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小学语文教案>小学语文上册教案

小学语文上册教案

时间:2023-01-09 08:08:53 小学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苏教版小学语文上册教案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苏教版小学语文上册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苏教版小学语文上册教案15篇

  苏教版小学语文上册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布鲁斯王子屡战屡败的不懈精神。

  【重点、难点】

  1、理清课文脉络,学习课文按事件发展的顺序的方法写一段话。

  2、弄清课文所揭示的`道理。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外国历史故事,题目是“第八次”。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⑴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⑵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⑶练习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招集抗击几乎失败动员劫掠信心成功

  ⑷学生自读课文。

  ⑸检查自学情况。

  ①出示词语,要求读准字音。

  ②指名解释下列词语,教师相机点拨。

  ⑹齐读生字词。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4、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

  三、理清课文脉络

  课文按事件发展的顺序可以分成三个部分:起因、经过、结果。将课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段(1~2)写布鲁斯王子带领军队抵抗外国军队,七战七败,自己也受伤,几乎失去信心。

  第二段(3~4)

  写布鲁斯王子从蜘蛛八次节网获得成功的启发。

  第三段(5)写布鲁斯王子重现组织力量,终于获得胜利。

  四、指导写字:

  ⑴教师范写;

  ⑵学生练写

  ⑶评比。

  五、作业: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和背诵课文。

  2、练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

  听写生字词。

  二、精读指导:

  (一)学习第一段。

  1、读第1、2自然段,想想抗击是什么意思?

  2、布鲁斯王子为什么么抗击国外劫掠军?

  说明了什么?重读英勇,强调他的爱国行为。

  3、结果怎么样?(写布鲁斯王子带领军队抵抗外国军队,七战七败,自己也受伤,几乎失去信心。)

  从哪儿可以看出来王子没有了信心。

  (二)学习第二段。

  就在写布鲁斯王子,七战七败,自己也受伤,几乎失去信心时,布鲁斯王子看到了什么?

  1、出示:

  一只蜘蛛正在结网,忽然,一阵大风吹来,丝断了,网破了。蜘蛛重现结网,又被风吹断了。就怎样重结了七次,直到第八次终于成功了。

  ⑴蜘蛛在结网遇到了什么困难?蜘蛛面对这一切表现的怎样?(布灰心)

  ⑵引读:直到第八次,他终于结成了一张网。

  ⑶终于说明了什么?你觉得蜘蛛怎么样?

  ⑷指导朗读课文,体会蜘蛛的顽强不屈的精神。

  2、布鲁斯王子从中受到什么启发?(感动极了)

  ⑴为什么布鲁斯王子会感动?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⑵指导朗读:我也要干八次!

  ⑶蜘蛛第八次结网成功了,布鲁斯王子第八次抵抗成功了吗?齐读第五自然段。

  默读课文,说说布鲁斯王子终于成功的原因。

  三、指导朗读课文,体会布鲁斯王子的感情变化。

  唉声叹气——感动——恢复了信心——充满了信心。

  四、总结全文。

  1、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2、从蜘蛛织网这件事上,你看到了什么?从布鲁斯王子的事件上?

  五、作业

  1、凭借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布鲁斯王子屡战屡败的不懈精神。

  苏教版小学语文上册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要求认的字及要求写的字,能够正确准确的书写。

  2、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学生是怎样升旗,并从中爱到爱祖国的教育。

  3、 有感情朗读课文,并且能够背诵下来。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够认识7个会写的字,会写8个会写的字。

  教学难点:

  通过有感情朗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录音机、挂图。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 录音导入: 2分

  播放录音,说一说你都在什么时候听到过这首歌?(在升旗时)那升旗时你们会怎么做?

  看一看文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二、 初读课文 6分

  1、 借助拼音来正确的读课文。

  2、 边读边画出要求认和要求写的字,在读这些字时要注意读音。

  预设:有些学生在读时字与音对照不准确。

  解决办法:要求学生来指读。

  3、 指着这些字给你的同桌读一读。

  4、 只看汉字不看拼音读一读,不认识的字看一看拼音。

  预设:学生们会依旧照着拼音读。

  解决办法:教师写在小黑板上让学生们看着读,不会的再看书。

  三、 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5分

  读课文,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预设:学生会说出好多种答案,只要是与课文有关就可以。也有可能说的与课文内容不符。

  解决办法:教师引导,你能试着说一说与国旗有关的内容吗?

  四、 精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10分

  1、 读课文说一说这首儿歌中一共有几句话?

  2、 在小组内熟读这几句话。

  预设:每个同学都读完整这首儿歌时间不够。

  解决办法:由小组长布置一个同学读一句。

  3、 把你读的那一句读给你们的同学听。

  预设:在小组有些同学读的不够准确。

  解决办法:要求小组成员要指出同学们读的不足的地方并给予改正。

  4、感悟课文内容。

  (1) 在文中找一找在升旗中我们是怎么做的'?

  (2) 找出来在你们组内读一读。

  (3) 谁能有感情的把这句读一读。

  预设:由于学生的这种经历少,读的不够有感情。

  解决办法:老师范读。

  教师总结:是啊,国旗是我们国家的象征,它是老一辈们用鲜血换来的,今天的我们是幸福的一代,在国旗下茁壮成长,我们为此而自豪。

  五、 有感情朗读全文。5分

  1、 找出你喜欢的一句有感情的读一读(在小组内练读)

  2、 指名读一读。

  六、 背诵课文。 7分

  1、 把你喜欢的那句话试着背一背。

  2、 试着背一背全文。

  七、作业:把这首儿歌有感情的背给爸爸、妈妈听一听。1分

  苏教版小学语文上册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1.通过对采访录音和提示的学习,了解什么是采访,怎样进行采访。

  2.根据采访录音,要选择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并且对这些材料展开想象,写具体。

  3.用学到的方法,按采访要求采访本班老师和同学中出现的好人好事,然后写下来。

  教学重点:

  选择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

  教学难点:

  展开想象,将习作写具体。

  教学过程:

  一、讨论导人,激发兴趣

  1.引导学生讨论昨晚大家看“新闻联播”节目中,记者们是怎样进行采访活动的。指名模仿其中你最感兴趣、印象最深的一位记者的采访活动,将其表演出来。

  2.教师:采访是广大新闻工作者每天必做的工作,生活中的好人好事、坏人坏事也正是通过新闻工作者的大量采访而公布于众的。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作为明天社会的主人,我们了解并学会采访活动也是很有必要的。

  二、初读例文,认识采访活动

  1.指名朗读采访例文,思考:

  (1)采访录音中被采访的人是谁?采访什么事?

  (2)采访材料中说的是戚老师哪个方面的事?其中有几件?哪一件最主要?“风雨无阻”是什么意思?这个词表现出戚老师的什么优秀品质?

  2.:蔡强同学的采访录音介绍的是戚老师为学生补课的事,其中最感人的一件事是星期三晚上的补课。戚老师为朱志成同学补课不是一次。因此,我们习作要选择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写。显然,“雪夜补课”应作为重点,具体地写下来。

  3.指读“一个星期三的晚上”段,思考:

  (1)这段话哪些地方可以具体地写?请同学们展开想象,进行补充。(同桌互说)

  (2)将“雪夜补课”段完整地写下来。

  ①先写什么?②再写什么?③最后写什么?

  (3)请同学完整地说一说。

  4.再读全文,思考:

  (1)写戚老师补课的事,除“雪夜补课”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感人的事例?

  (2)对这部分内容我们在习作里怎样处理呢?

  三、再读例文,讨论写法

  1.学生轻轻地、快速地通读采访例文,讨论:根据这个采访录音,怎样以“风雨无阻”为题,写一记叙文?

  (1)的开头你认为可以怎样写?

  (2)对戚老师“雪夜补课”和“电话补课”两个事例,怎样接着开头部分写出来?

  (3)怎样结尾最能表达朱志成和你对戚老师的感激和敬佩之情?

  (4)结合讨论,以“风雨无阻”为题,写一完整的记叙文。

  2.学生读文,教师指导修改。

  3.教师:

  填空:根据采访录音写文章,在了解录音内容之后,先从确立________,再选择________,然后将重点材料写________,最后按记叙文的要求将________。

  四、揭示要求,循序练习

  1.同桌交流学校老师和同学中出现的好人好事,按采访要求进行采访,然后文。

  2.指名口述,教师指导集体评议。

  3.练习写稿。

  板书设计:

  习作2

  确立中心

  选择材料

  展开想象,写具体

  苏教版小学语文上册教案 篇4

  教学要求:

  1.学会认识不同的风的等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2.通过诵读,学习欣赏,让学生形成丰富的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通过诵读,学习欣赏,让学生形成丰富的语言积累。

  教学难点:学会认识不同的风的等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练习5教案教学设计精品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创设情景:

  学生读这 段文字。思考:为什么都向一个方向倾斜?

  学生帮小芳回答这个问题。

  2.教学第二部分学生读这些词语,思考他们的区别。

  学生读句子试填适当的风。

  给出恰当的答案,让学生说出理由。

  3.教学第三部分。学生诵读风速歌。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实际直观地认识、了解风速。

  拓展: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里用这种方法来推测风速,并跟气象报告做比较,看是否接近。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欣赏)

  1.诵读

  讨论:同学们现在已经是秋天了,你们能用最简洁 的语言来描述一下秋天吗?学生回答

  出示《秋》,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子音,读准节奏。

  指名读,教师指导。

  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练习朗读,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

  2.欣赏

  指名说小诗写的是什么欣赏。

  学生谈谈读后的感想。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2.学习写毛笔字。

  教学重难点:

  写好钢笔、毛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三题

  1.指导

  让学生读这两段话,指出选自哪里?

  引导学生读帖。通过观察让学生说出书写的格式。通过观察,让学生说出书写的格式,/article/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在一行中的位置,那些字不宜和其他字写整齐,写成一样大小。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并请学生说说好在哪里。纠正写得不够好的字。

  (2)教师范写。

  (3)学生再次描红临写。

  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苏教版小学语文上册教案 篇5

  师:小朋友们今天都是月亮湾的小村民,让我们一起来夸夸这个美丽的村子吧!

  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板书)美丽。

  师:那么月亮湾究竟美在哪里?请小朋友轻读第二自然段,数数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想一想文章写了村前哪几处地方的美景?可以用笔画出有关词句。

  生:按要求自学第二自然段。

  师:小朋友们,你们找到了哪几处美景的?

  生:我找到了六处景色,分别是小河、河上、河里、河岸、农田。

  师:找得真仔细呀!那么你喜欢哪一处的景色呢?

  生:我喜欢小河。

  师:出示“村子的前面有一条月牙一样的小河。”为什么喜欢它呢?

  生:因为小河像月牙一样弯弯的。

  师:是呀!弯弯的小河如新月,多美呀,你能领着大家读好它吗?

  生:读!

  师:除了喜欢小河,还有喜欢什么的呢?

  生:我最喜欢河里的景色。

  师:把你喜欢的介绍给大家。

  生:声情并茂地读。

  师:刚才他读得多好呀,在他读得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觉得他把“缓缓地”读得真好!让我感觉到河水流得很慢很慢。

  师:那我们喜欢这一句的同学一起学着他的样子美美地读一读吧!

  生:加上动作读。

  师:还有喜欢其他地方的小朋友吗?

  生;我喜欢河岸上的桃花,因为桃花很美?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桃花美呀?

  生:因为桃花远远望去像一片灿烂的'朝霞。

  师:出示句子“河岸上开满了桃花,远远望去像一片灿烂的朝霞。”

  生:喜欢的小朋友一起齐读。

  师:小朋友们,这个句子让你感受到桃花的美,还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感受到了桃花的多。我从开满这个词看出的。

  师:你真会读书,我们读书就是要这样细细品味。

  生:我还喜欢绿油油的农田,我觉得农田很美很美!

  师:出示:“过了桥,是一片绿油油的农田。”和“过了桥,是一片农田。”

  师:你们发现什么了?

  生:我觉得前面一句加上了绿油油使我感觉到了麦田的美!后一句没有了“绿油油”我就感受不到这农田是怎样的了。

  师:说的真棒!谁来仿照桃花说的更美些?

  生:过了桥,是一片绿油油的农田,远远望去就像绿色的海洋。

  师:真会模仿!

  师:学到这儿,老师相信村前的美景一定引在小朋友的脑海中了吧。谁来做回小导游呢?

  生: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了月亮湾的村前,看这是月牙一样的小河,河水绕着村子缓缓地流着,清清的河水倒影着绿树、青山、小桥。河岸上种着许多桃树,树上开满了桃花,就像一片灿烂的朝霞,桥那边是一片绿油油的农田。

  [反思]《月亮湾》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本文以形象的语言,描绘了月亮湾秀丽可爱的田园风光图,展现了新农村一派生机蓬勃的动人景象。本文的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按一定的次序介绍了月亮湾村前的美景。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理清这一次序,学生在再次阅读的基础上较快地看出了村前的景色是按小河→河上→河里→河岸→农田顺序来写。在学习每一处景色时,我把主动权教给学生,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哪一处景色?为什么?这样激起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或充分地说着自己喜欢的理由,有的感情投入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此时我分侧重点进行点拨,比如“河岸上长着许多桃树,树上开满了桃花,远远望去,就像一片灿烂的朝霞。”当学生说出因为桃花美丽而喜欢时,我便出示句子,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除了桃花的美之外,你还感受到了什么?为什么把桃花比作灿烂的朝霞?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进入了深一层次的思考,原来桃花除了美还很多呢,正因为桃花很多,一大片一大片,红彤彤的,所以像灿烂的朝霞。在处理“过了桥,是一片绿油油的农田。”时,我并没多讲,而是采用比较法让学生感受这“绿油油”一词的鲜明,此时再拓展,让学生模仿写桃花的句式,让学生说说这绿油油的农田就像什么呢?学生展开了想象,有的说像绿色的地毯,有的说像绿色的海洋,似乎在不经意之间进行了句式的训练。在这一自然段结束的时候,我让学生扮了一回小导游,不过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还远远不够,基本还是在老师的帮助下勉强完成,这也是在处理这一环节时最大的遗憾。

  苏教版小学语文上册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本次练习安排了五项内容。处处留心、读读背背、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

  教学目的:

  1. 学习如何写线路,了解当地地名的由来。

  2. 读背成语和名言。

  3. 写好带有木字旁的字,注意它的变化。

  4. 口语交际:介绍我的朋友。

  5.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难点:

  画出家庭住址示意图,说说附近地名的由来。

  成语的熟记、理解。

  能用流畅的语言向爸爸妈妈介绍朋友。

  教学准备:图片、小黑板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写出自己的家庭住址和走法,能画出示意图。

  介绍附近地名的由来。

  教学过程:

  一、处处留心

  读小芳写的住址和走法。

  思考:小芳使用了哪些关键词儿来讲清楚走法?

  小结:地名、方位词、数量词。

  二、学生试写自己家的住址和走法并介绍。

  评议:看是否写清楚明白。

  三、你家附近有哪些地名?选一个谈谈它得名的由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记成语和名言,理解成语的.意思。

  2、写好钢笔字。

  教学过程:

  一、读读背背

  1. 自读成语。

  2. 抽读,正音。

  3. 说说成语的含义。

  4. 背诵。

  5. 读名言。

  6. 介绍其时代背景和含义。

  7. 背诵。

  二、写好钢笔字

  1. 观察这三个字有什么特点?

  2. 读小提示。

  3. 书写。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能用流畅的语言向爸爸、妈妈介绍自己的朋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把朋友带到自己家中,怎样向爸爸妈妈介绍朋友的情况呢?

  思考:介绍些什么?

  1. 朋友的名字、年龄,就读学校,家住哪儿?

  2. 朋友的优点。

  第一次做客该怎样做?

  二、分组练习。

  三、集体交流,评议。

  四、布置作业

  1、写四个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

  2、设计一张家庭地址的名片,上面要有家庭地址,走法及示意图。

  苏教版小学语文上册教案 篇7

  教学内容:

  1、学习对对子。

  2、积累语言。

  3、口语交际,用好压岁钱。

  4、写好钢笔字,学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处处留心

  1、读短文,思考问题。

  2、生自由交流。

  3、照样子对对子。(对上相近或相反的事物、词语)

  4、小组交流,班内交流。

  二、读读背背

  1、读这些成语,说说你知道哪些成语的'意思。

  2、师介绍生不知道的成语的意思。

  3、自由背诵这些成语。

  4、读春联。

  5、分组比赛背诵春联。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一引入话题

  同学们受到过压岁钱吗?

  春节给压岁钱是我国传统的风俗习惯。要过年了,长辈可能会给你一些压岁钱,你打算怎样使用这些钱?今天,我们就来开个小小讨论会,交流交流自己的真实想法。

  三、讨论交流

  生自由交流,师引导学生合理而有意义地用自己的压岁钱。

  四、针对交流

  第三课时

  一、交代任务:写好钢笔字学写毛笔字

  二、写好钢笔字

  1、出示示范字

  2、观察怎样写才好看。

  3、读书中的“小小窍门”

  4、练习书写这些钢笔字。

  三、学写毛笔字

  1、看书,明确本次练习的内容。

  2、观察立刀旁和右耳旁的写法。

  3、练习书写。

  4、展评。

  5、继续练习。

  苏教版小学语文上册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习作7》本次的习作训练与阅读紧密结合,是对阅读的补充,是对阅读的检测,同时也是一次自由表达的训练,内容是自由选择的,习作的形式也是自由的。所以本课的教学,教师应着重做好两点:一是帮助学生进行多层面的反复阅读,做好阅读指导。阅读是本次习作的基础,也是习作成功的保障。第二,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鼓励自由表达。

  根据本次习作训练的内容和要求,可按照以下思路展开教学:谈话导入,激情激趣,创设游戏,寻找故事,阅读链接,充实内容,学生练笔,故事沙龙,展示习作。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习作7教案教学设计

  《练习7》这个练习共安排了五道题目,包括以下几项内容:语文与生活,诵读与积累;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

  教学目标 :

  1.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和自信心。

  2.能够根据课文的内在联系,合理想象,写出完整的、有意义的故事。

  3.能够做到叙述清楚,语句通顺。

  4.鼓励大胆新奇的'想象,有创意的表达,并融进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在自主的学习实践中领悟到如何写出情节完整的,有意义,有创意的故事。

  2.指导学生把故事写得有趣。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翻开语文书,除了看到一篇篇有趣的课文,一幅幅精彩的图画,你有没有发现藏在语文书里的故事呢?它们有的藏在成语中,如“立雪求道”、“叶公好龙”的故事,有的藏在课文里,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背景故事……

  2、让我们打开语文书,从中你有没有发现藏在书中的故事呢?

  二、交流感悟

  1、交流从课文中的发现的隐藏的故事。老师将学生交流的话题随机写在黑板上。

  2、怎样才能把这隐藏着的故事写好呢?

  (选择合适的故事,进行筛选和整合,借助合理的想象 ,将其中的一两个写下来。或者写写读完故事后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悟。)

  3、小组内进行讨论,理清写作思路。

  三、完成初稿,交流完善。

  1、在练说的基础上,自拟文题写作。

  2、指导学生修改写作。

  (1)、将自己的习作朗读给同学听,同学在聆听中提出中肯的修改意见。

  (2)、认真修改习作 ,正确使用修改符号,及时修改。

  3、誊抄习作。

  板书设计:

  习作7 语文书中的故事

  藏在成语中、课文中的故事

  读守故事的所思所想所悟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习作7,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习作7教案教学设计,希望对你有帮助!

  苏教版小学语文上册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 正确的、流利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

  2、 整体感知全文,并理解各部分意义,可以自己说出维生素C的发现经过。

  3、 懂得生活中碰到奇怪的事情要善于思考,了解维生素对人体的作用

  4、 体会文中人物在不同阶段的情感。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各部分,了解维生素C的发现经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清文章脉络,体会文中情感,学习遇事细心发现勇于思考。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 揭示课题

  1、 板书课题

  2、 引导读题并质疑

  二、 初读课文

  1、 学生自学课文,自学要求

  (1)自由轻声读课文,圈划出文中生字,读准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联系上下文理解其意。

  (3)读通顺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学生带着问题,按照要求读课文。

  2、 检查自读效果

  (1) 出示生字词

  (2) 指名读,读准字音并正音

  (3) 说说自己理解了哪些字词的意思

  (4) 指读分自然段读文,读准字音,通读课文。师正音,评读

  (5) 指名说说课文的大意,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 指导书写生字

  1、 出示生字卡片,提示:注意一些易错字的正确写法。

  2、 学生练习描红仿影。

  第2课时

  一、 复习导入

  1、 听写生字新词,个别上黑板写。

  哥伦布 大西洋 海上凶神 维生素

  2、 让学生根据黑板上的.词语说一说本课的大概内容。

  3、 师述:16世纪的航海生活不仅艰苦,还很危险。因为“海上凶神”随时都可能降临到任何一支船队。那一年,哥伦布的船队刚出发不久,就面临了“海上凶神”的灾难。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板书:维生素C的故事。)

  二、 阅读理解

  1、 自读课文2—5自然段,读后想一想,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2、 讨论交流

  一份感动 一份悲伤 一份伟大 一份无私

  (1)你是从段中什么地方感受到的?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画一画,再想一想为什么有这么一份情感的?

  (2)小组交流

  (3)全班指名反馈

  (4)指导学生朗读,读出这份感动、悲伤、伟大……

  3、小结:无私的船员,为了不拖累船队舍弃了生命,主动要求弃于荒岛。这份伟大、无私深深打动了哥伦布,也令哥伦布倍感愧疚,所以船临近荒岛,他的心情更沉重了。可是奇迹出现了,这是个什么奇迹呢?

  4、这是怎么回事呢?请自由读第6自然段。

  5、指名反馈

  6、船员们奇迹般地生存了下来,使哥伦布知道他们的病愈和他们天天吃野果子联系在了一起。

  小黑板出示:难道秘密在野果子里面?

  (1)指导朗读。(读出疑问语气)。

  (2)改为陈述句。

  7、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读课文7、8自然段。

  8、读完后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野果子和船员病愈存活的秘密

  9、小结:是啊,这就是船员们奇迹般存活的秘密。和船员们的生命密切联系着的原来就是维生素C

  三、总结全文

  1、读了全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学生可以针对课文内容说说自己的感受,也可以结合实际,劝导大家要均衡饮食。)

  2、总结:是啊,《维生素C的故事》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不仅有饮食习惯方面的,还有做人工方面的。老师祝福你们都健康、快乐的成长。

  3、 想一想我们生活中哪些食物含有维生素C。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调查生活中还有哪些含有大量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

  板书设计:

  维生素C的故事

  沉重 噙泪

  更沉重 惊喜

  探索

  苏教版小学语文上册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的5个生字,2个多音字,理解13个词语的意思。能用“敬佩”、“再三”、“热泪盈眶”造句。

  2、会借助课题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有余力的学生能按“塞银元——缝银元——送还银元”的顺序复述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读→质疑→读议(解疑)→说练”的课堂教学结构,采用以启发式为中心的“读读、议议、说说”的教学方法,在读议、理解过程中穿插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在关注课文的深厚的人文内涵的同时,避免把课文上成空洞的说教课,政治思想课。应把时间限度地交给学生,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使整个教学流程自然、流畅,没有斧凿的痕迹,使学生轻松自如地读懂课文,掌握方法,达到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深悟两位首长乃是共产党领导人高尚人格精神的典型代表,他们严守军纪、关爱群众、以身作则、模范表率,才使“军爱民,民爱军”,“军民一条心”,才使自己的政党有了极强的凝聚力,使自己的战斗部队坚不可摧,得到了老百姓的普遍拥护,才使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历经艰苦卓绝的斗争二十八年,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了腐朽黑暗的国民党反动统治,取得了人民革命战争的'彻底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教学重点】

  1、通过自读自悟,感受“军爱民,民拥军”,“军民一条心”的军民鱼水般的深情。

  2、借助课题,结合相关的问题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按照“塞银元——缝银元——送还银元”的顺序复述课文。

  【教学时间】两教时

  【教学准备】

  【教学流程】

  第一教时

  一、实物展示,激趣导入

  1、出示两块银元,同学们,这是什么?对这是银元,是中华民国时期的钱币。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和这两块银元有关,围绕这两块银元会发生一个什么故事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求:

  (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记记生字的字形,想想新词的词义。

  (2)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3、交流反馈

  (1)做作业本第二题,做完后自由轻声朗读,全体完成后齐读。

  (2)出示习题:

  埋怨(mán mái )缝补(fèng féng )

  (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暂时不要求学生十分完整的概括,

  只要求学生说个大概)(孙老汉给刘司令员和邓政委沏茶时不小心打碎了茶壶,邓政委塞给他两块银元叫他再买一把。孙老汉的老伴把银元缝进了刘司令员的衣领里。刘司令员和邓政委又派人把银元送还给孙老汉)

  二、分段理清文章线索

  1、围绕着银元,你能给课文理出一条线索来吗?

  (刘司令员和邓政委)塞银元——(孙老汉的老伴)缝银元——(刘司令员和邓政委)送还银元。

  2、根据以上线索,给课文分段。

  (1)学生根据提示分段。

  (2)交流。

  苏教版小学语文上册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 按笔顺些好汉字。

  2. 学用字词句,给独体字加偏旁,再组成词。

  3. 照样子,练写上下结构的字。

  4. 背熟四条成语和诗歌《蜡梅花》

  5.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和妈妈去买菜,并把买菜的过程简单地写出来。

  6. 口语交际:我长大了做什么。

  教学重、难点:

  1. 学用字词句,给独体字加偏旁,再组成词。

  2. 说话写话训练是教学难点。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本单元生字的笔顺

  1.学生对照课本,用小手画出生字的笔顺。

  2.说说有哪几个字的笔顺容易出错,你想提醒大家什么?

  3.小组互查:按正确笔顺描红。

  二、学用字词句

  1.读题,明确题意。

  2. 指导。

  ⑴出示自制卡片:“氵、虫、穴、纟”和“工”

  ⑵学生分小组合作拼一拼,组成新字,认读。

  ⑶指名说你是怎么拼的?相机出示:“江、虹、空、红”给他们找朋友好吗?(大江,红花,天空,长虹……)

  ⑷学习儿歌

  过渡:这几个字呀走到一起,编成了一首儿歌,想读吗?

  出示:大江变得更宽,

  红花显得更红,

  是谁挥动彩笔,

  在天空画了一道彩虹?

  ①学生自由读。

  ②边读边在头脑中想象出一幅画。

  ③能把你想象的画下来吗?

  ④交流,展示学生作品。

  三、教学读读背背

  1. 谈话,弄清题意。

  2. 学习成语部分

  ⑴学生自由读,要求根据拼音读准字音。

  ⑵指名读,相机正音。提醒学生“丰”是后鼻音。

  ⑶出示插图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可以用成语中的那个词来形容?你能用上它来说一句话吗?

  告诉学生,这样的天气往往预示着来年是个丰收年,就是“雪兆丰年”。

  ⑷练读,熟记。

  3. 学习《蜡梅花》

  ⑴让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⑵指名试读,给予评议。

  ⑶指导学生观察图画,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诗中是怎么说的?(蜡梅花,脸儿黄,身上不穿绿衣裳。)

  ⑷你喜欢蜡梅吗?为什么?你想对他说什么?

  ⑸背诵这首诗。

  四、教学做做写写。

  1. 读一读

  ⑴导入:同学们,你一定和妈妈逛过菜市场吧!瞧,老师把我们的蔬菜朋友请来了!和蔬菜宝宝打个招呼吧!轻轻地喊喊它们的名字吧!(PPT出示图片)

  ⑵蔬菜宝宝邀请大家读读“词语聚宝盆”,快和你的同桌读读看!(PPT出示:)

  请和老师一起读一读!

  词语聚宝盆

  蒜黄 豆芽 冬瓜 扁豆 佛手 辣椒 姜 茄子

  韭菜 苦瓜 芹菜 南瓜 西红柿 倭瓜 藕 丝瓜 茭白 吊瓜 扁豆 洋葱 包菜 大蒜 大葱 花菜

  香菇 芋头 土豆 豆角 竹笋 黄瓜 胡萝卜

  2. 说一说

  ⑴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说说你跟妈妈到菜市场看到些什么

  菜?妈妈买了什么菜?别忘了刚才的蔬菜宝宝噢!还可以试试下面的句式:(PPT出示:)

  我跟妈妈去菜市场买菜,菜市场的蔬菜可多啦!有 、 、 、 、 、 ……

  我和妈妈买了 、&nbs

  p; 、 ……

  ⑵分组汇报:谁愿意告诉大家你买了哪些蔬菜,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快乐!

  ⑶孩子们,你们能说完整话,老师真为大家高兴!如果你们在介绍蔬菜的时候把话说得再具体些就更棒了!怎样把话说具体呢?你可以这样试试:

  (PPT出示:)

  说清蔬菜的颜色、样子:

  我和妈妈去菜市场买菜,菜市场的蔬菜可多啦!有的、的、还有的……

  ⑷同学们,你和妈妈在菜市场是怎样买菜的?先想一想,再和你的小伙伴交流交流吧!

  3. 写一写

  ⑴孩子们说得怎么样,能动手写写吗?词语聚宝盆里的宝贝

  可是你们的好朋友噢!

  ⑵习作赏评:我们来评一评,大家写得怎样?先在小组里评一评,再自信地读给大家听!

  4. 总结

  小朋友,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送你一首儿歌,我们一起读读它,夸夸可爱的蔬菜娃娃,好吗?(PPT出示:)

  蔬菜娃娃真漂亮, 好看好吃营养多,

  常吃蔬菜身体好,小朋友们都爱它。

  五、布置作业

  完成同步导学1—5题。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写好铅笔字

  1.明确题目要求。

  2. 复习写字要求。

  ⑴指名说说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

  ⑵全班同学一起拿笔做写字的样子,师检查并纠正。

  ⑶你知道描红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吗?

  (提醒学生:一笔描成,笔笔到位。注意描红时,不能出现“双眼皮”现象,笔画不能来回重复。)

  3. 指导书写。

  ⑴出示卡片:苍 翠 家

  ⑵指名认读。

  ⑶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特点?

  (这三个字都是上下结构,要注意写得上小下大。)

  ⑷指导写“苍”。

  ①观察这个字,说说写这个字要注意什么?

  ②学生讨论后,指名回答。

  (“苍”字的“人”要比“草字头”宽,第六笔起笔要写在横中线上。)

  ③认真看老师在黑板上范写。

  ④学生在书上描红、仿影、临写。

  教师巡视,提醒书写姿势,个别指导。

  ⑸指导写“翠”。

  ①投影出示放大的字“翠”。

  ②观察,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③教师在黑板上写出“羽字头”和“羽”,说说两者有什么区别?(“羽”作为偏旁时,两个横折钩变成横折,而且要写得稍短一些。)

  ④能告诉大家“翠”在田字格中是怎样安排的吗?

  ⑤教师讲解并范写。

  ⑥学生在书上描红、仿影、临写。

  教师巡视,提醒书写姿势。个别指导。

  ⑹指导写“家”。

  ①投影出示放大的字“家”。

  ②观察,这个字最难写的地方在哪儿?用小手画一画。

  ③和同位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写得美观匀称?

  ④师生交流。

  (“家”的下面部分较难写,提醒学生第六笔要通过竖中线。)

  ⑤教师范写。

  ⑥学生描红、仿影、临写。

  教师巡视,提醒写字姿势,注意个别指导。

  练习。

  ⑴教师在黑板上画好田字格,指三名学生上台分别写出这三个字。

  ⑵你认为哪个字写得最好?哪个笔画写得不够美观?应怎样改动?

  ⑶老师相信,每个同学都能把字写得美观匀称。播放轻音乐,学生再次在本子上练习。

  5.反馈。

  ⑴展示写得匀称美观的字,并奖励三颗小星星。

  ⑵鼓励同学们每一次写字都要认真对待,这样写字才能越来越漂亮。

  6. 拓展。

  ⑴今天这节课写的三个字都是上下结构的,你还能说出几个上下结构的字让大家写一写吗?

  ⑵出示:雪 亭

  ⑶这两个字也是本单元学习的`生字,虽然都是上下结构,但是你有没有发现他们的区别呢?(“雪”上大下小,“亭”上小下大)

  ⑷是呀,要想把字写得漂亮,认真观察比较是很重要的。

  ⑸学生练写。

  布置作业

  完成书中的描红临写。

  第三课时

  一、创设情境

  1. 谈话导入:谁愿意向同学们说说自己的爸爸妈妈是做什么的?介绍完爸爸妈妈,觉得他们怎么样吧?想不想来夸夸他们?

  我们的父母有的是农民,有的是工人,有的是教师,他们工作在不同的岗位上,都是对社会有用的人,都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人。

  2. 在我们这个社会里,还有许许多多的叔叔阿姨和爸爸妈妈一样,也在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是谁呢?请同学们看图,用下面的句式说说看:(PPT出示:)

  1. 我猜他(她)是 ,因为 。

  2. 我知道的职业有 。

  二、指导练说

  1. 同学们,你们今年多大了?再过二十年,你多大?有没有想过二十年后你在做什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PPT出示:我长大了做……)谁先来说一说。

  2. 刚才你们说的“长大了想做什么”就是你们的理想。理想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前进的目标。

  3. 今天老师请班长给大家谈谈他的理想。咱们一边听一边想,待会儿评一评他说得怎么样。

  组织点评:听完后你觉得他说得怎么样?他是怎样说的?

  4. 同学们在练说的时候可以试试下面的方法:(PPT出示:)

  1. 说完整话:我长大了做 。

  2. 说连贯话:

  我长大了想做 ,因为 。

  或者:因为 ,所以我长大了想做 。

  老师相信你们经过认真思考,一定会说得很好!

  5. 现在请你把你的理想告诉同桌,注意以下两个问题:(PPT出示:)

  自己把话说清楚。

  2. 听清同桌说的话。

  6.你一定能告诉大家你同桌的理想是什么?用下边的句式说说看:(PPT出示:)

  我的同桌是 ,他(她)的理想是 ,因为 。

  三、互动交流

  [情境一]

  1.今天,咱们学校的雏鹰电视台要办一期谈理想的节目,事先请小记者到各班采访,选出那些讲得好的小朋友上电视,你们知道接受主持人采访时应注意什么吗?(PPT出示:)

  1. 态度彬彬有礼,举止落落大方。

  2. 说话声音响亮,听清问题再回答。

  2. 现在让老师当一回记者,谁先来接受我的采访啊?

  你好!欢迎你来到我们的演播室。能给大家自我介绍一下吗?请问你长大了想做什么?请问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想?谢谢你接受我的采访。

  3. 刚才我们的表现怎么样?谁来点评一下?

  4. 还有谁愿意接受采访?下面老师想让位了,谁愿意来当小记者?请其他同学仔细听,待会儿评出最佳小记者和最优秀嘉宾,好不好?

  [情境二]

  刚才很多同学给大家介绍了自己长大了想做什么?一定有小朋友的发言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回家后,如果你的爸爸妈妈问起今天这节课小朋友都说了自己的什么理想,你该怎么说呢?

  2. 现在老师就是你的家长,请你聊聊今天这节课吧!

  总结延伸

  1.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畅谈了自己的理想,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呢?

  2. 小结:理想光靠说是不行的,理想与现实之间还有一个重要的词:努力!要成就大事业,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不断努力,不断奋斗。老师衷心祝愿大家能早日实现自己的理想,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五、布置作业

  回家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自己的家长,并把好朋友的想法也说给家长听。

  2. 问问家长小时候有这样的理想吗?实现了吗?回来告诉好朋友。

  我长大了做……

  我长大了做______,因为__________。

  努力学习 实现理想

  板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上册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从中学到利用拟人化手法来介绍生活中常见事物的方法,并领悟到这样写的好处。

  2、领会本次习作要求,采用“ 的自述”的形式,用拟人的手法来写熟悉的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写得具体生动。

  教学重点:

  读懂例文,从中学到利用拟人化手法来介绍生活中常见事物的方法,并领悟到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难点:

  领会本次习作要求,采用“ 的自述”的形式,用拟人的手法来写熟悉的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写得具体生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闹钟。

  2、学生交流:你看到了什么?(小闹钟在说话。)说的是什么?

  3.揭题:自述(自己述说自己的事情)。

  二、听读

  1.听一听:朗读。

  2.议一议。听了,讨论:闹钟的自述与我们平时介绍闹钟的有什么不一样?

  3.说一说:自愿上台交流。

  教师提示:要张开想象的翅膀,想象自己就是这一事物,用第一人称来介绍它的特点,使读者感到很有趣。

  4.评一评。你觉得《小闹钟》这好在哪儿?

  5.品读《小溪流的自述》,用笔画出写得好的词句,说说好在哪儿?

  三、练写自述

  1.启发谈话,开拓选材思路。

  2、独立选材,分组互议。

  出示题目《 的自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印象补充题目,然后分组讨论、交流。

  3、练习写稿,教师巡视指导。

  4、修改评议。

  板书设计:

  的自述

  要求: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写得具体、生动。

  苏教版小学语文上册教案 篇13

  《青蛙与蜻蜓》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生字新词,正确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在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3、利用熟字,辨析比较,认识生字。

  4、了解益虫对人类的贡献。

  教学重、难点:

  1、正确认识并书写生字词。

  2、借助诗歌内容理解字义,归类认记同声旁的汉字。

  教具准备:

  生字卡青蛙、蜻蜓的图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位小客人,看一看认识吗?(引出课题)并齐读课题,然后问:“你们想不想成为它们的好朋友?”可是,要和它们交朋友,就必须闯过他们设的三道关,你们有信心吗?来,我们一起闯关吧!

  二、维持兴趣,游戏学文。

  第一关:认识我们的字宝宝。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找出生字,自己想办法解决。

  2、同桌互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3、检查生字识记情况。

  (1)出示生字卡,指名认读并注音,还可以组词,说话、说识字方法等。

  (2)重点观察“蜻”“睛”、“静”的字型有什么相同之处。(指名回答)

  (3)找课文中带有“青”字的字。

  (4)回忆学过的字中带“青”的字。

  (5)观察带“青”的字的音,发现问题。(大多数带“青”的字的'读音和“青”相同或相近,因而我们可以采用“读半边”的识字方法来识字,但有一些字的声旁就不一定准确的表示这个字的读音,所以,我们也要养成查字典或请教别人的好习惯。)

  (6)请学生再观察一下本课最难写的字──静。(指导书写)

  第二关:了解我们的故事。

  1、默读课文,然后说一说你对青蛙和蜻蜓的认识。(先在小组内交流,再汇报,)

  2、在你的心目中,青蛙和蜻蜓的表现如何呢?(指名说,然后带着自己的感情读一读课文。)

  3、指导感情朗读

  4、怀着感激之情齐读全诗。(同学们,青蛙、蜻蜓这些益虫都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它们捉了许多的害虫,保护了庄稼和一些植物,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应该感谢它们,让我们怀着感激之情再来读一读这首儿歌吧)。

  第三关:背诵我们的儿歌。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恭喜大家顺利过了这三关,现在你们已经成为青蛙和蜻蜓的好朋友了。很高兴,是吧!但不要忘记了做为朋友,我们就要用实际行动来保护它们,不要让它们受到伤害哦!

  苏教版小学语文上册教案 篇14

  教学目的:

  1.学习a o e三个单韵母,能够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认识四个声调符号,能正确地读出a o e的四声。

  3.认识和学习使用汉语拼音四线格。

  教学重点:aoe的发音、书写以及四声读法。

  教学难点:aoe的书写,上声、去声两个声调读法。

  教学方法:图形认读法、儿歌记忆法

  教具准备:课文插图、韵母卡、声调符号及读法示意图、黑板上画有四线格。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准备谈话

  1、教师简介汉语拼音的作用,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结合教给学生一首儿歌:汉语拼音用处大,看书识字需要它,帮助学习普通话,我们决心学好它。)

  2、指导学生看课本第4页,认识课题。(告诉学生从今天开始学习汉语拼音,先学第一课。)

  二、学习单韵母a

  1、指导观察“小女孩唱歌”图,谈话中引出a,(出示a的韵母卡)读a,告诉学生a是要学习的第一个单韵母。

  2、学习a的发音

  (1)示范发a音,学生观察、模仿、体会发a音的发音方法(口张大,舌面中间稍隆起,口形始终不变,声音响亮,声带颤动)。

  (2)练习发音,结合订正。(用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

  3、指导认a的形

  (1)引导看插图,让学生说说图上哪个部位与a的字形相似,结合示范书写,用“小女孩,圆圆脸,一条辨子扎右边”帮助记忆。

  (2)引导学生观察课文左下方a的笔顺分析图,教读笔画名称(左半圈,竖右弯),让学生说说a几笔写成,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同时练习书空。

  三、学习a的四声读法

  1、认识声调作用,结合引出声调符号(板书),教读儿歌“起音高高一路平;由低到高往上升;先降然后再扬起;从高降到最底层。”

  2、教师示范读出a的四声,边读边作手势。

  3、学生跟读,边读边作手势。

  四、认识四线格,指导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a

  1、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四线三格”,数一数有几条线,几个格子,告诉学生它叫四线三格,分别指出线格名称。

  2、观察课文左下方,说说a在四线格中的位置,指导按笔顺书写。

  3、学生练习书写,指导在a上标调号,边标调号,边读四声。

  五、巩固练习

  在拼音本上继续练写a的四声。(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握笔方法,运笔方法。)

  六、板书设计

  a āáǎào ōóǒ e ēéěè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出示a,齐读a,开火车认读a的四声。

  二、学习单韵母o

  1、指导观察“公鸡打鸣”图,从谈话中引出o(出示o),告诉学生o也是一个单韵母。

  2、示范发o,让学生模仿练读,体会o的发音部位和方法(嘴唇圆圆的,舌头向后缩,口形始终不变,声音响亮。)

  3、采用多种形式练读,结合正音。

  4、引导观察插图,识记字形,结合示范书写,用“太阳出来红彤彤,公鸡一叫ooo”帮助记忆

  5、练读o的四声(以手势辅助,先按序,再变序,抽读)

  三、学习单韵母e

  1、指导看图引出鹅(e),从音引出e,(出示e)

  2、示范发音,学生观察模仿,体会e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口半开半闭,嘴角向两边咧开,露齿,舌头后缩,舌根稍抬。让小朋友咧嘴笑一笑发e音)

  3、组织多种形式练读,正音。

  4、引导观察插图,识记e形(清清池塘一只鹅,水中倒影象个e),示范书写,书空。

  5、练读e的四声(用手势辅之,先按序,再变序)

  四、巩固练习。

  1、抽读aoe及它们的带调卡片。

  2、做听韵母(包括带调的)发音取卡片游戏。

  五、指导书写。

  1、引导观察oe在书中四线格上的位置,说说它们几笔写成,写在哪一格上。

  2、师范写,让学生观察起笔、止笔,运笔方向。3、全班试写,练习书写。

  六、作业设计

  1、练读aoe的四声。

  2、练习在拼音格里书写aoe。

  2、i u ü

  教学目的:

  1.学习i u ü三个单韵母,能够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认识四个声调符号,能正确地读出i u ü的四声。

  教学重点

  1.读准三个韵母的音,认清字形,正确书写。

  2.准确读出单韵母的四个声调。

  教学难点:读准单韵母的四个声调,其中二声和三声较难掌握。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

  1.出示“aoe”字母卡片请同学读。

  2.读“aoe”的四声。

  3.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是怎样学习单韵母“aoe”的音和形的?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出示“iuü”三幅图和三个字母,让学生看图,自己说说怎样记住“iuü”的音形?

  二、学习“iu”的音形

  (一)学习单韵母i

  1.观察“i”的图

  (1)图上画的是什么?

  (2)这个字母怎么读?借助衣服的“衣”读“i”的音,

  (3)教师范读讲发音要领:发“i”的音时,口开得很小,上下牙齿对齐,舌面前部抬高,嘴角稍往两侧咧。

  (4)学生自己练习读,体会发音要领。

  (5)同桌同学互读,相互纠正。

  (6)开火车读。

  2.学习“i”的形

  (1)你们仔细观察这幅图,看看有什么好办法记住“i”的形呀!

  (2)学习记忆小儿歌:牙齿对齐“iii”

  3.学习“i”的四声

  (1)出示单韵母“i”,问:你们知道“i”怎么标声调吗,可以看看书。谁愿意说一说?

  (2)师强调:给韵母“i”标声调时,要去掉“i”头上的小点。教师板书:“īíǐì”。

  (3)自己试着读一读i的四声。

  (4)教师范读,学生随读(顺读)

  (5)同桌同学互相读(顺读)

  (6)指名读。教师纠正二声三声的读音。

  (7)问: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可以借助哪些字的读音读“i”的四声呀!

  (ī医院;í怀疑;ǐ可以;ì艺术)

  (8)同桌同学打乱四声顺序读。直呼带调韵母“īíǐì”

  (9)指名读四声。

  (二)学习单韵母u

  1.观察“u”的图

  (1)图上画的是什么?

  (2)这个字母怎么读?自己试试借助乌鸦的“乌”学习“u”音。

  (3)教师范读讲发音要领:发“u”音时,双唇尽力拢成圆形,嘴巴突出,使中间只留一个小孔,舌头后缩。

  (4)学生练习读,体会发音要领,读准字母的音。

  (5)指名读。

  (6)同桌互读,相互纠正。

  2.学习u的形

  (1)观察插图:你觉得哪部分与“u”相似?

  (2)学习记忆“u”的小儿歌:嘴巴突出“uuu”。

  3.学习“u”的四声

  (1)出示“u”的四声“ūúǔù”,自己试着读一读。

  (2)指名按顺序读,注意纠正学生读不准的音。

  (3)问:谁能用“u”的四声练习组词?

  (4)打乱顺序读四声,直呼带调韵母“ǔùūú”

  三、指导书写“i ”

  1.出示四线三格中写好的“i ”。

  请同学们观察“iu”的占格位置。

  2.指导书写出“i”

  (1)认识拼音字母的基本笔画:“丨”竖、“·”点。

  (2)教师边范写边说笔顺:先在中格写小竖,然后在上格中间写点。写后请同学们说“i”的笔顺。

  (3)说书写韵母“i”的小儿歌:中格写小竖,一点在上边。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同时纠正学生的写姿和执笔方法。

  3.指导书写u

  (1)教师边范写边说笔顺:先在中格写一个竖右弯,再写一个竖小弯。注意无论是竖右弯,还是竖小弯,竖一定要直。

  (2)请同学试着编一个小儿歌:中格写一个竖右弯,再写一个竖小弯,先大后小紧相连。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4)在巡视的过程中找出有代表性的问题,放在实物投影上大家评议。请同学们说说哪笔写得好?哪笔你觉得不太满意?应该怎样写?

  (5)学生修改自己书写不满意的字母。

  (6)再次展示学生书写好的`、有进步的进行表扬鼓励,调动学生书写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小结

  刚才我们学习了“i、u”的音形和它们的四声,同学们学得很认真!

  附:板书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iu”及带调的“iu”。

  二、学习单韵母“ü”。

  1.观察字母“ü”的图:

  (1)图上画的是什么?

  (2)这个字母念什么?

  (3)师讲:我们借助小鱼的“鱼”平读第一声就是“ü”。

  (4)教师范读讲发音要领:发“ü”的音时,双唇成扁圆形,舌头向前接触下齿背,口形象吹笛子。

  (5)学生自己练习体会发音要领。

  (6)同桌同学互读,相互纠正。

  (7)指名读、开火车读。

  2.学习“ü”的形

  (1)问:“ü”的音同学们读得挺准的,怎么记“ü”的形呀?

  (2)看图,它与“ü”哪一部分相似?

  (3)读记忆小儿歌:像吹笛子“üüü”。

  3.学习“ü”的四声

  (1)出示“i”的四声与“ü”的四声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2)师强调:单韵母“ü”标四声调时小点不能去掉,要带点写成“ǖǘǚǜ”。

  (3)自己试着读读“ü”的四声。

  (4)指名读。

  (5)请发音准的学生领读。

  (6)教师强调二声和三声的读法。

  (7)请大家选择一个声调的音组词语。

  (8)打乱顺序读“ü”的四声。

  3.指导书写

  (1)引导学生看书上“ü”的笔顺,先写什么再写什么?观察两个“点儿”的位置。

  (2)教师范写,强调两个“点儿”稍靠近一点,点写在靠下一点,在上格的下面。

  (3)书写韵母“ü”的儿歌:竖右弯,竖小弯,再写两点在上边。

  (4)学生练习书写“ü”,教师巡视,表扬写字姿势、执笔方法好的,同时纠正学生写姿和执笔方法。对书写不规范的同学进行个别辅导。

  (5)通过实物投影让学生欣赏书写好的学生作业。

  三、读儿歌

  1.出示书中的儿歌内容,读读红色的单韵母。

  2.教师范读或请学生读。

  3.学生当小老师领读,学生随读。

  4.同桌同学互读。

  5.指名读。

  四、小结: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3个单韵母“aoe”,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3个拼音朋友,就是单韵母“i、u、ü”。现在我们一共学习了6个单韵母,分别是“aoei、u、ü”。你们能试着背一背吗?同学们学得不错,写得也很认真,要想把拼音字母学扎实,回家要多读读书呀!

  认一认1

  教学目标:

  1、认识16个汉字,能够读准字音。

  2.通过观察图画和联系生活实际,初步了解字义。

  教学重难点:认识本课16个生字的字并能读准16个生字的字音。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认识本课“人、口、手、足、舌、牙、耳、目”这8个生字,读准字音。

  苏教版小学语文上册教案 篇15

  设计:

  陈忠实写的《青海高原一株柳》是借物抒情的散文。课文文质兼美,但是词句的理解却有难度,尤其需要学生感同身受地去理解青海高原一株柳顽强生存、不懈拼搏的毅力与勇气更是有困难,毕竟这些小学生身在蜜罐里,长在温室中。课文中有一段对青海高原柳树的描写,两段对这株柳树生长历程的想象,我主要抓住这几段文字进行剖析,并引导学生去想象高原柳生存的艰难。配乐朗读为学生营造情境氛围,使学生化身为高原柳树,去描摹它的不屈历程。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研读语言文字和合理的想象,体会出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进而能够理解以顽强的毅力和韧劲与命运作抗争的人生哲理。

  3.凭借语言材料激发学生热爱生命、不抱怨命运、敢于同艰难环境作抗争的情感。

  教学重点:

  课文语言优美流畅,用词华丽,情景交融,理解好文章中的句段是教学的重点。尤其是课文5-7自然段,需要指导学生通过想象去感受柳树的不屈。

  教学难点:

  课文表面看是写物,但是作者实际是由物及人,托物抒情,为人们展现了一幅独特的充满生命力量的风景画。对于课文内涵的理解,柳树这种在逆境中不屈生存的斗志和勇气是每个人必须的力量,这是我们要在教学时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的难点。

  第一次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感受青海高原环境的恶劣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引读:《青海高原一株柳》。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青海高原的环境非常恶劣,课文中用了这些词(出示词语):

  谁能读出青海高原的特点?(指名读,环境的确恶劣)如果读的速度再慢一点,就更能体会它的意境了,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二、感知柳树外形的神奇

  1.就在这莽莽的高原之上,却生长着一株柳树。在作者的心目中这是怎样的一株柳树呢?请大家轻轻地打开课本,从文中找出作者描述的语言。(指名说)

  出示:“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株神奇的柳树。(板书:神奇)

  2.首先请你快速找到描写这株柳外形的段落。(出示第五自然段)。

  你看到这株柳了吗?这一株柳就躲在语言文字的后面,读着读着,这株柳的神奇之处就会从语言文字中显现出来,先自己读一读这段文字。

  3.现在我们来交流。

  (1)这株柳树神奇在哪儿?

  (出示第一句话)“两合抱粗”有多粗?请你们两个来演示一下。这样粗壮的柳树在江南可不常见。

  树阴的面积有多大?咱们教室大概有五十平方米,也就是说有两个教室那么大的树阴。这真是一棵高大粗壮的柳树了。

  (板书:高大粗壮)真神奇,谁来读?

  (2)还有哪儿神奇?书上用两个词形容了柳树枝干的特点。

  从哪里感受到枝干很坚硬?是啊,就像生铁做成的铁块一样,很硬,颜色很暗淡。

  过渡:咱们这里的柳树坚硬吗?有一个词叫“柔柳”,说明我们这里的柳以“柔”著称,可这株高原柳却这么硬,真是神奇。

  (3)神奇还体现在哪里?叶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叶子如此苍郁深沉是什么原因?对,全是高寒和缺水所导致的。

  (板书:苍绿)生命的颜色如此独特,这又是一“奇”。

  (4)生存环境如此恶劣,而它却长得这般粗壮、高大、苍绿,你难道不想赞赞它吗?带着赞叹你读(指名读)带着赞叹一起读——

  4.过渡:柳树是这样的高大粗壮,所以课文中说它——

  (引读:出示):巍巍然撑立……强大感召。

  板书:撑立,手掌用力就是“撑”,难道这个“撑立”仅仅是写柳树在高原上高大粗壮的样子吗?别急,我们再来读书,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6、7两个自然段,读完之后,你对“撑立”会有更深的理解和体会。

  三、感动于柳树品质的神奇

  1.读了这两段之后,你觉得柳树在高原上撑立容易吗?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拿出笔,圈一圈,划一划,在感受最深的地方留下你的批注。

  2.学生交流,师相机出示课文片段。

  A:(出示)一茬一茬的柳树苗子……一条绿色的生命活到一岁。

  (1)说说你读书的感受。

  柳树生长要面临的两大困难是什么?(板书:干旱严寒)

  (2)高原上的干旱和严寒非常严重,有的地方夏秋两季连续干旱,一滴雨也不下,年平均气温很低,最冷的时候达到零下二十多度。在这样的环境下,一茬一茬的柳树苗子全毁了,只有这棵留了下来,我们真替它庆幸。自己好好读读这段话。

  B:还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它撑立的不容易?

  (出示)长到这样粗的一株柳树,……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

  (1)你有什么感受?柳树又受到了怎样的考验?(板书:风雪、雷电)

  (2)残酷的高原风雪和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你们没有体验过,肯定想象不到它有多可怕。听——(出示:风雪、雷电声)

  想象一下:狂风呼啸,飞沙走石,这株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雪纷飞,其它植物早已被大雪吞噬,这株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声惊雷在天空乍响,闪电无情地劈下来,这株柳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株柳树就在经受着这样的摧毁,但它害

  怕了吗?冻死过多少次,它——,被劈断了枝干而它——。

  谁来读读这段话?(指名读)。(:我仿佛看到它在咬着牙坚持。)

  (4)柳树经受这样的摧毁仅仅是难得一次吗?你从哪儿读出来的?

  (三个“多少”:经历了无数次的风雪和电击,环境如此恶劣;

  “一次又一次”“一回又一回”:这是一段多么艰辛的生长过程啊!)

  同学们理解透彻,一定也能读好。(指名读)(:柳树经受着无数次的摧毁,也毫不畏怯。“又”字读得好,让我们感受到它坚持的执着。)

  (5)(配乐)正因为有了一定要活下去、撑下去的信念,所以它才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让我们再次朗读这一段——

  (6)这是一种怎样的撑立,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生板书。(坚持、顽强、不屈不挠)

  同学们,这么多的词,都可以用来诠释这个“撑立”。

  3.这株柳树在青海高原的风雪雷电中愈挫愈勇,在如此的危险和艰难面前,表现得这么顽强,难怪作者会不由自主地从内心发出这样的赞叹——齐读:

  “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

  四、感悟,由物及人

  1.这一株柳树,生活环境如此恶劣,命运如此坎坷,可是它——引读。

  (1)(出示)

  (2)最后一句话里面有两个数字,出示:命运给予……一片绿阴。

  注意到了吗?你读出了什么?(“九十九”中体会到柳树在青海高原上生存经历了那么多困难。它害怕了吗?“一”让我们感受到它生存的希望那么小。它放弃了吗?)

  (3)磨难再大,可是它无所畏惧;希望再小,可是它永不言弃。青海高原一株柳用坚强不屈的创造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所以作者这样写,齐读。

  五、首尾呼应,内化情感

  1.这真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在它身处逆境却这般(高大、粗壮、苍绿),神奇在它毫不畏惧(干旱、严寒、风雪、雷电),神奇在它具有(坚毅、顽强)的品格。

  2.(出示图片)此时此刻,当我们再次面对这株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的柳树时,你觉得作者仅仅是在写一株柳树吗?是的,这不仅仅是一株柳树,更是不屈不挠的象征。你想到了谁?

  3.这株柳树就像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撑立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难怪作者在开始的时候就这样写到——

  出示:“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

  4.我们相信,这株柳一定能继续在高原上撑立下去。

  让我们情着崇敬的心情,再来读一读课文的题目。谁想一个人来读题目?你想强调什么?为什么?

  (青海高原:突出这株柳生存环境恶劣;

  一株:它是唯一一棵生存下来的柳树,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

  5.同学们,今天你们可真了不起,你们读懂了柳树的神奇,更读懂了柳树撑立的,当然也读懂了作者遣词造句的良苦用心,老师希望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能够永远伫立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因为它用顽强、坚持等等的,创造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

  6.最后老师送大家两句话,希望在今后的生活中,不管遇到怎样的坎坷我们都能顽强地去面对。

  (出示,齐读):

  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我们都要勇敢面对,成为生活的强者。

  附板书:青海高原一株柳

  神奇撑立

  高大干旱顽强

  粗壮严寒坚持

  苍绿风雪不屈不挠

  雷电

  教师点评:

  陈娟:点评时不要重复学生的回答。

  王德进:理解柳树外形时可采用对比,与本地对比,联系实际来说。

  姜丽霞:1.怎样体会环境的恶劣?

  2.想象说话时,风雪雷电时,关键引导柳树怎样,可以出示一个句式练说。

  姜为立:1.可以使用一些图片,较直观。

  2.你想到了什么名人?写时可联系自己:你遇到了什么困难?你是怎么顽强面对的?

  孙小燕:1.体会柳树外形时,按一定顺序:枝、干、叶、站立姿态,可以一下。

  2.听风雪雷电时,想象说话可改为写话。

  3.正确理解“神奇”与“撑立”的'关系,板书要改。

  张冬梅:1.评读不够。

  2.要渗透写法指导。

  3.指导朗读不够。

  李静:1.面对那么多磨难时,柳树怎样鼓励自己的?

  2.高原柳与平原柳的对比,第8小节要讲。

  3.“撑立”与“伫立”的理解。

  孙小砺:1.要明确课上练写什么。

  2.妖思考怎样抓住“神奇”一词。

  第二次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5课,齐读课题。

  2.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环境恶劣的青海高原生长着一株柳树。在作者眼里,这是一株怎样的柳树?请大家打开课本,迅速找出这句话。

  出示:“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

  3.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近这株神奇的柳树。(板书:神奇)

  二、感知柳树外形的神奇

  1.首先请你快速找到描写这株柳外形的段落。(板书:外形)

  (出示第五自然段)。

  你看到这株柳了吗?这一株柳就躲在语言文字的后面,读着读着,这株柳的神

  奇之处就会从语言文字中显现出来,先自己读一读这段文字。

  2.现在我们来交流。

  (1)这株柳树神奇在哪儿?

  (出示第一句话)“两合抱粗”有多粗?(出示)请你们两个来演示一下。这样粗壮的柳树在我们这边可不常见。

  树阴的面积有多大?(出示)咱们教室大概有五十平方米,也就是说有两个教室那么大的树阴。这真是一棵高大粗壮的柳树了。(板书:高大粗壮)

  真神奇,谁来读?

  (2)还有哪儿神奇?书上用两个词形容了柳树枝干的特点。

  从哪里感受到枝干很坚硬?是啊,就像生铁做成的铁块一样,很硬,颜色很暗淡。

  过渡:咱们这里的柳树坚硬吗?有一个词叫“柔柳”,说明我们这里的柳以“柔”著称,可这株高原柳却这么硬,真是神奇。

  (3)神奇还体现在哪里?叶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平时见过的柳树叶子是什么颜色?叶子如此苍郁深沉是什么原因?对,全是高寒和缺水所导致的。

  青海高原恶劣的环境捶打着它,磨练着它,使它拥有了一份独特的绿。(板书:苍绿),又是一“奇”。

  (4)生存环境如此恶劣,而它却长得这般高大、粗壮、苍绿,你难道不想赞赞它吗?带着赞叹你读(指名读)带着赞叹一起读——

  3.这样一株高大、粗壮,色泽独特的柳树,是多么神奇。所以作者觉得:(出示:这是一株……青海高原上。)

  4.这一株柳树,它——(引读:出示):巍巍然撑立……强大感召。

  “巍巍然撑立”,(出示)我们要读出顶天立地的气势,读出这株柳高大伟岸的身躯,再读一遍。

  手掌用力就是“撑”,难道这个“撑立”仅仅是写柳树在高原上高大粗壮的样子吗?别急,我们再来读书。请同学们自由读作者猜测柳树生长经历的6、7两个自然段(板书:经历),读完之后,你对“撑立”会有更深的理解和体会。

  三、感动于柳树品质的神奇

  1.读了这两段之后,你觉得柳树在高原上撑立容易吗?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拿出笔,圈一圈,划一划,在感受最深的地方留下你的批注。

  2.师生交流:哪些词句看出柳树在高原上撑立不容易?

  A:(出示)干旱和寒冷……一条绿色的生命活到一岁。

  (1)说说你读书的感受。

  柳树生长要面临的两大困难是什么?(板书:干旱寒冷)

  (2)高原上的干旱和严寒非常严重,有的地方夏秋两季连续干旱,一滴雨也不下,年平均气温很低。在这样的环境下,任何植物都活不过一年,只有这株柳树活了下来,我们真替它庆幸。

  能读好这句话吗?(出示绝不宽容:干旱和寒冷从不手下留情)

  B:还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它撑立的不容易?

  (出示)长到这样粗的一株柳树,……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

  (1)这里柳树又经历了怎样的考验?(板书:风雪雷电)

  (2)我们身处平原,也许终生无缘了解3500米以上,极端气温零下20度的高原风雪和雷轰电击,听一听吧!——(出示:风雪、雷电声)

  想象一下:狂风呼啸,其它植物早已被大雪吞噬,这株柳经受着怎样的摧毁?可是它怎么做的?道道闪电,阵阵惊雷,劈向柳树,这株柳又怎样了?

  (3)柳树经受这样的摧毁仅仅是难得一次吗?从哪些词能读出来?

  (“一次又一次”“一回又一回”:这是一段艰辛的生长经历;

  三个“多少”:柳树经历的摧毁非常多。)

  谁来读好这段话?(指名读)

  (:柳树经受着无数次的摧毁,也毫不畏怯。我仿佛看到它在咬着牙坚持。“又”字读得好,一共用了几个“又”?让我们感受到它坚持的执着。)

  (4)也许很多时候,它被折磨得死去活来,觉得快撑不下去的时候,它总会这样鼓励自己——(指名说)。

  (5)(配乐)正因为有了一定要活下去、撑下去的信念,所以它才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让我们再次朗读这一段——

  (6)这是一种怎样的撑立,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生板书。(坚持、顽强、不屈不挠、宁死不屈)

  这么多的词,都可以用来诠释这个“撑立”。

  3.这不只是一棵树,更是一种(板书:),难怪作者会不由自主地从内心发出这样的赞叹——齐读:

  “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

  四、感悟,由物及人

  1.当这株柳树在高原的风雪雷电中苦苦撑立的时候,看一看那些平原的柳树们此时此刻在干着什么呢?(出示图片)

  2.课题是《青海高原一株柳》,作者却用大量笔墨写到家乡灞河的柳,这是为什么?带着这个问题快速默读第八自然段。

  用家乡灞河的柳与青海高原一株柳作对比,衬托高原柳顽强的生命力。这种对比的写法我们也可以运用到平时的中去。

  3.这一株柳树,生存环境如此恶劣,命运如此坎坷,可是它——引读。

  (1)(出示最后一段)

  (2)最后一句话里面有两个数字,出示:命运给予……一片绿阴。

  注意到了吗?你读出了什么?(“九十九”中体会到柳树在青海高原上生存经历了那么多困难。它害怕了吗?“一”让我们感受到它生存的希望那么小。它放弃了吗?)

  (3)磨难再大,可是它无所畏惧;希望再小,可是它永不言弃。青海高原一株柳用坚强不屈的创造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所以作者这样写,齐读。

  五、首尾呼应,内化情感

  1.这真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在它身处恶劣的环境,却这般(高大、粗壮、苍绿),神奇在它经历了(干旱、严寒、风雪、雷电),却毫不畏惧,神奇在它具有(坚毅、顽强、不屈不挠)等等的。

  2.(出示图片)此时此刻,当我们再次面对这株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的柳树时,你觉得作者仅仅是在写一株柳树吗?是的,这不仅仅是一株柳树,更是不屈不挠的象征。你想到了谁?

  3.这株柳树就像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撑立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难怪作者在开始就这样写到——

  出示:“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

  这里用的是“伫立”而不是“撑立”,有什么特殊含义吗?(“伫立”表示这株柳树在青海高原上已经经历了很长时间的磨难,表达了作者对它的赞美。)

  4.我们相信,这株柳一定能继续在高原上撑立下去。让我们怀着崇敬,再来读一读课文的题目。

  谁想一个人来读题目?你想强调什么?为什么?

  (青海高原:突出这株柳生存环境恶劣;

  一株:它是唯一一棵生存下来的柳树,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

  5.同学们,今天你们可真了不起,你们读懂了柳树的神奇,更读懂了柳树撑立的,当然也读懂了作者遣词造句的良苦用心,老师希望青海高原上这株柳的能够永远伫立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6.最后老师送大家两句话,希望在今后的生活中,不管遇到怎样的坎坷我们都能顽强地去面对。

  (出示,齐读):

  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我们都要勇敢面对,成为生活的强者。

  附板书:青海高原一株柳

  外形高大粗壮苍绿

  神奇经历干旱寒冷风雪雷电

  坚持顽强不屈不挠

  教师点评:

  胡银兰:1.思路非常清晰,能立足教材,紧扣教学目标,做到环环相扣,层层深入。

  2.重点体会段落,体会“神奇”。

  3.读的方式较多,学生感悟较深。

  4.想想说话不够到位,可以给学生一定的形式,让学生进行练笔。

  张菊凤:1.抓住了重点,牵一发而动全身。

  2.多重朗读,读中悟情。

  3.注重媒体,深化理解。

  陈玲:1.能根据教材特点,设定一定的教学方式。

  2.学生理解柳树生长经历部分,拓展了高原气候的知识。

  3.感受部分,对比简单,可以再深华。最后一段柳树部分要引导学生不抱怨的。

  何兰:1.教学层次清晰,抓主要句段进行理解。

  2.引导学生说话,深化了学生对高原柳的感悟。

  王艳:1.紧扣“神奇”进行教学,思路清晰。

  2.品读关键词句到位。

  3.能利用文中的“留白”让学生想象说话。但说话引导不够到位,课设计一个练笔。

  刘江海:设计合理巧妙,学生的发言很积极。

  黄文:1.紧扣“神奇”,感受高原柳的。

  2.拓展联想到的人时,由此想到了他们的,处理较好。

  3.“九十九”与“一”的理解,还要强调生活和命运的不公平,体现柳的不抱怨的。

  孙小砺:1.上课时教师的表情要丰富。

  2.要正确处理教学中的突发事件。

【小学语文上册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上册教案01-25

苏教版小学语文上册教案01-08

小学语文上册教案(15篇)02-07

小学语文上册教案15篇01-25

语文上册教案01-17

语文上册教案03-05

苏教版小学语文上册教案(15篇)01-09

小学语文上册教案(汇编15篇)02-07

人教版语文上册教案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