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幼儿园幼小衔接数学公开课教案

幼儿园幼小衔接数学公开课教案

时间:2022-05-09 09:05:21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幼儿园幼小衔接数学公开课教案(通用43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幼小衔接数学公开课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幼小衔接数学公开课教案(通用43篇)

  幼儿园幼小衔接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1

  课时: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

  教学目标:

  1、认识“>”“<”“=”

  2、知道“>”“<”的方向,理解“>”“<”“=”的意义。

  教学重点:

  理解“>”“<”“=”的意义

  教学难点:

  分清“>”“<”的方向

  教学过程:

  师: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参观森林运动会,看看动物们矫健的身姿,好不好。

  生:好。

  展示图片

  师:现在,咱们看的是拔河比赛项目,看,哪一对要赢了?

  生:大熊猫一队的。

  师:大家一块儿看看,这两队队员有什么不同?

  生:熊猫队的队员多,大象队的队员少,不公平。

  师:熊猫队几名成员?大象队几名成员?大家比一比,3和2谁大谁小?3大,2小,也就是3大于2,2小于3,我们写作:3>2,2<3、一块认识认识“>”“<”,看图,帮“>”“<”找回家

  认识大于号小于号了吗?老师这有一段口诀,一块记一记好吧,“大于号,小于号,带着兄弟来报道,大口在前是大于号,尖尖在前是小于号,大于号,小于号,嘴巴朝着大数笑。”

  <学生记一记>

  <练习>

  师:现在,这边的拔河比赛开始了,这一次比赛公平吗?

  生:公平。

  师:为什么?

  生:每一对都是两名。

  师:对,很好,左边一队两名,右边一队也是两名,2等于2,我们可以写作2=2。“=”等于号

  <练习>

  小结:

  我们认识了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例如:5>3 ,2<6,4=4

  幼儿园幼小衔接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2

  课时:

  第3课时

  教学内容:

  1~5的分解与组成

  教学目标:

  1、让幼儿感知数字的组成和分解,了解数与数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

  2、能学会1~5的多种分法。

  3、培养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并能从其中得到快乐

  教学重难点:

  能通过观察、分析一个数多种分法,掌握1~5的组成

  教学过程:

  <2的分解和组成>

  师:小朋友们,喜欢笑脸吗?看看老师手中有好多笑脸,咱们一块用笑脸玩个游戏好不好?

  生:好

  师:首先,老师先拿出2个来,我找一个小朋友把这两个笑脸分别放到两个碟子上。

  学生放笑脸

  师:瞧,这位小朋友把笑脸分开了,分成了两份,每一份有一个笑脸,也就是说,2分成了1和1,(幻灯片演示)

  师:我再找一个同学将这两个碟子里的笑脸放到一块儿。

  学生放笑脸

  师:他把红色碟子里的一个笑脸和蓝色碟子的一个笑脸放在一块,就变成了2个笑脸,也就是说,1和1组成了2(幻灯片演示)

  学生动手写一写,练一练

  <3的分解和组成>

  做游戏,老师手里拿着三个笑脸(两手都有),展示一只手,另一只手里多少笑脸让小朋友们去猜。从中体会3的分解。老师再将自己两手中的笑脸都放在黑板上,同上引导小朋友们去理解3的组成。(幻灯片演示)

  学生动手写一写,练一练

  <4的分解与组成>

  师:2和3会分解了,小朋友们会不会分解4呢?在按照前面的方法将4个笑脸放到2个碟子里面。(连续找三个小朋友)

  学生尝试的放,老师对每一种方法进行解释。幻灯片展示。

  再让三个小朋友将分好的笑脸分别放在一起,幻灯片展示

  学生动手练一练

  <5的分解与组成>

  师:接下来,我们要将老师手中的五个笑脸分发到两个盘子里面,那个小朋友自告奋勇,主动来发一发。

  学生发(四种方法)

  老师如上强调5的分解与组成。

  小结:

  数与数之间都是有逻辑关系的。1~5可以分解,也可以由其他数组成。

  幼儿园幼小衔接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3

  一、说教材

  《比大小》是爱儿坊学前班数学下册主题三“数字的家”的一节活动课。

  二、说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和幼儿的学习经验,制订出本次活动课的活动目标为:

  1、引导幼儿认识50以内的数,学会比较数的大小。

  2、通过游戏的过程使幼儿经历发现、归纳数学知识的过程,感知学习方法。

  3、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

  三、说教法与学法

  数字概念对幼儿来说是较抽象的,光靠教师枯燥无味的讲解,幼儿是没有兴趣的。那怎样引导幼儿轻松学习呢?为了帮助幼儿掌握活动重点,突破活动难点,活动中结合周围环境和季节特点,以幼儿为主体,以春游为主线,以游戏为主导。根据幼儿认知过程的直观形象性,主要采取数、认、读、比结合法来充分调动幼儿的思维活动,以唱、玩、赞穿插入行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自信。让幼儿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进步的方法让他们在游戏中体验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四、说活动过程

  活动中我为了防止了“一言堂”和“满堂吼”的现象,注重幼儿秩序性的培养及探索能力的发展,设计了以下的过程:

  1、设计一条活动主线

  在本节活动课中我设计了春有这样一个符合季节环境特点的情境主线。以开火车这样一种幼儿喜闻乐见的游戏为主导,在“准备坐火车开火车春游春游进行时”三个环节中,第一环节引导幼儿丰富对50以内数的认识;第二环节通过有顺序、有目的的关注来引导幼儿尝试比较数的.大小,说出自己的想法,发现真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一个环节:幼儿体验学习快乐,教师发现存在问题。整个活动调动了幼儿身体、感官、思维的活动,使枯燥抽象的数字在游戏中变得生动有趣,从而达到幼儿园保教活动以游戏为主的目的。

  2、培养一种快乐习惯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尤其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户外活动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同样的游戏也有玩腻的时候。通过开火车游戏的不同玩法,所带给孩子们不一样的快乐感受和体验。我希望孩子们能培养出一种探索意识,获得一种探索的习惯。

  3、关注每一个幼儿发展

  每个孩子都有获得表扬和赞许的权利,每一位老师也有表扬赞许孩子的义务。在每个孩子天真稚嫩的童心中,对表演赞许的渴望不亚于花儿对阳光的渴望。每一个幼儿都有他独特的个性,活动能力和身体各方面发展不尽相同,所以在工作及这节课中我都一直去留心发现每一个幼儿点滴的进步,并及时说出来。在活动中鼓励那些不积极,不善于表达的幼儿参与活动,我发现:“多给机会,多进步。”

  五、活动延伸

  回家比比家里人的年龄,你会发现什么?鼓励幼儿把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激发幼儿的兴趣。

  幼儿园幼小衔接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4

  设计思路:

  大班幼儿的分类能力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对归纳事物特征的能力仍然较弱。需要通过不断的动手操作来帮助他们提高发现﹑观察﹑比较﹑归纳事物特征的能力。因此,我们选择幼儿熟悉的水果﹑文具﹑衣物﹑植物及糖果等,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幼儿在合作讨论中学习分析事物的特性,寻找多种分类方法,从而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发现、归纳,比较的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能从生活中感受事物的关系,学会如何分类。2﹑通过操作﹑探索,培养幼儿发现﹑观察﹑比较﹑归纳事物特征的能力。

  3﹑乐意与同伴合作,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教具:

  1﹑小白兔玩偶一个,狗的头饰一个,纸箱制作的车子及房子各一个。2﹑苹果﹑梨子﹑石榴﹑桔子实物,玩具车﹑玩偶实物,铅笔盒﹑书﹑笔记本实物,衣服﹑裤子﹑鞋子实物。

  3﹑苹果﹑芒果﹑梨子图片若干,花﹑草﹑树图片若干,糖果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小兔搬新房》

  小白兔新建了一座漂亮房子,她要搬到新房子去住,小狗叔叔用

  汽车帮小兔把东西全部拉到新房子去。

  请出带有狗的头饰的幼儿拉着用纸箱自制的车从教室外面走进来。(车上装有苹果﹑梨子﹑石榴﹑桔子实物,玩具车﹑玩偶实物,铅笔盒﹑书﹑笔记本实物,衣服﹑裤子﹑鞋子实物。)

  2﹑帮小白兔整理物品

  将车里所有物品放在桌子上,老师手拿着小白兔玩偶说:”这么多东西我应该怎么整理啊?”然后问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帮帮小白兔好吗?”

  (1)、让幼儿认识各种实物,并讨论怎么分,然后请部分幼儿帮忙分物品,将物品放到纸箱制作的`房子里,并说说自己分类的理由。

  (2)、老师总结:我们可以按照文具,玩具,水果,衣物来分。

  3﹑分小组动手操作分类。

  (1)、出示水果﹑植物﹑糖果图片让幼儿认识,然后将图片按小组分发给幼儿,请幼儿先小组讨论怎样分,然后每小组请出一个代表来说说他们的分类方法。

  (2)、老师讲解分类的方法,我们可以将图片按水果、植物、糖果来分类。

  (3)、老师总结各小组分类的情况。

  幼儿园幼小衔接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体验一分钟的魔力,知道一分钟很短,但可以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

  2、了解时间的重要性,懂得珍惜时间。

  【活动准备】

  穿珠、雪花片、炮弹积木若干;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师:你知道一分钟是多久吗?那让我们一起来静静地感受一下一分钟是多久吧?

  2、好,一分钟到了,原来秒针从这里开始,走一圈又回到这里,就是一分钟。

  二、体验一分钟很短,但是可以做很多事情。

  1、师:那么一分钟可以做些什么事情呢?现在老师就给你一分钟时间,去后面的桌上选择一样你喜欢的玩具玩。教师观察。

  2、好,一分钟到了,请你拿着你的玩具回座位。提问:一分钟里你玩到了吗?你玩了什么?(幼儿交流)

  3、根据幼儿的交流提问:为什么在相同的时间里,有的人玩的很好,插了许多雪花片,穿了许多珠珠,有的人只玩了一点点,还有的人却没玩到呢?

  4、小结幼儿回答:原来有些小朋友他一开始就想好了,而且认真的玩,就玩的好玩的多。

  5、好,现在老师再给你一分钟机会,你刚才玩的是什么,请你再去玩一玩。

  6、请幼儿交流:你跟第一次比玩的怎么样?怎么会这样子的呢?

  7、小结:其实,短短的一分钟里,只要你想好了,认真的去做了,还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

  三、了解时间的重要性,知道珍惜时间。

  1、师:你知道吗?还有许多人在短短的'时间里,做了很多很多了不起的事。出示刘翔跨栏图片,问:他是谁?他在干什么?

  师介绍:这是一位世界冠军,叫刘翔,他参加跑步比赛,在短短的几秒钟里,刘翔只比人家快了一点点,终于夺得了金牌,为祖国争了光,真了不起,一起鼓掌表扬。

  2、还有哪些人在短短的时间里做了了不起的事,我们来看看他们是谁?在做什么呢?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一起说一说吧!

  图一:消防队员在救火;

  图二:医生在抢救病人;

  图三:营救困在屋顶上的老人。

  3、总结:时间是非常宝贵的,我们大家都要珍惜每一分钟时间,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本领。

  四、结束部分。

  接下来老师给你宝贵的一分钟,请你跟着音乐一起唱唱跳跳吧。

  幼儿园幼小衔接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6

  一、设计意图

  本节教学设计,是在幼儿学习了10以内数字后安排的一个新教学内容,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个比较难理解、抽象的数的概念。因此本节教学活动设计以游戏为主,通过游戏引导幼儿在“玩”中学,“趣”中练,“乐”中长才干,“赛”中增勇气。想通过趣味性的游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融入游戏使幼儿在玩中不知不觉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知道中心数比相邻两数多1和少1。通过本课教学帮助幼儿在“具体形象的思维”与“抽象概念的数学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幼儿理解掌握概念、法则等知识,引导幼儿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二、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10以内整数的相邻数。

  2、在游戏活动中感知了解10以内数字的相邻关系,知道中心数比相邻两数多1和少1,感知数的相对性。

  3、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在游戏互动中学习数学。

  三、活动重点

  了解数的简单关系,知道中心数比相邻两数多1和少1。

  四、活动难点

  用语言清楚完整地表述出相邻数的含义。

  五、活动准备

  1、1—10的数字卡片每人一套。

  2、动物房子图片一套。

  3、三种颜色的瓶盖各10个。

  4、彩票箱1个。

  六、活动过程

  1、导入

  ⑴师:有一座房子里住着许多小动物,我们来看看里面都住着谁?

  ⑵教师出示有小动物的房子图片(房子里有狗、猫、兔子、猴子、狐狸),请小朋友说说这些小动物的左右邻居是谁?

  ⑶小朋友都知道了小动物的邻居是谁了,那请你们看看你们现在坐在这里的左右邻居是谁?

  幼:……

  师:我们小朋友都有邻居,数字宝宝它也有邻居,它们的邻居叫相邻数,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的邻居吧!

  2、请幼儿为数字排序,知道相邻的关系(多1和少1)⑴分别取三种不同颜色的瓶盖各三个,每种颜色排成一排,讨论如何才能做到让三排瓶盖变得一排比一排多一个。

  ⑵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摆在瓶盖的左边,讨论:比2少1的数是几,应排在哪里;比2多1的数是几,应该排在哪里,引导幼儿按要求排列。

  ⑶引导幼儿归纳:2有两个相邻的好朋友,一个是比2少1的数1,排在2的前面,一个是比2多1的数3,排在2的后面。所以,一个数的相邻数就是比这个数多一和少一的两个数。

  ⑷组织幼儿讨论3的好朋友是几和几,根据前面的`方法与经验,引导幼儿借助瓶盖、数字卡片等加以验证。

  ⑸老师拿出10以内任意三个相邻的数字卡片,请幼儿为三个数字排队,引导幼儿按顺序排。

  3、游戏

  ⑴找朋友

  幼儿身上别好110的数字卡片并按1—10的顺序排好队后,老师带着幼儿说儿歌:

  宝宝宝宝转一圈,宝宝宝宝瞧一瞧,

  左瞧瞧,右瞧瞧,瞧见的朋友真不少,

  你的朋友是几和几?请你快来告诉我。

  幼儿大声告诉彼此,自己的朋友是几和几?幼儿可以交换数字卡片,反复玩几次,进一步理解相邻数之间的排列关系。

  ⑵摸彩票

  让幼儿在一个装有1—9的数字卡片的箱子里摸,摸出一个数字,并说出它的相邻数,正确的即可获奖。(奖励一个笑脸娃娃)

  ⑶大家一起玩

  发给每位幼儿1到10的数字卡片,摆在桌子上,老师拿出任意一个数字,请小朋友把它的相邻数找出来,看一看哪个小朋友反应最快。

  4、老师指导幼儿完成课本P14—P15的练习。

  七、活动延伸

  在科学区投放1到10的数字卡片及不同颜色的瓶盖若干个,让幼儿进一步探索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八、教学反思

  由于游戏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幼儿是整个活动的主体,调动了幼儿学习积极性,整个活动过程课堂气氛好,幼儿学习兴趣浓。通过观察幼儿操作实物及游戏活动过程发现幼儿理解了相邻数的关系。但在一些细小的环节上,还有一些不足,以下是我对这节课的反思。

  1、本次教学活动中设计的游戏新颖,形式多样,富有情趣,幼儿都喜形于色,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要参加,并自觉地遵守游戏规则,努力争取正确、迅速地完成游戏中的学习任务,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组织纪律性。

  2、在活动中,我观察到两名反应慢的幼儿没能跟上,此时我发现了本次教学的缺失点:在教学重点环节时语速应放慢,要让每位幼儿听清楚,给幼儿留足思考的时间。在课堂延伸中,我走进两名反应

  幼儿园幼小衔接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认识1元、5角、1角的硬币,能简单说出它们的特征。

  2、会用钱币进行简单的买卖活动,乐于参加游戏活动。

  活动准备

  1、ppt课件:认识人民币

  2、足够数量的硬币,小物品。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展示各种小物品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看这里都有哪些商品呀?

  你想买点商品回家吗?你想买什么?

  2、教师:你想把商品买回家,需要什么呀?(钱)

  二、课件:认识硬币

  1、教师: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钱)

  展示1元、5角、1角硬币。

  2、教师:你们认识这些钱吗?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它们有什么不同?

  3、请幼儿说说这些钱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从而了解这些钱币的特征:硬币中银色的最小的那个是1角钱的硬币,金黄色的那个就是5角钱的硬币,硬币中最大的就是1元钱的硬币。

  4、教师小结:这些钱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硬币

  5、购物

  (1)买巧克力豆

  教师:买巧克力豆需要一角钱的硬币,哪个是1角钱的硬币?

  请小朋友找出来。

  (2)买牛奶糖

  教师:买牛奶糖需要5角钱的硬币,哪个是5角钱的硬币?

  请小朋友找出来。

  (3)买棒棒糖

  教师:买棒棒糖需要1元钱的硬币,哪个是1元钱的硬币?

  请小朋友找出来。

  三、进行简单的数钱活动

  1、教师:把1元钱的硬币加上一个5角钱的'硬币就能买到1元5角钱的巧克力糖了。

  那老师来考考你们:5角硬币加上1角硬币一共多少钱呢?

  那1元钱的硬币加上1角硬币一共多少钱呢?

  2、我需要买点八宝粥吃吃!

  教师进行示范性操作,将饮料图片剪下来,贴在白纸上,用替代硬币的圆点进行粘贴。

  教师:这八宝粥需要1元2角钱。

  提问:我要付哪些硬币呢?

  老师这里,这个最大是1元硬币,这个黄色的是5角的硬币,这个白色的是1角硬币。

  首先需要把1元硬币粘上,再把两枚1角硬币粘贴在八宝粥的下面。)

  除了老师这种办法,还可以用其他方法进行粘贴。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让幼儿自由选择进行购物粘贴活动。

  四、进行简单的讲评,指出存在的问题。

  活动延伸

  进行剪贴游戏,继续活动课的内容。

  幼儿园幼小衔接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8

  教案目的:

  1、认识和书写数字“0”,初步理解“0”所表示的含义。

  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重点:

  认识和书写数字“0”,初步理解“0”所表示的含义。

  活动难点: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案准备:

  头饰各一个,一个盘子(内有3个寿桃),情景表演。

  教案流程:

  一、进行情景表演,初步理解数字“0”的含义。

  1、出示铅笔:老师手里有几支铅笔?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朱老师拿给XX一支,还剩几支铅笔?用数字几表示?朱老师又拿给XX一支,还剩几支铅笔?用数字几表示?老师又拿给XX一个,有没有铅笔了?用什么表示?(启发幼儿思考“没有了”可以用什么来表示。)

  2、出示数字“0”,告知幼儿“0”也是一个数字,“没有了”可以用数字“0”来表示。

  3、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情景需要用数字“0”来表示。(演示出生活中各种可以用数字“0”表示的情景,让幼儿判断,然后让幼儿自己举出实例,如,黑板上的粉笔字都擦干净了,饼干盒里的'饼干吃完了,玩具箱里的玩具全被拿走了……)

  二、认识数字“0”的外形特征,培养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

  1、启发幼儿大胆想象,说一说“0”像什么?

  2、游戏:“我会变0”,发散幼儿思维,启发幼儿运用各种方式编出数字“0”的造型。(绘画方式:画出一个“0”;身体动作的方式:用一只手的食指和拇指围成一个小0的造型,用两只手的食指和拇指围成一个大0的造型;材料摆放的方式:用毛线圈出一个0的造型;剪切的方式:用一张纸剪出数字0的造型。)

  三、 认识数字“0”的其他含义,感知数字“0”在生活中的用处。

  1、发散幼儿思维,启发幼儿说说“0”的其他含义: 盘子里没有东西可以用数字“0”来表示,你们还在什么地方见到过数字“0”呢?它用来表示什么?(摇控器、电话键、微波炉的刻度等。)

  四、进一步拓展幼儿对数字“0”的认识。

  1、在黑板上出示算式:1-1=()、2-2=()、3-3=()、4-4=()。请幼儿算出答案写在作业纸上,并说出理由。

  2、小结:任何两个相同的数相减,得数都为“0”。

  幼儿园幼小衔接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学习5以内的序数,练习从不同方向进行序数点数的方法。

  2、激发幼儿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兴趣,感受游戏的乐趣。

  3、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准备:

  1、小动物若干,立体狼堡一座、小手贴

  2、塑料泡沫垫拼贴的狼堡

  活动过程:

  1、接到电话,羊村里的羊儿们都被灰太狼他们抓到狼堡里去了,我们要怎么办?先来看看狼堡的地形,观察使几层楼,每层楼有几个房间。

  2、在立体狼堡上分别找灰太狼、红太狼、小白狼住在几层楼的第几个房间?(强调从左到右,从下到上的两种方法,在立体狼堡上左边和下面贴上一只点数的小手)。

  3、认识地上的狼堡图,回忆灰太狼、红太狼、小白狼住在几层楼的第几个房间,贴上相应的图片,别进了狼儿的房间。

  4、带上自己喜欢的动物胸饰,按照指令找相应的房间。

  5、教师在相应的房间放上羊儿,请小动物听指令营救羊儿。

  6、在欢快的气氛中将羊儿送回羊村。

  教学反思

  1、幼儿在本节课中非常积极。

  2、幼儿通过这节课深刻的认识到了5以内的序数,由于教具比较新颖,游戏比较多,幼儿在本节课中玩得非常开心。

  3、本节课的设计简洁明了,适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让幼儿在玩中轻松学到了知识。

  4、在认识5以内的序数的同时,幼儿还能正确的认识到了动物们爱吃的东西。

  5、在跳田游戏中,幼儿还可以提高自身的跳跃能力。

  幼儿园幼小衔接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让幼儿喜欢数学。

  2、愿意上课大胆举手回答问题。

  3、能按照物体的长短差异排出3"5个物体的序列。

  活动准备:

  1、长短不同的裤子图片。

  2、小吸管、小木棍、硬卡纸条等若干套(3"5个为一套),排序底板若干。

  活动过程:

  1、裤子比一比。

  观察裤子。

  教师出示挂图中的4条裤子。

  教师:看,妈妈给宝宝买了什么?妈妈买了几条裤子?它们一样吗?哪儿不一样?引导幼儿观察裤子,并说出它们长短不一样。

  比裤子。

  教师:哪条裤子长,哪条裤子短?

  教师和幼儿一起把裤子两两比较,得出结果。

  2、裤子排一排。

  教师出示长短排序板。

  教师:妈妈让宝宝排一排裤子,你觉得哪条裤子放在前面?可以怎么排呢?

  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并讲述自己的想法。

  鼓励幼儿自主地排裤子,然后说一说自己用什么方法排的。

  教师和幼儿讨论长短排序的方法。

  沿着排序板上下面的一条线将裤子放整齐,可以用眼睛看,找出最长(最短)的`裤子排号,再通过两两比较依次排序;也可以每次找出最长的裤子,发现长了再调整。

  3、给物体排排队。

  讨论活动规则。

  教师:小吸管、小木棍、硬卡纸条都来找小朋友帮它们排队啦!

  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总结:先找出物体中最长或最短的一个排好,在比剩下的物体,找出最长或最短的往下排,排好后说一说。

  幼儿操作活动。

  教师提醒幼儿将材料在排序板上排整齐。

  教师鼓励幼儿参与多组操作活动。

  幼儿园幼小衔接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11

  要上公开课,我先前设计了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10以内数的倒数》,通过吃桃子游戏贯穿活动,让幼儿直接感知到吃掉一个少一个,再与教学活动相联系,倒着数的时候是越来越少,每次少一个。

  上公开课对我来说有点紧张,每次都要利用好长时间准备,这次准备的是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10以内数的倒数》。

  设计意图:

  将数学融入到幼儿的生活中,将教学内容布置在幼儿的生活环境中,让幼儿在生活中感知了将要学到的内容,将数学与生活中的情境相联系,将生活中的数学提升到理论上,在游戏吃桃子中,幼儿会直接感知到吃掉一个少一个,再与教学活动相联系,幼儿就会直接有一个体验,倒着数的时候是越来越少,每次少一个。通过对现实中数学问题的探索,不仅有利于体验幼儿对数学活动的价值,更激励了幼儿数学学习的内部动力。

  学习目标:

  1、学习倒着数数,能从相反的方向感知自然数的顺序;

  2、进行10以内的倒着数数练习;

  3、发展幼儿的逆向思维,为学习减法打基础。

  活动重点:

  幼儿学习10以内的.倒着数数

  活动难点:

  让幼儿理解什么叫倒着数。

  活动准备:

  1、教学准备

  ①教具准备:数字卡片

  ②学具准备:数字卡片,彩色串珠,彩笔,托盘

  2、知识经验准备

  ①能熟练地按顺序排列彩色串珠

  ②熟悉儿歌

  3、环境准备

  将数字贴在楼梯的阶梯旁,幼儿上楼时就会感受到数字变化与脚下阶梯的变化。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走线,线上游戏,小猴吃桃子

  2、学习10以内的倒着数

  ①让幼儿将串珠按顺序摆放在盘子里,感知串珠是越来越多。

  ②提问怎样将盘子里的串珠倒过来(将盘子换一个方向)

  倒过来后,串珠是越来越少。

  ③将串珠与数字相对应

  ④看着盘子里的数字倒着数

  3、游戏活动

  开火车:每个幼儿胸前贴一个数字,将10放在最前面,让后面的幼儿按倒着的顺序依次排列。

  4、分组活动:

  ①连线

  327564891

  10—□—□—□—□—□—□—□—□—□

  ②按倒着数的顺序排列串珠和数字卡。

  活动延伸:

  1、完成《操作册》第3册第33—34页的活动。

  2、利用吃饼干时,让幼儿感知吃掉一个少一个,进一步感知倒着数数。

  教学资源:

  小猴子作猴状

  吃桃子作吃状

  10个大桃子张开两只手,手指伸直

  啊作咬状

  9个大桃子弯下一个手指头

  啊作咬状

  8个大桃子弯下一个手指头

  …

  桃子吃完了摊开两只手

  创新意图:将教学与幼儿的动作相联系,由动作直接来感知倒着数,再与粗象的数学知识相联系,利用幼儿的身体来感知数的变化与量的变化,直接来理解数学中的重难点。

  幼儿园幼小衔接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12

  认识长方形

  目标:

  1、在与正方形的比较中认识长方形及它的特征;

  2、诱发学习图形的兴趣,进入数学世界。

  准备:幼儿每人正方形纸、长方形纸各1张,各种长方形组成的物体。

  流程:感知长方形比较正、长方形寻找长方形。

  过程:

  感知长方形:说说它象什么?(冰箱、彩梯、桌椅、轮船、寄信)这些东西都是由长方形组成的,长方形的用处很大。

  比较正、长方形:让幼儿从我手中的两张纸中找出已认识的正方形的纸,用折线的方法对正方形的四条边的长短,四个角的大小进行比较。引导幼儿用折纸方法对这张纸的两边进行比较,使幼儿发现长方形的特征。用长方形和正方形比较,说说他们不同的地方。相对的`两条边一样长是正方形,而这张相邻的两条边不一样长是长方形 。(幼儿学会说)

  寻找识别长方形:窗和门都是长方形的,还有什么是长方形的?(汽车、楼梯、、、、、、)

  效果记录:对学习长方形很感兴趣,教师一拿出范例,幼儿就能准确的说出这是什么物体,由什么图形组成?对教室里由长方形组成的物体能描绘出来,能明显的区分长方形和

  正方形相同点和不同点。

  幼儿园幼小衔接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13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不同组合形式的方块拼出九方格图案。

  2、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进行多种组合,寻求多种答案。

  3、能在记录单上记录并拼出多种组合方法。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三)九方格图案1张,各种颜色,不同组合形式的方块拼图板若干,图板上有不同的数字。

  2、幼儿用书第13、15页的操作材料。与幼儿人数相等的.九方格图案若干,记录单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观察、比较各种方块拼图板。

  1、教师出示各种方块拼图板,引导幼儿观察每块拼图板上的正方形是否相同?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2、教师出示九方格图底板。

  3、请个别幼儿运用图形重叠的方法,证明就放个图上的每个正方形与拼图板上的每个正方形大小相同。

  4、引导幼儿讨论:你能用这些方块拼图板拼出九方格图案吗?

  二、幼儿操作活动,尝试拼出九方格图案。

  1、与同伴相互交流自己的拼法。

  请一名幼儿运用方块拼图板,在大家面前尝试拼出九方格图案。

  2、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并讨论。

  3、请全体幼儿在小组操作活动中尝试不同组合,寻求多种答案。

  三、尝试运用自己的方法记录每种拼法。

  1、教师出示记录单,引导幼儿讨论:怎样记录自己用那几块图板拼成九方格图案的。

  2、请幼儿操作后在记录单上记录自己想出的每种拼法。

  四、交流、分享各自的拼图方法。

  1、展示个别幼儿的拼图及记录单,集体进行验证。

  2、请幼儿将自己的所有拼法和相应的记录单展示在桌子上,引导同伴间相互欣赏学习。

  幼儿园幼小衔接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14

  活动目标:

  1、感受几何图形拼搭组合的变化,发展空间方位知觉能力。

  2、尝试将三角形装入盒子,在移动、翻转、拼接几何图形的过程中,体验几何图形变化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课件,小三角形人手12个,三角形底座、正方形底座、长方形底座各六个。

  活动过程:

  一、播放课件:指认几何图形出示三角形"我是快乐的三角形,我最喜欢和我的朋友一起玩游戏了。看看我的'哪些图形朋友来了。"指认几何图形,并说出它们的名称。请幼儿指认旋转后的几何图形。

  二、拼搭几何图形,感受三角形拼搭组合的变化。

  1、玩游戏:三角形碰碰乐。

  播放三角形声音,请问你们听到了什么?

  2、怎样才算2个三角形碰在一起了?(幼儿回答 老师在电子白板上演示,然后播放操作视频)3、归纳小结。一个三角形的一条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一条边要完全重合在一起,两个三角形才快乐。

  三、引导幼儿进行拼搭活动。

  1、介绍操作规则。

  第一,听清楚是"几个三角形碰碰乐"。第二,一个三角形的一条边和另一条边要全部"碰"在一起。

  2、教师播放课件录音 "碰碰乐、碰碰乐,2个三角形碰碰乐。你碰我,我碰你,碰在一起真快乐。"观察幼儿拼搭情况。

  3、提问:2个三角形"碰出"了什么图形呢?

  4、归纳小结。

  5、教师再次播放课件录音 "碰碰乐、碰碰乐,4个三角形碰碰乐。你碰我,我碰你,碰在一起真快乐。"请用4个三角形拼出一个大的长方形。

  6、4个三角形"碰出"了一个长方形,现在请你任意移动一个三角形,把它变成另一个图形。看看你能变出几个图形呢?

  四、送三角形回家。

  1、出示几何图形底座: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你的12个三角形要回家了,这里只有一个底座才是这12个三角形的家,要把12个三角形不多不少、正正好好送回去,拿一个底座是它们的家?

  2、提问:你觉得12个三角形的家是哪一个底座?见你的名字贴贴到相应的图形中。然后请你来说说你的理由。

  3、请幼儿选择自己认为的底座去操作。

  4、提问:你们刚才送了之后,哪个底座才是正正好好12个三角形的家呢?请你说说理由。

  5、归纳小结:三角形底座太小,有几个没有放进去,正方形底座又太大,要再多几个小三角形才行;长方形底座不大不小刚刚好。

  6、刚才选择三角形和正方形底座的幼儿重新找一个长方形底座再次将12个三角形都送回家。

  幼儿园幼小衔接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15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景中学习按一定规律排序。

  2、体验游戏的快乐。

  3、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动准备:

  幼儿制作的红、黄、蓝三色的花朵

  活动过程:

  一、我们都是花仙子

  春天来了,花儿都开了。花儿有哪些颜色?说说你是什么花仙子。

  观察花朵排列的颜色规律

  二、游戏:花仙子找椅子

  1、两种颜色排序:AB

  请两名幼儿手持红黄颜色的花朵站好,其他幼儿依次按规律排队。

  2、三种颜色排序:ABC

  请三名幼儿手持红黄蓝颜色的花朵站好,其他幼儿依次按规律排队。

  3、两种颜色排序:ABB

  请四名幼儿手持红黄黄颜色的花朵站好,其他幼儿依次按规律排队。

  游戏时,帮助幼儿掌握排序规律。鼓励幼儿自己纠错检查。

  三、少了哪朵花

  请若干幼儿按一定规律站好,请幼儿观察其中缺少哪朵花巩固对排序规律的掌握。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幼儿园幼小衔接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16

  活动目标:

  1、通过多媒体课件,激发幼儿对排序活动的兴趣。

  2、培养幼儿初步的观察与比较能力,提高幼儿的判断推理能力,发展幼儿的逆向思维。

  3、引导幼儿学习按物体的形状有规律地排列。

  4、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课件、教师及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操作课件,复习按颜色排序。

  指导语:我收到了图形王国发来的礼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看图,引导幼儿探索形状排序的规律。

  指导语:在图片中除了有红、蓝颜色之外,你们还发现了什么?它们是怎么排队的?(三角形、圆形等)

  3、玩“我说你做”的游戏,启发幼儿自己操作。

  指导语:刚才的问题,小朋友都答对,我们再接着玩游戏吧!请你们根据我给的图形排队,并说说你是怎样排的?

  4、教师小结,活动结束。

  指导语:

  今天你们通过游戏,学会了按物体的形状有规律地给图形朋友排对,我们今天又学会了一种本领,我们要谢谢图形朋友们,跟图形朋友再见!

  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幼儿园幼小衔接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17

  活动目标:

  1、能手口一致的点数5个物品,感知其含义

  2、能从多个物品中按物取数或按数取物。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重、难点:能从多个物品中按物取数或按数取物。

  活动过程: 一、 导入活动

  今天是小熊5周岁的生日,他邀请小伙伴们到家里做客,小朋友们看看,都谁来了?(小猫、小狗、小兔、小猴、小鸟)我们一起数一数来了几个小伙伴?

  二、情境、练习

  1、小熊带着小伙伴们来到餐桌前做好,可是呢,小熊不知道怎么给小伙伴分餐盘,他想请咱班的小朋友帮忙,要想每个小动物都有餐盘应该怎么分呢?一共要有几个盘子呢?

  2、餐盘分好了,那么小动物们爱吃什么,你们知道吗?{小猫吃鱼、小狗吃骨头、小鸟吃虫子、小猴吃桃子、小兔吃萝卜}现在,我请小朋友帮助小熊给每个小动物分食物。小猫一顿分吃2条鱼,小狗一顿吃3个骨头,小鸟吃4条小虫,小猴吃5个桃子,小兔吃1个胡萝卜。

  3、小动物们吃的饱饱的。他们现在也有礼物送给小熊,让我们一起看一看,都送了什么礼物?都有几个?

  4、我们帮小熊记录一下,小动物们分别送给小熊几个礼物?用画圆圈的形式记录下来。

  三、操作

  过生日好友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什么呢?对了,是点蜡烛吃蛋糕,那我们为小熊点生日蜡烛吧!(事先准备好橡皮泥,和蜡烛) 请小朋友告诉老师你点了几根蜡烛?为什么?

  四、活动延伸

  放生日歌,和小朋友们一起随着歌曲跳舞,为小熊庆祝生日!

  活动反思

  这节课是中班的课程,我是应用的白板进行教学,非常吸引幼儿,幼儿课上表现的很活跃,更能着我的思路走,学习兴趣浓,活动目标基本完成。不足的地方是,在幼儿动手操作制作蛋糕的过程中所用时间过长,部分幼儿动手能力差,需要教师的帮忙。记录卡的部分,也同样有部分幼儿操作不好,不会记录。

  幼儿园幼小衔接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18

  活动目标:

  1、认识加号、减号、等号,知道它们表示的意思,初步学习2的加减法算式,并进行运算。

  2、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三幅图的意思。

  3、专心地进行自己的操作活动。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幼儿学习过2的组成。

  物质准备:

  小螃蟹图片,2个泡泡,数字1、1、2,符号+、—、=。

  学具:《幼儿用书》幼儿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

  1、小螃蟹吐泡泡。

  教师出示一只小螃蟹图片,边演示边引导幼儿观察:小螃蟹吐泡泡,它是怎么吐的?鼓励幼儿讲述小螃蟹先吐了1个泡泡,又吐了1个泡泡,小螃蟹一共吐了2个泡泡。

  启发幼儿思考:小螃蟹先吐的1个泡泡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又吐的.1个泡泡可以用什么符号和数字几表示?一共吐了2个泡泡可以用什么符号和数字几表示?

  引出“+”和“=“,初步了解加号表示把它两边的数合起来,让幼儿知道可以用”+“表示又吐出了1个泡泡;等号表示它两边的数一样多。幼儿认读并空手练习书写加号、等号。

  教师完整地列出算式1+1=2,引导幼儿说一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2、泡泡变变变。

  教师请幼儿观察并说说小螃蟹现在吐了2个泡泡。教师拿走一个泡泡:破掉了几个泡泡?现在还剩下几个泡泡?鼓励幼儿将事情讲述清楚。

  启发幼儿用数字和符号表示2个泡泡、破掉的泡泡和剩下的泡泡。引出“—“,初步了解减号表示从它前面的数里面去掉后面的数,让幼儿知道可以用”—1“表示破掉的一个泡泡。

  3、小组操作活动。

  看图列2的加法算式。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三幅图,看图说说三幅图的含义,并在下面的空格处写上算式,理解加法的意义。

  看图列2的剑法算式。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三幅图,理解第二幅图的变化。并在下面的空格处写上算式,知道剑法的意义。

  看分合式,在空格处填上正确的数字。

  4、看图说算式。

  请幼儿介绍看图列2的加减法算式活动,说一说三幅图的含义,引导幼儿讲述为什么要用加法,或为什么要用减法。

  活动反思: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幼儿园幼小衔接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19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正确区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2、初步尝试进行分类。

  二、活动重难点:

  能正确区分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并进行分类。

  三、活动准备:

  1、贴有图形标记的山洞若干,音乐磁带(狮王进行曲和欢快曲)

  2、动物头饰若干、几何图形若干、标记图

  3、红、蓝两色几何图形项链人手一根

  四、活动过程:

  一、躲山洞

  1、今天,小熊想请我们到它家去作客,你们想去吗?但到小熊家要经过一个大森林,森林里有许多大狮子,怎么办呢?(幼儿讨论)

  2、小熊给我们想了一个好办法,森林里有很多山洞,等一会儿狮子来了,我们就躲到山洞里去,不过山洞上面都有标记,我们来看看都是什么标记呢?(有正方形``````)小熊还给我们每人一个安全牌,看看你是什么形状的图形,等一会儿你们听到狮子的声音,就躲到和你安全牌一样的山洞里去,这样就安全了。

  3、听音乐玩,听到欢快的音乐,就四散走动,听到大狮子的音乐,

  就躲到与标记相符的山洞里去。

  二、送饼干

  1、师:家到了,让我们看看小熊在家吗?(敲门,问小熊){另一位老师扮演小熊,开门}

  2、师:让我们一起向小熊问好!(小熊你好,小朋友好,请你们找个位置坐下来)

  3、呀!小熊家今天真热闹,除了我们班的小朋友来了,还有谁来了?你们觉的这些小动物怎么样?它们有什么地方很奇怪(幼儿寻找)原来小动物的嘴巴是各种形状的,有什么形?(有三角形、正方形、圆形)

  4、小熊想请小动物吃饼干,可它不知道哪种小动物应该吃什么样的饼干?你们知道吗?(请个别小朋友说),那你们愿意帮助小熊吗?

  5、请小朋友从桌子中间拿一张动物图片和一份饼干,先看一看,再想一想,它们应该吃什么样的'饼干。

  6、幼儿操作,教师提示幼儿边操作边讲述。

  7、评价

  师:小朋友的饼干都送给小动物吃了吗?谁愿意告诉大家你是怎样送的?(请2~3名幼儿讲述)那让我们排好队送上来给小熊看一下,我们送得对不对?(按顺序展示幼儿操作材料){提示:小熊最喜欢排好队不抢的小朋友}

  我们和小熊一起来检查一下,饼干送得对不对。(集体评价)

  小熊:小朋友真聪明。

  三、做门票

  1、我们小朋友真棒,帮了小熊一个大忙,把饼干都送给了它好朋友吃。他想请我们到它家的游乐场去玩呢!你们想去吗?(想)

  2、不过,到游乐场去要有门票才可以进去,我们来了这么多人,小熊还没有来得及做好门票,它想让我们小朋友自己做,你们说好不好?(好)怎么做呢?请小朋友从椅子底下把没有做好的门票拿出来,看看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然后到点心盘里找出一样的图形把它贴满,这样一张门票就做好了

  3、你们会做了吗?好请小朋友开始为自己做一张门票。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师:小朋友门票做好了吗?不过你们做好的门票要给小熊检查一下,做对的小朋友才可以去游乐场玩,而且到游乐场还要走一条图形路,你门票上是什么形状的图形你就走什么形状的图形,这样你才不会迷路,才可以到小熊家的游乐场,明白吗?

  6、好,现在把你的门票拿上来,给小熊检查一下。

  幼儿逐一走图形路,去游乐场玩。

  幼儿园幼小衔接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20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多种简便的方法区别和记录物体的轻重,初步了解轻重与大小、多少、材料等的辨证关系。

  2、培养幼儿好探究、敢实践的科学精神,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两、三个小件物体、一张记录单、一张操作单、一支水彩笔。

  2、分组材料:用裤架改制的“天平秤”、一次性透明水杯、牛皮筋若干。

  3、音乐磁带“大桶与小桶”。

  活动过程:

  一、教师表演哑剧“举重”,引出课题:

  1、我在干什么?举了几次?每一次的结果怎样?你觉得为什么会这样?

  2、说明:物体、人都有轻重之分,轻重是相对而言的,需要进行比较。你们知道平常都有哪些比较轻重的方法吗?如果没有秤,你会用别的方法代替吗?如果将“轻重”结果记录在纸上可以怎么表示?怎样表示最简单、最清楚?

  二、幼儿尝试用各种日常的材料比较物体的轻重并加以记录。

  介绍操作方法和记录要领:

  1、请大家先看一看、猜一猜自己盆子里两个物体的轻重,并把结果记在对应方法栏的下面;然后到后面的桌上选择一种或几种材料,试试:用它能不能比较物体的轻重?结果又是怎样的?请你也将结果记在相应的`方法栏下面;最后我们再来看看:你几次比较的结果是否一致?

  2、幼儿尝试用目测和其他各种简便的方法比较盆中物体的轻重并加以记录。

  3、汇报并交流:你用了什么材料、怎样比较物体的轻重的?用不同的方法比较出的结果是否一致?你觉得问题在哪里?你喜欢用哪种方法?为什么?

  4、操作练习:印章宝宝也想玩跷跷板比轻重的游戏,请根据纸上跷跷板的平衡情况在两边敲上一定数量的印章。

  三、听音乐“大桶与小桶”想象搬很重或很轻的东西自然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

  幼儿对轻重已经有一点了解所以本次活动我把重点放在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并在探索中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验证问题。使幼儿在不断的探索中体验成功的乐趣。体验采用不同方法比较物体轻重的乐趣和成功感。

  幼儿园幼小衔接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21

  活动目标:

  一、学习以自身及客体为中心,认识和区分前后。

  二、通过活动使幼儿形成初步的空间概念,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三、学习正确使用方位词:前、后。能用方位词正确完整地表述,并读准字音。

  准备活动:

  一、猫警长头饰一个,白猫警士头饰若干(与幼儿人数相同),“一只耳”老鼠头饰一个。

  二、纸做的老鼠若干个(数量与幼儿中男幼儿的人数相同)。

  三、玩具若干个(数量与幼儿中女幼儿的人数相同)。

  四、大型可站立的房子和大树各一幅。

  五、创设活动情境:教室的一半场地放一棵树,一幢房子,五六块积木。将老鼠和玩具放在这些物品的前面或后面。六、让每位幼儿知道黑猫警长的故事。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一)谈话导入游戏,分配游戏角色。小朋友,你们都听过黑猫警长的故事吗?你们都喜欢谁?今天,老师力来做黑猫警长,小朋友都扮演白猫警上,现在我们一起来做游戏。

  (二)电话铃响,警长听电话。警长:刚才我接到一些小朋友打来的电话,有许多老鼠到我们教室,把小朋友的玩具偷走了。请白猫警士帮助把玩具找回来。现在我命令成立特警队,白猫警士的.一切行动必须听警长指挥。能不能完成任务?二、引导幼儿学习方位词。(一)老鼠很狡猾,藏在各个地方,我们先要去侦察一下敌情。轻轻地走过去仔细看老鼠藏在什么地方然后记住了,回来报告在什么地方发现了老鼠。

  (二)警长示范。

  (三)请个别警士侦察,报告敌情。要求会说:在什么的前面(后面)发现了老鼠。

  三、引导幼儿学习正确使用方位词。

  (一)请弟弟警士捉老鼠,妹妹在旁边观战。要求记住是在哪里捉到了老鼠。捉住后告诉妹妹警士在什么前面(后面)抓到了老鼠。(对的肯定,错的纠正)。

  (二)老鼠抓到了,现在请妹妹警士去把玩具找回来。找好玩具,告诉大家是在什么地方找到的玩具。(指导幼儿正确运用方位词前或后)

  四、进一步理解和运用方位词。刚才白猫警士都很好地完成了任务,特别表扬XX、XXX警士但是最大最坏的老鼠“一只耳”逃走了。你们想把它抓住吗?“一只耳”很狡猾,要抓到它,先要练好本领。

  (一)听命令行动请警士躲到椅子后面;走到椅子前面来;向前走一步;向后退一步;弟弟到警长前面来;妹妹到警长后面。

  (二)开三轮摩托车去现场。三分之一幼儿做摩托车司机。另外幼儿听警长指挥按命令排在司机前面或后面。三人一辆车开赴抓鼠现场。

  (三)布置任务。某些警士躲在大捌后面;某些警士在大树前;某些警士躲在房子后;某些警士在房子前面。警长躲在门后面。请警士各就各位,不说话。

  (四)抓“一只耳”其他老师扮演的大老鼠“一只耳”出现了,东张西望。警长一声令下“不许动”,警士们扑上去把大老鼠抓住。送到军事法庭去。

  五、游戏结束。特警队胜利完成任务,在音乐中休息。结束游戏。

  幼儿园幼小衔接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22

  【活动目标】

  1、学习2、3、4的分解组成。

  2、通过观察,寻找发现数的组成规律。

  3、继续体验总数与两个部分数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西瓜图片若干,蓝绿色的篮子图片各一张,4以内数字卡片若干,分合符号

  【活动过程】

  一、游戏:碰球

  教师交代游戏规则和要求

  集体,小组,个人练习

  二、学习4的分解组成

  1、认识西瓜,出示西瓜图片

  这是什么?数一数有几个?

  2、分西瓜出示蓝绿色的篮子图片

  请把西瓜分给蓝绿色的篮子,可以怎么分?(个别幼儿操作)谁还有不一样的分法?

  3、记一记

  谁有好办法把分西瓜的事记录下来?

  请幼儿用数字和分合符号记录在黑板上。

  4、念一念

  幼儿认读分合式,先说分后说合。

  三、出示操作纸,师幼共同了解操作要求

  给弟弟妹妹分蔬菜,注意不遗漏,不重复。

  四、根据幼儿完成情况讲评

  幼儿园幼小衔接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23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辨别筷子颜色、图案的不同,找相应,并进行分类。

  2、在游戏中,尝试用筷子夹食物,体验美味食物带来的乐趣,并会分享食物。

  3、激发幼儿使用筷子的乐趣。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5、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红、黄、蓝、粉四种颜色图案的筷子。

  2、四种颜色的插筷筒,三种图案的插筷筒。

  3、各种水果切成块。

  4、人手一个碟子,一双筷,四个插筷筒。

  5、录音机、磁带。

  重点:

  配对、分类及使用筷子。

  难点:

  使用筷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情景

  1、(出示小熊)小朋友,你们好!今天我想邀请你们去我家做客,你们愿意吗?

  2、但是我遇到困难了,你们帮帮我,好吗?

  二、学习配对

  1、(出示筷子)你们看,这是什么啊?

  2、小熊想请我们小朋友给筷子找好朋友,请你们帮他找找好朋友,好吗?

  3、请你从后面的桌子上找到一支一模一样的筷子做他的好朋友,好吗?

  4、现在请你们从小椅子下面找到筷子,然后去后面找到他的好朋友!

  5、幼儿活动配对。

  6、“xxx,请你说说,你为什么找他做好朋友?”(请2-3名幼儿)

  7、原来你们是因为他们的颜色和图案一样,才找他们做好朋友的,你们的小眼睛可真亮啊!

  三、学习分类

  1、那你找到筷子的家在哪里吗?

  2、(出示插筷筒)你们看,这就是筷子的家,它叫插筷筒。它们有什么不同啊?(颜色)这个是什么颜色啊?那这个呢?那就请你把你的筷子送回家,好吗?待会请你们轻轻地把筷子送回家,要有秩序,一个一个放,千万不要把他们送错家了。

  3、幼儿活动分类。

  4、请你们看看筷子的家找对了吗?(如找错了,请一名幼儿再找,并说说为什么?)

  5、哇,我们小朋友可真棒啊!把红筷子送到了红色的插筷筒里,把黄筷子送到了黄色的插筷筒里,把蓝筷子送到了蓝色的插筷筒里,把粉色的筷子送到了粉色的插筷筒里,真厉害!

  6、但是,筷子想找新家了。瞧!这就是他们的新家,他们有什么不同啊?(图案)这个是什么图案?这个呢?对了,一个上面是花花的,一个有蝴蝶,还有一个上面有绿色的图案。

  7、现在请你给这些筷子找新家。你喜欢什么样的筷子,你就轻轻地把他从老家拿出来,然后再把他送到新家,好吗?要一个一个有秩序,不然你把筷子弄疼了,他就不理你了。

  8、幼儿活动再次分类。

  9、请你们看看筷子的家找对了吗?(如找错了,请一名幼儿再找,并说说为什么?)

  10、哇!你们的小眼睛可真亮啊!比孙悟空还厉害啊!

  四、学习使用筷子

  1、刚才,我们帮筷子找了好朋友,还把他送回了家,那你们知道筷子还有什么用吗?

  2、对了,筷子还可以夹东西吃。那你知道筷子怎么用吗?(请幼儿说说)

  3、们数数筷子有几根?小小筷子两根棒。

  然后小手怎么拿?手握中间对对齐。

  再怎么用?我们请中指帮帮忙,把嘴巴张开来。张开嘴巴夹夹紧。

  最后怎么样?阿呜阿呜吃个饱。

  4、好,我们一起来试试。(再念一遍mp3/儿歌)

  五、水果大餐

  1、(出示小熊)小二班小朋友真棒啊!你们帮我解决了这么多的困难,为了谢谢你们,我就请你们吃水果大餐,好不好?

  2、今天我要请你们吃的是筷子水果大餐,所以你们一定要用筷子夹,千万不能用小手抓,因为我们的小手刚才玩过了,很脏,知道吗?这里的筷子也脏了,我一你们准备了干净的.筷子放在后面的桌子上,等一下小朋友去拿的时候也要有秩序,一个跟着一个,好吗?然后把食物夹到盘子里吃。

  3、好,我们开吃了!

  4、你也可以把水果夹给客人老师吃。

  5、托班的小弟弟小妹妹也想吃,我们也请他们一起吃,好吗?

  教学反思:

  1、能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筷子进行活动,既方便又简单也很实用,很贴切农村的乡土特色。

  2、设计的活动能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动作发展的水平,有利于幼儿手部小肌肉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3、幼儿在活动中也能大胆地和同伴交流,将自己的玩法与同伴分享,气氛活动,孩子也很积极投入。

  小百科:筷子,是指中国常用的饮食工具,通常由竹、木、骨、瓷、象牙、金属、塑料等材料制作。华夏饮食文化的标志之一,是世界上常用餐具之一,发明于中国,后传至朝鲜、日本、越南等汉字文化圈。

  幼儿园幼小衔接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24

  目标

  1、感知4以内数量,会给独轮车、自行车、三轮车、小汽车粘贴相应数量的轮子。

  2、体验学习问答儿歌的乐趣。

  准备

  1、每个幼儿一张统计图表。

  2、幼儿事先剪下的.轮子,胶水。

  过程

  1、数数车轮。

  ――请每个幼儿看统计表,分别数一数独轮车、自行车、三轮车、小汽车的轮子数量,然后在统计表的右边粘贴相应数量的轮子。

  ――请幼儿说说车子的名称及其轮子数量。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比较轮子数量,说说什么车的车轮多,什么车的车轮少。

  2、学念儿歌。

  ――教师借助统计图表,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引导幼儿学习儿歌。

  ――教师与幼儿互换问答角色,体验学习问答儿歌的乐趣。

  ――将幼儿分成问、答两组,完整念儿歌一遍。

  3、模仿游戏。

  ――引导幼儿把自己想像成一只轮子,讨论怎样表现自行车、三轮车、 小汽车、火车等。

  ――引导幼儿边念儿歌,边结伴组合进行模仿游戏。如两人组合模仿自行车,四人组合模仿小汽车,许多人组合模仿火车等。

  建议

  1、该活动可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感知轮子数量与车辆的关系。

  2、模仿游戏可充分尊重幼儿的生活经验和主观意愿,及时肯定幼儿的造型创意,如许多人组合模仿大卡车,两人组合模仿摩托车等。

  附:轮子歌

  一个轮子什么车?

  一个轮子独轮车。

  两个轮子什么车?

  两个轮子自行车。

  三个轮子什么车?

  三个轮子三轮车。

  四个轮子什么车?

  四个轮子是汽车。

  许多轮子什么车?

  许多轮子是火车。

  幼儿园幼小衔接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25

  活动目的:

  1、喜欢参与测量活动,乐意运用自然测量的知识来解决所碰到的问题。

  2、自主选择工具,测量物体的长短,初步认识测量工具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并且初步学习正确测量的方法。

  3、在动手动脑的活动中激发幼儿的探究精神,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动准备:

  1、长短不一的测量工具、粉笔

  2、故事图片

  3、记录纸、笔

  活动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

  以故事的方式引入,提出问题:蓝猫和淘气的争论如何测量小汽车的车顶长度?

  幼儿讨论

  (二)幼儿尝试活动

  幼儿自选工具测量某一物体

  引导幼儿比较观察测量的结果,并与同伴对比,有什么发现?

  (三)讨论

  1、比较测量的结果

  引导幼儿寻找测量结果与工具的关系

  2、讨论测量的方法

  找准起点;沿边线测量,不要偏离边线;首尾相连

  3、小结:使用测量工具的长短不一样,那么得到的结果也不一样。

  (四)幼儿自主测量

  1、提出测量的要求:选择一种工具,量时找准起点,用笔画个记号,沿边线测量,首位相连。

  2、幼儿操作。

  3、讨论与总结:

  (1)你用什么工具测量的?结果是多少?

  (2)谁也是用这个工具的?结果一样吗?

  (3)你还测了什么?结果怎样?有人测的和他一样吗?你的结果呢?

  (五)延伸活动

  1、讨论:还有什么也可以当测量的工具?

  2、我们身体的那些部位也可以当测量工具?

  3、幼儿游戏:跳远。

  活动反思:

  由于选择的'教学内容《自然测量》活动是幼儿较感兴趣的一项数学活动内容,也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活动;而且,我为幼儿也准备充分的材料,能做到人手一份。所以,幼儿在活动中主动性及积极性都很强,探索活动中个个都表现地很投入,许多平时比较不爱动手的孩子在此次活动中也显得活跃多了。幼儿通过多次的自由探索活动,已能掌握比较准确的测量方法了;幼儿在测量中,各项能力也得到了发展,特别是动手能力及探索能力。

  第一环节

  适宜行为:在第一个环节中,让幼儿进行探索性测量,并根据自己的测量经验进行讨论,让幼儿把自己的做法和想法说出来,起到了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的作用,而且个别幼儿的演示、教师的示范讲解,使幼儿对正确的测量方法有了初步地了解。

  不足之处:

  1、幼儿人数较多,而空间有限,选择椅子的高度来测量,让孩子的视线受阻,活动不方便。

  2、在我示范正确的测量方法时,选择了和幼儿一样的测量对象椅子,由于空间受阻,因此做在后面及旁边的幼儿观察地比较不清楚。

  问题:

  1、如何选择幼儿的探索对象、教师应发出怎样的指令很重要,而我在此环节中欠缺充分的考虑。

  2、教师是否必须选择和幼儿同等的测量对象进行示范讲解呢?怎样选择才能更好地考虑到每个孩子的视线呢?

  对策:

  1、可以让孩子们选择椅子靠背的边作为对象进行测量,这样既能让幼儿的活动空间不会太窄,又有利于幼儿的探索。

  2、值得思考:是否可以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线段,通过比较清晰的方法来进行示范讲解?

  第二个环节

  适宜行为:我充分考虑本班幼儿的实际操作特点,采用一放一收、再放再收的方式进行教学,幼儿均能遵守规则,并且学习效果较好;老师组织也比较轻松。

  不足之处:我设计的小环节比较多,投放的材料也多,幼儿什么都想试一试,操作时间显得不够充分。

  问题:

  1、各个小环节的设计均为了一个目标继续学习多种自然测量的方法,在活动中发现不同的测量对象适合用不同的测量用具。因此,是否可以把第一个小环节和第二个小环节结合起来,让幼儿操作起来时间显得更充足呢?

  2、难度会太大了吗?因为幼儿要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并不容易,更何况要幼儿初步感受了测量方法后,马上就步入第二个目标尝试让孩子们自己发现不同的测量对象适合用不同的测量用具,测量工具的选择和测量对象是有关系的,进程是否会太快?

  对策:

  1、考虑将这个教学内容分成三个课时,把此次的目标、重点放在“学习多种自然测量的方法”上。第二个大环节,就改为让幼儿通过自由探索、操作,继续学习、巩固正确的测量方法。当然,我们可以在活动中,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对有圆边的物体进行测量,学习不同的测量方法。

  2、把“尝试让孩子们自己发现不同的测量对象适合用不同的测量用具,测量工具的选择和测量对象是有关系的”这一个目标放在第二个课时来进行。这样,幼儿学习起来不会那么辛苦,操作的时间也更宽松,又能更有效地突破重难点。

  整体感受:设计活动环节,既要根据幼儿的活动特点来设计好环节,又要很充分地考虑各个环节的目的性和可行性,还要考虑好各个小细节的处理。自身的业务水平也是相当重要的,问题的设置、随机的观察、引导语的把握均是需要进一步的培养。

  幼儿园幼小衔接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26

  活动目标:

  1、通过“图形分家”的操作活动,继续让幼儿学习按图形片的颜色或形状或大小等特征进行多次分类的方法。

  2、发展幼儿观察比较、积极思维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3、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重点与难点:

  用语言进行多维的命名。

  活动准备:

  教师:大转盘一个,图形操作材料一套。

  幼儿:人手一份图形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初次尝试游戏“图形宝宝分家”

  1、观察分类材料:看看盘子里有些什么?(有许多图形宝宝)师:今天老师要和你们来玩一个“分家家”的游戏。

  2、交代游戏名称与规则:师:图形的家在哪里?(处示盘子)分成几家?(两家)师:分的时候有要求,把相同的宝宝放一家,等一会儿把老师给你的图形宝宝分完,分好了取个名字记在心里,待会儿告诉老师。

  3、幼儿操作“给图形宝宝分家”。

  4、讨论:你们是怎么分的?(请几位幼儿走上来,师帮其操作结果贴出来)和他一样的有没有?小结:分家家,可以根据图形的颜色来分成两家,可以根据形状分成两家,还可以根据大小分成两家。你们还想再试一次吗?

  (二)再次尝试:

  1、要求:等一会儿分家家的时候要求不一样了,再取两个好听的名字,要和现在的名字不一样。

  2、幼儿操作提示:第一次怎么分的,第二次要分的不一样。

  3、讨论:第一次怎么分的,第二次怎么分的?(请1-2名幼儿)请幼儿和旁边的幼儿相互讲讲自己分的结果。

  (三)提高尝试:游戏“大转盘”师:老师这里还有很多好看的图形。(师分盘子)请你们用小眼睛看,谁的'小眼睛亮?看看这些图形一样吗?(不一样),哪里不一样?(形状、颜色、大小)

  1、师:老师要和你们玩大转盘的游戏,我们要和电视里的叔叔阿姨一样看标记拿奖品,转盘上的针指向哪个图形,就请你拿一个和它一样的。我们先来试试:“快乐大转盘,大家一起玩。”看看,请你拿什么样的图形呀?(幼儿集体进行3-4次)

  2、进行比赛:看谁拿得又快又对?

  3、增加难度:看看这个转盘和刚才有什么不一样?(大小)哪些大,哪些小?拿好了举在手里

  4、比赛:四个人一个队,小羊、小兔、小猴、小熊,哪一个队的小朋友都拿得又快又对,老师送你一朵小红花。(还要帮队里的其他小朋友一起检查一下,有没有拿错的)反复尝试4-5遍。

  活动结束:

  师:今天我们玩了图形宝宝分家的游戏和大转盘的游戏,你们还想玩吗?(告诉幼儿以后再玩)。评析:活动过程中,教师思路清晰,很有条理,这对于一位新教师是难能可贵的。第一个游戏建议教师在材料的提供上应给幼儿再多几份,让孩子能保留操作痕迹,同时便于幼儿比较后找出新的分类方法,也便于教师帮助幼儿总结归纳几种不同的方法。第二个游戏“快乐大转盘”,在幼儿对图形一个特征有明显感知的基础上,教师及时取出另一图形来比较,并提问“取这个行不行”?帮助幼儿发现图形的二维特征,这个手段用得好,通过自己思维获得发现比直接引导孩子观察第二种特征更易于被幼儿接受。不过,建议第二个转盘设计中作改进,因为出现了“大小”这一第三维特征,所以设计时应有意识地将有大小区别的同形状的图形放在一起,便于幼儿观察、比较、获得发现。此外,活动中,可在材料及提问方面多注重给不同的孩子不同的要求,才能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

  幼儿园幼小衔接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27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仔细观察,找出规律进行排序。

  2、在操作中能探索多种方法交替重复地排序。

  3、增强幼儿动手能力和观察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彩色粒珠,印有不同图案的纸条若干。

  2、学具准备:几种印章,彩笔,长条白纸,彩色粒珠和彩色珠及绳子若干,彩色纸条,胶水若干。

  活动过程:

  1、常规活动:问候走线。

  线上:五只猴子荡秋千。

  2、集体活动。

  (1)教师给每组幼儿几个不同图案的印章和长纸条,请幼儿按重复交替的规律印画自己喜欢的图案。

  (2)观察自己的彩条图案,说说有什么特点,引导幼儿说出是重复的交替着排列的。

  (3)教师小结,这些排序的规律有的是ABABAB、、、、、、有的是ABCABCABC、、、、、、有的'是AAAAAA、、、、、、这些排列是有规律的,是重复交替的。

  3、操作活动:

  幼儿操作学具,用彩色粒珠在桌子上摆串珠,摆好后说说自己是怎么排列的。

  4、分组活动:

  做彩环,将长条纸两头粘成圈,并按交替重复的规律一环套一环。

  5、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彩环及幼儿欣赏评价。

  幼儿园幼小衔接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28

  活动目标:

  1、发现并比较不同叶子的差别,有重点地说出叶子的特征。

  2、能按不同条件给叶子分类,了解几种特殊的叶子,感受叶子的多样性和奇特性。

  3、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重点:

  了解几种特殊的叶子,感受叶子的多样性和奇特性活动难点:比较不同叶子的差别,有重点地说出叶子的特征。

  活动准备:

  1、幼儿事先采集的叶子。

  2、不同的叶子实物和图片。

  3、分类盒、纸、笔。

  活动过程:

  1、分享交流采集叶子的成果。

  (幼儿的桌上陈列有采集来的各种叶子)师:大家来相互说一说,你采集到了什么叶子,它是什么样的?

  2、比较不同叶子的差别,有重点地说出叶子的'特征。

  (1)师:这些叶子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说出叶子的不同之处,并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比较有关叶子。

  教师小结:叶子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形状、大小、叶脉、边缘都不一样。

  (2)师:叶子有共同的特征吗?

  教师小结:每片叶子都有叶肉、叶脉和叶柄。

  3、给叶子分类

  (1)教师:你会给叶子分类吗,看看谁和谁一家?为什么要这样分,给他们做个标记。

  幼儿在分类盒中将叶子分类,并制作分类标记。

  (2)请幼儿讲述分类情况。

  4、了解几种特殊的叶子。

  (1)了解可以吃的叶子。

  师:叶子可以吃吗?你吃过什么样的叶子?

  教师(出示一些蔬菜):你吃过这些菜的叶子吗?你还吃过哪些菜的叶子?

  (2)了解有特殊本领的叶子。

  教师(出示盆栽含羞草、猪笼草和毛毡苔、合欢的图片):你认识这是什么植物吗?"屈,老师。教案,网出,处!他们的叶子可有着特殊的本领。

  教师演示、介绍这四种植物叶子的特殊本领。

  5、总结性谈话。

  师:你看了那么多有趣的叶子,觉得大自然奇妙吗?大自然中是个神奇的大宝库,有许许多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发现。

  活动延伸:

  孩子收集不同的树叶,使孩子积累有关叶子的经验。

  活动反思:

  这次的活动,是孩子们秋游吃桔子发现叶子而引发的,通过今天的教学活动,可以看出,幼儿对此活动也很感兴趣,表现得非常活跃。也是从今天来看,孩子们的兴趣还远远不止是老师所想到的这些,而是更多、更加广泛。

  幼儿园幼小衔接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29

  活动目标:

  1、运用已有的数、形知识,学习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

  2、乐意和同伴一起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乐趣。

  3、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重点:

  巩固已掌握的数、形知识

  难点:

  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寻宝地图》

  2、每人一张密码条

  3、寻宝所需的物品(如手电筒、地图、干粮等)

  活动过程:

  1、准备物品

  (1)、选购干粮

  "寻宝需要一星期的时间、如果每天吃一包饼干,算算一星期需要几包饼干?"

  "为什么要买7包饼干。"

  (2)寻宝必需品

  "小朋友可两个人一组,商量一下需要买什么物品?"

  (除了已经准备好的,还可以买些什么?)

  2、研究地图

  出示地图,找寻宝路径

  "上面有3条路,走哪条路可以寻到宝呢?"(幼儿讨论)

  3、进行寻宝活动

  "大家看看门上的锁有密码,你们必须补齐密码,才能打开门。"

  _____5______、2______4(相邻数)

  1_____5_____9(单数从小到大排列)

  10_____6______2(双数从大小小排列)

  8+2= 9—4= 6+3=(10以内的加减法)

  4、寻找聪明果

  "这棵树上只有一个聪明果,请大家把它找出来。"

  5、大家相互交流寻宝的过程,品尝成功的乐趣

  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数字捉迷藏》是我第二次开展了,这一次活动,我汲取了第一次活动中的不足进行了改进。

  我将整节活动更为细化了一些,让活动更加的.游戏化,将“捉迷藏”贯穿到底,数字不停的藏,孩子们不停的找,过程更完整。既然是捉迷藏,那一开始的就得要“藏起来”,这是我上次活动所欠缺的,这一次,我将数字放在气球上,用白板的淡出及声音音效技术,让一个个的数字气球爆炸,然后消失,以达到数字藏起来的效果,更加具有神秘感,孩子的参与性就更强了。数字们共计隐藏了三次~

  第一次数字藏在了兔子的身上,由数字构成的兔子,孩子们在找的过程,让孩子们在找的过程中学会讲述以自我为中心的上下左右,抑或是兔子身体部分,了解简单的方位。

  第二次数字藏在了表格中,我用遮挡技术,我出示隐藏一半数字的数字格,让幼儿从中找出数字,孩子们根据没有隐藏的数字的一部分,分析猜测是哪个数字,活动气氛一下子被提升起来,孩子们争先举手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很快就将10个数字全部召找出,并且幼儿同时学会了方位词“行”“列”,通过说“行”“列”就能马上找到数字。

  幼儿园幼小衔接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30

  活动目标:

  1、能将生活中用品(鞋、袜)进行匹配。

  2、认识鞋、袜的标记,并能按标记归类。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鞋、袜若干双。

  2、鞋、袜的标记各四个。

  3、场景“小猫的家”,家里的地上零散的放着鞋和袜子。

  4、小猫头饰幼儿一人一个。

  5、贴有鞋、袜标记的柜子两个。

  活动过程:

  一、设置场景,引出课题。

  (一)“猫妈妈”带领孩子们做完游戏回家。(走进家门)家里很乱,小猫帮妈妈收拾房间。

  (二)幼儿在收拾时,教师观察并随时帮助个别幼儿。

  二、集体讨论,引导幼儿认识一双。

  (一)请个别幼儿说说:“你是怎么收拾的?这两只鞋子(袜子)为什么要放在一起?

  (二)教师引导幼儿认识一双。

  1、出示颜色一样但大小不一样的两只袜子:“孩子们这是一双吗?”(不是)“为什么?”(颜色不同)。

  2、出示大小、颜色一样,但图案不一样的两只袜子:“孩子们这是一双吗?”()不是“为什么?”(图案不同)。

  3、出示颜色、图案一样,但大小不一样的`两只袜子:“这是一双吗?”(不是)“为什么?”(大小不同)。

  4、师生脱掉鞋子,观察自己的鞋子、袜子。小结:颜色一样、大小一样、图案一样的两只鞋子(袜子)叫一双。

  三、游戏“找朋友”

  请幼儿将教室里放得乱七八糟的鞋子、袜子配对并按标记放入柜中。

  幼儿园幼小衔接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31

  活动目标:

  1、复习认识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2、通过游戏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3、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活动重点:

  复习认识以上三种图形;

  活动难点:

  掌握以上三种图形的特征;

  活动准备:

  用圆形、三角形、正方形拼成的小鱼图片,场地上画三个大的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后进行提问,复习三种图形的`名称。

  2、通过提问复习三种图形的特征。

  3、出示正方形,让幼儿想一想,正方形如何才能变成三角形。提升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鼓励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和探究。

  4、游戏“快乐的小鱼”。老师和孩子们扮演小鱼,让幼儿听指令游到相应的池塘里。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幼儿园幼小衔接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32

  【活动目标】

  1、感受并体验远近的含义,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精神。

  2、学习用工具测量远近,并能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3、初步感知同样的距离,使用的测量工具不同,测得的次数也不同以及同样的距离,使用的工具不同,测量的次数也不同,越长的工具所用的测量次数越少。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重难点】

  1、重点:按照正确的步骤用工具测量

  2、难点:

  (1)理解不同的距离,用同一种工具测量,测量的次数越多越远,测量的次数越少越近

  (2)同样的距离,使用的工具不同,测量的次数也不同,越长的工具所用的测量次数越少

  活动准备:

  铅笔,表格、路线图每人一份、水彩笔盖、短水彩笔、没削过得铅笔。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今天,动物学校要举行一场盛大的`运动会,小兔、小熊、小猫都报名参加了比赛。你们看,小动物们马上就要从自己家里出发到学校去了,究竟是哪个小动物会最先到达体育馆呢?

  二、学习用工具测量的方法比较路线的远近。

  1、(引导幼儿观察路线图)请幼儿观察比较,哪个小动物去体育馆的路最近?哪个小动物去体育馆的路最远?你是怎么知道的?这种方法准确吗?

  2、师:用眼睛看的方法叫做目测法,但是目测法比一定准确,我们还能用什么方法来判断路线的远近呢?(请幼儿讲讲自己的想法,如工具:尺子、棍子、绳子、积木等)老师今天也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种测量工具,你们看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工具?(水彩笔盖)

  3、师:你们觉得这样工具能测量小动物家到学校的距离么?(能)那咱们就先量一量小猫家到学校要几个水彩笔盖,你会量吗?(会),请你来试一试。

  在幼儿尝试过程中教授测量方法,,边演示边引导幼儿一起讲述测量的正确步骤(找起点,沿着线,接着量)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小猫家到学校量了5个水彩笔盖)

  4、师:请你们也量一量小猫家到学校用了几个水彩笔盖。并将结果记录在表格里。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请你再量量其他两个小动物家到学校用了几个水彩笔盖,把结果记录在表格里。

  5、请幼儿坐好,检验幼儿测量的结果,教师小结不同的距离,用同一种工具测量,测量的次数越多越远,测量的次数越少越近

  6、师:郑老师还给你们准备了两种测量工具呢,我们就用这两种工具来量一量咱们的小椅子好不好。

  请幼儿示范测量方法,及时纠正不对的测量步骤。

  7、请幼儿坐好,检验幼儿测量结果,教师小结同样的距离,使用的工具不同,测量的次数也不同,越长的工具所用的测量次数越少。

  三、教师小结

  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都能被当做测量工具呢,我们的教室里就有很多,待会请你选一样你喜欢的东西作为测量工具,来量一量咱们的桌子、黑板,还能比比小朋友的身高呢……

  个人反思:

  这节教学活动有好的地方,也有失败的地方。

  因为活动中所要测量的就是我们天天要用的桌子,非常的贴近生活,所以幼儿在测量的时候特别的开心,积极性也特别的高。在操作的过程中,因为幼儿之间的能力有所差距,所以有对有错,所以在活动的过程中给幼儿多次交流多次尝试的机会。发现问题就要给幼儿解决问题的机会。允许他们犯错误,再尝试用别的方法。每当孩子遇到困难,我都会让他们先自己想办法,大胆去尝试。

  幼儿园幼小衔接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33

  活动目标:

  1、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并列出相应的分解式,从而感知加法算式所表达的数量关系。

  2、引导小朋友积极探索数学活动。

  3、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1、教具:课件、1—10的数字卡。

  2、学具:儿童用书,幼儿自带10根小棒。

  活动过程:

  一、复习数字10

  1、教师:伸出小手,数数自己有几个手指头?(10个)

  2、教师:数字10怎么写?

  3、请孩子说一说,写一写。

  二、学习10的组成(标题)

  1、出示10张苹果图让学生数一数(课件演示)。

  2、教师:请你尝试着把10根小棒分成两组,有几种分法呢?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3、请孩子想一想,说一说自己的分法。

  4、(演示课件)教师根据交换规律和左边多1,右边少1的规律在黑板上写出10的分解式。(教师板书)

  5、教师总结,请学生分组读一读10的组成。

  三、情境感知看图学习加法应用题

  1、出示苹果图。

  看看这幅图,根据这幅图编出一道加法应用题出来?

  2、引导小朋友用三句话表达图片的意思。(图上有4个红苹果,6个绿苹果,问:图上共有几个苹果?)

  3、小朋友口述图意并说出算式,老师记录。

  4+6=10(个)

  四、做游戏"找朋友"

  1、教师提供每个孩子一张数字卡,组织孩子围成一个圆圈。

  2、教师:音乐开始,当唱到"找到一个好朋友"时,请你找到和你的数字卡合起来是10的同伴做好朋友。

  3、游戏开始,可以让孩子互换数字卡反复游戏。

  五、请孩子结合儿童用书练习。

  教学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幼儿园幼小衔接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34

  活动目标:

  1、创设玩具城情境,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和同伴共同学习的愉快情绪。

  2、通过看看、说说、粘粘等形式感知4以内数量,发展思维能力。

  3、能有序的进行操作,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玩具车幼儿人手一辆、幼儿操作材料每人一份、教师示范教具一套

  活动过程:

  一、激发去玩具城的兴趣

  1、我们小朋友喜不喜欢玩玩具?你喜欢玩什么玩具?(幼儿自由讲述)

  2、随律动《开火车》进入活动室

  二、玩玩具,初步感知4以内的数量

  1、幼儿第一次玩玩具,感知轮子能滚动的`特性,初步学习点数4以内的数量小结:原来轮子都会滚动,而且都不一样。

  2、幼儿互相交换第二次玩玩具,感知不同数量的轮子,巩固对数量的认识

  3、送玩具回家,幼儿按点送物

  三、帮玩具宝宝数轮子

  1、玩具宝宝要去参加装轮子大赛,可是他们还不知道自己该装几个轮子,怎么办呢?

  2、出示范例,引导幼儿思考这是什么车?它应该装几个轮子?(根据幼儿讲述示范粘贴一种,其他的请幼儿思考并轻轻告诉老师)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相互进行验证,适当启发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

  4、集体验证引导幼儿说一说你帮什么车装了几个轮子?是不是每一个玩具宝宝都会数自己的轮子了?

  四、我们也来变一变

  1、我们小朋友想不想跟着玩具宝宝一起去参加比赛?

  2、请你们动一动小脑筋,变一变,你想变成什么车去?

  3、幼儿随音乐出活动室

  五、延伸

  1、在数学区投放相应材料供幼儿巩固

  2、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由的变成轮子数量不同的玩具车。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幼儿园幼小衔接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35

  活动名称:

  我的朋友(垃圾归类)

  活动目标:

  1、能够按照物体标记将相应的物体归类摆放。

  2、乐于参与数操作活动,锻炼动手能力。

  3、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已带领幼儿在园内捡拾过垃圾,垃圾筐若干,垃圾标记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垃圾标记,引导幼儿观察认识。

  师:今天,教师里来了很多小客人,看看他们是谁?他们的名字叫xx标记。(幼儿先观察再练习讲述)

  2、教师操作情境表演,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师:(以标记的角色讲述)我今天是来找我的朋友的,我朋友的样子和我长得一样,请小朋友找到后放在我后面的`箩筐里,好吗?

  3、幼儿尝试操作。

  请两名幼儿上前看标记将可乐瓶和叶子放在贴有相应标记的箩筐里,其余幼儿在一旁检查。(教师看操作情况给予指导)

  4、幼儿独立操作,教师提醒幼儿看清楚标记再摆放垃圾。摆放后幼儿以小组为单位检查操作结果。

  5、延伸活动:带领幼儿到居民小区捡拾垃圾并按类摆放。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幼儿园幼小衔接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36

  活动目标:

  1、能按颜色标记帮花朵分类。

  2、学习根据点数和花朵匹配。

  3、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能够完整的表述一句话。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花园场景,并贴上颜色标记以及画上各种形状并在形状中间画上点数。

  2、幼儿已认识各种颜色的花以及各种标记。

  3、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花若干,装花的礼盒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讨论活动

  1、导入今天吴老师给我们每人准备了一份神秘的礼物,我们任找一张小椅子,把礼盒打开来看一看?

  2、幼儿讨论哇!我有了好多漂亮的花!有红的、黄的。

  你们也可以和好朋友说一说:"你有什么颜色的花?有几朵?"

  3、请个别幼儿说一说幼儿A:我有红颜色的花,有三朵!还有绿颜色的花,有两朵!

  幼儿B:我有一朵黄颜色的花,还有三朵蓝颜色的花

  (二)认识花园我们收到了这么多漂亮的鲜花,可真开心!

  如果这样放着它们就会枯萎的,那就太可惜了,这里有个大花园,我们把鲜花种到花园里去好不好?

  (三)种花

  1、认识标记我们来看一看这个花园是什么样子的?这里有些什么?

  我们要怎么种花才最好呢?

  幼儿:这里有个红颜色标记、绿颜色标记、黄颜色标记、还有蓝颜色标记。

  师:这些标记有什么用呢?告诉我们什么呢?

  幼儿:我们可以把红颜色的花种到红颜色标记的地方。

  师:那绿颜色的花,我们要种在那里呢?

  幼儿:绿颜色的花种到绿颜色标记的地方。

  小结:对了,我们要看一下花是什么颜色的,然后把花种到和它一样颜色标记的地方。

  师:在花园里你还发现了什么?

  幼儿:我发现有方形、圆形、三角形。

  幼儿:方形里面有三个圆点点,还有三角形里也有圆点点。

  师:对了,这些图形里面都有圆点点,这些圆点点是用来种花的标记,那你们猜,这花怎么种?

  幼儿:一个圆点点种一朵花,两个圆点点种两朵花。

  请幼儿示范,把老师的花种到花园里去。

  小结:我们种花的时候要找一找你的花是什么颜色,然后到这个颜色标记的地方,再数数这个颜色的花有几朵,和哪个图形里的圆点点一样多,最后把花种上去就可以了。

  2、幼儿操作

  (四)赏花和小朋友一起检查鲜花有没有种对。

  (五)结束活动

  我们小朋友种的花可真漂亮,有红的`、绿的、黄的、兰的,我们请其他小朋友也一起来看一看吧!

  教学反思:

  小班幼儿借助可触摸到、体验到的面泥开展有趣的操作活动,非常适于农村幼儿园,也得利于改变单一的、封闭式的课堂教育形式。为此,将底结构活动中制作的面泥小花进行拓展,有效开展高结构活动能使幼儿的学习兴趣递增,不同的新经验得到提升。本次活动“种花”就是将材料进行拓展,使幼儿在数的情景操作中尝试运用AB模式进行排序。

  在活动中我主要采用了问题情景层层层入的方式,如一开始教师带领幼儿来到小花园中问:“你觉得小花园怎么样?是谁飞来了,咦,怎么又飞走了?” 就将幼儿对春天的各种感受进行了大胆的表达,帮助幼儿整合了各种春天的经验。

  之后在师幼讨论中:“你们知道蝴蝶姑娘最喜欢怎么样的花园?”很好的激起了幼儿对有规律种花的想法与兴趣。再通过个别幼儿对操作材料的示范与讲解,使每位幼儿清晰、正确地了解了有规律种花的要点,再后幼儿在自主选择教师提供的各种材料互动中(平日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塑造的各种小花及人手一份的模式卡、小花盆等),充分给予了每位幼儿大量实践操作的机会。同时,幼儿在运用AB模式排序帮助蝴蝶建造花园的程中又提升了按颜色、按大小、种类种花的方法,从而使幼儿在游戏情景中自主探索、实践应用中达成活动目标。在最后的环节中,幼儿自由地在唱唱跳跳中表现出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也使活动达到了高潮,并且帮助幼儿获得了各种能力的发展。

  幼儿园幼小衔接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37

  春天到了,各种美丽的花都盛开了,引来了各种各样的花蝴蝶,花和蝴蝶是小朋友比较感兴趣的美丽事物,利用花和蝴蝶进行匹配,既配合了春天的主题,又不失数学活动的枯燥乏味,也比较贴近幼儿的日常生活,在感兴趣的基础上初步感知5以内数量匹配的知识,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实物卡片,活动中师幼互动以及幼儿间的互动会有很多,充分让幼儿体验到数学活动的乐趣,同时感受到春天的美。

  一、目标:

  1、能按1~5实物卡匹配相应数量的物体。

  2、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实物,体验数学活动点数匹配的乐趣。

  3、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二、准备:

  1、有5盆花的'图片,15只蝴蝶图片。

  2、幼儿人手一盆花,若干蝴蝶。

  3、有1~5手口一致的点数经验。

  配套课件:小班数学课件《蝴蝶找花》PPT课件

  三、重难点:

  会对照相应的数量进行花与蝴蝶的匹配。

  四、方法:

  观察法、操作法等

  五、过程: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每盆花的数量

  (1)提问:在花园里有几盆花儿?我们一起来数数

  (2)提问:你发现这些花儿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幼儿自由阐述)评析:【出示花盆,以花朵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以提问方式激发幼儿观察花朵的兴趣,知道花盆里的花朵长的不一样,数量也不一样】

  (3)请个别幼儿上前选择一盆自己最喜欢的花儿进行表述。师:"这里有这么多盆花,请一个小朋友说说你喜欢哪盆花?有几朵花?"(鼓励幼儿伸出手指点一点)评析:【这里的提问,鼓励幼儿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花朵,根据自己的点数能力进行】

  幼儿小班数学教案《蝴蝶找花》含PPT课件

  3、游戏:蝴蝶找花。

  (1)师:"小朋友们真聪明,帮老师的蝴蝶找到了花朵,那现在请小朋友给你自己的小蝴蝶找花朵吧"请幼儿先数数花盆里有几朵花,再配上相应数量的蝴蝶。

  (2)小结,请小朋友一起来说说蝴蝶找花的事情。

  评析:【最后以游戏结束,让每位孩子都能充分进行操作,感知量与量的对应关系,又使整个活动在轻松的氛围中结束。】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以游戏贯穿始终,各环节衔接自然。幼儿在玩当中学会了能按颜色分类,并用颜色标记表示分类结果,达到了教学目标。孩子们活动过程中,兴趣很高,注意力非常集中,孩子们都积极参与游戏,玩的不亦乐乎,活动气氛非常活跃。唯有不足之处是:教师组织活动的语言需要再简练一些,还有幼儿分组操作活动环节,教师观察指导的引导语要规范准确。还有当幼儿回答教师提问的问题后,要及时的给予幼儿表扬及鼓励。

  幼儿园幼小衔接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38

  【活动目标】

  1、学习比较5以内数量的多少。

  2、学习进行简单的统计。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4、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最受欢迎动物选举”字词卡。

  2、动物纸偶(见材料制作)。

  3、《动物真有趣》幼儿用书或电子书第22—23页。

  【活动过程】

  一、出示“最受欢迎动物选举”字词卡。告诉幼儿动物公园里要选出最受欢迎的动物。

  二、利用动物纸偶讲故事《谁最受欢迎》:

  动物园要举行“最受欢迎动物选举”,当选的动物将会成为动物大使。

  选举那天,海豚第一个出来自我介绍:“我叫海豚,是海洋里最聪明的动物,会跳高,会翻跟斗,还会唱歌。请投我一票,谢谢。”

  海狮出场了,它一边顶球,一边介绍自己:“我叫海狮,下水能游泳,上岸能走路,小朋友最爱看我表演”。

  这时,鲨鱼凶巴巴地说:“我是海里的霸王,小朋友,你们一定要选我。”

  小蝴蝶飞进会场,它拍拍翅膀说:“海豚、海狮和鲨鱼各有优点,但是说到美丽,他们都比不上我们蝴蝶一族。”

  最后,轮到大熊猫了,它一步一步踏上台阶,慢慢地转过身,朝台下的观众说:“我叫大熊猫,我胖乎乎的体形和黑色的'眼圈,才是小朋友最喜欢的哩!”

  所有参选的动物自我介绍后,投票活动开始了。

  三、请幼儿猜猜“最受欢迎动物选举”的结果。

  四、出示幼儿用书第22—23页,表示投票活动有了结果,请幼儿数数每只动物所得票数,并完成连线。

  五、请幼儿说说谁得的票数最多,老师继续讲述故事:

  投票终于有了结果,大熊猫得票最多,成为今年的动物大使。

  六、请幼儿根据投票结果,把当选的动物画在幼儿用书或图画纸上。

  教学反思

  1、幼儿在本节课中非常积极。

  2、幼儿通过这节课深刻的认识到了5以内的数量,由于教具比较新颖,游戏比较多,幼儿在本节课中玩得非常开心。

  3、本节课的设计简洁明了,适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让幼儿在玩中轻松学到了知识。

  幼儿园幼小衔接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39

  活动目标:

  1、按照颜色、形状和数量三项特征进行7以内对应计数,进一步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2、发展仔细观察的能力,知道对自己的操作结果进行检查验证。

  活动重点:

  幼儿能根据形状、颜色、数量三项特征条件选出相应的蔬菜。

  活动难点:

  幼儿能根据“菜谱”上的要求,取出相应种类、颜色和数量的蔬菜,检查后进行拼盘、粘贴。

  活动准备:

  1、毛虫及蚊子图片若干(卡片上的蚊虫数量在7以内)摆放在场地中,每人一筐数字卡,每筐7张卡片,上面标有从1到7的阿拉伯数字。

  2、苹果卡片,红苹果7个、黄苹果6个、蓝苹果5个、绿苹果4个,挂在果树上;4个动物朋友的水果店,大的色卡和数字磁铁,每人一套4~7的数字卡和小色卡,小色卡用来标记颜色。

  3、不同标记的农田三块,有菜单的盘子若干(不同难度),四种颜色的萝卜、甜椒和蘑菇若干,胶水。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带领幼儿来到“开心农场”:“今天开心农场邀请我们去做客,听说这是个神奇的农场,里边种满了各种各样神奇又好吃的水果和蔬菜!我们一起去玩玩吧!”

  跟随音乐进入农场。

  二、游戏情境:消灭害虫。(复习认识7以内数字和点数)

  1、教师带领幼儿步入场景一(如下图)

  教师:“听开心农场的老板说,农场里草丛很茂密,里边有许多蚊子和毛毛虫,老板想请你们帮忙把这些害虫消灭掉!”

  玩“发现毛虫图片后玩消灭害虫”的游戏,要求:图片上有1只蚊虫,就踩/拍一下,有2只蚊虫就踩/拍两下,以此类推,图片上有几只蚊虫就做几次相应的踩地或者拍打动作。

  2、7以内点数、认识7以内数字

  教师:“害虫消灭掉了,大家都是灭虫小能手,咱们一起数数看到底每个地方消灭了几只害虫吧!”

  请幼儿去拿一筐数字卡,自由去点数分别消灭了多少只蚊虫,有几只就在图片上摆上相应的数字卡,最后幼儿和老师共同点数检查。

  三、活动情境:到苹果园摘苹果。(学习7以内对应计数,进行颜色、数量两项特征的对应)

  1、带领幼儿到“苹果园”(如下图)

  教师:“你看到了什么,都有什么颜色的?”

  幼儿每人摘一个苹果。

  2、出示动物磁铁,请幼儿按颜色给小动物们送苹果。

  教师提出送苹果的规则:“每位小朋友只能送一个苹果,每个动物宝宝的框子里只能放一种颜色的苹果!”

  3、共同点数,学习颜色、数量两项特征对应计数。

  (1)请个别幼儿观察、点数宝宝兔篮子里苹果的颜色和数量,并从黑板上取出色卡和数字卡,贴到宝宝兔篮子下方进行表示;然后请所有幼儿一起点数并从自己的筐里取出对应的色卡和数字卡。

  (2)请幼儿观察胖胖猪篮子里苹果的颜色和数量,然后从自己的筐里取出相对应的色卡和数字卡,请一名幼儿上前操作,其他小朋友一起检查操作结果。

  (3)请幼儿独立操作,分别观察、点数嘟嘟牛、贝贝羊篮子里苹果的颜色和数量,用色卡和数字卡摆放做出记录,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用画圈的方式,在多项条件中圈出正确的颜色和数量的计数方法。

  四、新的问题情境:制作午餐,进行正确的颜色、形状和数量三项特征的对应。(在过程中带领幼儿检查验证操作结果。)

  教师:“开心农场里还种了好多好多好吃的蔬菜,待会咱们再去摘一些回来作出美味的餐点吧。不过要做出美味的午餐,(教案、出自:、教案网)可必须得认真地看清楚菜谱,不然做出来的菜味道就不好吃了。”(培养儿童认真观察的能力。)

  要求一:幼儿取一个盘子,仔细观察上边的菜谱,按照菜谱的标记到菜地找到对应的蔬菜,菜谱上有几种蔬菜就要找够几种。

  要求二:幼儿按照菜谱上要求的颜色和数量把蔬菜放进盘子里,并检查。

  要求三:幼儿将蔬菜按自己的喜好摆好造型,粘贴在盘子上。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来源于幼儿的生活。之前和孩子们去农场秋游,他们对农场里的事情充满兴趣,我便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围绕教学内容设计了本次活动。因为熟悉并喜欢情境,幼儿全程非常积极,以一种轻松、自由、自然的状态愉快操作、投入学习。在活动中的每个环节,我都给幼儿多一点挑战,既保证了他们探索的欲望,也让他们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

  活动第一个环节我提供了数量在1~7以内的蚊虫图片和数字卡,在一个开放性的`花园情境中,让幼儿通过消灭蚊虫这个游戏来复习7以内的点数及数量间的对应。从活动中可以看出,孩子们从一开始就将自己融入到游戏情境中,非常投入,也非常开心。大多数幼儿都能够认真点数图片上的蚊虫数量并取出相应的卡片,但也有少部分幼儿在放卡片时发生了错误。基于我对孩子的了解和观察,放错的幼儿事实上也已经具备了数字符号与量之间的对应,他们的失误应该是因为没有听清要求或看清图片造成的。于是我没有直接指出,而是通过集体检查的环节让幼儿能够马上调整失误,同时这也让孩子知道听清要求和检查的重要性,潜移默化地强化了他们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在送苹果的环节,苹果树和小动物是平行摆放的,这样的放置更利于幼儿直观地观察与思考。在这个环节,情境向幼儿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找出颜色与数量两项条件下对应的物品。这个挑战对幼儿来说并不难,但在规则理解、操作方式以及常规方面可能会出现混乱。因此,我在设计活动时通过层次性的活动让幼儿注意到操作规则与常规:开始由我来示范送色卡和数字卡,让幼儿集体检查;接着我请个别幼儿上前操作,其他幼儿集体检查。此时我通过观察,确认大部分幼儿已经了解了活动规则并能基本完成,就在给后面两个小动物送苹果时使用了新的方式让幼儿在四种颜色和四个数字里圈出正确的答案。这一操作要求幼儿从多项条件中选出正确的内容,既是新挑战,又为后面的个体操作提供了铺垫。正是通过这几个不同层次的活动,我逐渐退出对幼儿活动的介入,将操作还给孩子。

  第三个情境是做大餐,这个环节涉及了按照形状、颜色和数量三项条件进行正确对应,幼儿需要完全自主操作并尝试自己检查,这对他们来说是更大的挑战。由于是个体的操作,所以场景设置更为开放,便于幼儿独立思考和自主操作。考虑到幼儿间的个体差异,我将菜谱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种难度供他们自主选择。在活动中看到孩子们能全情投入,真正感受到了在玩中学的快乐。

  整个活动,我一直充分尊重幼儿的主动性,为他们营造了一个自主参与、主动学习的心理氛围,让幼儿自主地参与游戏,并在活动中形成和谐的师幼、幼幼、幼儿个体与教育中介之间的互动,幼儿在主动操作中,经历认知结构的变化,自主建构知识、自我发展。

  幼儿园幼小衔接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40

  设计理念:

  数字无处不在,它们的存在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方便,数字在不同的地方代表着不同的意思。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我以猜数字的游戏导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引导幼儿在猜猜、找找、说说、玩玩、画画中进一步巩固对数字的认识,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数字的重要和有趣,从而激发幼儿探索数字奥秘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态度。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生活中的数字体验数字的意义,知道数字无处不在。

  2、运用数字进行游戏活动,从中体验活动的乐趣。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重点:

  发现生活中的熟悉,知道数字代表的意思,感知数字无处不在。

  活动难点:

  运用数字进行游戏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和数字的有趣。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幼儿人手一支笔、一份记录纸

  设计意图:

  用"猜数字游戏"导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有数字的部分图片,引导幼儿进一步感知数字在生活中的运用,体验数字的重要。

  通过对数字的变形,变成有趣的动物和交通工区,体现数字的趣味性。

  通过之前几个图片的观察,让幼儿自己想象,并用数字做出有趣的画,感受数字的有趣。

  活动过程:

  一、猜想数字、激发兴趣。

  1、出示PPT空白表格师:你知道上面有几个格子吗?

  2、出示PPT2师:在每个格子里藏着不同的数字宝宝,我们边看边猜他们分别是数字几?

  师:在猜数字宝宝之前呢,先要记住这句话,从0—9的数,一个一个的数,才会发现少的数字。

  3、给数字排队师:看一下这十个数字宝宝里,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师:你能给这几个数字宝宝排一排队吗?从小到大怎么排,从大到小怎么排?

  师:有没有其他的排法吗?

  4、教师出示PPT师:你知道这些数字是怎么排的吗?

  二、数字代表的意思

  1、师:这十个数字宝宝是我们平时看到听到和感受到的数字,你在生活当中什么地方见到过这些数字呢?

  师:马路上有数字吗?家里有数字吗?

  2、出示PPT师:为什么上面有数字,都是干什么用的?

  师:生活中到处有数字,不同的数字代表不同的意思,你回去再去找找看,下次告诉我。

  三、有趣的数字

  1、出示PPT小鸡,师:看,这是什么?数字3怎么了?怎么变?除了数字3还有几?

  2、出示图片冰淇淋,师:这又有那些数字宝宝呢,他们怎么了?

  3、出示图片魔术师师:这次的图片,老师0—9每个数字宝宝用了一次,你能把它们都找出来吗?记住0—9一个一个的数,你就会发现不见的数字哦。

  四、游戏数字、体验有趣

  1、师:数字宝宝可以做成那么多好玩的东西,现在要请你们自己动动手,动动脑筋来画一画。

  2、出示PPT师:你可以照着老师画画,你也可以自己想,要用到数字宝宝哦。

  3、教师评价欣赏。

  课后反思:

  在目标的设计中,我主要是让幼儿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意思,但是好像在这个活动中的体现不是很明显。存在着很多问题,一、趋向小学化,二、目标达成度不够,三、操作性不强,等。

  在上好课的那一瞬间,我感觉很热,有种莫名的热,感觉这个课超出了幼儿所能接受的范围,有点小学化了。对于整个活动的目标的达成度不是很好,把重点放在的了数字的组合中,应该是着重于对数字的理解,了解日常生活中的数字。其实在平时的生活中见到的数字有很多,我的课前准备也不是很充分,没有提前让幼儿了解家中的数字和学校中的数字等所能见到的数字。最主要的是要幼儿了解数字的意思,而我在上的过程中只是一句带过,没有很深入的回答和引导。比如在问道马路上有数字吗?有幼儿说汽车的牌子,我说是的,但是我没有告诉孩子说这是这辆汽车的身份证,代表就是一辆,没有第二辆的。

  在第一个猜数字环节中,孩子们的兴趣很浓厚,小眼睛都看着我,开始猜数字了,第一个幼儿看见的是1,因为1我放的最显眼。在接下来的猜数字过程中,也是有一些难度的.,因为中班幼儿对于0—9这十个数字的书写了解的也不是很深入。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孩子站起来能说好多个,我也采取的相应的表扬,我的表扬是你真棒能一口气猜那么多,但你能告诉我他们分别是在哪个颜色的格子里吗?在表扬的方式上也要采取不同的语言。猜数字的环节幼儿的注意里很集中,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有见过这样的形式,感觉很有趣。在这里我想,吸引幼儿的兴趣是很重要的,在平时的活动中要关注幼儿的兴趣点,发展吸引幼儿兴趣的数学区角。

  第一环节后面的内容趋向小学化,可以省去。

  第二个环节中的引导不是很深入,所出示的图片布及的面不是很多,对于每张图片的解释也不是很到位。可以把这个环节做为整个活动的重点,再次开展数字宝宝的活动,深入了解生活中的数字。

  第三个环节,对于中班幼儿的认数水平,知道数字很简单,但是对于操作就有些难度的。还有图片中出现了一个问题,魔术师的图片中没有5这个数字,在准备的时候没有验证好。

  还有就是在上课的时候各个环节之间的链接不是很流畅。经过这次的课,发现数学课,并不是那么简单,而是要搜集很多资料,在自己的脑海里有大量的信息存储,在引导幼儿的时候要把自己存储的信息简单化教给幼儿,这样才能达到数学课的目标。

  幼儿园幼小衔接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41

  活动目标:

  1、能够熟练运用几何图形拼摆图案

  2、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3、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材料:

  各种几何图形、记录卡、笔、纸、胶水等

  活动过程:

  首先教幼儿认识图形,引导他们使用图形拼摆图案,最后引导孩子用各种几何图形拼出春天里动物和植物。

  活动评析:

  班中的幼儿基本能够认识所有的基本几何图形,但是灿灿对图形的'认识还不是很好,需要多多的教导。

  教学反思: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小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在今后设计的活动中,可以从平面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随着孩子手部动作的不断协调发展来增加操作材料的难度。

  幼儿园幼小衔接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42

  【活动设计】

  大班幼儿已经有了较好的数概念认识,但是尝试运用不同点数方法进行数量比较的能力相对欠缺,本次数学活动以竞赛性游戏“剪刀石头布”贯穿始终,以“谁的豆豆多”为主题,通过层层递进、自主探究的不同点数方法,让孩子在游戏中兴趣盎然的分享、演练“获胜”的不同点数方法,将以往抽象的图文学习模式转化为以自身活动为主的游戏活动,寓教于乐,使幼儿在过程中不断理解和遵守游戏规则,并获得了多种数数、比较等方面的数学概念。活动延伸部分仍是以孩子的“游戏战利品”为载体,引发幼儿更多关于不同点数方法的思考,并鼓励幼儿通过以后的操作探索活动发现更多又快又正确的点数方法,为以后的经验提升奠定操作基础。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不用的数数方法对20以内的物体数量进行正确点数,并通过数量比较判断输赢。

  2、在两两合作的竞赛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探究意识和大胆表述的能力。

  3、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20个操作盘,10筐蚕豆,磁性黑板一块。

  【活动过程】

  一、组织讨论,引出游戏。

  提问:你们玩过剪刀石头布的游戏吗?怎么玩的?

  师生小结:说完剪刀石头布才能一起出拳,剪刀赢布、石头赢剪刀、布赢石头、一样的叫平局。

  二、数豆豆游戏,尝试运用各种数数方法计数。

  1、第一次游戏,交待规则:

  (1)游戏玩法:2人一组,每组一篮豆豆,每人一个盘子。

  听老师说开始,就一起玩“剪刀石头布”游戏,谁赢了谁就拿一粒豆,听到结束,大家立即停止游戏,谁的豆豆多谁就是获胜者。

  (2)幼儿合作游戏。

  (3)共同进行游戏分析:数数你赢了几粒豆,比比谁的多?讲讲你的获胜方法!

  (4)小结:两个好朋友一起玩《谁的豆豆多》这个游戏的时候,要分别数数自己和好朋友各有几粒豆,谁的豆豆多,谁就获胜。

  2、第二次游戏,交待规则:

  (1)换个朋友,两人一组;谁赢了谁就从篮子里抓一把豆豆;用和刚刚不一样的方法数数你得到了几粒豆,谁的'豆豆多,谁就赢。

  (2)幼儿再次游戏。

  (3)提问分析:刚刚谁赢了,你是怎么数的?能不能用不一样的更快速的方法数一数?

  (4)师生共同进行2个2个点数方法的巩固,并验证本次游戏两个好朋友赢得的豆豆数量。

  (5)小结:今天我们在“谁的豆豆多”的游戏中,既玩了“剪刀石头布”的游戏,我们运用了不同的快速点数的方法,在最快的时间就知道谁输谁赢。

  三、给予孩子游戏奖励,提升并进行经验迁移。

  1、引发幼儿讨论:这么多蚕豆你们想和谁分享?可以用什么方法知道够不够呢?有什么更好更快速的方法数一数呢?

  2、幼儿讲述并适当演示。

  3、拓展迁移:

  孩子们说了各种不同的点数方法,到底哪一种方法更快更准确,大家可以回教室摆一摆、试一试,数一数,再把结果告诉老师好吗?

  小百科:豆,汉字基本字义是指双子叶植物的一科,木本、草本植物都有。

  幼儿园幼小衔接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43

  【活动目标】

  1、猜测、证实橘子的数量,积累估算的初步经验与不同的数数方法。

  2、喜欢观察生活中熟悉事物,并乐意发表自己的观点。

  3、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大小不同的橘子若干,塑料筐,笔,统计表。

  【活动过程】

  一、比较讨论大小橘子的数量。

  1、观察比较橘子的大小不同。

  小朋友你们喜欢吃水果吗?那么你们喜欢吃什么水果呢?(幼儿讲述)哦,说得真好,是吗,我也喜欢吃xx水果。今天呀老师也带来一种水果,我们一起看看是什么水果(橘子)是几个?它们有什么不同呢?(一个大一个)呀,不用问你们都知道了。

  2、利用两筐大小不同的橘子比较

  老师不止带来了两个橘子,还带来了两筐橘子。看看这两个筐一样吗?看看筐里的橘子有什么不同?你们觉得是大橘子装得多,还是小橘子装得多,(幼儿讲述)那么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一起来数一数,好不好?

  3、数数,验证大小橘子的数量。

  我们先数什么大的,你们来数(老师一边拿,幼儿一边数)会不会数错呢?我们再来数一遍,好不好,现在我们换一种方法数,两个两个数,开始数,记住是8个。

  现在换小橘子来数,我来请小朋友上来数,然后再请小朋友接着往下数,最后再默数,什么叫默数呀,小橘子一共有几个。

  4、讨论:为什么同样大小的筐,装的橘子数量却不一样。

  现在小朋友知道了,是大橘子多还是小橘子多,为什么同样大小的筐子,小橘子装得多,大橘子装得少?(幼儿讲述)因为小橘子个儿小占的空间少,所以可以装得多。

  二、猜测记录大小橘子的瓤数。

  1、猜测大小橘子皮里的瓤是一样多吗?可能各有多少片?

  又要考考大家了,你们说这橘子皮剥开,里面是什么?你们真聪明,那么这瓤长得是什么样的呢?(一片一片的像月亮等),我还想问问大家,这大小橘子的瓤谁多?是吗?那大橘子的会有几片,小橘子会有几片?

  2、记录猜测结果。

  这样我们猜一猜。然后老师把你们猜的记下来。我们先猜什么橘子,大的还是小的,在猜之前,老师先偷偷地撕一片,看看一片瓤的大小究竟有多大,这样我们就可以准确估算整个橘子有多少片瓤了,看好了,老师开始剥了,剥开一点点。好,现在请小朋友猜一猜可能有几片瓤,(然后观察小橘子)。

  三、验证大小橘子里的瓤数。

  那么大小橘子究竟有几片瓤,你们想不想剥开来数一数,剥的皮放在篓子里,剥好后,想一想你是用什么方法数的,有几片瓤。现在就开始吧每个人选一个橘子。

  四、交流数的方法和结果。

  1、小朋友都数好了吗?现在请小朋友到前面来说说、数数,你的橘子有几片瓤,是大的还是小的,我们来验证一下。真的`是12片,快点把它记下来,是大的还是小的?

  2、还有不同的方法吗?先把橘子扳成两半,还有围着数,数不来怎么办,找个点数。

  小结;现在我们来看看记录表上记录的数字是大橘子多还是小橘子多,看得出来吗,哦没有规律。原来橘子瓤的多少和橘子的大小没有必然联系。

  五、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水果也有瓤。老师这儿有一个釉子,它是大大的,你们想一想它可能有几片瓤呢,好,下课后我们剥开数数。

  【反思】

  在活动中给予了每个孩子动手操作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在操作中体验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同时也让孩子感受了成功的愉悦感,在剥一剥数一数的过程中,每个孩子都很认真投入。

【幼儿园幼小衔接数学公开课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幼小衔接教案03-28

幼儿园数学幼小衔接教案03-01

幼小衔接数学全部教案03-20

幼小衔接数学教案01-07

幼小衔接数学课教案11-30

幼儿园数学幼小衔接教案16篇03-02

幼儿园数学幼小衔接教案15篇03-02

幼小衔接数学教案14篇01-07

幼小衔接数学教案(通用19篇)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