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中班数学教案

中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1-06 09:13:47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荐】中班数学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荐】中班数学教案

中班数学教案1

  活动目标:

  1、能将风筝的不同区块分解为颜色和形状两种特性。

  2、能进行颜色、形状和空间位置的二次对应关系练习。

  3、乐于用动作表现空间位置。

  活动准备:

  1.一个大菱形的彩色风筝:平均分为4个三角形,四个三角形分别涂上红、黄、蓝、绿四种颜色

  2.幼儿用书“秋日旅行”

  活动过程:

  一、观察彩色风筝,能按不同区块分解彩色风筝的特性

  1、(出示大菱形彩色风筝)小朋友,看,今天肖老师带来了一个漂亮的

  彩色风筝,请你们看一看这个彩色风筝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彩色风筝有4个三角形,四个三角形的颜色不一样”

  3、区分颜色特性:一个三角形是红色的(用一个红色的三角形表示),一个三角形是黄色的(用一个黄色的三角形表示),一个三角形是蓝色的(用一个蓝色的三角形表示),还有一个三角形是绿色的(用一个绿色的三角形表示)。并把这四个标记成一横排摆好。

  4、认识彩色风筝第二特性:小朋友看,肖老师手上有四个动物图案,看看都有什么小动物的图案(有小兔子、小猫、小狗、小鸭),同时把这四个小动物图案呈一横排摆好,摆在颜色标记的下一横排。

  现在,老师要把这四个小动物的图案放到这个彩色风筝上,看看我都会把小动物的图案放到彩色风筝的`哪个位置(教师分别把四个动物图案摆到彩色风筝不同颜色的区块里)

  二、根据颜色、图案和空间位置做二次对应关系的练习

  1、小朋友,看,老师这里有四个风筝图案,你们能看懂它们都表示什么意思吗?(引导幼儿观察,并知道这四个风筝里涂有红点的地方就表示特指风筝的这个区域)

  把这四个风筝图案,摆在四个小动物的下面一排。

  2、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把风筝上不同的颜色和图案与它们所在的位置连起来。

  先来看看,风筝中绿色的地方是什么动物图案(小兔子)那我们用线把绿色的标记和小兔子图案连起来吧!再来看看小兔子图案是在风筝的那个位置,左边的上面。那我们把这小兔子图案和表示彩色风筝左边上面位置的这个风筝连在一起。

  以这样的方式带领幼儿一起完成,并让幼儿理解颜色、图案和空间位置的二次对应关系。

  三、练习“彩色风筝”

  1、翻书读题,并理解题意

  小朋友,现在请你们翻到书上第27页,这里也有一个彩色风筝,看看在它上面都有什么颜色,每个颜色的位置中有什么图形,它们分别在彩色风筝的那个位置,像刚才一样用线把它们连起来。

  2、幼儿自由完成练习

  3、教师巡回观察并指导幼儿完成练习。

中班数学教案2

  学情分析:

  中班的孩子经过了小班一学期的学习,对数字有了比较清晰的认知,而且中班的孩子也已经有了理解“左邻右舍的”这一词汇的生活经验。根据中班幼儿形像思维占主体地位,形像逻辑思维初步发展的年龄特点。所以在设计这节课时,我就比较着重通过创设有趣的情景和游戏使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知识。在整个教学流程中始终以小动物找邻居为主线,让幼儿自己寻找数字的相邻数,并理解相数群间的关系,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和积极参与操作的过程中获得相关知识。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这节活动主要引导幼儿知道5的相邻数,理解数群间多1和少1的关系。引导幼儿尝试总结相邻数的规律,并能迁移运用。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通过游戏操作等活动,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设计意图:

  新《纲要》提出“数学教育必须要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因此,在今天的活动中,我为幼儿设置一定的情景,使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让抽象的数的逻辑概念在具体的事物中理解,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知识,在探索中寻找数字的相邻数,理解相邻数的关系。

  教材分析:

  这节活动是在学习了2的`相邻数之后的又一节新授课,有了2的相邻数的基础,本节课中相邻数的概念已经不是难点,而上节课只是初步感知了对相邻数群间多1少1的关系,因此这节课如何引导幼儿深入形像的理解多1和少1的关系,就是这节活动的重点和难点,还是需要通过设计有趣丰富的活动来学习。5的相邻数的学习也为后边学习8的相邻数等内容奠定了基础。

  活动目标:

  1、知道5的相邻数,理解数群之间多1少1的关系。

  2、尝试总结相邻数的规律,并能迁移运用。

  活动准备:

  1、1-6数字卡、1-6数量不同的动物卡片、彩笔。

  2、5的相邻数课件

  3、幼儿用书第三册第32页。

  4、幼儿操作练习题XjlEt.Com

  活动过程:儿童

  1、导入部分

  今天老师请来了自己的好朋友,请你们和我的好朋友们打个招呼吧(小兔、小羊、小猫、小猴、小狗)!你有自己的好朋友吗?你的相邻好朋友是谁?

  2、出示动物卡片,请幼儿说出它们的名称、房间以及各自相邻的好朋友。

  “小动物们最近搬新家了,它们听说你们最聪明了,想请你们帮它们认识认识它们的左邻右舍,你们说可以吗?那我们一起帮助它们吧!”

  (1)分别出示5种不同的小动物卡片,利用1-6数字卡,引导幼儿说出他们的名称、数量。

  (2)找出它们的相邻好朋友,并说出里有(它们之间多1和少1的关系)。

  3、学习5的相邻数,进一步理解相邻数的含义。

  “小兔子说呀我还是没弄清楚我的左邻右舍是谁,想请你们再来帮帮它,可以吗?”

  (1)出示6种动物图片,引导幼儿按顺序给它们排排队。

  (2)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说说小兔子家住几号房,它的相邻好朋友是谁和谁?并说出5比4多1比6少1的关系。

  (3)图形娃娃也想考考你们,帮他们找找自己的相邻好朋友。通过比较得出5个长方形比4个三角形多1,又比6个圆形少1的关系。

  (4)“小花猫说呀我还是没弄清楚我的左邻右舍是谁,想请你们再来帮帮它,可以吗?”

  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说说它的相邻好朋友是谁和谁?找出5只小猫左边的邻居是谁,有几只,5只小猫的右边是谁,有几只,比较小狗比小猫少多少,小羊比小猫多多少。并说出5比4多1比6少1的关系。

  4、引导幼儿寻找相邻数的规律。

  (1)、引导幼儿发现每个数都有两个相邻好朋友,一个比他多一是他的相邻大朋友,一个比他少一是他的相邻小朋友,三个数之间中间的数比前面一个数大,比后面一个数小

  (2)、引导幼儿根据相邻数规律进行推理。找出6的相邻好朋友是几和几?7的相邻好朋友是几和几?

  (3)、组织幼儿完成操作练习:《找朋友》。通过操作练习,巩固5的相邻数。

  (4)、评价幼儿操作练习情况。

  (5)教师利用幼儿用书第3册第32页,引导幼儿根据相邻数的关系,完成数学活动。儿童网

  活动延伸:

  1、教师发书第3册第32页,请幼儿根据相邻数的关系,在空格里画上相应的圆点。

  2、和幼儿一起玩数字娃娃的游戏,巩固对5以内相邻数的认识。小朋友戴数字头饰随音乐跑,音乐结束时,根据其他小朋友头上戴的数字头饰来找自己的相邻数,找到了就手拉手站好,其他小朋友检查是否正确。然后交换头饰,游戏继续进行。

  游戏玩法:

  幼儿分组进行游戏,在背诵儿歌的同时传递“数字娃娃”,儿歌结束时“数字娃娃”落在谁手里,谁就从“数字娃娃”兜里抽出一张数字卡,抽出的数字就是他的幸运数字了。然后便从摸箱里为自己的幸运数字找到好朋友(相邻数字)。

  提醒幼儿传递“数字娃娃”时,要匀速、拿稳,避免忽快忽慢。

中班数学教案3

  教学设计思路:

  1、提供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

  进行高矮的比较,并不是纯粹的知识性的学习,而是幼儿的一种体验性的活动。本次活动,我给幼儿提供有趣的素材,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思考,使幼儿获得对比较高矮活动的体验。

  2、引导幼儿思考与交流。

  这此活动的学习我力争让幼儿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领悟比较的方法,进行有序而且有条理的思考。在比较的过程中,幼儿会有不同的方法,教师应注意进一步培养学生倾听,尊重别人想法的良好习惯,并引导幼儿进行交流。

  3、联系生活实际,让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体会到学习探索的快乐。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比较物体的高矮,懂得高与矮的比较是相对的。

  2学会简单的比较方法,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

  1悬挂苹果,同样大小的红色、绿色大长方体积木各一块,两张小鸡和小鸭图片,一把贴绒小椅子,三棵高矮不同的大树图片。

  2.高矮不同的材料:红色、绿色的小长方体积木、正方体积木各若干,塑料积木若干,大小不同的杯子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比高矮集体活动:

  1.谁摘到了苹果请甲乙两名幼儿来摘悬挂着的`苹果(不能踮起脚或跳跃),可看到甲摘到了苹果,乙却摘不到。(教师为什么甲摘到了苹果,乙却摘不到)引出话题,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说一说高矮的话题,老师和你们一起上一节数学课-----谁最高。

  2.与同伴比高矮幼儿两两组合比高矮(也可以和老师比),讲出谁高、谁矮或两个人一样高。自由交换伙伴再比,可多次进行。(教师:甲和乙比,甲高乙矮;甲和丙比,甲矮丙高)3.比用具刚才小朋友比了高矮,我们每天都在活动室里游戏.学习,对我们活动室里的用具再熟悉不过了,下面请小朋友们自由寻找两种用具比较高矮:如大厨子高,小厨子矮;桌子高,小椅子矮;琴高,电视柜矮……4.比积木我们活动室里还有好多好玩的玩具,教师出示红色、绿色长方体大积木各一块,变换摆放方法,让幼儿观察比较:两块积木平放――一样高;红积木竖起来,绿积木平放――红高绿矮;红积木平放,绿积木竖起来――红矮绿高。教师拿掉红积木,问:绿积木是高还是矮?(幼儿无法比)由此使幼儿懂得了一种物体不能比出高矮,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体之间才能比出高矮来。

  分组操作:

  幼儿拿高矮不等的材料进行比较。

  1.让幼儿用同样方法将相同数量的小长方体积木在桌子上搭高。

  教师问:你们谁搭得高,谁搭得矮?

  幼儿:一样高

  2.让幼儿将相同数量的塑料积木插好,相互比高矮。

  教师:看看谁插得高,谁插得矮?

  幼儿:一样高

  3.让幼儿将大小不同的两只杯子比高矮。

  教师问:哪只高,哪只矮?

  幼儿:大杯高,小杯矮

  4.请甲幼儿把6块正方体积木搭在一起,乙幼儿把5块绿正方体积木搭在一起,然后比一比。

  教师:哪个高,哪个矮?幼儿:甲的正方体体积木比乙的正方体积木高。

  教师:用什么方法能让红正方体积木比绿正方体积木矮呢?

  幼儿:甲走两块正方体积木,或乙加上两块正方体积木就行了。怎样让他们一样高呢?

  幼儿:甲拿走一块红正方体积木,或乙加上一块绿正方体积木。

  演示游戏:

  小朋友们玩得高兴吗?听:有两只小动物吵起来了,他们吵什么呢?教师出示小鸡、小鸭的图片(遮住下半部分)玩游戏;(教师用小鸡的口吻说我小鸡高,你小鸭矮。教师然后又用小鸭的口吻说:不,我小鸭高,你小鸡矮)老师请小朋友们判断一下小鸡、小鸭哪个高,哪个矮?(幼儿可能回答一样高,因为它们的下半部分被布遮住了,从头部看是一样高的)教师揭去遮盖的布,幼儿看到小鸡站在小椅子上,小鸭站在地上。再请他们想一想,小鸡、小鸭哪个高,哪个矮?教师可边说边把小鸡从椅子上取下来与小鸭比,使幼儿懂得比高矮必须在同一平面上。

  反思: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通过三个活动环节,让幼儿感知物体的高矮,比较高矮;学会运用高高的、矮矮的、比较高、比较矮、最高、最矮等语词,并理解物体高或矮的相对关系;初步尝试将物体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的有序排列。

中班数学教案4

  活动目标:

  1、尝试使用比一比、掂一掂、秤一秤的方法感知物体的重量,并能说出“XX和XX相比,X更重(X更轻)”。

  2、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猜想和推断。

  3、能和同伴合作使用天平秤比较物品轻重,并尝试记录。

  活动准备:

  PPT课件,统计表格,天平秤,皮球,实心球,每组操作材料一盒。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动物们在比轻重,看看都有谁?(牛,马,鸡)牛妈妈说:“我最重”。小朋友们,谁来给两个动物做裁判:

  牛妈妈和鸡妈妈谁更轻?

  小朋友都说了自己的想法,可是鸡妈妈很不服气,她说:“一定是小朋友弄错了,跟牛妈妈相比,我更重”。这可怎么办呢?怎么给鸡妈妈讲道理呢?

  二、探索比轻重的方法。

  1、讨论比一比的方法。

  (1)跟同伴讨论(提示听取他人的意见)。

  现在请小朋友跟小组的同伴商量,看看怎么说能让鸡妈妈心服口服,只要老师拍手,小朋友就要停止讨论哦!

  (2)汇报讨论结果(提示说完整话、选取同一参照物)。

  (3)教师小结:我们可以这样告诉鸡妈妈:跟牛妈妈相比,你不是比较重的,因为牛妈妈看起来比你大多了,你的身体跟牛妈妈的.头差不多大,所以牛妈妈更重。

  鸡妈妈好像明白了这个道理,但是它又很困惑,它说:“那比较轻重的时候看起来大的物体就更重吗?我有两种球,想让小朋友告诉它,皮球和实心球相比较哪个更重?”

  2、尝试掂一掂的方法

  教师出示皮球、实心球(皮球—最大、实心球—最小)。

  幼儿观察猜测,引导幼儿使用“掂”的方法。

  3、和同伴一起使用天平秤。

  咦!你们看跷跷板上的鸡妈妈真的高高地翘上天了,为什么牛妈妈不能翘上天呢?(鸡妈妈和牛妈妈相比,牛妈妈更重)

  小结:原来跷跷板也能比较出物体的轻重!看看!鸡妈妈知道了这些比轻重的方法后想考一考小朋友们:它说小柿子和小橘子,谁更重?

  (1)幼儿说说自己的理由(比一比,掂一掂)。

  (2)引出天平秤(要是能让小柿子和小橘子坐跷跷板就好了)。

  (3)认识天平秤,教师演示使用方法,记录实验结果。

  (4)与同伴合作使用天平秤材料盒中提供的物品,并记录实验结果。(材料盒中至少提供6种及以上物品)

  教师提出称量要求:请你和小伙伴友好合作,共同完成称量并做好记录。

  小朋友要爱惜天平秤,轻拿轻放。

  (5)教师在幼儿分组操作时查看各组情况并及时在组内处理出现的问题。

中班数学教案5

  教学目的:

  1.初步感知5以内数与数之间多一少一的关系。

  2.发展比较、概括能力。

  教学准备:

  动物头饰:猫、狗、猪、熊、兔子;黑板画;点子卡片每人一套。

  教学过程:

  1.导入活动:拍手游戏,用动作感知数的实际意义,如看点子卡片拍手,边拍手边数数,最后说出点数。幼儿还可根据点子的数量模仿拍几下皮球的动作,边拍边数,并说出总数。

  2.小动物去商店买气球,它们都买几只呀?(请幼儿扮演商店售货员,幼儿戴头饰扮演小动物买气球。5以内数字自由说)在黑板上摆出来小动物买的气球,让小朋友数,"每个动物各有几个气球?

  看颜色,说一说,几里面有几个1?

  3.看黑板画,数一数,小动物一样多吗?谁多,谁少?怎样才能一样多?(添画少的小动物,观察谁比谁多1?谁比谁少1?教师讲完,幼儿动手画)4.运用听觉感知数,比比谁的耳朵灵。如老师请个别幼儿学动物叫声(数量是5以内),其他幼儿回答:"是哪种小动物的叫声?共叫了几声?"5.游戏《乒乓球》结束活动。

  课下延伸:

  点子卡片练习,添画小动物。

  认识粗细活动要求:认识、比较物体的'粗细,懂得"粗细"的比较是相对的。

  活动准备:教师演示用的4种不同粗细的物体(小棒、牙签、蜡笔和水彩笔)幼儿标作材料人手一份(能力强的为7种不同粗细的物体,能力中等的为5种不向粗细的物体,能力差的为3中不同粗细的物体)(牙签、小棒、蜡笔、记号笔、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认识粗细1.请幼儿用自己盒内的东西穿木珠提问:你在玩木珠的过程中发现什么了?(牙签、小棒穿进,蜡笔等没穿进)

  2.寻找原即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小棒、牙签细,蜡笔粗)

  3.小结:原来东西有粗和细之分。

  二、比较粗细

  1、出示小棒师:

  刚才我们玩了穿木珠的游戏,有的东西穿进去了,而有的东西没有穿进,那么小棒刚刚穿进了,它是粗的还是细的?

  (1)若回答细的,则出示牙签,让幼儿比较

  (2)若回答粗的,则出示蜡笔,让幼儿比较那么这支笔到底是粗还是细。

  2.得出结论:

  一样东西是无法比较粗细的,要两样东西才能比较出租和细。

  三、利用粗细不同的物体排序师:你们盒子里的东西有粗有细,那么我们来帮他们排上队

  幼儿操作任意排

  2.提问(

  1)你是怎么排的?(从粗一细,从细一粗)

  (2)你是怎么排出来的?

  3、师生共同小结

  (1)先找出最细的,然后找出最粗的,剩下的两个进行比较、依次排队。

  (2)从盒中先找出最细的,放在第一,然后再在盒中找出最细的,放在第二,反复运用这个方法依次排队

  4、请幼儿采用互换方法比较一种方法排列。

中班数学教案6

  活动目标:

  1、认识长方体和圆柱体,简单了解它们和长方形、圆形之间的关系。

  2、搜集生活中的多种长方体和圆柱体的物品,并进行组合造型。

  活动准备:

  1、自制一个大的长方体和一个大的圆柱体。

  2、长方体和圆柱体的物品若干。

  3、纸张若干,每名幼儿一盒彩笔、一根毛线。

  4、废旧扑克牌、数字卡片、塑料卡片各若干,光盘、彩色圆形卡片各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班里来了两位小客人“会滚动”和“不会滚动”,它们因为争抢自己的好朋友吵架了,请大家帮帮忙。

  幼:幼儿任意挑选一件物品先在地上尝试是否滚动后,再把它投入到“会滚动”和“不会滚动”的肚子里。

  二、认识长方体

  1、师幼共同检查下投入到“不会滚动”肚子里的物品是否正确。

  2、请幼儿观察“不会滚动”中的一件物品是什么样子的?(幼儿自由回答)

  3、提问:它有几个面?有没有一样大的面?(意见不一致)

  4、教师建议大家用画的方式验证下。(两名幼儿一组合作,教师巡回指导)

  5、验证后,请幼儿说说有没有一样大的.面?每个面都是什么形状的?(都是长方形的;4个长方形,另两个是正方形)

  6、师幼总结长方体的样子:

  A、身体像盒子一样,有6个面,相对的面一样大,每个面都是长方形。

  B、身体像盒子一样,有6个面,相对的面一样大,4个面是长方形,另两个面是正方形。

  7、请幼儿找找活动室里的长方体物品。

  三、认识圆柱体

  8、师幼检查投入到“会滚动”肚子里的物品是否正确。

  9、请幼儿观察“会滚动”中的一件物品是什么样子的?(幼儿自由回答)

  10、提问:上下两个圆形一样大么?

  11、教师提议大家还是用画的方式验证下。(两名幼儿一组合作,教师巡回指导)验证后,请幼儿说说两个圆形是否一样大?

  12、观察手中的“会滚动”从上到下是否一样粗?(不确定)请幼儿用毛线量一量,再说说看。

  13、请幼儿尝试总结圆柱体的样子,教师适时引导。身体像柱子,上、下两个圆形一样大,从上到下一样粗的物体叫做圆柱体。

  14、请幼儿说说日常生活中的哪些物品是圆柱体的。

  三、了解长方体和长方形的关系,圆柱体和圆形的关系。

  15、幼儿分成两队,长方体队和圆柱体队。

  16、请长方体队把长方形材料变成长方体;圆柱体队把圆形材料变成圆柱体。(教师提醒幼儿要合作完成,巡回指导)

  17、请幼儿说说是用什么办法分别把长方形变成了长方体、圆形变成了圆柱体。(把若干一样大的长方形叠加在一起就是长方体;把若干一样大的圆形叠加在一起是圆柱体。)

  四、用各种长方体、圆柱体物品组合造型。

中班数学教案7

  活动设计背景

  我班幼儿年龄为4周岁,在日常生活中不善于观察和发现规律,为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利用规律进行排序,特设计本活动。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观察发现规律并进行排序。

  2.培养幼儿动手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3.培养幼儿之间合作意识。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幼儿能否发现规律,并按规律进行排序。

  活动准备

  小猫、小兔、小鹿头像各3个,各种几何图形若干,各种水果图片若干,雪花玩具若干,线绳等。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教师导语:今天我们班来了三位客人,他们想看看小朋友是否聪明,你们欢迎吗?(出示小猫、小兔、小鹿头像图片并依次贴在磁性黑板上)看他们坐得多整齐,给他们拍张照片吧!

  (二)基本部分

  1.引导幼儿观察小动物的座位顺序。

  2.要求幼儿按已观察的小动物的顺序继续依次排列。(幼儿自己动手操作)

  3.师说:“我们用什么好吃的招待小客人呢?”(幼儿讨论)教师小结:远离垃圾食品,多吃水果。

  4.教师出示水果有:草莓、桃子、鸭梨,并引导幼儿观察,然后说出水果的摆放顺序。

  5.幼儿动手操作依次摆放水果。

  6.幼儿每人一套几何图形学具,看图形找规律并继续排序。(教师在磁性黑板上贴出几组几何图形)

  (三)结束部分

  1.客人要走了,我们送他们一件礼物吧,教师示范将雪花玩具按红绿顺序穿成一串项链。幼儿3人一组合作按喜欢的颜色交替规律穿项链。

  2.把穿好的项链送给客人,客人夸奖小朋友既聪明又有礼貌。

  (四)延伸部分

  请幼儿在生活中注意观察,看看哪些物品或图案是有规律的排序,发现后和小朋友们一起探讨吧。

  教学反思

  我班幼儿年龄为4周岁,观察能力较弱,发现规律的能力不强,根据本班幼儿特点,我采用情景式教学,通过给客人照相让幼儿观察客人座位顺序、发放水果顺序、玩具摆放顺序强化幼儿对规律的认识,采用启发式教学深化幼儿对规律进行应用,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于乐,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幼儿合作过程中,个别幼儿没参与到活动中,今后我会多关注能力弱的幼儿,让他们也有表现的机会。

  活动准备:

  1、高矮不等的花朵6个

  2、人手7个高矮不等的大树图片、空白纸一张(用于贴图片)、胶水、抹布

  活动过程:

  1、游戏活动

  ⑴引导幼儿观察人物队形①游戏师: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我请坐的神气的小朋友上来做。(请5个高矮不等的幼儿上台)他们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呀?(高矮不同)②排队师:你们自己来排排队,看怎么样才能让队伍站的更整齐。

  下面的小朋友,谁来帮帮他们啊?

  你是怎么来帮他们排队的?你是怎么排的或你是按什么规律排的?(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

  ⑵各组活动师: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来比赛,看哪个小组排的好,排的快,还要说出你们是按什么规律来排的!

  起立,把小椅子塞进去,像早上出去做操一样排队,123组站在桌子后面,456组站在桌子前面,面对面站好。

  我数123,你们就开始排队,你们对面对都要看好的,看谁排的又快又好。

  2、介绍材料、幼儿操作活动

  ⑴请幼儿观察自己盘子里面的`卡片师:那我们小朋友也来看看自己桌子上的卡片上有什么啊?

  有几个?那他们一样吗?哪里不一样?(高矮不同)

  ⑵学习按物体量的差异排序

  ①请幼儿按顺序给自己的大树朋友排队师: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们给自己的大树朋友来排队,每人拿一张白纸,把自己的大树朋友排在白纸上,给他们来排排队。

  ②师:我请小朋友来说说看自己是怎样来给大树朋友来排队的?

  (教师请1~2名幼儿展示、介绍自己的操作结果,说说自己是按什么顺序给大树排队的。)

  ③引导幼儿进行逆向排序师:有没有不同的排法,用不一样的方法来给大树来排序?

  (展示用不同方法排序的幼儿作品)师:我们来看看他是怎样排的?这样排对不对?(从高到矮和从矮到高这两种方法都棒)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重点是让幼儿感知规律,增强观察力和思维能力;难点是再现或再造规律,能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序。在教学环节设计上,我才用了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方法,在活动过程创设小兔子过生日的情境贯穿始终,激发孩子的兴趣爱好,幼儿带着兴趣融入其中,易于接受新的知识,这使教学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在游戏操作部分,老师应该面对幼儿先进行示范,以便幼儿能更好的进行操作,我在此环节忽略了示范演示,使得课堂在操作部分纪律上有点乱。这节课整体来看虽然还算成功,但有些孩子未能进行举一反三的操作,在每个环节结束时未及时进行总结,以至于幼儿在脑海中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在以后的区角活动中要继续让幼儿练习排序。

中班数学教案8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练习120顺唱练习。

  2、让幼儿认识120的字形。

  活动准备:

  1、数字脚印图卡、准备20个脚印,在上面分别写上1---20,并散贴在地板上。

  2、数字图卡120。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教师问幼儿会不会从1念到15?念完后再问,会不会继续往下念?念到20。

  2、请幼儿念唱时,教师同时将图卡115散放在白板纸上。

  3、问幼儿知不知道这些图卡的数字是什么?

  4、请一位幼儿上台,排出数字5;接着,请另一位幼儿接排到10;最后,请另一位幼儿排到15。

  5、教师拿出数字图卡1620,问幼儿知不知道这些数字怎么念?

  6、让幼儿猜一猜,这些图卡可能怎么念?并分享怎么判断?

  7、教师将1620的图卡接排在刚才的图卡序列后面,一边指着图卡,一边带领幼儿唱数1---20。

  8、最后,将图卡全部打乱,请一位幼儿上台,抽一张图卡进行,指定任一位幼儿回答。

  9、回答后,可问幼儿是否答对。并可多请几位幼儿上台抽图卡进行问答。

  二、团体活动

  1、带领幼儿到事先布置好的脚印迷宫场地,让幼儿看一看环境,请幼儿说一说地上是什么?

  2、告诉幼儿我们要走数字迷宫,请幼儿轮流,按照数字1---20的顺序,一一走完数字迷宫,正确走全程完者便数关;走错者,必须重头走。

  3、第一次走完后,再引导幼儿以有创意的.方式走迷宫,也就是利用各种方式走迷宫,例如:用青蛙跳的方式、用乌龟爬的方式等。

  4、接下来,告诉幼儿,这次迷宫起点设定不是数字“1”,而是数字“3”,请幼儿说一说,迷宫路线应该怎么走?

  5、引导幼儿从数字“3”开始接唱,并完成迷宫。

  6、以不同数字当起点,引导幼儿可以从任何一数进行小段接唱。

  7、最后,教师当火车头,引导幼儿走一次迷宫。

  8、活动结束后,请幼儿说说,迷宫顺序是什么?引导幼儿唱数1---20。

  9、在回教室的路上,教师可从任何一数开始,引导幼儿念唱。

  三、操作活动

  1、请幼儿翻到幼儿用书第7页。

  2、引导幼儿阅读:小动物飞行员要开始飞了,请幼儿看一看读本,说说在数字“1”后面的是谁?在数字“3”后面的是谁?依序说出其他动物站的位置。

  3、他们要沿着120的数字飞。但是每只站的起点不一样。请幼儿用不同的颜色笔,画出他们的路线。

中班数学教案9

  活动背景:

  幼儿园数学教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密切联系幼儿和生活,利用幼儿平常接触到的、熟悉的事物来设计数学活动,是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幼儿思维具体形象性这一矛盾的最好方法。

  操作法是幼儿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我们投放幼儿自己收集、非常熟悉的大小不一的种子材料,创设问题情景,让幼儿带着问题去操作、思考、探索。通过种子排队、球排队、游戏“走钢丝”,三个层层递进的环节,感知物体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一种互逆关系。本次活动,发展了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了幼儿的学习习惯。

  一、活动目标:

  1、 学习将收集的种子进行分类、排列,并做记录。

  2、 积极探索,分析讨论,感知物体的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二、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份种子(蚕豆、黄豆、赤豆各十颗)

  2、纸板人手一张

  3、乒乓球、海洋球各一个。

  三、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看看桌子上有什么?” (蚕豆、黄豆、赤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种子)

  2、第一次探索活动:感知数量相同,大小不一的种子,排列长短不一样。

  (1)讲解操作要领.

  “现在请你们做件事,给这些种子分分家(出示图一)

  “请你们猜猜第一条线上排什么?为什么?”(红豆,因为有红豆标记)

  “第二、第三条线呢?”(黄豆、蚕豆)

  “排的时候要从红线开始,一个靠着一个,让它们站在线上。三排全排完了,不要收,数一数,把数字记到后面的格子中。

  (2)幼儿操作,用种子在纸板上排队。

  (3)请幼儿讲述排列结果。

  “红豆有几颗?”(十颗)“黄豆有几颗?”(十颗)“蚕豆呢?”(十颗)“它们都是十颗啊?那它们排的队伍一样长吗?”(不一样)

  (4)讨论:为什么都是十颗,队伍不一样长呢?(因为红豆小,所以排得最短。因为蚕豆大,所以排得最长。因为黄豆不大也不小,所以排的队伍不长也不短)。

  (5)小结:相同数量的种子,颗粒越小,排列越短,颗粒越大,排列越长。

  3、第二次探索活动:感知大小不一的种子,排列长短相同时,数量不同。

  (1)请幼儿把纸板翻过来,观察另一面。

  “看看纸板上有什么?”(种子标记、线)“这三条线怎么样?”(一样长)

  (2)设疑、引导幼儿思考

  “如果在这三条一样长的线上排队,想想它们用的数量会不会一样多?”(A:一样,B、不一样)

  (3)交待探索要求,幼儿操作。

  “请你们用不同的种子分别在三条一样长的线上排列,看看它们用的数量到底会不会一样多呢?”

  (4)讲述操作结果。

  (不一样多,红豆用得最多,蚕豆最少)

  (5)讨论“为什么排一样长的队伍时,红豆用得最多,蚕豆用得最少呢?”

  (6)小结:队伍一样长时,小种子用得多,大种子用得少。

  4、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感知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1)出示海洋球、乒乓球,提问:

  “如果用相同数量的海洋球和乒乓球排队,谁的队伍长,谁的队伍短,为什么?”(乒乓球小,排的队伍短;海洋球大,排的队伍长)。

  “让它们排一样长的队伍,海洋球和乒乓球谁用得多?为什么?”(队伍一样长时,大的海洋球用得少;小的乒乓球用得多)。

  (2)游戏:走钢丝。

  “请小朋友找你的爸爸、妈妈一起来做走钢丝的游戏。自己找一段距离,从起点线处脚跟对脚尖走到终点线,数数你用了几步?你的爸爸妈妈用了几步?”

  “想一想,为什么爸爸妈妈用的步子少,你们用的多呢?”

  教学反思

  《种子排队》是中班主题活动“大自然的语言”中的一节科学课,这也是我们中班组内的一节公共课。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来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很大的发挥。

  活动一开始,我就与孩子们一同认识了“红豆、黄豆、蚕豆”这三种豆。然后引出下文进行第一次操作,给三种种子进行排队。在这个环节里我以“一个挨着一个”的方式要求孩子进行排队,排除了幼儿不规则排列给比较归纳形成正确概念所带来的干扰因素,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探索习惯。在操作中我把线条分别用红色点、黄色点和绿色点不同的`记号来表示。我还选择了两人合作的方式进行,一人“排队”,一人记录这样的方式增进了孩子相互间的合作意识。在操作活动中,大多数幼儿能够按照要求进行排队操作并且孩子们还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解释他们的发现,当我问起幼儿:“每一对的长短都一样长吗?”幼儿马上积极的回答:“不一样长。”

  然后请孩子们一起数一数分别都有几颗,孩子们都说是10颗,我又问:“为什么都是10颗,队伍却不一样长呢?”思媛说:“因为蚕豆扁扁的要大,所以它们的队伍就排得最长。”东东说:“黄豆圆圆的小,所以它们排得短了。”佳耀接着说:“红豆最小,所以排得最短了。”孩子们通过自己操作,更直观的发现了三种种子的不同,美中不足的是由于我在操作时没有交代清楚操作要求,记录数字的孩子有的记录在种子排列的右边,有的记录在最下面,看上去有点凌乱。所以在第二次操作记录时我特别强调了这一点,要求幼儿统一记录在右边,可是新的问题在第二次操作时又出现了,对于材料的准备和设计表上线条的长短我欠缺考虑,使操作时出现了失误,无法进行正确操作,这是一个我不应该犯的错误,另外对于科学活动来讲,小结也是必不可少的,两次的操作到最后再进行总结性小结的话,我想幼儿对于物体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这一知识点掌握的会更好。

  整个活动中在操作材料准备上也有待更加具体,由于种子非常的容易滚动,很多孩子排了半天也没排好,花费了不少时间,就连集体讨论时还在“锲而不舍”地排着,影响了活动的效果,我想可以在白纸上黏贴双面胶或是利用KT板,上面压上几道凹槽来让孩子们在上面给种子排队,这样幼儿的操作及老师的点评都会更方便。

中班数学教案10

  一、说教材拼图活动是幼儿园经常进行的活动,也是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一项活动。以往的拼图活动比较注重拼图的造型设计和制作,对拼图活动本身所蕴藏的数学内涵挖掘不够。其实,拼图活动也是帮助幼儿了解整体与部分关系、掌握数概念的一个很好的载体,而且也符合新《纲要》“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这一精神。

  二、说幼儿中班幼儿的思维仍带有直觉行动性,主要依靠动作进行,需要亲身体验,在操作探索中发现事物的特征。他们对于物体整体与部分关系的理解,必须借助于对具体物象的感知,拼图活动恰好为帮助幼儿感知数量的多少、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提供了直观形象的支持。在日常的活动中,孩子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圆形拼图的造型经验,为本活动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说目标思维的灵活性、多样性和创造性是数学活动目标始终贯彻的一个原则,了解幼儿的思维过程、思维发展水品和个性特点,创设更适宜的条件和环境帮助幼儿发展思维能力则是我们确定数学活动目标、设计数学活动过程的基本准则。由此,本活动的目标初步确定为以下两个方面:

  1、通过拼图活动,加深幼儿对圆形造型变化的认识,初步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初步学习用统计的方法进行记录。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从中班幼儿已有的经验水平和思维特点出发,帮助幼儿理解物体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本活动的重点,由于中班幼儿首次接触统计的方法,引导幼儿学习用统计的方法记录就成为本次活动的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1、教法在幼儿数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幼儿首先学习用一种正确的顺序说出数词,对数序的感知从“连串”水平发展到“双向数链”水平,然后才能在具体的实物和抽象的数概念之间建立联系。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逐步建立起整体与部分、数群与集合等概念。而教师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必须关注幼儿已有的经验水平和思维特点。于是,本活动采用“示范讲解”、“提问”、“观察”的教学方法,“示范讲解”可以帮助幼儿联系已有经验思考拼图中的'一些数学关系;“开放性的提问”可以启发幼儿的思维,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发现;“观察”则让老师在活动过程中了解每一个孩子的思维过程,从而根据个体的差异提供适时、适当的帮助和指导。

  2、学法幼儿只有在与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才可能对某一数学关系有所体验并获得感性经验,由此,本活动采用的最基本的学法就是“操作法”,这也是幼儿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孩子们带着问题去操作、思考、探索,通过一个个活动环节感知物体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幼儿思维的操练与学习习惯的培养将使幼儿终生受益。另外,本活动采用“讨论交流”的方法,使幼儿在师幼互动、同伴互动的过程中分享学习经验,更好地掌握统计记录的方法。

  五、说活动程序1、活动准备大小、颜色不同的圆形、2种图案纸、若干份记录纸、数字标签、一些辅助图形2、活动过程(1)师幼共同拼出示范花的图案出示图案纸:请小朋友根据图案用圆形拼出花的造型。

  引导幼儿回忆拼图经验:你还有其他的方法拼出花的造型吗?(变换圆形的大小、颜色、数量拼出多种花的造型)(2)借助统计,使幼儿学会记录方法提问:小朋友们有很多种拼花的方法,老师想知道你们都用了哪些不一样的圆形,该怎么办呢?想知道每种圆形用了几个又该怎么办呢?

  幼儿自由讨论,教师帮助幼儿提炼多种方法,并比较得出统计记录的方法。

  出示记录纸:

  图形数量帮助幼儿提炼统计记录的方法:在图形一栏中贴上拼花所使用的不同的圆形,在数字一栏中用数字标签记录所使用圆形的数量。

  初步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一朵大的花的图案是由6个小的圆形拼出来的。

  感知数量:不同颜色、大小的圆形分别有几个。

  (3)借助实际操作,进一步感知部分与整体的关系①、你能用圆形拼出不同的花的图案吗?

  ②、你能用圆形拼出其他不同的图案吗?(鼓励幼儿以圆形为基础使用辅助图形拼出更多的图案造型)(两种不同的操作要求为幼儿提供了两种不同的层次要求,满足了不同能力水平幼儿的需要。)请小朋友在拼图活动的基础上记录自己的拼图方法。

  (4)集体分享作品,梳理并提升幼儿经验幼儿交流:用几个小的圆形拼出了一个大的图案。(为幼儿提供了向同伴学习的机会,进一步理解拼图中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同时在交流的过程中也使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发展。)出示第二张图案纸(船),提问:你能用其他的小的图形拼出这个大的图案吗?你有几种拼法?请小朋友在日常拼图活动的时候试一试,用统计的方法记录下来,比较一下“同一个图案,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方法拼出来”,更进一步地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在日常的拼图活动中可以继续延伸这一活动,引导幼儿在生活中感受和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并进一步学习用统计的方法记录在生活中发现的一些数学关系,使数学教学既来源于幼儿生活又回归幼儿的生活,真正体现“教育生活化”的理念。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中班数学教案11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初步理解5的概念,认识数字5。

  2、能正确感知5以内的数量,会按一定规律进行点数排序。

  3、体验数字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课件。

  2、在信封的正反两面分别贴有图案和圆点个数一致的和不一致的各若干个,5个信封当中装有数字1、2、3、4、5,其他都是小小的数字5。

  3、若干个箩筐,若干糖果。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谁呀?(播放课件)

  原来是喜羊羊(喜羊羊:嗨,大家好,我是喜羊羊,我有一个很漂亮的密码箱,

  可是我把密码忘记了,你们能帮助我找到密码吗?密码就藏在三个神奇的箱子里)

  2、出示密码箱与三个神奇的'盒子。

  二、回忆旧知--复习巩固数字1、2、3、4。

  1、教师打开第一个盒子,寻找实物图与圆点图一致的信封。

  教师:这里有一张提示的纸条,上面说,密码就藏在圆点和图案的数量一样多的信封里。

  2、请全体幼儿拿出信封,观察实物图和圆点图的对应情况。

  教师:请小朋友拿出椅子底下的信封,如果是一样多的到老师这边来,如果不一样多,

  放回椅子底下(幼儿第一次操作)。

  3、请图案和圆点一致的幼儿打开信封查看密码。

  找到数字:1、2、3、4。

  教师:你们信封上的圆点有几个?图案有几个?一样多吗?

  你是怎么数的?打开信封看一看里面有什么?

  密码箱的密码一共由5个数字组成,我们已找到4个数字,还有1个数字藏在哪里呢?

  三、探究新知--初步感知数字5。

  1、教师打开第二个盒子,请全体幼儿寻找实物图和圆点图都是5的信封。

  教师:让我们一起打开第二个神秘盒哦,这张纸条上说,还有一个数字藏在圆点和图案的数量

  都比4多1的信封里,比4多1是几?我们去找一找,到后面的桌子上去找(幼儿第二次操作)

  2、教师与幼儿一同出示数字5。

  教师:你们找的信封上的圆点有几个?图案有几个?一样多吗?我们一起打开信封,看看是数字几?

  3、理解5的概念:5可以表示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刚才老师的数字5表示5个萝卜,小朋友的5表示什么?

  4、尝试打开保险箱,了解1-5的排列顺序。

  教师:我们把五个密码数全找到了,根据5个数字的顺序播放多媒体,出现错误,怎么办?

  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三个神秘盒到底告诉我们些什么?(请幼儿按要求进行密码排序)。

  四、巩固练习进一步感知5的数量。

  1、打开保险箱,请每位幼儿拿对5颗糖果。

  教师:密码箱终于打开了!哇,出现了好多糖果(激发幼儿快乐情绪),刚才喜羊羊悄悄跟我说了一句话:

  为了庆祝我们的成功,请小朋友吃糖,每个人拿5颗。

  五、结束部分

  随音乐跳舞庆祝。

中班数学教案12

  活动目标:

  1、认识6以内的序数,并感知序数的方向性。

  2、能够正确运用“第几”来表示物体的顺序。

  活动准备:

  1、能调头的火车图片一幅(画有6节车厢,分别为红色、蓝色、黄色、绿色、紫色、粉色)、数字卡1-6(1套)。

  2、小动物图片6张(小熊、小猪、小狗、小鸡、小猫、小兔)。

  3、电脑、投影仪、投影幕、

  4、记录表若干、电影票若干、水彩笔若干。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小动物坐火车旅行”,帮助幼儿认识“6”以内的序数。

  (1)教师出示火车图片(火车头朝左),引导幼儿观察。

  导语:“今天天气真好,小动物们准备乘火车去旅行。现在火车开来了。”

  提问:

  ①这辆火车有几节车厢?(6节)

  ②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③第一到第六节车厢分别是什么颜色的?(看序号说颜色)

  ④绿颜色的车厢是第几节?数字几来表示?……(看颜色说序号)

  (2)教师边出示小动物图片边提问:

  ①哪些小动物都来乘车了?(小熊、小猪、小狗、小鸡、小猫和小兔)。

  ②小动物们分别坐在第几节车厢呢?

  ③你是怎么知道的?你是从哪边开始数的?(从左到右)

  (3)玩游戏:“我来问、你来答”,复习巩固从左到右1至6的序数。

  教师:“xxx,我问你,小白兔在第几节?”

  幼儿:“金老师,我来答,小白兔在第2节。”

  教师:“xxx,我问你,第3节坐着谁?”

  幼儿:“金老师,我来答,第3节车厢坐的是小狗。”

  2、引导幼儿感受不同方向物体的排列次序。

  教师:“小动物们玩得真高兴,它们又要出发了。(变换火车方向,车头朝右)请你们看一看现在小猪坐在第几节车厢?原来小猪坐第几节车厢啊?为什么变了呢?”

  教师小结:火车调头了,数的方向不同了,小动物排列的次序也就变了。

  3、指导幼儿个别操作,学会用第几层、第几号的形式来表示动物的住处。

  (1)利用多媒体展示出一幢六层的楼房,引导幼儿观察并了解上下的空间关系。

  提问:

  ①楼房一共有几层?用数字几来表示?

  ②第一层在哪里?(下面)

  ③数楼房要从哪儿开始数?(从下往上)

  教师小结:我们数楼房时应该从下往上数。

  (2)让幼儿学会用第几层、第几号的形式来表示动物的.住处。

  引导语:“小动物们都累坏了,都回到了自己的家。小朋友们找一找小熊住在几层、几号?用数字怎么表示呢?……(小狗、小鸡、小猫、小兔)”并与幼儿一同给其他剩下的小动物找家。

  (3)幼儿操作活动:帮小动物们的家都贴上门牌号码

  引导语:“哎呀……小猪在哭,怎么回事?我们一起问问它:小猪小猪你为什么哭呀?”

  ①教师与幼儿一同观察讨论,找到小猪的家,并给写上门牌号。

  ②出示记录表并示范讲解写法,重点指导把小动物们的门牌号码写在记录表上,记录下相应的层数和房间号要对应相应的数字。(附表)

  4、游戏:“看电影”

  (1)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提供4排,每排为红、黄、蓝、绿颜色的椅子,每排的椅子靠背上贴有数字号码1-6。

  教师给每位幼儿发一张红、黄、蓝、绿颜色的电影票,每张电影票上写有座位号码。幼儿根据电影票上的颜色和座位号,找座位。

  教师引导:先让幼儿仔细观察电影票的颜色,找相应颜色的排,再根据电影票上的座位号找座位。

  (2)幼儿自由取票找座,观看动画片〈小鲤鱼〉。

  活动延伸:

  1、在活动区投放可以排列序数的材料供幼儿进行操作。

  2、在日常生活中,如站排、户外游戏时渗透序数。

  附表:小动物门牌号记录表

  姓名( )

  几 层 几 号 小熊 小猪 小狗 小猫 小鸡 小兔

中班数学教案13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故事,能根据故事情节展开想象,完整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2、具有初步的理财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能根据故事情节展开合理想象。

  难点:帮助幼儿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理财知识,有初步的理财意识。

  (三)教学准备

  1、物质准备:PPT绘本、、统计表、信封、10元、5元2元纸币、1元硬币、笔。

  2、幼儿前期经验准备:幼儿认识过人民币、会20以内加减运算的经验。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播放PPT1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张图片,能认出图片上的动物吗?

  幼:鳄鱼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

  幼:尖尖的牙齿

  师:鳄鱼有一副尖锐的牙齿,给你们怎样的感觉?

  幼:很凶……

  师:今天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条看似凶猛的鳄鱼身上。

  播放PPT2(听故事)

  师:1)这样的想法到底对吗?说说你的理由?

  幼:要还给主人。

  师:不是自己的东西就应该无归原主。

  过渡:那我们的小鳄鱼是怎么想的呢?

  播放PPT3可是小鳄鱼决定要去找钱包的主人

  小结:原来看似凶猛的小鳄鱼和你们一样,都有着一个诚实的心。

  二、理解故事、预测发展

  (一)自主阅读,猜测故事情节。

  1播放PPT4

  师:但是小鳄鱼在寻找钱包主人的路上会遇到了3件事情,我们分成3个小组,每个小组仔细阅读一件事情,待会把你们小组看的这件事情告诉大家。

  xx阅读事件1

  师:请第一小组来介绍一下,小鳄鱼遇到的第一件事情。(请一名幼儿介绍)

  师:小鳄鱼会用这钱帮助老鳄鱼吗?听一听故事里师怎么说的?(听故事)

  小结:小鳄鱼坚持自己的想法,不是自己的东西坚决不能用。

  xx阅读事件2

  师:小鳄鱼遇到的第二件事情?(请一名幼儿介绍)

  师:你们都相信小鳄鱼能控制自己,不去买漂亮的鞋子吗?来听听到底怎么回事吧!(听故事)

  师:小鳄鱼在看到最渴望的红靴子时,她是怎么想的呀?

  幼:她想从钱包里拿出一点钱出来……

  小结:是呀,小鳄鱼的内心有些动摇了,不过好在最后还是控制住了自己不好的想法。

  xx阅读事件3

  师:接下去,还会发生什么事呢?小鳄鱼还能控制住自己吗?(请一名幼儿介绍)

  幼:小鳄鱼在饮料点,很渴……

  师:小鳄鱼真的会做到吗?我们往下听(播放故事)

  小结:面对这么多的诱惑,小鳄鱼还能坚持到最后,控制住自己,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师:其实生活中也有许多事情要我们像小鳄鱼一样学会控制的,你们遇到过吗?(生活中哪些事情我们需要控制的)

  (幼儿自由回答)

  小结:生活中需要我们控制的事情还真不少,看来呀,你们真的长大了。

  过渡:那最终小鳄鱼找到钱包的主人了吗?我们接着往下听。

  (二)互动讨论,经验再现

  1、播放PPT5、播放PPT6播放PPT7(听故事)

  师:分享、消费、投资理解这三个词语吗?

  幼:分享就是把好吃的东西和大家一起吃。

  师:和别人共同享受,还有补充吗?

  师:有时候,一件高兴的事,一份好的心情同样也可以和朋友一起分享的。

  师:那消费呢?

  幼:买东西

  师:给自己买需要的东西。

  师:知道什么是投资吗?

  幼:股票、买房子、做生意……

  师:投资就是让钱生钱,把小钱变成大钱。

  2、播放PPT8

  师:小鳄鱼会拿三个信封里的钱做什么呢?(边说边PPT演示,帮助幼儿已有经验再现)

  幼儿:分享里的钱会去帮助老鳄鱼、消费里的钱去买鞋子和饮料、投资里面的钱……

  师:小鳄鱼说谢谢你们给它这么多建议,到底做什么投资?它还得仔细考虑一下,

  三、小组操作,分配钱币

  (一)播放PPT9介绍人民币

  师:如果你们也像小鳄鱼一样有一笔钱,你准备怎么用呢?(幼儿自由回答)

  师:这些钱都认识吗?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它的颜色,形状、大小都不一样。

  (二)分组操作,分配钱币、并记录

  1、交代要求:现在我们四人一组、先商量、再分配,并在信封上做好记录。

  (现在我们四人一组每组都准备了三个信封,请你们先商量这些钱要去干什么,然后再分配这三个信封,最后在每个信封上写上金额。)

  师:先商量什么?(这些钱准备去干什么,怎么分配这三个信封;)

  2、幼儿分组操作。(每组请一名代表将该小组的分配结果记录在记录纸上)

  3、统计每个小组的分配情况

  师: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你们的分配情况吧。

  小结:第一组分享最多,看来你们比较有爱心,第二组消费最多,比较懂得生活哦,第三组投资最多,是一群小财迷哦。(为每组分的做多的部分贴上的标记)

  四、情感迁移,回归生活

  师:哪个小组来介绍一下,你们准备把每个信封里的钱去干什么呢?

  小结:其实我们每个小组都分配了三个信封,在自己享受的同时,还不忘记与别人分享,不过,不是每个人做了善事,都会有回报的,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一颗公益的`心。

  活动目标:

  1、创设情景,使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认识水果宝宝。

  2、通过触觉、视觉、味觉等方面,让幼儿感知水果的外形特征和味道。

  活动准备:

  1、苹果、香蕉、桔子、梨子各若干个,并用布袋包好。

  2、切成片的水果,并用牙签插好。

  3、课件:西瓜宝宝图,水果图片。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

  1、出示西瓜图。

  小朋友你们看,他是什么啊?(西瓜)

  对,西瓜宝宝今天要过生日,谁想去啊?还可以带一个宝宝去,就是布袋里的宝宝。请你们摸一摸布袋,猜猜里面是什么宝宝。

  2、幼儿摸布袋,猜猜里面是什么。

  二、认一认

  1、请小朋友打开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呢?幼儿说出自己布袋中水果的名称、颜色、形状。

  2、请手中是红色宝宝的举起来给我看。

  请手中是圆圆的宝宝举起来给我看。

  请手中是香蕉宝宝的举起来给我看。

  3、请小朋友把你的宝宝放在桌子中间。这些宝宝合起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水果”。

  你们还吃过哪些水果呢?老师出示课件(水果图),幼儿根据图片回忆。

  三、说一说

  1、现在请小朋友带着你的宝宝到西瓜宝宝家去。可是,西瓜宝宝不认识你的宝宝,你应该怎么介绍呢?请个别幼儿尝试。(老师当西瓜宝宝:“你是谁啊?你的宝宝叫什么名字?他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回答。)

  2、大家一起来。

  四、尝一尝

  1、小朋友,欢迎你们。我准备了好多好吃的,请大家尝一尝,尝好了还要过来告诉我,你吃的是什么,它是什么味道的。

  2、幼儿品尝。

  3、组织交流。

  五、小结。

  今天我很高兴和小朋友一起认识了许多水果宝宝,知道了它们的颜色和形状;还品尝了许多水果,知道了他们的味道。谢谢你们。

  教学反思。

  1、您设计的活动是否适合您的儿童?

  整个活动过程充满趣味性,符合中班的幼儿需要和年龄特点,本次活动幼儿最感兴趣的是活动中吃水果的环节。幼儿在认一认的环节中每个幼儿都对水果感兴趣,这样就激发了孩子说话的欲望,调动了孩子的发散性思维。说一说你喜欢的水果,幼儿各抒己见,我用肯定的话语赞扬孩子参与的积极性,让孩子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后更加喜欢动脑思考,引起幼儿共鸣,激发其他幼儿积极思维。活动中幼儿体验到认知活动的乐趣,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这样幼儿自然而然就习得了知识。

  2、有几个儿童参与不积极,这是为什么?

  在活动中我发现有个别幼儿在提到“你还知道哪些水果”时,反应不是太积极,说的还是眼前的水果,只要极个别的幼儿能说出一些其他的水果,小班幼儿由于生活经验少,很多水果都没见过,有的幼儿虽然吃过,但让他回忆以前吃过的水果就有了难度了。我的引导不够,准备也不是太充分,我应该多找一些水果图片,让幼儿观察,这样可能就会达到更理想的教学效果

中班数学教案14

  活动目标:

  能辨识长方形、正方形、椭圆形、梯形、圆形,三角形,体验其多种变式。

  活动准备:

  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椭圆形、梯形、圆形各15个;泡沫地垫90块;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椭圆形图形片。

  活动过程:

  一、玩骰子

  提问:抛一下,说说是什么图形?找一个一样的图形作朋友。

  小结:图形骰子上的6个面都有不一样的图形。

  二、游戏《图形火车》

  玩法:听指令,在骰子上找出相应的图形。从火车头开始一个接一个,将这些骰子连起来,变成一列火车。放好骰子赶快回到座位上,表示完成。

  规则:听完儿歌,要先坐在位置上找到这个图形;图形上火车的时候,要对着小朋友。

  1. 呜~呜~,火车火车就要开。三条边,三个角,这样的图形快上车。

  小结:呜~呜~,火车火车就要开。三条边,三个角,三角形火车回家了。

  2. 呜~呜~,火车火车就要开。弯弯边,没有角,这样的图形快上车。

  小结:圆形和椭圆形都是弯弯边,没有角的图形。

  3. 呜~呜~,火车火车就要开。四条边一样长、四个角一样大,这样的图形快上车。(可请幼儿发指令)

  小结:呜~呜~,火车火车就要开。四条边一样长、四个角一样大,正方形火车回家了。

  4. 呜~呜~,火车火车就要开。两条平平边,一条长一条短,还有两条斜斜的`边这样的图形快上车。(可请幼儿发指令)

  小结:呜~呜~,火车火车就要开。两条平平边,一条长一条短,还有两条斜斜的边,梯形火车回家了。

  5. 呜~呜~,图形火车就要开。四条边,四个角,这样的图形快上车。

  小结:呜~呜~,火车火车就要开。四条边,四个角,正方形、长方形和梯形。

中班数学教案15

  一、活动准备:

  医院背景塑料板板(上面画有5以内的医疗器具),幼儿人手一套圆点卡片,雪花片若干,由5块泡沫板拼成的楼梯共4条。

  二、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 教师以医生的身份出现。 问:我是谁?我在哪里上班?认识红十字

  (二)、幼儿戴上圆点宝宝去医院看看:

  1、复习2—3的点数 请幼儿点数后举起相应的圆点卡片。

  2、学习4—5的点数 让幼儿数一数。

  (三)、去药房

  1、上楼梯(五个台阶) 请幼儿边走边数。

  2、分药片 (1) 教师报一个数,幼儿取出相应数量的'药片。 (2) 出示药方(上面有圆点),请幼儿根据配方上的圆点分药片。

  3、 下楼梯。(边走边数)

  三、活动目标:

  1、学习手口一致点数1---5。

  2、初步学习按数取物。

  3、认识一些常见的医疗用具。

【中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数学教案12-04

《分类》中班数学教案12-19

中班数学教案《分类》02-02

【热门】中班数学教案01-06

【精】中班数学教案01-06

中班数学教案【精】01-12

中班数学教案【荐】01-12

【推荐】中班数学教案01-06

中班数学教案【热门】01-07

【热】中班数学教案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