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高三语文教案>高三语文《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高三语文《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时间:2022-11-16 17:34:51 高三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高三语文《齐桓晋文之事》教案3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三语文《齐桓晋文之事》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三语文《齐桓晋文之事》教案3篇

高三语文《齐桓晋文之事》教案1

  第1课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疏通文意,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并归纳其规律;

  2、初步了解文章大概思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掌握“保”“爱”“道”等重点词语;

  2、掌握宾语前置的一般规律(倒装句);

  3、培养学生在浅易的问题上自主学习。

  三、主要教法:问题讨论法自主研读

  四、教具:实物投影。

  五、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语设计:

  二)、解题:

  战国时期,列强纷争,以征伐为能事,各诸侯国都是野心勃勃地追求霸主的地位。对外连年征战,对内盘剥人民,致使广大人民过着苦难的生活。

  而齐国在东方诸侯中又号称强国,齐宣王野心勃勃,扩置学官,招揽学士,任其讲学议论。孟子这时在齐宣王身边供职。

  于是孟子便在一次齐宣王问有关齐桓晋文称霸之事的时候,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阐发他的“发政施仁”、改革政治,实行王道的主张,这就是著名的《齐桓晋文之事》。

  三)、研读课文1——14节

  (一)学生朗读课文1——14节;

  (二)指名学生翻译课文;

  (三)学生质疑;

  (四)教师点拨归纳:

  1、词类活用:

  (1)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闻,使(我)闻;

  (2)无以,则王乎?王,动词,行王道以统一天下。

  (3)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异,对……感到奇怪。

  2、特殊句式:

  (1)臣未之闻也。

  (2)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3)何由知吾可也?

  (4)牛何之?

  归纳:

  宾语前置的条件:

  A。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B。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C。用“之”或“是”将宾语提前,予以强调;

  例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惟利是图、惟命是从。

  (5)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主谓倒装)

  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应该的。

  3、重要句子翻译:

  (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翻译:通过安抚百姓实行王道,没有谁能阻挡得了。

  (2)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翻译:老百姓都还以为是您吝啬,我本来就知道您是于心不忍呢!

  (3)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翻译:我并不是吝惜钱财才拿羊去替换它(牛),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应该的。

  4、一词多义:

  爱 A。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吝惜)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吝惜)

  B。吴广素爱人(《陈涉世家》)(爱护)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E。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六国论》)

  道 A。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述说、谈论

  B。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说、讲

  C。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下》)道义、道理

  D。任重道远路、道路

  E。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取道,动词)

  四、作业

  1、诵读课文;

  2、记忆重要的词句。

  第2课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疏通15——35节文意,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并归纳其规律;

  2、初步了解文章大概思路;

  3、分析鉴赏本文出色的论辩艺术,品味辩驳技巧和修辞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掌握重点词语;

  2、翻译重要的句子;

  3、体味并分析文章在论证说理方面的独到之处;

  4、培养学生在浅易的问题上自主学习。

  三、主要教法:问题讨论法自主研读

  四、教具:实物投影。

  五、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复习巩固第一课时内容

  1、重点词语;

  2、重点句子(倒装句);

  3、句子翻译;

  二)、疏通15—35节大意;

  1、学生自行翻译;

  2、学生质疑;

  三)、问题讨论:

  1、教师提议并引领学生把齐宣王所有的问题都挑选出来,对其进行考察,由此可以抓住线索,反观孟子的理论论述过程。

  ——从齐宣王的问题变化可以看到他的关注点的变化,由此可见,孟子的诱导重点不断深化。

  2、孟子并非真的不知道“桓文之事”,在《论语》的其他篇目中对此事都有所评价,那么他为什么说“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臣未之闻也”呢?

  ——(1)齐宣王问“桓文使事”的目的在于和孟子探讨称霸天下的办法,而孟子如果直接回答了就必然会使话题与自己“行王道”的政治主张背道而驰。

  (2)所以,他巧妙地用“臣未之闻也”回避了这个问题。这并不是有意说谎,而是采用了避实就虚的战术,他在设法给自己将要讲的内容铺设道路。

  (3)后文,“无以,则王乎”抓住齐宣王的关注点,化被动为主动,引导齐宣王步步走向自己的理想王国了。

  板书:

  第一部分:提出中心论点:“保民而王”(迂回论战、弃异求同)

  3、诗云:“他人有心,余忖度之。”齐宣王说这是“夫子之谓也”,“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气焉。”看来,齐宣王对孟子比较信服了,那么,孟子是怎样达到这种效果的?

  ——孟子知道,齐宣王看似饶有兴趣地问自己:“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但是,他真正的目的是想“王天下”,而根本没有“保民”的行动甚至想法。但是,孟子为了能使谈话进行下去,达到自己游说的目的,便利用齐宣王“以羊易牛”这件小事来大做文章,说这种“不忍之心”就是仁爱的表现,大大缩短了彼此的思想距离。

  板书:

  第二部分:“保民而王”的前提—“不忍”(欲擒故纵、缩短距离)

  4、等到齐宣王发出“此心所以合于王者,何也?”的问题之后,孟子似乎就可以大讲推恩、行仁政的一番话了。但这里又有一个曲折,孟子提出了“百钧”“舆薪”等比喻,这是为什么?

  ——(1)这是因为齐宣王心理上以为行王道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这种畏难情绪不解决,空谈推

  恩、制产还有什么效果。

  (2)于是以一组巧妙的比喻,正面引出“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的结论,其次又以“挟泰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这组对照性比喻,进一步阐明“不为”和“不能”的区别。最后,顺其理势,引经据典,加以正面晓谕,说明王道并不难,最基本的就是“推恩”,消除了齐宣王的畏难心理,宣王既已做到了“爱物”,那么推恩、性仁政的`事不是比较容易了吗

  (3)“推恩足以保四海”,为齐宣王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板书:

  第三部分:“保民而王”的行动——“推恩”(乘虚而入由近及远)

  5、“王笑而不言”,为什么?孟子是如何让宣王去“大欲”的?

  ——(1)齐宣王不得不承认自己所怀有的“大欲”,但还是不肯具体说出它的内容;

  (2)孟子于是就故意提出“肥甘”、“轻暖”“采色”、“声音”“便嬖”五项,旁敲侧击地衬托出宣王“欲辟之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的称霸天下的“大欲”;

  (3)接着又用“缘木求鱼”的比喻,小不敌大、寡不敌众的道理,使宣王死心塌地地暗中承认这种“大欲”是完全没有可能的。

  板书:

  第四部分:只有实行王道才是前途光明的。(明知故问步步紧逼)

  (4)能破才能立,于是“发政施仁”“制民之产”便得到宣王的接受了。

  板书:

  第五部分:“保民而王”的措施——“制产”

  四)、课堂总结:

  全篇的主旨:说明

  王天下的关键,在于保民;

  保民的根源在于有不忍之心;

  不忍之心的作用,在于推行仁政、推恩于民;推行仁政的具体措施在于制民之产。

高三语文《齐桓晋文之事》教案2

  一、学练目标提示

  [情感目标]

  1、体悟孟子当仁不让的治世精神。

  2、领会孟子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巧妙灵活的工作方法。

  3、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和同情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情怀。

  [认知目标]

  1、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

  2、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3、学习比喻在文章中的运用和重要作用。

  [技能目标]

  1、能够理顺思路错综的文章的理路。

  2、善于切分课文这样的没有明显标志的长文章。

  3、能够运用简单的比喻进行论辩。

  二、学练方法选择

  1、文体切入法。

  作为一部对话体的散文集中的代表篇目,自然有不同于其他文章的读法。可以抓住对话体的特点切入课文,也可以抓住散文的特点切入课文。

  (1)对话的每一句或每一段都具有多种功能:既要说明一个事实,一种情况,又要表明说话的目的,有时还要暗示与对话者的关系。所以,对话不仅要表现出说话人自己具体细致的思想活动和性格特征,而且还要能够引发出即将发生谈话内容。

  对话语体,多采用形象描绘的修辞手法,给人以直接的形象直感,利于说明问题,在词语的使用上,一般都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有时伴有具体写实的形象动词,同时,简洁、浅显而又含蓄,要求有言外之意,话中有话,所谓弦外有音,给对方以思考的空间,或者利用多义词,寄以丰富的潜在内涵。对话还要求明白自然,易于上口,所以,较多地运用一些语气词,并且爱用形象生动的'群众口语,另外,句式简短明快,多用散句和省略句,有时不够完整。但对话体文章终究是经过加工的,它也有它匠心独运的地方。

  课文中孟子与齐宣王一来一往,对答不断,基本上具备了这些特点。

  (2)作为散文,可以抓住课文朴素而优美的特点,从朴实无华的文字中去了解其中掩藏着的警句、妙语、比喻,去欣赏自由流利的散句中配置着的骈语俪句,比如促而严的短句和舒而缓的长句相配,匀称凝重的整句与优美洒脱的散句相配,对这些词句的理解,能帮助我们认识散文特有的韵律和风格。这也不失为一种课文学习方法。

  (3)此文还是一篇精彩的辩论。辩论最讲究的就是技巧,一般的辩论可能会唇枪舌剑,或者攻击对方的论点,或者攻击对方的论据,或者攻击对方的论证,把对方驳一个体无完肤,这当然是一种有效手段,但是,对待象齐宣王这样的王公大人,如果不讲究一点论辩方法,可能根本就达不到目的,因为对方可以充耳而不作一闻。李斯的《谏逐客书》,好则好矣,可谓义正词严,然而,比起《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来,似乎少了几分机智,而比起《触龙说赵太后》来,似乎更少了许多迂回和曲折。孟子面临的对象不同一般,要谈论的话题也不同一般,严肃和枯燥兼而有之,如果不作精心安排,用心布局,恐怕不可能会让齐宣王心悦诚服地说出“吾昏,不能进於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这番话来的。那么孟子是怎样说服齐宣王的呢?带着这个问题去阅读课文,我们将会领略到其中的迂回曲折的论辩技巧的。

  2、文采欣赏法。

  学习文言文,当然可以采用一些传统的诵读法,但这篇课文即使照古法行之,也有一个特别的地方,那就是它的许多精彩的语段需要读者在阅读时切勿走马观花,而应该放慢脚步,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有的段落以生动的比喻论说难以讲清的道理,有的段落用气势磅礴的排比,雄辩地证明自己的观点,有的段落以深入浅出的类比分析醒人愚顽,有的段落则用朴实无华的语句展望未来。可以说奇思妙想在文章之中层出不穷,谈话者闪烁的智慧的光芒引人入胜。细细品味,一定会感受到课文的特有的文采。

  3、胜负预测法。

  预测式读书方法有多种,可以预测文章的内容,包括事件的过程和结果,人物的命运和归宿,物质的现在和将来;也可以预测文章的写作方法,比如,议论文,可以预测论证方法的选择和使用,也可以预测论据的取舍和安排,还可以预测作者思路的曲折变化。预测法的第二步是对比原文,分析自己的预测有哪些相同或相近的地方,或者有哪些不同或错误的地方。第三步还可以闭上原文,重新回忆一遍,从而加深理解。

  课文是孟子与齐宣王的一次谈话,孟子的主要目的是让梁齐宣王接收“保同而王”的王天下的思想,但是齐宣王却没有信心,谈话当然不会很顺利,那么孟子能不能取得成功呢?阅读时可以一步步作预测,看了孟子的话,预测齐宣王的反映,或者,看了齐宣王的话,预测孟子的反映。浙江电视台有一个很有收视率的文艺节目“人生AB剧”,采用观赏一节,讨论一节的方式进行,生动有趣,悬念丛生,每一个场上的和场外的观众都能投入到对剧本的分析和探讨之中去,这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这篇课文很长,如果不读出一些趣味来,那真是一件受罪的事,而事实上,这篇课文却是很精彩的,难道不值得我们花点心血去研读吗?

  三、重点难点化解

  1、课文内容和严密的理路

  化解:本文记录的是孟子和齐宣王的一次谈话,孟子用迂回曲折的方式,劝说齐宣王发扬仁术,放弃霸道,阐述了“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

  在理解课文的时候,首先必须弄清课文严密的理路。

  课文篇幅较长,表面上散漫无纪,实际上始终围绕“保民而王”这一中心论点层次清晰地步步深入,由齐宣王的不忍之心推出他有行王道的基础,进而论述不行王道是不为,而非不能。不为王道是因其心存霸欲,所以又力论霸道的不可行及其危害,最后,才展开孟子的仁政蓝图,令齐宣王心动目眩,迫切希望实行王道,于是,孟子又向齐宣王说出了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全文如滔滔江河,一气呵成,顺理成章,理直气壮,气势磅礴,十分严密。

  2、迂回曲折的论辩艺术,是理解文章的又一重点

  化解:要看清文章的三个波折。

  第一个波折:孟子想向齐宣王道出自己的仁政理想蓝图,碰到的第一个难题是齐宣王的怕难心理。齐宣王认为王天下很难,而霸天下则比较容易,所以,他说“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齐桓晋文之事》备课笔记教案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针对齐宣王的这一认识,孟子从齐宣王的日常生活入手,巧妙地分析了“以羊易牛”的事,别具眼光地指出齐宣王不是吝啬,而是有不忍之心,而这不忍之心正是保民而王的思想基础。再说,孟子的这一番言说,也让人听得顺耳。所以,齐宣王说“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心悦诚服地与孟子站到了同一条起跑线上来了。

  第二个波折:齐宣王虽然在思想上解决了一些问题,但他又怀疑自己的能力。他说:“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意思就是说自己还是没有信心。

  孟子针对这种思想上的疑难,采用了一组形象而生动的比喻进行说理。这就是“百钧”、“舆薪”、“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等比喻,指出齐宣王完全有能力保民而王,只是没有认真去做罢了。这就进一步从思想上为自己陈述仁政理想学说铺平了道路。

  第三个波折:在孟子发出了“推恩”然后可以王天下的议论后,齐宣王并没有乐意地表示要去实行,倒是对心中“大欲”念念不忘。那么,他的“大欲”是什么呢?这是孟子必须认识到并扫清的障碍,否则,王天下的大道理还是不能让齐宣王听到心里去的。所谓能破才能立,就是这个道理。

  孟子善于察言观色,他从两人一开始的谈话中就始终没有敢忘记齐宣王想霸天下的企图,于是,他用“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於诸侯,然後快於心与?”一激,再故意提出“肥甘”、“轻暖”、“采色”、“声音”、“便嬖”五项,旁敲侧击地衬托出齐宣王的“大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然后,又用缘木求鱼的比喻,彻底击碎了齐宣王的迷梦。

  文章中的这三个波折,呈现出迂回曲折的特点,千回百折,摇曳生姿,有时故意避开话题,有时故作顿挫,这都是由齐宣王认识上的曲折决定的,课文的这种准确的记录,正好反映了文章高度的艺术水平,这是理解上的难点,更是理解上的乐点。

  3、典范的语言,是学习上的一大重点,关键在于吸收。

高三语文《齐桓晋文之事》教案3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孟子、《孟子》及其思想。

  2、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和句式,并总结词类活用的规律。

  (二)能力目标

  1、能根据句式特点、词类活用的规律,熟练翻译文言语句。

  2、掌握本文的论证技巧和说理方法。

  (三)德育目标

  理解文中阐述的“保民而王”、“仁政”的思想和主张。

  (四)美育目标

  欣赏孟子散文的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带锋芒、富于鼓动性以及善设机巧,引人人彀,先纵后擒,用比喻说理,论辩是非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

  1、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

  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具体内容;

  3、体会文章磅礴气势及形象的说理;

  4、学习孟子的论辩技巧;

  5、文言实词、虚词及重点语言现象和句式特点;

  教学难点

  1、孟子的实行仁政王道的.政治主张及在文中的体现;

  2、孟子的论辩技巧;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课前结合书下注释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2、阅读课本中郭预衡的《<孟子>简介》,找出要点。

  二、关于孟子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政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

  1、民本主义思想。

  2、邦国的主权在民。

  3、对不施仁政的暴君人民是不可以不服从的。

  4、政事以民为归宿。

  5、用人以民意为准。

  6、国家应以保民为职责。

  7、国君施行仁政以使百姓安居乐业。

  8、孟子反对不义的战争。

  孟子善辩,在论辩时又善设机巧,先纵后擒。散文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

  三、课文诵读、感知

  思考:

  1、孟子和齐宣王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文章的结构如何划分。

  明确:

  1、孟子和齐宣王的谈话主要内容的实行王道仁政的政治主张。

  2、文章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王请度之”。

  第二部分:“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

  第三部分:“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至篇末。

  四、分析第一部分

  依据第一部分内容,可分三层:

  第一层:开头至“则王乎”。

  第二层: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至“是以君子远疱厨也”。

  第三层:从“王说”到“王请度之”。

  1、学生朗读第一层,抓住重点词。

  “是以”属固定词。

  “臣未之闻也”宾语前置,正常语序的“臣未闻之也。”

  (书下注释中重点词语)

  教师点拨思路:

  齐宣王与孟子的谈话以“霸道”开端,而孟子以“臣未之闻也”一句巧妙地将话题转向谈论“王道”。

  2、学生自读第二层,明确“保民而王”的政治主张,体会“以羊易牛”的阐发艺术。

  重点词:

  “莫之能御”属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莫能御之”。

  “之”字一词多义现象。例如:“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牛何之”,“王见之”。

  3、学生自读第三层,概括大意,并用两个字概括孟子为齐宣王指明的方向。

  明确:阐述齐王之不王,是不为也,非不能也的道理。

  孟子为齐宣王指明的方向:推恩。

  第二课时

  一、分析第二部分

  学生熟读课文。

  教师点拨:

  “危士臣”“朝秦楚”属使动用法。

  特殊句式:“若是其甚与”“何以异于邹敌楚哉。”

  二、分析第三部分

  熟读后译再背。

  抓住“进”“愿”“恒心”“仰”“俯”“谨”等重点词。

  三、作业

  课后思考与练习二、三。

  第三课时

  一、学习孟子论辩技巧

  学生速读课文,找出话题切换,理出作者论辩思路。

  明确:

  1、齐宣王以问“霸道”开头,被孟子“臣未之闻也”巧妙将话题转向“王道”的讨论。

  2、从“以羊易牛”的事例切入,将对齐桓晋文之事的注意转到对“仁”的注意。

  3、以一系列的比喻引出对“仁政”的议论,说明齐宣王不行仁政非不能而是不为。

  4、列举“霸运”的种种危害,从而衬托王道仁政的益处,进而激发仁政之道的具体措施。

  二、领会孟子形象说理,善用比喻的妙处

  学生归纳文中比喻句。

  三、作业

  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高三语文《齐桓晋文之事》教案】相关文章:

高三语文《齐桓晋文之事》教案11-16

《齐桓晋文之事》语文教案(精选5篇)02-21

高三语文优秀教案12-31

高三语文劝学教案08-27

高三语文教案11-14

高三语文的复习教案11-12

高三语文专题教案11-09

语文高三教案11-02

高三语文教案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