  ⑴演示小实验

  (边讲边演示)拿出一张生宣纸,直接浸在染色水中。生宣纸自身具有很强的吸水性,所以颜色顺着宣纸的纹路很快就吸上来了(展示)

  大家看,这样染出来的染纸和老师刚刚给大家欣赏的.染纸相比较起来从图案的规律性上有什么样的不同呢?

  (没有规律 不漂亮 / 有规律 漂亮)

  所以为了使咱们的染纸更加漂亮,图案更加美丽,在我们染之前要进行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折

  好,现在老师留给大家一个问题:染纸图案都有什么特点?大家可以从制作方法、色彩、图案形成上去逐一考虑。带着这个问题大家看老师再做一个实验。

  ⑵演示制作步骤:

  ① 折(板书)

  老师先给大家看一种老师想到的折法:米字格折法(课件出示折法)

  将正方形纸横对折两次,再竖对折两次,成小方块后再斜折一次,这样使它成为米字格。

  大家想一想除了这种折法外还有什么样的折法?(课件屏幕显示)

  老师再教大家一种折法:折射状折法:将正方格的纸斜对折一次,成为三角形然后再一直对折……

  其实折纸的方法,还有很多大家也可以自身发明一些新的折法(结合展示图案总结)总之,折法不同,我们染出来的效果就不同。

  好,现在我们折好了下面要进行第2步了。

  ②染(板书)

  我们把折好的宣纸浸在不同的染色水中,可以沾边,也可以沾角,染的角度不同面积不同,染纸染出来的效果就不同。(边演示边讲解)染得时候注意一点色块与色块之间要注意留白,这样染纸的效果才会更好。染还要染透,老师这里有一个染透的技巧就是:拿一张纸垫住,用手捏一捏以便让染色更好更快的渗透到纸里去。

  好,我们的第二步结束了,然后就开始最重要的一步了:揭

  ③揭(板书)

  因为生宣纸浸水后会变的非常柔软假如不小心的话,一张美丽的染纸就前功尽弃了,所以大家就可以拿出一张备用的宣纸把染好的纸沾干一些,然后再慢慢地按折时的顺序揭开。这样经过我们折、染、揭三个步骤一张色彩艳丽的染纸就做出来了。

  而已经有一些小朋友做出来了,大家想不想看看他们做的怎么样?好,打开课本13课看课本中的小朋友做的染纸怎么样?大家在考虑一下,同桌之间互相讨论一下:染纸图案的特点到底是什么呢?

  (制作简单 色彩艳丽 纹样自然形成)

  好,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另外一件礼物,大家想不想看?我们一起来欣赏吧!(课件欣赏)

  4.安排作业:

  大家看这些染纸图案漂亮吗?想不想亲手做一做?好,现在运用刚刚学过的染纸方法来设计一幅美丽的染纸吧!

  5.同学染纸,教师巡视:(协助有困难的同学)

  6.展评作业

  7.课后延伸:

  同学们,这样美丽的染纸到这是不是就结束了?大家想一想,我们可以用美丽的染纸来装饰我们的环境。比方说,元旦快到了,大家可以用它来装饰我们的教室,把我们的教室打扮的花花绿绿的,到时请老师来观赏好不好?

  小学美术教案 篇10

  教材思路:

  本课是属于“造型 表现”领域的美术课。

  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合作的学习氛围,在研究中学习,在研究中发现,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对物品的组合,进行相似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等,使学生产生新的设想,新的创意,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1、感知各种物品,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运用设计和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行联想组合成新的形象。

  2、培养观察生活,表现生活,装饰美化生活的能力,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3、从不同的角度对现成物品进行联想,用点、线、面结合的方法进行平面的装饰与组合。

  4、感知各种材料的特性,合理利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评价活动,体验探究的乐趣。

  5、对自己和同伴的作品进行评价,培养审美评价能力。

  6、学会选择材料,设计制作立体的装置。

  7、通过探索、设计、制作、评价,提高动手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运用设计和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行联想组合成新的形象。

  2、点、线、面结合的方法进行平面的装饰与组合。

  3、合理利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评价活动。

  4、学生选择材料,设计制作立体的装置。

  教学准备:

  1、制作实物联想的课件;

  2、收集大量的制作材料;

  3、师生共同收集现代造型艺术的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给同学们请来了一位老朋友。(大屏幕出现飞来的哈利波特)

  哈利波特给大家带了一件礼物,是一把雨伞。(大屏幕出示雨伞)

  师:雨伞的形状象什么呢?

  生:像枪、小树、蘑菇,拐杖……

  看哈利给大家变一个魔法。(出现实物联想出的“脸”)

  师:这张脸怎么变出来的?

  生:由领带变成眉毛;咖啡杯变成眼睛;雨伞变成鼻子;袜子变成嘴。

  (二)新授

  1、哈利波特的本领真大,他还小朋友变出了一大堆有趣的东西!(出示实物联想作品照片)

  师:它们都是什么物品变成的?

  生:日常生活用品、学习用品。

  它们都是生活中真实的`物品通过联想组合而成的,所以就叫〈实物联想〉。

  欣赏实物联想作品。

  师:用这些材料你还能联想到什么?

  生回答。

  4、自从有了实物联想,西班牙画家毕加索就闲不住了,我们来看看他的照片。

  (出示:毕加索的早餐)

  师:这幅照片有什么有趣的地方?

  生:毕加索的手指特别粗大。

  生:他的手指是用面包拼组起来的,很逼真有趣!

  毕加索是个很有想象力的画家,他在1952年和摄影师合作拍摄了这幅照片,轰动一时。后来这种面包就被叫做毕加索面包,在中国叫手指面包。

  毕加索和其他艺术家们还设计制作了很多实物联想用来装点人们的生活,艺术化了的事物联想就叫做“装置艺术”。

  师:你最喜欢哪个装置艺术,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生:我最喜欢毕加索做的“牛头”。它是由自行车坐垫和车头组合拼接成的,特别有创意!

  生:它抓住了牛头的特征,所以很精彩。

  3、总结:看来这么多的实物联想,我们发现他们都是根据物体的外形特征来联想制作的。

  4、制作步骤

  老师带来了一把扇子,它的外形你能联想到什么?

  教师示范制作立体的“孔雀”和平面的“跳舞的人”。

  生总结平面实物联想和立体实物联想的制作步骤和注意点。

  5、小组讨论,拓展思维

  同学们和哈利波特比一比吧。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我收集的材料像什么?还需要哪些材料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形象?

  大胆构思,相互提示。

  6、学生练习

  同学们也来做回魔法师,把自己带来的材料变个模样。

  (1)共同讨论。

  (2)找出材料特征,依形联想。

  (3)材料共享。

  (4)共同制作。

  (5)在使用工具及材料时注意安全。

  小学美术教案 篇11

  教材分析:

  本课在教学中应突出游戏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在玩与交流的探索中,增强自己的想象力表现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学目标:

  1、学会用情趣化的点、线、面去表现地图的方法。

  2、主动探索、尝试、表现,拓宽思维空间,掌握运用多种手段来表现的技巧。

  3、认识地图的真正价值,在相互欣赏交流、中提高学生的声没能力、焦急能力和游戏能力。

  重难点:

  培养法学生想象力和表现力,利用点、线、面和手工制作手段等美术语言创作自己满意的地图;学生在表现中如何能够画出地图的标识物;如何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如何拓展学生的`表现手段和创新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范图,道具等。

  学生:制作材料及工具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游戏导入,激发情趣。

  教师扮演外地游客到南京,想同学打听去中山陵该怎么走?中山陵幽深们好看的景点?请学生回答,学生可做两种表述方法,一种是以语言表述,一种是以地图来表述。地图最明了直接,能激发学生探索画地图的兴趣,从而导入本课学习内容。

  *欣赏地图,理解要意。

  教师出示几幅地图,其中有实录性和情趣化地图,实录性地图和情趣化地图,实录性地图是根据地形、地貌而绘制的平面比例地图,教师可借此讲解一些简单的地图知识。而情趣化地图是根据大概的地形、地貌进行情趣虾、形象化的绘制,对儿童来说,是一种游戏和生活尝试。这里教师对情趣化地图的表现特点作出激发、引导。

  *回忆想象,情趣表现。

  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环境和熟悉的场所进行回忆,请小组同学相互说说有趣的景物和线路。请几位同学代表到讲台前把这一概况向学生介绍,并能在黑板上作简单的线路绘制。教师引导学生不仅能够把线路画出,还应该把线路旁的重要景物表现出来。可加入个人情趣化内容,使地图有趣、好玩、有个性。提倡学生之间合作,在表现地图的过程中,可边讲边画,边想边画,着色大胆,线路清晰,力求有趣。

  *借图神游,情趣。

  学生把地图画好后,邀请几位学生到讲台前,讲解自己有趣的作品,还可以以一位“导游”的身份带领全班学生进行游玩参观。本环节以集中评点、生生互评、师生互评为主,应把地图的情趣化作为的重点。

  *课后拓展,收集资料。

  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实地观察,看看自己的地图与此有无区别,需要作何更改?要求对这一场景进行认真观察,收集资料和媒材,为下一课作准备。

  第二课时

  *实录景象,引发感知。

  教师可以在课前收集好地方风景航拍带和小动物生活环境带供学生观看,让学生直观感知,对家乡的地形、地貌、名胜古迹、现代建筑产生热爱之情,对小动物生活环境产生情趣性的探索。

  *欣赏范作,了解方法。

  教师出示范作:一件是趣味性的“沙盘”,一件是想象性的“沙盘”,另一件是情趣化的地图(绘制)。让学生仔细观察欣赏,通过观察,初步了解地图的制作方法,一些较难处理的地方教师应作讲解示范。

  *想象表述,合作表现。

  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喜欢的场景、线路作一表述,并加入想象的内容。也可以将梦中、书中感受到的场景或小动物生活场景作一表述。教师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运用合适自己个性的美术语言和制作媒材进行大胆表现,提倡小组合作、探究,力争制作或绘制一件富有情趣化、创造性的地图。

  *展示作品,游戏。

  学生作品制作好,开展“地图评选大赛”活动,学生可把自己地图的制作方法、内容、情趣及自己的想象、愿望向同学表述,生生互评,教师点评,是作品的魅力得到展现,不足之处得到完善。鼓励表现进步的、有个性的、有创造力的作品,学生在欣赏、中得到提高,兴趣倍增。

  *课后拓展,树立理想。

  课后引导学生围绕自己的来写一故事,能够为家乡的发展前景作一构图,树立远大的理想,立志为家乡的发展做出贡献。

  小学美术教案 篇12

  教学设计: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是:是否了解掌握各种身边常见的物体,熟练的运用“加”“减”的方法,根据想象和变化,创造出艺术作品;整个教学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对造型艺术的兴趣。教学中以学生独立思考,共同探讨,观察尝试为主,教师起引导作用。

  教学目标:

  1.情意领域:通过欣赏各种形象加以联想而创作的造型的作品,引导学生对组合造型艺术有一些基本的了解。培养学生发现美,表现美,欣赏美的能力。

  2.认知领域:将身边的物品进行想象、变化,并尝试绘制完成不同的艺术作品。

  3.操作领域:根据身边的物品,进行想象和变化,创作艺术作品。

  课前准备:

  1.课前教师准备一些根据不同物品变化出来的美术形象和作品。

  2.教师和学生在课前收集艺术家对形象进行变化的创作作品。

  3.《西游记》片段以及课件、音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欣赏与分析)

  情趣导入,赠送礼品(展示课件):欣赏动画片《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大战二郎神的部分片段,让学生感受到变幻无穷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喜欢老师给你们准备的礼物吗?喜欢动画片中的孙悟空吗?为什么?想有孙悟空变幻无穷的本领吗?那我们就来学习第14课吧!

  课件出示课题《变幻无穷的形象》

  二、讲授新课(观察与尝试)

  观察:学生观察课本上范图

  课件展示书本优秀图片,师生共同思考和讨论。

  欣赏时思考3个问题:

  a.物体本身是什么?

  B.物体变成了什么?

  C.用什么方法变幻?

  2.观察:教师准备的范图

  拖鞋(贴在黑板上)

  这是什么?你能联想到什么?怎么使它变幻呢?

  学生讨论回答。

  大家看(贴在黑板上),这是什么?

  你能想到吗?

  学生讨论回答,怎么变并运用了什么方法?老师总结归纳。

  扫帚(贴在黑板上)

  现在我们变换一个角度,大家看这张作品是由什么变幻出来的?

  学生讨论回答,老师总结归纳。并出示扫帚最原始图片。

  同学们,还可以尝试不同的角度变幻呢!你们都能想到吗?

  刚刚我们在欣赏作品之前老师有交代欣赏时思考3个问题,前面2个问题在我们欣赏的同时就已经解决了,现在我们要仔细的思考,运用什么方法可以变换物体的形象呢?大家想一想!畅所欲言,鼓励同学们、同桌之间大胆、积极的互相讨论、交流!选出几位学生代表发言。

  师生讨论、交流,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耐心的引导和提醒,总结出方法:

  a.形状联想

  b.形状改变(加一加、减一减,通过点、线、面)

  c.色彩改变(水彩笔、油画棒)

  这也是本课的学习重点。

  欣赏:优秀的变幻作品

  老师这还有许多优秀的变幻作品呢!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观察欣赏艺术家创作的各种图片和学生作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造型艺术。

  了解各种图形的变幻过程和方法,学习京剧脸谱的相关知识。从中悟出一个道理:先想到才会做到,再次巩固学习重点。

  三、布置作业(实践与操作)

  (课件展示作业图样、播放轻音乐)

  图形王国要举行一个变变变的“选美”大赛,有10个小伙伴正焦急的等待着大家的帮忙,来!我们来为它们设计设计!每位同学根据自己的想象,帮助你最喜欢的一个小伙伴进行富有创意的加工美化,让它变换出奇妙、独特的形象来!

  比一比,看看谁变幻的.形象最美!

  作业要求:

  1.尝试:大胆想象、创造,试着用各种形象变化出其他的造型。

  2.比一比,赛一赛,哪一组变幻出来的造型最多,最美。

  3.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表扬好的作品。

  四、评价与反思

  1.自己评,把你的作品介绍给大家

  2.互相评,谁的作品最有趣。

  3.你最喜欢谁的作品,说说他作品的优点和你给他的建议。

  五、延伸与拓展

  课件展示艺术作品,欣赏变幻的魅力。

  生活中有许多许多艺术作品,都是身边经常可以见到的物品通过想象变化创作出来的,请同学们用你们善于观察的眼睛去找一找,看一看,你将会有更多的发现、更大的收获,原来生活能给我我们带来这么多的美好和惊喜啊!

  六.宣布下课!

  小学美术教案 篇13

  教材分析

  瓶子在人们的生活中的作用很大,它既有实用价值,又有欣赏价值。本课以瓶子为例,让学生在感官体验中初步接触对称图形;在尝试制作、欣赏、评述过程中增进对瓶子外形的了解;最后在创作瓶子、装饰瓶子、展示瓶子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创新思维。为了能让学生尽量地体验到“造型--—表现”的乐趣,感受到不同材料的装饰特点。我尝试对教材中提示学生使用的学具进行了改动,添加了生活中常见的叶子、花布、彩纸等作为学具。通过这些改动,让学生有机会接触生活中的多种材料,提高学生的感知力,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及对美术的持久兴趣。

  教学目标

  显性内容和目标:

  1通过欣赏和感受活动,了解瓶子艺术的造型特点及其美化方法。

  2掌握瓶子对称特点的折剪方法,能较顺利地剪出一个大小适合,造型好看的瓶子,并能进行美化与装饰。

  隐性内容和目标

  1,通过欣赏与感受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培养他们热爱传统美术的情感。

  2,通过折折,剪剪,画画,玩玩,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体验创造成功的快乐。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瓶子特点及其艺术魅力的感受及瓶子对称造型剪法。使学生能创作出一个造型别致,图案,花纹,色彩好看的瓶子作品。

  难点:剪对称瓶子时,如何使瓶子的大小及外行美观。(学生容易将很大的纸剪成一个很小的瓶子,造成材料的浪费)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范作或图片,彩纸、彩笔、剪刀、胶棒(双面胶)

  学生:常规用品,剪刀一把。课前学生们每六人分成一组围坐。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从前阿里巴巴发现了一个神秘的山洞。山洞里都有许多财宝,那你能猜猜还会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学生猜测)老师拿出一张课前准备好的范作“用素描纸做了一个破旧的大门,大门一带开里面是各式各样的瓶子(没有纹案没有颜色,只画出外轮廓线)”“孩子们这是什么啊”(“瓶子”)“各式各样的瓶子是不是?那你觉得这些瓶子漂亮吗?”(“不漂亮,什么都没有。”)

  “光秃秃的是吧,那今天我们一起来给这些瓶子穿上漂亮的新衣服吧!”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漂亮的瓶子”(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为学生创造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兴趣。

  在创设的情境中,引导学生主动的开展学习活动,逐步感受发现不同瓶子轮廓造型。

  二、授新课

  1、欣赏(播放课件)

  a给学生欣赏各式各样的瓶子(如:酒瓶子、饮料瓶子、香水瓶、)

  再欣赏我们中国传统的青花瓷。(注意瓶子上的纹案、对称图案不对称图案)

  b了解瓶子的基本结构

  瓶子口、瓶颈、瓶耳、瓶身、瓶底

  2、示范

  用折剪的'方法剪一个对称的瓶子并且进行装饰

  (老师在示范时要一边剪画一边讲解方便学生去理解,把一些学生在练习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和一些学生不好理解的问题融入到作品中一边示范一边讲解这种直观的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要注意不能在范画中设定任何的限定来限制学生,以防阻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尽可能的为学生后边练习打基础,让学生可以更顺畅的去作业。)

  3、欣赏小朋友的作品

  好了,看了各式各样的瓶子、青花瓷等等老师的作品,我们再来欣赏一些同学的作品。我们一起打开书,老师现在给两分钟的时间来欣赏这些学生作品,同学们好好看看这些学生笔下的瓶子的外形纹案颜色等等。

  三、学生练习

  作业要求

  一、瓶子的造型要新颖。

  二、纹案要有创意,颜色丰富多变。

  三、老师的音乐一开始我们就开始画,音乐一停就手背后做好。

  大家都准备好了吗,好开始画。(响起音乐)

  老师巡视个别指导,共性问题及时反馈,好的作品要及时展示。

  四、 展示学生作品,互评、自评,老师总结

  学生以组为单位一组一组的把作品贴到黑板上。

  让学生选出自己喜欢的作品先说说好的地方再说说有什么不足,然后让这幅画的作者来说说自己的创作来源。

  老师总结今天课上的主要内容,让同学们一起再来回忆一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转变角色,在情境中开展评价活动,体验学习乐趣。

  小学美术教案 篇14

  课 题 :神州风采

  课 时: 2 课 时

  课业类型: 欣赏评述 授 课 人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 通过了解欣赏评述离自己最近的世界遗产,感悟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艺术、美丽河山、感悟民族精神、民族审美感。

  隐性目标 :激发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思想。

  重点 :对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关注,并以实际行动参与和保护它。

  难点 :对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关注。

  教学方法: 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 第一节

  教学流程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一组长城图片并提问:这组照片展现的是什么地方?它的长度有多少?经过哪些省?

  城墙曾经出现在古代世界各个角落,可如今只有我国的长城基本完好,它有两千余年的建造史。

  引出课题:神州风采 是长城,总长一万多公里,现存的是6700公里的明长城。

  目前遗存的长城经过河南、山东、陕西、山西、河北、甘肃、宁夏、新疆、内蒙古、辽宁、北京、天津等省、市、自治区。

  学生欣赏图片,听讲、思考。

  三、探究学习 秦大家继续研究长城。分成4个小组,研究下列问题:

  1. 长城经过地区的地貌有哪些?

  2. 长城建筑的形式有哪些?

  3. 建造长城的材料有哪些?

  4. 古代长城和现代长城的作用。 1.地貌有平原、丘陵、山脉、山峰、湖泊、合股、盆地、峡谷、沙漠、戈壁、荒漠、沼泽、草原、森林、海洋,海拔高度差有3000多米。

  2.建筑形式出城墙外,还有各种门、楼、关、台、墩、间、桥、洞、隧道等。

  3.建造长城的材料有土、沙、砖、石、芦苇、木材、或者直接利用山岭、高地、悬崖、峭壁、沟壑、河岸等。

  4.古代主要用于防御、边界。现代长城成为坚忍不拔和牢

  不可破的象征。国歌中的长城更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侵略、捍卫领土完整和独立自由的决心。长城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是中国的文化。

  四、艺术欣赏

  引导学生欣赏国画家白雪石、油画家詹建俊以长城为题材的绘画作品,以及摄影作者镜头下的长城作品。 学生观察、思考,确定创作主题。

  五、学生实践

  由于时间有限,给大家15分钟时间,用线描画出自己关于长城的构想。 学生作业。

  交流感受。

  六、小结 教师组织学生小结评价。 同学之间互相欣赏评价。

  第二节

  教学流程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研究教材 看书第30页。

  上一课研究了长城,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同时也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世界文化遗产。长城是全世界人类共同的财富。

  这一节,我们继续研究分布在我国各地的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

  研究教材中的图片与文字。

  三、研究景点及相关资料 请同学们结合课前准备的资料,分组研究一处景点。 选择同学们有资料的景点或亲自去过的地方,进行与文化、历史、美术相关的研究。

  四、小组汇报 请各小组结合自选的'景点进行汇报。

  敦煌是人类文化的宝库。

  自1900年王道士发现藏经洞以后,西方列强蜂拥而入,掠走了大量的宝藏,目前散落在英、法、德、俄、印度等许多国家。敦煌学已经成为世界各地学者们的毕生事业,是人类文明和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泰山的历史和文化都很悠久,自古以来被誉为“五岳独尊”,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建议同学们把图片和资料、文字汇总,以小组为单位出一期小报,让同学们了解到更多景观和历史文化。 分组汇报。

  一组:敦煌石窟。

  二组:泰山。

  三组:乐山大佛。

  ……

  五、课后延伸

  我国目前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世界文化遗产项目31处,还有许多景观符合世界遗产定义和标准未能列入。下面请同学们讨论,对我们身边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应该如何保护。 不破坏地形植被、生态和水系。

  旅游时爱护环境。保证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使它具有最高的价值。

  不把遗产景区人工化、商业化和城市化。

  小学美术教案 篇15

  教材分析:

  “染纸”就是将吸水纸用折叠、卷、揉皱等方法进行加工,并通过点、浸、擦、接等方法上色而形成纹样的一种表现方法。它工具简单,操作方便,色彩鲜艳,纹样千变万化,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和初步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给学生创设表现美、追求美、创造美的条件。

  2、了解染纸特点,初步掌握点染方法,提高学生动手制作能力。

  3、学会不同的折叠方法,掌握染色方法,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良好习惯,体会互相帮助带来的愉快。

  教学重点、难点:

  不同的折叠方法和染制方法,色彩的搭配和染色的方法。启发学生表现、创造。

  教学准备:

  多媒体、实物投影仪、课题字(美丽的染纸)、生宣纸、彩色墨水、毛笔、水、调色盘、抹布、白纸、各种染纸作品、书签、乐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手指操

  (二)激趣导入(出示手工扎染衣服)

  1、同学们,你们看,老师今天带来一件什么样的衣服,(出示衣服)你们知道这种别致的纹样是怎么来的吗?它是扎染出来的。这是我国的一种传统民间手工印染工艺。

  2、说起扎染还有一个小故事呢?据说,很久以前,有个人不小心将衣服的一部分弄上了颜色,开始他很懊恼,后来发现被染的部分很好看,便开始了多种多样的染色方法的试验,终于在试验中发明了扎染。往往不经意的一点,只要你善于发现和研究,你就有可能成为发明者。

  3、你们还熟悉哪些扎染产品?生:衣服、围巾等。(教师拿出扎染围巾让学生看)师:扎染的运用很广泛,除了刚才同学们说的这些,还有背包、领带、桌布等都用了扎染的方法。人们用它来打扮自己,美化生活,就连外国人也十分喜欢它呢。(出示扎染作品欣赏,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和扎染很相像的图案表现手法——染纸。

  (板书课题:染纸)

  (三)新授

  1、染纸是怎么做出来的呢?请你打开自学一分钟。

  2、现在,老师要介绍一个新朋友给大家认识,你猜她是谁?(出示小白:同学们,你们好!我是勤劳、爱干净的小白兔,我叫小白,瞧我染了一幅漂亮的染纸,身上一点都没脏,黄老师夸我真棒,还奖励我一个大拇指呢。她还准备了一些奖品给你们呢!有信心争取吗?)。小白爱干净,你们应该怎么样?(生答)欣赏了小白的染纸,你认为她的制作步骤是怎样的?(生讨论、回答,师板书:折、染、展)知道了步骤,你想不想动手试一试?那就赶快用你手中的材料先折成米字折,再染一染,看谁染的.既快又好。(放音乐,生染,可以合作,也可以一个人试试,发现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研究、解决不了的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3、(贴作品、生谈看法,生提问题,生解决,师板书)没染透怎么办,染得好的学生上台介绍方法,(引导生发现染法,师补充)

  4、刚才,我们是折成米字折来染的,不同的折法染出的效果也不同,让我们来欣赏一些折法示意图和染纸作品,你还有不同的折法吗?(生折)

  (四)、作业要求

  (多媒体出示小白,说:同学们,我们又见面了,我有很多小伙伴,它们也非常喜欢染纸作品,你们能染出漂亮的作品送给他们吗?)那就赶快动手吧?

  (五)、生练习,师巡回辅导(播放音乐,染纸作品循环播放)

  在学生染纸时,提醒学生注意染色的位置、面积的大小、和色彩的搭配。

  (六)、想象创造自我评价并发奖:

  老师为作业优秀的同学发奖,掌声鼓励。

  (七)、深入研究,发散性思维:

  同学们,这些染纸太美了,这样美丽的染纸,到这儿是不是就结束了,他们有什么用途?干什么用?师:对,只要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就会制做出更加独特的作品来。(出示折纸、剪贴、装饰、花瓶等装饰画供欣赏,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开阔了学生们的视野,使单一的染纸变得非常丰富。)

  (八)、小结:

  同学们,普通的材料凭借我们的想象和灵巧的手,变成了如此精美的作品,美就在我们的手中,我相信,你们一定能染出更多更美的作品,让我们用双手来美化生活,打扮世界吧!

  板书:

  染纸制作过程:折、染、展几种染法:浸染、点染、浓破淡、等

  小学美术教案 篇16

  活动目的:

  1、知道水墨画是我国的国画,学习使用毛笔、墨汁等画葡萄,体验画水墨画的乐趣。

  2、能大胆地进行绘画。

  活动准备:

  欣赏国画(葡萄)PPT、范例、宣纸、毛笔、墨汁、国画颜料、报纸。

  活动过程:

  一、欣赏水墨画

  1、出示国画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提问:这幅画与我们平时画的画有什么不同?这些画是什么材料画出来的?

  2、引导幼儿分析国画绘画过程中的运笔和颜料的使用

  国画需要特殊的颜料-----墨汁,并了解墨汁的浓淡变化(水稀释)。

  正确的使用毛笔,知道作画过程中侧锋、中锋的运用。

  运笔过程中的留白好,那现在介绍一下我们画国画的工具:笔墨纸砚(多媒体展示图片)

  a)毛笔:狼毫、羊毫、兼毫;那么大家知道毛笔是用什么东西做的吗?(留给小朋友讨论)没错,大家都很聪明,毛笔是由动物身上的毛和竹子做成的,狼毫毛笔是用狼身上的毛做的,羊毫毛笔是用羊身上的毛做成的,那么兼毫毛笔就是用两种不同动物的毛做成的。(多媒体展示图片)每种毛笔都有家人,他们分别是大毛笔爸爸,中毛笔妈妈,还有小毛笔宝宝。他们相亲相爱互相帮助一起完成国画作品。大毛笔爸爸是负责画大竹子还有大荷叶,中毛笔妈妈负责画树枝还有叶子,而小毛笔宝宝是画小果子和写名字的,他们分工明确。

  b)墨:墨条,墨汁;(多媒体展示图片)而我们现在一般都使用墨汁,因为他比较方便。

  c)宣纸:生宣、熟宣;(多媒体展示图片)大家来猜猜为什么这个宣纸会有生和熟?(小朋友讨论)那是因为宣纸就像大家吃的食物,本来食物是生的,但是爸爸妈妈把食物拿去煮之后就变熟了,宣纸也是一样的,本来宣纸是生宣,但是工人叔叔把宣纸拿去加工之后他就变熟了。现在让我来教大家简单区分生宣和熟宣的方法吧!手指蘸一点点清水去触纸面,如果小水珠立即散开变成一个大圆的就是生宣、如果小水珠安安静静的没变化的就是熟宣。大家都学会了吗?

  3、欣赏图片,引导幼儿感知国画的魅力

  二、创设情境,引导幼儿作画兴趣。

  1、春天到了葡萄发出了嫩嫩的牙,小蜗牛的费了很大的劲爬上葡萄架想要看看美丽葡萄宝宝了,可

  是葡萄还没结果,小蜗牛那么慢,爬了很长时间才爬上去的。小朋友能不能帮助小蜗牛,让它看到可爱的葡萄宝宝呢?今天请大家来用毛笔画一串串的葡萄,让我们的葡萄园地变得美丽,帮小蜗牛完成心愿好不好?

  2、讲解演示,引导幼儿学画葡萄。

  提问:(1)葡萄是什么形状?葡萄的叶子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说出葡萄是椭圆形的.,叶子有点像手掌。)

  (2)画葡萄时,应该先画什么部分?(引导幼儿先画占纸面积大的地方。看清教师是怎样运用毛笔和墨汁、饮料的?先画叶子,在画葡萄,最后画葡萄的藤子。)

  提问:

  (1)水多会怎样?如果水少了会怎样?(水多颜色淡一点,水少颜色浓一点。)

  (2)画叶子用笔的什么部位画?最后画藤和叶脉的时候,应用笔的什么部位画?(画叶子的时候用毛笔的笔腹,画画藤和叶脉的时候用毛笔的笔尖画。)

  三、多媒体展示葡萄画法步骤并讲解。

  用侧锋左一笔右一笔勾出圆圆的葡萄,中间留一点小小的白,这个是高光。接着重复刚刚的动作,将葡萄一个接着一个放在一起,形成一个倒挂的大三角形,这样子葡萄宝宝的样子就出现了,现在葡萄宝宝还没画头发呢!我们把中毛笔妈妈笔吸满水,蘸一点点墨水,调出淡墨,然后笔尖蘸一点点浓墨,侧锋用笔左边一笔中间一笔右边一笔,画出葡萄的叶子,重复刚刚的动作画多几片叶子,最后用洗干净的小毛笔宝宝,挤干水沾上浓墨,勾出葡萄小姐的小尾巴,她的尾巴卷卷地,绕几个小圈,看!是不是很有趣?蜗牛宝宝终于看到葡萄宝宝了,它高兴的大声对小朋友说,谢谢你们聪明的孩子们。

  四、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注意握笔的方法。

  2、提醒幼儿用墨汁时要注意墨汁不能从笔尖滴落下来,这样作画时就不会有滴墨现象。

  3、提醒幼儿注意画面有布局及绘画的先后顺序。

  五、让幼儿相互交流、分享作品。

  看我们的小画家们画的真棒!(让小朋友们对大家的作品进行互评,引导他们说出对方的优点,进行相互学习)

  小学美术教案 篇17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通过教师示范和学生优秀作业展示,让学生了解有“关”飞的原理,通过分析飞机会飞的技巧,让学生掌握制作的技能。

  2、过程与方法方面:感受合作制作带来的愉悦,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交往,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重点难点】创造性地进行会飞玩具的制作。

  【设计意图】借助“鸟的翅膀”,引导学生了解“飞”的原理,让学生在对翅膀添加创意设计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并激发对科学的热爱。

  二、教学实录

  1、谈话导入

  通过情景创设,将学生引入课堂,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拓宽了知识面,激发了学生对“飞”的好奇心。

  (出示课题:会飞的玩具)

  2、探究学习

  A、提升体验: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玩具,想看看吗?请每个同学从盒里拿出一个.边看边想,小组内轻声交流:它的形状什么样的?上面翅膀是怎样的啊?摸上去什么感觉?这个看上去又象什么?(学生欣赏玩具,互相交流)

  师:你们觉得它们“妙”在哪儿啊?

  生:…

  师:对啊,翅膀有直的,有曲的,还有条状的.真是千姿百态,色彩斑斓啊!

  B、创造设计:

  1、欣赏

  师:这些美丽的画纸除了自身很美,我们还可以把它制作成我们可玩的玩具呢!瞧:出示纸做的飞机。

  (师生一同玩纸飞机。玩具是学生们最感兴趣的,也是最能调动他们兴趣的,“转转飞”对于学生来说是很希奇的,对于怎么玩,学生们更是不明白,由此在激起学生玩的热情同时,也激起了学生研究学习的欲望)

  师:好玩吗?除了这好玩的,还可以用它们制成各种精美绝伦的会飞的玩具呢?(一同欣赏实物玩具)

  师:好看吗?其实用纸做的玩具不仅仅这些还有更多呢!(播放多媒体欣赏,来拓宽学生的视野)

  2、制作步骤

  师:如果是你来制作这些,你准备怎样一步步的来创作呢?(板书:选材—构思—制作—组合—调整—试飞)

  师:刚才咱们不仅仅欣赏了这么多美丽的作品,还掌握了制作方法.现在你们想自己也创作一个好吗?

  C、学生学习,教师巡回辅导(分发作业要求板)

  师:接下来同学们就用老师提供的材料,根据作业提示板上的要求小组制作.一件或几件你们自己喜欢的作品,哪一组的同学分工最有序,合作最默契,作品最新颖独特,那你们就有机会打开这个魔术盒,最先了解到我们这里有哪些同学20年后能成为著名的创作家,科学家。

  三、评价作品

  1、自我评价

  小组内学生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

  每组推选一个最好的作品,派代表给大家介绍他的作品。

  2、生生互评

  让学生说出自己喜欢哪个作品,为什么?

  3、教师评价

  结合学生的意见评选出最佳作品。

  四、展示学生作品

  教师在学生作品展示这一环节中,根据当时情况要做到及时改变原来的教学预设,面向全体学生,给了每个学生一次展示的机会,其意义将是深远的。反映教师良好的教学机智,同时也反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实践不断提高的过程。

  面向全体学生,给每个学生一次展示的机会,这是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一般心理特征的。这是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往往呈现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他们往往对自己的作品特别感兴趣,他们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被展示。如果让学生向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他们个个都争先恐后。在这一过程中,看似学生把自己的`作品介

  绍给了同学,实际是自我欣赏的过程,也是自我满足的过程。

  因此,面向全体学生,给每个学生一次展示的机会。实际也是给了每个学生一次成功的经验。

  五、教学拓展

  同学们,美丽的“会飞的玩具”是来自你们的巧手,它们以奇特的形状,瑰丽的色彩和“转转飞”博得了同学们的赞叹.它们是大家雕琢而成的精品,经过同学们的智慧和巧手,创造出更多新颖独特的作品,我们每位同学只要善于观察,乐于思考,精于创作那你们都有机会成为未来的创作家。

  (通过学生之间互相影响,相互感染,产生一种浓厚的艺术创作氛围,再加上音乐的烘托和教师的协助、鼓励,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创作信心。)

  小学美术教案 篇18

  教学目标:

  1. 继续感受线条与色彩的表现形式,发挥想象力并运用绘画的方法表现一幅情趣盎然的大嘴怪题材作品。

  2.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与创新意识,在作业中增强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运用夸张的方法塑造自己想象中的大嘴怪形象。

  教学难点:大嘴怪形象的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大嘴怪”这一题材的选择,力图为孩子们的创作营造一个更为自由的空间。引导学生想象,帮助学生打破思维定势,可以通过比较的方法,使学生感受创新的乐趣,了解不同效果与美感,并借此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启发、自主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老师带大家来到了动物园,请同学们一起参观一下各种动物,边看边想一个问题:它们都有一个怎样共同的特点。

  2.出示课题《大嘴》

  新授:

  1. 教师师范

  师:我们刚才看到的这些动物都拥有一张很大的嘴巴,那如果将这些动物的大嘴巴表现在画面上该怎么画好呢?现在就请同学们看一看老师是怎样用简单的方法画一张动物的大嘴巴。

  黑板出示3张白纸,教师分别用“S”型、月亮型、“O”型画出各个面的大嘴巴。

  2.小练习

  请学生选择一张嘴巴画下来(注意嘴巴占用画面的面积和预留好画身体的地方)。

  教师做简单评价。

  3.大家都知道嘴巴是长在脑袋上的,而动物的头部我们都会画,但张着一张大嘴巴的脸我们该怎么表现呢?我们再回到动物园去找一找答案。

  课件出示老虎与蛇的图片,请学生观察其头部其他五官的变化。

  小结:脸上的嘴巴越大,其它五官就会越小。

  4.教师示范

  教师示范为一张大嘴巴添加上小兔子的耳朵、眼睛,老鼠的鼻子、胡子,牛的角(学生边欣赏边猜猜看老师画的是什么动物)。

  5.补齐课题《大嘴怪》

  6.设置场景

  119声音响起,消防车呼啸而来,原来有个地方着火啦,需要请消防叔叔们来救,但今天他们都很忙,我们同学能不能想办法请大嘴怪去搭救他们?但大嘴怪就一个脑袋怎么救?

  7.师生共同完善范画

  教师按照学生提的建议补齐大嘴怪的身体,并添加各种有利于施救的本领。

  师:我们创造的大嘴怪心地真善良,帮我们把楼房灭了火,你想不想也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本领强大又愿意帮助人的`大嘴怪?

  9.说一说

  你想创造一只怎样与众不同又能帮助别人的大嘴怪?来说一说

  二.布置作业:

  学生选择一个想帮助的场景。

  1.作业要求

  每人画一只拥有一张很大嘴巴,并且身体很奇怪的大嘴怪,但它有很多能帮助别人的本领。

  2.打完草稿,用黑色水彩笔或勾线笔描出轮廓,并涂色。

  三.展评

  1.主题

  大嘴怪王国举行一年一度的选“美”大赛,希望可以从中选出外貌“出众”、心地善良的大嘴怪,作为大嘴怪王国的爱心大使。

  2.评选方法

  请完成作业的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全班学生以小组的顺序上黑板选出自己心目中最“美“的大嘴怪展示在黑板上,并投票。教师归总评出爱心大使冠军、亚军和季军,并为其颁发勋章。

  四.拓展

  大嘴怪虽然他的嘴巴很大,长的也很奇怪,但他有大本领,而且愿意去帮助别人,所以他是美丽的。那些长的非常漂亮也有本领的人,却没有爱心也不愿意帮助别人,你们说他有大嘴怪美吗?

  教学反思:

  本节课最大的亮点一个是教师精简了3个不同方向的简笔画嘴巴作为示范,能让学生短时间内掌握住|“大嘴怪”的“大嘴”,但在夸张上还不够深入挖掘;二是设计了一个情境,能让低年级学生马上进入教师预想的“助人为乐”的思想上去,避免学生给大嘴怪加上破坏、作恶等不良特征,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一个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

  缺点与不足之处有:

  1.整节课没有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可以在其中加入小组学习,让学生会的自己解决,节约时间。

  2.课上应该再加些大嘴怪的学生作业欣赏,不在多,是可以帮助学生打开思路,避免最后作业千篇一律。

  3.课堂节奏掌握的还稍有欠缺,可以请学生摒弃铅笔,直接在作业纸上大胆的用勾线笔画出大嘴怪,或直接用颜色画出(前提是学生在平时课上习惯直接绘画)。

  小学美术教案 篇19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对梦的绘画表现,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回忆、感受、交流、想象中,学习用不同绘画方法表现梦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想象和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

  用各种绘画方法表现出梦境。

  教学难点:

  梦中物体形象的变化。

  教学策略:

  本课通过不同的绘画形式来表现梦境,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给予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和发挥余地,同时初步了解超现实主义绘画。教学中采用“激趣导入—启发感悟—欣赏探究—联想创造”几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回忆各种梦境,了解梦中物体形象的夸张变形,并且通过欣赏超现实主义绘画大师的作品,对梦境的表现方法有更好的理解。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1.同学们喜欢看电影吗?老师请大家来看一段电影。

  播放电影《爱丽丝梦游仙境》片段。

  2.电影里你看到了什么?你觉得哪里有趣呢?这节课我们也来表现我们多彩的梦。

  启发感悟

  1.你做过什么样的梦?是甜蜜的还是可怕的?回忆一下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梦,给大家描述一下。

  2.每个人都有做梦的时候,同学们做的梦各式各样,你们知道人为什么会做梦呢?

  学生介绍自己了解的一些知识。3.播放视频,介绍梦的相关知识。4.提问:你们发现了吗,梦里的情景和现实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回答后总结:梦境中物体的.大小、色彩、形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夸张变形,和现实有很大的差别。

  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了解梦的相关知识,开阔他们的思路,并且发现梦境的表现和现实的不同。

  欣赏探究

  1.欣赏夏加尔作品《我与我的村庄》,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这幅作品给你什么感觉?

  画面中你看到了什么?

  和生活中的有什么不一样?

  画家为什么这样表现?

  2、欣赏达利作品《记忆的永恒》,请学生观察画面中的物体有什么变化?这样的变化给你什么感觉?

  3.欣赏学生表现梦的作品,请学生说说他们是如何表现的?用了哪些不同的表现方法?

  大师作品的欣赏,引导学生学习夸张变形的方法,同时对超现实主义绘画有初步的了解。

  联想创造

  1.你想表现什么样的梦境?用什么方法来表现?

  2.作业要求:回忆你印象深刻的梦,通过大胆想象,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表现出梦境。

  3.学生作画,教师巡视辅导。

  4.展示评价。

  你最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你能看出他表现的是什么样的梦境吗?

  (2)请学生介绍自己表现的梦境。

  5.总结:

  这节课我们用各种绘画的形式表现了自己多彩的梦,希望同学们今后更加努力学习,将来能够实现你们美好的梦!

  引导学生进行梦境的表现。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表现自己独特的梦。

  小资料

  1.西班牙画家达利的《记忆的永恒》,作于1931年,它受到弗洛依德的启迪,表现了一个错乱的梦幻世界,海滩上躺着一只似马非马的怪物,它的前部像是一个只有眼睫毛、鼻子和舌头荒诞地组合在一起的人头残部;湿面饼般软塌塌的钟表尤其令人过目难忘,好像这些用金属、玻璃等坚硬物质制成的钟表,在太久的时间中疲惫不堪,于是松垮下来。无限深远的背景,给人以虚幻冷寂,怅然若失之感。这幅画是达利早期超现实主义画风的典型代表。

  2.夏加尔的《我与我的村庄》,应用立体主义分解法来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怀恋,充分发挥他的浪漫抒情色彩,构图颇有超现实主义特色。画上有古怪的人物、动物、颠倒的房屋、树木和人,时空被打乱,正常透视比例被放弃,一切事物好象失去了重力一般被任意安置在空间。只有“我”与那头大牡牛在亲切地对话。背景有典型的俄国房子,还有教堂与钟楼。画家用重叠法,在牛头中又添画了妇女挤奶形象。前景正中,画了一棵开花的树。这一切,残留在记忆中的杂乱形象叠现出来,成了一幅梦的写照,一个色彩的奇境。

  有人说他的画幻想出奇,他说:“很多人说我的画是幻想的,这是不对的。其实,我的绘画是写实的。只是我以空间第四维导入我的心理空间而已。而且那也不是空想……我的内心世界,一切都是现实的,恐怕比我们目睹的世界还现实。”

  小学美术教案 篇20

  教材分析:

  本课从破壳的小动物入手,引导学生探究神秘的生命世界,从感知、认知到思索、表现、创造,多层面地拓展学生创造的领域。

  生命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个神秘的话题,他们想知道生命是怎样产生的,是从哪里来的。而卵生动物鸟类在孵化过程中,最容易被学生观察到。让学生了解生命在形成的时候,是需要吸收补充很多营养才能孕育生成,了解小鸡出生的时候,需要用自己的嘴巴和脚挣破蛋壳的包裹,显示生命的力量。通过观察活动,懂得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关注生命,捕捉感人、美丽、生动的瞬间,表现自己不同的感受。

  教学目标:

  应知:通过观察和体验,了解卵生动物的孵化过程,知道哪些动物是卵生动物。

  应会:能够展开回忆和联想,自由大胆地用绘画方式通过个人或小组合作完成一件表现小动物破壳而出时的作品。

  情感:能够体验生命诞生时的艰难和独立自主的精神,感受生命力的顽强以及获得新生的喜悦和自豪,从而更加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关注生命。

  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回忆与联想动物出壳的生动情景,利用多种方法打开学生的思路,鼓励创新、表现出生动的画面。

  教学难点:

  表现自由性和不同动物的特点,通过欣赏、鼓励等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学习材料:

  1、孵化过程的图片资料、美术教具等。

  2、铅笔、水彩笔、绘画纸、卡纸等。

  教学设计:

  一、歌曲导入。

  1:播放歌曲《小鸡出壳》。师生跟着音乐感受小鸡出壳时欢快的节奏。

  师:这首歌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情景呢?小鸡从哪儿出来了?

  (生回答:小动物要出壳了)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出壳了》。师画出小鸡出壳的情景。

  2:出示课题——出壳了

  二、感知体验。

  1、师:只有小鸡是从壳里出来的吗?

  生说出自己知道的卵生动物。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从壳里出来的小动物的图片,看看哪些是你不知道的?(课件出示出科小动物的图片2—9)

  2、师:你们知道那些小动物从壳里出来后的样子吗?

  生说自己见到的小动物出壳后的'样子。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小鸡出壳的情景,看看和刚才的小朋友说的一样不一样。

  3、播放小鸡出壳的视频(课件10师配音)

  瞧!生命的诞生是多么神奇呀!

  刚才的小鸡在出壳的时候它的爸爸妈妈帮它了吗?(生:没有)小动物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从壳里钻出来。这样它们才能独立的生活下去。(播放课件11)

  同学们猜一猜小鸡从壳里出来后会说些什么,干些什么?(课件12)

  生回答教师出示课件(13—16)

  4、师:你想不想体验一下小动物从壳里钻出来的感觉?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动物出壳的游戏。(师配音,生做动作)

  5、师:你是什么宝宝呀?你是用什么方法从壳里钻出来的?(生回答)

  6、师:好不容易从壳里钻了出来,多么奇妙呀,如果能把这美妙的一刻画下来,那该多好啊!瞧!真有几位宝宝把它画了下来,看看他们画的是些什么小动物,又是怎样画的?

  (指导从蛋壳的形状和蛋壳裂开的样子观察)

  7、小组交流:你想表现小动物破壳而出的情景,还是它们见到妈妈时的画面?

  (指导学生注意构图和背景的添加)课件17 8、请你们试着画一画小动物破壳而出,来到这个世界时高兴的样子,表现它们见到妈妈时的情景。(课件18)

  三:指导学生创作

  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创作一幅小动物破壳而出的作品。

  作业要求:

  1。构图完整,能够突出主要内容。

  2。注意主题和背景的颜色,背景的颜色衬托突出主体。

  3。画面中要注意妈妈和宝宝的关系。

  小画家们,动笔吧!(教师巡回辅导)

  四:作业评价。

  请同学把作品张贴到前面的黑板前,说说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说明原因和感受。

  1、学生自评,互评。

  2、教师点评。

  3、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五: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见证了生命的奇迹,其实每个小动物的出生都需要爸爸和妈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呵护,所以我们都要珍惜生命,要关爱那些和我们一样有生命的小动物,只有这样我们的生命才会多姿多彩。

  六:课后拓展。

  出示图片,提问:人有可能从蛋壳里出来吗?下去以后收集人是从哪儿出来的资料。

【小学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美术教案《电脑美术》12-30

小学美术教案:电脑美术11-19

小学美术教案01-04

小学美术的教案04-06

小学美术教案06-01

小学美术教案06-12

小学美术教案模板01-03

小学美术社团教案01-02

小学美术的优秀教案01-02

小学电脑美术教案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