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案

时间:2023-01-16 17:01:31 小学美术教案 我要投稿

【推荐】小学美术教案集合9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美术教案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推荐】小学美术教案集合9篇

小学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培养观察和绘画能力

  2.掌握欣赏的方法和绘画的技巧

  重点:培养创新与想象能力

  难点:能通过观察进行绘画表现音乐和乐器之间的关系

  教具:范例、图片

  教学活动:

  一、导入:

  乘着音乐的翅膀,我们激情飞扬;插上想象的翅膀,

  我们奇思妙想。画个想象的乐器,奏出更奇妙的`音响。

  二、板示课题

  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去童话世界看看

  出示图片

  你觉得这些画面美在何处?

  如果让你来画一幅图你会怎样来表现?

  谁来说一说,自己的新想法?

  三、范例

  你又有新的启迪了吗?

  作业选择:

  1画想象的乐器不需要拘泥于真实,可以多一点大胆的、自由的、幽默的联想。

  2用自己喜欢的手法进行绘画。

  教学随笔

  .

小学美术教案 篇2

  设计背景

  新的学期开始班上有好几个新生有哭闹的现象,为了尽快稳定他们的情绪所

  以我就设计了这节课。

  活动目标

  1.让小朋友学会感知他人的情绪变化,初步地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

  2.培养小朋友分析问题和判断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着重让幼儿画笑、生气、哭、愁的表情,难点是画愁的表情幼儿难描绘来。

  活动准备

  四张不同表情的脸谱(笑、生气、哭、愁),贴绒五官的纸片四套。

  活动过程

  1.翻到教材第12页,引导小朋友观察画面。提问:

  (1)看到图一上的两个小朋友的表现时,教师的表情又会怎样?

  (2)看到图二上的两个小朋友的表现时,教师的表情又会怎样呢?

  (3)看到图三上的三个小朋友的表现时,教师的表情会怎样?

  (4)看到图四上的两个小朋友的表现时,教师的表情会是怎样?

  然后请小朋友根据提问并结合教材,给图上的老师画上适当的表情。

  教师巡回指导,对画的不正确的小朋友予以纠正,并引导幼儿了解这种表情与某种心情的关系,认识某种表情特症时,一定要抓住主要的典型特征。

  小结:人笑的时候,眉毛弯弯的,眼睛眯眯的,嘴角向上翘。

  哭;表示人很难过、伤心、痛苦,哭时,眉、眼角、嘴角向下弯。

  生气:表示人很不高兴、愤怒。生气时,皱眉、瞪眼、撅嘴或咬牙等。

  焦急:表示人遇到急事。焦急时,皱眉、皱鼻,有时还跺脚。

  2.教师做出几种表情,如高兴、生气、悲伤等。让小朋友判断教师做的是什么表情?

  3.教师让小朋友说一说自己在家里的行为是否引起父母的.不同表情。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

  4.游戏:拼脸谱,培养小朋友敏锐的观察力。

  (1)将小朋友分为四组,每组小朋友分拿一套五官的纸片。

  (2)游戏开始,小朋友先观察本组表情脸谱是什么,记住各器官的特征。

  (3)发令后,每队排头小朋友迅速奔跑,把自己手中的五官纸片摆在活动脸谱上,然后迅速返回本队,拍第二个孩子的手,直到本组最后一个孩子摆好脸谱,先正确摆好的一组即获胜。

  (4)调换表情脸谱,游戏再次开始。

  教学反思

  1.上完这节课让幼儿了解每个人的脸上都会有各种表情,一种表情代表着一种心情,所以,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表情知道他的心情。

  2.能让孩子在学习中缓解哭闹的情绪,让他们脸上画上笑的表情。

  3.课堂气氛活跃,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增强师生感情。

  4.‘学’中‘玩’,‘玩’中‘学’是教学的最高意境之一。

  5.由于孩子的年龄小点,‘愁’的表情他们难以理解,因此在画表情时画得较抽象。

小学美术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综合制作能力。

  2、让学生养成大胆作画、大胆制作的作风。

  3、了解传统的文化,充分感受民间艺术的美。

  4、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推介自己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观察自己

  1、照照镜子,看看自己的.外貌特征。

  2、和同学说一说自己的外貌特征。

  (着重对脸形、五官及发型特征进行仔仔细细地观察,并用谈话的方法交流。)

  二、欣赏作品

  欣赏课本中的自画像绘画作品,并说说他们画出了那些特点。

  三、学生作自画像

  1、提示:可以默画也可以边看边画,可以从整体入手也可以从最具有特点的局部画起。

  2、学生作画,教师适当指导。

  3、互相欣赏作品

  四、听十二生肖的故事

  说说自己的属相

  用剪纸的方法进行艺术创作。

  五、扩展活动

  欣赏个人信息卡和名片,了解其内容和具有的独特功能、优势。

小学美术教案 篇4

  教材思路:

  本课属于“设计

  应用”领域的美术课。

  本课学生乐于来展示,孩子都喜欢穿新衣服,都喜欢漂亮的花布。给自己或家人设计一件衣服是高兴的事儿。设计制作时能否做到有变化、有创意,敢于想象是重点。学生可用多种材料进行创作。本课通过师生交流启发,使学生造型设计有创意。

  课时:1~2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生活中的花布及服装,了解服装设计的一些简单奥秘。

  *引导学生运用身边能找到的工具材料进行创作,设计花布和衣服。

  *培养对生活美的情感体验,开发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重、难点:

  设计服装外形,并涂上美丽花纹。

  花布及服装款式的设计,服装的搭配。

  教学准备:

  教师:布娃娃1—2个(穿漂亮服装),服装设计师的作品2—3幅,相关资料,范图,花布及服装实物等

  学生:水彩笔、油画棒、彩色纸、剪刀,胶棒等

  教学过程:

  ——欣赏及交流:

  1、观赏一些漂亮花布实物,问学生可以做什么?

  2、服装设计师用花布设计漂亮衣服,观看图片和小朋友们自己的`衣服,看一些搭配的实物。

  3、认识花布上的颜色及图案及许多有趣的装饰方法,。如有具象图案的,有抽象图案的,有点状,有线状,有各色拼贴的等。

  4、介绍名家名作(图片),如迪奥、圣洛琅、夏奈尔、范思哲,三宅一生等服装大师的作品。

  ——介绍及演示

  1、介绍运用不同材料制作的作品(图片)

  用彩色水笔可以涂抹出漂亮的花布;用纸亦可拼贴出美丽的花布,用花布可以设计服装,用废旧材料也可进行作业。

  2、观看同龄学生设计的作品(实物)

  3、设计花布的方法介绍

  (1)有用水粉色设计的花布,有用油画棒设计的花布。

  板演1—2种花布的构图。

  (2)找出自己设计花布所需的漂亮颜色,一一摆放好。

  (3)是花草类、动物类还是点线构成类、格子类。

  ——练习与体会: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适当介绍一些利用不同材料进行制作的方法,以及在制作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1、学生用手中材料画线、涂色、打点完成一块花布,亦可用彩纸剪贴的方法来完成。(注意点线面的搭配)再用花布设计一件衣服

  2、设计可以是立体作品(利用各种现成的废旧材料进行创作。),围在布娃娃身上。

  3、也可先设计好服装,再在上面装饰。

  4、可结合换装游戏设计一服装展示小册子。将纸三折,分别画上服装,可结合不同季节画。向左一折,换了一套衣服;向右一折又换了一套衣服,比一比,那身衣服更好看呢?

  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用油画棒、彩色水笔等设计花布和衣服,力求造型精巧、图案新颖、色彩明朗,设计一块漂亮花布及一套漂亮服装,当一位小小设计师。

  展开想象,大胆绘画,设计新颖独特的花布、服装,与众不同。

  (服装设计师大赛开始,四组进行创造竞赛。)

  ——小结与评价

  1、来,试试我设计的新衣,别小看我,我也是小小时装设计师。可举办一服装秀,让学生当模特儿展示。

  2、课堂小结,作业评比观摩。

  自由欣赏全班的作品,选出你最喜欢的。

  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

  评一评本组成员

小学美术教案 篇5

  课时:2课时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教材简析:

  本课意在引导同学发现生活中有许多美的东西可以用来再组、加工,成为与众不同的小挂饰。

  教学目标:

  1、根据学习任务收集准备相应的工具资料。

  2、将收集、加工后的饰物穿起来,制作1-2串挂饰。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同学找到与众不同的材质来制作挂饰。

  2、启发同学就作品说出自身的设计思路。

  3、平安熟练的使用工具。

  教学准备:

  1、同学收集彩色纸、吸管、麦秆、果核、果壳、钮扣、贝壳、小石子和针线等资料。

  2、教师收集各种挂饰的照片,准备胶水、针线等资料。实物投影仪

  教与学活动的过程:

  第一节

  活动一:

  实物投影仪出示“diy首饰屋”的宣传图片,请同学看上面人们自身选用各种珠子、小石子等资料串制的小挂饰。欣赏小挂饰,体会其装饰美感,了解挂饰的形式与种类。

  活动二:

  启发同学考虑:你想做一件什么挂饰?生活中还有那些垂首可得的资料可以来制作小挂饰?

  引导同学从书包里、教室里、操场上收集制作资料。

  活动三:

  先让同学将收集到的东西随意的用针线串起来,展示给大家看好不好看。从而使同学明白:不是所有的东西穿在一起都好看。

  引导同学按小组将有联系的资料归类放置到不同的袋子里,再观察、讨论:像纸片这样的资料需要进行什么样的加工串起来才好看?小石子等较硬的、无法穿孔的资料可以用什么方法连起来?各组可以试一试。

  以“新专利发布会”的形式请各组派代表来说说自身组尝试的结果。

  将已分好类的`资料用不同的袋子装好,收拾起来,准备下节课用。

  第二节

  活动一:

  实物投影仪欣赏优秀的挂饰作品,引导同学考虑:除了直接串上,还可以用哪些资料哪些方法来装饰好小挂饰。(如将彩纸剪成穗状粘到被穿的东西之间)

  小组讨论、试验,交流结果。

  活动二:

  运用讨论好的方法,用线串联整理好的资料,做一件小挂饰。

  教师在指导过程中根据同学运用的资料的大小、形状引导同学将挂饰做成项链、手链、腰带、包饰、钥匙链、风铃等多种形式。

  活动三:

  拓展:出示用自制小挂饰加工的同学卡、班牌、小信插等,引导同学考虑:还可将小挂饰于什么相联接,制成为生活服务的工艺品?

  活动四:

  将自身制作的小挂饰送给同学或老师,一起体会发明的乐趣。

  收拾整理。

  札记:

  下课的时候,一年级一班的胡誉川一下子把一串自身做的小挂饰套在了我的脖子上,这是一串用各种颜色的皱纹纸片串成的项链,中间还穿了一颗红色的扣子,配着我的黑毛衣非常新颖。整整一天我都戴着它,谁看了都说好看,胡誉川更是美得不得了,放学的时候还领着它的家长来看看“赵老师戴着我做的项链呢,带了整整一天!”别的小朋友不服气地说:“明天我要做个更好的,让赵老师戴一星期!”我被小朋友们的发明热情深深感动,更体会到了,教给同学“发明”等于是教给同学快乐,教给他们更好的享受生活.

小学美术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通过素描几何形体、石膏像、静物的练习,对各种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质感,不同难度的物体进行描绘,目的在于提高造型能力,表现能力,在具备了基本形体塑造技巧的基础上,对素描的其他造型因素进行研究,如写生训练,从而逐步完善素描的造型技巧,提高艺术修养,为将来人物头像打下良好基础。

  课程内容提要:

  (1)素描几何形体

  (2)素描静物

  (3)素描石膏像的结构表现

  (4)素描石膏像的全因素表现

  重点、难点分析:形体塑造,认识基本形体的结构特点和固有色、质感、光线、空间的结合。

  重点:形体的塑造。

  难点:固有色、形体塑造、质感的结合。

  原则和方法:为了很好的执行教学大纲的要求,实现素描的教学目的,根据艺术教育的规律,拟定如下教学程序:

  素描的训练遵循由浅入深,从简到繁的原则展开。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实践与理论知识的讲授相结合。了解学生的基础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确定训练的内容和难异程度。在提高学生绘画表现力的同时,还要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训练概括的手法和归纳组织的能力,为了让学生明白时间长短与所表现内容的关系,最好是长期和短期作业相结合。

  第一章:素描几何形体、素描石膏像

  教学目的:通过几何形体和石膏人物模型的写生训练,使学生对构成立体形象的最基本的因素有所了解,掌握人物的形体结构、比例关系。并在写生训练中掌握基本形体的结构特点、透视关系、明暗变化规律和基本的造型方法。为今后真人写生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认识基本形体的结构特点,以及对人的特征的认识表现。教学难点:1、掌握基本形体的造型方法。2、人物和重心问题、动势和比例关系。

  教学场所:1、专业画室2、教室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写生实践

  教学用具:几何模型、石膏人物模型

  教学内容提要:

  1、几何形体结构、空间结构的分析和理解

  2、结构的表现方法。

  3、线的表现方法

  4、全因素的表现方法

  复习思考题:整体感在素描写生中的作用。

  第二章:素描静物

  教学目的:在几何形体写生的基础上,对各种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质感、不同难度的物体进行描绘,注重质感的表现,提高造型能力,在具备了形体塑造的基础上,对素描的其他造型因素进行研究,从而逐步完善素描的造型技巧。

  教学重点:形体的塑造,固有色、质感、空间、光线相结合。教学难点:1、形体空间感、体积感

  2、形体结构与明暗、质感的结合

  教学场所:画室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写生实践

  教学用具:静物

  教学内容提要:

  1、静物结构的分析和理解

  2、形体结构、空间结构的结合

  3、形体的结构表现方法

  4、形体的全因素表现方法

  复习思考题:静物写生训练在绘画中的作用

  讨论练习:

  1、结构的产生

  2、形体结构、空间结构之间的关系

  3、通过对表现因素的分析、讨论结构与光线的关系

  4、结构素描与全因素素描的关系

  评价标准单个几何形体的结构素描

  1构图2透视原理掌握及准确度3形体结构、解剖结构空间结构理解表现的能力

  多个几何形体的全因素表现1画面构图完整2形的准确程度3黑白灰关系明确

  静物的结构表现1构图完整2透视合理3形体结构、空间结构清晰

  静物的全因素表现1画面构图、形的准许确度2光的原理的把握3质感及明度变化的掌握4线条及虚实的把握关系

  石膏像的结构表现1画面构图完整2形像生动3解剖结构准确4表现手法(线条、明暗、虚实)

  石膏像的明暗表现1画面构图完整2黑白灰关系明确3光影原理的掌握

  石膏像的全因素表现1画面构图、形的准确度2光影原理的掌握3明度变化掌握4不同材质感的表达

  第三章:继续实践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基本的作画步骤,构图知识,美术术语的基本含义

  重点、难点、及措施:重点理解构图知识和美术术语的含义教具:几何石膏、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举生活中的生动图片。

  二、素描的含义;

  1、用单色的点、线、面的结合表现物体的形体,色调明暗层次等造型因素的绘画。

  2、写生素描从内容上分为静物,动物,风景,人像及人体素描等。

  3、工具可分为铅笔、炭笔、钢笔、毛笔、水墨、粉笔。

  4、作画时间可分为长期素描,速写,默写。5、从绘画传统的角度分为;中国传统的素描(白描)、西方写实传统的素描。

  三、素描的表现语言

  1、线条、色调。对于初学者,首先学会用线条表现形象,即学会用线条打准轮廓及把握比例,透视关系等。

  2、初学者注意表现形体的明暗和色调的深浅。

  四、素描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三个方面;

  1、感觉能力

  2、知识(透视学、解剖学、色彩学)

  3、技巧:勤,练。

小学美术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欣赏蝴蝶的美,用绘画与手工制作的综合形式表现美丽的蝴蝶。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和表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和表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情感的同时提高其与人协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欣赏感受蝴蝶的“美”。

  教学难点

  想象创作与众不同的蝴蝶。

  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启发引导、师生共同探讨。

  教学准备

  课题字、纸蝴蝶、作业纸(课前发给学生)。

  学具准备:

  水彩笔、油画棒、彩纸、双面胶、胶带、剪子、等。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剧引题

  引用《三只蝴蝶》这个情景剧,让学生感受蝴蝶之美。请班里的同学来表演,让同学在课下观察蝴蝶是怎样飞舞,表现出蝴蝶飞舞的魅力。

  二、引出课题,进入新授。

  ⑴引出并出示课题

  利用《三只蝴蝶》这个情景剧,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感受蝴蝶飞舞,将学生带入蝴蝶的世界,导入本课,在情景剧的最后,三只蝴蝶快乐的飞回座位,教师顺势把课题贴在黑板上《 蝴蝶飞啊飞》

  ⑵简介蝴蝶的一生,学生打开书本26页,教师讲解:

  蝶卵是蝴蝶发育的第一阶段,慢慢的生长成幼虫,幼虫生长发育到成热阶段,就停止取食,选择适当场所化蛹。成虫在蛹壳内发育成熟后,即须脱离蛹壳外出,成虫脱去蛹壳的现象称为羽化。蝴蝶从蝶蛹中羽化出来之后就四处翩飞。蝴蝶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发育阶段。

  ⑶欣赏蝴蝶的美

  打开书本P26,欣赏书本上美丽无比的蝴蝶图片,让学生说说蝴蝶的特点。

  师:欣赏了这么多漂亮的`蝴蝶,我想同学们早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自己设计制作一只蝴蝶了吧!

  生:是!

  ⑷讲解蝴蝶的身体结构

  一只蝴蝶的清晰大图片

  在教师不断指点蝴蝶各个部位的情况下,蝴蝶身体的头部、胸部、腹部、翅膀、触角这些重点部位要学生注意,做到心中有数!

  三、学生作业实践,教师指导。

  1、 作业要求及注意事项

  运用水笔、油画、彩色纸,创作出一只“与众不同”的蝴蝶,并将蝴蝶用剪刀剪下来。注意在使用美术工具时请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2、 将《蝴蝶飞飞》这首歌曲作为背景音乐,学生进行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3、 作业展示:

  师生共同完成“美丽的世界”。

  将课前准备的“美丽的世界”展板分发给个小组,同学们将自己得意之作粘贴到展板上,最后将这个“美丽的世界”合在一起,成为真正的美丽世界!

  五、“群蝶飞舞”

  优美的音乐伴奏(两只蝴蝶)。

  学生跟着音乐慢慢起舞,模仿蝴蝶慢慢“飞”出教室,感受蝴蝶是属于美丽的大自然,使学生保护蝴蝶,保护大自然。

  在新疆许多地方都有蝴蝶谷,这里说的蝴蝶谷是阿勒泰市东60公里处,有一条叫库别克希拉克的山谷,初夏之际,谷内流水淙淙,芳草萋萋,山谷两边漫山遍野的赤芍、草莓、党参加上那些叫不出名字的五颜六色的山花使整个山谷香气袭人。这香自然引来了爱花的蜜蜂、蝴蝶,蝴蝶来此多是因为得天独厚的资源和丰沛的雨水,让这里的花多得惊人,蝴蝶们不在这安营扎寨,不在这繁衍生息那是傻蝴蝶。

小学美术教案 篇8

  课 题:布贴 风景

  课 时:2课时

  课业类型:工艺制作课

  教学目的:通过布贴风景画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教育,同时培养学生进一步认识布贴画的美感

  教学重点:进一步了解布贴风景画的工艺激发知识,比感受简洁、概括、粗犷的形式没感。

  教学难点:布贴风景画的制作方法

  学具准备:各种质地不同的布料、剪刀、浆糊,风景图片

  教具准:范步骤图、彩色布、剪刀、浆糊、风景图画片。

  作业要求:用不同质地、颜色的布料,粘贴一幅风景画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1. 检查学具准备情况

  2. 稳定学生情绪

  (二) 复习旧课,引入新课

  1、 提问:布贴画和一般的绘画有什么不一样?

  答:布贴画是工艺品,但它们都是艺术品,布贴画有一种简洁、概括的美感。

  2. 导语:布贴画不仅可以表现人物画,还可以表现祖国,家乡的许多美丽风景。

  (三) 讲授新课

  1. 出示范画 ① ②

  2. 引导学生分析,欣赏范画。

  问:①画面表现了什么内容?

  答:祖国、家乡的美丽风景

  问:②这些画面用什么手法表现的

  答:这些画面运用了不的的颜色、质地的布料,表现了不同的景物

  小结:使学生从中了解、分析内容入手,激发学生美感及学习兴趣,并对表现手法做一步了解。

  3. 出示风景图片。讲解风景中的三景及色度。

  近、中、远三景,由于层次的不同,其色度也不一样,在布料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他们的差别,如近中景的树林,要选择前绿、深绿色的布块,远山要挑选浅灰色的`布块,近景要强烈,而远景要浅淡

  小结:使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更好的进行选择

  第二节

  教学反思:通过布贴风景画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教育,同时培养学生进一步认识布贴画的美感

  教学重点:进一步了解布贴风景画的工艺激发知识,比感受简洁、概括、粗犷的形式没感。

  教学难点:布贴风景画的制作方法

  学具准备:各种质地不同的布料、剪刀、浆糊,风景图片

  教具准备:范步骤图、彩色布、剪刀、浆糊、风景图画片。

  作业要求:用不同质地、颜色的布料,粘贴一幅风景画

  (一) 讲解制作过程(板演):

  (1) 构图:确定要表现的风景内容。

  (2) 画草稿(有主景、有背景)

  (3) 根据画面要表现的景物,选择布料的颜色、质地

  (4) 按照风景的远近层次进行粘贴

  次序:远景——中景――近景

  (二) 布置作业

  1. 作业内容:用不同质地、颜色的布料。粘贴一幅风景画

  2. 幻灯出示3-4幅风景画图稿,供学生参考

  (三) 学生做作业,老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个别指导

  (四) 小结:选择有意境,巧用布料的作业进行平讲

小学美术教案 篇9

  一课时淅沥的小雨

  教学目标:表现下雨时大自然的情景和人物动态,培养学生观察表现能力。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回忆下雨时的情景。

  教学难点:表现雨中的人物动态。

  教学准备:学生体验雨中气氛,观察下雨时的情景。有关雨的录象带。录音机、磁带《雨中》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听歌曲《雨中》。这首歌描述了怎样的景象?(描述了雨中人们争上计程车的情景。)春天是多雨的季节,江南是多雨的地方,下雨时的情景是怎样的?

  三、雨中的自然现象

  树干摇摆(风向)。乌云聚集。

  电闪雷鸣。(闪电形状)雨滴下落。

  四、雨中的人物形象

  路上行人:匆匆逃避(状态)、避雨(在哪里)、撑起雨伞、披起雨披。

  路旁摊贩:匆忙收摊(状态)。

  家中的人:收拾院子里的东西,关门闭户。其它的人(学生表述)。

  五、表现雨中的情景

  1、口头描述雨中的情景,也可以讲述发生在雨中的故事。(通过学生描述雨中的'场景和故事启发学生想象,使画面具有场景和情节。)

  2、用线条表现雨中的情景或故事。

  3、表现内容要有重点,构图饱满。

  六、作业评析

  1、作业展示,介绍自己的画面内容淅沥的小雨。

  2、教师评析淅沥的小雨。评析标准:情景感人,形象生动,构图饱满,涂色完整。

  七、课后延伸

  教育学生留心观察生活,认真表现生活中的情景。淅沥的小雨

  来源:中师教育

【小学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美术教案:电脑美术11-19

小学美术教案《电脑美术》12-30

小学美术教案06-01

小学美术教案01-04

小学美术的教案04-06

【荐】小学美术教案06-23

小学美术教案【精】06-24

有关小学美术教案06-21

陶艺小学美术教案08-26

小学美术教案优秀12-03