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2-04-11 10:30:48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数学教案范文合集6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数学教案范文合集6篇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数是两位数的连续进位乘法的算理,掌握两位数的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乘数是两位数的连续进位乘法的算理。

  教学难点:掌握两位数的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索,领悟知识

  1.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一个牌子写着“门票每人48元”,有7名同学进入博物馆参观展览。

  (1)学生根据以上情景提出数学问题。

  (2)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有选择性地解答。如:7名同学参观展览,门票一共多少元?学生列式:48×7,并说出怎样计算?

  2.改变情景,引出新课。

  改变条件:一共进72人。学生根据新情景提出问题。

  (1)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有选择性地解答并板书:48×72

  (2)小组研究计算方法。

  (3)小组汇报

  (4)教师根据情况,重点指出以下两个方面:

  计算方法与前面的相同,相同的数位要对齐。不同的是48×72需要连续进位,要特别注意。

  (5)练习: 6 8 3 7 4 5

  ×3 4 ×8 2 ×4 6

  2. 学习例4

  出示例题

  (1)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再口头列出算式。

  (2)让学生独立试做。

  (3)请一名学生展示计算过程,并说一说算理。

  (4)其他学生补充完整,必要时教师给予指导。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教材第122、123页的内容及第124、125页练习二十四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能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3、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众数的含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

  2、弄清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区别,能根据统计量进行简单的预测或作出决策。

  教具准备:

  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在统计中,我们已学习过哪些统计量?(学生回忆)指出:前面,我们已经对平均数、中位数等一些统计量有了一定的认识。今天,我们继续研究统计的有关知识。

  二、教学实施

  1、出示教材第122页的例1。

  提问:你认为参赛队员身高是多少比较合适?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进行汇报。

  学生会出现以下几种结论:

  (1)算出平均数是1.475,认为身高接近1.475m的比较合适。

  (2)算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485,身高接近1.485m比较合适。

  (3)身高是1.52m的人最多,所以身高是1.52m左右比较合适。

  2、老师指出:上面这组数据中,1.52出现的次数最多,是这组数的众数。众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

  3、提问: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学生比较,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交流。

  老师总结并指出: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可以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它们描述的角度和范围有所不同,在具体问题中,究竟采用哪种统计量来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要根据数据的特点及我们所关心的问题来确定。

  4、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23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并结合生活经验谈一谈自己的建议。

  5、完成教材第124页练习二十四的第1、2、3题。

  学生独立计算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集体交流。

  三、思维训练

  小军对居民楼中8户居民在一个星期内使用塑料袋的数量进行了抽样调查,情况如下表。

  (1)计算出8户居民在一个星期内使用塑料袋数量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可以使用计算器)

  (2)根据他们使用塑料袋数量的情况,对楼中居民(共72户)一个月内使用塑料袋的数量作出预测。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内容:教材第7~8页例3、例4、想想算算,练习二第1~4题。

  教学要求:使学生理解和初步学会整百、整千数加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逐步养成探索、思考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答。

  600里有几个百?300里有几个百?

  6000里有几个百?3000里有几个百?

  15个使是多少?14个百是多少?

  2、口算。

  60+3040+20xx+30

  50+870+560+4

  口

  口答时选择不同类型的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3、口算整十数加整十数,可以这样想:几个十加几个十是几个十,就是几十。按照这样的思考方法,也可以口算整百、整千数。(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3

  (1)出示第(1)题。

  让学生说一说得数是多少,是怎样想的。

  提问:按照整十数加整十数的方法想,600加300就是几个百加几个百,得几个百?就是几百?600+300等于多少?师配合板书。

  谁来说一说,口算600+300要怎样想,得数是多少?

  (2)出示第(2)题。

  提问:按刚才口算600加300的方法,6000+3000要怎样想?得数多少?(板书得数)

  哪位小朋友再说一说,6000+3000是怎样口算的?请大家在第7页这道题里填上得数。

  (3)指出:口算几百加几百,或者几钱加几千,可以想几个百加几个百得几个百,是几个百;或者几个千加几个千,是几千。

  2、教学例4。

  (1)出示第(1)题。

  组织学生讨论:你认为算80+70要怎样想,得数是多少?

  让学生交流,引导得出不同的'算法。结合学生汇报板书。

  (2)出示第(2)题。

  提问:900+500要怎样想?

  谁来说说900+500是怎样口算出得数的?

  学生填上得数。

  3、教学试一试。

  指出:几千加几百就是几千几百。

  三、巩固练习

  1、做想想算算第1题。

  2、做想想算算第2题。

  (1)指名两人板演,每人一组题,其余做在课本上。

  (2)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每道题怎样想的,为什么上下两道题的数不一样?

  3、做想想算算第3题。

  4、完成练习二第1题。

  5、出示练习二第2题。

  6、指名学生口算练习二第3题。

  四、课堂作业

  练习二第4题(一道学生看懂表格内容)。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课本第60-61页练习五第1-10题

  教学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和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难点:

  进一步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和计算能力。

  教具准备:

  小黑板、挂图

  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

  根据我们所学的知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板书课题)

  二.解决问题练习

  1.完成练习五第2题

  1)生自己看图,完整口述题意。

  2)生独立完成。

  3)集体核对。

  4)生说一说解题思路。

  2.完成第4题。

  1)指名生自读题。

  2)生独立完成。

  3)集体核对订正。

  4)指名说解题思路。

  :在解答这两题时,我们可以从条件出发思考,也可以从问题出发。

  3.完成第9题。

  1)生自读题。

  2)指名说题意:女孩比左边的.男孩矮15厘米,右边男孩比女孩高24厘米。

  3)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4)集体订正。

  5)指名说解题思路。

  4.完成第10题。

  1)生自读题,独立完成。

  2)指名板演,集体核对。

  3)指名说解题思路。

  5.你认为在解以上这类题目时要注意什么?

  :要先理解题意再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三.估算练习

  1.完成第1题。

  1)生独立完成。

  2)开火车集体订正。

  2.把下面的算式看作几百加几百,再估算结果。

  503+192797+296498+307

  1)生估计,师板书。

  2)将加号改为减号,你能估计出结果吗?

  3)像这样的减法,如何估计出结果?

  3.完成第5题。

  1)生独立完成

  2)集体核对。

  师提醒注意“约等于”的书写及格式。

  4.完成书上第3、6、7、8题。

  1)生独立完成以上四题。

  2)指名板演,集体核对。

  3)小组交流讨论,说各自想法。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详细介绍: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口算加减法,包括两位数加减法,整百、整千数加减法,几百几十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几百几十加减法(进位、退位)等,是继第二册“100以内口算加减法”之后的又一阶段性教学内容.

  学生学习笔算要理解算理,需要有一定的口算基础,特别需要有整十、整百、整千的口算作基础.因此理解算理,掌握口算方法十分重要,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在于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口算的方法可以有很多种,但是教材并不限于教给学生一般的口算方法.教材在每道例题下面都安排了“你还能想出别的算法吗?”这样的思考问题,提示学生灵活地思考其他方法,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类推能力.

  教法建议

  教学时以旧引新,复习2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数的组成.

  教学口算方法时,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教材中介绍的口算方法,还要鼓励学生多角度去思考其他方法.对于学生说出的其他口算方法,只要正确、合理,教师都应给予鼓励,不要强求一致.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或习惯的方法来算,给学生留出思维空间.

  教学时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说自己的口算思路,说明口算步骤,计算后引导学生说出每组题的相同地方和不同地方.

  这部分内容比较容易掌握,但由于数目大了,算得又对又快不是很容易.因此设计练习时首先要求口算正确,以后逐步要求.

  教学设计示例

  课题: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类推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的思考的.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的算理,掌握口算的方法.

  教具、学具

  口算卡片、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用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或一位数.

  26+3048+20xx-20xx+328-9

  2.连加、连减.

  52+30+757-30-5

  55+30+675-40-8

  72+10+786-20-7

  3.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二、学习新知.

  (一)教师谈话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习题,我们已经学过笔算的方法,今天,们要学习口算,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二)学习例1.

  1.出示例164+25

  教师提问:不用竖式计算谁能很快算出结果?学生讨论后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

  2.演示课件“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下载

  方法一.

  把64分成6和4,把35分成30和5,然后两位数加两位数,一位数加一位数,得数是89.

  方法二.

  把25分成20和5,64加0等于84,再加上5,等于89.

  方法三.

  把64分成60和4,60加上25等于85,再加上4等于89.

  方法四.

  把25分成20和5,64先加上5等于69,69加上20等于89.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

  上面几种算法都是正确的.哪种算法最适合自己就可以用哪种方法,自己最理解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记住先进行计算的结果,再进行第二步计算.

  4.练一练

  先独立写出结果,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

  28+3734+3236+4237+25

  32+4654+3845+1915+65

  完成上面练习后重点交流28+37的算法.

  28+37=65把28假设成30加上37

  (30+37-2=65)后再把多加的'2减去.

  (三)学习例2

  1.出示例258-26=72-49=

  第一题分小组后交流算的方法,重点研究第二题72-49的计算方法.

  (1)学生尝试做.

  (2)学生汇报解题的方法.

  继续演示课件“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下载

  A.72-49=23B.72-49=23

  想:72-40=32想:72-50=22

  32-9=2322+1=23

  C.72-49=23D.72-49=23

  想:72-9=63想:12-9=3

  63-40=2320+3=23

  2.观察对比58-26和72-49两题有什么不同?(订正:58-26是不退位减法,72-49是退位减法.)

  3.练一练.

  36-20=52-10=34-23=98-76=

  36-24=52-18=90-25=42-39=

  三、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

  (1)口算.(全班学生动笔做,订正后,说一说每组两题有什么关系?)

  15+30+425+40+839-20-6

  15+3425+4839-26

  (2)卡片练习

  24+1537+2683+17

  24+4244+3972+36

  24-1247-2950-37

  86-4485-37100-33

  54+2831-1856-37

  74-1676+2335+243.在□里填上适当的数,再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4.计算下面各题.

  (1)一个加数是36,另一个加数是24,和是多少?

  (2)被减数是57,减数是38,差是多少?

  5.下面各题要在两分钟内完成.

  35+2462+1872-25

  75-2835+4028+54

  64+3072+1581-37

  72-1872-1527+15

  四、全课.

  在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自己认为好的就是最佳的计算方法.计算时要细心认真.

  五、布置课外作业.

  1.口算下面各题.

  34+1527-20xx-4564-15

  26+1781-6083-1975-25

  38-1939-20xx-1731-15

  2.上面或下的纸条每移动一格,口算出上下两个数的和、差各是多少.

  3.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扩展题)

  ()+34=70400-()=320

  ()+53=8687-()=50

  ()+72=9063-()=17

  板书设计

  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例164+25=89例272-49=23

  A想:60+20=80A想:72-40=32

  4+5=932-9=23

  80+9=89

  B想:64+20=84B想:72-9=63

  84+5=8963-40=23

  28+37=6558-26=32

  想:28+7=35想:58-20=38

  35+30=6538-6=32

  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学习内容:

  教科书28-29页例5、6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图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的计算方法。

  2、通过观察、比较,弄清商中间与末尾的不同意义。

  3、理解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4、能主动思考、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学习重点、难点:

  让学生理解0作为被除数时的意义及除数为0时的意思。从“以学生为主体”这个观点出发,让学生讨论得出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不断沟通乘除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得出规律

  将书中四幅图逐一显示,并配上解说,在故事中嵌入数学问题:

  1、4个西瓜,师徒4人,平均每人吃几个?

  2、你说孙悟空会怎么分?

  3、这时猪八戒说我来分,却偷偷的把西瓜全吃光了,

  4、沙僧急了,忙问:我们3人怎么分呀?每人能吃到几个西瓜?你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吗?

  5、0÷3=0说明其它3人分不到了,

  6、做一做:0÷2=0÷4=0÷5=

  7、讨论:0÷0=由于这个内容不是小学时学到的,但为了让学生有个认识,所以可以略带一些,当0作为除数时,是没有意义的'。

  8、小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是0

  9、做一做

  0÷2=0÷4=0÷5=0÷102=0÷0=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6。

  (1)出示例6,要求李思平均每月用电数,你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吗?得:309÷3=

  (2)你认为这道题的商是几位数?

  (3)尝试用竖式计算,结果是多少?你是怎么得到的?

  (4)反馈,比较得出简便写法,指板演题,问为什么十位上要写0?

  (5)独立解决“万青平均每月用电数”,及时纠正。

  三、练习巩固

  (1)竖式计算:604÷2=840÷7=296÷4=835÷5=

  比较今天学习的与以前所学的笔算除法的联系

  揭题: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

  (2)判断题:书第30页,让学生在改错中巩固方法。

  (3)解决实际问题:第30页第4题

  四、课堂小结(略)

  五、随堂作业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11-04

小学数学教案08-29

小学的数学教案03-24

小学数学教案07-06

小学数学教案07-06

小学数学教案07-06

小学数学教案07-06

小学数学教案07-06

小学数学教案07-06

小学数学教案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