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案

时间:2022-11-21 12:21:07 高中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高中语文教案(精选1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中语文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中语文教案(精选15篇)

高中语文教案1

  教材分析:

  《渔父》选自苏教版语文教材必修五第三专题“直面人生”,专题的教学建议是:“在阅读中学会质疑与探讨,辨析评价文中作者对人生的看法,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悟出更多人生的真谛。”本专题以问题探讨为主,在经典文本的学习过程中,着眼于挖掘文本思想、培养探究意识。”《渔父》篇幅不长,共有四小节,是一篇文质兼美、体新理深的文章,如何在一节课中让学生在预习充分的条件下,通过探究式学习,挖掘出文本丰盈的知识和思想,即如何实现“浅文深教”,是我设计这堂课的前提和归宿。

  《渔父》一文采用对比手法,通过屈原和渔父的问答,表现了在“清”与“浊”的抉择中三种对立的态度和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千百年来,屈原的精神、他“虽与日月争光可也”的光辉人格一直烛照着华夏民族的脊梁,他身上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理想主义、忧患思想、执著刚强正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典型代表,学习本文要进一步地认识屈原所代表着的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而渔父这一人物形象的存在极大丰富了文章的文化内涵,他代表着一种遗世独立、清高隐逸的人格理想,寄托着中国文人对这种与世无争的超然生活的向往,他的“与世推移”与屈原的“深思高举”让我们窥见了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这两个对立面,为同学们深入文本,了解以儒、释、道三教为支柱支撑起的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路径。

  《渔父》一文的结尾,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不复与言”,二人坚持己见,未有妥协,留给同学们极大的思考探究空间。课堂上,我将以“诱思探究”为主导教学方式,诱导学生在不断的合作探究中,激活情感和思维,生成和表达自己的思想,形成热烈而又沉思的氛围,最终抵达文本深处。

  学情分析:

  本文是一篇篇幅短小的文言文,虽文言字词上难度不大,但因其思想探究空间极大,如何在教学中兼顾“文”和“言”两方面,颇具难度。

  学生在学习此文之前,已经学习了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对屈原的身世、经历有一定了解,除此之外,在日常教学讲解中,对于中国古代传统中的儒道两家主张也有一定了解。渔父这一形象在文章中的存在,极大地丰富了文章的探究空间,在超逸脱俗的'渔父的对比下,屈原的选择选得决绝而生硬,不少学生很难理解屈原这种“宁为玉碎”的执著的珍贵。

  同时,由于学生理解能力和思维深度有限,一部分学生会认为文中的渔父是为衬托屈原的伟大而存在的反面人物,从而难以抵达文本深层,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现象,准确地将本文翻译为现代汉语并背诵全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屈原和渔父对话的分析,认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和《渔父》一文背后蕴含的儒家、道家思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阅读和思考,学生能对屈原和渔父的不同人生选择做出自己的评价,并对自己的人生选择有新的思考和追求。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屈原和渔父人物对话的分析,认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和文

  本背后蕴含的儒家、道家思想。

  教学方法:

  诱思探究教学、小组合作教学

  课时课型:

  一课时、新授课

  教学工具:

  幻灯机、投影仪

  教学步骤:

  一、课前导学:

  请同学们借助字典、对照注释翻译课文,完成导学案并订正。

  二、课上探究:

  (一)导入

  (课间播放音乐:蔡琴歌曲《屈原》)

  全体齐读《屈原》节选:

  “他们说你是个孤独的诗人,

  他们说你有一颗忧郁的灵魂。

  汨罗的岁月是否像我所想象的那般寂寥?

  是否水中你的心思像一尾鱼款款徘徊?

  冷湿的青泥掩覆在你身上,纵有多少无奈徒托流水寄怀。

  究竟你愿长久躺在静谧的江底?还是期盼着拨桨的手,撩开你深邃的面容?”

  这一位孤独的诗人、这一颗忧郁的灵魂是谁?两千多年前他为何选择带着满腔的忧愤,忿然一跃,独自一人去拥抱江底柔软的泥沙?两千多年过去了,他是否依旧孤独,是否依旧寂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做这只拨桨的手,来撩开他深邃的面容吧!

  (二)诱思探究

  1、释文:探索观察

  (1)教师范读全文。

  (2)渔父初见屈原,问屈原的第一个问题是:“何故至于斯”?这个“斯”指什么呢?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生答、翻译)

  那么屈原到底因“何故至于斯”呢?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生答、翻译)

  (3)如果请你用一个字回答,你会选择哪一个字?

  “清”

  2、成象:研究思维

  (1)你能快速找出文中屈原“清”的体现吗?

  “深思高举”,“身之察察”,“皓皓之白”。 (生答、翻译)

  结合课前准备的资料,你还能发现屈原“清”的体现吗?:(小组合作各推一生发言)

  屈原《离骚》:美政理想

  屈原生平经历:爱国主义、理想主义、忧患思想、执著刚烈的性格(生答、分析)

  全班齐读屈原相关语句。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屈原·涉江)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屈原·涉江)

  教师总结:“清比己之洁,而浊比世之秽也。醒比己之明,而醉比人之昏也。清浊不同流,醉醒不同趣,邪正不并立,忠佞不相容。以屈子之独操,而仕壅君,处乱朝,安得而不见放乎?”

  (2)与屈原的“清”相对的“浊”在文中有没有体现呢?

  “淈其泥而扬其波”,“哺其糟而歠其醨”,“物之汶汶”,“蒙世俗之尘埃”。(生答、翻译)

  (3)这是渔父的做法吗?

  不是,渔父的做法是:““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生答、翻译)

  (4)全班分成两组合作朗读人物对话部分,读出不同情感。

  3、悟道:迁移运用

  (1)独立思考:面对人生的困境,屈原、渔父、众人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你更欣赏谁的做法?请写下你的观点并分享。(请三位同学分享自己的看法)

  渔父:道家重真、超然旷达

  屈原:儒家重善、执着进取(教师引导:因为牺牲和奉献成就了民族脊梁)

  (三)总结

  (1)许多同学的观点是富有现实意义的,在面对纷繁的社会时,我们也会遇到困境,我们不可能像屈原那样决绝,我们也不太可能像渔父那样抬脚远遁,我们只有选择面对。但是在投身社会洪潮中的时候,我们可以尽量做到:“淈泥、扬波,不离于泥,亦不为泥所陷;餔糟、歠醨,不拒乎酒,亦不为酒所溺。内不失己,外不忤世,斯为与之推移。”

  屈原是伟大的,他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对自己的理想的执着追求,鲁迅先生曾饱含激情地写道:“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正因为对这份伟大的理解与感谢,人们思念屈原、崇敬屈原,我想,在年年五月的棕香中,屈原是不孤独的、不寂寥的!

  让我们一起来齐读这一个文段的后半部分:

  笑傲人世是一份何等的情怀?

  众醉独醒是一种怎样的悲哀?

  悠悠的江水卷逝走亘古以来的萧条凄凉,

  取代水中你的惆怅是岸上我独自徘徊。

  龙舟的喧哗划出波波水痕,追思掠过江面片刻又将遗忘。

  也许你将年年享受五月的粽香,

  也许等待着另一次际遇,看一看江上的阳光。

  (播放音乐:蔡琴歌曲《屈原》)

  三、课后巩固:

  完成《作业本》巩固练习,并背诵全文。

高中语文教案2

  导学新概念:

  新教材说明指出:“阅读训练分为互相衔接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高一),在初中的基础上,学习现代文和文言文,着重培养理解、分析现代文的能力和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正是依据这个要求确定的。在我国的文学宝库中,有许多精品,纵横古今,囊括中外。课本编者独具匠心精选了许多美文精品,特别是现当代的一些学者文人的作品。如钱钟书、余秋雨、汪曾祺、朱光潜等。面对这些熠熠发光的篇章,分析评价、借鉴吸收显得尤为重要。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强调从某一个侧面进行分析,从而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方可谈得上借鉴吸收。当然我们借鉴吸收的是其中的精华,借鉴吸收的是有用的东西。而《咬文嚼字》本身了具有这种特点。

  教学设计:

  一、导语设计:

  我国古代流传着许多古人炼字的好例子,大家能举上几个吗?(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归纳:这些炼字的做法,似乎显得有点咬文嚼字,但实际上却调整了文章的思想和作者的情感表达。朱光潜的'“咬文嚼字”正阐明了这一点。

  二、教学过程设计:

  要求学生认真研读课文,仔细分析原作,可设计表格帮助学生分析。

  参考表格如下:

  例子分析说明的道理文章主旨

  品味评价:

  本文除结语之外,大体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举了三个例子说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三个例子,三种类型,三层意思。例一说明不同句式不同意味;例二说明文字一增一减意味不同;例三说明不同字眼不同意境。第二部分,讲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有正负两面。正面是善用联想意义,可使意蕴丰富,有美妙的艺术效果;负面,是“套板反应”,一派套语滥调,全无新奇的意味。

  还可以采用复述故事的形式,引导学生仔细品味,做出评价。

  借鉴吸收: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教师可引导学生召开专题讨论会,研讨学习了朱光潜的《咬文嚼字》后你得到了什么或应吸收借鉴哪些。如从材料方面,可以领会借鉴材料的重要,更领悟到积累材料的方法。从观点方面,注意领会观点和材料的完美统一。也可以研讨这些观点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为了检验学生借鉴吸收的结果,教师还可以借助一些练习来强化。如:

  1、比较下列各组句子,哪句表现力更强些?为什么?有的作者已有评析。除此之外,低还有什么独到见解?

  A、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B、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A。你有革命家的风度。

  B、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A、僧推月下门。

  B、僧敲月下门。

  A、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

  B、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A、这女子长得柳腰桃面,真是个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美人!

  B、东家之子(女),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A、红杏枝头春意浓。

  B、红杏枝头春意闹。

  2、作者认为王若虚对《史记》中“李广射虎”一段的修改“实在远不如原文”,并说“这种分别稍有文字敏感的人细心玩索一番,自会明白”。你如何理解这句话,除了作者的分析之外,你对改前与改后还有什么见解吗?

  3、要求学生从自己的习作中任找一篇,也来个“咬文嚼字”如何?

高中语文教案3

  沈从文被誉为现代中国的“风俗画家”,它的小说以恬静冲淡的风格,小品散文的笔调,诗词曲令的意境,描绘出湘西边城的美丽风光,反映了“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刻画出众多性格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代表作《边城》,充分体现了他的小说艺术的主要特点。

  有人说,《边城》是一支湘西山村生活的牧歌,是一曲真挚、热烈的爱情的赞歌,是一首用小说形式写成的无韵之诗,绘就的无彩之画。因此,欣赏《边城》,需要有一种独特的眼光,如果仅拿它当一般的小说,就不能领略个中真趣。

  在小说中,沈从文不追求扣人心弦的悬念,也不想营造惊心动魄的氛围,更不叙述波澜曲折的情节,他只想给读者展示真实环境中的真实的人物。而沈从文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能够深入到人物的内心深处,以简练而又细腻,散淡而又自然的笔法刻画出人物的心理流程,使你情不自禁地融进人物的心灵世界。

  节选部分,主要写了三个人物:翠翠、祖父和天保。他们性格迥异,却有着共同的心理情感:爱、矛盾、孤寂。

  翠翠对祖父的爱带着一些任性、一些娇气,而对天保兄弟的爱则带着少女的羞涩和幻想。由于她感觉到祖父不理解自己,便设想着自己出走给祖父带来的“惩罚”——让祖父尝尝失去她的痛苦;可是当她想到祖父的无奈便又为他担心起来,于是一次次地叫祖父回家,生怕两人真的就会分手。这生动地反映出翠翠对祖父的依恋之情。文章最精彩之处就在于翠翠的“哭”。哭得那么的突然,那么的深沉,那么的久长。翠翠的哭,祖父自然不理解,连翠翠自己也觉得好笑。但正是这哭,反映了翠翠内心对祖父的负疚感、无人解怀的孤寂感以及梦与现实的矛盾感。淋漓尽致地刻画出一个青春少女的躁动不安的心理。

  从整部小说来看,翠翠似乎一直生活在一种梦幻中,她只能在梦中才能品尝到爱的甘露,而现实却似乎离她很远,于是,她只能凄凉地守候,孤独地等待。 从翠翠身上,我们也看到了苗族青春少女的那种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祖父是一个阅尽人事、饱经风霜的老人,他称得上是苗族古老历史的象征。在祖父的身上,同样流淌着炽烈的爱,也存在着难以排遣的矛盾与孤寂。祖父对翠翠的爱寄托着对不幸的女儿的哀思,他的后半生是为翠翠而活,他的惟一的`生活目标就是要使翠翠快乐。但他并不真正了解孙女儿内心的情感躁动,他只能用一些不切实际的空洞的话语来安慰孙女儿:“不许哭,做一个大人,不管有什么事情都不许哭泣。要硬扎一点,结实一点,才配活到这块土地上。”他的许多活动都是围绕孙女儿能有一个好归宿展开的。但他又害怕翠翠会重蹈母亲的悲剧,所以,他去探天保的口风,征求翠翠对天保兄弟的看法,给翠翠讲她母亲的故事,唱那晚听来的歌,也因此他没有把天保兄弟的选择直接告诉翠翠,只是提醒翠翠注意夜晚的歌声。然而他的努力并没有让翠翠理解,也没有成就翠翠与傩送的爱情,反而导致一些误会。从表面看,他是一个快乐、豪爽而略带幽默感的老人,但透过他的言行,我们却能感觉到老人心中的那种爱的矛盾和无奈的孤独。

  节选部分,对天保的刻画不多,但这个人物的性格却同样鲜明地突现在我们的面前。他爱翠翠,但无法让翠翠同样爱上自己,当得知弟弟也爱着翠翠,便怀着十分复杂的感情退出了角逐,既表现出浓重的手足之情,又流露着失败的落寞。从他对老船夫的冷冷的神情和生硬的话语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内心是多么的矛盾和痛苦。为了爱,他孤独地外出闯滩;又为着爱,孤独地客死他乡。

  总之,作者通过一些生活的细节,在貌似不经意中,刻画出湘西人民的敦厚纯朴的品性,反映了乡村原始人性的美好境界,抒写了作者重造民族品德的理想。

  本文的叙事技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平中见奇,静中见情,疏密相间。

  先说平中见奇。正如我们前面所说,这篇小说没有扣人心弦的情节,没有一波三折的悬念,但读节选部分,却同样能把我们的心始紧紧地吸引住。这是因为作者充分发挥高超的叙事能力,使平淡无奇的生活琐事给人以新颖奇特的感受。就以“误会法”的运用为例,小说通过种种“误会”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展现人物的心灵世界,透露出一缕令人心酸的淡淡的悲哀。节选部分一开始写翠翠误会祖父,而产生了“惩罚”祖父的想法,而祖父把翠翠的心理反应误会为一般的撒娇,于是有了一段不切实际的教诲;祖父给翠翠讲她父母亲对歌的故事,又听了一夜的歌,他以为翠翠已懂了,就没告诉翠翠发生了什么,成为导致翠翠爱情悲剧的一大因素;祖父错误地以为夜歌是天保所唱,翠翠爱的也是天保,结果一片好心反而伤了天保;在与天保交谈后,他终于得知歌是傩送所唱,但仍未把真相告诉翠翠……使翠翠只能继续生活在梦幻中。正是有了这一系列的误会,才使我们从平淡的故事中品味到新奇独特的感受。

  再来看静中见情。与本文的故事情节相适应,文中的人物之间没有剧烈的矛盾冲突,甚至没有多少活动。以翠翠为例,我们看到她是经常坐着的:“翠翠坐在家中屋后白干塔下”,“翠翠坐在溪边”,“她坐在岸边”,“她坐在悬崖上”,“翠翠坐在灶边的矮条凳上”,“翠翠抱膝坐在月光下”,“再坐在小板凳上来听祖父的话”,“翠翠于是坐到那白日里为强烈阳光晒热的岩石上去”,“她在月光下坐了一阵”,“翠翠依傍祖父坐着”……从这些描述中,我们感受到的翠翠是一个恬静的湘西少女,但是,作者通过对话与心理的刻画,让我们看到了她平静的外表下,火山喷涌般的激情,九曲黄河般的情感波澜,使我们热烈地感受到怀春少女的青春活力。

  就节选部分看,作者非常注重叙事的详略安排。例如,对祖父的船上活动写得略,对祖父安慰开导翠翠和试探天保写得详;祖父给翠翠讲她父母对歌的事写得详,而此后的事却一句话带过;写天保详,傩送则只出现一个影子……由于叙事疏中见密,疏密有致,因此,文本所写虽是生活琐事,读起来却别有一番滋味。

高中语文教案4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对王权和奴性的深刻批判,培养民主意识

  2、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文中重要、疑难语句理解作者对王权和奴性的批判;联系历史和现实加深对奴性的认识和批判。

  教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读一首打油诗

  皇上

  皇上最勤政,皇上最刻苦。

  皇上最爱民,皇上最民主。

  皇上最多情,皇上最英武。

  皇上最有才,皇上即大儒。

  皇上最寂寞,皇上最痛苦。

  皇上最寡欲,皇上最简朴。

  皇上最难受,皇上尽受苦。

  皇上最可怜,皇上最没福。

  皇上最无私,皇上真圣主。

  皇帝是这样的吗?做皇帝如何?你想不想做皇帝?有个怪老头,他也瞄上了王位,写了一篇杂文《我若为王》,过了一把皇帝瘾。他就是蹲过大牢却常常怀念监狱的聂绀弩。

  三、作者简介

  四、理解主旨

  (一)课文我们已经读过一遍了,也已经随着聂先生去领略过一番做王的滋味儿了,那么大家说说做王以后到底是怎么样的呀?(学生说出做王后的种种光景,教师指导:作者层层递进,尽显帝王威风八面,越说越起劲,简直心花怒放了)

  (二)文章既然题为《我若为王》,作者把为王以后的种种好处都写尽了,那么到此文章是不是可以结束了呢?

  明确:如果到此结束就浅陋了,属纯粹的“无厘头”,假想为王成了泄欲的工具,那么就毫无杂文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了。下面,就让我们来品读文章的最后三段。

  1、那么作者为王后感觉如何?感到单调,寂寞,孤独——这样做王有劲吗?没劲。刚才心花怒放的热闹一下子冷却了。

  2、孤独寂寞可以使人更加冷静地思考问题,于是作者接下来想到了一个什么问题呀?提出“为什么人们要这样”的问题。

  3、作者醒悟到:我生活在奴才们中间,而我自己也不过是个奴才的首领罢了。

  4、醒悟之后,“我”要怎么做了?为什么要这样做(用文中的话回答)?

  “醒悟之后要杀奴才、灭奴种;因为“我认为世界之所以还大有待于改进,全因为有这些奴才的缘故”。

  5、结果会怎么样?为古今中外最大的王了,为什么?理解一个疑难句子

  (三)、批判奴性

  1、什么叫奴性——奴才的品性、德性

  2、奴性的特点。通过文中与句概括归纳;让学生有表情朗:“读低微的,柔婉的,畏葸和娇痴的,唱小旦的声音:‘万岁,万岁!万万岁!’这是他们的全部语言:‘有道明君!伟大的主上啊!’”(把那种深入骨髓的奴颜媚骨读出来)

  3、像这样可恨的奴才有很多。比如:在先秦时期,齐桓公的厨师易牙为了讨好主子,心甘情愿的杀掉自己的孩子,烹成肉羹,献给齐桓公;联系你所读过的.文学作品或看过的影视作品等,说说给你印象最深的“奴才”形象,并加以评价。

  4、结合课文和历史,说说王权和奴才是什么关系?它们有什么危害?

  明确:首先是相互对立的关系。掌权的人是统治、管理奴才的一方,奴才则接受统治、管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地位不同,做奴才的总想做王,做君王的总想压制奴才。但另一方面,二者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缺一不可。奴才是君王赖以生存的温床,君王是建立在奴才的地基上的。所以要铲除奴才,也要否定王权,最终实现人人为王,人人不是王的平等、民主的制度。危害(由学生自由发挥):人人自危,不利创新;娼妓为后,是非不分;白痴当道,贤能不士;欺上瞒下,军昏民苦

  点出这篇杂文的深刻指出就在于不是单纯的批判王权,而是对奴性进行了无情的揭露。

  五、现实意义。

  1、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统治讲究的是三纲五常,尊卑有序。官大一级压死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很容易让人精神变的麻木,欺压人的人会心安理得,被欺压的人也会心安理得。在封建社会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虾吃泥的环境中,很容易让人是非不分、唯命是从、逆来顺受。这就是奴性。就是到了今天“平等”这个词在人们的心中到底有多重,还要好好想想。请大家看课后练习三的材料,说说你觉得身边有奴性吗?你身上有吗?

  2、回顾打油诗

  皇上

  ——看电视剧有感

  皇上最勤政,皇上最刻苦。

  皇上最爱民,皇上最民主。

  皇上最多情,皇上最英武。

  皇上最有才,皇上即大儒。

  皇上最寂寞,皇上最痛苦。

  皇上最寡欲,皇上最简朴。

  皇上最难受,皇上尽受苦。

  皇上最可怜,皇上最没福。

  皇上最无私,皇上真圣主。

  教化奴儿们,别长脊梁骨。

  最近帝王剧泛滥,许多电视剧严重违背史实。要知道封建社会是产生不了民主的,所谓的明君也只是从大局上维护和绵延王权专制和残暴。作家余杰说的不错,在一个民主、法制、科学的年代,大唱帝王之赞歌,鼓吹专政独裁,张扬奴性意识,宣传封建思想,实在是一件可悲的事情。看来,走向真正的民主,我们任重道远。

  引导学生做一个“真正的人”——没有奴性的人,说真话,做真事。聂绀弩本人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六、总结。海子说,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我们说,从今天起做一个真正的人。

高中语文教案5

  一、 教学目标:

  1、了解朦胧诗特点。

  2、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二、导语:

  本单元是诗歌单元,一路走来,我们领略了伟人毛泽东的万丈豪情;体味了诗人艾青的赤子情怀;而此刻,我们还将与一株美丽的木棉相逢,倾听一位不平凡的女性发出的爱情宣言致橡树。

  (板书:课题、作者)

  三、设疑:一位不平凡的女性怎么会对橡树发表自己的爱情宣言呢?

  1、师简介作者(结合课文注释①):舒婷:中国当代朦胧派诗歌的代表人物(板书)。

  2、引出“朦胧诗”概念(板书:第一教学目标),师生同看投影片:

  朦胧诗产生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强调诗人的自我意识。内容含蓄隽永,形式虚实相生,它往往借助象征、比喻等手法,创造一种朦胧的艺术形象或意境,从而诱发人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人获得特殊的审美享受。代表诗人有舒婷、北岛、顾城等。

  四、这位朦胧派代表诗人的爱情宣言到底是什么呢?

  让我们屏神静听那来自心灵深处的真实表白

  1、师朗诵全诗,配乐《海边的阿狄丽娜》(或听录音)

  2、请同学就所学知识浅谈:什么是爱情?

  3、师略论爱情(深情地):

  有人说,爱情就是一颗心与另外一颗心的碰撞;有人说,爱情就是黑暗中闪闪发光的钻石,就是撒在夜空里的一大把星星;也有人说,爱情使人欢乐,爱情令人痛苦,爱情给人力量,爱情让人迷惘。

  是啊,因为爱情,卓文君奔向了司马相如;

  因为爱情,孟姜女哭倒了万里长城;

  因为爱情,林黛玉含恨焚诗稿;

  因为爱情,祝英台忍悲赴黄泉。

  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引出了人世间多少酸甜苦辣、悲欢离合、恩恩怨怨;“爱情”因而便成了文人笔下永恒的主题,而有部电影则忍不住困惑地问道《爱情啊,你姓什么》?!

  是啊,爱情啊,你到底姓什么?

  五、让我们先听听美丽的木棉树的回答吧!

  (板书:木棉的自白)

  1、她说:爱不应该是这样的

  ⑴请一女同学朗读此片断。

  ⑵请同学讨论归结:作者否定了哪几种爱情观?为什么?

  ⑶师分析、明确:

  a 首先,攀援的凌霄花。

  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炫耀自己),为了追求高贵的地位,不顾一切地向上爬,完全置自身的人格尊严于不顾,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爱情?这是一种“极力攀附”(板书)的爱情。木棉对这种爱情态度鲜明,立场坚定,坚决予以否定,课文中有三个字,一起读出来绝不像!其中哪一个字可以体会到作者决心之大?绝!

  b 其次,对于痴情的鸟儿,为绿阴重复单调歌曲的鸟儿,木棉树又抱有什么样的态度呢?

  课文中也有三个字,齐读绝不学!

  因为这种鸟儿是单方痴恋,只知为对方歌唱,却忘了用自己的歌喉为自己歌唱。她意识不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不知道在爱对方的同时“我是我自己的”,只知依附在橡树的阴影之中,却不愿飞出橡树的庇护,不愿飞向属于自己的自由天空。

  所以,这是一种“只知依附”(板书)的爱情。

  c、 接下来,诗人又分别列举了“泉源、险峰、日光、春雨”。这些事物在其他文学作品中大多属被赞美的对象,那么本诗中木棉对它们的态度呢?同学齐声回答“也不止;不,这些都还不够!”

  虽然不象前两种全盘否定,但也表示了自己的遗憾。

  因为它们为了橡树的蓬勃生长,无怨无悔地奉献、结予,却忘了给自己一个独立的世界、创造自身价值的机会,这种自我牺牲精神固然可嘉,却也难免令人遗憾。

  所以,这是一种“一味奉献”(板书)的爱情。

  d 小结:以上种种都是“世俗的爱情”(板书),作者是持否定、批驳(板书)的态度的。在作者看来,爱情不是一方的攀附,也不是单方的痴恋,即使由衷的奉献,也是不够的。

  那么,作者向往的真正的爱情(板书)是什么样呢?木棉是如何回答的呢?

  2、她说:爱应该是这样的。

  ⑴全班女同学齐读至结尾。

  ⑵这一部分,诗人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同学讨论、回答)

  ⑶师分析、明确:

  a 首先,作者强调的是爱的基础。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这两句指出了只有以独立的人格、高贵的尊严为前提,才可以论及“爱情”,

  也即强调了爱的基础应是“独立、平等”(板书)。

  b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这几句强调了爱的双方应紧密结合、相亲相爱、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相互依存的.(板书)。

  c 作为爱的双方,又应该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呢?

  男生齐读片断:“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

  作者在此采用了比喻的手法,把理想中的男子汉比作刀、剑、戟,枝干像铜、像铁,得出理想中的男子汉形象应是伟岸挺拔、坚强有力的。

  d 那么,女性又应以怎样的姿态出现呢?

  女生齐读片断:“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作者认为女性应有“红硕的花朵”,形容女性外表的健康美,完美的女性形象应该是青春秀美的,充满生机的。有了美丽的外表,还必须拥有丰富的内涵。后面两句:“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有点难以理解,我们有必要联系自古以来中国女性及其遭遇加深体会。

  (师分析)中国漫漫的历史长河,展现女性的大多是一幕幕悲剧。她们中的一部分意识到了社会强加给自己的不公正待遇,她们也试图反抗,改变这不公正命运带给自己的屈辱,然而常常是以悲惨的结局告终。她们中的另一部分不仅丧失了做个“人”的权利,只能像一种依附品从属于男性社会,而且她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这无疑加浓了她们自身的悲剧色彩。

  女诗人作为新时代觉醒了的女性,她为此感到难过、沉重,因而发出沉重的叹息。由此可知,作者认为女性,尤其是觉醒了的女性,除了外在美之外,应该具有如此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这也正是女性的内在美成熟之美的体现。

  而“英勇的火炬”则突出女性更需具备像男子汉一样的勇敢、顽强的品质和热情友爱的态度,能给别人带来力量、光明和温暖。所有这些加起来,构成了理想中完美的女性形象。

  e 那么,真正的爱情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呢?

  男女生分读片断:“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男)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女)

  仿佛永远分离, (男)

  却又终身相依。” (女)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作者认为真正相爱的两个人,应该能够分担各种不幸和痛苦,要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当然,雨过天晴,彩虹环绕,相爱的人儿最终必定会共同享受美好的人生、幸福的生活的。

  同时,爱也是一种默契,一种真诚(板书)。相知相依的两个人即使相隔异地,也会心有灵犀的。有个成语叫做貌合神离,现在反其意而用之,就是貌离神合!他们的心是永远相通的!

  f 最后,诗人大声表白,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男女生齐读:“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3、总结全文:

  ⑴诗人按照先破后立的艺术构思,在诗的开头首先否定了种种世俗的爱情观;接着在强调独立平等的基础上,提出了理想的爱情。这两种爱情观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强调了爱的基础独立、平等。

  在舒婷看来,尤其是作为女性诗人看来,“她”有没有真正的独立平等意识、是不是十分珍视自己的独立人格和尊严是非常重要的。

  关于这一点,早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的英国,一位著名的女作家

  夏洛蒂·勃朗特就在小说《简·爱》中向我们点明了。

  ⑵播放《简·爱》录像片断:

  女主人公简爱深深爱着她的主人罗切斯特先生,然而当她的爱情遭到社会不平等的对待时,她毅然选择了“放弃爱情”,她要为自己争取平等、独立的权利。为了维护自身的人格和尊严,她发出了自己的爱情宣言:

  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

  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

  我们的精神是同等的。

  这宣言,无疑是女性要求独立、平等的人格宣言;简和诗人一样,都强调了精神的平等、人格的独立,即使爱情也不能使她们放弃自己高贵的人格和尊严。

  由此,我不禁想起裴多菲那首著名的小诗:(同学齐背)“生命诚宝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六、联系自己,谈谈感想:

  1、请同学谈谈通过学习本文,对爱情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2、师最后总结。

  是啊,爱人是美妙的,被人爱更是幸福的,中学生就不乏“早恋”的现象;但是爱又是苦涩的、艰难的。过早涉猎这个禁区,只会品尝到一杯苦辣的酒、一颗酸涩的果。

  倘若一个人自身的思想尚未定型,经济还未独立,心理还未成熟,他的事业还未确定方向,他还不能恰到好处地把握自己的理智与情感,那么,我想他还不能轻率地向爱情靠拢。

  我们中学生必须认识到,我们现在首先应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会如何不断完善自己,如何使自己成为一棵努力向上的树;只有这样,他才会有沉稳坚定的步伐,有自信坦诚的目光;他才会去热爱生活,拥有生活;在将来,他才会真正懂得什么是爱情,什么是真正的爱情!(板书教学目标二: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同时,我们还应认识到,除了爱情,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毕生去追求的爱:父母之爱、兄妹之爱、朋友之爱、师长之爱;

  对理想、对生活、对社会、甚至对未来的爱;为了国家、为了民族,又有多少热血儿女放弃了男女个人之爱,他们无怨无悔,因为他们是为了追求更加高尚的爱:裴多斐的诗、林觉民的《与妻书》……

  当我们认识到这些,并为之而努力、而追求、而奋斗,我们就会在爱的空气中幸福地呼吸;我们沐浴爱的阳光、吸收爱的雨露,最终必将成长成一棵棵挺拔的、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七、全班再次齐读全诗

  八、布置作业:背诵全诗

高中语文教案6

  教学目标

  1、能够辨别和筛选重要信息和材料;能够把握文中的关键句,进而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了解达尔文及其进化论,学习达尔文尊重客观事实、深人细致、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筛选信息、整体把握的方法。

  2、难点:如何提高学生对说明性文字的阅读兴趣。

  教学方法

  1、点拨引导。通过对疑难点的点拨,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讲练结合。通过练习提高文本阅读的可操作性。

  教学思路

  一、导语设计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把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和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相提并论。一百多年前,达尔文的思想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看法;一百多年来,这种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作为跨世纪的新一代,你了解达尔尔文吗?你知道进化论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打开达尔文的进化论之门。

  (说明:导入的艺术在于诱发兴趣。产生动力。本课采用质疑导入法,力求达到旧中有新,新旧联系。)

  二、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速读课文,筛选出作者阐明的关于物种起源问题的两个主要观点。

  (2)学生相互交流各自对文章结构和段意的理解,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段意。

  (说明:通过速读。整体感知文章并初步筛选出文章的关键句及主要观点;通过讨论交流,理清文章结构,整体把握全文;通过简洁的段意概括,旨在培养学生提炼观点、准确表达的语用能力。)

  2、局部解读,把握文中关键句。

  学生自主圈点勾画文中的关键句,然后分组讨论,再集体交流。

  (说明:筛选关键句,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也许并不难。但如何筛选得正确、准确,就需要教师作一定的方法指导。)

  3、理解并解释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组织学生从文中找出难以理解的长句,并从信息筛选、挖掘的角度进行讨论分析。

  4、分析评价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

  思考:这篇“导言”主要说明了《物种起源》的写作经过和作者对物种起源问题的一些基本看法。透过说明文字,我们可以看到达尔文怎样的一种精神和人格魅力?在文章中找出能够体现这种精神的文字。

  (解说:从对文字的表层意义的阐明深入到对文字的深层含义的探究,从了解伟大的科学家的基本观点、理论深入到追求他的精神世界、人格魅力,这不仅在于完成情意目标的内容,也是在提升解读文章的一种能力。)

  三、布置作业(略)

  科学客观地进行教学设计

  阅读了三位老师对达尔文《<物种起源>导言》所作的教学设计(我觉得这样定位比较恰当,说成案例,没有经过课堂教学实践;倘若说成教案,又失之于过于传统),有一种明显的感觉,实在、有序、切合实际。达尔文是世界著名科学家,他的文章和他的研究态度是一致的,严谨而踏实,科学而深刻。用他的文章进行筛选信息能力的培养,自然适宜采用以上的教学设计方案。

  具体说,三例设计的共同特点有:

  第一,在进行单元重点学习的同时,能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献

  身科学事业,尊重客观事实,严肃认真地进行科学研究的态度。把语文能力的培养与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第二,注重引导点拨,使学生能够以文本为依托,运用比较的方法、探究的方法,由浅入深地进行筛选信息和品味语言能力的练习和培养。

  第三,能合理地选用多种媒体,在提高课堂教学直观性的'同时,扩大教学容量,恰当地为教学服务。

  另外,“方案一”注重从学生的知识和认知实际出发,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活动,如在导入课文学习时,以问题的形式,引起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为加强学生有目的阅读能力的培养,先进行无目的阅读活动,使学生明白要准确地进行信息筛选,必须养成有目的阅读的习惯;结合课文学习,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将阅读与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方案二”重在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以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课外作业的设计极具匠心,富有创意,既有拓展性阅读的要求,也有结合现实对达尔文“进化论”思想进行探究性、开放性思考的要求,突出了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方案三”强调新旧知识的联系,导语设计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提高了学生对语言平实的说明文的学习兴趣,并通过课外阅读材料进行了筛选信息能力的迁移训练。

  当然,三篇“方案”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虽然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附有简短的说明,补充交代了设计的目的,但是无论格式还是内容都显得有些陈旧,不像已经开展新课程实验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设计那样,充满了教师的智慧和创意,凸现出新课程给课堂教学带来的活力和变化。尽管我们写出的只是一篇课文的简单的教学设计,或叫备课时的教学设想,教师对课文教学目标的确定,对重点难点的处理,对教学程序的安排不能缺少,但是还要在各个环节中突出学生这一学习主体,比如学生的认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在接触问题时可能会有的想法和疑难,我们应该采用怎样的方法,帮助和引导学生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等等。对一切如果没有充分的估计,很可能会在教学活动中出现问题。

高中语文教案7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体会诗歌重叠复沓、一唱三叹的形式美。

  2、理清线索,欣赏诗歌鲜活俏丽的意象美。

  3、把握脉络,领会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美。

  教学重点:

  理清线索,欣赏诗歌鲜活俏丽的意象美

  教学难点:

  把握脉络,领会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美。

  教学方法:

  诵读吟咏法、探究讨论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诗歌

  十六岁花季,十七岁的雨季,这时正是最爱做梦的年龄吧,相信在坐的各位同学都有各自最美的梦想,有了梦想之后,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要学追寻梦想。今天我们跟大家一起走近戴望舒先生的《寻梦者》,看他是如何寻梦的。

  二、走近诗人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1932年参加施蛰存主编《现代》杂志的创作,并成为30年代“现代派”诗人群体的领袖。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

  三、时代背景

  “五四”运动前后,科学与民主的洪流震醒了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美好的理想与黑暗的现实的激烈矛盾,笼罩了他们敏感的心灵。比“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更强烈的社会使命感造就了一个庞大的“寻梦者”群。从鲁迅无数痛苦的梦结出的果实《呐喊》,到何其芳在精美中浸满了热情的《画梦录》,虽然个人的心同现实的距离有远有近,但是,寻求美好的梦境变为现实的`愿望与他们执著艰辛的寻求精神,却大体是一致的。戴望舒就是其中一位由现实世界转到诗的世界中最忠实的寻梦者。

  四、赏析诗歌

  1、初读诗歌,体会音韵美

  诗每节三行,节奏大体整饬。

  每节一二句或重复、或排比,甚至各句大部重复。这首诗在结构上重叠复沓、一唱三叹。全诗中每节“走势——蓄势——升华”的诗格形式,具有一种重叠复沓、一唱三叹的美感,富于音乐美。

  2、品读诗歌,感悟灵动诗绪。

  1). “梦会开出花来”,“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这样的梦给你怎样的感受?又激发你怎样的欲望?

  梦,美丽,甚至绚丽。如无价之宝般珍贵,值得人一生去寻求。

  2). “在青色的大海里,在青色的大海的底里”两句之间有着怎样的关联?梦呈现给我们怎样一种姿态?

  “大海里”已是难寻,“大海的底里”更加难寻,层层递进,可见梦是“深藏”的,不易寻找的。

  3). “攀九年的冰山”、“航九年的瀚海”,寻梦是怎样的一种历程?

  ——“九”这个数字并非实指,只言岁月之久长,“冰山”“瀚海”则指道路之艰难,可见寻梦要付出巨大的艰辛。

  4). 这个梦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值得我们去追寻?

  ——它有天上的云雨,有海上的风涛,会让人心沉醉。

  5). 要真正实现这个梦,还需付出怎样的努力?

  ——“在海水里养九年”,“在天水里养九年”,如此精心呵护,才能在“一个暗夜里开绽”。在“暗夜里”,预示着梦的来临又是如此的不可预知。

  6). 何时梦才会降临?

  ——当我们“鬓发斑斑”“眼睛朦胧”的时候,金色的贝才会吐出桃色的珠。

  7). 这“桃色的珠”还需如何呵护?

  ——放在怀里,放在枕边。

  8). 经历了重重艰辛,付出了滴滴呵护,“桃色的梦”会让我们获得怎样的心灵震颤?——即使我们已经衰老,如果有一个“开了花的梦”,有一个“开出娇妍的花的梦”,那么我们的人生已是最幸福、最无憾的了。

  第一节,写梦是无价的珍宝;第二节,写在青色的大海底里深藏着金色的贝;第三节,写要逢到那金色的贝必须付出极大的代价;第四节,艰苦的寻求是值得的;第五节,写寻求中种种艰苦与磨难;第六节写漫长而艰苦的历程;第七节,写获得无价珍宝后的心情;第八节,写美好梦想实现的艰难。

  全诗八节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这是诗歌的引子。第二部分(2-6)写寻梦的过程。第三部分(7-8)写实现美好梦想时的幸福与快慰。(板书)

  五、再读诗歌,品味诗歌意象美

  诗歌运用多种意象,构成了独特的意境

  娇艳的花 象征梦的美好绚丽,让人产生无限遐想,

  充满对梦的向往。

  青色的大海 象征梦的澄澈高远,暗示金色的贝不能轻而易 举获得,为下文作铺垫

  金色的贝 象征梦的珍贵难得,突出梦的精美与绚丽

  冰山、瀚海 象征着寻贝的艰难,隐喻人生历程中种种艰苦 与磨难

  云雨声、风涛声 象征贝的丰美和价值,描绘了一个令人心醉的 美好世界

  海水、天水 象征养贝的艰难

  桃色的珠 象征梦的美好诱人,突出梦的静美与绚丽

  鬓发斑斑、眼睛朦胧 象征着寻梦的代价很沉重

  六、鉴赏艺术手法

  1.回环往复:

  2.复沓反复:

  3.意象传统的象征手法:

  七、小结

  任何美好理想的实现,任何事业的成功的获取,必须付出人的一生追求的艰苦代价。

  八、《寻梦者》是奏响于我们心间的一首优美而动人的歌,有梦相伴,所以不孤独。让我们再次诵读这首诗,让诗歌赐予我们力量,让梦想插上翅膀。

  九、拓展延伸

  每个人都是有梦想的,有梦想,人生才不会苍白无力。那么你的梦想是什么?请同学们畅所欲言。

  十、作业

  梦想是理想,不是空想。实现梦想,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坐享其成。你未来的职业就是你最实际的梦想。请为你的职业做一个近景或远景规划,为梦想插上翅膀,让梦想成为可能。

高中语文教案8

  教学目标:

  1.在反复阅读中了解古诗内容,体会语言的妙处并背诵古诗。

  2.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结合作品的时代背景感悟杜甫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1.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2.背诵古诗。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1.组织学生课前预习杜甫的诗文,并归纳整理。

  2.师生查找关于诗人杜甫的资料。

  3.多媒体、幻灯片、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落实字词

  频(频繁、频率、捷报频传)

  蜀:1.国名,三国之一,刘备所建立(公元221~263年),在今四川省,后来扩展到贵州省、云南省和陕西省汉中一带。

  2.四川省的别称。

  丞相:古代帮助皇帝进行统治的.一级官吏。

  祠堂:封建制度下供奉祖宗、鬼神或有“功德”的人的庙宇或房屋。

  二、了解诗人

  1.复习以前学过的杜甫的古诗。

  《绝句》、《春夜喜雨》、《春望》、《登高》、《江畔独步寻花》

  2.学生介绍杜甫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由于他在长安时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称少陵野老,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又称他为杜少陵、杜工部。杜甫被称为“诗圣”,他的作品被成为“诗史”。

  3.补充知识

  “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三、学习古诗

  (一)练习朗读古诗,提出问题。

  (二)小组合作学习,一边朗读,一边理解诗意。

  诸葛丞相的祠堂到哪去找?就在城都南郊柏树成林的地方。碧绿的春草掩映着台阶,黄莺藏在树叶后面欢唱。诸葛亮自从三顾茅庐起得到刘备知遇,为蜀国制定开创基业完成统一的大计,费尽了心机,最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惜北伐未成便以身殉职了,常使后代英雄未为之惋惜落泪。

  (三)在朗读中学会鉴赏、品味。

  开头两句一问一答,自开自合。开门见山,洒洒落落。

  三、四两句诗,“自”与“空”两字使句意相反相成写出祠中凄凉,冷落的景象和气氛,渗透着作者瞻仰祠堂时无比感伤的内心感受。寓情于景,耐人深思。

  五、六两句诗不但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悼念之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出来,而且还写进了诗人自己壮志难酬的痛苦心境,由咏古而抒了怀,感情充沛,具极大的感染力。

  (四)你能想像出诗人杜甫写这首诗时的心情吗?

  杜甫一生不得志。他慨叹自己未能像诸葛亮那样得遇明主,不能像诸葛亮那样去建功立业,所以常常吊古抒情,怀古寄志,通过对诸葛亮的赞扬和惋惜,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盼望为国立功的心情。

  四、课后作业

  1.背诵古诗。

  2.了解三国演义中有关诸葛亮的故事,准备“三国故事会。

  板书设计:

  蜀相[唐]杜甫

  第一部分:武侯庙之所见(碧草、黄鹂)

  第二部分:武侯庙之所感(悼念、崇敬丞相;诗人壮志难酬)

高中语文教案9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借物喻人的得表现方法,体会课文借白杨的特点,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2、能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要表达深刻含义,学习边疆建设者无私奉献的精神。

  3、认识本课6个生字,摘录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体会边疆建设者的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一段:

  爸爸看见几棵小白杨迎着风沙成长起来,嘴角浮起微笑,实际上是为建设边疆后继有人而感到欣慰。

  【课前准备】

  白杨、戈壁滩的图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引入课文

  1、今天,我们来学习当代作家袁鹰的文章《白杨》。

  板书课题:

  白杨

  2、看插图,认识白杨树。

  二、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1、借助字典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通读课文:

  ⑴ 联系课文中语句,想想大戈壁是什么样子的。

  ⑵ 把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话划下来,想想这些话的意思。

  3、检查自学情况:

  指名朗读课文,纠正读音,标点自然段。

  注意:

  读准字音,记清字形,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字音易错的:清晰。

  字形易错的:新疆。“疆”字不要丢“土”,与“僵”区别。

  三、默读课文,初步感知

  1、默读课文,说说大戈壁是什么样子的?

  荒凉、寸草不生、贫瘠……

  2、读一读你刚才所划的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话,想想其中的含义:

  ⑴ 理解:

  不要求非常深入理解,只要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大致的说说从字面上体会到白杨的生长环境十分的恶劣,感受到白杨十分的坚强就可以了。

  ⑵ 朗读:

  大戈壁这么荒凉,环境这么恶劣,白杨却长得那么高大挺秀,像卫士一样守卫着铁路。读到这里,你觉得白杨怎样?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朗读爸爸说的话?

  (赞美、骄傲的语气。)

  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爸爸的话。

  四、再次朗读,深入体会

  找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背一背。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新课

  爸爸仅仅是在赞扬白杨吗?他的话中似乎还有更深的含义,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研究吧。

  二、品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轻轻闭上眼睛听录音,看看在脑海中浮现了什么样的画面。

  板书并理解:

  高大挺秀

  2、为什么会感受到白杨是高大挺秀的.?

  (戈壁的荒凉,寸草不生,而白杨在那里是如此的挺拔,在满眼没有绿意的戈壁上,白杨越加高大挺秀了。)

  3、爸爸看到白杨,有什么感受?引读第一段。

  (体会“高大挺秀”的感情色彩。)

  4、当哥哥和妹妹在议论白杨时,什么问题使爸爸变得严肃起来(默读4~13节)?

  三、理解研读,深悟课文

  1、找到爸爸说的话,弄清有几句,并想想这几句概括了白杨的什么特点,请一名学生朗读并一同归纳,板书:

  枝干挺直

  白杨 哪儿需要……就在哪儿生长

  坚强

  2、默读:

  把表现白杨生命力强的词语勾划出来,理解这三句话怎么表现白杨生命力顽强的。

  3、有感情地朗读,注意体会重点词语的感情。

  4、体会句群关系,重点读第三句。

  5、换人称读:

  用爸爸的话来赞美白杨。把“它”换作“你”。

  6、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把16和14节对比着默读,爸爸要表达什么呢?他和白杨之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服从需要、扎根边疆、无私奉献。

  7、默读最后一段话,想想爸爸为什么开始沉默,后来又微笑?爸爸的希望能实现吗?为什么?

  (他相信自己的孩子一定能像白杨一样适应那里的艰苦的生活,一定能像白杨一样很顽强地生活下去。相信自己的孩子在父母的影响教育下,一定能够像白杨那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

  四、纵览全文,体会中心

  1、我们和爸爸一同感受了白杨的品质,那么现在你体会到了什么呢?

  ⑴ 爸爸不只是介绍白杨,赞美白杨,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愿,就是像白杨那样,服从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作无私的奉献。

  ⑵ 爸爸的心愿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像他们一样为边疆出力,一样建设边疆。

  ⑶ 爸爸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像白杨一样顽强,不怕困难。

  ⑷ ……

  2、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重点句子。

  五、拓展练习

  1、摘录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阅读链接《帐篷》。

  3、用上“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写几句话,夸夸像课文中的爸爸一样的祖国建设者或保卫者。

  【板书设计】

  白 杨

  高 直

  白杨 高大挺秀 生长范围广 借物

  生命力强 |

  |

  爸爸 表白心愿 扎根边疆 |

  建设边疆 喻人

  教育子女

高中语文教案10

  教学目标 :

  1、学习《诗经》的有关常识,培养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作的能力。

  2、反复朗读并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

  3、理解女主人公情感的变化,初步培养鉴赏作品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

  1、熟背本诗,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

  2、比兴手法的运用,及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女主人公情感的变化。

  教学课时:2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放录音)让学生听歌曲《在水一方》。

  提问:谁知道歌词的出处? [明确]《诗经》中的《蒹葭》,

  教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诗经》中的其他作品。

  二、 简介《诗经》

  《诗经》是我国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记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500年间的社会生活。

  原本只称《诗》,共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

  《诗经》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又称15国风,共160篇,大都是民间的歌谣,最富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成为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

  “雅”分大雅和小雅,共105篇是宫廷乐曲歌词。它是一种正统音乐。

  “颂”分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诗经》表现手法来分可分为赋、比、兴三类,与 风、雅、颂合称为《诗经》六义。

  三、 引入《氓》

  在春秋时期,随着私有财产的形成和父系社会的确立,爱情的不自由和男女的不平等逐渐产生,《氓》就反映了男女不平等的婚姻给女性造成的巨大创伤。

  四、 指导诵读

  放录音:第一遍,提醒学生注意 字音和节奏(二二节拍)

  指名两位学生朗读,并让其说明这样读的理由。

  集体朗读(要求读出诗歌的语气 语调,把握主人公起伏的情感)

  五、 词汇掌握

  1.找出文中的通假字(于—吁 无—毋 说—脱等等

  2.找出文中的古今异义的词语(至于 以为 泣涕 子 贿 宴)

  3.找出文中活用的词语并解释

  其黄而陨:黄,名词活用作动词,变黄。

  士贰其行:贰,数量词作动词,有二心。

  二三其德:二三,数量词作动词,经常改变。

  4、匪:fēi 愆:qiān 将:qiāng 载:zài 于:xū 说:tuō

  徂:cú 汤:shāng 裳:cháng 靡:mǐ 隰:xí 角:jiǎo

  六、小组讨论 理清思路(用两个字概括诗歌大意)

  明确:恋爱 婚变 决绝(板书)

  七、自主 合作 探究

  《氓》是一首叙事诗。叙事诗有故事情节,在叙事中有抒情,议论。作者用第一人称“我来”叙事,采用回忆追述和对比手法,请一位同学说说故事情节。

  1. 学习“恋爱”部分(一二章)

  ⑴学生集体朗读此部分后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内容。

  明确:相见 定情 送别 约期 (布置作业:将这一部分改写成现代文,加入合理想象)

  ⑵品味“相约送别”场景中的语言,概括两人性情。

  明确:氓:急噪 任性

  姑娘:温柔 体贴 痴情 迁就男子 这也预示两人今后的悲剧婚姻生活。

  [3] 从“子无良媒”到“秋以为期”,女子的思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讨论) 明确:女子先言“子无良媒”,是出于对“礼”的一种遵从,古礼认为女子嫁人,须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不然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后又言“秋以为期”,说明女子冲破了“礼”

  的束缚,勇敢地与“氓”私订终身。

  [4]朗读第二章,请学生展开想象,女子思念男子的具体表现是什么?让同学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当时女子的心理细 微变化。(“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提问:从这两章中我们能不能对当时的'社会风俗习惯有所了解?

  明确:

  A、当时的商业活动是物物交换—“抱布贸丝”

  B 、占卜文化—“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C、婚姻需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2. 学习“婚变”部分(三 四五章)

  n 朗读第三章,提问:

  ① 本章讲述了什么内容?(明确:劝诫女子不要痴情。)

  ② 既然是劝诫女子不要痴情,为何又要说“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是否多余?以及第四章中“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也同样提到了桑叶,有何特殊含义?

  明确:

  不多余。使用的是比兴手法。以桑叶新鲜润泽的自然情状喻女子年轻貌美之情状,也指两人恋爱时情意浓密;以桑叶枯黄掉落的自然情状比喻女子年老珠黄之情状,也指氓变心感情枯竭。同时由桑树引发对自己年长色衰,惨遭遗弃的叙述,这是“兴”。整体看有以桑叶由鲜嫩而枯黄来比喻爱情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比兴手法可以激发联想,增强意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⑴ 请一学生朗读,提问:开头几句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试举例说明。

  [明确]比兴,“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⑵文中的比兴有何特点?

  [明确] 第三章,前四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又桑叶鲜嫩,不要贪吃桑葚。这与后面六句劝说“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形成对照,诗意是相连的。

  n 朗读4、5两章,提问:

  ① 女子婚后生活如何?(明确:女子嫁给男子后辛勤劳作,任劳任怨,尽妻子的职责,而男子却“至于暴矣” “二三其德” “士贰其行”,且女子家人“咥其笑矣”。)

  ② 兄弟为何嘲笑她?(学生讨论)

  总结:(情景想象,女子回家后会对兄弟说什么话?)

  a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私定终身,违背当时礼节。

  b兄弟认为女子不懂得顺从丈夫。

  ③ 推测当时社会女子的地位和命运?(由于社会政治历史原因,女子将一生所有的幸福 寄托在爱人身上,这本身就是一个悲剧。联系现实,不要丧失自我个体的独立性。)

  ④ 面对男子的背弃,女子是否是忍声吞气,苦苦哀求男子回心转意?

高中语文教案11

  一、学习要点

  1、《呐喊》是鲁迅1918年到1922年短篇小说的结集,也是他的第一部小说集。课文是这部小说集的序言,写于1922年12月30日。作者在序言中,通过回顾自己从19世纪末到五四时期的生活经历、思想发展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历程,说明写作《呐喊》的缘由和本书的主题。

  鲁迅的生活经历与思想发展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所列:

  地点 生活经历

  思想发展

  绍兴 侍亲疾 看透世态,想走异路

  南京 求新知 选择学医,救民报国

  仙台 攻医学 领悟“要著”,弃医从文

  东京 搞文艺 悲哀寂寞,深刻反省

  北京 抄古碑 苦闷沉默,思索追寻

  北京 应索稿 看到希望,作文呐喊

  2、鲁迅在本文中概述了自己心路的历程。透过鲁迅的思想、行为,我们可以看到时代的折射。这些情景对我们理解课文是不可缺少的。

  ①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封建社会已经走向崩溃,屡受列强的侵略而无力抵抗。但是几千年封建传统思想的惯性,使中国社会各阶层不能正视现实,不能接受西方现代文明的优势地位。他们承认列强船坚炮利,却看不到自己思想意识形态的落后,带来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落后。所以他们提倡以夷之技制夷。洋务运动的兴起,正是这种思想的必然。科学救国论成为维新的主流,而不愿从思想文化等精神方面反省中国。鲁迅想通过学医救国救民的思想,正是当时这种社会主流思潮的反映。

  ②中国漫长的封建统治,使国民在精神上受到极大的压抑和毒害,造成民众的愚味、麻木和冷漠。日俄战争中兴高采烈的看客“赏鉴”同是中国人被外国人砍头的“盛举”,正是中国民众精神面貌真实的反映。对于这样的国民性,鲁迅一直是持严厉的批判态度的。他的文学作品,如《阿Q正传》《祝福》《药》等,都是鞭挞封建腐朽思想毒害下民众的愚昧麻木,呼唤革新思想追求文明进步的创作实践。

  ③中国近代的改革,一直是不彻底的。

  这是由于中国漫长的封建专制所造成的强大的传统守旧势力顽强的反抗。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共和建立等大的革新运动,都没有取得显著的成效,中国的贫弱局面一直没有改变。这使许多先驱者感到失望甚至绝望,于是沉沦下去,有些人逃避现实,在辉煌的古代盛世寻求安慰,有些人沉湎于声色犬马中麻醉自己,甚至走向了反动。

  ④虽然变革总是受到挫折,但是还有很多人在奋斗。

  越来越多的人像鲁迅一样,认识到思想救国才是根治中国现状的良药。他们纷纷从西方现代思想中寻找药方。“新文化运动”就是在这样的情景下出现的,五四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也是为了从思想上救治国民而发出的激烈的呼喊。鲁迅的《呐喊》中的第一篇《狂人日记》所说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都是吃人的历史,也是为了唤醒民众而对封建思想做出的严厉否定。

  3、《呐喊》的篇名和写作时间

  《狂人日记》1918年4月 《风波》1920年10月

  《孔乙己》1919年3月 《故乡》1921年1月

  《药》1919年4月 《端午节》1922年6月

  《明天》1920年6月 《白光》1922年6月

  《一件小事》1920年7月 《兔和猫》1922年10月

  《头发的故事》1920年10月 《鸭的喜剧》1922年10月

  《社戏》1922年10月

  4、下面是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富仁先生在他的《中国文化的守夜人——鲁迅》一书的《自序》一文中的一段话,供学生认识与了解鲁迅作参考。

  “但鲁迅的书都给了我一点踏实的感觉。记得小时和母亲住在农村一座黑糊糊的土屋中,睡梦中醒来,见母亲还坐在我的身边,心里就感到很踏实,很安全,若是发现身边没有一个醒着的'人,心里马上就恐怖起来。别人的感觉我不知道,反正在我的感觉里,鲁迅是一个醒着的人。感到中国还有一个醒着的人,我心里多少感到踏实些,即使对现实的世界仍然是迷蒙的,但到底少了一些恐怖感。中国现当代文人说的多是梦话,梦话也有文学价值,但对我这样的一个胆小的人,说梦话的人甚至比不说梦话的人更加可怕。鲁迅之所以在我的心灵中占了一个特殊的位置,大概这是一个主要的原因。由这种感觉,我认为称鲁迅是‘中国文化的守夜人’更为合适。”

  “在夜里,大家都睡着,他醒着,总算中国文化还没有都睡去。中国还有文化,文化还在中国。我认为,仅此一点,我们就得承认他的价值。”

  二、能力检测

  1、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①文中“铁屋子”比喻什么?

  ②文中“熟睡的人们”比喻什么?

  ③文中“不久都要闷死了”预示着什么?

  2、鲁迅的小说集以“呐喊”为名,其含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

  1、①“铁屋子”比喻当时异常黑暗顽固的旧社会。

  ②“熟睡的人们”比喻受封建思想毒害,精神麻木的国民。

  ③“不久都要闷死了”预示着麻木的国民们可怕可悲的前途。

  2、“呐喊”的含义,有两方面。

  一是表示自己写小说是为了唤醒精神麻木的人们,使他们起来抗争而发出的战斗呼喊,也即将旧社会的病根暴露出来,催人留心,设法加以疗治;一是为勇猛的革命前驱助威帮阵而呼喊,使之不惮于前驱,不再感到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毫无反应的寂寞孤独。

高中语文教案12

  一、导入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的诗句至今还依然索绕在我们的脑海中,这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写的《三吏》中的一篇。杜甫一生写过不少以战争为题材的诗。今天,我们来读他在天宝年间目睹统治者穷兵黯武,大肆征兵,造成“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震野”的凄惨景象而写的为人民呼喊的杰作《兵车行》。

  二、简介背景

  出示杜甫在长安十年所写的反映人民疾苦的有关诗句,使学生更准确地理解这首诗。

  三、诵读

  1.教师范读(也可听艺术家朗诵录音)。

  2.学生试读、齐读,在此基础上练习背诵,有表情地诵读。

  3.诵读点拨

  (1)把握基调:这是一首歌行体诗,旨在揭露当时的最高统治者连年发动“开边”战争,而使人民深受其害。诗人的情绪是怨愤的,这是全诗的基调。

  (2)诵读指导:第一段写亲人送别出征的战士,朗读时声音应沉重些。段尾,诗人的怨愤之情初现,应用升调读。第一段,“点行频”三字为下文叙事的总纲,须重读。以下皆用“行人”的口气读,要注意区分叙事句和抒情句的语气。第三段先写秦兵家庭的困难,朗读时速度不宜快。“长者”句用较柔和的声调,“且如”句要作低回之势,至“租税”句稍稍振起。后半段令人悲痛欲绝,声调凄楚。结尾四句是全诗的高潮。“君不见”应重读,“古来”句道尽战场惨景,集中表达“行人”和“诗人”的怨愤,要缓缓读出,“无人收”三字乃血泪铸成,尤应重读。

  四、鉴赏

  方法:在诵读的基础上,组织学生研讨这首诗的章法,找出诗中的警策句,赏析名句,品味语言表达的特点。落实课后练习二、三的要求。

  明确:

  1.章法严密。形式上采用古称“一头两脚体”的结构方式。从整体看,节奏整齐又略有变化;各段皆自有起结,析之则三,合则为一。内容上,一是前后呼应,二是层层递进。

  2.深刻的思想性和强烈的感染力通过高度的艺术性表现出来。

  ①重墨铺染。大氛围的粗略勾勒和具体动作的细致刻画相结合,描绘了一个悲怆而震撼人心的出征场面。诗的开篇展现出一幅出征图.既有听觉形象又有视觉形象,可以想见出征士兵之多,只待一声令下就要出发。接着展现出震人心弦的.送别图。征夫的爷娘妻子乱纷纷地在队伍中寻找、呼喊自己的亲人,扯着亲人的衣衫,捶胸顿足,边叮咛边呼号。车马扬起的灰尘,遮天蔽日,连咸阳西北的渭水大桥都被遮没了。千万人的哭声汇成震天的巨响在云际回荡。“耶娘妻子走相送”,一个“走”字刻画出眷属们在亲人出征时追来呼号和那一刹那的生离死别的情景。“牵衣顿足拦道哭”,连续四个动作,把进行者那种眷恋、悲怆、愤恨、绝望的动作神态,表现得细腻入微,令人触目惊心。诗人的重墨铺染,给读者视觉听觉以强烈感受,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千万家庭因征战而妻离子散的悲剧。

  ②巧妙构思。诗人通过设问的方法,引出征夫的满腔悲切和哀怨的倾诉。前文的凄惨场面是诗人亲眼所见,下面的悲切自诉是诗人亲耳所闻,增强了诗的真实感。“点行频”是全诗的“诗眼”,点出了造成百姓妻离子散、征夫牺牲、土地荒芜的根源。接着,由征夫之口,从三个方面控诉了战争造成的巨大灾难。最后,又以哀怨的语调,描述了古战场上的悲惨现实。其情其景与开头悲怆场面相呼应,诗人那饱满酣畅的激情得到尽情抒发,唐王朝劳穷兵黩武的罪恶得以淋漓尽致的揭露。

  ③善用口语。这首诗反映的是人民的生活,因而也选用了乐府体裁,运用了俗语口语,加上民歌中常见的顶针修辞格,读来清新自然,明白如话,造成回肠荡气的艺术效果。

  探究活动

  从《兵车行》看歌行体语言的音乐性

  (1)从押韵上研究:《兵车行》共用八韵,四平四仄,互相调换。一押萧韵,二押真韵,三押纸韵,四押齐韵,五押问韵,六押质韵,七押皓韵,八押尤韵。转韵时,每逢第一句多半押韵。

  (2)从声调上研究:摹声叠词和顶真手法。

  (3)从句式上研究:开头三字句、七字句,音调铿锵,错落有致;第三段五字句,申诉转为愤恨。句式由短变长,表现语言急促。

  牪味潦槟浚

  (1)《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诗韵新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3)《怎样合辙押韵》,北京出版社。

高中语文教案13

  教学背景

  尝试把文言文教学和议论文写作教学相结合,摸索读写结合的新方法。

  实施策略

  本节课设计通过对课文的讲解,给学生传授三大方面的知识

  (1)文中几个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坚持不懈的道理;

  (3)学习议论文的写作,掌握其中的一种论证方法和运用分论点的方法构思的技巧。

  教学努力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

  主要是以教师讲解和学生阅读归纳以及读背相结合,通过学生的朗读熟悉课文内容,通过幻灯片展示引导学生背诵课文,并且直观学习分论点对中心的论证所起的积极作用;掌握议论文要讲清的三大内容(讲清“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实施过程:

  一、作者简介:

  荀况(约公元前313年~前238年),赵国人。战国后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当时人们尊称他为荀卿。晚年到楚国,春申君任他为兰陵令,以后居于兰陵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况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三十二篇。《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它集中反映了荀子的教育思想,是我国古代论述学习问题的一篇重要。全文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长期积累,坚持不懈、用心专一的道理。

  二、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师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注意中心”。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三、学生试译全文难句,教师点拨指正:(此内容略)

  四、讲解设喻的运用,并分析

  说明:设喻是一种说明事理的方法,用于论证,称为“设喻论证”。(通常又称为“比喻论证”)其基本原则是“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即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现象来说明深刻的道理。(寓言也是设喻的一种,如“循表夜涉”、“刻舟求剑”等。)

  (一)、诵读分析第l段并分析。

  1、 诵读的准备。先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学生试划,教师纠正):

  2、 学生练习诵读。

  先自读两遍,再由教师领读一遍,然后检查学生试背,指出关键在于要理清文理。

  3、第一段:文理分析。

  第一步:找观点

  1、 提问:这段话中哪些句子是表述作者观点的?(起句和结句)

  2、提问:开头说:“学不可以已”,下面接着有一连串的设喻,这些设喻是证明这个观点的吗?(不是直接证明这个观点,而是用来证明结句这个观点的。)

  3、提问:起句和结句所表述的观点又是怎样的关系呢?

  (后者用来证明前者——“博学而日参乎己”有“知明而行无过”的功效,所以“学不可以已”。)

  4、提问:在“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这句话中,哪些字眼表示了“不可以已”的意思?

  (要“博”则“不可以已”;“日”亦有“不已”之意。)

  第二步:弄清设喻的内涵

  1、提问:这段话中的设喻可分几组?

  2、提问:这三组设喻是否可以认为这是简单的重复?(不是,因为三者的角度不同。)

  3、再问:角度不同表现在什么地方?

  熟练地诵读这一段。

  学生参照幻灯片齐背一遍,先自查、互查,后由教师检查。

  (二)、诵读第二段并分析。

  第二段文理分析,教师提出几个问题,以学生小组讨论分析为主。

  1、提问:本段有哪些设喻,先列举出来。

  2、 问:这些设喻各有什么作用?

  3、 问:结句中“善假于物”是指上文四组设喻,它们是不是简单的重复?所假之物的性质是否相同?

  学生熟读、背诵这一段。

  (三)、诵读第3段并分析。

  第三段文理分析,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五、总结全文,结合议论文的写作,辅导学生议论文的写作。

  1、 中心内容。

  学不可以已(中心论点)(讲清“什么”)

  “不已”才能“知明而行无过”——意义(分论点之一);“不已”才能“善假于物”——作用(分论点之二)(讲清“为什么”)

  “不已”才能做到积累、坚持、专一——态度、方法(分论点之三)(讲清“怎么做”)

  教师点拨分析:

  作者在本文中所论述的观点,跟他的“性恶”说是分不开的。因为“性恶”,所以需要改造,改造后即可为善,而改造的`方法就是进行教育,这种教育改造,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以又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2、 设喻的运用。

  本文的设喻有两大特点:一是方式灵活,正面用同类事物并列设喻以加强效果;有时从正反两面设喻说明同一道理,如“骐骥一跃……功在不舍”。二是反复设喻,使内容逐步加深。

  3、 对举(对比)的运用。

  说明:对举是一种行文方式,就是将有关的两个事物(包括同类事物和相反事物)同时举出,其句子构造也相同或大体相同。

  让学生举例(同类事物对举,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等;相反事物对举,如“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蚓无爪牙之利……用心躁也”。)

  六、布置作业

  1、 熟练背诵全文

  2、 完成作业“思考与练习”三、四、五

  教学反思

  这节课对文言文和作文教学相结合的教法作了一次新的尝试,读、析、讲的能力有所提高,可惜一课时的学习时间,无法从文言文的新课教学过渡到写的能力的训练,这是最大的不足。拟在今后的教学中,再次尝试这种结合,希望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

高中语文教案14

  教学目标

  ★掌握诗歌诵读的基本方法。

  ★了解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景物描写对揭示诗歌主旨的作用。

  ★把握诗歌的景与情,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古典诗歌相关知识复习。

  二、我们刚感受了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风格,其中大胆的想象和夸张所塑造的华丽神奇的景象给我留下了深刻得印象,接下来我将要认识的是一位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通过他的作品,去解读他的思想。

  杜甫,字子美,世称杜少陵、杜工部,自号“少陵野老”,他的一生正好赶上了安史之乱,备尝了人生坎坷的`艰辛。这也使他形成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并且在他得作品中得到体现。可以说他把自己的生活状态都写进了诗歌,所以他的诗历来被称为“诗史”,而他则被称为“诗圣”。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安史之乱期间作者在成都时所写的一首《蜀相》。

  三、确定《蜀相》一诗的形式,七律诗,有八句,四联,即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诗歌的学习,诵读是非常重要的。古人云,读书百遍,其意自现。又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们今天虽然不提倡写古体诗,但是经常诵读,对提高阅读古诗文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无疑会大有好处。今天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从基调、格律等方面来学习古诗的诵读。

  四、诵读指导:如果诗歌的感情基调是感伤的、叹惋的,那我们在诵读时读得慢,低沉些,读出点感伤。反之则相反。就如刚刚学过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应该要轻快些。

  请一个学生,再请学生评,再让评的学生读,再集体朗读全诗。

  五、《蜀相》是一首七言律诗,七言句的节拍有两种方式:X X一X X一X X一X和X X一X X一X一X X。请同学们据此给《蜀相》的诗句划分节拍。学法指导二:要懂点格律,读准节拍。集体朗读。

  六、读准了音节后,接下来我们需要的是感情了

  记得在学《威尼斯》的时候,我们重点分析过其中的景色描写,透过这些景色描写我们体会到了作者的心情,还记得王国维对此概括的一句话吗?在写作中,景色的描写很重要,他能揭示文章的主旨,我们写作个简单的练习,大家来写写“雨”。

  中国古代的诗歌中也十分注意景色的描绘,以此寄托作者的情。我们说诗歌中寄托了作者感情得景物叫意象,而这些意象所形成的氛围就是意境(以《沁园春?长沙》作示范)。所以我们发现要理解一首诗歌对于对于意象的把握很重要。

  七、接下来,我们看这首诗,很明显也有景的描写和主旨的揭示,哪几联在写景?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简要分析,“自”“空”:该怎么理解?改为尽,皆有何不同)

  由此很自然地使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寂寞和感伤。虽是写景,字里行间却寄寓着感物思人的情怀,这就叫情景交融。奠定了本诗的感情基调)

  八、分析本诗的关键句。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颈联两句诗中写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伟大功绩(三顾茅庐,定天下计,东和孙权,北拒曹操,西取四川,开创蜀汉,济助后主,平定叛乱,六出祈山,九伐中原,出师未捷,身死五丈原。)

  2、该怎样来理解两句诗中包含的思想情感呢?(诗句表达出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

  明确:称颂,崇敬,仰慕的思想感情。

  3、尾联简要分析,谈谈思想情感又是怎样的呢?

  明确:深沉、叹惋、感伤的思想感情。

  4、学生感受诗意,诵读诗歌。

  九、以此类推,用诗歌的景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的方法,分析两首杜甫其他的两首诗。《春夜喜雨》《春望》

  十、背诵

  十一、作业布置,背诵,抄写四遍

高中语文教案15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体会文章的大气和深沉的文化底蕴。

  2.了解秦地的地理构造与秦腔的旋律惟妙惟肖的统一。

  3.习文章将秦腔、秦地、秦人以及文化生活的有机结。

  过程与方法

  1.品味文章的语言、学习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2.体会作者在场面细节描写上的出神入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中国民俗文化的特点,从而对象征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的民间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播放几段秦腔的段子,让学生对秦腔有感性的认识。

  2.简介秦腔

  ——秦腔是我国戏曲四大声腔(昆腔、高腔、梆子腔、皮黄腔)中最古老、最丰富、最庞大的声腔体系,它的覆盖面极为广阔,流行遍及我国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及西南的西藏、四川;中原的晋西、豫东、河北;东北大庆、东南的广东、福建,宝岛等地以及吉尔吉斯坦共和国,同时也是我国最大地方剧种,对许多剧种都有很大的影响。它历经秦、汉、隋、唐、宋、元、明、清等历展日趋成熟,明末清初盛行于南北各地。秦腔的鼎盛时期在乾隆年间。目前,秦腔所保留的剧目达700多个,为各剧种之首。

  秦腔的唱腔、道白、板路、脸谱、身段、角色门类自成体系。秦腔也称“乱弹”,唱腔音色高亢激昂,要求用真嗓音演唱,所以保持了原始豪放的特点。秦腔演出地点最好是选在露天的场所,那样才能有秦腔的味道,更体味到秦腔的精髓。秦腔的唱腔,用宽音大嗓,直起直落,给人以高亢激越、粗犷朴实之感。看秦腔时候,尤其看到秦腔中的“黑头”吼声地动山摇的时候,你才会此刻真正认识到秦腔的豪放,这也是秦人的血性。

  3.介绍作者:

  原名贾平娃,陕西丹凤人,1952年2月21日出生。于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曾从事过几年文学编辑工作,现为西安市文联专职作家、《长安》文学月刊编辑。1982年后从事专业创作。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作协陕西分会副主席等职。著有小说集《兵娃》、《姐妹本纪》、《山地笔记》、《野火集》、《商州散记》、《小月前本》、《腊月·正月》、《天狗》、《晚唱》、《获奖中篇小说集》、《自选集》,长篇小说《商州》、《州河》、《浮躁》、《白夜》,自传体长篇《我是农民》等。散文集《月迹》、《心迹》、《爱的踪迹》、《散文自选集》、诗集《空白》以及《平凹文论集》等。他的《腊月·正月》获中国作协第3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满月儿》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还于1988年获美国飞马文学奖。小说描写新时期的西北农村,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变革,视野开阔,具有丰富的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心理内涵,富于地域风土特色,格调清新隽永。

  在散文领域颇有建树,早期的《月迹》、《一棵桃树》,书写儿童眼睛中美丽单纯的世界,注重诗意境界的酝酿。在80年代中期,他转而写陕西的风土人情,展示当地的人文风景和生活情态。的散文无论在思想意蕴、文化趣味还是语言表达上,都倾向吸取中国文学传统因素,崇尚简单古朴的风趣和静虚境界的营造。

  二、速读课文,把握内容,疏理结构

  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并归纳大意:

  ——第一部分:通过比较道出秦腔高亢宏大的特点,指出它的生成与风土人情密不可分。

  ——第二部分:神情毕现地表现了秦人对秦腔的喜爱与痴迷。

  ——第三部分:总结全文,强调只有也只有秦腔才能承载起秦人的喜怒哀乐。

  三、研讨课文

  (一)第一部分研讨

  1.读第一、二段,分别概括秦地、秦腔、秦人的特点。秦地----空旷平坦,厚重实在

  秦腔----高亢激昂,沧桑悲凉,秦人----“二愣”粗犷,朴实豪放

  2.思考讨论:请你找出课文第一部分中最能表现秦腔与秦地秦人关系的句子,并加以分析。

  ⑴你立即就会明白了:这里的地理构造竟与秦腔的旋律维妙维肖的一统!

  秦腔高亢响亮、震撼人心,秦川大地辽阔、厚重而悠长,二者在粗犷豪放方面达到了“妙维肖的一统”。秦腔是黄土地与老百姓生生不息的命运之声。正如西方文艺理论家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所指出的那样,“精神文明的产物和动植物的产物一样,只能用各自的环境来解释”,一个地方的自然风光、人文地理、乡俗民情导致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

  ⑵五里一村,十里一镇,高音喇叭里传播的秦腔互相交织,冲撞,这秦腔原来是秦川的天籁,地籁,人籁的共鸣啊!“籁”本指古代一种三孔乐器,后引申为从空穴中发出的声音,也指一般的声音。此处“天籁”“地籁”指的是自然环境,“人籁”则是指第3段提及的秦人的说话方式乃至喊人方式等,正是这些条件孕育了秦腔。

  ⑶农民是世上最劳苦的人,尤其是在这块平原上,生时落草在黄土炕上,死了被埋在黄土堆下;秦腔是他们大苦中的大乐……

  秦腔承载了秦人的喜怒哀乐,是秦人“最高的艺术享受”。

  ⑷有了秦腔,生活便有了乐趣,高兴了,唱“快板”,高兴得像被烈性炸药爆炸了一样,要把整个身心粉碎在天空!痛苦了,唱“慢板”,揪心裂肠的唱腔却表现了多么有情有味的美来,美给了别人的享受,美也熨平了自己心中愁苦的皱纹。

  运用了夸张,把唱秦腔“快板”所流露来的高兴狂喜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用比喻和移就的修辞手法,极为形象地表现了秦腔“慢板”对秦人心灵的抚慰作用,增添了语言的情趣。

  3.在第五自然段里,作者为什么“发现了自己心胸中一股强硬的气魄随同着胳膊上的肌肉疙瘩一起产生了”?

  ——作者漫游在秦川大地上,联想到它悠久而雄壮的王朝历史,耳闻目睹了秦腔秦人,深深地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

  补充简介:13个王朝建都在此,历史悠久,气势雄壮,政治文化厚重。

  (二)研讨第二部分

  1.梳理第二部分的内容分成四个层次,并归纳大意。

  ——第一层次:写戏班排演的情景,突出秦人对秦腔的热爱。

  ——第二层次:写看戏演戏的情景,突出秦人对秦腔的热痴迷。

  ——第三层次:写秦腔演出的同时也在演出秦人生活中的悲喜剧。

  ——第四层次:写秦腔在秦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2.人们在去西安旅游时,曾听导游这样介绍秦川:“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老陕□□秦腔。”根据你对文的理解,说说□□中应该是一个什么字?你为什么做出这样的选择?

  A.都唱B.全喊C.齐吼D.均演

  3.作为一篇侧重民情风俗的文化性散文,在场面细节描写上可谓出神入化,请你仔细朗读品读课文的第二部分,找出你最感兴趣的场面细节描写,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及其表达作用。

  ——场面描写的主要技巧有:

  ⑴点面结合。⑵多种描写结合,以言行描写为主。⑶灵活运用修辞手法。

  4.举例说说秦腔在秦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5.小结:在第二部分,作者以悠游、流丽的笔触神情毕现地表现了秦地人民喜怒哀乐的日常生活以及他们从中凸现出的蓬勃的生命力。秦腔,就是秦地人民享受生活的五大要素之一。从秦地人对秦腔的拥护,到听戏时的痴迷,以及对善唱秦腔者的尊重……秦腔生于斯,正是因为它以浓烈的曲调抒发了老百姓的悲情与欢快,所以才会如此让人人心入骨地迷恋,它就如陕北的信天游一样,秦腔就是秦地人民酣畅表达自我、抒发悲苦的抒情渠道。

  (三)第三部分研讨

  1.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能不能交换位置,为什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广漠旷远的八百里秦川,只有这秦腔,也只能有这秦腔,八百里秦川的劳作农民只有也只能有这秦腔使他们喜怒哀乐。

  ——不能。“只有”表示必需的条件,“只能”指惟一的办法或出路。先说“只有”,再说“只能”有一种层层递进的作用,更好地突出了秦腔对于秦人的重要性

  2.结尾一句有何作用?

  ——再次点明秦腔高亢宏大的特点,强调它的生成与风土人情密不可分。呼应了开头,强化了主题。

  (四)归纳主题。

  ——《秦腔》不但绘形绘色写出了一个地方剧种的生成、变迁的.特点,更重要的是通过对秦川大地上人们的喜怒哀乐等风土人情的描绘,展现了他们热情蓬勃的生命力。作者生于斯长于斯,对故土的热爱使得作者在描述中更多地凸现了黄土地人民的人情美,而滤掉了其中可能存在的愚昧与丑陋。在笔下,秦腔是黄土地与老百姓生生不息的命运之声。

  (五)、总结艺术特色:

  秦腔生长的地方是苍凉、辽远、空廓和悠长的,它是的文字底色,这种浑厚的文风作用于《秦腔》便形成了本文大气厚重的艺术特色。

  四、习题解说

  1、第一题命题意图及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本题的命题意图是为了训练学生梳理文章的能力,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参考答案:作者通过绘形绘色描写秦地的风土人情,传递了作者对秦文化的领悟,并在文化的把握中透视民众的生存状态与生存哲学。

  ①农民是世上最劳苦的人,尤其是在这块平原上,生时落草在黄土炕上,死了被埋在黄土堆下;秦腔是他们大苦中的大乐,当老牛木犁疙瘩绳,在田野已经累得筋疲力尽,立在犁沟里大喊大叫来一段秦腔,那心胸肺腑,关关节节的固乏便一尽儿涤荡净了。秦腔与他们,和“西凤”白酒、长线辣子、大叶卷烟、牛肉泡馍一样成为生命的五大要素。

  ②每每村里过红白丧喜之事,那必是要包一台秦腔的,生儿以秦腔迎接,送葬以秦腔志哀,似乎这个人生的世界,就是秦腔的舞台,人只要在舞台上,生、旦、净、丑,才各显了真性,恶的夸张其丑,善的凸现其美,善使他们获得了美的教育,恶的也使丑里化作了美的艺术。

  2、第二题命题意图及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本题的命题意图是为了训练学生如何把握场面等细节描写的魅力,如何把握作者的写作神采。

  ⑴点面结合。

  ⑵多种描写结合,以人物言行描写为主。

  ⑶灵活运用修辞手法。

  3、第三题命题意图及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本题意图旨在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使学生在不同文本的比较阅读中,把握地域文化散文的不同魅力。参考答案:秦地的厚重、朴实、生机勃勃跟秦腔的粗犷、豪迈、充满血气的声音在生命底色上达到了和谐的统一。

  《秦腔》表现的是陕西西部地区粗犷、豪迈、乐天安命的地域文化。

  《胡同文化》表现的是老北京隐忍、中庸、大气的北京文化。

  《白发苏州》则吟咏了苏州江南风流俊逸、柔媚又向上的吴地文明。

【高中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高中语文优秀教案09-06

高中语文《师说》教案09-04

高中语文教案07-24

高中语文《师说》教案12-01

高中语文《劝学》教案03-01

高中语文教案《师说》09-03

《灯》高中语文教案08-26

高中语文教案【精】12-23

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11-07

高中语文教案:祝福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