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音乐教案>小班音乐大鼓和小鼓教案

小班音乐大鼓和小鼓教案

时间:2023-01-06 10:27:55 音乐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音乐大鼓和小鼓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班音乐大鼓和小鼓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音乐大鼓和小鼓教案

小班音乐大鼓和小鼓教案1

  活动目标:

  1.区分音的强弱。

  2.学会唱《大鼓与小鼓》这首歌。

  3.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动重点:

  辨别区分声音的强弱。

  活动难点:

  会正确表现声音的强弱。

  活动准备:

  大鼓、小鼓。

  活动过程:

  1.用身体动作表现强与弱。如:拍手和点手心,拍手心和拍手背,拍腿和拍肩等。

  2.认识强弱记号。

  教师准备两幅图片,上面画有f和p,告诉小朋友f表示强,p表示弱,并用动作表示出来。

  3.学习歌曲《大鼓与小鼓》

  (1)小朋友敲击大鼓、小鼓,进一步感知音量的变化。

  (2)欣赏并学唱《大鼓与小鼓》,小朋友用声音的大小来表示大鼓、小鼓的强弱变化。

  4.用节奏乐器演奏,注意声音的强弱并表现出来。

  活动延伸:

  1.在活动室里放置强弱记号f、p。

  2.表演唱《大鼓与小鼓》。

  评量:

  能用动作、音量表现声音的强弱。

  分析:

  此次活动通过身体的动作来感知强弱,通过学唱歌曲辨别强弱,使小朋友在游戏中学会了区分声音的强弱,从而发展了小朋友的.音乐感知能力。

  教学反思:

  用幼儿能听懂明白的话语帮助幼儿理解。尽管只有短短20分钟,宝贝们已经较好的掌握了歌曲的内容和旋律,但人的记忆都有一定的遗忘规律,且幼儿的学习需要不断重复,所以,还需要不断的巩固复习,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小班音乐大鼓和小鼓教案2

  教学意图:

  对于刚入园的小班孩子来说,幼儿园的一切事物都是生疏的,新鲜的,他们对于如何在集体中学习,生活,如何与他人相处,毫无经验。因此,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发展孩子社会性情感更显得尤为重要。叮叮咚咚的拨浪鼓,晃啷晃啷的铃鼓,圆圆肚子的小红鼓,此类乐器更因其外形可爱、声音悦耳、节律感强等特点而深受幼儿的喜爱。童谣《我的小鼓响咚咚》作品原型是歌曲《我的小鼓响咚咚》。由于歌曲曲调优美,歌词诙谐有趣,又具有关心他人的含义。小班语言文学活动《我的小鼓响咚咚》仿编童谣。活动旨在让幼儿在学习、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仿编”。使幼儿在体验优秀的民族文化的同时,通过与同伴、教师之间的互动,发展想象力、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欣赏、理解童谣内容,萌发对小鼓的喜爱之情。

  2、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对童谣的理解、表现能力。

  3、技能目标:理解童谣内容,能清晰、有表情的朗诵童谣。

  4、创造力培养目标:培养初步的知识经验迁移和仿编能力。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教学准备:

  1、知识准备:

  自由玩小鼓并听小鼓的咚咚声。

  2、物质准备:

  小鼓,多媒体设备,课件:开、拍手、游泳、洗澡、跳高、唱歌图片及声音。

  3、物质准备:

  收集各种各样的鼓,装饰布置环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在《我的小鼓响咚咚》的音乐背景下带幼儿拍手唱歌坐好。

  提问:小朋友们,刚才你听到歌词里面有什么?

  二、展开教育

  (一)引导幼儿理解并学习朗诵童谣。

  1、教师有感情的朗诵一遍童谣。

  2、教师边做动作边朗诵一遍童谣。

  3、幼儿跟老师一起边做动作边朗诵童谣。

  4、请个别幼儿边做动作边朗诵童谣。(4人一组,分2-3组)

  (二)引导幼儿仿编童谣的后两句。

  1、逐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迁移生活经验。 (根据6种图片如:开、拍手、游泳、洗澡、跳高、唱歌说出6种相应的象声词)

  提问:小鼓还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它做什么事情可以发出这样的声音呢?(当幼儿说出小鼓做的一种事情,教师出示相应课件图片及声音,请6个幼儿分别说出与6种声音相应的象声词及做什么事情)

  2、引导幼儿仿编童谣。

  (三)根据以上方法教师引导幼儿自由仿编童谣。

  三、活动结束

  教师小结活动过程,带幼儿把自己编的童谣带回去给别的小朋友听。

  四、活动延伸

  幼儿在午睡时,同伴可以引导幼儿用关心他人,不影响他人的正确行为来表现。注重日常生活中的日积月累,潜移默化。

  附童谣:

  我的小鼓响咚咚

  我的小鼓响咚咚,

  我说话儿它都懂,

  我说小鼓响三声,

  我的小鼓,咚,咚,咚!。

  哎呦呦,这不行,

  妹妹睡在小床中,

  我说小鼓别响了,

  小鼓说声:“懂,懂,懂”!。

  相关信息:

  童谣有近三千年的历史。童谣是为儿童作的短诗,强调格律和韵脚,通常以口头形式流传。许多童谣都是根据古代仪式中的惯用语逐渐加工流传而来,或是以较晚一些的.历史事件为题材加工而成。

  童谣的教育价值:

  好的童谣是心灵鸡汤,它能滋润孩子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健康成长,童谣这种文学形式,孩子们最容易掌握,通过传唱童谣,既可以得到快乐,又可以学到知识,非常有助于孩子们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并且对儿重开朗乐观的人格塑造、思想品德的形成、美好情感的培养、行为习惯的养成、乃至中华民族语言美感的熏陶都有着潜移默化、无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希望通过我园的童谣教学,让童谣进驻我们的心田,传承中华民族的美德,学会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充实儿童的涵养,可以收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度过一个智慧快乐的童年。

  教学反思:

  本节活动分三个环节。在学习童谣环节中,教师创设幼儿喜爱的“和小鼓做游戏”的情境,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学习童谣。幼儿能够较深入地理解内容,体验童谣的语言结构和韵律特点。在引导仿编过程中,教师通过出示图片引导迁移生活经验,幼儿表现出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思维活跃、发言踊跃,快乐地完成了仿编学习。活动环节清晰,层层递进,较好地实现了活动目标。

  教师本身的示范引导作用不可忽视。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教师要学会大胆放开自己,让自己充分为自己的教学活动服务。亲切的态度,夸张的语态,优美的歌声等等。这些都是一节好的音乐活动所必备的。

小班音乐大鼓和小鼓教案3

  大鼓和小鼓小班打击乐教案

  活动名称:大鼓小鼓(小班打击乐)

  活动目标:

  1、在做做玩玩中感受声音,体验探索声音大小的乐趣。

  2、通过身体乐器巩固歌曲《大鼓和小鼓》的音乐节奏,并用乐器演奏歌曲。

  活动准备:

  1.进场音乐《快乐拍拍拍》

  2.音乐《大鼓小鼓》

  3.图片:大鼓和小鼓

  4.塑料小瓶。豆子4筐

  5.铃鼓

  活动过程:

  一、进场音乐《快乐拍拍拍》,带领幼儿用小手拍拍,初步感知节奏Tata,titita

  二、自制沙锤,感知声音的大小。

  1.出示大鼓和小鼓的.图片,让幼儿观察鼓的大小,并用身体乐器感受大鼓小鼓不同的声响。

  2.自制乐器沙锤,用乐器来表示声音。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教师出示一个小瓶),你能让她发出声音吗?

  师:教师出示豆子。(今天老师还为小朋友们准备了许多的豆子,那豆子和小瓶子在一起能发出声音吗?(幼儿自由探索自制沙锤)

  并用手里的沙锤探索大鼓和小鼓的声音。(力气大发出大声和力气小发出小声)

  三、歌曲《大鼓和小鼓》

  1.倾听音乐,带入歌曲《大鼓小鼓》,尝试用自制乐器进行两种节奏型伴奏tata(tongtong) titita(dongdongdong )

  2.带入乐器(铃鼓)表演

  今天小乐器也来到了我们身边,让我们和小乐器一起来给大鼓和小鼓伴奏吧!

  3.乐器分组表演(一组敲鼓,一组摇铃)

  四、小乐器累了,让我们轻轻地把它们送回家吧,活动结束

小班音乐大鼓和小鼓教案4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感受歌曲的强弱变化,掌握× ×∣ ×× ×∣的节奏型。

  2、引导幼儿学唱歌曲,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大鼓、小鼓各一面,鼓槌;图谱;乐曲《春天》、《春天在哪里》录音磁带。

  2、事先排好律动,学会练声曲《春天真美丽》。

  3、幼儿成半圆坐好,中间空出空隙。

  4、钢琴伴奏,黑板、夹子、遮盖布等。

  活动过程:

  一、律动导入师:"春天来了,小动物们都出来唱歌跳舞了,我们也来唱歌跳舞吧。" (幼儿听《春天》的音乐做律动,并找个位置坐好。

  二、练声《春天真美丽》。

  师:"小朋友,春天美吗?我们一起来唱《春天真美丽》吧!"(教师弹琴,引导幼儿练声。)

  三、学唱新歌。

  1、教师有表情地范唱歌曲,帮助幼儿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师:"春天真美丽,小朋友在春天里唱歌跳舞真快乐,大鼓小鼓也来唱歌了!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他们唱了些什么?"

  2、出示图谱,帮助幼儿理解图谱的含义。

  3、引导幼儿边看图谱边演唱歌曲。

  4、出示大鼓小鼓,帮助幼儿感受歌曲的.强弱,引导幼儿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5、引导幼儿用动作来表现歌曲的强弱。

  6、引导幼儿跟着鼓声来唱歌。

  四、放音乐《春天在哪里》,引导幼儿到教室外面去寻找春天,结束活动。

  师:"小朋友唱得真不错!现在老师就把大鼓和小鼓放在我们的音乐区,等一下,感兴趣的小朋友可以来这里一边敲鼓一边唱歌,好吗?""小朋友你们看,春天来了,美丽的花儿开放了,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到外面去寻找春天吧!"

  活动反思

  “大鼓和小鼓”是一节奥尔夫音乐活动。活动目标主要让幼儿喜欢和教师、同伴一起参加音乐游戏;感受大鼓、小鼓的不同的节奏,发展音乐感知能力。

  活动准备有大鼓和小鼓;活动过程中,小朋友们很喜欢敲大鼓、小鼓,打节奏。活动的重难点是激发幼儿喜欢参加音乐游戏的兴致并感受大鼓和小鼓不同的节奏。

  在本次活动中,小朋友们知道dong dong和tong tong,但在唱的时候,有的孩子不能区分强弱,什么时候唱的高,什么时候唱的低,觉着好玩有趣,象声词唱的都一样高。因而在唱之前,要让幼儿多聆听感知。上课过程中,幼儿对于歌曲的学习虽然有些困难,但最终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初步的运用强弱对比,实物演奏的方法来演唱歌曲。在用大鼓小鼓敲击乐器“感应强弱”时,小朋友很积极的敲,但节奏、强弱把握有待提高,部分幼儿节奏感不强,拿到乐器会敲个不停。对此,在发乐器之前,可先让幼儿拍手,拍身体不同部位先进行练习,熟悉节奏;对于小朋友能力的预设不够准确,关注不够多,这一点主要体现在歌曲教学中,遇到问题未能灵活解决,老师掌控课堂的能力有待于提高。

小班音乐大鼓和小鼓教案5

  【活动目标】

  1、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数量,并说出总数。

  2、学习识别5以内数字,并能认读。

  3、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数量。

  难点:能根据数量说出总数。

  【活动准备】

  1、大鼓(也可选铃鼓、响板等打击乐器)1副。

  2、5以内大数字卡片1套,小数字卡片两人一套。

  【活动过程】

  一、敲敲拍拍,幼儿点数5以内的.数量。

  1、出示大鼓,教师分别敲1、2、3、4、5下,请幼儿仔细听,数一数每次大鼓敲了几下。

  2、幼儿根据大鼓每次发出的声音次数拍手。即教师敲几下大鼓,幼儿就拍几下手。

  二、认认敲敲,区别数字5。

  1、教师出示并介绍数字4和5。这是数字4,谁来帮忙敲4下大鼓?这是数字5,请大家把大腿当鼓敲5下。

  2、教师随机出示数字卡片1—5,幼儿轮流模仿敲鼓的声音和动作。

  三、敲敲跳跳,幼儿学习识别5以内数字。

  1、我们听了大鼓的声音特别高兴,忍不住要站起来跳一跳。

  2、教师敲几下鼓,你们就跳几下。大鼓敲的重,你们就跳的高,大鼓敲的轻,你们就跳的低,一边跳一边数一数跳了几下,跳得对不对。

  3、教师随机出示1—5的数字卡片,请幼儿全体、小组、个别根据卡片上的数字跳一跳、说一说。

  四、活动结束。

  教师和幼儿一起总结,引导幼儿收拾卡片和大鼓,自由结束教学活动。

  教学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小班音乐大鼓和小鼓教案6

  活动目标

  ⒈知道自已上幼儿园了,对幼儿园产生安全感和亲切感,接受本班教师和小朋友,逐步适应集体生活,能高高兴兴的上幼儿园。

  ⒉初步适应集体生活,逐步形成基本常规,如在集体中能听教师,听同伴讲话,愿意自已进餐,入睡,学会洗手,入厕等。

  ⒊乐意用纸和笔大胆涂鸦,喜欢和大家一起唱歌,跟着音乐做动作。

  ⒋喜欢参加体育活动,会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走和跑,愿意做模仿操。

  ⒌能按物体的某外部特征(颜色特征)进行分类,初步学会实物与相应标记匹配。

  活动安排

  第一周

  1.宝宝有礼貌(社会)

  2.点点爱上幼儿园(语言)

  3.小手真干净(健康)

  4.参观大班的画展(美术)

  5.拍手点头(音乐)

  活动目标

  ⒈知道自已上幼儿园了,对幼儿园产生安全感和亲切感,接受本班教师和小朋友,逐步适应集体生活,能高高兴兴的上幼儿园。

  ⒉初步适应集体生活,逐步形成基本常规,如在集体中能听教师,听同伴讲话,愿意自已进餐,入睡,学会洗手,入厕等。

  ⒊乐意用纸和笔大胆涂鸦,喜欢和大家一起唱歌,跟着音乐做动作。

  ⒋喜欢参加体育活动,会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走和跑,愿意做模仿操。

  ⒌能按物体的某外部特征(颜色特征)进行分类,初步学会实物与相应标记匹配。

  活动安排

  第二周

  1.保健老师,你好(社会)

  2.我能,我会(语言)

  3.玩具找家(科学)

  4.神气的.画笔(美术)

  5.亲亲(音乐)

  活动目标

  ⒈知道自已上幼儿园了,对幼儿园产生安全感和亲切感,接受本班教师和小朋友,逐步适应集体生活,能高高兴兴的上幼儿园。

  ⒉初步适应集体生活,逐步形成基本常规,如在集体中能听教师,听同伴讲话,愿意自已进餐,入睡,学会洗手,入厕等。

  ⒊乐意用纸和笔大胆涂鸦,喜欢和大家一起唱歌,跟着音乐做动作。

  ⒋喜欢参加体育活动,会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走和跑,愿意做模仿操。

  ⒌能按物体的某外部特征(颜色特征)进行分类,初步学会实物与相应标记匹配。

  活动安排

  第三周

  1.我是xx组小朋友(社会)

  2.开火车(美术)

  3.你是我的好朋友(语言)

  4.我上幼儿园(音乐)

  5.我要上厕所(健康)

  1、早上送孩子入园时,孩子会拼命挣扎,(个别孩子),情形很让家长心疼,其实,等家长一走,孩子也就"既来之则安之"了,但是,家长会一天都心神不定,满脑子里是泪流满面的孩子,这是一种煎熬,也是一种磨练,孩子终将要离开父母独自飞翔,孩子入园是最简单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所以家长不必心神不宁,应该泰然处之。

  2、下午接孩子时会出现几种情况:高高兴兴,悲喜交加,放声大哭等,对孩子的种种表现家长都应该把它视为正常,毕竟孩子离开家长在陌生环境里和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小朋友生活了一天,不容易,特别是看到家长会放声大哭的小朋友,家长可能会有误解:老师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小班音乐大鼓和小鼓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音乐大鼓和小鼓教案6篇01-06

小班音乐大鼓和小鼓教案(6篇)01-06

中班音乐教案:大鼓与小鼓(精选12篇)09-14

《大鼓和小鼓》的教学反思(通用6篇)06-23

《大鼓和小鼓》课后优秀教学反思(精选6篇)07-08

敲小鼓音乐教案08-26

中班音乐活动敲小鼓教案04-01

中班音乐小鼓手教案09-24

中班音乐小鼓响咚咚教案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