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数学教案

时间:2022-12-08 15:06:43 高二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高二数学教案汇编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二数学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数学教案汇编15篇

高二数学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流程图的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

  (2)能用文字语言表示算法,并能将算法用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表示简单的流程图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设计流程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流程图的结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动手作图,.用自然语言表示算法,用图表示算法。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程序化思想,在归纳概括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算法的顺序结构与选择结构。

  难点:用含有选择结构的流程图表示算法。

  三、学法与教学用具

  学法:学生通过动手作图,.用自然语言表示算法,用图表示算法,体会到用流程图表示算法,简洁、清晰、直观、便于检查,经历设计流程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而学习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表示简单的流程图。

  教学用具:尺规作图工具,多媒体。

  四、教学思路

  (一)、问题引入 揭示课题

  例1 尺规作图,确定线段的一个5等分点。

  要求:同桌一人作图,一人写算法,并请学生说出答案。

  提问:用文字语言写出算法有何感受?

  引导学生体验到:显得冗长,不方便、不简洁。

  教师说明:为了使算法的表述简洁、清晰、直观、便于检查,我们今天学习用一些通用图型符号构成一张图即流程图表示算法。

  本节要学习的是顺序结构与选择结构。

  右图即是同流程图表示的算法。

  (二)、观察类比 理解课题

  1、 投影介绍流程图的符号、名称及功能说明。

  符号 符号名称 功能说明终端框 算法开始与结束处理框 算法的各种处理操作判断框 算法的各种转移

  输入输出框 输入输出操作指向线 指向另一操作

  2、讲授顺序结构及选择结构的概念及流程图

  (1)顺序结构

  依照步骤依次执行的一个算法

  流程图:

  (2)选择结构

  对条件进行判断来决定后面的步骤的结构

  流程图:

  3.用自然语言表示算法与用流程图表示算法的比较

  (1)半径为r的圆的面积公式 当r=10时写出计算圆的.面积的算法,并画出流程图。

  解:

  算法(自然语言)

  ①把10赋与r

  ②用公式 求s

  ③输出s

  流程图

  (2) 已知函数 对于每输入一个X值都得到相应的函数值,写出算法并画流程图。

  算法:(语言表示)

  ① 输入X值

  ②判断X的范围,若 ,用函数Y=x+1求函数值;否则用Y=2-x求函数值

  ③输出Y的值

  流程图

  小结:含有数学中需要分类讨论的或与分段函数有关的问题,均要用到选择结构。

  学生观察、类比、说出流程图与自然语言对比有何特点?(直观、清楚、便于检查和交流)

  (三)模仿操作 经历课题

  1.用流程图表示确定线段A.B的一个16等分点

  2.分析讲解例2;

  分析:

  思考:有多少个选择结构?相应的流程图应如何表示?

  流程图:

  (四)归纳小结 巩固课题

  1.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的模式是怎样的?

  2.怎样用流程图表示算法。

  (五)练习P99 2

  (六)作业P99 1

高二数学教案2

  课题:2。1曲线与方程

  课时:01

  课型:新授课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使学生掌握常用动点的轨迹以及求动点轨迹方程的常用技巧与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对求轨迹方程的常用技巧与方法的归纳和介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方面知识的能力。

  (三)学科渗透点

  通过对求轨迹方程的常用技巧与方法的介绍,使学生掌握常用动点的轨迹,为学习物理等学科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1、重点:求动点的轨迹方程的常用技巧与方法。

  (解决办法:对每种方法用例题加以说明,使学生掌握这种方法。)

  2、难点:作相关点法求动点的轨迹方法。

  (解决办法:先使学生了解相关点法的思路,再用例题进行讲解。)

  教具准备: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资料。

  教学设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大家知道,平面解析几何研究的主要问题是:

  (1)根据已知条件,求出表示平面曲线的方程;

  (2)通过方程,研究平面曲线的性质。

  我们已经对常见曲线圆、椭圆、双曲线以及抛物线进行过这两个方面的研究,今天在上面已经研究的基础上来对根据已知条件求曲线的轨迹方程的常见技巧与方法进行系统分析。

  (二)几种常见求轨迹方程的方法

  1、直接法

  由题设所给(或通过分析图形的几何性质而得出)的动点所满足的几何条件列出等式,再用坐标代替这等式,化简得曲线的方程,这种方法叫直接法。

  例1(1)求和定圆x2+y2=k2的圆周的距离等于k的动点P的轨迹方程;

  (2)过点A(a,o)作圆O∶x2+y2=R2(a>R>o)的割线,求割线被圆O截得弦的中点的轨迹。

  对(1)分析:

  动点P的轨迹是不知道的,不能考查其几何特征,但是给出了动点P的运动规律:|OP|=2R或|OP|=0。

  解:设动点P(x,y),则有|OP|=2R或|OP|=0。

  即x2+y2=4R2或x2+y2=0。

  故所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为x2+y2=4R2或x2+y2=0。

  对(2)分析:

  题设中没有具体给出动点所满足的几何条件,但可以通过分析图形的几何性质而得出,即圆心与弦的中点连线垂直于弦,它们的斜率互为负倒数。由学生演板完成,解答为:

  设弦的中点为M(x,y),连结OM,则OM⊥AM。∵kOM·kAM=—1,

  其轨迹是以OA为直径的圆在圆O内的一段弧(不含端点)。

  2、定义法

  利用所学过的圆的定义、椭圆的定义、双曲线的定义、抛物线的定义直接写出所求的动点的轨迹方程,这种方法叫做定义法。这种方法要求题设中有定点与定直线及两定点距离之和或差为定值的条件,或利用平面几何知识分析得出这些条件。

  直平分线l交半径OQ于点P(见图2-45),当Q点在圆周上运动时,求点P的轨迹方程。

  分析:

  ∵点P在AQ的垂直平分线上,∴|PQ|=|PA|。

  又P在半径OQ上。∴|PO|+|PQ|=R,即|PO|+|PA|=R。

  故P点到两定点距离之和是定值,可用椭圆定义

  写出P点的轨迹方程。

  解:连接PA ∵l⊥PQ,∴|PA|=|PQ|。

  又P在半径OQ上。∴|PO|+|PQ|=2。

  由椭圆定义可知:P点轨迹是以O、A为焦点的椭圆。

  3、相关点法

  若动点P(x,y)随已知曲线上的点Q(x0,y0)的变动而变动,且x0、y0可用x、y表示,则将Q点坐标表达式代入已知曲线方程,即得点P的.轨迹方程。这种方法称为相关点法(或代换法)。

  例3 已知抛物线y2=x+1,定点A(3,1)、B为抛物线上任意一点,点P在线段AB上,且有BP∶PA=1∶2,当B点在抛物线上变动时,求点P的轨迹方程。

  分析:

  P点运动的原因是B点在抛物线上运动,因此B可作为相关点,应先找出点P与点B的联系。

  解:设点P(x,y),且设点B(x0,y0)

  ∵BP∶PA=1∶2,且P为线段AB的内分点。

  4、待定系数法

  求圆、椭圆、双曲线以及抛物线的方程常用待定系数法求。

  例4 已知抛物线y2=4x和以坐标轴为对称轴、实轴在y轴上的双曲

  曲线方程。

  分析:

  因为双曲线以坐标轴为对称轴,实轴在y轴上,所以可设双曲线方

  ax2—4b2x+a2b2=0

  ∵抛物线和双曲线仅有两个公共点,根据它们的对称性,这两个点的横坐标应相等,因此方程ax2—4b2x+a2b2=0应有等根。

  ∴△=16b4—4a4b2=0,即a2=2b。

  (以下由学生完成)

  由弦长公式得:

  即a2b2=4b2—a2。

  (三)巩固练习

  用十多分钟时间作一个小测验,检查一下教学效果。练习题用一小黑板给出。

  1、△ABC一边的两个端点是B(0,6)和C(0,—6),另两边斜率的

  2、点P与一定点F(2,0)的距离和它到一定直线x=8的距离的比是1∶2,求点P的轨迹方程,并说明轨迹是什么图形?

  3、求抛物线y2=2px(p>0)上各点与焦点连线的中点的轨迹方程。

  答案:

  义法)

  由中点坐标公式得:

  (四)、教学反思

  求曲线的轨迹方程一般地有直接法、定义法、相关点法、待定系数法,还有参数法、复数法也是求曲线的轨迹方程的常见方法,这等到讲了参数方程、复数以后再作介绍。

  四、布置作业

  1、两定点的距离为6,点M到这两个定点的距离的平方和为26,求点M的轨迹方程。

  2、动点P到点F1(1,0)的距离比它到F2(3,0)的距离少2,求P点的轨迹。

  3、已知圆x2+y2=4上有定点A(2,0),过定点A作弦AB,并延长到点P,使3|AB|=2|AB|,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

  作业答案:

  1、以两定点A、B所在直线为x轴,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得点M的轨迹方程x2+y2=4。

  2、∵|PF2|—|PF|=2,且|F1F2|∴P点只能在x轴上且x<1,轨迹是一条射线。

高二数学教案3

  课题:命题

  课时:001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命题的概念和命题的构成,能判断给定陈述句是否为命题,能判断命题的真假;能把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

  2、过程与方法:多让学生举命题的例子,培养他们的辨析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命题的概念、命题的构成

  难点:分清命题的条件、结论和判断命题的真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引入:初中已学过命题的知识,请同学们回顾:什么叫做命题?

  二、新课教学

  下列语句的表述形式有什么特点?你能判断他们的真假吗?

  (1)若直线a∥b,则直线a与直线b没有公共点.

  (2)2+4=7.

  (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4)若x2=1,则x=1.

  (5)两个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6)3能被2整除.

  讨论、判断:学生通过讨论,总结:所有句子的表述都是陈述句的形式,每句话都判断什么事情。其中(1)(3)(5)的判断为真,(2)(4)(6)的判断为假。

  教师的引导分析:所谓判断,就是肯定一个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不能含混不清。

  抽象、归纳:

  1、命题定义:一般地,我们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

  命题的定义的要点:能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在数学课中,只研究数学命题,请学生举几个数学命题的例子.教师再与学生共同从命题的定义,判断学生所举例子是否是命题,从“判断”的角度来加深对命题这一概念的理解.

  例1:判断下列语句是否为命题?

  (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2)若整数a是素数,则是a奇数.

  (3)指数函数是增函数吗?

  (4)若平面上两条直线不相交,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5)=-2.

  (6)x>15.

  让学生思考、辨析、讨论解决,且通过练习,引导学生总结:判断一个语句是不是命题,关键看两点:第一是“陈述句”,第二是“可以判断真假”,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均不是命题.

  解略。

  引申:以前,同学们学习了很多定理、推论,这些定理、推论是否是命题?同学们可否举出一些定理、推论的例子来看看?

  通过对此问的`思考,学生将清晰地认识到定理、推论都是命题.

  过渡:同学们都知道,一个定理或推论都是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构成(结合学生所举定理和推论的例子,让学生分辨定理和推论条件和结论,明确所有的定理、推论都是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构成)。紧接着提出问题:命题是否也是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构成呢?

  2、命题的构成――条件和结论

  定义:从构成来看,所有的命题都具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构成.在数学中,命题常写成“若p,则q”或者“如果p,那么q”这种形式,通常,我们把这种形式的命题中的p叫做命题的条件,q叫做命题结论.

  例2:指出下列命题中的条件p和结论q,并判断各命题的真假.

  (1)若整数a能被2整除,则a是偶数.

  (2)若四边行是菱形,则它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3)若a>0,b>0,则a+b>0.

  (4)若a>0,b>0,则a+b<0.

  (5)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此题中的(1)(2)(3)(4),较容易,估计学生较容易找出命题中的条件p和结论q,并能判断命题的真假。其中设置命题(3)与(4)的目的在于:通过这两个例子的比较,学更深刻地理解命题的定义——能判断真假的陈述句,不管判断的结果是对的还是错的。

  此例中的命题(5),不是“若P,则q”的形式,估计学生会有困难,此时,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分析:已知的事项为“条件”,由已知推出的事项为“结论”.

  解略。

  过渡:从例2中,我们可以看到命题的两种情况,即有些命题的结论是正确的,而有些命题的结论是错误的,那么我们就有了对命题的一种分类:真命题和假命题.

  3、命题的分类

  真命题:如果由命题的条件P通过推理一定可以得出命题的结论q,那么这样的命题叫做真命题.

  假命题:如果由命题的条件P通过推理不一定可以得出命题的结论q,那么这样的命题叫做假命题.

  强调:

  (1)注意命题与假命题的区别.如:“作直线AB”.这本身不是命题.也更不是假命题.

  (2)命题是一个判断,判断的结果就有对错之分.因此就要引入真命题、假命题的的概念,强调真假命题的大前提,首先是命题。

  判断一个数学命题的真假方法:

  (1)数学中判定一个命题是真命题,要经过证明.

  (2)要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需举一个反例即可.

  例3:把下列命题写成“若P,则q”的形式,并判断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1)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负数的立方是负数。

  (3)对顶角相等。

  分析:要把一个命题写成“若P,则q”的形式,关键是要分清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然后写成“若条件,则结论”即“若P,则q”的形式.解略。

  三、巩固练习:

  P4第2,3。

  四、作业:

  P8:习题1.1A组~第1题

  五、教学反思

  师生共同回忆本节的学习内容.

  1、什么叫命题?真命题?假命题?

  2、命题是由哪两部分构成的?

  3、怎样将命题写成“若P,则q”的形式.

  4、如何判断真假命题.

高二数学教案4

  一、课前预习目标

  理解并掌握双曲线的几何性质,并能从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出发,推导出这些性质,并能具体估计双曲线的形状特征。

  二、预习内容

  1、双曲线的几何性质及初步运用。

  类比椭圆的几何性质。

  2。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的导出和论证。

  观察以原点为中心,2a、2b长为邻边的`矩形的两条对角线,再论证这两条对角线即为双曲线的渐近线。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课内探究

  1、椭圆与双曲线的几何性质异同点分析

  2、描述双曲线的渐进线的作用及特征

  3、描述双曲线的离心率的作用及特征

  4、例、练习尝试训练:

  例1。求双曲线9y2—16x2=144的实半轴长和虚半轴长、焦点坐标、离心率、渐近线方程。

  解:

  解:

  5、双曲线的第二定义

  1)。定义(由学生归纳给出)

  2)。说明

  (七)小结(由学生课后完成)

  将双曲线的几何性质按两种标准方程形式列表小结。

  作业:

  1。已知双曲线方程如下,求它们的两个焦点、离心率e和渐近线方程。

  (1)16x2—9y2=144;

  (2)16x2—9y2=—144。

  2。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1)实轴的长是10,虚轴长是8,焦点在x轴上;

  (2)焦距是10,虚轴长是8,焦点在y轴上;

  曲线的方程。

  点到两准线及右焦点的距离。

高二数学教案5

  教学目标:

  1.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意义;掌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刻画点的位置的方法。

  2.掌握坐标法解决几何问题的步骤;体会坐标系的作用。

  教学重点

  体会直角坐标系的作用。

  教学难点

  能够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解决数学问题。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教学模式:

  启发、诱导发现教学.

  教 具:

  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情境1:为了确保宇宙飞船在预定的轨道上运行,并在按计划完成科学考察任务后,安全、准确的返回地球,从火箭升空的时刻开始,需要随时测定飞船在空中的位置机器运动的轨迹。

  情境2:运动会的开幕式上常常有大型团体操的表演,其中不断变化的背景图案是由看台上座位排列整齐的人群不断翻动手中的一本画布构成的。要出现正确的背景图案,需要缺点不同的画布所在的位置。

  问题1:如何刻画一个几何图形的位置?

  问题2:如何创建坐标系?

  二、学生活动

  学生回顾

  刻画一个几何图形的位置,需要设定一个参照系

  1、数轴 它使直线上任一点P都可以由惟一的实数x确定

  2、平面直角坐标系

  在平面上,当取定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的交点为原点,并确定了度量单位和这两条直线的方向,就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它使平面上任一点P都可以由惟一的实数对(x,y)确定。

  3、空间直角坐标系

  在空间中,选择两两垂直且交于一点的三条直线,当取定这三条直线的交点为原点,并确定了度量单位和这三条直线方向,就建立了空间直角坐标系。它使空间上任一点P都可以由惟一的实数对(x,y,z)确定。

  三、讲解新课:

  1、建立坐标系是为了确定点的位置,因此,在所建的坐标系中应满足:

  任意一点都有确定的坐标与其对应;反之,依据一个点的坐标就能确定这个点的位置

  2、确定点的位置就是求出这个点在设定的坐标系中的坐标

  四、数学运用

  例1 选择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表示边长为1的正六边形的顶点。

  变式训练

  如何通过它们到点O的距离以及它们相对于点O的方位来刻画,即用”距离和方向”确定点的位置

  例2 已知B村位于A村的正西方1公里处,原计划经过B村沿着北偏东60的方向设一条地下管线m.但在A村的西北方向400米出,发现一古代文物遗址W.根据初步勘探的结果,文物管理部门将遗址W周围100米范围划为禁区.试问:埋设地下管线m的计划需要修改吗?

  变式训练

  1一炮弹在某处爆炸,在A处听到爆炸的时间比在B处晚2s,已知A、B两地相距800米,并且此时的.声速为340m/s,求曲线的方程

  2在面积为1的中,,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求以M,N为焦点并过点P的椭圆方程

  例3 已知Q(a,b),分别按下列条件求出P 的坐标

  (1)P是点Q 关于点M(m,n)的对称点

  (2)P是点Q 关于直线l:x-y+4=0的对称点(Q不在直线1上)

  变式训练

  用两种以上的方法证明:三角形的三条高线交于一点。

  思考

  通过平面变换可以把曲线变为中心在原点的单位圆,请求出该复合变换?

  五、小 结: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

  1.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意义。

  2. 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

  六、课后作业:

高二数学教案6

  一、教学内容分析

  圆锥曲线的定义反映了圆锥曲线的本质属性,它是无数次实践后的高度抽象、恰当地利用定义xx题,许多时候能以简驭繁、因此,在学习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及标准方程、几何性质后,再一次强调定义,学会利用圆锥曲线定义来熟练的解题”。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我所任教班级的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强,思维活跃,但计算能力较差,推理能力较弱,使用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也略显不足。

  三、设计思想

  由于这部分知识较为抽象,如果离开感性认识,容易使学生陷入困境,降低学习热情、在教学时,借助多媒体动画,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主动参与教学,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发现、获取新知,提高教学效率、

  四、教学目标

  1、深刻理解并熟练掌握圆锥曲线的定义,能灵活应用xx解决问题;熟练掌握焦点坐标、顶点坐标、焦距、离心率、准线方程、渐近线、焦半径等概念和求法;能结合平面几何的基本知识求解圆锥曲线的方程。

  2、通过对练习,强化对圆锥曲线定义的理解,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问题的不断引申,精心设问,引导学生学习解题的一般方法。

  3、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对圆锥曲线定义的理解

  2、利用圆锥曲线的定义求“最值”

  3、“定义法”求轨迹方程

  教学难点:

  巧用圆锥曲线定义xx

高二数学教案7

  教学目的:

  1、使理解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逆定理,掌握这两个定理的关系并会用这两个定理解决有关几何问题。

  2、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的轨迹问题。

  3、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动作、形象和抽象。

  教学重点: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及逆定理的引入证明及运用。

  教学难点: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及逆定理的关系。

  教学关键:

  1、垂直平分线上所有的点和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2、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的所有点都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教具:

  投影仪及投影胶片。

  教学过程:

  一、提问

  1、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逆定理是什么?

  2、怎样做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二、新课

  1、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做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EF(请一名同学在黑板上做)。

  2、在EF上任取一点P,连结PA、PB量出PA=?,PB=?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值有什么关系?

  通过学生的观察、分析得出结果PA=PB,再取一点P试一试仍然有PA=PB,引导学生猜想EF上的所有点和点A、点B的距离都相等,再请同学把这一结论叙述成命题(用幻灯展示)。

  定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这个命题,是我们通过作图、观察、猜想得到的,还得在理论上加以证明是真命题才能做为定理。

  已知:如图,直线EF⊥AB,垂足为C,且AC=CB,点P在EF上

  求证:PA=PB

  如何证明PA=PB学生分析得出只要证RTΔPCA≌RTΔPCB

  证明:∵PC⊥AB(已知)

  ∴∠PCA=∠PCB(垂直的定义)

  在ΔPCA和ΔPCB中

  ∴ΔPCA≌ΔPCB(SAS)

  即:PA=PB(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反过来,如果PA=PB,P1A=P1B,点P,P1在什么线上?

  过P,P1做直线EF交AB于C,可证明ΔPAP1≌PBP1(SSS)

  ∴EF是等腰三角型ΔPAB的顶角平分线

  ∴EF是AB的垂直平分线(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性质)

  ∴P,P1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于是得出上述定理的逆定理(启发学生叙述)(用幻灯展示)。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根据上述定理和逆定理可以知道:直线MN可以看作和两点A、B的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以看作是和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三、举例(用幻灯展示)

  例:已知,如图ΔABC中,边AB,BC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点P,求证:PA=PB=PC。

  证明:∵点P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

  ∴PA=PB

  同理PB=PC

  ∴PA=PB=PC

  由例题PA=PC知点P在AC的垂直平分线上,所以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P,这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四、小结

  正确的运用这两个定理的关键是区别它们的条件与结论,加强证明前的分析,找出证明的途径。定理的作用是可证明两条线段相等或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高二数学教案8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正弦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周期性、(小)值、单调性、奇偶性;

  (2)能熟练运用正弦函数的性质解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正弦函数在R上的图像,让学生探索出正弦函数的性质;讲解例题,总结方法,巩固练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探索归纳能力;让学生体验自身探索成功的喜悦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认识到转化“矛盾”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经;培养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弦函数的性质。

  难点:正弦函数的性质应用。

  教学工具

  投影仪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在数学一中已经学过函数,并掌握了讨论一个函数性质的几个角度,你还记得有哪些吗?在上一次课中,我们已经学习了正弦函数的y=sinx在R上图像,下面请同学们根据图像一起讨论一下它具有哪些性质?

  【探究新知】

  让学生一边看投影,一边仔细观察正弦曲线的图像,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正弦函数的定义域是什么?

  (2)正弦函数的值域是什么?

  (3)它的.最值情况如何?

  (4)它的正负值区间如何分?

  (5)?(x)=0的解集是多少?

  师生一起归纳得出:

  1.定义域:y=sinx的定义域为R

  2.值域:引导回忆单位圆中的正弦函数线,结论:|sinx|≤1(有界性)

  再看正弦函数线(图象)验证上述结论,所以y=sinx的值域为[-1,1]

高二数学教案9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推广角的概念、引入大于角和负角;

  (2)理解并掌握正角、负角、零角的定义;

  (3)理解任意角以及象限角的概念;

  (4)掌握所有与角终边相同的角(包括角)的表示方法;

  (5)树立运动变化观点,深刻理解推广后的角的概念;

  (6)揭示知识背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7)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分析、探求的学习态度,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转体,逆(顺)时针旋转”,角有大于角、零角和旋转方向不同所形成的角等,引入正角、负角和零角的概念;角的概念得到推广以后,将角放入平面直角坐标系,引入象限角、非象限角的概念及象限角的判定方法;列出几个终边相同的角,画出终边所在的位置,找出它们的关系,探索具有相同终边的角的表示;讲解例题,总结方法,巩固练习。

  3、情态与价值: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同学们对角的概念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即有正角、负角和零角之分。角的概念推广以后,知道角之间的关系。理解掌握终边相同角的表示方法,学会运用运动变化的观点认识事物。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正角、负角和零角的定义,掌握终边相同角的表示法。

  难点: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

  教学工具

  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思考:你的手表慢了5分钟,你是怎样将它校准的?假如你的手表快了1。25小时,你应当如何将它校准?当时间校准以后,分针转了多少度?

  我们发现,校正过程中分针需要正向或反向旋转,有时转不到一周,有时转一周以上,这就是说角已不仅仅局限于之间,这正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主要内容——任意角。

  【探究新知】

  1、初中时,我们已学习了角的概念,它是如何定义的呢?

  [展示投影]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成的图形。如图1.1—1,一条射线由原来的位置,绕着它的端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终止位置OB,就形成角a。旋转开始时的'射线叫做角的始边,OB叫终边,射线的端点o叫做叫a的顶点。

  2、如上述情境中所说的校准时钟问题以及在体操比赛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术语:“转体”(即转体2周),“转体”(即转体3周)等,都是遇到大于的角以及按不同方向旋转而成的角。同学们思考一下:能否再举出几个现实生活中“大于的角或按不同方向旋转而成的角”的例子,这些说明了什么问题?又该如何区分和表示这些角呢?

  [展示课件]如自行车车轮、螺丝扳手等按不同方向旋转时成不同的角,这些都说明了我们研究推广角概念的必要性。为了区别起见,我们规定: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所形成的角叫正角(positiveangle),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所形成的角叫负角(negativeangle)。如果一条射线没有做任何旋转,我们称它形成了一个零角(zeroangle)。

  3、学习小结:

  (1)你知道角是如何推广的吗?

  (2)象限角是如何定义的呢?

  (3)你熟练掌握具有相同终边角的表示了吗?会写终边落在x轴、y轴、直线上的角的集合。

  课后习题

  作业:

  1、习题1.1A组第1,2,3题。

  2。多举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大于的角和负角”的例子,熟练掌握他们的表示,

  进一步理解具有相同终边的角的特点。

高二数学教案10

  一、教材分析

  推理是高考的重要的内容,推理包括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由于解答高考题的过程就是推理的过程,因此本部分内容的考察将会渗透到每一个高考题中,考察推理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既可能在选择题中和填空题中出现,也可能在解答题中出现。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演绎推理的含义及特点,会将推理写成三段论的形式

  (2)过程与方法:了解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区别与联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演绎推理在数学证明中的重要地位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养成言之有理论证有据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演绎推理的含义与三段论推理及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难点:演绎推理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探究法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1. 填一填:

  ① 所有的金属都能够导电,铜是金属,所以 ;

  ② 太阳系的大行星都以椭圆形轨道绕太阳运行,冥王星是太阳系的大行星,因此 ;

  ③ 奇数都不能被2整除,20xx是奇数,所以 .

  2.讨论:上述例子的推理形式与我们学过的合情推理一样吗?

  3.小结:

  ① 概念:从一般性的原理出发,推出某个特殊情况下的结论,我们把这种推理称为____________.

  要点:由_____到_____的推理.

  ② 讨论:演绎推理与合情推理有什么区别?

  ③ 思考:所有的金属都能够导电,铜是金属,所以铜能导电,它由几部分组成,各部分有什么特点?

  小结: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

  第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举例:举出一些用三段论推理的例子.

  例1:证明函数 在 上是增函数.

  例2:在锐角三角形ABC中, ,D,E是垂足. 求证:AB的中点M到D,E的距离相等.

  当堂检测:

  讨论:因为指数函数 是增函数, 是指数函数,则结论是什么?

  讨论:演绎推理怎样才能使得结论正确?

  比较: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区别与联系?

  课堂小结

  课后练习与提高

  1.演绎推理是以下列哪个为前提,推出某个特殊情况下的结论的推理方法( )

  A.一般的原理原则; B.特定的命题;

  C.一般的命题; D.定理、公式.

  2.因为对数函数 是增函数(大前提),而 是对数函数(小前提),所以 是增函数(结论).上面的推理的错误是( )

  A.大前提错导致结论错; B.小前提错导致结论错;

  C.推理形式错导致结论错; D.大前提和小前提都错导致结论错.

  3.下面几种推理过程是演绎推理的是( )

  A.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如果A和B是两条平行直线的同旁内角,则B =180B.由平面三角形的性质,推测空间四面体的性质;.

  4.补充下列推理的三段论:

  (1)因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和为0,又因为 与 互为相反数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 =8.

  (2)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因为 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所以 是无理数.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高二数学教案11

  教学目标:

  1.了解复数的几何意义,会用复平面内的点和向量来表示复数;了解复数代数形式的加、减运算的几何意义.

  2.通过建立复平面上的点与复数的一一对应关系,自主探索复数加减法的几何意义.

  教学重点:

  复数的几何意义,复数加减法的几何意义.

  教学难点:

  复数加减法的几何意义.

  教学过程:

  一 、问题情境

  我们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实数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那么,复数是否也能用点来表示呢?

  二、学生活动

  问题1 任何一个复数a+bi都可以由一个有序实数对(a,b)惟一确定,而有序实数对(a,b)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是一一对应的,那么我们怎样用平面上的点来表示复数呢?

  问题2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A与以原点O为起点,A为终点的向量是一一对应的,那么复数能用平面向量表示吗?

  问题3 任何一个实数都有绝对值,它表示数轴上与这个实数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任何一个向量都有模,它表示向量的长度,那么相应的,我们可以给出复数的模(绝对值)的概念吗?它又有什么几何意义呢?

  问题4 复数可以用复平面的向量来表示,那么,复数的加减法有什么几何意义呢?它能像向量加减法一样,用作图的方法得到吗?两个复数差的模有什么几何意义?

  三、建构数学

  1.复数的几何意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复数a+bi的实部a为横坐标,虚部b为纵坐标就确定了点Z(a,b),我们可以用点Z(a,b)来表示复数a+bi,这就是复数的几何意义.

  2.复平面:建立了直角坐标系来表示复数的平面.其中x轴为实轴,y轴为虚轴.实轴上的点都表示实数,除原点外,虚轴上的点都表示纯虚数.

  3.因为复平面上的点Z(a,b)与以原点O为起点、Z为终点的向量一一对应,所以我们也可以用向量来表示复数z=a+bi,这也是复数的几何意义.

  6.复数加减法的几何意义可由向量加减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得到,两个复数差的`模就是复平面内与这两个复数对应的两点间的距离.同时,复数加减法的法则与平面向量加减法的坐标形式也是完全一致的.

  四、数学应用

  例1 在复平面内,分别用点和向量表示下列复数4,2+i,-i,-1+3i,3-2i.

  练习 课本P123练习第3,4题(口答).

  思考

  1.复平面内,表示一对共轭虚数的两个点具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2.如果复平面内表示两个虚数的点关于原点对称,那么它们的实部和虚部分别满足什么关系?

  3.“a=0”是“复数a+bi(a,b∈R)是纯虚数”的__________条件.

  4.“a=0”是“复数a+bi(a,b∈R)所对应的点在虚轴上”的_____条件.

  例2 已知复数z=(m2+m-6)+(m2+m-2)i在复平面内所对应的点位于第二象限,求实数m允许的取值范围.

  例3 已知复数z1=3+4i,z2=-1+5i,试比较它们模的大小.

  思考 任意两个复数都可以比较大小吗?

  例4 设z∈C,满足下列条件的点Z的集合是什么图形?

  (1)│z│=2;(2)2<│z│<3.

  变式:课本P124习题3.3第6题.

  五、要点归纳与方法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

  1.复数的几何意义.

  2.复数加减法的几何意义.

  3.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高二数学教案12

  一、教学目标

  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为:①借助直角坐标系建立复平面,掌握复数的几何形式和向量表示;②经历复平面上复数的“形化”过程,理解复数与复平面上的点、向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③感悟数学的释义: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笔者认为,教学目标总体设置得较为适切,符合三维框架、修改:“掌握复数的几何形式和向量表示”改为“掌握在复平面上复数的点表示和向量表示”。

  二、教学重点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为:复数的坐标表示:几何形式与向量表示、教学重点设置得较为适切,部分用词表达配合教学目标一并修改、修改:复数的坐标表示:点表示与向量表示。

  三、教学难点

  本课时的教学难点为:复数的代数形式、几何形式及向量表示的“同一性”、首先,“同一性”说法有待商榷,这个词有着严格的定义,使用时需谨慎、其次,经过思考,复数的代数表示、点表示及向量表示之间的互相转化才是本课时的教学难点。

  四、教学过程

  (一)类比引入

  本环节通过实数在数轴上的“形化”表示,类比至复数,引出复数的“几何形式”:复平面与点、但在设问中,有一提问值得商榷:实数的几何形式是什么?此提问较为唐突,在试讲课与正式课中学生均表示难以理解,原因如下、①学生最近发展区中未具备“实数的几何形式”,②实数的几何形式是教师引导学生对数的一种有高度的认识与表达,属于理解层面、经过思考,修改:①如何“画”实数?;②对学生直接陈述:我们知道,每一个实数都有数轴上唯一确定的一个点和它对应;反过来,数轴上的每一个点也有唯一的一个实数和它对应。

  (二)概念新授

  本环节给出复平面的定义及相关概念,并且帮助学生形成复数与复平面上点两者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教学设计中对概念的注释是:表示实数的点都在实轴上,表示纯虚数的点都在虚轴上,表示虚数的点在四个象限或虚轴上,表示实数的点为原点、经过思考,修改:表示实数的点都在实轴上、实轴上的点表示全体实数;表示纯虚数的点都在虚轴上、虚轴上的点表示全体纯虚数与实数;表示虚数的点不在实轴上;实数与原点一一对应。

  (三)例题体验

  本环节通过三个例题体验,落实本课时的教学重点之一:复数的坐标表示:点表示;突破本课时的教学难点:复数的代数表示、点表示及向量表示之间的互相转化、例题1对课本例题作了改编,此例题的设计意图为从复平面上的点出发,去表示对应的'复数,并且蕴含了计数原理中的乘法原理、值得一提的是,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很清晰地建立起了两者之间的转化关系,并且使用了乘法原理、例题2的设计意图是从复数出发去在复平面上表示对应的点,而例题3的设计意图是从单个复数与其在复平面上的对应点之间的转化到两个复数与其在复平面上对应点之间的互相转化、例题2与例题3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没有配以图形来帮助学生理解,这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最大不足。

  (四)概念提升

  本环节继复数在复平面上的点表示之后,给出复数的向量表示,呈现了完整的复数的坐标表示、学生已经建构起复数集中的复数与复平面上的点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结合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建立了直角坐标系的平面中的任意点均与唯一的位置向量一一对应,从而较为顺利地架构起复数与向量的一一对应关系、设计的例题是由笔者改编的,整合了向量与复数、点与复数以及向量与点之间的互相转化,巩固三者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值得一提的是,设计的第3小问具有开放性,启发学生去探究由向量加法的坐标表示引出复数加法法则,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已有学生产生这样的思考。

  在之后的教研组研评课中,老师们给出了对这节课的认可与中肯的建议,让笔者受益匪浅,笔者经过思考已经在上文中的各环节修改处得以体现落实、不过仍然有一点困惑,有老师提出甚至笔者备课时也有这样的犹豫:本课时是否将下一课时“复数的模”一并给出、笔者在不断思考教材分割成两课时的用意,结合试讲与上课的两次实践也说明,笔者所在学校的学生更适合这样的分割,第一课时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复数,第二课时用模来巩固深化复数的坐标表示、本课时的课题是复数的坐标表示,蕴含了点坐标表示与向量坐标表示两块,第一课时先打开认识的视角,第二课时通过模来深入体验、

  当然教无定法,根据学情、因材施教,在理解教材设计意图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科学合理的改编也是很有必要的。

高二数学教案13

  教学目标

  1.掌握椭圆的定义,掌握椭圆标准方程的两种形式及其推导过程;

  2.能根据条件确定椭圆的标准方程,掌握运用待定系数法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3.通过对椭圆概念的引入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索能力;

  4.通过椭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并渗透数形结合和等价转化的思想方法,提高运用坐标法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

  5.通过让中国学习联盟胆探索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1. 知识结构

  2.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是椭圆的定义及椭圆标准方程的两种形式.难点是椭圆标准方程的建立和推导.关键是掌握建立坐标系与根式化简的方法.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这一节教材整体来看是两大块内容:一是椭圆的定义;二是椭圆的标准方程.椭圆是圆锥曲线这一章所要研究的三种圆锥曲线中首先遇到的,所以教材把对椭圆的研究放在了重点,在双曲线和抛物线的教学中巩固和应用.先讲椭圆也与第七章的圆的方程衔接自然.学好椭圆对于学生学好圆锥曲线是非常重要的.

  (1)对于椭圆的定义的理解,要抓住椭圆上的点所要满足的条件,即椭圆上点的几何性质,可以对比圆的定义来理解.

  另外要注意到定义中对“常数”的限定即常数要大于 .这样规定是为了避免出现两种特殊情况,即:“当常数等于 时轨迹是一条线段;当常数小于 时无轨迹”.这样有利于集中精力进一步研究椭圆的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但讲解椭圆的定义时注意不要忽略这两种特殊情况,以保证对椭圆定义的准确性.

  (2)根据椭圆的定义求标准方程,应注意下面几点:

  ①曲线的方程依赖于坐标系,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是求曲线方程首先应该注意的地方.应让学生观察椭圆的图形或根据椭圆的定义进行推理,发现椭圆有两条互相垂直的对称轴,以这两条对称轴作为坐标系的两轴,不但可以使方程的推导过程变得简单,而且也可以使最终得出的方程形式整齐和简洁.

  ②设椭圆的焦距为 ,椭圆上任一点到两个焦点的距离为 ,令 ,这些措施,都是为了简化推导过程和最后得到的方程形式整齐、简洁,要让学生认真领会.

  ③在方程的推导过程中遇到了无理方程的化简,这既是我们今后在求轨迹方程时经常遇到的问题,又是学生的难点.要注意说明这类方程的化简方法:①方程中只有一个根式时,需将它单独留在方程的一侧,把其他项移至另一侧;②方程中有两个根式时,需将它们分别放在方程的两侧,并使其中一侧只有一项.

  ④教科书上对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实际上只给出了“椭圆上点的坐标都适合方程 “而没有证明,”方程 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椭圆上”.这实际上是方程的同解变形问题,难度较大,对同学们不作要求.

  (3)两种标准方程的椭圆异同点

  中心在原点、焦点分别在 轴上, 轴上的椭圆标准方程分别为: , .它们的相同点是:形状相同、大小相同,都有 , .不同点是:两种椭圆相对于坐标系的位置不同,它们的焦点坐标也不同.

  椭圆的焦点在 轴上 标准方程中 项的分母较大;

  椭圆的焦点在 轴上 标准方程中 项的分母较大.

  另外,形如 中,只要 , , 同号,就是椭圆方程,它可以化为 .

  (4)教科书上通过例3介绍了另一种求轨迹方程的常用方法——中间变量法.例3有三个作用:第一是教给学生利用中间变量求点的轨迹的方法;第二是向学生说明,如果求得的点的轨迹的方程形式与椭圆的标准方程相同,那么这个轨迹是椭圆;第三是使学生知道,一个圆按某一个方向作伸缩变换可以得到椭圆.

  教法建议

  (1)使学生了解圆锥曲线在生产和科学技术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激发学生学习圆锥曲线的兴趣,体会圆锥曲线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可由实际问题引入,从中提出圆锥曲线要研究的问题,使学生对所要研究的内容心中有数,如书中所给的例子,还可以启发学生寻找身边与圆锥曲线有关的例子。

  例如,我们生活的地球每时每刻都在环绕太阳的轨道——椭圆上运行,太阳系的其他行星也如此,太阳则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如果这些行星运动的速度增大到某种程度,它们就会沿抛物线或双曲线运行.人类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或人造行星就要遵循这个原理.相对于一个物体,按万有引力定律受它吸引的另一个物体的运动,不可能有任何其他的轨道.因而,圆锥曲线在这种意义上讲,它构成了我们宇宙的基本形式,另外,工厂通气塔的外形线、探照灯反光镜的轴截面曲线,都和圆锥曲线有关,圆锥曲线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是很高的.

  (2)安排学生课下切割圆锥形的事物,使学生了解圆锥曲线名称的来历

  为了让学生了解圆锥曲线名称的来历,但为了节约课堂时间,教学时应安排让学生课后亲自动手切割圆锥形的萝卜、胶泥等,以加深对圆锥曲线的认识.

  (3)对椭圆的定义的引入,要注意借助于直观、形象的模型或教具,让学生从感性认识入手,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正确的概念。

  教师可从太阳、地球、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轨道,谈到圆萝卜的切片、阳光下圆盘在地面上的影子等等,让学生先对椭圆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教师可事先准备好一根细线及两根钉子,在给出椭圆在数学上的严格定义之前,教师先在黑板上取两个定点(两定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细线的长度),再让两名学生按教师的要求在黑板上画一个椭圆。画好后,教师再在黑板上取两个定点(两定点之间的距离大于细线的长度),然后再请刚才两名学生按同样的要求作图。学生通过观察两次作图的过程,总结出经验和教训,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自己得出椭圆的严格的定义。这样,学生对这一定义就会有深刻的.了解。

  (4)将提出的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子问题,借助多媒体课件来体现椭圆的定义的实质

  在教学时,可以设置几个问题,让学生动手动脑,独立思考,自主探索,使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利用多媒体,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在椭圆的定义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提出“到两定点的距离的和为定值的点的轨迹一定是椭圆吗”,让学生通过课件演示“改变焦距或定值”,观察轨迹的形状,从而挖掘出定义的内涵,这样就使得学生对椭圆的定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注意椭圆的定义与椭圆的标准方程的联系

  在讲解椭圆的定义时,就要启发学生注意椭圆的图形特征,一般学生比较容易发现椭圆的对称性,这样在建立坐标系时,学生就比较容易选择适当的坐标系了,即使焦点在坐标轴上,对称中心是原点(此时不要过多的研究几何性质).虽然这时学生并不一定能说明白为什么这样选择坐标系,但在有了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讲解选择适当坐标系的一般原则,学生就较为容易接受,也向学生逐步渗透了坐标法.

  (6)推导椭圆的标准方程时教师要注意化解难点,适时地补充根式化简的方法.

  推导椭圆的标准方程时,由于列出的方程为两个跟式的和等于一个非零常数,化简时要进行两次平方,方程中字母超过三个,且次数高、项数多,教学时要注意化解难点,尽量不要把跟式化简的困难影响学生对椭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的整体认识.通过具体的例子使学生循序渐进的解决带跟式的方程的化简,即:(1)方程中只有一个跟式时,需将它单独留在方程的一边,把其他各项移至另一边;(2)方程中有两个跟式时,需将它们放在方程的两边,并使其中一边只有一项.(为了避免二次平方运算)

  (7)讲解了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的标准方程后,教师要启发学生自己研究焦点在y轴上的标准方程,然后鼓励学生探索椭圆的两种标准方程的异同点,加深对椭圆的认识.

  (8)在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上要巩固旧知识

  椭圆也是一种曲线,所以第七章所讲的曲线和方程的知识仍然使用,在推导椭圆的标准方程中要注意进一步巩固曲线和方程的概念.对于教材上在推出椭圆的标准方程后,并没有证明所求得的方程确是椭圆的方程,要注意向学生说明并不与前面所讲的曲线和方程的概念矛盾,而是由于椭圆方程的化简过程是等价变形,而证明过程较繁,所以教材没有要求也没有给出证明过程,但学生要注意并不是以后都不需要证明,注意只有方程的化简是等价变形的才可以不用证明,而实际上学生在遇到一些具体的题目时,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9)要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课上尽量让全体学生参与讨论,由基础较差的学生提出猜想,由基础较好的学生帮助证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高二数学教案14

  学习目标:

  1、了解本章的学习的内容以及学习思想方法

  2、能叙述随机变量的定义

  3、能说出随机变量与函数的关系,

  4、能够把一个随机试验结果用随机变量表示

  重点:能够把一个随机试验结果用随机变量表示

  难点:随机事件概念的透彻理解及对随机变量引入目的的认识:

  环节一:随机变量的定义

  1.通过生活中的一些随机现象,能够概括出随机变量的定义

  2能叙述随机变量的定义

  3能说出随机变量与函数的区别与联系

  一、阅读课本33页问题提出和分析理解,回答下列问题?

  1、了解一个随机现象的规律具体指的是什么?

  2、分析理解中的两个随机现象的随机试验结果有什么不同?建立了什么样的.对应关系?

  总结:

  3、随机变量

  (1)定义:

  这种对应称为一个随机变量。即随机变量是从随机试验每一个可能的结果所组成的

  到的映射。

  (2)表示:随机变量常用大写字母.等表示.

  (3)随机变量与函数的区别与联系

  函数随机变量

  自变量

  因变量

  因变量的范围

  相同点都是映射都是映射

  环节二随机变量的应用

  1、能正确写出随机现象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2、能用随机变量的描述随机事件

  例1:已知在10件产品中有2件不合格品。现从这10件产品中任取3件,其中含有的次品数为随机变量的学案.这是一个随机现象。(1)写成该随机现象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2)试用随机变量来描述上述结果。

  变式:已知在10件产品中有2件不合格品。从这10件产品中任取3件,这是一个随机现象。若Y表示取出的3件产品中的合格品数,试用随机变量描述上述结果

  例2连续投掷一枚均匀的硬币两次,用X表示这两次正面朝上的次数,则X是一个随机变

  量,分别说明下列集合所代表的随机事件:

  (1){X=0}(2){X=1}

  (3){X<2}(4){x>0}

  变式:连续投掷一枚均匀的硬币三次,用X表示这三次正面朝上的次数,则X是一个随机变量,X的可能取值是?并说明这些值所表示的随机试验的结果.

  练习:写出下列随机变量可能取的值,并说明随机变量所取的值表示的随机变量的结果。

  (1)从学校回家要经过5个红绿灯路口,可能遇到红灯的次数;

  (2)一个袋中装有5只同样大小的球,编号为1,2,3,4,5,现从中随机取出3只球,被取出的球的号码数;

  小结(对标)

高二数学教案15

  教学目标

  巩固二元一次不等式和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能用此来求目标函数的最值。

  重点难点

  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是教学重点。

  如何扰实际问题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并给出解答是教学难点。

  教学步骤

  【新课引入】

  我们知道,二元一次不等式和二元一次不等式组都表示平面区域,在这里开始,教学又翻开了新的一页,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可以逐步看到它的运用。

  【线性规划】

  先讨论下面的问题

  设,式中变量x、y满足下列条件

  ①求z的值和最小值。

  我们先画出不等式组①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中内部且包括边界。点(0,0)不在这个三角形区域内,当时,,点(0,0)在直线上。

  作一组和平等的直线

  可知,当l在的右上方时,直线l上的点满足。

  即,而且l往右平移时,t随之增大,在经过不等式组①表示的三角形区域内的点且平行于l的直线中,以经过点A(5,2)的直线l,所对应的t,以经过点的直线,所对应的.t最小,所以

  在上述问题中,不等式组①是一组对变量x、y的约束条件,这组约束条件都是关于x、y的一次不等式,所以又称线性约束条件。

  是欲达到值或最小值所涉及的变量x、y的解析式,叫做目标函数,由于又是x、y的解析式,所以又叫线性目标函数,上述问题就是求线性目标函数在线性约束条件①下的值和最小值问题。

  线性约束条件除了用一次不等式表示外,有时也有一次方程表示。

  一般地,求线性目标函数在线性约束条件下的值或最小值的问题,统称为线性规划问题,满足线性约束条件的解叫做可行解,由所有可行解组成的集合叫做可行域,在上述问题中,可行域就是阴影部分表示的三角形区域,其中可行解(5,2)和(1,1)分别使目标函数取得值和最小值,它们都叫做这个问题的解。

【高二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高二数学教案12-04

高二数学教案08-27

高二优秀数学教案11-14

关于高二数学教案12-01

中职高二数学教案11-07

最新高二数学教案09-29

高二数学教案(15篇)12-06

高二数学教案15篇12-05

高二数学教案精选15篇12-16

高二数学教案(精选15篇)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