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七年级语文教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时间:2022-11-27 16:00:15 七年级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

  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3、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4、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

  1、理清了课文叙述的顺序及线索,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

  2、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教学方法:

  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

  图片欣赏:猫

  2、作者简介

  郑振铎(1898—1958)现代作家、学者、翻译家。福建省长乐县人,1920年底,与茅盾、叶圣陶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倡导者。曾创办我国最早的儿童刊物《儿童世界》,并主编《小说月报》。抗战时期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活动。抗战胜利后,创办《民主周刊》,被国民党当局查禁。解放后历任中央文化部文物局局长、文化部副部长。1958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访问阿联酋,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他还是著名藏书家,逝世后,其家属将近十万册藏书全部献给国家。主要著作有:短篇小说集《家庭的故事》、《桂公塘》,散文集《山中杂记》,专著《文学大纲》、《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通俗文学史》、《中国文学论集》、《俄国文学史略》等。有《郑振铎文集》。还有《猫》。

  3、检查预习

  字词辨析

  怂恿(sngyng):鼓动别人去做。

  蜷伏(quán):躯体伏卧。

  诅骂(z):恶毒地谩骂;咒骂。

  涩(sè):不光滑。

  怅(chàng)然:不愉快的样子。

  四、介绍写作背景

  《猫》最初发表在1925年。在此之前郑振铎等人发起成立了文学创作团体——文学研究会。他们的创作大都以现实人生问题为题材。郑振铎主要探究的是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等问题。他在小说中毫不讳饰地表达了自己同情弱小、无辜,谴责专制、强权,弘扬公道、民主、博爱的思想和心情。

  5、朗读感知课文

  1.这篇课文用第一人称叙述了“我家”三次养猫的故事。请认真听课文朗读录音,思考文章写了几只猫?重点写哪一只?写了3只猫,重点写第3只猫。

  2.全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找出有关起止段落,划分文章结构。

  第一次养猫(1、2)第二次养猫(3—14)第三次养猫(15—34)

  六、精读课文

  阅读课文第一部分

  思考讨论,解决以下问题:

  ①作者从哪两个时间段来写猫的形态?

  ②家里的人对这只猫的态度怎样?从哪些细节描写可以看出来?

  ③这只猫的结局怎么样?家里人的态度是怎样的?

  ①作者从猫“刚要来的时候”和”后来”两个时间段来写猫的形态,主要写了猫的两种形态。

  一是自身的形态,刚来时是花白的毛,很活泼,白雪球似的。而后来,光泽的毛也污涩了,毫无生意,懒惰郁闷。二是逗着玩的形态,滚来滚去,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后来却是不肯出来,不理会。

  ②家里人都很喜欢这只猫,如三妹“常常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的拖摇着”;作者则是“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因为小猫活泼可爱,一家人都很喜欢它。

  ③这只猫最终病死了。作者先交代的“不知怎地忽然消瘦了,也不肯吃东西”就已经埋下伏笔。

  对于这只猫的“病死”,三妹“很难过”,“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

  朗读第二部分。

  思考以下问题:①第二只猫的”更有趣、更活泼”,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的?

  从性情和本领等方面来表现。

  “园中乱跑”“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等是表现它的性情;

  “会爬树”“捉蝴蝶”“会捉鼠”,这是它的本领。

  (2)画出文段中表现家里的人对它的态度的词句,体会家里人对它的感情。

  大家都非常喜欢这只猫。主要词句有“提心吊胆”“查问得好几次”“笑着骂”“饭后的娱乐;是看它爬树”等。

  ③这只猫的结局怎么样?大家持什么感情?

  这只猫最终亡失了。

  对于这只猫的“亡失”,三妹“很不高兴”,作者也是“怅然”“愤恨”“诅骂”。

  ④家里人对周家的丫头,不知名的捉去猫的人所持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家里人责怪周家的丫头,诅骂不知名的夺去小猫的人。

  “周家的丫头”代表着事不关己、漠不关心的一类人,“不知名的夺去小猫的人”代表着不顾别人,自私自利的一类人。

  作者借第二只猫的失踪事件,表达了对那种不顾别人利益而自私自利行为的谴责与鞭挞。

  第二课时

  研读课文第三部分

  1.默读第15、16段。

  思考:①第三只猫的“可厌”,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的?

  是从形态和性情等方面来写的。

  “不好看,又很瘦”“毛被烧脱了好几块”“忧郁”“懒惰”。

  ②对第三只猫的厌恶,作者写了这样几句话:“大家都不大喜欢它”“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这几句话在表现的角度上有什么不同?

  第一、三句话是一般人的角度,第二句是个别人的角度,足见第三只猫被人厌恶的程度。

  2.自由诵读第17-29段

  请将“芙蓉鸟事件”的始末,按照故事发展的过程,给每一情节拟一个小标题,并说明为什么这样安排情节。

  有六个情节,小标题可依次拟“买鸟”“凝望”“被疑”“蒙冤”“受罚”“真相”。

  这当中前五个情节是详细述谈第三只猫的不幸遭遇,把读者置于疑云中。直到最后一个情节,才用寥寥数语揭示真相,于是疑云顿开。这样安排,不仅使情节显得曲折跌宕,而且容易激起读者对第三只猫的同情与怜悯。

  3.读第30一34段。

  思考,在写第三只猫的结局时,用了哪些词语直接描写“我”的思想感情,并仔细体会这些词语的含义。

  作者用了“难过”一词表达自己的痛苦心情。相对以前两只猫的亡失的感情,“难过”所表示的痛苦要强烈得多。因为自己的武断,冤枉了第三只猫;“我”深感内疚和自责。越是内疚和自责,痛苦的`感情也就越强烈。

  七、合作探究

  1、为什么说“我的良心受伤了”?

  因为我犯下了无法补救的过失,它就像针一样,时时刺痛着我的心。

  2、第30段采用了何种人物描写手法?抒发了“我”怎样的感情?

  心理活动描写。抒发了“我”愧疚、自责之情。

  3、“我”的过失是什么?(原文)为什么有这样的过失?

  “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动物”

  “我”没有对鸟亡事件作冷静的分析,没有认真地调查研究便轻率地作出了判断。

  4、为什么“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因为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而且在暴怒之下打它致死,这个过失是无法补救的。

  5、如果这只猫没死,你认为“我”有改正过失的机会吗?为什么?

  6、选段在表达方式上的特点是什么?选段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议论、抒情。表达了作者严于律己的思想感情。

  7、为什么写两只可爱的猫的篇幅不如一个丑猫的篇幅长,到底发生什么可怕事情?

  “芙蓉鸟事件”

  8、“我”根据什么判断是丑猫吃了芙蓉鸟?

  ①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②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

  9、以上证据是否确凿?在这种情况下,“我”是怎样想、怎么做的?

  不确凿。“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愤愤地,以为惩罚得还不够快意。”被一只黑猫吃了,而不是那只丑猫。

  10、从真相大白后,“我”的忏悔中我们能否说说“我”是怎样的人?

  我”是一个善良的、正义的、严于自省的、富有良知的知识分子。

  11、对于这样一个人,针对他使丑猫受冤而遭打而死这件事,你能否给他些忠告?

  凡事不能单凭想象,主观臆断,重要的是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存偏见,要宽容、要仁爱。

  八、归纳主题:

  1、“我”家养的三只猫,无论怎样,结局都是不幸的,对于它们的悲剧命运,你有什么感想?

  弱小——命运不能自立。在不合理的社会中,它们的悲剧命运是具有必然性的。人的个性需要自我完善,不受欢迎的人,往往成为冤案的牺牲品。

  2、本文主题是什么?(结合练习一,来谈自己的看法)

  无论做任何事情,千万不能凭个人好恶带着某种私心和偏见,违背客观实际情况去加以处置,否则就会出偏差,甚至造成无法补救的严重过失。

  主题理解:

  1、把“我”看作描写的侧重点,本文的主题是:

  表现“我”严于律己的精神。(“我”是一个善良的、正义的、严于自省的、富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或者“做人的道理”:人们应平等公正地待人接物,不能主观臆测,妄下断语,以致伤害无辜。

  2、把猫的不幸遭遇看作描写的侧重点,本文的主题是:

  揭示了生活中发生不幸的原因。

  九、探究写法

  作者总共写了三次养猫的经历,哪一次是详写?为什么不单写这一次,而要写另外两次呢?

  本文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采用这种叙述方式有什么好处?

  详细了第三次铺垫对比(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

  本文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采用这种叙述方式有什么好处?

  作品中虚构的“我”,是三只猫的主人,他喜欢前两只猫,厌恶第三只猫;他就是前两只猫的悲剧的目击者,又是第三只猫的悲剧制造者。这样,作者可以极自然地利用“我”在文章中的地位,借“我”之口,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揭示作品的主题思想,引起读者共鸣,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

  体会:“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句话也是全文的结尾,它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在内容上是对全文的总结。

  “我”目睹了前两只猫的不幸后,又亲自制造了第三只猫的悲剧,深感负疚,为了不再看到这样的悲剧重演下去,“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句话与文章的开头遥相呼应,在结构上形成了首尾呼应的特点。

  研讨与练习二

  第二只猫丢失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试体会这两句话中包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第二只猫丢失后,那一种失落感久久萦绕于心。夺人所爱的人太气人了,叫人恨恨难消。养猫固然快乐,可是亡失的痛苦更叫人难受。所以,好久不愿意养猫。

  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一种负罪感永远不能消除,见了猫就会触发灵魂的伤痛,永远愧对这类生命,于是才有永不养猫了的想法。

  小结

  本文写的是猫,作者却巧妙地借物抒情,曲折地表达了同情、怜爱弱小者的思想感情。

  本文组织材料的特点是前后连贯、首尾呼应,文章在结构上严丝合缝,条理清晰。

  十、课堂练习: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消耗(hào)怂恿(Sǒngyǒng)诅骂(zǔ)蜷(quán)

  二、作者是怎样运用“伏笔”来写前两只猫的命运的?找出课文中的原句

  第一只:“不知怎地忽然消瘦了,也不肯吃东西,光泽的毛也污湿了”——暗示了它“死亡”的必然之势。

  第二只:“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也不怕生人。”“跑到街上,在哪里晒太阳”“总看见它在铁门外边。”“我们都很为它提心吊胆”——暗示了它亡失。

  三、简要分析我家不喜欢第三只猫的原因:

  因为它不如前两只猫好看,性情忧郁、懒惰。

  十一、作业:思维拓展

  同学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养第二只小黄猫时家中也养了一对黄色芙蓉鸟,鸟也被吃了,“我”会怎么想、怎么做?

  板书设计:

  第一次养猫(1、2)细节描写1、表现“我”严于律己的精神。

  心理活动描写或者做人的道理。

  猫第二次养猫(3—14)细节描写

  心理活动描写

  第三次养猫(15—34)细节描写2、揭示生活中发生不幸的原因。

  心理活动描写

  课后反思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知识与技能:

  1、描述自己曾听到、看到、感受到的瀑布。

  2、品位文章整散结合、长短兼具的语言特点。

  3、体会文章催人向上的积极精神。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感受壶口瀑布声如奔雷的磅礴气势。

  2、体会文中所表现的中华民族百折不回的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瀑布的美,激发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方法

  教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

  希望学生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初步掌握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并学会分析运用。

  学法:

  朗读法:通过朗读,品味关键词句,体会壶口瀑布的特点,初步掌握修辞的`表达作用,并学会运用。

  探究法: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河的气势,祖国山河的壮丽,感悟作者在写景过程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感情,以及黄河厚重的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短短一课时内,通过文字,去领会文章中所蕴涵民族精神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难点:

  理解黄河壶口瀑布特点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的联系。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

  课堂讨论(812节)诗歌的思想内容及语形象化语言。

  第8节,你能从现实生活或个人体验中找出实例,说明使忠厚者常遭不幸;使不幸者绝处逢生的含义吗?什么是大写的人?

  教师引导学生举出实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认识的人生意义。

  第9节,这一节与上一节有什么关系?第三、四句的句式有什么特点?作用是什么?作者列举罪人和浪子的例子有什么典型意义?

  提示:并列关系,都是写对人生的意义。上一节是从正面写,这一节是从反面写。第三、四句是两个倒装句,分别强调给罪人新生和唤浪子回头。典型意义是连罪人和浪子都因为有而改变了自己,何况是一般人呢。

  第10、11节,这两节诗歌在结构上是什么关系?在内容上有什么不同?可否将蜕字改换成变字?为什么?

  提示:层进关系。第10节从被动方面写被曲解、玷污和糟蹋,应该怎么办。第1l节写有些人因主动放弃而产生的后果。不能换,蜕是由好向坏转化,而变可变好也可变坏。

  第12节,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第一、二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体验

   组织学生对照课文,联系自己,谈谈应怎样树立远大,并为之努力奋斗。

  教师应让学生自由论谈,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语言运用

   ①语言运用并交流(仿照第一诗节,写几句话)

  教师示例:

  爱心是风,卷来浓密的云;

  爱心是云,化作及时的雨;

  爱心是雨,滋润久旱的树;

  爱心是树,为你撑起绿阴。

  这个练习难度比较大,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析这段文字的结构特点,鼓励学生大但尝试,并多给予赏识性评价。

  ②修辞训练

  这首诗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贴切而又生动,使抽象的事理形象化。教师应指导学生深入体会,学习掌握,提高想像思维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训练方法,可由教师或同学指明一些事物,让大家打比方,进行修辞训练,看谁表达得形象生动。

  教师小结

  同学们,我们朗读、研讨和赏析了这首诗歌,掌握了诗歌的基本结构,理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了诗歌的形象化语言,并深入地谈了学习体会。犹如航标灯,它指引着我们的人生之旅。愿大家从小树立崇高的,并为实现自己的而努力奋斗。我想,一个有的人,一定是一个精神生活很充实的人,也一定是一个很高尚的人。

  作业

   ①完成研讨与练习一。②将思想交流整理成300字的随笔。

  点 评

   本教案突出了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和语文素养的培养。在人文精神方面,着力将课文表现的思想观念,转化为学生自身的情感意识。在语文素养方面,抓住了诗歌教学的主要特点,重在品味和赏析诗歌形象化的语言特点。教学方法方面突出了朗读训练和思维训练,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符合新课改的精神。阅读过程注重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学生易于接受;问题的设置,有针对性和层次性,前后贯通,相互照应,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特别是在学法指导上,引导学生注重学习过程的自主、合作、探究,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同时,教师的组织作用和引导作用得到鲜明的体现。本教案注重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训练,注重提高学生的想像能力与表达能力,且兼顾了知识与能力教学目标 的综合。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

  教学目标

  1、概括主要事件,提高整体感知的能力。

  2、品读和辨析文中富有深刻含义的语句,提高对语言的感受能力。

  3、感悟作者对“生命的舞蹈”深刻内涵的理解,培养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概括主要事件,提高整体感知的能力。

  2、品读和辨析文中富有深刻含义的语句,提高对语言的感受能力。

  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对“生命的舞蹈”深刻内涵的理解,培养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概括主要事件,提高整体感知的能力。

  教学重点

  概括主要事件

  教学难点

  提高整体感知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按常规预习。

  自选三十个词语默写

  二、导入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中有21位聋哑演员,她们表演了一个令世人震惊的舞蹈节目:《千手观音》。有谁知道这个节目是怎样排演的吗?这群听不见、说不出的聋哑人给我们这些健康的人带来了怎样的启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生命的舞蹈》还会给我们带来哪些新的启示呢?

  三、再读课文,概括主要事件,提高整体感知的能力。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并思考:文中提到的“不同形式的两次生命的舞蹈”各指哪两次舞蹈?请分别用一句话将内容概括出来。

  (提示: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明确:以一对残疾夫妻为代表的一群残疾人在夜幕中跳起了火的舞蹈;

  三十年前,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在艰辛的条件下劳动,作者感到她在跳舞。

  2、这两次生命的舞蹈有何异同?

  引:两者舞蹈的形式有什么不同?两者面对的困境有什么不同?在作者看来,两者舞蹈的形式虽然不同,但从舞蹈中体现出来的情绪有何共同点?)

  (A异:①残疾人是在真正地跳舞,而小女孩则是在艰辛地劳动,并不是在跳舞,是作者认为她的劳动像跳舞。

  ②残疾人的困境是自身肢体有残缺;小女孩的困境是家境贫寒,生活艰辛。(他们面对的困境的具体内容不同。)

  B同:两者都是欢乐的。(由此体现的生活态度有共同点吗?)都是热爱生活、乐观积极(等等)。

  四、精读课文,品读和辨析文中富有深刻含义的语句,提高对语言的感受能力。

  3、这两次不同形式的生命的舞蹈都是作者亲眼所见,那么作者的心理活动发生过哪些变化?

  A引:关注学生在文中的圈划。主要是划出表现作者心理活动的关键词。

  B引:面对残疾人的舞蹈,找出文中的“怜悯”“大吃一惊”等词语;面对小女孩的劳动,找出文中的“怜悯”“沉思”“叩问”,确定作者心理活动变化的过程。

  4、从最初的怜悯到之后的“沉思”、“叩问”,可见作者对这两次生命的舞蹈是有一个由浅到深的认识过程的。那么,文中哪些语句表明了作者对两次生命的舞蹈的思考呢?

  五、反馈。

  1、说一说你是如何理解作者对两次生命的舞蹈的思考的?

  2、摘抄表明作者对两次生命的舞蹈思考的语句,摘抄本。

  (选做)

  3、重写《分享》,随笔本。

  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品读和辨析文中富有深刻含义的语句,提高对语言的感受能力。

  2、感悟作者对“生命的舞蹈”深刻内涵的理解,培养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品读和辨析文中富有深刻含义的语句,提高对语言的感受能力。

  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对“生命的舞蹈”深刻内涵的理解,培养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

  一、品读和辨析文中富有深刻含义的语句,提高对语言的感受能力。

  5、请学生齐读第4、6、7段。个别读其中圈划的作者对两次生命的舞蹈的思考的语句。

  6、你是如何理解作者对两次生命的舞蹈的思考的?

  句1:“火在舞蹈,那扭动、变形的舞姿是火的生命的张力的表达。燃体在火的舞蹈中发出毕毕剥剥的吟唱,燃体不尽,火的舞蹈不停。”

  (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残疾人扭动、变形的舞姿比喻成火的生命的张力的表达,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残疾的人们极力展现自己生命力量的精神面貌。)

  引:那么,作者为什么在此之前说“我感到世上所有的词汇都变得苍白……。只有用火的舞蹈作比,才恰如其分”?

  (因为这些词语的含义、程度都不如火的比喻能更准确地表现出残疾的人们追求生命的精彩的真正原因。)

  句2:“生命从一降生,就穿上了一双红舞鞋。这是生命的本质,是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都会唱歌,都会欢乐的原因。”

  (用“红舞鞋”比喻一种生命的自然规律:人有追求欢乐的天性。生活中的每个人,从降生的那一天起,就遵循着生命的自然规律去追求欢乐,生活中的任何艰难困苦都不能改变我们去追求这种欢乐。这就是生命的本质。)

  句3:“没有畏惧,从不悲观,生命就这样一路舞着唱着前行,这一切都是因为生命的本质就是舞蹈。”

  (当我们遵从生命的自然规律,尽全力去追求生命带给我们的欢乐时,我们就不会畏惧,也从不悲观,生命的本质支持着我们。)

  四、感悟作者对“生命的舞蹈”深刻内涵的理解,培养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7、再读第六、七段,你觉得课文为什么取名为“生命的舞蹈”?

  (首先,本文主要内容就是写了残疾人尽情舞蹈和小女孩在艰辛困苦的条件下欢乐的劳动,这两种不同形式的生命的舞蹈。其次,作者以生命的舞蹈比喻生命的本质:任何艰难困苦都无法阻挡的人类追求欢乐的天性。最后,作者以“生命的舞蹈”为题是为了告诉我们,面对任何艰难困苦,我们都不能放弃追求欢乐的权利,那是我们生命存在的意义。)

  五、结束语

  如果人生是一幅图画,那么你就是一位画者,即使再灰暗的色彩,也会有层次的暗涌;

  如果人生是一个舞台,那么你就是一位舞者,即使再笨拙的舞姿,也会有观众的喝彩;

  生命若是冬日的溪流,凝固何妨,冰层下依旧潺潺奔流;

  生命若是秋日的花朵,残缺何妨,秋风中依旧摇曳生姿;

  生命若是没词的歌曲,平凡何妨,吟唱着依旧跳跃隽永。

  生命是自己的,你是自己生命之帆的舵手,怎么航行?向何处航行?你得自己去掌控!

  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中的困境这样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精神,只要你拥有这种精神,你也可以成为自己生命的舞者。(生齐读)

  《生命的舞蹈》原文阅读

  夜幕降临,对门那人家又传出熟悉的和生疏的音乐,响起时紧时缓的舞蹈脚步。

  那是一对才搬来的残疾夫妻,男的一双脚掌向后撇,女的是哑巴。那天初次见到他们时,一股怜悯之情在我心头升起:这样的人生、这样的家庭,该怎样艰难!这不是鄙视他们,我认为作为一个正常人,是应该有一点这样的怜悯之心的`。

  但接下来的事实却让我大吃一惊,他们的那些残疾人朋友络绎在夜幕之后前来集会,空气里传来了他们的音乐、舞蹈和欢笑。我看不到他们的表情,但我可以感觉到他们的舞蹈火一般忘情、热烈。

  面对着这样一群人,我感到世上所有的词汇都变得苍白、不贴切。说残疾人也爱生活、也需要音乐和舞蹈,这样的解释是那样的无边、词不达意。只有用火的舞蹈才恰如其分。火在舞蹈,那扭动、变形的舞姿是火的生命张力的表达。燃体在火的舞蹈中发出毕毕剥剥的吟唱,燃体不尽、火的舞蹈不停。

  熟悉的和陌生的音乐像一支焰火,一下子照亮了我记忆的天空。我透过遥远岁月重又看到生命在另一种形式下的舞蹈:那是在一座简陋的砖瓦窑,我三十年前下放劳动的地方。窑师傅的小女儿才七八岁,就开始帮大人做事了,这个小姑娘一身衣服缀满补丁,正当读书和游戏的年龄,就过早地承担了生活的艰辛。当时我也以怜悯的目光注视这个小女孩,但艰辛的劳动在小女孩身上却成了舞蹈,她蹦蹦跳跳舞着工具,全无一点悲愁。她一下子就让我陷入对生命的沉思和叩问:生命的本质是什么?是什么让生命以这样欢乐的形式前行的?

  用童心无邪、用不谙世事、用乐观主义来解释都是不够的。上苍仿佛有意安排,让我看到不同形式的两次生命的舞蹈。生命从一降生,就穿上了一双红舞鞋。这是生命的本质,是人生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都会歌唱、都会欢乐的原因。

  人类的生命史穿越了几千年,其间战争、灾难、病痛、死亡都阻挡不了生命的舞蹈。废墟上一次又一次出现了辉煌的殿宇,灾难之后,人类又一代的繁衍生息。没有畏惧、从不悲观,生命就这样一路舞着唱着前行,这一切都因为生命的本质就是舞蹈。

  《生命的舞蹈》预习作业练习

  1、;注音并组词:

  撇___;___陋___;___;墟___;___

  啜____;___辍____;___;缀___;___

  ;

  2、;写出近义词

  怜悯___;___恰如其分___;___

  ;

  3、;写出3—5个词语形容“生命的执著”。如“坚持不懈”

  ;

  4、;仿写句子。(注意句式结构一致)

  生命从一降生,就穿上一双舞鞋。这是生命的本质,是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都会歌唱、都会欢乐的原因。

  仿写:生命从一开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生命的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整体感悟课文内容,通过比较阅读提高审美情趣。

  2、过程和方法: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揣摩语句。

  三、课前准备。

  1、学生:强调课文预习,自读课文,圈点生字词。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难问题。

  2、教师:

  (1)准备课前说话训练的资料(尊老爱幼的故事),安排学生作准备。

  (2)可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学内容。

  (1)整体感悟课文内容。

  (2)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体现着人世间美好的情感——亲情。其实,在我们成长的过程当中一直都沐浴着亲情。哪位同学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都感受到了哪些亲情?

  学生举例回答,教师予以肯定。

  像在日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聊天,等等。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这样平常的小事,也能体现出浓浓的亲情。《散步》这篇课文就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出示学习目标并板书课题。)

  (二)感知课文内容。

  1、检查生字词。

  2、教师可配乐范读课文,学生体验作品的语感和情感。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或仿读)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4、带问题朗读课文。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

  (1)课文写了哪几个人物?主人公是谁?

  (2)在散步过程当中发生了什么事?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用文中的语言也可以)

  (三)教师导学。

  “读”是学生接触课文的开始,也是学生自主与文章进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所以,在这一部分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深入到文章中去,理解、品味而不要流于形式。

  (四)教师小结。

  文中描绘的就是一家四口外出的事,而四口人又是以“我”为纽带组建起来的。散步过程当中所发生的事,只要意思对即可,给予肯定。用文中一个词来概括“分歧”。

  (五)自主合作探究。

  1、教师引导:精读课文,想一想在散步过程当中“分歧”是怎样解决的?

  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若遇到有深度或理解不透的地方大胆提出来,共同探讨学习。

  2、提示质疑:

  (1)母亲为什么偏偏要走大路?

  (2)“我”为什么感到责任的重大?

  (六)小结。

  大路平顺,便于老人行走,况且母亲身体不好。文中第2段交代了母亲的身体情况,为下文进行埋下伏笔。“我”为什么感到责任重大?学生根据课文可能回答,因为一切都取决于我。本段中告诉了我们:“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巳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总是听我的。”引导学生认识到在这个家庭中,“我”正好处在中间,上有老下有小,如果一旦抉择错误就会伤害家中成员的感情,破坏家庭的和睦,破坏家中这份浓浓的亲情。(这个祖孙三代人家中包含着祖孙情、母子情、夫妻情、父子情)正是由于这四种亲情纠缠在一起,而他们又取决于“我”,所以“我”感到了作为中年人责任的重大。

  1、教师引导:展开想像,体验感受一下,假如你是文中的“我”,毫不犹豫地依从了儿子走小路,那么,母亲会怎样想?

  学生四人小组交流,在班里谈感受。

  2、过渡“”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果处理不得当,就会产生家庭矛盾。通过这件事情,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不管做什么事情应先考虑老人的感受,先照顾他们。他们辛苦了一辈子,不容易。之中的“我”决定顺从母亲而委屈孩子,原则是一个“孝”字。当上有老,下有小,两头无法兼顾时,应该顾老的一头。这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过渡)设想一下:晚饭后,全家人在一起看电视,爷爷奶奶喜欢看戏曲节目,爸爸妈妈喜欢看时事报道,你喜欢看动画片,而遥控器在你的手中,你该怎么办?

  (七)学生讨论归纳。

  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要给予肯定和完善,并希望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继续遵循这个道德准则。

  过渡:文中的“我”做得很好,尊敬母亲走大路,母亲同时也为儿子解决了这个难题,改变主意,走小路。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1)我们可以感受到母亲对小孙子的什么感情?

  (2)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什么样的家庭?

  (3)分别用两个字概括出“母亲、妻子、我”是什么样的人?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言之成理即可。

  (八)重点研读。

  1、过渡:

  “我”和妻子是如何背着母亲、儿子走过那条小路的?为什么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这段话的深刻含义。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探讨一下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这部分讨论旨在让学生自主探究,通过交流合作,最终挖掘出课文主旨。对于学生的讨论和作答,教师应鼓励、肯定,积极引导,适时点拔。

  文中“我”和妻子就代表着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养孩子,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体现了“我”对生活的一种责任感、使命感。整个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组成。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尝不是这样?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这样大词小用,透露出作者大有深意,他想说的意思,超出了事情本身。“我”背母亲,妻背儿子,从表面上看,“我”害怕他们摔着,其实也就是对老的尊敬,对小的爱护。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爱,生命就像一只永不熄灭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传递。

  这部分是对课文的咀嚼和消化阶段,也是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最佳时机,所以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用暗示等方式鼓励学生,适时启发。尽可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重点研读后,全班学生齐声朗读最后一段。请同学们速读课后短文《三代》,思考问题:

  ① 这篇短文写了什么事?

  ② 《三代人》、《散步》相互比较,哪个故事更感动你,说说你的理由?

  3、教师引导:

  学生读后,小组交流,教师鼓励,并因势引导:编者为何把《散步》作为本文的范文呢?肯定《散步》有比《三代》更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可以把两篇文章通过比较,体会《散步》写的精彩之处,可以从语言、写作方法等进行比较。(学生答案会多种多样,所以要求学生举例说明缘由,只要说得有道理即可。

  4、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归纳:

  ①《散步》比《三代》多一些景色描写。

  文中有两处对初春的描写,这段描写在全文中起到衬托的作用。第一处是对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写:“大块小块的新绿”“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新绿”、“嫩芽”、“冬水”的水泡分明是春的气息的透露,它显示了不可遏制的生机,这是对生命的高歌,对生命的礼赞。第三处描写母亲所望到的小路远处景物:金色的菜花,整齐的桑树,水波粼粼的鱼塘。这些都写出春的气息,春天在召唤,生命在呼唤。字里行间留露的正是一种对生活的酷爱,对生命的珍爱。

  ②在散步中两两对称的句子很多。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子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等。作者运用对称的句子,互相映衬,使我们读起来很有情趣。语言朴实,但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

  ③以小见大的写法:

  通过描写生活中的小事情散步,反映出尊老爱幼这个社会大主题。

  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都学到了什么?在思想上感悟到什么?

  我们学习这篇文章,就是想让同学们懂得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谦让,互相体贴,互敬互爱,这样才能使你的家庭稳定、幸福!同时也让我们珍爱亲情,珍爱生命!最后我们一起唱首歌,来感受这人间最美好的感情——亲情。教师放歌曲《常回家看看》,学生齐唱。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熟读课文,识记并理解文中的生字、生词。

  2.学习本文的写作特色,着重揣摩对动物的细节描写和直抒胸臆的文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重点)

  3.学会关爱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树立不主观臆断的意识。(难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导入

  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小动物。很多家庭因为猫惹人喜爱而养它,我国著名的作家郑振铎先生,他家也曾养过三只小猫。在养这三只小猫的过程中,他领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究竟是什么样的哲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郑振铎先生的《猫》。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污涩(sè)怂恿(sǒngyǒng)虐待(nüè)

  蜷伏(quán)惩戒(chéng)怅然(chàng)

  诅骂(zǔ)红绫(líng)

  2.理解词义

  (1)怂恿:鼓动别人去做某事。

  (2)怅然: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

  (3)蜷伏:弯着身体卧着。

  (4)悲楚:悲伤凄楚;悲苦。

  (5)惩戒:通过处罚来警戒。

  (6)妄下断语:不经考虑,凭借个人的主观臆断轻易、随便地下结论。

  3.作者简介

  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人。作家、翻译家、文学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全国作协理事等职。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中国俗文学史》《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等。

  4.背景链接

  《猫》是郑振铎从事文学创作的早期作品。在此之前他的其他作品,内容已经触及五四时期青年要求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等问题,面对不会说话的猫,“我”因“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而感到自己的良心受了伤。这些深表忏悔的话,表明了作者受到了当时颇具影响力的某些人生观念如平等、公正地待人接物,不伤害无辜,不欺凌弱小的影响。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整体感知

  1.全文可以分为几部分?找出起止段落,并划分文章结构。

  【点拨】第一部分(第1—2段):写养第一只猫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3—14段):写第二只猫不幸亡失的故事。

  第三部分(第15—34段):写养第三只猫的经过,以及“我”为冤枉了第三只猫而难过自责。

  2.文中写了“我”几次养猫的经历?结局怎样?

  【点拨】三次;失踪或死亡。

  3.找出描写三只猫的来历、外形、性情和在家中的地位的词语、句子。

  【点拨】

  第一只猫第二只猫第三只猫

  来历隔壁要来的舅舅家抱来的张妈捡来的'

  外形花白的毛,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浑身黄色毛色花白,并不好看,又很瘦;毛被烧脱了几块,更觉难看;后来吃胖了

  性情活泼较第一只更活泼,更有趣,会捉鼠天生忧郁,不活泼,懒惰

  地位宠物宠物若有若无,不大喜欢

  结局病死被一个路人捉去了被我打伤致死

  四、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第1—2段):介绍第一只猫的故事

  猫第二部分(第3—14段):介绍第二只猫的故事

  第三部分(第15—34段):介绍第三只猫的故事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通过第一课时的讲解,我们对猫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接下来的第二课时,相信大家的理解会更加深刻。

  (一)品读第一部分

  1.作者是从哪两个时间段来写猫的形态?具体怎样?

  【点拨】作者从“从隔壁要了一只新生的猫来”和“后来”两个时间段来写猫,主要写了猫的两种形态。一是自身的形态,刚来时是花白的毛,很活泼,而后来,光泽的毛也污涩了,懒惰,郁闷。二是逗着玩的形态,滚来滚去,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后来却是不肯出来,不理会。

  2.家里的人对这只猫的态度怎样?从哪些细节描写可以看出来?

  【点拨】家里人都很喜欢这只猫,如三妹“常常地,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地拖摇着”;作者则是“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个小时的光阴……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

  3.这只猫的结局怎样?家里人的态度又是怎样?

  【点拨】这只猫最终病死了。对于这只猫的“病死”,三妹“很难过”,“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

  (二)品评第二部分

  1.第二只猫的“更有趣,更活泼”,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的?请结合具体语句说说。

  【点拨】从性情和本领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园中乱跑”“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等表现出它的性情;“会爬树”“会捉蝴蝶”“会捉老鼠”等表现出它的本领。

  2.这只猫的结局怎样?大家持什么感情?

  【点拨】这只猫最终亡失了。对于这只猫的“亡失”,三妹“很不高兴”,作者也是“怅然”“愤恨”“诅骂”。

  (三)赏析第三部分

  1.第三只猫的“可厌”是从哪些方面描写的?

  【点拨】是从形态和性情等方面来写的。如:“不好看,又很瘦”“毛被烧脱好几块”“忧郁”“懒惰”。

  2.在写第三只猫的结局时,作者用了哪些词语直接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仔细体会这些词语的含义。

  【点拨】作者用了“难过”一词来表达自己的痛苦心情。相对以前两只猫的亡失,此次因为自己的武断,冤枉了第三只猫,所以深感内疚和自责。越是内疚和自责,痛苦的感情也就越强烈。

  (四)细读课文,美点揣摩

  1.作者为何不单写第三只猫,而要在前面写第一、二只猫?

  【点拨】一是第三只猫是只野猫,与前两只猫都是主人因喜爱而要来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二是它毛色难看,性情忧郁,不喜欢游玩,而第一只猫像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第二只猫会乱跑、爬树、扑蝴蝶。三是它终日懒惰地伏着,这与第二只猫“居然捉到一只很肥大的鼠”形成对比。因此,大家都不喜欢它,它是只“若有若无的动物”,连最爱猫的三妹“对于它,也不加注意”,这与前两只猫被全家视若珍宝的地位形成鲜明的对比。

  不难看出,前两只猫的受宠,反衬了第三只猫遭受的冷遇,而第三只猫遭受冷遇,是酿成它悲剧的直接原因。经过这样层层铺垫,故事推到高潮“芙蓉鸟事件”。在这个事件中,猫的负屈含冤与“我”的暴怒虐待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三次养猫,我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点拨】养第一只猫时,三妹追小猫玩,“我”微笑着看,当她报告猫的死讯时,“我”感到“酸辛”。养第二只猫时,饭后的娱乐是看它爬树。随着猫亡失消息的证实,“我”也“怅然地,愤恨地”。第三次养猫感情波动幅度更大。先是“不大喜欢它”,听说芙蓉鸟被咬死后,“我”“很愤怒”。打了它之后“我心里还愤愤地,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直到发现另一只黑猫衔着第二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我心里十分地难过”“难过得多”。文章的主题,正是通过对“我”一系列复杂感情变化的细节描写来不断升华的。

  (五)主题探讨

  这篇散文描写了“我”三次养猫的经历,抒发了“我”的不同情感,表达了“我”对第三只猫的内疚以及“我”内心的痛苦与自责之情,进而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做事不能主观臆断,那样会留下痛苦的回忆,如果被冤枉的一方没有机会辩解,那更会让自己良心难安。

  三、板书设计

  第一只猫:可爱小猫因病亡→酸辛、

  难过(首次养猫)

  猫第二只猫:活泼有趣却亡失→怅然、拒绝主观臆断

  愤恨(久不养猫)

  第三只猫:平白无故蒙冤屈→难过、

  愧疚(永不养猫)

  四、拓展延伸

  关于误解的格言警句

  1.以不变应万变是管理的最高智慧,不要因误解而放弃。——曾仕强

  2.年轻的时候,我们总是会将自己的创作冲动误解为创作才能。——钱钟书《围城》

  3.起支配作用的自私欲常常被误解为一个人投身人类事业的神圣热忱。——埃哈伯特

  4.承认自己也许会弄错,就能避免争论,而且,可以使对方跟你一样宽宏大度,承认他也可能有错。——戴尔卡耐基

  5.人遇误解休怨恨,物过严冬即回春。——《格言集锦》

  6.误解,圣解也!——钱钟书《围城》

  7.对于诗人来说,最大的悲剧莫过于由于误解而受到钦佩。——科克托

  8.谁要是选择吝啬鬼做朋友或信赖自私和怯懦者的虚假友谊,谁就有被误解的可能。——托布朗

  9.即使是最神圣的友谊里也可能潜藏着秘密,但是你不可以因为你不能猜测出朋友的秘密而误解了他。——贝多芬

  10.朋友间有误会应当坦率地交换看法,不可背地诽谤;有过失应当面规劝之,在背后则应赞扬他的优点。——贝原益轩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7

  教学目标

  1、感受夏天的特点及文章的语言魅力。

  2、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品味文章充满活力的语言。

  2、难点: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先来欣赏几幅图片,同学们猜猜它们跟哪个季节关系最密切。(生欣赏几幅图片,回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梁衡的《夏感》。

  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推荐一位朗读水平较高的同学配乐朗读课文:

  1、其他同学认真听读,并在脑海里想象画面,以字词,句读,情感三方面为评判标准(做到准确、流利、有感情),点评朗读。

  2、感悟:请以“这是一个____的夏”,说说自己听后的感悟。并说明理由。

  师小结:这是一个具有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的夏,这是一个生机蓬勃的夏,这是一个生命力旺盛的夏,这是一个属于劳动人民的夏。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品析作者是如何写的。

  三、研读课文,品析文句

  请你找出课文中你最喜欢的词语或句子,并说出理由。

  (一)品味句子老师先给我们同学做个示范:

  范例:(一)

  (1)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

  示范:“沸腾”二字让人体会到夏天的'热烈,此句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并且虚实结合,形象地写出从春到夏的过程。

  范例(二)

  (2)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

  示范:烘烤:太阳温度高。扑打:写出了麦浪翻滚的气势。涌:描写了麦浪翻滚的动态美。此句抓住了夏天典型的景物来描写

  范例(三)

  (3)金色主宰了世界上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示范:从色、味几方面描写麦浪、表现了夏天的热情。

  同学们,从这些俊美的文辞中,你读出了作者蕴涵其中的一份怎样的情感?

  (二)体味情感

  请完成下面的句式:这是一份____的感情。

  师小结:这是一份热爱自然,热爱夏季的感情,是对旺盛生命力的讴歌。这是一份歌颂劳动,赞美劳动人民的感情。讲到这里,老师心中还有个疑问,(打出大屏幕:

  (三)质疑探究:在作者的眼里,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你是如何理解的?夏天的色彩难道只有金黄的吗?请同学们各抒己见。(学生发表见解)作者选取金黄作为夏季的色彩,是否有其特殊的用意呢?请看下面材料。

  (四)材料补充(便于了解本文作者和他在本文中体现的思想感情)

  (1)作者简介:

  1946年生于山西

  现任:

  ①新闻出版署副署长

  ②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

  ③全国记者协会常务理事

  (2)梁晓声在《静夜时分的梁衡》里对梁衡的评价:

  ①梁衡很谦虚

  ②梁衡待人诚恳

  ③梁衡品格高尚得令人心颤

  ④梁衡的百姓心不需要强调

  (3)就在林(则徐)赴疆就罪的途中,黄河泛滥,在军机大臣王鼎的保荐下,林则徐被派赴黄河戴罪治水。他是一个见害就除,见民有难就救的人,不管是烟害、夷害还是水害都挺着身子去堵。 —— 《最后一位戴罪的功臣》

  师小结:正是因为梁衡有着一颗不需要强调的百姓心,所以他关注百姓的生活和生存,同情百姓的疾苦,讴歌百姓的辛勤。也只有这样,他才能为我们展示一个“见害就除,见民有难就救”的林则徐,为我们描绘一幅八百里秦川火热的夏季劳作图。这真是文如其人啊。

  欣赏完北方的夏,我们再来品味品味南方的夏。

  四、拓展延伸:

  正如作者所说,“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有闲情逸致的人”不喜欢夏天“紧张的旋律”,阅读下面这首诗,说说与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师小结:这首唐诗描绘了一幅情调清和的夏日图画,表现诗人悠闲自在的闲适情趣;而课文抒发的是对夏天充满“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的赞美,和对那些在夏日里分外繁忙的农人的讴歌,表达作者对这种充满激情的火热生活的向往。

  五、课堂小结

  下面老师想用这样几句话为我们这节课,也为梁衡的这篇文章作个小结:

  梁衡有心创《夏感》,词铿句锵显情意。同学何幸赏佳作,摩拳擦掌见活力。

  六、作业:

  (1)课外阅读峻青的《海滨仲夏夜》。要求:

  1、注意写景方法

  2、体味作者感情

  (2)写作要求:

  1、紧扣住夏的一个特点进行描写。

  2、字数在150字左右。

  七、板书设计:

  夏感

  梁衡

  紧张急促热烈

  自然景物普通劳动者

  热爱赞美

  向往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

  《口技》教案

  教学设想

  教学重点:

  ①细腻生动的描写,清晰明了的思路。

  ②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有机结合。

  在教学中可依据“具体~抽象”的原则方法,让学生从生动形象的口技表演中感受领

  会中国古代民间艺术的精深奇妙。

  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课文导入,调动情绪。

  在中华民族灿烂多姿的表演艺术宝库里,有一颗格外引人注目的摧探明珠——一口

  技。它用人的声音模仿大自然及人类生活的万事万物,惟妙惟肖,妙不可言。今天我们

  将要学习的《口技》一课,就记叙了古代一位不知其名的`口技表演艺术家的一场精彩的表

  演。同学们读后一定会有如治其境、如闻其声的感觉。

  说明:如有口技表演的音像资料,可千万别错过,以此调动学习情趣的机会。

  二、教师有感情的范读课文。

  说明:教师范读一定要准备充分,把握住课文主体部分的语气、语调,力争能把学

  生带人描写的情境当中。

  要求:①学生边听边划出疑难字词。

  ②了解课文内容的基本轮廓。

  三、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1。形式不定,可默读、轻读、放声读。

  2根据注解掌握有关字词读音和释义,疏通文句内容,有疑即问。

  四、教师指导学生落实以下内容。

  1、掌握下列加点字词的读音。

  犬吠:呓语:叱儿:Chi意少舒:

  中间:曳屋:几欲:齁声:

  2、理释下列加点字词的含义。

  ①会宾客大宴:会:适逢,正赶上。宴:宴请,用作动词。

  ②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只。

  ③当是时:这个时候。

  ①以为妙绝:以为:认为。绝:极点。

  ⑤宾客意少舒:稍微,读shao3。

  ③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

  ⑤不能名其一处也:说出,用作动词。

  ③几欲先走:跑。

  五、学生齐读一遍课文,理清课文结构。

  说明:教师可以“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后”来启发学生理清层次。

  全文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介绍口技表演的时间、地点以及表演的道具、演出前的气氛。

  第二部分:第2、3、4段,描绘口技表演的精彩场面。

  第三部分:第5段,写表演结束,再次强调所用道具的简单。

  六、分析第一部分。

  1。齐读第1段。

  2。学生口述表演的地点、道具、气氛。

  3。思考:

  ①第一段中写表演的场地在“八尺”屏障中,道具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

  这些数字的运用有何作用?

  说明表演地狭小、道具简单,衬托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②“满坐寂然,无敢哗者”一句说明了什么?

  参加宴会者无不是京城的名门望族,大富人家,可表演者一声抚尺,使满坐寂然,

  无敢哗者”,暗示表演者名声之大,技艺之高无人不晓,无人不服。

  七、布置作业。

  1。读熟课文。

  2。完成练习四。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请三位同学分别朗读第2、3、4段。

  说明:应要求学生朗读得生动,有感情。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

  教材简析

  教学目的要求及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关注教材:

  《推敲》是国标本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主要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与韩愈一起斟酌诗句中用词的故事,表现了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内容很明确,太直白了,教什么是教学的难点。

  1、《推敲》这篇课文是一则“文学典故”,典故的来龙去脉,推敲的意思很明确有什么好教的呢?

  2、拿到教材觉得教学着力点也就是文中一些词的推敲。课后第三题的三个,文中找、摸、吟哦、斟酌。把握结构,讲讲故事。最多课外拓展品析词语。

  学生通过工具书,多读课文都能解决。

  当时觉得教学停留在文字的表面。

  试教两次最大的收获是文章结构认识、概括故事,讲故事是教学的一个重点,其他没什么可教

  好在身边有名师。帮助我对文章有新的认识:韩愈的理由充分,但学生未必读懂,值得玩味;这篇文章是典故,体裁是叙事性文章,教什么:了解梗概,抓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课标中的),同时关注高段阅读要求: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阅读中揣摩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同时关注单元教学主题:故事

  8、成语故事

  9、推敲

  10、嫦娥奔月

  12、伊索寓言

  关注:

  第八课练习一:朗读课文,背诵画龙点睛

  第九课练习一:朗读课文,讲讲这个故事

  第十课练习一: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第十二课练习一:朗读课文,选一两个你喜欢的寓言故事,讲给别人听。

  这样教学思路逐渐呈现:

  流程:立足学校教学要求,教学前置,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要求学生充分预习,教师一课时完成文章教学,课前有检查,课尾声有练习。

  教学目标:

  字词教学:检查交流貌、斟酌

  交给讲故事方法

  揣摩表达方法,推敲的方法:发现问题反复思考多角度考虑请教他人

  教学内容安排

  检查预习:生字词检查

  整体把握讲故事

  1、抓故事梗概,提高概括能力

  2、讲故事,内化教材语言

  深究如何推敲——韩愈话语是突破口。推敲韩愈语言,完成课后练习

  带问题离开课堂,继续推敲!

  《推敲》教学反思

  《推敲》这个故事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为了斟酌诗中的一个字眼,不知不觉闯入韩愈的.仪仗队。当韩愈弄清真相后,与之一起思考,并由韩愈敲定,从此“推敲”的故事得以流传下来。课文表现了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表演,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理解了重点词语的意思。比如“吟哦”这个词语,在表演中有的学生快速地念了一遍诗,“小观众”就提出了意见,“他口中念念有词做得不对。课文中说贾岛在‘吟哦’,‘吟哦’的意思是有节奏的朗读诗文。而且贾岛在认真的思考,应该念的慢一些,也可以反复念推和敲。”我认为在具体的语境里理解词义才是真正的理解。理解了重点词语,我让学生在表演中感受贾岛严谨的创作态度和钻研精神。通过“他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推门、敲门的动作……不知不觉……”体会贾岛为了斟酌一个字眼是多么的认真啊!

  学生在边学边演中兴趣浓厚,演得开心,学得灵活,记得牢固,相信这样的教学情景也会深深地印在他们的脑海中。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推敲”,我又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如果贾岛当时碰上的不是韩愈,而是你,你会帮他出什么主意呢?推?还是敲?还是其他的词?小组之间可以讨论,但一定要有根有据。”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说改为“拍”字,因为贾岛走了很长时间的路,沿着山路找了好久,好不容易才摸到李凝的家,这时他肯定又累又饿,迫不及待的想见到他的朋友,也想快点进去弄点吃的,再好好休息一下,所以是“拍门”;有的说改“推”字,因为贾岛和李凝是好朋友,两人关系密切,用不着这么多礼节;还有的说“扣门” ……对于他们的答案我给予了肯定,孩子们俨然一个个小贾岛,一个个小韩愈,推敲的不亦乐乎。

  再就是让学生练习说这个故事,不仅让学生再次回顾课文内容,以便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可以培养语感,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这节课中,学生在边学边演中兴趣浓厚,演的开心,学的灵活,相信这样的教学情景也会深深地印在他们的脑海中。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

  指导思想及教学目标

  1、注重诵读,通过富有感情的美读来体会课文的意境,培养美的情趣,养成好的语感。第一课时以认知性阅读、感知性阅读为主,准字达到读音,疏通字词和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第二课时以涵泳性阅读为主,达到深入作品意境之中,细细品位妙处的目的。

  2、通过关键词语和句子,理清课文思路,学习本文精巧的构思,体会作者的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3、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深入理解文章,品位精妙语言,以达到提高语言分析能力,接受情感熏陶的目的。

  4、当堂课讲解的有关课文内容,尽量当堂背诵。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1、导入:可由单元提示直接导入,也可由背诵描写春天的名家名句导入,或者由动人的音乐《春之声圆舞曲》,或由优美的图片名画导入。

  2、默读

  3、词语教学:学习“读一读、写一写”结合课文辨析字型字意。

  4、朗读课文

  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5、初步诵读课文。阅读时进行课文的整体把握,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思路,可思考以下问题:

  ——课文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这些景物各有何特点?各段描写之间有何关联?请用简洁的语言,尽量完整的说出本文的行文脉络。

  6、全班集体研讨,各抒己见,互相补充,明确课文主要内容,并且依照课文的脉络文理,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大师笔下春天的主要内容。

  7、朗读全文。

  8、背诵其中精彩语段。

  9、作业。

  第二课时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1、复习旧课,5分钟完成《课课练》一、二、三、四、五大题,巩固词语。

  2、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分析其中的精妙之处,学习语言分析的'一般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仔细揣摩,尽量能口头表达,教师从旁点播、补充。

  ——你喜欢文中哪些优美的语句?为什么喜欢?用简洁的语言来分析。

  ——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分析其作用。并模仿举例。

  ——你认为好的语言应当具备哪些特点?应当如何品位语言的精妙之处?在文字表达上应注意些什么?

  3、小结归纳出景物描写的一般方法。由学生自己合作、探究完成,教师以实例点播启发,尽量不要告诉学生现成答案。学生说不全就再读相关语段,再体会,再尝试表达。

  4、伴随音乐,自由地、富有激情地朗读《春》,再次体会大师笔法,体会自然之美,体会生活之美,体会情感之美。

  5、背诵精彩语段,感悟体会,加深印象

  6、语段训练:完成景物片段描写训练《校园的春天》,进一步把握景物描写的一般方法。交流改进。

  7、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精彩语段,感悟体会,加深印象。

  8、课后练习: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完成《课课练》。

  ——进一步补充完善课堂片段练习。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1

  教学目标

  ①通过复述故事情节,理解本文联想与想像手法的运用,并激发学生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

  ②感受文中所表现的喜悦之情。

  ③初步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

  教学重点

  ①大胆而新奇的想像。

  ②对人类诞生的喜悦感。

  课前准备

  学生:熟读课文,熟悉故事情节。

  教师:投影仪。

  教学设计

  导入课文

  在奇幻的神话世界里,有隔河相望的牛郎织女,有对月流珠的在岸鲛人……那么,人,是从哪里来的?对这个有趣的话题,今天我们再看看远古时代的人们是如何理解的。

  复述故事情节,理解本文联想与想像手法的运用

  ①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熟悉情节。

  ②投影出示《风俗通》里的两则短文,然后让学生复述课文故事情节,其他学生边听边在课文中划出投影中的短文所没有的内容。待复述完后,讨论整理归纳,看看课文中丰富了哪几个情节。

  这个环节一要靠学生课前预习,熟悉课文内容。二是锻炼学生上课专注地听别人说,学习筛选信息,并锻炼归纳、概括能力。实施前要做好指导,学生讨论的结果可能不太理想,教师可提示补充。如果复述的学生对课文情节有遗漏,也可提醒学生补充。

  ③讨论:a、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是真的吗?你怎样理解这种写法?

  b、你也发挥自己的想像,对女娲造人的动机、经过做另一种推测,说给大家听听。

  女娲造人的情节显然是想像的,要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讨论让学生明白,神话是在科学水平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产生的,那时的人们无法对人的诞生做出科学的准确的解释。但是,人类又想要探求自身起源,所以,只好借助于想像来解决这个问题了,而这种大胆而奇特的想像恰恰就是神话故事中的亮点。试想,没有了这种想像,还有神话故事的存在吗?这种想像体现了远古时代人们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今天的社会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但仍有广阔的未知领域等待我们去探寻,去研究,所以,这种想像力、创造意识,都是我们今天仍迫切需要的。

  而第2个讨论题,是让学生锻炼自己的想像力,合理即可。可以先四人小组讨论,选出想像奇特、合理的在全班交流。

  探究品味,感受课文中对人类诞生的喜悦感

  ①讨论:说说你对女娲的认识。

  ②跳读课文,划出文中表现对人类诞生的喜悦心情的'句子,讨论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对女娲这个形象的认识,应该是这节课探究的一个要点。讨论时要提醒学生紧扣课文语句分析认识。教师最后明确:

  女娲是本篇的核心人物,她是神通广大的“神”,但是她也有人的孤独感。她走在莽莽榛榛的原野上,感到“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她也有人的喜怒之情,她会笑,她会假装生气,她甚至会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加入到世间呢?”就是她的这种创造力,世上诞生了人类。她得到了做母亲的天伦之乐,她忙忙碌碌,像母亲一般勤劳智慧。她哪里是神,她分明就是人,她有人的情感,人的心态,人的智慧,人的生活体验。从她身上,我们看到神话的情节是想像的,但又是真实的,是合乎现实生活的情理的。

  对人类诞生的喜悦感充溢在整篇文章中,这也是本课体现合理丰富想像力的地方。对课文中有关语句,教师可从两方面提示,一是女娲在造出人之后,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这生命是她一手创造出来的,她的笑,体现了人类创造成功的喜悦感。二是这种喜悦感,还体现在人类自身对获得生命的欢呼,如人类落地后开口就喊“妈妈”;许多小人的欢呼跳跃等。而学生对这种喜悦感的感受则可引导学生扣住“喜”来谈,如有了人类,大自然才有了生气,蓬勃起来;有了人类,女娲不再寂寞、孤独;有了人类,世间也就有了温馨,有了爱,更重要的是,有了创造……也可以从另外角度引导学生感受,如人类生命的可贵,人类生命与自然的关系,要珍爱生命等。

  ③比较《女娲造人》与《伊甸园里》,拓展思维空间。

  [讨论]在我们中国,有女娲造人的美丽神话;在西方,也有上帝造人的宗教神话(教材综合性学习“追寻人类起源”中的参考资料:上帝造人的宗教神话《伊甸园里》)。这两篇神话都是想像的,你更喜欢哪一篇?说说理由。

  讨论这个问题,学生可以拓宽思维角度,从文章情节的想像、文章结构、语言、思想感情等诸方面去分析。教师不要限制在只应该喜欢哪一篇上,但是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明白,世界各民族都有一些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古代神话、传说,表现远古时代人们对未知领域的探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等。这都属于人类文化宝库的一部分,而我们往往也可以从阅读这类文章中得到新的感悟。

  教师总结

  女娲造人,体现了人类可贵的创造力与探求精神,也使我们感受到生而为人的自豪。今天,我们面对的广大世界,依然有许多未知领域,等待我们去探求,去追索,去感受那种创造成功的喜悦。

  词语解释

  揉(róu):

  1、用手来回擦或搓:~擦。~搓。~眼睛。

  2、团弄:~面。~泥球。

  3、使木弯曲:~轮(使木弯曲制作车轮)。“~木为耒”。

  4、古同“柔”,使降顺。

  荒凉(huāng liáng):荒芜冷落。形容旷野无人的景况。

  寂寞(jì mò):冷清孤单;清静

  莽莽(mǎng mǎng):形容原野辽阔,无边无际:莽莽群山

  蓬勃(péng bó):繁荣,旺盛。

  澄澈(chéng chè):清澈,水清见底。

  掺和(chān huo):掺和,混杂。犹言参与、插手。

  非凡(fēi fán):、出色的或突出的

  气概(qì gài):名词,意思是正直豪迈的态度,或者在某种活动中或生存方式中表现出来的态度、举动或气势。

  灵敏(líng mǐn):1、具有容易受影响或受感动的能力;能够显示微小差别2、头脑机敏

  泥潭(ní tán):通常为暴风雨所留下的小污水坑。

  绵延(mián yán):有连续不绝和弥漫延续等义。一直延续到完结,中间未曾间断(多用于形容山,如:绵延的山径/群山绵延千里)。

  神通广大(shén tōng guǎng dà):神通:原是佛家语,指神奇的法术。法术广大无边。形容本领高超,无所不能。(褒义)

  灵机一动(líng jī yī dòng);灵机:灵活的心思。急忙中转了一下念头(多指临时想出了一个办法)。褒义

  眉开眼笑(méi kāi yǎn xiào):眉头舒展,眼含笑意。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课后反思

  按照新课标要达到的三个维度目标,语文教学就是要扎实活泼有序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联想、想象力,发挥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发展个性,健全人格。为此,我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选择了神话《女祸造人》作为本节课材料,对学生进行联想、想象力的训练。

  成功之处:

  有教育机智。当天,全年级学生都欢欢喜喜去财大看话剧,仅留下上课的这个班不能去,学生们老大不高兴,又加上突然下雨,天气很冷,学生冒雨跑到阶梯教室。我一下想到学生昨天刚兴高采烈地学习吟唱诗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当即让语文科代表黄伊伊领唱。气氛一下活跃起来。

  1、点击了学生的兴奋点。

  首先,选的文章是神话传说,是六年级学生最为感兴趣的。

  其次,课前唱歌让学生情绪由阴转晴,进而让学生讲自己看过或听过的神话故事,课堂上晴朗起来,再由师以“人,是从哪里来的?对这个有趣的话题我的祖先是怎样理解和想象的?”几个问题将学生阅读欲望撩拨到极致。

  2、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以讲故事,创编神话故事等比赛形式刺激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主动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以点带面,全体参与,让学生在竞争中各有所得。

  3、联想、想象能力的迁移。最后环节让学生创编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学生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每个小组都热火朝天,七嘴八舌,更有几个小组提出创编课本剧,并当堂表演,将整个课堂气氛拉向高潮,学生潜能得到极大挖掘。

  不足之处:

  1、没有真正贯彻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理念。几个教学环节皆在老师主观引导下进行。尤其当下课铃响起,而学生课本剧的表演正浓,学生们和听课老师们也正听得如痴如醉时,我却因为是公开课而打断学生的表演。后来虽然又让学生继续表演,但已影响了学生的情绪。没有很好贯彻“以学论教,教是为了促进学”的课改观念。

  2、课堂评价不到位。如有学生提出“女娲到哪去了?”这个问题时,学生的回答丰富多彩,对以神话形式解答的学生,我没能给予肯定,只对一位回答“女娲在我们每一个人心中”的学生极其赞赏。这个评价说明我本身的教育机智不够,对问题的认识较窄。学生刘莫的点评非常不错,可我没能充分赞赏。

  3、教学环节之间过渡处理不太好

  在学生质疑这个环节,学生问题较多,当超过我规定的时间时,我为了能尽快地过渡到下一个环节,采用了较生硬的方式,直接过渡,给学生心理上造成缺憾。没有做到“教学生之所需要”的课改思想。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引有这样一位词人,他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他的《浣溪沙》中有“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原诗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二句,传诵颇广。知道这位词人是谁吗?对,他就是晏殊。今天,我们来学习的他另一首颇负盛名的词作——《蝶恋花》。

  二、文学常识

  关于作者

  见教材P64注⑥。补充谥元献。仅存《珠玉词》及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又编有类书《类要》,今存残本。

  三、文本研习

  1、起句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这些景物带有什么特点?

  起句描写了晓庭圃中的景物菊花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看上去似乎在脉脉含愁;兰花上沾有露珠,看起来又像在默默饮泣。|兰和菊本就含有某种象征色彩(象征品格的幽洁),这里用“愁烟”、“泣露“将它们人格化,将主观色彩移于客观景物,透露女主人公自己的哀愁。因此说,这些景物都染上了主观的色彩。

  2、第二句中,写罗幕的“轻寒”,与“燕子双飞去”有必然关系吗?特别点出“双飞”有什么意味?

  (先说这两句的大意新秋清晨,罗幕之间荡漾着一缕轻寒,燕子双双穿过帘幕飞走了。)

  这两种现象间本不一定存在着联系,但在充满哀愁、对节候特别敏感的主人公眼里,那燕子似乎是因为不耐罗幕轻寒而飞去的。这里与其说是燕子的感觉,倒不如是写帘中人的感觉――不只是在生理上感到初秋的轻寒,而且在心理上也荡漾着孤孑凄清而引起的寒意。|燕子的双飞,更反衬出主人公的孤独。

  这两句表面上是只写客观景物,实则暗含着浓浓的情感色彩。真乃“一切景语皆情语”。

  3、第三句“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点明了什么?有没有别的信息?

  这句在时间上由“今晨”回到“昨夜”。有两点变化。一是点明了幽怨、哀愁是因为“离别”,二是“怨”由隐微转为强烈――怨恨月亮不解人意。|明月本无知无情,它只顾光照朱户,原很自然;既如此,似乎不该怨恨它。但却偏要怨。这种仿佛无理的埋怨,却正有力地表现了女主人公在离恨的.煎熬中对月彻夜无眠的情景及外界事物所引起的触动。这与苏轼《水调歌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机杼相类。

  4、看第四、五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问

  ⑴词句中哪些词与上面照应?

  “昨夜”承上“到晓”,折回写今晨登高望远;“独上”应上“离恨”,反照“双飞”;“望尽天涯路”正从上文的一夜无眠生出。

  ⑵“昨夜西风凋碧树”只是眼前所见之景吗?“凋”字如何理解?

  “昨夜西风凋树”,不仅是登楼即目所见,而且包含有昨夜通宵不寐卧听西风飘落树叶情景的回忆。|碧树因一夜西风而尽凋,足见西风之劲肃杀,“凋”字正传出这一自然界的变化给予主人公的强烈感受。故“凋”字既写出了景,又道出了情。

  ⑶“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与上文有何关系?这句所写的境界有什么特别处?

  既然主人公有着浓郁的离愁别恨,就要想法排遣,于是,她“便独上高楼”。|以上抒写的只是忧伤低迴之音,这里却出人意料地展现出一片无限寥廓的境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有人说,这里固然有凭高望远的苍茫百感,也有不见所思的空虚怅惘,但这所向空阔、毫无窒碍的境界却又给主人公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使其从狭小的帘幕庭院的忧伤愁闷转向对广远境界的骋望。所以,这几句尽管包含望而不见的伤离情绪,但感情是悲壮的,没有纤柔颓靡的气息;语言也冼尽铅华,纯用白描。气象阔大,境界高远,成为全词的警句。

  5、看最后一句。分析本句与上句的联系,两个分句之间怎样的关系?这句与上一句有某些共同点吗?

  这句与上句亦有一定的因果关系。由于高楼骋望,不见所思,因而想到音书寄远“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两个分句一纵一收,将主人公音书寄远的强烈愿望与音书难抵的可悲现实对照起来写,更加突出了“满目山河空念远”的悲慨,词也就在这渺茫无着落的怅惘中结束。|“山长水阔”与“望尽天涯路”照应,“知何处”的感叹更增添了全词悠远辽阔的意境和令人思之不尽的情致。

  四、体味本词的艺术特色。

  1、本词与晏殊的其它词作相比,它的上、下片之间,在境界、风格上是稍有区别的。上片取境较狭,风格偏于柔婉;下片却境界开阔,风格近乎悲壮。

  2、词中,作者用了烘托与反衬的手法写女主人公内心的悲苦。前者如“槛菊愁烟兰泣露”,是以悲景写愁,与词中人物同病相怜。后者如“燕子双飞”、“明月穿户”,都以乐景写悲,以双燕、月光无情反衬女子有情。

  五、课后作业

  1、 有感情地背诵此词。

  2、 做“学习与评价”是的有关练习。

  《蝶恋花》诗词鉴赏

  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析晏殊的这首《蝶恋花》,可着一“愁”字,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愁?词中已明确告诉我们了,是离别之愁。古今写离愁的诗词多如牛毛,那此词有何独到之处,以致能脍炙人口。因为它能融细腻与宏阔为一体,不仅写出愁之真、之深,而且写出愁之变、之动。本词中所写之愁,不管是意蕴内涵,还是其呈现方式,均在不断流动变化着,对比分析词的上下片,这种变化体现得很明显。如果说词的上片对愁的刻画是内倾的幽深的,那么词的下片对愁的展现则是外向的悲壮的,这种格调变化有力地提升了词的品质内涵而区别于一般写离愁别恨的诗词。

  词的上片,作者寄愁于景,通过槛菊、兰花、月光等意象渲染离愁之苦,这种情感呈现方式是含蓄的,幽微的,非常的真切。“槛菊愁烟兰泣露”,传神在“愁”、“泣”二字,用拟人化手法隐约透露主人公内心情感。试着将这二字改成“绕”和“滴”,就韵味全无了。“燕子双飞去”、“月光穿朱户”,这些景象触动抒情主人公的内心隐秘处,使其内心愁绪弥漫扩散,彻夜难眠。

  内心之愁实在无法装盛了,那就只好设法排解,于是很自然地有下片“独上高楼”的举动和“欲寄彩笺兼尺素”的愿望。“望尽天涯路”似乎为情感宣泄找到了一个突破口,但天涯路的尽头是什么呢?除了虚空还是虚空,这使主人公内心之愁更深更浓了。欲寄书信,却又是山长水阔,无处可达,更使内心之愁带上一点悲凉甚至悲壮的色彩了。

  “曲尽幽微,富于变化,境界宏阔,格调高远”是晏殊这首《蝶恋花》的过人之处。

  附词话三则

  1、词人须忠实,不独对人事宜然,即对一草一木,亦须有忠实之意,否则所谓游词也。——王国维《人间词话》

  2、诗词鸣不平。古诗云“谁能思不歌?谁能饥不食”。诗词者,物之不得其平而鸣之者也。故欢愉之辞难工,愁苦之言易巧。——王国维《人间词话》

  3、大家诗词脱口而出。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娇柔装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诗词皆然。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可无大误矣。

  《蝶恋花》阅读练习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1)“槛菊愁烟兰泣露”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2分)

  (2)“昨夜西风凋碧树”一句“景中含情”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4分)

  (3)词中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 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

  (1)(2分)

  ①拟人;(1分)

  ②清冷(哀愁)。(1分)

  (2)(4分)

  ① 碧树因一夜西风而尽凋,景色萧索;(1分)

  ②暗示主人公昨夜通宵不寐卧听西风落叶的愁苦心境;(1分)萧索之景含有强烈的孤独之情。(2分)

  (3)(4分)主人公因离别之苦而一夜未眠,次日所见庭院之景更感孤独凄清;(1分)登高望远不见所思,满腹离愁更无处可寄。(1分)刻画了一位满腹离愁、孤独(怅惘)的女主人公形象。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

  ①精读

  逐段(17节)理解研讨,深入思索,反复咀嚼、领悟诗歌深刻的含义和精妙的比喻。

  ②课堂讨论

  研讨诗歌的思想内容及形象化语言:

  第l节,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它对于表现思想内容有什么作用?这一节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有关提示:采用比喻、顶针和修辞方法。作用是使语言形象、生动,在形式上环环相扣,在内容上步步推进。这一节总说是前进的方向;在全诗中起到统领的作用。

  第2节,表达了什么意思?能试着举例说明吗?

  教师应启发学生举例证明。

  第3节,这一节是从什么角度谈的?谈谈珍珠链和脊梁骨的比喻作用。

  有关提示: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连缀在一起,正像珍珠链一样,推动着历史的前进。也如同脊梁骨,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精神支柱和动力。

  第4节,在内容上是怎样安排层次的?第三、四句有什么深刻含义?

  第5节,揣摩各句的意思,理解树立远大的重大意义。

  提示:a.使人积极乐观。b.使人斗志顽强。c.使人永远年青。d.使人充满活力。

  第6节,怎样理解获得与牺牲?你对诗歌所说的是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第7节,副产品的'本体是什么?有的人为什么也会酸辛?

  有关提示:崇高的追求的是社会进步、人类幸福等,决不是个人荣誉。的实现可能给会个人带来荣誉,但这正像副产品不是主要的。在这里作者告诉我们,应当正确对待荣誉。

  解决了以上问题,对所学的内容就基本掌握了。教师可根据需求,对以上问题作出增删取舍,但不可将结论和盘托出,也不能只采用简单的问答形式,要特别注重讨论分析过程。应当由教师点拨、引导,让同学自主发现,提出问题,合作探究,分析、解决问题。对独到的发现和见解应予重视。812节教学研讨,也应如此。

  作业

  ①抄写并识记字词。

  ②背诵这首诗歌。

  ③完成研讨与练习二(准备课堂交流)。

  ④预习剩余部分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①检查作业 。

  ②继续研讨与赏析。

  ③语言运用。

  ○教学设计

   检查作业

  ①识记字词。 ②朗读、背诵。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4

  一、指导思想

  七年级强调与小学的衔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指点学习语文的方法,扎扎实实地打好语文知识基础,切实提高学生的读、写、听、说的能力和良好的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

  1、学习本册书上的课文,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掌握七年级(上)阶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形义,并学会运用;指导学生理解课本中的文章的主题含义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掌握常用的学习语文的方法,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3、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

  4、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中贯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阅读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外读物,增加阅读量,并初步具有欣赏优秀作品的能力。

  三、教学措施

  (一)关于课堂教学

  首先,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整合性。传统的目标设计有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重智能变化轻心理体验。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有机结合。

  其次,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要使语文课由单一转向综合,由平面转向立体,由封闭转向开放,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第三,要注意教学方式的互动性。要实现由少民主、不平等、单向传输向师生的和谐、民主、平等、互动转变。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

  第四,要注意教学过程的'活动性。尽可能把过去由自己包办的讲解、提问转化设计成学生的多种活动,不仅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而且让他们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融会贯通,烂熟于心。 活动要实在,体现学科特征,活动要有目标,有监控,有评价。

  第五,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应引进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去领略课堂里的精彩世界,要增强语文课的吸引力,加速学生认知过程,促进认知的深化。课件使用要突出问题提示、资料展示。

  第六,要注意教学组织形式的灵活性。要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组织学生运 用自主、合作、探究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

  第七,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性。要改变以往一刀切的评价机制,实行全面的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的课堂点评或评价不要“简单化”、“庸俗化”,要切实、有效。

  (二)关于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

  1、全面推行“每日语文”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养。每天必有,每班必有,体现“每日”特点。具体做法 :

  ①、准备一个读书笔记本,做好每项内容;

  ②、提前做好每日语文内容,不影响其他预习工作;

  ③、具体内容:学习一条成语或一条名言(每天必需做的内容,可以按照学生学号顺序,指定学生写在黑板上,内容要具体,供学生自主抄写学习);讲一则故事(要短小精悍,有情趣)、欣赏一首诗歌(将诗歌抄在黑板上或用多媒体展示,由提供者赏析)、介绍一则新闻消息、成语解说(均在课前准备,课堂3分钟内完成);写一段话(随笔)(写在读书笔记本上,长短不论,要有一定文采);上课至少回答一个问题或提出一个问题。

  2、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学科特色活动,如硬笔书法比赛、朗诵比赛、成语考查比赛等,充分利用“桃李文心”,多推荐学生优作发表,激发学生作文兴趣。

  3、积极动员、认真组织学生参加语文教研组举办的“学生语文节”,注意发现那些有编、导、演特长的学生,群策群力,共同办好语文晚会,形成组织网络。

  4、积极参与年级组组织的墨香班级、书香班级的创建活动,校园文化建设,规范学生的书写,引导学生多读文学名著,多读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学修养,陶冶高尚情操,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拓宽学生学习的领域,使学生获得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三)关于备课、听课和作业

  1、坚持教学资源共享的原则,按照学校及备课组要求,认真参加集体备课,备课要充分、彻底、全面,每个课时除了中心发言人之外,其他每个人都要积极参加,备教材,备学生,备作业,坚决做好教学六认真。

  2、所有老师按照学校要求,认真写好教案,教龄在五年以下的老师务必要写详案,要求各位老师有手写教案,课后应认真进行教学反思,新教师应该每课必有教后记,初级职称的老师有反思记录的教案应不少于50%,通过反思,及时发现存在的不足并改进,尽快提高教学水平。

  3、所有老师课堂全部开放,建议老师们多听课,尤其是新老师,上新课前最好先听课,鼓励跨学科听课,每位老师每学期听课不得少于35节(上级规定),听课时不讨论,不做其他杂事,认真记录,虚心学习他人的长处,对存在的不足最好能有自己的看法。

  4、作业、学案、单元练习由备课组统一安排,作业包括“每日语文”、预习作业、学案、作文、练字等,所有布置的作业必须收齐,必须及时批改,每次批改要有记录。督促学生进行订正,老师要及时批改学生订正的内容。作业反馈最好不隔日,最迟第二天反馈。具体要求如下:

  ①“每日语文”内容及要求见上;

  ②学案编制工作由备课组成员共同承担,要求见“学校学案编制和使用规定”;

  ③预习作业内容为新课的生字词抄写注音,资料的收集(有关作者、作品、写作背景或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自定的主题等,可以抄写,也可以打印),预习心得,提出问题等,教师尽量提前布置,可以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的重难点。

  ④七年级语文上册的作文训练共分六个单元,训练的目标分别是“有感而发”、“说真话,抒真情”、“从生活中找‘米’”、“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简单地说明小制作”、“想象”,然而,作文训练的重点依然不能抛开写人记事的记叙文的训练。作文训练分大作文和小作文两种形式,大小作文每周交替一次,大作文七次,提升写作能力(一训练,二积累背诵,我们既要积累一定量的写作素材,字词,也要积累一定量的开头结尾,然后才能灵活运用,三创新,鼓励学生运用小标题、对话式、片断组合式或日记体、新闻采访体、书信体等形式写作。)

  关于作文的批改:

  1、百分制,基准分设在85分,以肯定学生长处为主,尽量多找其亮点,以此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2、批改要求:改出别字、病句,文中改动不少于5次,眉批不少于3次,好的地方引划“ ”,总批不少于3句话(100字左右);

  3、每次作文都要详批,最好能安排一定量的面批。

  ⑤学生每天坚持练字一张(16k,正楷),教师对学生平时作业的书写要求要严格,凡不符合的可以要求重做一遍。

  (四)关于提优补差

  1、提优重在拔尖,补差重在提高,在基本了解学生学情后,确立相关人员名单,做到有针对性,还要注意在课堂上有意识给他们制造机会,让优生吃得饱,让潜能生吃得好。

  3、可以发挥优生的优势,指名让他带一名学困生,介绍方法让其懂得怎样学,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4、对于潜能生主要引导他们多学习,多重复,在熟练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尤其是在学习态度的转变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方面要花大力气。

  5、对优生要鼓励他们多做创新的事情,在阅读和写作方面多下功夫,鼓励他们多向“桃李文心”、《现作报》、《淮海晚报中学生版》等报刊投稿,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年级成立文学社,由专人负责,定期开展读书写作活动,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关于考试

  1、每单元学完,安排单元测试,测试试卷由备课组老师轮流承担,考查以基础知识为主,并注意与中考考试要求相结合。

  2、学校安排有期中和期末两次重大考试,可能还会有抽测(不提前通知)。

  3、每次考试都采取流水改卷,每个老师都承担相应的批改任务,在保证自己任务完成的前提下,能发扬团结互助精神,确保阅卷任务圆满完成。

  4、考试后每个老师要仔细分析试卷和成绩,找到存在的不足和偏差,及时弥补,调整好教学侧重点,以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

  (六)关于其他

  1、认真准备,上好开学第一节语文课,学习要求的提出要具体明确,做好语文学习习惯养成教育,为今后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尽快建立班级语文学习小组,4人或6人为一小组,指定一人或小组成员轮流做小组长,收发作业、课堂讨论、综合性实践活动、背诵检查等都以小组为单位,可以加强合作学习。

  3、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抓住学生的闪光,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树立起学习语文的信心。

  4、加强与家长、班主任的沟通,强化课堂管理,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课一旦有违纪现象发生,就一定及时批评制止,并尽量自己解决,也可以和家长和班主任沟通,共同教育,将一些违纪现象扼杀在初始阶段。

  5、在平时上课时,老师尽量做到克服语文课枯燥的特点,上课尽量力争生动有趣。

  6、注重复习。古人云:“温故而知新”,要注重课后复习,单元复习,阶段复习,提升学习效果和能力,可采用听写、小组检查等方法检查,也可以请家长帮助检查默写字词、背诵课文等学习内容,力争人人过关。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

  创意说明:这是一篇很优美的描写星空的抒情散文。它描绘了作者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形。从全篇看,作者独特而细致入微的感受、新颖而贴切的联想和想象呼之欲出。教学重点应放在比较三次看繁星的不同感受以及由眼前景物产生的联想和想象上。

  教学步骤: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下列问题。

  ①课文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想一想,作者描写了“我”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观看繁星的?

  ②课文哪些语句描写了我观看繁星时的感受?

  ③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结构全文的?由此课文可分为几个部分?

  2.品读课文,感受情境,揣摩语言。

  (1)作者把星星、星空写得仿佛有生命似的,画出这些句子。

  (2)结合“探究练习”二讨论:在描写观星感受的语句中,你认为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哪一句?读一读,想一想,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①“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提示:“母亲的怀里”给人以怎样的感觉?这是怎样的一种心情?)

  ②“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提示:繁星和萤火虫有哪些相似之处?这样写表明了繁星怎样的情态?)

  ③“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提示:“我”既然“沉睡着”,怎么又“觉得”?这样写矛盾吗?它表达了“我”怎样的感受?)

  ④“看,那个巨人还在跑呢!”(提示: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那个巨人”指的是什么?“还在跑”包含了什么意思?)

  3.问题探讨:

  (1)作者所描写的繁星哪些是观察到的实景?哪些是作者由此产生的联想和想象?先画出来,读一读,再用自己的话概括“我”在舱面上仰望星空产生的种种奇妙的感受。最后想一想,在作家的笔下,繁星为什么能这么多姿,这么富有生命?(提示:观察细致、感悟细腻、童心犹在、运用多种修辞、借助联想和想象等。)

  (2)结合“探究练习”一、三讨论:如今,你仰望星空,又有什么新的感受?(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就给予肯定。)

  4.熟读课文第3节,力求背诵。

  5.课后练习:

  观察某一事物进行合理联想和想象,并写一段话,描写出自己观看时的情景和感受。

  【教学设计B】

  创意说明:根据“教学重点提示”,精心设计若干思考题,让学生自我感知、揣摩、探讨、积累、训练,教者适当加以引导、点拨,协助学生初步掌握阅读散文的基本方法。

  教学步骤:

  1.设计导读思考题,引导学生自读课文。

  (1)从前“我”在家乡观望到怎样的情景?产生了怎样的感受?

  (2)三年前,“我”在南京观看星天时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3)如今,“我”在海上观看繁星又有什么感受?

  (4)文中哪些词句表明“我”对星天的认识越来越细微深切?哪些是作者观察的实景?哪些是作者由此产生的联想和想象?

  (5)文中哪些语句集中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6)作者为什么能将繁星写得那么多姿,那么富有生命?

  2.自读后,先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对各小组提出的不理解的问题,引导学生在朗读相关语段的基础上相互答疑,教者相机点拨。

  3.进一步引导学生质疑,探讨品味重点语句。

  4.指导学生小结阅读这篇课文的基本方法,教者围绕“教学重点提示”再作简要总结。

  【教学设计C】

  创意说明:以反复诵读为突破口,引导学生研究、比较作者三次看星的内在联系,理解、感悟运用修辞手法句子的精妙之处,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同类美文的能力。

  教学步骤:

  1.初读课文,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理清本文的内在脉络和写作思路,设计并填写表格(表格要能反映观看星天的时间、地点以及观看到的情景和感受)。

  2.再读课文,找出每段的关键句,讨论:哪些语句表现了“我”爱星天?

  3.指导朗读,体会意境。讨论:

  (1)作者通过描写繁星表达“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2)作者是如何表现出这种思想感情的?

  4.四读课文,揣摩修辞。讨论文中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的表达作用。

  5.引导学生总结阅读课文的基本方法,选择具有相似特点的散文让学生进行知识能力的迁移。

  【资料整合平台】

  1.课文背景资料

  巴金跨入了百岁大门

  据新华社上海2月1日电(记者赵兰英)羊年初一子时,欢闹的爆竹声迎来新的一年,文学大师巴金跨入了百岁“大门”。

  巴金的病房早被工作人员装点得喜气洋洋。凌空的彩带、飞扬的灯笼、盛开的鲜花、红艳的“寿”字……一切都透着一个字:“喜。”

  两个半月前,巴金度过99岁生日。然而,前来祝福的人太多了,老人不幸肺部感染,呼吸急促、气喘,而且有点水肿。所幸的是,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治疗,病状有所好转。这一现象,对于巴金身边的医护工作人员和所有关心他的人更是一个“喜”字。

  除夕夜,巴金的病房热闹非凡。硕大的圆桌台面铺上了洁白的桌布,巴金的亲人欢聚在巴金身边。医院食堂为他们送来一桌预订的年夜饭。子时,巴金时醒时睡。工作人员小张对记者说,巴老心里清楚得很,他明白自己已跨入百岁“大门”。

  2.课文扩读材料

  乡间小路带我回家

  苏童

  青春无罪,这句话的侧面意思是青春无辜。我想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生机勃勃而杂乱无序的青春期,而人们在青春期喜欢迷恋上的事物往往也是不改容颜。它在你的'心中永远保持着某种明丽如杏黄的色彩。

  大约在十几年前,一首名叫《乡间小路带我回家》的英文歌曲风靡大学校园,那些稍具有英文基础而又喜欢唱歌的校园青年不约而同地学会了这支歌,几乎所有的校园晚会都会有个男孩怀抱吉他站在台上,或者老练或者拘谨地弹唱这支歌,而我作为一个极其忠实的听众,张大了嘴伸长了耳朵站在人群中。在乡村歌谣特有的清新忧伤的旋律中,我想象着一座高高的山,一条湍急的河流,一个在旅途上怀念家乡亲人的漂泊者。歌中的山是西弗吉尼亚的山(我错误地把它想象成著名的落基山),河流是一条叫香纳多的河,漂泊者不知为何人,我便自然地把他想象成自己,因此我被这支歌深深地感动了。我才不管它唱的是哪国的山哪国的河呢,每次唱到“乡间小路带我回家”那一句时,我总是被唱得浑身一颤。

  我至今不知约翰丹佛为什么如此轻易地感动过中国的一代青年,就是因为乡村歌曲的柔情与感伤的魅力吗?抑或是异种语言歌唱的别国他乡易于俘获那迷惘的一代?我对其答案一直不求甚解,我想被歌声所感动是每个人的权利,而这份权利是无需用理性去层层探讨的。一个人因为被一支歌所感动,不管它是一支什么歌,那一定是一件单纯而又美好的事情。

  时光机器当然是在不停地洗涤我们身上青春的痕迹,你年轻时喜欢的歌在劳碌或发福的中年期生活中会一去不返。有一次我偶尔翻出多年前熟听的约翰丹佛的磁带,所谓的怀旧心情使我把磁带放进了收录机的卡座,但我听见的是一阵刺耳的失真的人声噪音,那盒磁带也被时光机器销毁了,一种怅然心情油然而生。我觉得自己的青春时代也像那支歌一样无法拾回了,乡村小路,它似乎不能带我回家了。

  我没想到我后来是在真实的落基山上拾回了那支歌,更没想到在落基山上想起那支歌想起的仅仅是一种虚幻的遥远的旋律。落基山没有那条香纳多河,落基山上的路是一条标准的盘山公路,山顶覆盖着积雪,山坡上到处可见赭红色的岩石和清澈的溪流,还有人工种植的杉树、松树林和受到保护的鹿和野兔,落基山的景色之美超出了我的想象,却不是我的想象。我对驾车陪我上山的友人说,歌中的落基山与事实不符。友人愕然,他不懂我在说什么,其实我知道自己词不达意,但有时候人是无法把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的,尤其是这种心情与一首什么歌有关的时候。

  我在落基山上也没有发现乡间小路,我知道乡间小路已不能带我回家,带我回家的是汽车、火车或飞机。

  使用建议:青春的憧憬和梦幻有着音乐般美妙的旋律,时光飞逝而去,成熟带来的失落感总是促使我们去寻找着青春的足迹。读完后想一想,本文围绕着歌曲《乡间小路带我回家》依次写了哪些片段?表达了作者哪些不同的感受?文章的内在脉络又是什么?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案01-17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1-29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02-15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7-06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理想》06-12

七年级上册语文《理想》教案12-24

七年级上册语文《秋天》教案11-02

七年级上册语文《童趣》教案01-19

七年级上册语文《杞人忧天》教案01-16

七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教案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